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4629|回复: 5

浅谈中医祝由科是不是心理学

[复制链接]

737

主题

907

帖子

25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57
发表于 2021-8-4 22: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何以问祝由?
经常有朋友问起中医“祝由”是怎么一回事。问这个问题的人,出发点是不同的:
  有人是出于好奇,对中医正统的理法方药已经司空见惯了,觉得都在情理之中,唯独祝由,这个被某些词典定义为“以祷告、符咒治病的迷信骗人之术”,还挺新鲜,所以问问。
  有人则是出于认真,有位师兄,北大博士毕业的,他的孩子有一次发热,怎么都没治好,后来听说京郊有位“大仙”,善治小儿,病急乱投医,就去了。大仙给孩子摸了摸,念了念,孩子回来之后很快就好了。可怜的博士,在惊喜之余,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甚至不怀好意,企图通过祝由,来证明中医的“不科学”。的确,祝由是中医的一部分,因为在元、明两朝的太医院里作为十三个专科之一,所以又被称为“祝由十三科”,但须知,它是排在最后一位的,不是主流。
  祝由本义
什么是祝由呢?祝,有“祝愿”的意思,我们今天常说的“祝你生日快乐”、“祝你成功”,都是在祝;由,有“根由”的意思。祝由,就是通过“祝”的方法,把病的“根由”拔去。
  祝,可以说是一种心理暗示,平时我们听到一句祝福,心理都会多一份快乐和希望。但疾病的根由并不是一句话就能祝得走的,所以,在暗示方面还要加强,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画符、念咒,甚至跳大神等一系列仪式。
  一个人在病中,备受痛苦折磨,其心态是健康人不可思议的:病,意味着死;痛,意味着更大的痛。在死亡的阴影下,人会变得悲观失望,而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了,病就难得好;心里有希望,病也容易好一些。祝由的仪式,用神秘的方式,让病家安心,给病家一个希望。可能从此这个病人的心态就改变了,病势也随之改变,以前是向死,现在是向生。这是其一。
  其二,很多病,其实是病人心态上一时拐不过弯来,被贪嗔痴所迷惑,产生执着。执着不去,病亦不去。通过祝由,去其执着,病于是就会有转机。民国初年,东北王凤仪先生为人“劝病”,就是通过这种方法。
  《黄帝内经》说:“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所谓“移精变气”,就是改变病人精神上的执着,使其气血归于正常、顺畅。人的精气神是一体的,神不守舍或者六神无主时,精和气也会发生异常;神执着于一处,精就会执着于一处,气也会不得顺畅。所以,要通过祝由,改变其神,从而达到“移精变气”的目的。不过,这只是上古之人,比较淳朴,也比较有智慧,面对神秘力量,心生敬畏,通过祝由,一点就通,所有执着涣然冰释,病也迎刃而解。至于末法时代,众生刚强难化,又另当别论了。就连《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篇》,也并未提倡纯用祝由治病。
  可见,祝由也并非毫无依据的骗人手段,对人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可能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心理作用”,但心理作用也是作用,而且是一种不可小看的作用。
  祝由的现代面目
在那个年代,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神秘充满了敬畏,对能通神明的巫师和仪式充满敬畏,或对道德伦常充满敬畏,所以,祝由就用这些东西去打动人。
  如今不同了。随着“科学的昌明”,人们成了“文明人”,不相信鬼神之类的了,祝由也不得不改头换面,另用手段。
  如今,面对一场大病,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去医院。而医院中正好充满着心理暗示:高高的大楼,“救死扶伤”的牌匾,庄严肃穆的病房,匆忙来往的白大褂医生护士,科室的分布,墙上的锦旗,严格的看病流程……这一切,都在暗示你:这是多么的科学、严谨!你就安心接受治疗吧。
  的确,这能给病人及其家属安心。很多病人一进医院,焦急、绝望的情绪就会有所缓解;而病人家属,进了医院,看到亲人已经进入治疗流程,心里也会坦然一些。而治疗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仪式,检验、治疗、手术,高价进口的检验设备、治疗设备,无影灯,严格的消毒流程,各种屏幕、曲线……治疗的结果呢?有的病人好了,有的病人死了。如果病人死了,在这种氛围中,家属一般也会认为是病情恶化致死,他们会感谢医院动用了最先进的技术、最好的药,延长了病人的生病,而不会想到其他。死者家属心理也会坦然:我们已经把他送到了最好的医院,尽了人事,没有遗憾了。
  也许,在若干年后的人类学家看来,现在医院的这些设备跟跳大神的巫师用的鸡毛、黄表纸、红布、宝剑或《堂吉诃德》里理发师给病人放血用的铜盆毫无二致,因为它们都曾用当时人们深信不疑的东西,给人以心理暗示,让人安心。
  知道了祝由的本质,你会发现,祝由在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并非仅仅画符念咒。有人说祝由术在今天的医疗体系中趋于消失,这是不对的,它没有消失,而是改头换面地存在,而且大行其道。

  祝由不仅仅是心理暗示
但也不能把祝由完全归结为一种“心理治疗”。我亲眼见过很多堪称“祝由”的民间治病之术。小时候,我家四世同堂,曾祖母年过八旬,做过接生婆,从不失手,在乡里很受人尊敬。有的小孩生病,会请她去“应米”,其法:用升子装满满一升米,然后用一块大红布把升子口蒙上,并把整个升子包住,再拿着这个布包在患病的孩子头上慢慢晃动、画圈。一遍晃动一遍念念有词:“赫赫扬扬,日出东方。东方的土,西方的土,南方的土,北方的土。猪拱的土,狗扒的土,牛磨的土。远方的祸息,神仙远些去讨吃,莫在这孩子身上,孩子是幼童不知事……”念了几遍,再把升子放平,揭开红布。此时你会发现原本满满的一升米有一个地方少了(经过晃动,的确会少一点),凹陷下去,升子的哪一方凹陷,就去哪一方叫魂。然后不许乱动,让孩子安睡。这个方法对于孩子无名高热、无故爱哭闹、精神不振等,都很灵。我小时候生病,也用过此法。
  幼小的孩子本身就不知事,而且病得迷迷糊糊的,你说这种意识对他会有什么心理暗示?肯定没有。为什么能治病呢?这种做法,虽不能给孩子暗示,但能让大人安心。
  孩子生病的时候,着急的是大人,那可真是“道士捉鬼,百法想尽”呀!看了医生,打了针、吃了药,怎么还不见好啊?是不是营养跟不上啊?宝宝吃点儿吧。咦?怎么不吃啦?吃啦,多吃点儿吧。哎呀,怎么把吃了的都吐了呀?赶紧擦擦,再吃点儿吧。好吧好吧,不吃了,睡吧睡吧。哎呀,怎么怎么睡不着啊?还有没有什么偏方没有啊?问问隔壁的大爷吧。啊?灶心土能喝吗?宝宝喝一口吧。怎么还是睡不着啊?宝宝要不要尿尿啊?哎呀,睡着啦,呼吸声怎么这么重啊?额头上怎么还这么烫啊?是不是盖得太厚啦?哎呀,都汗湿了,换套内衣吧……这么来回折腾,对孩子也不好。有时候,孩子的某些不适都是被大人折腾出来的,之所以没有精神,只不过是为了好好休息一会,大人偏偏不安心,来回折腾,这对孩子极为不利。你一“应米”,讨债的鬼神赶跑了,也给孩子叫魂了,大人会心安。且不说母子连心,母亲心安孩子自然心安,就是不在折腾孩子,也能让孩子好起来。其作用,要结合人情事理去看。但这仍不是完美的解释。
  人类永远有未知
大概我读高三的那年冬天,家里的一头牛因为吃萝卜噎着了,肚子迅速膨胀,很是痛苦,家里没辙,请来兽医,兽医甚至卷起袖子把手伸到牛喉咙里掏,都没能掏出来。这时候,这位兽医发了发狠,说:“看来我得用点儿绝活儿了。”他让我取来纸笔,画了个符,念念有词,烧了,纸灰放在碗里,用水一冲,给牛灌下去,不一会儿功夫,牛肚子就慢慢消下去,没事儿了。事后这位兽医说,他这手也是跟人学的,为了学这个,他还送了人家四斤猪肉。
  这又怎么解释呢?其实,人类永远有不可解释的东西,为什么要去硬生生地解释呢?
  祝由,不仅仅是作用于心理的,它背后有实质性作用,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就像我们前面讲的医院,他们治病也不仅仅是靠心理暗示啊。祝由治病,在心理暗示之外,也一定还有蹊跷,只是人们不知道而已。
  人类对大自然了解得还很少,而且人类在很多时候都是处在一种非理性的状态中,盲目跟从。自古如此。
  巫术在古代又被称为祝由之术,是一项崇高的职业,它曾经是轩辕黄帝所赐的一个官名。当时能施行祝由之术的都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他们都十分的受人尊敬。
  祝由术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本法在中国广为流传.多由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口传心授。
  祝由科,自元代即列入太医院十三科。祝由二字,最早见于医书《素问》,谓上古之人治病,不用打针服药,只要移易精神、变换气质,请人施展祝由之术,即可搞定。
  按现代医学观点看待,属于心理学之心理暗示、催眠部分。
  一、祝由由来:
  祝由之术存在已久,几可远溯上古。《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一"历代圣贤名医姓氏"五帝"苗父》:“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黄帝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圣济总录"卷第四"治法"由》:“周官疡医,掌众疡祝药劀杀之齐,必先之以祝,盖医之用祝尚矣。”历代以来中医体系都有祝由一脉,及唐"王焘《外台秘要》收载“祝由科”,说明最迟在唐代,祝由已成为中医体系独立一科,例如明代太医院设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
  但据张介宾所说,“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传,惟民间尚有之”;而上溯直至《黄帝内经》,通篇不言鬼神邪祟,认为“因知百病之胜,先知百病之所从”是祝由取效的原因,王冰的注文也仅“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几个字,说明祝由一直处于中医体系的边缘。历代医家或有信者,或有疑者,或有两存者,以之为临床权变之术。即便著有四卷《祝由录验》的赵学敏,对待祝由的态度也是“禁法之大莫如水法,次则祝由,兹录其小者,绝扰屏嚣,均无妨于大雅。其有近于巫、觋所为者,概在所摈。
  单从字面意思来说,祝同咒;由,病所从生也,正如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对“祝由”所作的注文:“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但这过于简单的释义并未说清楚祝由的对象是什么,如何进行祝由等细节性东西,并且似乎存在曲解的倾向,很容易使人理解为“对病人讲清楚得病的原因所在”,但这距离历史上真正存在的祝由相距太远了。《幼科折衷"记录十四科》认为祝由就是道教中存有的“符祝禳祷”,而从“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可知,在祝由的时候,并不是对病人解释病情,而是对冥冥之中的第三者说话作法。这种理解更接近于祝由之真面目。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中国医学的演进,始而巫,继而巫和医混合,再进而巫和医分立。以巫术治病,为世界各民族在文化低级时代的普遍现象。”
  巫术医学正是原始社会巫术文化的一个重要产物,也是中国传统医学早期发展的一个历史形态。巫术医学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曾经起到古代医药知识的积累和传承作用,这从殷墟卜辞中也得到充分的佐证。正如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所说:“官方的医学把植物药材和矿物药材编成条目,有关这些的知识,曾由各原始文化期的巫医们和女巫们传授下来。”

巫医→方士医→道教医学
  二、治病原理:
  祝由十三科包含:一曰大方脉科,主治伤寒痰喘,及一切内症。
  二曰诸风科,主治麻木痈痪,及一切中风。
  三曰胎产科,主治胎前产後诸病,及一切妇科异症。
  四曰眼目科,主治青盲白翳,及流行眼疾。
  五曰小儿科,主治惊风潮热,及一切幼科杂症。
  六曰口齿科,主治牙痛鱼鲠,及一切喉症。
  七曰痘疹科,癰疽疔毒,及淋浊科。
  八曰伤折科,主治压伤骨断,及跌打损伤。
  九曰耳鼻科,主治耳聋鼻衄及一切耳鼻病。
  十曰疮肿科,主治癞疥顽癣,及无名肿毒。
  十一曰金簇科,主治箭伤枪伤,及刀斧铁器伤。
  十二曰书禁科,主治镇邪驱鬼,及辟毒截疮。
  十三曰砭针科,主治疯癫,及筋骨疼痛。
  人食天地之气以生,内伤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外伤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以生病。然而,黄帝曰:“其无所遇邪气,又无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何致 ? ”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除了七情、六淫外,还有尚未被认识的治病因素,那就是“鬼神致病说”,所谓鬼神致病,其实是一种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鬼神是不存在的。古人云:“吾心无鬼,鬼何以侵之,吾心无邪,邪何以扰之,吾心无魔,魔何以袭之。”故鬼神致病皆由心生。祝由治疗疾病的病因大多是心理不健全,故七情、六淫相乘而袭之。有很多种病,是间接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其源在于心。祝由治疗肿瘤是大家公认的,但也局限在心理所致的肿瘤,而并非所有的肿瘤都可以治。有很多器质性病变也是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这些器官或组织产生的病变祝由亦可治。从气功的角度讲,人体患病无非是心病和身病。心病是祝由治疗的范围,部分身病也属于祝由治疗的范围,但祝由并非包治一切“心病”,要理解到祝由仅仅是医学的补充,不是治病的唯一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很多种病,已经攻克,但有些病仍未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这也是祝由科流传几千年仍未灭绝的原因。
  对医师的要求:
  1 、心正无邪,功德高尚,医风正派,不图名不图利。
  2 、操作时应全身放松,处于气功状态,或站或坐,要身体端正。心无杂念,目不旁视。
  3 、操作过程应尽量简单,不要带有神秘色彩或封建迷信动作,要灵活变通,让人易于接受。
  4 、应懂得中医基础理论和一般内科学、解剖学,以便准确地诊断,治疗疾病。
  对病员的要求:
  1 、不信气功,不信祝由者,怀疑祝由医师和气功师者不治,勉强者效果亦不理想。
  2 、重病,外伤严重者,晚期扩散性癌症、遗传性疾病、心脏病急性发作者,精神病患者不宜治,以免贻误。
  3 、患者全身放松,便于调理和沟通信息,寻找病灶,或暴露病灶。
  4 、辩证施法,若长期无效,则不要执着,应变通法术,再无效,请转中医医院治疗,以免延误。
  三、祝由科禁法:
  禁者即禁止、防止泛滥发展、控制之意。禁法是以咒语产生的能量、次声波来限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抑制病灶,使病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现代医学也是这个原理。如抗菌素不是直接杀死细菌,而是抑制病菌生长,久而久之病菌就会死亡,这也是西医药的禁法。祝由科中禁法即是祝由医师用自己良性生物场抑制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使病灶逐渐消退病愈。
  四、祝由应用的招式:
  主要有下阴、入魔、念咒和舞作等。这些招式在现代经常被人们认为是迷信,但从气功的观点看来并不全是迷信。所谓的“下阴”只是一种高度入静的表现,而“入魔”则是入静中的观想。许多气功修炼者都会将其看作是一种意念的方式。
  祝由术以其最基本的招式,结合人体千差万别的生理特长、修炼方法,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玄之又玄、神乎其神的特异功能,如遁术,飞腾之术等。修炼祝由之术能够将人体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
  五、修行与祝由治病疗效:
  祝由治病不用药或少用药,而主用祝由医师的意念、符咒产生的场来治疗各种疾病,因此祝由科对祝由医师要求很高、很严,有很多戒律必需遵守。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现代国术训练的要求。祝由要求祝由医师清净斋戒百日,目的是使内心平静,心无杂念,意念专一,以达到祝由场纯正,没有邪念浊气干扰,以提高疗效。国术师较佳的功态就是祝由医师治病的先决条件,只须看一看,就可以手到病除,咒出病愈,符进病出。祝由医师必须练国术来提高自己的人体场,才能借助咒语,符图使大自然的能量冲射病变部位,排出病邪、浊气,补充元气,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没有相当的国术底子,用祝由“画符念咒”为人治病,无疑是骗人的。学习祝由法必须练国术,可以任选合适的功法。以前有功夫底子的可以坚持练以前的功法,尚未学习者或发放外气不明显者,就应该练习下面的《祝由国术医师速成法》:坐站均可。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微信截图_20210804221402.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1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
发表于 2021-8-19 21:1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1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
发表于 2021-8-19 21:1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怎么继续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

帖子

30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0
发表于 2022-8-14 18:3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1-13 14: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11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
发表于 2023-2-18 05:0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6-2 02:33 , Processed in 0.122389 second(s), 63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