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1573|回复: 0

伤寒论之小青龙汤证(通俗串讲解说版)

[复制链接]

731

主题

901

帖子

25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39
发表于 2022-11-23 20: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一、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或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二、病机:外寒内饮
伤寒论中的小青龙汤证是这样说的:“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我们先来看一下小的病机,其实这一条的第一句话就是病机,仲景一上来就点题!“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就是病机,或者叫“外寒内饮”。所谓“表不解”,就是有表证,由于风寒邪气郁闭肌表,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身疼,腰痛等症状,也就是出现太阳伤寒,太阳中风的症状。“心下有水气”是说有里证,所以这一条既有表证,又有里证,表里同病,治疗也要表里同治,因此教材也称这一条为伤寒兼证。
三、串讲
1、伤寒:什么是伤寒?伤寒就是伤于寒邪,被寒邪所伤,在中医经典中,我们古人的行文往往都是非常直白的,伤寒就是伤于寒邪,中风就是中了风邪,《伤》整部书在讲什么呢?就是在讲述外界风寒邪气,侵袭人体后出现的病证、变证及对治方法。
2、表不解,刚才说了,不重复。
3、心下:心下指哪里?很多人认为心下是指胃脘部,其实,如果我们细读伤的话,就会发现,心下和胃脘是两个不同的位置,心下就是心以下,就是膈,胃脘就是胃,在伤寒论中,心下和胃是分别论述的,比如心下痞,心下逆满,小结胸病,等,而关于胃的论述也很多,如胃中不和,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调胃等,所以说这里心下就是膈,这是心下。
4、水气:水气是这一条的眼目,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什么是水气?水气就是寒水之气,是肌表的寒邪入里凝结而成的,这个怎么理解呢,我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水蒸气遇冷会液化,现在是冬天,屋子里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窗户会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在人体内就是水气。内经里面说了,地气上为云,我们人体内也有一股蒸腾之气,这股气遇到寒邪时,也会像水蒸气遇冷一样,会凝结成小水滴,这个小水滴就是水气,再形象一点解释,水气就是体内的冰水、冷水,这个是水气。
5、干呕发热而咳
这是小青龙汤证的主证。
干呕:胃气以合降为顺,水气扰动了胃气,胃气不和降了,上逆就干呕。我们学过中药的都知道,生姜半夏能降逆止呕,什么原理呢,就是因为姜夏辛散心下的水气,水气一散,胃气顺降的功能就恢复了。
发热:风寒邪气郁闭肌表,里气不得出,郁而发热,这种发热应该怎么治呢,能不能清热呢,我们说这个发热是表闭造成的,应发汗解表,毛窍一开,里气得出,则热退,不能用清热的办法来治疗。
咳:就是咳嗽。内经里面说了,形寒饮冷则伤肺,这里也一样,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外因是表寒入里入肺,内因是心下水气上逆、上射,内外合邪,影响了肺气的宣降,上逆而咳。咳、喘是小青龙证中最重要的症状,在临床上,很多呼吸系统的疾病,属于外寒内饮证,出现咳、喘,就可以考虑用小青龙汤加减来治疗。
6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
这里出现了几个或,这在伤中叫或然证,也就是可出现,可不出现的意思,为什么会出现或然证呢?这是因为,小青龙汤证是个急性病,病程短,邪气新来,初来,还没有安营扎寨,就会表现变动不居,游走不定的特点。象内经里说的那样,邪之新客来也,溶溶未有定处,邪之新客来也,就是邪气初来,未有定处,就是没有固定之处,就会变动不居,游走不定,比如渴。
渴:为什么会渴?水气本来客在心下,因为他变动不居,游走不定,克犯脾,导致脾不转输,不升清,津液不上蒸,上承,就口渴。
利:利就是下利,拉稀。水气下客肠道,寒凝于下,就下利。
噎:噎的意思是咽喉有阻塞感,水气上客咽喉,郁阻气机,就有阻塞感。
小便不利,少腹满:水气客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就会小便不畅,少腹满。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小便不利的原因有很多,这个小便不利是水气客膀胱造成的,治疗上要要温化水饮,而不能见小便不利就利尿,这就体现了伤寒论中的辨证论治的精神,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喘:水气客肺。
四、方解
1、麻黄桂枝芍药(表)
2、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里)
3、甘草
1为什么叫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证的病机是外寒内饮,阳气被寒邪郁闭不得伸展,而青龙是东方的象征,是蒸腾之象,行云布雨,能开达舒展气机,用开达的气对治郁闭的气,所以叫小青龙汤。
2、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功效是根据病机来的
3、配伍特色:
1麻桂芍;对治表不解
麻黄发汗解表,以开郁闭桂枝温通经脉,加强麻黄解表散寒之功芍药桂芍相配,以调和营卫
2姜辛夏味:对治心下水气,是一套组合拳,互相协作。干姜细辛温化,半夏辛散,五味子酸收。干姜细辛像火炉一样,用它的热度温度去融化冰冷的水气,半夏像锤子、凿子一样,去开凿,五味子酸收,起反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把辛散的药气收起来缓缓起作用,2、防止药气过于辛燥,伤正、伤阴。从五味子的用法上,体现了阴阳并济的开方原则,方子中要有阴有阳,像周易里面说的,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所以桂枝辛散,配白芍酸收,姜辛夏辛散,配五味子酸收。
3、甘草:调和诸药。甘草性味甘缓,有甘草的方子带有一股和缓之气,使方子中正平和,不致于过偏,这就是开方中的甘味药原则,就是说我们开一个方子,里面或多或少地都要搭配一些甘味药,这一点在《伤》的经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麻黄汤中有甘草,桂枝汤中有大枣甘草,白虎汤中有粳米甘草,四逆汤中有甘草等,都有甘味药,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4、五、医案
曹颖甫先生《经方实验录·小青龙汤证》:
张君志明为余之好友,尝患疔毒,以西药治之,增剧,因就余,余以中药治愈,乃叹中药之神。自后恙无大小,每必垂询。某晨,君又贲临,曰:“咳嗽小恙耳,何中医久治不差?”并出方相示,则清水豆卷、冬桑叶、前胡、杏仁、赤苓、枳壳、桔梗、竹茹、牛蒡、贝母、瓜蒌皮、冬瓜子、枇杷叶之属。因询之曰:“君于夏月尝习游泳乎?”曰:“然。”“君之咳遇寒则增剧乎?”曰:“然。”余乃慰之曰:“此证甚易,一剂可愈。幸勿为虑。”因书小青龙汤方与之。越二日,来告曰:“咳差矣,何中医亦有上下床之别也。(比喻人或事高下悬殊。)
”余笑而颔之。
暑天毛窍开,水浴,感寒,且寒入里,外寒内饮,又出现主证咳,故用小青龙汤治之,辨证用药准确,故效如孚鼓。
小青龙汤之我见
从学习到临床跟师,发现很多人都用小青龙汤加减来治疗寒饮喘咳,症见“咳逆倚息不得卧”等。凡病机见“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皆可用。
本人认为,对小青龙的运用,应从药物的作用开始学习,其次是对辨证应掌握相关的要点,从而进入病机的层面,很多大家都是在这个层面修行后进入病机的独立辨证的,从而即使不是每方必愈,也是每方必效。当然本人绝没有这个层次,只是在学习之中管中窥豹而已。在此浅谈本人对本方运用体会:
一、药物认识
1、麻黄、桂枝辛温之中兼苦,故取其温能驱寒,取其辛能宣,取其苦能降,从而散寒降气平喘,以宣散之力较强。
2、干姜与细辛的作用从归经来理解,这个仅是个人之见,不作多叙,在这里想说明一下:干姜的守必须是大量的用,少量的用还是走的,当然就算是大量的用也是一种走的作用为主,所以方中才加了五味子来资肾水以敛肺气,细辛的作用则是入肾经鼓舞阳气抗邪,其作用在于由内而外。
3、半夏与芍药的加入建议理解成一种经典配伍,就像黄柏配知母一样,鉴于语言难以阐明个人之见,不作叙述。
二、辨证关键:
1、气色: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胸阳不足,使营卫行涩,不能上华于面,可见水色:即面色黧黑。故见水色必是肺肾阳虚。但有些病人是面色苍白,这种病人是肺气不足,肾能化气。故见水色的病人往往有水肿的出现,而面色苍白的则较少。所以在辨气色的时候有个小提示:那就是记得看看这个人有没有水肿。
2、咳喘:临床见此症,若不是明显的急症,必是有痰饮,寒热不可知,但是有这种症状出现治疗上要化痰。粗俗一点理解,之所以会咳就是要肺中的刺激性液体咳出来,没有痰是因为它粘了。所以就是遇到干咳还是要温化,不过要润化。太强硬的去温化也就伤了肺壁,即血管,这样就会出现所谓的咯血了。故这里的贴示:A、记得问痰涎B、泡沫痰则是心肺阳虚,血阻肺络。(想想左心衰的表现或许就能理解了)
3、脉象:弦。表里则见浮弦或浮紧,什么是浮弦呢,个人体会就是:就是你轻取时三部感觉到力度基本一致,用力按下去的时候感觉三部仍有力,浮紧就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轻取跟重取时的感觉脉速变得慢而有力了,日久则见沉。
4、兼症:水寒犯胃见呕,故见呕加什么好呢?半夏在这里是个妙招。水寒滞气则见小便不利,也可以理解成肾阳虚导致膀胱化气不足,但是这种辨证也就必然伴随着出现肾阳虚的症状和舌脉:如水肿、脉沉、舌淡等。所以从水寒滞气的角度理解这种小便不利应不是主症才可,而且这种小便不利是时通时不通的,故在这里细辛就是可以温肾而解表,建议加上杏仁、茯苓、大枣,如何理解可按伤寒中的苓桂枣甘汤来理解,其用药依据为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水寒上犯,水寒滞气的治法就是一句话:表气一通,水道即通。
以上为本人学习小青龙汤的体会。
本方虽为治寒饮咳喘的有效方剂,但是发散力较大,虚人服用能上耗肺气,下拔肾根,所以运用之前应考虑病人阳气是否经得起这般折腾才可。我跟两位老师的体会就是此方中病即止,一般不会开到两周的药。我从5个住院病人和我三个也是用过此方的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中发现,除久病之人,一般开3-5剂即可明显缓解,缓解后可用苓桂剂类以温化痰饮,遵“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古训,均有效。
飞龙心语-------论小青龙汤证
现在讲伤寒的大都从方证入手,有是证则用是药,方证对应的确是一条捷径,而学习伤寒单单讲方证对应而不明其理则我想是不能深入理解《伤寒论》的,我学习伤寒论的思想就是理解记忆,明理方可变通。统观伤寒论各方证,每一条都有一个发病的机理,抓住这个机理才会真正理解伤寒论的条文所指,其用药的目的何在。近日温习伤寒论,若有所思。今日重温小青龙汤,在与《内经》的一些条文对照后有一点新的体会,今记录于此,望同仁们斧正。
现今很多医生论伤寒,都强调是外邪侵袭人体后逐渐传变发展所致,强调的都是外邪,讲的都是驱邪。而《内经》开篇即谈论养生,强调的是人体应该重视正气,正气内存则邪不可干。其谈论了人体疾病形成的首要条件是人体自身机能的衰退,不能正常抵御外邪的侵袭所致。而不是取决于外在邪气的强盛与否,同一天气下,体虚的会犯病而身体强壮的则不会就很好的说明了人体正气的关键作用。如《素问。咳论篇》中提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肺咳。”这段经文讲的虽然是风寒先伤皮毛,而其内在意义却是因为肺寒,也就是因为肺寒后不能抵抗外邪,如果再感受风寒了,就会形成咳嗽。在《伤寒论》中提到伤寒的形成亦是两感于寒,指的也是人体阳气先虚,不能正常温眴机体而内寒,内寒召外寒,内外合邪方可形成伤寒。那么疾病的治疗关键也就是扶助人体的正气,只有人体自身机能强盛了才会去抗御外邪。这也好比一个国家必须国力强盛才能正常的抗御外敌的入侵。
下面我谈谈我对小青龙汤的理解:
青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四神兽之一,其统管东方,主要就是负责升云布雨的。中医认为云雨是如何形成的呢?《内经》提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也就是说云的形成必然是土地中的水分向上升腾,在太空中凝聚而成。青龙的职责就是升腾地气,上变为云雨。我们再看看《素问。经脉别论篇》提到的“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这里说的亦是饮食进入人体后通过脾胃的打磨变为人体所需的精微物质,而这些精微物质就要靠肝(青龙)的作用向上输送于心肺,再通过心肺的作用而输送于皮毛和全身。肝(青龙)在这里升精亦既是升云也。
我们再来看看小青龙汤证的条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这条的关键有两句“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这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外寒内饮。这条与《素问。咳论》里说的“肺咳”完全是一个意思。“伤寒表不解”外有寒邪。“心下有水气”也就是胃脘部有寒饮,而这胃脘部的寒饮才是此条文的关键之所在。因为心下有水饮(寒饮)才会有肺咳和其他的一些或然证。水饮扰胃则胃气上逆而干呕,水寒射肺则咳喘,水不化津则口无所滋而口干,水走肠间清浊不分则下利,水寒气滞致气机不利则小便不利少腹满。统观此条之关键就是水饮内停。
这个心下有水气就好比自然界中大雾弥漫的天气,这种天气阳光被遮挡,地面也相当的潮湿。也好比久雨过后到处稀泥和浑水。这种天气必须要阳光普照地气上腾,才会阴霾散去还大地自然一片清爽。
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干姜、白芍、半夏、细辛、五味子、炙甘草这八味药物组成,这八味药在机体起到什么作用呢?我的理解是桂枝强心通阳,心为太阳,桂枝就好比是加强了太阳的热力。干姜健脾阳,脾为土,干姜就如拨开云雾,可以使阳气直达中土。半夏的目的是引阳入阴,使心(太阳)的热力能够达到阴土(脾)。细辛的目的是启动肾中的元阳以温脾土,其好比土中之潜阳。此方中麻黄最起关键作用,其目的是启肝气以升腾胃脘部的水饮,故号青龙。白芍的目的是将水饮化为正常的津液,以利于肝气的升腾,入心而养营血。五味子收敛肺气,亦如将向上升腾的水气聚为云而复变为雨。炙甘草则是防止水气升腾太过,目的是调和作用。全方八味协同作战,其升中有降,开中有合,散不伤正,收不留邪,则人体阴阳升降之机调,水饮自除,而机体功能归于平衡。
八月飞龙
2013年4月18日
丑时
飞龙心语-------论小青龙汤证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8468&fromuid=36686
何绍奇先生谈小青龙汤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或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见《伤寒论》太阳上篇第39条。
伤寒表不解五字,即寓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或头痛身痛在内。水气之成,缘于水气积蓄在体内,影响所在脏器的功能,射肺则咳、喘;留胃则噎、干呕;蓄于中,则阻遏气化,津不上承而渴;在下则小便不利,而少腹满;水聚于肠,则下利(水泻),变证多端,不一而足。外寒与水气,同属阴邪,内外合邪而为小青龙汤证。表邪宜温散,故用麻桂,水饮宜温化,故用半夏、干姜、细辛温散之品以行水饮;而又恐辛散太过,又用白芍以监麻桂,五味子收敛肺气,正是组方心思缜密处。徐灵胎因此而说“此方无微不利,真神剂也。”
四十多年来,我用小青龙汤甚多,只要是外寒内饮之证,往往投杯即效。三十多年前,在四川,有两个双胞胎男孩,其时方二岁多,生下来不久即患喘咳,此次又发作而住院治疗,我查房时,见两个孩子站在床上,不能卧下,张口喘气,状甚可怜。我用小青龙汤二剂,一剂即喘平大半,再剂即双双获愈。
又有董某,咳嗽月余,痰稀如水,夹风泡,背冷如掌大,脉沉弦,已服过中西药半月无效。我用小青龙汤三付。其人因在武斗中误伤人命,判刑三年,出狱后即来致谢,说我开给他的药吃完后就进去了,几年来在里面一直未犯过咳嗽。
小女何沂,体质偏寒,最近因咳嗽不已来电话索方,询知其在空调车、空调房中即咳,此刘渡老所谓“空调病”也,即投小青龙汤,仅一服即止。
小青龙汤亦见于《金匮要略》痰饮篇中。其文云“咳嗽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小青龙汤主之。”并不言“伤寒表不解”,可见单是痰饮,即无外寒,亦可用之,盖麻桂同用,可宣可温,大可用于肺寒气逆之证。
小青龙汤的方后注,仲景有加减法: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即天花粉)。小青龙汤本可用以止渴,不过此渴乃水饮阻遏,津不得上承之假渴;真渴,则真的是津液亏耗,久病咳逆者多有此证,其证必咽干口燥,舌红而干,所以去半夏加天花粉,此为仲景的权变之法,天花粉不滋腻,和天麦冬不一样,不至有留邪之弊。
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利是下利,这里是因为饮邪走下,水饮去,则利自止。荛花,为瑞香科植物之花,《神农本草经》、《本经别录》、《千金要方》、《本草纲目》均载,谓其辛苦寒,有毒,入肠胃,功专泻水饮,治留饮咳逆上气及水肿。但不知何故此药久已废用。徐灵胎说“本草芫花、荛花,花叶相近,而荛花不常用,当时已不多得,故改用芫花,以其皆有利水之功也。”十枣汤中甘遂、大戟、芫花同用作散剂,泻水力相当峻猛,若单用芫花一味,且用小剂量入汤剂中,不是作散剂,则泻水之力就不强了。北京已故老医生张菊人先生曾治一水肿患者,喘满并作,颇以为苦,张先生即用小青龙汤加芫花五分,泻水数十遍,次日即喘平肿消。能有如此之效,以我的阅历,则非作散剂不可。
若噎,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这里的“噎”,《外名》作“饮食噎者”,水饮挟胃气上逆,吃饭喝水有噎塞不适之感。也有噫气频频者。附子大辛大热,干姜、桂枝、半夏得附子之助则水饮速化,胃气安和矣。
小便不利,少腹满,均是水饮停蓄于下之故,所以加茯苓利水。喘去麻黄,加杏仁,取杏仁降逆下气之功,利、噎、喘、小便不利、少腹满为甚么都要去麻黄?过去不少注家对此方后注表示过怀疑,认为不是仲景之文。《医宗金鉴》说是“远表而就里也”,也就是说,上述五证都是里证,所以去麻黄之散外寒,以免分散主攻方向,但仍然保留桂枝,以桂枝既可解外,又可治内,有平冲、化饮之功。说服力似乎不强。
以我使用小青龙汤的经验,这五个加减法都不大常用。最重要的,有三种见证,一是外寒内饮,又郁热在里,不得发越,而烦躁脉数者,加石膏,见《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二是北方干燥,饮邪挟热最常见,故常加石膏,俾寒饮郁热一药而廓清。三是阳虚之体,证见畏寒喜嗳,背心足底发冷、舌质淡,苔水滑,脉沉弦者,加入附子,其效立见。(半夏不反附子,完全可以同用。)
此外,年老体弱或有心悸怔忡病史,不任发越者,我常用以下三法,一是学叶天士去麻黄、细辛;二是学范文虎法,除半夏用10克外,余者仅用数分;三是学张锡纯服小青龙得效后,即改用其自拟的从龙汤(生龙骨、炮牡蛎各30克、白芍15克、清半夏12克、炒苏子12克、牛蒡子10克)二、三剂以收功。吴鞠通也指出过小青龙汤非常服久服之剂,见效后当改用苓桂术甘汤加半夏、生姜、苡仁、茅术理脾化饮。张吴两位的用药,各有取义,吾侪当视其不同见证,临病制方,师其意不泥其方可也。
小青龍湯第一講-兩種因式分解
2009-11-0613:46:31|分类:傷寒方劑講|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其實,我們再怎麼分析,都很難及得上創方者的思維,如此以不同角度去解讀(當然是以我們覺得算正確的角度),只是為了讓自己能更深入了解方劑背後包含的智慧。
也希望大家看了之後,可以有幫助。
首先,先看看小青龍的結構:
麻黃3兩,炙甘草3兩,桂枝3兩,芍藥3兩,五味子半升,乾薑3兩,半夏半升,細辛3兩。
四聖獸的作用,都是以中土為中心,將四方能量的特性與中土相互協調為目的而設計的。
東方青龍,四季屬春,五臟屬肝,厥陰風木。主管的是疏泄。是一種升發,成長的力量。
我之前講座中有提過,把小青龍拆開來看,這可以說是以「甘草乾薑湯」為核心的加強版。加強的地方是什麼呢?就是發汗的力道。
甘草乾薑湯是回陽第一方,這首方能夠用乾薑2兩先讓脾胃回暖,再用4兩炙甘草提供足夠的津液,支援後續的燃燒。
乾薑就像引擎發動的第一次點火,而後續就要靠甘草的持續供油,加熱才能久續不斷。
不過光是如此,還不足以讓人有到發出微汗的力道。
因為乾薑的力道只有在脾胃之間作用而已,力道透不出少陽。溫裡有餘,發表就不足了。要讓胃能熱到可以擋住水氣,這還是得用生薑。所以真武湯裡,用的是反而是生薑。
我之前也說過,要發汗,必需有兩大要素:
一是要熱,二是要濕。
太陰濕土,凡土必濕。所以陽明胃就成了加熱出三陽的第一關。
就小青龍專解的「心下有水氣」來說,濕有餘,但是熱還不足。所以小青龍針對發汗兩大要素,就必需要做一些調整:
一仍是要加熱,而且要加熱至體表。
二仍是要保濕,但是濕氣必需是要隨著升發的方向流通的。
我們再來把藥材的物性表列一次,這樣,很快就能把這首方的作用給串連出來:
麻黃:保送心火直出體表。
甘草:中焦保濕。
桂枝:少陽開關。在上焦轉水為氣。
芍藥:回收體表能量集合於中焦。
五味子:加強小腸集氣能力,化氣為精。
乾薑:溫暖脾胃。
半夏:打通肺、胃通道。
細辛:升下焦寒水外達孔竅。
在甘草、乾薑的結構中,脾胃是有能力不停的提高溫度,這可以確保脾胃的溫度在支援發熱的能力之餘,還能進一步避免脾寒而「水漬入胃」。
細辛從下焦提供一個把水氣由下往上逆流的動力,這使得「水往低處流」的本性被徹底改變,而從下焦開始就有溫熱的上升力道。
桂枝在上焦將水化為氣,接引細辛從下焦升上來的水的作用,直接升到上焦的最頂端,芍藥接手,將最外層的熱氣再往中焦回收進來,津液不外流,
接成第一道,在三焦路線中的,「打到頂,才能收到底」的循環力。
脾胃中被加熱的水氣,就由半夏所打開的通道,接引往肺部上升。同時也可以讓在肺胃之間已經凝結的水氣,往下滑入胃中再加熱。麻黃讓心火直接停留在胸口加熱肺部,保證心火能直透體表之外。這就讓升到肺部的水能被心火加熱完全燒成氣。肺不寒,就不濕。但是五味子又能夠將肺中水氣再次吸引到小腸中加熱,消化,練成高濃度的津液。等於在太陰路線之下的心火與小腸,同時發揮作用,兩頭併行消滅水氣。
這又是第二道,太陰路線中的,「打到頂,才能收到底」的循環力。
在可升可降的三焦路線,被轉至「上升」的動態。而在全力下降的太陰路線中,也被轉至「上升」的狀態下。這可以說,完全就是一派廬山瀑布大逆流的力道。
就第一道路線的芍藥來說,可以算是從三焦通道,把能量冷凝回太陰路線的作用。
而第二道路線的半夏,卻像是由太陰路線中,開一條往三焦路線的通道。
這裡面,半夏和五味子,主要都是在脾胃上下,也就是太陰路線的作用,比較多。這對於在心下,也就是胃到心臟一帶的空間,有大量水氣存在的狀況,或者說,心火受阻嚴重,無法下降至小腸的狀況來說,進行這方面的強化,甚至是臨時性的加量,都是有其必要的。
好啦,以上正經的講完,該來說點有趣的,根據研究(研究來源不明),一篇文章要亦莊亦諧,一半正經,一半虎爛,才可以得到不可思議的推文數和人氣。
咳咳,所以......正經的部份都被IL君說完了,在下只好勉為其難來說唬爛的那部份。(謎:其實是你只會唬爛吧???)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正努力研讀傷寒論和打瞌睡的在下,一不小心,把茶水潑濕在發黃的卷軸上,當我匆匆把濕痕拭去後,赫然發現,原來桂本傷寒論就像是聖火令的羊皮卷軸一樣,撒點液體在上面(你在想什麼,我說的是茶啊啊!),就會出現不可思議的祕密。(這個在下有練過,小朋友不要亂學啊,不然你們買了一本又一本桂本......那......)
原來,小青龍湯的八味藥組成,包含了天帝當年為收拾大天魔而創下的六神訣第一式-青龍破邪的奧義(無可救藥的港漫控?),只要把八味藥重新排列,做另外一個角度的「因式分解」,就可以幫助我們看清這祕密:
(桂枝3兩,芍藥3兩),(炙甘草3兩,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細辛3兩),(麻黃3兩,乾薑3兩)。
大家都知道,第一組括弧裡面,桂枝是少陽的開關,而少陽是化氣之始,芍藥則是可以將外行的能量收斂化陰,形成第一個圓圈:少陽-厥陰。
第二組括弧裡面,炙甘草作用在陽明中土,升發清氣上太陰,而半夏則是可以從太陰降濁入陽明,形成第二個圓圈:陽明-太陰。
第三組括弧裡面,細辛可以引氣從下而上,循少陰腎經而行,而五味子則是可以加強太陽小腸的收斂功能,化氣為精,形成第三個圓圈,少陰-太陽。
這三組括弧裡面代表的力道以及咝惺址ǎ秃孟袢齻
image.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5-10 03:27 , Processed in 0.105599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