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3185|回复: 0

看看潮汕人如何运用民间智慧养小孩,保健康!(干货)

[复制链接]

736

主题

906

帖子

25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54
发表于 2021-5-15 11: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导读说起潮汕人,心中不免油然起敬,他们似乎是坚持践行中华传统道德的那么一批人,敬业,爱家,崇祖单是这几种良好的特质就够吸引人了,更何况还有许多其他的呢?更难得的是潮汕人是那么热爱生活,不说别的,光是饮食上的讲究就让人叹为观止了。潮汕人对中医药的践行也是很明显的,很多潮汕人即使是近年来在西医更为繁盛的时期,也是从小生病从未看过西医,而是用中医方法治疗保健长大的。
  本文就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互联网人讲述了她是如何运用潮汕的中医民间医学照顾儿童成长的讲座整理,听潮汕人讲潮汕中医文化你期待吗?
  潮汕民间医学与儿童健康
讲述  希夷曼倩
  首先,感谢方亮医师,方医生写过一篇文章,文章上有一首诗,当时倪海厦医生进行了点评,说方医生古文非常精通。
  昨天,我说要去见方医师,我儿子就说能不能带他来,这是6岁小孩自己的选择,他还想让方医师帮他看一下。小孩自己的选择有时比我们成年人更有智慧。
  我谈一谈自己熟悉的东西,或者是我梦想的东西,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够去传承潮汕人的很好的内容,就是潮汕民间的偏方,一些医术的东西。老祖宗留给我们很多好的东西,我们要去发扬好。
  在前30年改革开放,我觉得是断层了。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心里有这样的体会:我们的父母在还没学会养育小孩的时候,他们已经离乡背井,根本没有可能去了解原来那些地地道道的很有效的做法。我们的爷爷奶奶生很多小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沉淀了很多好的做法,但是到了我们父母,两个原因,一、出门求学在外,可以说十多年都在学习的过程,不可能去学习那些传统的好的沉淀。第二个,读完书以后,像我们这样的父母,他们已经离开了那方水土,导致好的传承在这二三十年来断层了。而我今年40岁,刚好衔接在过去和现在的这些人群,在我小的时候我有机会和爷爷奶奶那一辈人交流,或者说我从小就是在他们身边长大的,那时候很少接触西医,都是在传统的办法保佑下成长过来的。
  现在我们已经为人父母了,现在我们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跟自己的父母冲突。我们只有见到效果,很多人目睹了中医的效果后接受了中医,按照传统方法养育小孩。
  我举自己的一个例子,我家里有一个东西是没有的,就是温度计。
  我小孩4个月的时候,有一次发烧很厉害,带他到福田医院,医生就开了美林,我老婆是反对我的,虽然我老婆也是潮汕人,11点钟在福田医院当场喝了美林,我跟我老婆说这个东西解决不了问题,你不信的话下午五点再看。结果5个小时过去之后,在下午4点的时候小孩发烧更加严重了。我们找了一个70多岁的老中医,开了4个药(柴胡、石膏……),回去两勺就退烧了。从此我们家里第一没有西药,第二没有温度计。没有温度计,我们不会因此而害怕。
  潮汕民间有关儿童健康的一些传统做法
  1大补为主的坐月子
  接下来我把这几年来的经历跟大家讲。我讲一些传统做法
  很多人都不相信,认为坐月子是不存在的,尤其是西方人。这里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例子,很多年前在亲子论坛,有一位在加拿大的女人在亲子论坛发了帖子,加拿大的女人生完小孩之后三至四天就开始干活了。所以她生了小孩也学加拿大的女人喝冷水,以为身体燥热,所以喝冷水。结果喝了冷水马上出现腹泻,腹泻后出现腰酸,一直到她写这个帖子的时候,腰酸仍是没办法解决的。所以她最后在亲子论坛写了这样的一段话:我们还得相信老祖宗的话,得按照老祖宗的方法来坐月子。
  第二个例子是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年龄和我相仿,但是他是她妈40多岁的时候才生下来的,他还有个哥哥。因为生他哥哥,或因为农村的操劳,落下一身疾病,40多岁时没能治好。村里的医生说他年纪已经大了,如果没治好她,这个老医生说他自己也死不瞑目的,所以就建议这个妇女回去再生一个小孩,生完小孩再给她调理。这个妇女很相信中医,在40多岁的时候生了一个孩子,老医生把她调理好。现在40多年过去了,母亲已经是85岁的人,他爸爸已经在珠海瘫痪,他母亲一个月住在女儿这里,一个月在珠海儿子那里。她母亲已经85多岁了,还健步如飞,都不用人带她坐轮船,自己可以一个人在蛇口搭轮船过来。所以说坐月子是女人的第二个青春,女人一定要把这第二个青春过渡好。
  作为潮汕人在坐月子的时候会做两件事情,第一个事情就是把不好的东西排掉,这是12天内做的事情,在我们农村会有专门的医生配现成的药物。当年我老婆坐月子时,我们是在陆丰那里,拿了两个药,一个药是给老婆排掉不好的,排了以后还会吃第二个东西,如果我们用药的话就是十全大补,并且里面加了鹿茸。我们平时食疗方面,我们会吃鸡、猪脚、猪脚姜,还有醋蛋。在潮汕这个领域,包括客家人,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做法。比如我们那边是吃鸡、吃鸡蛋,我老婆那边是用醋煮鸡蛋,实际上核心都是一个“补”字。这里面很好玩的一件事情就是女的在生完小孩40天内,怎么吃大热的东西都不会觉得热。但是很好玩的事就是过了40天,再吃热的东西就有反应了,就吃不进去了。所以说老天就刚好有那个一个阶段,让女人进补。
  2以粗粮为主的养小孩方法
  作为小孩,我记得很清楚的是,我岳父岳母从老家带来一个药,称之为“三膲散”,用烫金烫了一个“三膲散”。我当时觉得很好玩,我说农村的人没文化,但是他们把这个字传承下来,反正世世代代都是用这个“三膲散”,不会因为现代的文学而改成“三焦散”。这个是干什么,他们也不清楚。据说这里面有黄金、朱砂这类东西,但是我岳父岳母说的一个事情是他们那边的小孩出生后(12天之内)一定要吃这个东西,把胎毒排掉,但他们不会说去胎毒,他们是说小孩吃了这个东西把里面垃圾扫掉,以后不会长皮肤病。现在小孩很少长皮肤病,一个是卫生条件好了,另外一个就是像我自己的小孩,这样的一个药物也是有它的好处,虽然12天内解决什么事情,大家也不知道,但是我相信这么多年来,我小孩不用去医院,也没什么大的毛病,不会长皮肤病,我相信这个东西是起了作用的。
  养小孩的方法--粗粮。
  第一,我们有个游戏规则,四个月以内的小孩是不沾荤的,当他满四个月的时候,我们用龙俐鱼清蒸,蘸小孩的舌头。从那一天以后,就可以适当吃荤。这是民间的一个做法。
  第二个例子,关于我身边的例子,南山有个医院的副院长也是惠来县的,他的媳妇没有奶水,他孙子从出生第三天开始喝米汤,就是用东北米煲粥后就吃上面那层米油。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现在我的小孩一发烧,我不会给他吃丰富的东西,而是很简单的东西,简单到吃我们煮完粥以后上面那层稠稠的米汤,我觉得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
  我们农村的小孩吃什么?他们很少有牛奶吃,他们吃些米糊。用大米、山药,还有一些五谷杂娘炒熟后磨成粉后调成的米糊,我们老家的兄弟姐妹们都这么做。
  3十五岁出花园的做法
  潮州人是这么认为的,原来的小孩是圈在一个花园里,我们有个传统,在我们结婚的时候,在我们睡觉的床下面有个连连存在,会放个神明在那里,等小孩15岁的时候再把这个东西请走,所以就是到15岁会去谢神。
  在15岁的时候,我们父母会用田七煲鸡,他们的说法是田七煲鸡吃了以后能把15岁以前所受的跌打刀伤留下来的后遗症清除掉,15岁以后开始新的人生。不会把15岁以前的跌跌打打所留下的后遗症带到15岁以后。
  4 潮汕饮食与健康
  潮汕饮食里面有三个可以借鉴的地方,第一个喝粥,第二个喝汤,第三个喝茶,这三件事情跟我们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喝粥,跟我们所处的气候有关,我们通过喝粥,可以适当出汗,出汗之后,我们会变得特别爽。
  喝汤实际是代替我们胃的功能。我们先通过火和水,把食物煲成浓汤,我觉得跟我们胃的功能是一样的,我们喝汤时减少胃的开销。我们很多人,包括北方人来到我们南方以后,要适当多喝汤,能起到养胃的作用。
  在我懂事的30年来,我所目睹的喝茶是有阶段性的。我们很小时候喝的是浓茶。我爷爷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杯浓茶,再吃早饭,所以我爷爷活到92岁。到了85年左右,我们中国有种茶火起来--铁观音,铁观音是一种清香型的茶叶,偏向绿茶那一类的清香,那时候大家都在改喝清香型的铁观音。我爷爷说:你们喝这么清的茶叶,你们一定没有老相(潮州话),普通话翻译就是年轻时喝这么清的茶,会对年纪大有影响。老人家是不建议喝清香型茶叶,结果10多年过去了,清香型茶叶不流行了。现在还是回归到浓香型的茶叶,又回到普洱、红茶。今天的主流还有一种叫炭焙铁观音,也就是说今天清香的铁观音没落了,又回到浓香。或者说我们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纪,我们身体的本源也会去抗拒清香型的茶叶,不由自主地去喝这种茶,这种茶带有淡淡的焦味,跟我们脾胃也是相关的。特别是我现在很喜欢喝炭焙的铁观音,这里面有股淡淡的焦香味,喝完特别舒服。
  潮汕民间医学的实践
  1发汗为原则的退烧
  现在我跟大家探讨一下民间医学,这里面包罗万象,我只能把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确实有效的推荐给大家。我觉得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小孩发烧的问题,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关于我的一个车友A哥,他说因为家里有老人在,孩子一发烧就送医院。有一回,晚上10点钟开始发烧,按照往常习惯就是送儿童医院,他对老婆说,我们今天要试一下,小孩退烧前提就是发汗,如果出汗就能退烧(物理退烧)。终于坚持到2点的时候,小孩终于发汗了,发汗之后就退烧了,退烧完以后,父母就如释重负,小孩退烧之后自然就睡觉。小孩睡觉,父母也可以去睡觉。这种退烧,小孩不会咳嗽,不会萎靡,不会吃不下饭。物理退烧的方法没什么副作用,从此他家里人就相信这套方法。
  第二个例子。一个盐田车友的小孩发烧15天,在盐田医院一直没办法退烧。他在车友论坛上说两夫妇都累得不行了,小孩嘴唇烂了,我就问他:小孩大便吗?他一愣,小孩一个星期没有大便了。我告诉他先把大便通了。用了开塞露,大便出来了,小孩也精神了。三天后小孩嘴唇好了,退烧了。
  小时候,我发烧时,奶奶拿一根缝衣针在头发上刮一刮,往我指尖上扎,用手挤出血来,就退烧了。退烧的根本就是发汗,做法有很多种。一个就是喝粥,喝完后,发烧不严重的就会出汗。第二个,就是在热水中加入米酒,然后洗澡,利用酒气把汗发出来。
  我在养育小孩时,特别是小孩三岁时,会关注是否发热。回家后用手指探测小孩鼻孔的气流是否烫,看大便。要做好预防。如果大便正常,就会放心。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积累经验后,一望就能知道小孩是否正常。小孩精神萎糜,没胃口,身体肯定有问题的。我常用余仁生的保婴丹,有镇定安神的作用。两三岁的小孩发烧,多与惊吓有关,不一定是受寒受热。小孩在小时候会因为外界的环境而受到惊吓。比如,我的小孩(11个月大)从深圳回老家,房子不一样,有不安全感,导致发烧,就用保婴丹。小孩到现在,他自己觉得萎靡时,就会提出吃保婴丹。
  在南方还有一个常用的药--藿香正气水。用于水土不服,出现拉肚子等症状,可以用保济丸、藿香正气水。出差时可以带,特别在春秋两季,常出现腹泻。
  念慈庵的葛根汤,我用过四种葛根汤,还是念慈庵的好。我的老同事用来解酒,用于喝酒后的脖子酸痛。小孩用一克,药不在于量多。
  2止咳方法发烧不萎靡,小孩还可以坚持上学。咳嗽,包括胃口不好,是复杂棘手的事情。偏方:酸梅汁煮粉肠(猪小肠),对久咳有效。将买回的粉肠切成十五厘米左右的小段,一端用绳子系住,另一端用小勺子灌入酸梅汁,用绳子系上,隔水炖。炖好后喝汤吃粉肠。有许多女性秋天天寒就咳嗽,用此方止咳很好。网络上还说潮洲人喜欢吃青橄榄,找不到酸梅汁时,可以用青橄榄炖粉肠。
  有朋友去云南,衣服带得不够,受寒了,就咳嗽,五六天后回深圳仍咳嗽,症状:喉咙痛、化脓,咳到腹部的东西都要出来了,给他推荐香港的蜈蚣牌止咳丸,里面两种药很重要--桔梗、肉桂。含在嘴里,几天后好了。
  3民间驳骨的实例
  去年12月31日,儿子在外公外婆家玩,从高处摔下来,手臂上的骨头摔裂了,带到平乐医院拍片,医生说是粉碎性骨折,要马上住院,第二天打钢钉。小孩打钢钉是有问题的,我拒绝了。亲戚给我推荐了三个医生,有个坑仔骨科医院,30多年了。元旦就开车去惠来县,医院像集市,人山人海,有很多病人家属陪着病人。有一个三年级小孩,手臂上两根骨头断了,治了80多天,就接上了。我问蔡医生,像我儿子这种情况大约多少时间可以好。医生说21天,结果拆掉外面的是22天。如果打钢钉是打在骨头上,会影响骨头的生长。按照我们传统方法能治好。医院负责人的爸爸是惠来县政协委员,70多岁,天天在医院。这个医院传统技术很高明,配的药也很有效果。都是打成粉末状,袋装,一个粉剂,一个涂的。
  4万用外科药—茶籽油
  我三岁时整个头烫伤了,父母只处理了看得见的地方,里面也化脓了,总是睡不着,民间医生说用干竹叶烧成灰,跟茶籽油搅拌,涂在头上,现在都没有留下伤疤。
  超市里的茶籽油没用,在淘宝买湖南或江西土法(物理压榨)的茶籽油,闻起来臭臭的。红肿,皮肤病或摔伤都可以涂茶油,效果很好。
  河源养鱼用茶籽饼杀菌。
  中医实践
  1面粉的用处
  朋友圈里有说历面粉可以治烫伤,这不合适,烫伤轻的可以用冷面团有退热的作用。各种烫伤偏方全部都是油,北方用麻油。烫伤后要立即将进去的热导出来,前面半小时很重要,里面的细胞没有烫死是不会产生疤的,人的修复力量很强。
  白酒和面,不干不稀,小孩发烧、积食(贴肚脐)可以用。也有用花椒的。小孩还可以用丁桂儿脐贴。
  2小孩生长热
  小孩生长过程中的发热,民间有很多方法。日本的《医心方》中也有,是集结的中国古代偏方。《千金方》中也有。临床上用得最简单的是大柴胡汤。生长热有的长牙齿、有的长骨头会有,这种发烧本身就是成长,是内部细胞更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中药蝉蜕、蛇蜕是蝉、蛇蛻的皮,昆虫类动物通过把皮蜕掉来生长。有便秘的用大柴胡汤,没便秘的用小柴胡汤。如果退不了热,再加强利水,适度地发汗。家里最好备点小柴胡药。
  3小孩受惊
  用朱砂,小孩神经系统没长好,环境变化等就会引起惊吓。
  4皮肤病
  小孩手脚蜕皮、发红、化脓,手指都已膨胀,医院治不好,民间用最老的茶叶煮水,将有皮肤病的部位泡在茶叶水中,会看见脓慢慢渗出来。泡完后,过几分钟涂硫磺膏。

little-girl-2516582_64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5-30 18:41 , Processed in 0.157317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