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1775|回复: 0

聊聊民间隐修的师父

[复制链接]

179

主题

218

帖子

6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2
发表于 2022-11-1 20: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我在未入陈师门下之前,一直是和B老师学道家易学。(这里未征得其允许,不方便透露其姓名和所学门派)闲暇之余,B老师也和我说了很多有关于他在民间寻师访友学道修真方面的见闻和体会。
有一次他感慨的对我说:“和民间的师父在一起,你知道是什么感觉吗?”。他知道我回答不出来,就说道:“就是和他在一起的时间越长,自己学得越深入,反而越摸不到他的底,越觉得他高深莫测。这些隐藏在山里修炼的师父,虽然没有名气,但和世面上那些知名的大师比起来,相差真是太远了。那些世面上的大师,有三两本事,硬要吹成三斤。可民间的这些隐修的师父,刚开始和他学,不知道他的功夫到底如何,所以觉得没什么,学了三年后,就知道师父修为高深了,再学三年,反而越发摸不清师父的底细了,感觉自己越学,就和师父的差距越大。估计就是再学个十年八年的,也不知道师父的功夫到底到了什么水平。只是他们从来不显山露水,隐得很深。那些已经显在外面的所谓大师,在他们眼里可能什么都不是,甚至连他的一个最差的徒弟都比不上。”我当时听了骇然之余,也感慨外面这些所谓的大师,一个个自封国学通家,精通儒释道医武,自己说自己的一身本领如何令人称绝,个个自夸学术修养极高,为后学者所敬仰。在网上看着他们的这些自吹,只觉得忍俊不禁。
B老师随口聊的这些,其实对我的影响很深,到现在我都深深的感激他对我说这些。虽然,他和我聊这些,也许并不是有意要教导我,只是他的一时感慨而已,但对我来说,却是极为难得的信息。正因为他说了这些,我才能懂得很多事情,否则一些事,我一辈子都不会知道。
记得读大学时看见一本书,说手相大师陈鼎龙和一个前辈学习六爻,有一次他给这位前辈斟茶之时,因为不懂礼仪,用壶嘴对着对方。这位前辈大怒,骂道:“你怎么敢用炮嘴打我?”陈鼎龙一头雾水,不知何故。后来才知道给人斟茶时,不可用壶嘴直接对着别人,必须得偏一些。可他当时只是一个年轻小伙子,哪里知道老一辈的这些规矩。但民间的一些老人是很看重这些规矩的。所以有些规矩,真的是要人去教的。
B老师也会和我说一些民间这些隐士的脾气和习性。他最先和我说的是入门难。当年他打听到民间有一个道家的隐修门派的老师父,为了入门拜师,他是费了不少心思,跑了不少趟。他说每次去都提着礼品,可那个老师父只是搪塞他,说自己对道法一窍不通。但他并不气馁,去的次数多了,老师父也就不怎么排斥他了,和他也说说笑笑,但只要他微露想拜师学法之意,便立即装聋作哑,或转移话题。B老师说自己就这样反反复复跑了半年多,为老师父做一些活,最后才得其首肯,列入门墙。
图片
B老师感慨的对我说:“这半年内,不管我做什么,他都从来不置一词。不说我做得好,也不说我做得不好。即使我觉得自己做得好,他也不会表扬,我要做得不好,他也不会纠正,就是默默的观察着。一直到他满意了,才同意我学。真正有道行的师父一般都不轻易收徒,即使收了徒,也是要反复的磨其心性。”
我当时悚然,这种无形的考验,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到了的。现在的人,人心浮躁,我执很重,容易嗔怒,几个人能受得了这种无声无息的考验?若非道心坚定,早就坚持不下去了。更多内容,请关注含象堂
B老师又说他有一个师兄,家里也在乡下,和老师父家里相隔十几里路,他为了拜师,每天走路到师父家里为其担水,三年来,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用自己的诚意打动师父,方得入门。
我感慨道:“现在几个人还有这样的坚毅和诚恳?大多数人都是眼睛长在头顶上,半途而废的多。”
B老师冷笑说:“又没有人求着他们学。半途而废那是他们的事,说明他们这种心性和根器,不是学道的料子。他们又不是玉皇大帝的儿子下凡,也不是九天玄女的女儿投胎,凭什么要师父来找他们?这种自以为是的人,怎么能求道修真?就是要把这些人淘汰出局。道法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修的,没有福报修不成,这些阿猫阿狗被淘汰是很应该的。”
B老师跟随老师父几年下来,感慨的说:即使自己再小心翼翼,也还有惹师父生气的时候。
我好奇的问到底是怎么回事。B老师说:“平时和师父在一起久了,师徒关系融洽了,在闲聊时,师父没有什么架子,也会和我们笑嘻嘻的。就在不经意中,师父一高兴,就随口传了某个法。因为是在闲聊当中,我当时也没怎么在意,没有记下来。可后来再去问的时候,师父就默不作声。如果还要去问,师父就会骂人了。师父教我们东西,就只有一遍,永远不会说第二遍。所以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师父可以和你嘻嘻哈哈,但你绝不能和师父嘻嘻哈哈,他的每一句话都要认真聆听,因为师父传法有可能就在不经意之中。如果你以为师父和你嘻嘻哈哈很随便,你就可以对他很随便,不放在心里。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其实也是他对徒弟的一种考验。有的徒弟一看师父这么和蔼,毫无架子,顿时就把恭谨之心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对师父也没大没小了。”
我问:“师爷也会经经常发脾气骂人吗?”
B老师说:“这倒不一定。不过如果他肯骂我,我其实心里反而踏实。我就怕他一天到晚对我客客气气的,那我就心惊胆战了。”
他看我一头雾水,就解释道:“他要对你失望了,就根本懒得浪费力气开口骂你。骂你干嘛?还会让你不高兴,何必呢?不如和你客客气气算了,只是他什么都不会教了,敷衍你一下就行了。他要肯骂你,说明他看重你,说明你在他心里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所以他要骂我哪里做得不好,说明他心里有我这个弟子,希望我做得更好。我高兴还来不及,我就怕他对我有看法却什么都不说,整天和我客客气气。”更多内容,请关注含象堂。
B老师说到这里,又叹息说:“像有的人,功夫练得久了,心高气傲了,说不得他,一说就心里不痛快,就给师父脸色看。这是最愚蠢的行为。他们不知道,师父巴不得每天和他们和和气气,如果不是真心为你好,谁愿意板起脸骂人?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这种只能听好话的人,进步也就到此了。”
我深以为然,铭记在心。若非他这番话,我日后说不定也可能做这种傻事。看来日后,要多反省自己,少去责备他人。
后来我有幸和陈师学道之后,师父也常常和我说起他和诸多师爷一起学道的经历,他说每个师爷的性格都不一样。有的天真活泼,毫无架子,就犹如老顽童一般。尤其是峨眉后山的一位九十岁高龄的师爷,见了陈师去了,高兴得不得了,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快活的叫他兄弟。陈师每次提到他,都会陷入回忆当中,脸上不知不觉露出微笑,让我们也感染到他们之间那股不一般的情谊。陈师说这位师爷性子很和善,而且很有义气,连陈师提出想拜访峨眉山的修剑仙的高人,他都拍胸脯一口答应,后来果然带师父见了蜀山之上传说中的剑仙。虽然这位师爷毫无架子,但师父在他面前依然不敢丝毫失了礼数,始终是恭恭敬敬。
也有的师爷性子威严厚重,不苟言笑。估计在他们面前,我们这些小字辈连手脚都不知道放哪里,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有一件事情我记得很深刻,就是去年大师兄结婚了,一清早,师父带着我和鲤鱼一起乘飞机去参加婚礼。下了飞机,和小童会合后,有专人开车送我们去梅州。路途遥远,要坐车六个多小时才能到。广东天气炎热,虽然我们坐在车里,但都热得满头大汗,背上也汗湿了,鲤鱼,小童两位师弟和我三个人都热得不行了,把外衣给脱了下来。唯有师父若无其事,脸上不见滴汗。大概酉时,师父的手机响了,可能信号不好,当时他没听出是谁,问:“喂……喂,请问哪位啊?”。电话那边的声音也大了起来,师父才听出是L师爷的声音,我也听出来了。因为这位L师爷虽然年过花甲,但由于常年精修女丹,她的声音犹如童音,像黄莺一般清脆,我听过几次,也能辨认出来。师父显然吃惊不小,忙解释说是在外地,信号不好,所以才没听出来。大概通了几分钟后,电话才挂断。我坐在他旁边,清晰的看见师父额头上一下子豆大的汗珠密布。
图片
师父问我要卫生纸擦汗,还咕哝道:“奇怪了,怎么没有来电显示呢?”我小心翼翼的问:“师父,刚刚是L师爷打电话过来吗?”师父说:“是啊,我每次出门,她好像都能知道一样,会给我来电话。刚刚信号不好,我居然没听出是她的声音来。”我常听师父提到L师爷,知道她老人家在十几年前因为修炼雷法,整个人变得非常威严霸气,据说她发一掌,天空中便有雷音轰轰滚过,她的五雷掌,已经练得和天上的雷相应了。L师爷的眼神犀利,目放精光,常人照面都惧她三分,如目光对视甚至能让对方心惊肉跳。曾有一人,不知何故被L师爷瞪了一眼,回去后胆寒了一周,双目之威,竟至于斯!不过据说,这几年她老人家已经变得很和蔼了。但师父只是因为没有马上在电话里面听出她的声音来,就如此不安和紧张,可见师父对她老人家是如何敬重。据我所知,L师爷是陈师在年幼时所拜的师父,虽然在往后的这二十年里,陈师由于福缘深厚,又拜了山里许多异人隐士为师修习道法,参悟佛理,但依然对童年所拜的这位女师父无比的亲近,也无比尊重和恭敬。记得有一次和陈师聊天,他聊到L师爷由于年龄老了,视力已经不复往日,偶尔也需戴眼镜才能看报纸,陈师眼里流露出一丝伤感,让旁边的我也感受到他们之间深深的师徒情谊。
陈师如今奉师命出山传法,寻找传人,前后也收了几十个学生,却从无半点骄奢之心,对每个师父都是恭恭敬敬,对来学法的学生也是和和气气,从无一点架子,可见师父对于尊师重道四个字看的如何之重。师父的根器,在现在已经很少见了,甚至可以说是万中无一,尚且如此谨守尊师之礼,我们这些后学者还有什么理由不做好尊师重道这四个字呢?做不到这四个字,也就永远和大道无缘。


image.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5-30 18:41 , Processed in 0.139631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