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3217|回复: 2

中医名家麻黄使用心法(珍贵)

[复制链接]

1657

主题

2695

帖子

88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42
发表于 2020-7-17 12: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大汗用大剂麻黄取效之验谈
麻黄发汗、麻黄根止汗之说,几乎尽人皆知,“有汗不可用麻黄”亦成为戒条。而大汗用重剂麻黄取效者亦有之,特录于后:
江西名老中医姚荷生教授于抗战期间曾遇—40余岁患者,男性,常近酒色,炎暑外出经商,中途步行,双足灼热难忍,于清溪中欣然洗濯,顷刻间脚痿不能任地,遂抬回家中,延姚诊治。见其榻前堆置毛巾甚多,频频拭汗,尤以下肢为甚,但双足不冷,亦不恶风,口微渴,食、纳、二便以及神色、舌苔均无特殊表现,尺沉稍欠流利。姚老根据季节、病史判断其属于《内经》所谓“湿热不攘”着则生痿躄者无疑。但据大汗、脉尺沉以及患者的生活史,当挟有肾虚。以苓桂术甘汤合二妙散化气行湿兼清热而不碍正虚之法,自以为考虑周全,私心窃慰。谁知患者连服六剂,仅汗出稍减,足痿毫无起色。患者焦急难耐,欲请“草药郎中”,但此医常以猛药治疗顽疾,又未敢轻易领教,故而拜托姚老主持判定。姚自忖无能速效,半出虚心,半出好奇,不得不于另室窥之。未几,草医果来,一见未及问病,即指患者脚曰:“你这是冒暑赶路,骤投冷水得的呵!”姚已叹其诊断之神,及闻其不但确有把握治愈,并刻期三天下床行走,更觉得有观其处方之必要。见其药用满纸,几达廿余味,反复玩味,似不出麻黄,杏仁,苡仁,甘草**,另草药外敷未见写处方,患者处方后,对麻黄用至二两深有顾虑,草医有所察觉而申言:“照本意要用四两,你们害怕,今用二两决不可少”。为此,患者坚称如姚老不作主,决不进服。姚老根据现场见闻,再三考虑,该草医既然认识本病的发病原因,用药又无原则性错误,况大汗用麻黄《千金》早有先例,但恐万一大汗亡阳,嘱其预备参末,以防不测。患者闻之,认为有备无患,立即进药,与此同时也敷了草药。服药后大汗顿减,下床行走,一如预言。姚老叹服之余,只有暂时归功于无法探询之外敷草药。谁知不久,气候更加炎热,居室主人之姨妹,素业冒暑营生,突遇暴雨,两脚痿废,其子背负登门求诊于姚老,亦见其汗出淋漓。仑促之间,乃授前例而用之麻杏苡甘汤合三妙散(麻黄连根节用量仅24克)一剂,翌晨患者即能步行复诊,取效之速,超出前例。细思本例与前例比较,起病为短,但并未使用外敷草药,可见原以为归功于外敷草药,其实未必尽然。现在虽时隔四十余年,姚老对此仍念念不忘。
考古代
名医善用麻黄者,首推张仲景,从其配伍的麻黄方剂来看,无汗用麻黄的方剂固为多数,但有汗用麻黄的方剂亦有成例,如麻杏石甘汤证之“汗出而喘”、越婢汤证之“续自汗出”等,不过二方有汗用麻黄皆以石膏配伍而且石膏的剂量超过麻黄剂量的1/3或1/2。石膏为里药,麻黄为表药,里药重于表药,
自然就影响了麻黄解表发汗的作用。而草医所开的处方并无石膏,麻黄剂量又远远超过了历代文献。如此大剂量的麻黄不仅未发汗,倒反起到了止汗的作用,这对麻黄的用量和功用,确实是一个新的发现,说明麻黄既能发汗又能止汗,具有双向的作用。汗出有虚实之分,闭脱之异,凡表虚自汗,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一切脱证的自汗,麻黄当在禁例;上述两个病例,凡遇暴热暴冷使人体经络,腠理骤然闭阻,以致邪正相搏过甚,内闭巳极致汗出淋漓,这种汗势出之较猛,通过大剂麻黄使经络腠理之闭阻得以疏通,从而汗出自止。或许有人问,闭证多无汗,何以反汗出?我认为闭证有轻重缓急之分,如属骤用剧烈刺激者多为重闭症,物及必反,内闭过甚,正邪相搏,故反汗出。用此,辨证必须明病机,才能达到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目的。
(《长江医话》)——龚子夫
按:从上两则医话我从中学到了治面瘫牵正散里加麻黄,以提高疗效;加麻黄治遗尿;用麻黄治汗出哮喘也是受后案启发。但是麻黄的发汗、平喘、利尿的基本功用也是要记住,因为这方面的案例多,就不选了。总之要学会运用每种药的用药思路和增加使用的广泛性。
其實單獨看麻黃不應視為發汗藥﹐動物實驗未證實單獨使用麻黃能發汗﹐應作辛散之藥﹐以去邪實﹑散結為主。邪實有表中裡﹐都可以用麻黃﹐全看配伍和佐藥。配桂枝則可以散表邪實之病﹐故凡需要解表發汗﹐麻黃必須配桂枝﹐若無桂枝則不定發汗。麻黃配白朮﹑杏仁﹑苡仁之類﹐應該是走肌肉間﹐去其邪實﹐不會發汗。配附子去裡寒﹐也不發汗。愚曾治一陰虛出汗病人﹐因有少陰裡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病家擔心出汗﹐愚解釋起來花不少時間﹐最後病人用後﹐果然也無汗。如下引《本草正》解說﹐我覺得相當精闢﹐今人視麻黃如虎狼蛇蠍之藥﹐恐怕是誤聽誤傳或誤用是也。不過﹐如上說的這些毛病﹐我可能首選針灸拔罐。
《本草正》:麻黃以輕揚之味,而兼辛溫之性,故善達肌表,走經絡,大能表散風邪,法除寒毒。一應溫疫、瘧疾、瘴气、山嵐,凡足三陽表實之證,必宜用之。若寒邪深入少陰、厥陰筋骨之間,非用麻黃、官桂不能逐也。但用此之法,自有微妙,則在佐使之間,或兼气藥以助力,可得衛中之汗;或兼血藥以助液,可得營中之汗;或兼溫藥以助陽,可逐陰凝之寒毒;或兼寒藥以助陰,可解炎熱之瘟邪;此實傷寒陰瘧家第一要藥,故仲景諸方,以此為首,實千古之獨得者也。今見后人多有畏主力毒藥而不敢用,又有謂夏月不宜用麻黃者,皆不達。雖在李氏有云,若過發汗則汗多亡陽,若自汗表虛之人,用之則脫人元气,是皆過用及誤用而然,若陰邪深入,則無論冬夏,皆所最宜,又何過之有。此外如手太陰之風寒咳嗽,手少陰之風熱斑疹,足少陰之風水腫脹,足厥陰之風痛、目痛,凡宜用散者,惟斯為最。然柴胡、麻黃俱為散邪要藥,但陽邪宜柴胡,陰邪宜麻黃,不可不察也。
其实单独看麻黄不应视为发汗药﹐动物实验未证实单独使用麻黄能发汗﹐应作辛散之药﹐以去邪实﹑散结为主。邪实有表中裡﹐都可以用麻黄﹐全看配伍和佐药。配桂枝则可以散表邪实之病﹐故凡需要解表发汗﹐麻黄必须配桂枝﹐若无桂枝则不定发汗。麻黄配白朮﹑杏仁﹑苡仁之类﹐应该是走肌肉间﹐去其邪实﹐不会发汗。配附子去裡寒﹐也不发汗。愚曾治一阴虚出汗病人﹐因有少阴裡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病家担心出汗﹐愚解释起来花不少时间﹐最后病人用后﹐果然也无汗。如下引《本草正》解说﹐我觉得相当精闢﹐今人视麻黄如虎狼蛇蝎之药﹐恐怕是误听误传或误用是也。不过﹐如上说的这些毛病﹐我可能首选针灸拔罐。
《本草正》:麻黄以轻扬之味,而兼辛温之性,故善达肌表,走经络,大能表散风邪,法除寒毒。一应温疫、疟疾、瘴气、山岚,凡足三阳表实之证,必宜用之。若寒邪深入少阴、厥阴筋骨之间,非用麻黄、官桂不能逐也。但用此之法,自有微妙,则在佐使之间,或兼气药以助力,可得卫中之汗;或兼血药以助液,可得营中之汗;或兼温药以助阳,可逐阴凝之寒毒;或兼寒药以助阴,可解炎热之瘟邪;此实伤寒阴疟家第一要药,故仲景诸方,以此为首,实千古之独得者也。今见后人多有畏主力毒药而不敢用,又有谓夏月不宜用麻黄者,皆不达。虽在李氏有云,若过发汗则汗多亡阳,若自汗表虚之人,用之则脱人元气,是皆过用及误用而然,若阴邪深入,则无论冬夏,皆所最宜,又何过之有。此外如手太阴之风寒咳嗽,手少阴之风热斑疹,足少阴之风水肿胀,足厥阴之风痛、目痛,凡宜用散者,惟斯为最。然柴胡、麻黄俱为散邪要药,但阳邪宜柴胡,阴邪宜麻黄,不可不察也。引用二、应用经验
朱大年经验:治喘首选麻黄哮喘急性发作时以邪实为主,病机主要在肺,治疗当以祛痰治标为主。麻黄辛微苦温,有良好的宣畅肺气、平喘止咳功效,属治疗哮喘发作的首选药物。麻黄在治疗寒喘、热喘、虚实兼夹或寒热错杂的小儿哮喘时,均可用作主药。如属寒痰内伏,应配伍干姜、细辛、白芥子温化痰饮;痰热内蕴,则可配合石膏、桑白皮、黄芩、黛蛤散清宣肺中痰热;风寒之邪实于表,痰热之邪郁于里而喘者,则可配伍桂枝、生姜以发表,石膏、黄芩以清里;对久发由肺及肾,肾不纳气时,则又可配伍附子、肉桂壮火益元,局方黑锡丹(包煎)摄纳肾气。
在炮制方面也必须注意。除生麻黄外还有水炙麻黄和蜜炙麻黄,水炙麻黄用清水焯过,辛散作用较缓;蜜炙麻黄用蜂蜜拌炒,辛散之力更弱。这三种麻黄具体运用时,必须灵活掌握,才能提高疗效。一般无汗表实者可用生麻黄;表虚有汗者用水炙麻黄;但咳喘而无表证者用蜜炙麻黄。
有些哮喘患儿用麻黄后可引起汗出及心率增快。凡素体气虚、表卫不固的患儿,除采用水炙或蜜炙麻黄外,还应避免与桂枝同用,并在方中佐用龙骨、牡蛎敛汗固涩。对服麻黄后,容易引起心率增快者,可加用磁石及加大甘草用量的方法,以减轻这种不良反应。
历代医家认为麻黄用量过大易于化热助火,亡阳劫液。但据现代经验,用麻黄平喘与治疗咳嗽不同,用量可适当增大,方能奏效,每剂用量可掌握在9克左右,但生麻黄用量不超过9克,婴儿、幼童可适当减量。(《长江医话》)
朱进忠经验:麻黄发汗新陈不同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前所长,已故名老中医李翰卿老师说:诸家都云麻黄辛苦而温,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具有发汗解表之功,是发汗作用最强的药物。若与桂枝配伍则发汗的作用更强,虚人用之不慎,可使汗漏不止。然新陈不同。曾记得在北洋军阀混战初期,当时遇伤寒病,开据麻黄汤后没有一例发汗者,初开麻黄6克,后开9克,最后开至18克,服法亦遵仲景法,一例也未发汗。反复诊视均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或“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的典型证候。久久不得其解。及至到数个药铺一看,才稍有所悟。因我家地处雁北,麻黄满山遍野皆是,患者用药均用自采者,药铺所存者均为数年至十几年的陈货,陈久者辛温发散之功已减,甚至已消失殆尽,所以前开之麻黄汤均无发汗之功。乃嘱患者一律改为新鲜麻黄9克(干品),果然服后效如桴鼓,汗后病愈。自此以后,凡用麻黄汤、大青龙汤发汗解表者,一律应用麻黄采后1年之内者。(《黄河医话》)
姜春华经验:哮喘汗出不忌麻黄江南过去某些医生倡言“南方不比北方,夏月不可用麻黄”。于是夏天哮喘发作当用麻黄而不用;又有些人说“仲景明训”,“有汗用桂枝,无汗用麻黄”,认为凡汗出者均忌用麻黄。于是哮喘发作时汗出者又不用麻黄。临床上很多患者在哮喘大发时常大汗出,如果喘平下来则汗亦少出。当以平喘为主,不平喘则汗不得止,为了有汗避开麻黄,则喘不得止,汗亦不得止。前人有鉴及此者,如王旭高麻杏石甘汤注:“喘麻肺气内闭者,往往反自汗出”,“用麻黄是开达肺气,不是发汗之谓。”“且病喘者虽服麻黄而不作汗。麻黄乃治喘之要药,寒则佐桂枝以温之,热则加石膏以清之,正不必执有汗无汗也。”诚有识之见。可以推论,凡对某病证有良好作用的药物,不必因有某种不良反应而避开不用,也不必受非主要症状的牵制而不敢用。当然用量应斟酌,中病即止。(《百家名医临证经验》)
张琪经验:风寒咳嗽必以辛温宣肺,如麻黄、杏仁、紫苏等,如三拗汤之类。如兼喘者,麻黄为必用之药,麻黄发表宣肺透邪之功非他药所能及。麻黄辛温虽与风热者不宜,但与石膏合用,石膏剂量加大,则辛温之性又可化为辛凉,对风热咳嗽则有卓效,如麻杏石甘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甚效,张琪教授常以此方加川贝母、鱼腥草、黄芩、金银花,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尤以小儿肺炎屡获良效,但石膏之剂量须大于麻黄10倍方佳,此方取名加味麻杏石甘汤,其方组成如下:麻黄10克,杏仁15克,生石膏50~100克,鱼腥草30克,牛蒡子15克,黄芩10克,川贝母10克,金银花3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如见舌红少津,为肺阴亏耗者,宜于方中加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石膏为质重之药,似与轻清宣透相悖。吴鞠通谓:“表不解者不可与也”,但张琪教授根据临床经验,认为石膏与麻黄合用,不仅不能遏制邪气外出,反而有解肌透表之功,尤其肺热甚者非此药不能收功,服药后汗出溱溱邪解,发热随之而退,屡屡收效。1994年曾治1例极危重肺结核并发感染,重用石膏200克,连续用之使病人转危为安,石膏剂量可随病人年龄体质不同而变更。(《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琪》)
李佺经验:对“夏不用麻黄”,“有汗不得用麻黄”之说,医界人尽皆知之。千百年来,多有人以麻黄为发汗解表第一药,属发汗重剂,畏而不用,以求稳妥。个人的看法却有悖于先贤。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证明,常规剂量的麻黄并不致汗,或仅致小汗。曾用于肺虚患者,动辄汗出、喘咳,也未见大汗亡阴、亡阳之例。麻黄单用(不配其他发汗药物,不啜热粥),发汗力量缓和,有汗之人或夏月易汗之季用之,亦无过汗之虞。
中药的应用,以复方配伍形式居多,单味药与复方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甚或完全不同。麻黄与桂枝并用,如麻黄汤,在桂枝温经通阳畅行营卫气血的基础上,其辛散宣透功效得以最大限度发挥,发汗力量陡增,成为发汗解表峻剂;若无桂枝相辅,也无其他发汗药配合,如麻杏薏甘汤,则麻黄发汗力弱;若与石膏为伍,石膏之大寒可抑制麻黄温散之性,虽仍有宣肺透邪之效,却无发汗之力,故越婢汤用麻黄治风水汗出,麻杏石甘汤用麻黄治热壅汗出而喘。总之,麻黄用于无汗和有汗病证,其机要在于配伍。临床用药,贵在灵活。前人经验,概源于临床,可取之处恒多。然由于各人实践条件不同,看问题难免会有偏颇之处,所以不必尽拘于古人之论,而束缚自己的思想。(《黄河医话》)
谢海洲经验:麻黄蜜炙后,发汗作用降低,平喘作用增强,麻黄用于喘证,不论虚实皆可用,因肺主宣发肃降,麻黄直接调节肺气宣降活动之能力,有助于恢复肺气的正常生理功能。尤其用于虚喘,单用补肺纳肾之品乏效时,酌情适量配伍,常可收到较明显的疗效。可与葶苈子、杏仁配伍,调畅肺气,止咳平喘;也常与石膏、杏仁配伍,主治外邪郁而化热,肺气不宣所致的发热、胸痛、痰黄等症,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应为1∶3,可减少麻黄的发汗作用而达宣肺之目的。麻黄宣肺气之作用还可应用于暴感风寒之失音,效确。(《谢海洲临床经验辑要》)
麻黄配黄芪、桑螵蛸、益智仁可治疗遗尿(5~14岁),麻黄用量为2.5~10克,取其通阳化气,气化恢复,配合益气温肾,固脬缩中之品,使开合有度,遗尿自止。(《谢海洲临床经验辑要》)
王新午经验:麻黄,旧说为发汗重剂,新说主以定喘利尿,云发汗之力可疑。按麻黄汤原方,服后须覆取微似汗,其症主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其方麻黄之量最多,如不温覆则不峻,其汗与不汗,全在温覆与否耳。《外台》卷三,天行病,《肘后方》的麻黄解肌汤,葛根解肌汤,皆覆取汗。《伤寒论》桂麻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金匮还魂汤等,皆不温覆取汗。其甘草麻黄汤证曰里水。越婢汤证曰恶水,一身悉肿。越婢加术汤证曰一身面目黄肿。越婢加半夏汤证曰其人喘,目如脱状。大青龙汤证曰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小青龙汤证曰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按以上证治,则麻黄所主为喘咳水气,恶寒疼痛也(参药征)。《外台》卷十六删繁脉热极方,多汗无滋润,用止汗麻黄汤。《古今录验》疗汗出不止,术桂散方,麻黄量多于他药。又删繁疗肉热极,有麻黄止汗通肉解风痹汤。千金疗肉热极,则身体津液脱,腠理开,汗大泄,有越婢汤方。西州续命汤,有麻黄,亦主汗大泄。又删繁疗气极伤热,肺虚多汗,有麻黄汤。按以上各方皆以麻黄为君药,有去根节者,有不去根节者,其效则为通腠理,以调行水道而止汗也。综上所载,则麻黄之功用,可得而知矣。王氏治水肿,用麻黄自一钱(3克)渐增至一两八钱(54克),并无汗,而尿则大利,历用皆然。盖此药伍以汗药则汗甚,伍以利尿药则尿甚,然若误用于衰弱人,则愤事矣!(《黄河医话》)
邵长荣经验:麻黄宣肺平喘,剂量在6~12克,为治喘良药,但是有时也会出现性躁、出汗、心悸等表现以及升高血压的情况。邵长荣用药则力求避免这些不良反应,而采用:①麻黄根配麻黄:麻黄根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可收麻黄散越之性。《本草纲目》曰:“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现代药理也提示,麻黄根能使离体心脏收缩力减弱,血压下降。②麻黄改用黄荆子:黄荆子是马鞭科牡荆属黄荆的果实,性温,味辛苦,有祛痰平喘作用,而无麻黄升高血压和心悸的不良反应,因此对于哮喘发作较重者,常在不增加麻黄的基础上同用黄荆子;或对伴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的老年哮喘患者和哮喘轻度发作者,则改用黄荆子。③加重芍药、五味子用量:赤芍、白芍同用,剂量在15~18克。赤芍理血,白芍理气,调和营卫,气血同治;五味子敛肺降气,宽胸安神,剂量在6~9克。三药不但可以防止麻黄的不良反应,还可提高平喘效果。
自汉代张仲景创制麻黄汤以来,历代医家都认为它是一味辛温解表、宣肺平喘药。因其性味辛温,故多用于实喘中之偏寒者。但邵长荣认为只要配伍恰当,寒热之喘都可应用。麻黄的用量应当因人因地因证制宜,近来其用量有加大的趋势,可用到15克,但须蜜炙以濡润其燥烈之性;有时则重配白芍30克,桂枝9克,调和营卫,以纠麻黄过汗之弊。临床中,邵长荣还根据患者体质的差异,善用麻黄根来治疗兼有自汗的哮喘患者。而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体质虚弱者则禁用或慎用。(《邵长荣肺科经验集》)
董漱六经验:麻黄治哮,重在配伍麻黄有发汗解表,平喘利水之功,列辛温解表药之首,有治哮平喘圣药之称。麻黄治哮,重在配伍,故功效卓著。合桂枝发汗散寒;合石膏宣肺清热;合桑白皮清肺达邪;合葶苈子宣肺下气;合射干祛邪化痰定喘;合厚朴理气宽胸平喘;合党参益气调脾,宣肺定喘;合熟地黄滋肾纳气,温肺止咳;合附子温肾阳,宣肺气,化痰治喘。既适用于寒哮、热哮,亦可应用于实证、虚证,通过不同配伍又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哮喘。至于麻黄用的剂量,轻症用1.5~3克;重症用3~9克,最多可用至15克,应用得法,并无不良反应。对实证顽固病例,剂量一定要重,轻则无效。小儿用量一般较成人减少,若剂量减少过多,则会影响疗效,因婴幼儿服药重在头煎,且有浪费现象(如拒服、呕吐等),加之小儿发病急,变化快,宜速战,剂量过小则疗效不著。对高血压的哮喘病人,只要配伍得当,一般亦无不良反应。
张某,女,3岁。幼儿系人工哺乳,体元不足,每感时寒,支气管肺炎反复发作。且并发哮喘。今诊形疲面黄,鼻流清涕,咳不畅,痰白呈泡沫状,喉间有痰鸣音,伴气息急促,自汗出,手心热,纳少,便稀,舌淡,苔薄白,脉濡滑。证属寒邪外束,痰浊内阻,肺脾不和,外卫不固之象。治拟宣肺化痰,益气调脾法,方用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加味。处方:连节麻黄4.5克,桂枝3克,白芍9克,干姜2.4克,五味子3克(杵),细辛2.4克,黄芪9克,白术9克,防风4.5克,陈皮4.5克,半夏6克,鹅管石9克(煅、杵、包)。3剂。二诊:药后咳喘渐平,痰亦少,汗仍多,舌质转红,苔薄,脉濡滑数。处方:将上方连节麻黄减为3克,去干姜、五味子、细辛、半夏、陈皮,加桑白皮9克,地骨皮9克,焦六神曲10克,浮小麦30克,大枣5枚(去核)。3剂。3剂后,咳喘已止,喉间痰鸣消失,汗亦少,纳可便调。(《申江医萃续集·内科名家董漱六学术经验集》)
龚士澄经验:龚老用麻黄,必合等量之甘草以守中护胃气。临证体验,麻黄若久煎则发散力减。古方书谓麻黄须先煎去沫,曾多次细察水煎并不泛沫,“去沫”之说,似不可从。麻黄开泄肺邪之力殊胜,用之当者奇效。以上俱指生者,倘水炒、蜜炙,其烈性益少。(《跛鳖斋医草》)
刘渡舟经验:麻黄治喘,寒热咸宜,与干姜、细辛、五味子相配则治寒喘;与石膏、桑皮配伍则治热喘;与杏仁、薏苡仁相配则治湿喘。除心、肾之虚喘必须禁用外,余则无往而不利也。(《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于己百经验:治疗小儿遗尿,考虑患儿常有睡后不易叫醒而尿床的实际情况,同时受到麻黄汤兴阳不睡不良反应、别称“还魂汤”的启发。所以治疗小儿遗尿时,在辨证处方的前提下,常加入麻黄汤之主药麻黄10克,桂枝10克,以充心阳,健元神,往往能取得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于己百》)
米伯让经验:米老在治疗肾炎时,重视麻黄与附子的灵活运用。在治疗急性肾炎中,均以麻黄为君药,用量多在14~28克,小儿也用至17.5克。在治疗慢性肾炎中,均以附子为君药,用量多在28~70克。麻黄和附子均具毒性,文献亦有中毒病例报告,米老在临床中用量之大,但未出现中毒现象,且治愈率甚高,其主要因素有二:①配伍得当。麻黄辛温味微苦,有发汗平喘,消肿利尿之功。麻黄发汗虽强,但方中常配大寒石膏以制之,白术补脾以扶之,附子扶阳壮水,甘草、姜、枣以和营卫,故汗出不多。米老通过反复临床验证,认为用麻黄应不分冬夏,关键在于辨证确切,配伍得当。若误用虚人或虚证,加之配伍不当,可出现大汗亡阳。②深研药理。附子辛热燥烈,有助心肾之阳,回阳救脱之功,常用于阴水证。以形寒肢冷,腰腿酸困,面色白,小便清,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等命门火衰之候为适应证。附子的主要毒性成分是乌头碱,但经炮制加工后,大量乌头碱已被破坏,加之附子具有排泄较快,又无蓄积作用,故临床大剂量使用无中毒现象。[米烈汉.米伯让老中医治疗肾炎水肿经验.天津中医,1988(2):5]
王玉英经验:顽固性咳嗽的治疗,宣肺驱邪外出为第一要务。王老好用生麻黄驱邪外达,宣发肺气。她常说:“肺气不宣则不能降,致肺气上逆,遂咳嗽不愈。”又说:“病根不除,咳嗽焉有愈期。而久陷之邪,又非一般发汗透表药能驱。而麻黄却可建奇功,无论寒热,均可恰当配伍使用。”麻黄性温味辛,辛能开其闭,温可散其邪,最能拔除深陷之邪,为宣发肺气之要药。《本草正义》云:“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故王老对于外感后久咳不愈,无论有无表证,均首选麻黄为用。
需要注意的是,麻黄作用峻猛,药效显著快速,一般服药1~2剂即可见效。成人生麻黄常用量为3~9克,小儿常用量1~3克;炙麻黄成人常用量为5~12克,小儿酌减。具体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酌情用量。心肾阳虚者(心肺功能衰竭者)禁用、阴虚肺燥咳嗽或兼见咳血者(肺结核咳嗽者)等禁用;素患高血压患者应用麻黄时,用量应小,一般不超过5克,服药时间应短,不宜久服;不能用麻黄者,可用苏叶代替,但用量应大,一般常用12~15克。[刘恩钊,王玉英,李新民.王玉英治疗顽固性咳嗽的经验.辽宁中医杂志,2008,35(6):818]
徐辉光经验:常用的平喘专药有:麻黄、黄金子(蔓荆子)、桑白皮、葶苈子、旋覆花、紫苏叶等,视患者的病情和具体症状而选用。麻黄是一味平喘专药,平喘作用较强,用量不必太大,成人不宜超过9克,而对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不宜应用。黄金子的平喘作用不如麻黄,但也有良好的平喘效果,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以代替麻黄,用量宜大,一般在15~18克左右。黄金子与麻黄配合应用,平喘作用明显增强,适用于哮喘发作较剧烈而持续时间长者。对一些不宜用麻黄的哮喘者,可以用紫苏叶代替。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对哮喘持续发作,喘促气急,痰涎壅盛,喉间痰鸣,大便干结的患者适用,但不宜过量久用,以免引起大便溏泄。桑白皮功同葶苈子,但作用缓和。徐老还常常酌用一些化痰药,如陈皮、半夏、茯苓、前胡等。
对于热喘患者,徐老有时选用地龙,但由于该药含有异性蛋白,对有些过敏性哮喘患者会加重过敏反应,所以并不常用,即便使用也不作为主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上述平喘专药都有不同程度的抗过敏和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赵东凯.徐辉光哮喘治验.中国社区医师,2008,24(11):39]
朱鸿铭经验:麻黄发汗力较强,风热表证、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者均应禁用。1985年12月,曾接诊一老年女患者,咳喘十余年之久,每年冬季感冒加重,查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服药方中有生麻黄9克,服下第一煎,即喘憋倚息,不能平卧,心率146次/分。予思前方不效之故,乃是前医忽略了“心性喘息,麻黄宣散耗气,不可妄投”所致。[朱鸿铭.略谈临证用药之偏.山东中医杂志,1987(4):4]
郝现军等经验:麻黄补益升提麻黄味辛主散,为发散风寒要药。作者临床发现麻黄具有显著的补益作用,在大队补益药中加小剂量麻黄(一般在10克以下),能助补益之力。麻黄系空心走表,能助长黄芪、人参、肉桂的补气温阳作用。凡辨证属气虚证而见面色白、气短乏力、气喘者,用人参、黄芪、山药配以小剂量麻黄取效更捷。小剂量麻黄同时具有升提助发中气作用,凡气虚下陷或久泻者,用补中益气汤配以少量麻黄,其升提作用更为明显。此外,麻黄还具有健胃作用,对脾胃虚寒者可在辨证方中加用麻黄。[郝现军,王冠民.临床用药心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1):25]
周光英经验:①胃脘痛、胆结石:疏肝养胃阴。四阴煎。处方:生地黄9克,熟地黄9克,麦冬9克,北沙参9克,白芍9克,甘草3克,百合9克,茯苓9克,加麻黄3克。周老云:麻黄此为补,治阴配阳之义。②王某,女,88岁。痛风,右跖趾疼痛,血压170/86毫米汞柱,尿酸升高。一阴煎加麻黄3克痛肿减。③干燥综合征:用制乌12克,草乌12克。后又水肿,周老改用一阴煎加麻黄9克面肿退。④某女52岁,闭经,关节痛,睡眠尚可,苔薄。气阴虚。四君子汤加麻黄9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茯苓9克,甘草3克,大枣7枚,麻黄9克。周老曰:阳升阴自降。闭经自通。⑤眩晕。口苦干,头昏,耳鸣。肝阳上亢。一阴煎加麻黄3克。[李秀璠.周光英阴阳转折疗法用药经验举隅.辽宁中医杂志,2007,34(6):723]
万友生经验:治疗寒湿水肿,病变重点在太阳之实证,用甘草麻黄汤,麻黄可大量使用;寒湿水肿属太少两感者,用麻黄附子汤或麻黄细辛附子汤;寒湿伤阳,完全属于少阴者,用真武汤。这些方子,药味不多,但利尿退肿效果显著。其中麻黄利尿治水肿的功效尤著。对于水肿无寒热表证者使用麻黄,即使其用量再大,也只见其利尿,而极少见其发汗,故于寒湿水肿,尽可大胆应用。
顺便谈谈甘草与水肿的有关问题。据现代药理研究,甘草中的甘草次酸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引起水肿。因此有人认为,对水肿患者应当绝对忌用甘草,万老认为不然。《金匮要略》中治水肿的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都有甘草,临床用于治疗水肿,每可获效。如有些寒湿水肿患者,同时伴有怔忡心悸,辨证属寒湿两伤于太少,而少阴心气不足的,常用麻黄10克,附片10克,炙甘草15~30克治疗。其中甘草用量虽超过麻黄,但药后往往水肿消退而怔忡心悸亦平。炙甘草可补心虚、安心神。此证乃寒湿之邪损伤少阴心气,故必重用炙甘草以配麻黄、附子。如弃甘草不用,实难取效。单味药的成分,只是单味药的部分成分,不能代表单味药本身的全部功效,更不能代表复方的功效。临床若被现代药理研究的单味药成分所束缚,缩手缩脚,不敢大胆运用中医理论去辨证论治,必然要降低疗效。(《名老中医医话》)
张志远经验:外界环境、季节、地区的不同也影响着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如忽视了这一因素,就离开了辨证的准则,不仅难以收到治疗效果,还会造成医疗差错。例如,同属风寒感冒,无汗的表实证,均可使用麻黄汤,但在南方温带的上海给予6克麻黄就可以达到解表目的,在接近热带的广州,一般只用3克左右。相反,在寒冷的北方如辽沈等地区就需投予12克,有时服用15克才起发汗作用。季节关系也很重要,以济南地区来说,冬季风寒感冒之人,经常用9克麻黄,在夏季只6克麻黄也会出大量的汗,有时不用麻黄,6克香薷也能解除表邪。(《张志远学术经验辑要》)
陈苏生经验:麻黄作为一种生药,全草都有药用价值。地上茎部的绿色茎柱,名曰麻黄,亦名青麻黄;地下根部的紫色根节曰麻黄根。茎部与根部性质不同,而且作用完全相反。实验证实,茎根两部的麻黄,具有相反的生理作用。麻黄能升高血压,麻黄根则可使血压下降。麻黄具有发汗作用,而麻黄根则为止汗甚捷;麻黄有兴奋避倦之能。麻黄根则有镇静摄纳之效。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处方上,麻黄与麻黄根从来就是区别分开,从无麻黄与麻黄根并列使用之先例。1982年陈老在中西结合病房中,收治各种重症慢性呼吸系统病变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以咳嗽痰多、喘息胸痞等症状为主,或苦于反复感冒,或困于长期失眠。治疗喘咳西医曾选用麻黄来排痰定喘,由于麻黄有兴奋之弊,不利有高血压失眠病人,有时加用西药镇静药,但效果不理想。陈老建议用相反作用之麻黄根与麻黄同用,以此来纠正麻黄之不良反应,使其更好地发挥麻黄之定喘排痰作用,效果非常满意。于是逐步推广应用,咳不爽,痰不利,气逆不顺,上逆作喘等患者亦收到相应的效果。陈老创立了二麻四仁汤方。麻黄4.5克,麻黄根4.5克,桃仁9克、苦杏仁9克,白果仁9克,郁李仁9克,蒸百部9克、款冬花9克,车前草24克、甘草4.5克。方意:二麻同用,一开一合,宣畅肺气,以排除通气障碍。桃仁、杏仁,二味同用,一气一血,桃仁消散肺部郁血,杏仁降气化痰,两者具有润肺镇咳之功。白果定喘、能收敛分泌过多之痰,郁李仁滑痰利水,以润导大肠之燥结。二味同用,一滑一润使已成之痰能化、未成之饮能敛。百部、款冬花,一名百花膏治暴嗽久嗽,车前草既能镇咳又能排痰。甘草同用为已故名医余云蚰《小儿咳嗽糖浆》》之秘方。与百花同用,有宁嗽和肺之用,无硬性镇抑之弊。各种病菌引起哮喘,最易感冒,如新有感冒,则加入土茯苓30克,忍冬藤15克,连翘10克,白薇10克,对消炎抗菌有积极作用。如见消化障碍,则加入柴胡9克、生牡蛎30克、苍术9克、川厚朴9克以宣和气血,平胃宽中,因病而有出入。(《上海地区名老中医临床特色经验集(1)》)
黄淑芬经验:血压高未必忌麻黄麻黄古称“发表第一药”,近世以来运用范围却日趋缩小,究其原因,当与禁忌日渐增多有关。“血压高忌用麻黄”,即为其中有代表性的一条。理由是:麻黄的主要成分麻黄碱经药理实验证实,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高血压忌用麻黄碱已为世界所公认,中医岂能再将麻黄用于血压高的病人?此说看来证据确凿,毋庸置疑,但证之中医临床实践,却颇有商讨之必要。
例如急性肾炎初起,多属中医“风水”范畴,宜用越婢加术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一类方剂,但此时往往伴有血压升高,于是有人主张方中麻黄应改用荆芥、防风之类代替。然而后者不仅发表力量薄弱,更乏宣肺利水之功,用之效果较差。个人多年来治疗这类病人,均按原方使用麻黄,剂量一般为6~12克,未见有不良反应,相反,其血压常随水肿消退而逐渐下降。可见此种高血压仅是病之标,风遏水阻方为病之本,麻黄配合方中诸药,通过祛除风邪、疏通水道,即可消除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从而有助于血压降低。
至于素有高血压病之人,若患当用麻黄之证,个人认为亦当遵《内经》“有故无殒”之训,大胆使用麻黄。1982年夏,尝治一名42岁女性患者李某,因感冒风寒咳嗽,经中西药物治疗已3个月余,病情有增无减。现咳嗽频频,痰涎清冷,咳痰不爽,全身畏寒,尤以咽部与背部为甚,头痛目胀,纳食极少,倦怠乏力,步履艰难,舌质暗红,苔白,脉沉细。证属寒邪束表不解,少阴阳气内虚,饮邪上逆犯肺,法当外解表寒,内温少阴,兼化寒饮,拟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真武汤化裁。但患者自述不能服麻黄,以其有高血压病史,近来血压甚高。对此用药颇感为难,然考虑再三,此证实由寒邪久羁所致,舍麻黄之发表散寒、宣肺蠲饮何以为功?外感数月不愈,应责之于表散不力。处方:麻黄6克、附片20克、细辛5克、茯苓20克、白术12克、生姜10克、桂枝10克、五味子6克、半夏12克、甘草6克,1剂。为万全计,嘱患者先试服一煎,如无不适,再服完1剂,以观动静。隔日复诊,患者言服药后感觉良好,咳嗽、畏寒、头痛诸症均减。询问患者并未服用降压西药(因服中药后自觉舒适)。遂照前方加白芥子12克与服。6剂后,患者诸症均已控制,精神、食欲明显好转,血压正常。个人认为,“血压高忌用麻黄”,应限定于阴虚阳亢、肝火上炎之类无麻黄适应证的患者,不可一概而论。(《长江医话》)
陈鼎祺经验: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长于宣散,以“宣”为主,重在一个“开”字,麻黄根味甘,性平,善于固腠理,止汗液,强调一个“合”字,二药配伍,一开一合,一宣一敛,相互制约,陈鼎祺老中医常以其治疗喘而汗多者。如曾治疗一位周氏54岁男病人患咳喘8个月,喘而汗多,久治不愈,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陈老用其治疗咳喘的经验方“咳喘饮”(内含炙麻黄、冬瓜仁、苇茎、杏仁、前胡、百部、把叶、浙贝母、瓜蒌、金银花、蒲公英、甘草)加麻黄根治疗取得很好疗效,不但咳喘止,且汗多亦消失,血压亦未升高。[刘宗莲,徐淑文.陈鼎祺运用对药经验选介.北京中医,1999(3):8]
费开扬经验:哮喘在发作期,一般属于实证或本虚标实证。急则治标,以宣肺豁痰平喘为要务。费老认为宣肺平喘首推麻黄。但医者用麻黄,多虑其有发汗、耗肺气、伤宗气之嫌,况哮喘大多反复发作,本虚标实,易自汗出者为多见,故临证选用时有所顾忌。但一般“本草”所述麻黄之弊害,多指麻黄不经炮制而单用者。麻黄经炮炙后,去掉了挥发油,保存生物碱,已无发汗之力,仅存平喘之功。麻黄与射干同用,此药对选自仲景射干麻黄汤,临证常用于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咽痒干咳者。无论冷哮、热哮用之均效。麻黄配射干,辛开苦降,宣肃并行。一般用量为麻黄6~9克,射干9~12克为宜,个别可用至12~15克。小儿、老人酌减。在此配伍的基础上须加甘草3~9克以监制之,更为稳妥。喉间有水鸡声者,加白前12克。冷哮口不渴,痰清稀者,加干姜6克、五味子9克、细辛3~5克(入煎剂过3克无妨)、制半夏10克;痰多再加白芥子3克、苏子9克、炒莱菔子9克,或合二陈汤;尿少加车前子9克。热哮,渴喜冷饮,痰黄黏稠者,加葶苈子9~12克(可重用至20克),地龙12克,生石膏15~30克,桑白皮12克;发热、血白细胞增高者加黄芩12~15克,鱼腥草15~30克,败酱草15~30克,冬瓜子30克,生薏苡仁20克,鲜苇茎30克。个别畏服麻黄者,费老则仿张锡纯重用代赭石处方:煅代赭石30克,葶苈子20~30克,旋覆花(包)10克,杏仁9克,厚朴9克。再如上述之冷哮、热哮之加味即可。但此方更适用于热哮。其中葶苈子一味,人多畏其“泻肺”之名而不敢多用,费老认为用量不够每每乏效,其平喘之功亦不能体现出来。[李平.费开扬治疗哮喘病用药经验.江苏中医,1998;19(6):10]
屠揆先经验:麻黄消水肿是利尿而非发汗自从张仲景创用越婢汤治风水水肿,沿用千载,成推崇为有效经方。《内经》《金匮要略》所论风水证候与现代医学之急性肾炎的水肿有许多相同之处。故急性肾炎之水肿,其脉证适宜用越婢汤者,用之亦辄效。古方越婢汤中之主药麻黄为发汗药。因《内经》有“开鬼门”(发汗),《金匮要略》有“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之说,故治水肿方中之麻黄,皆认为其主要作用是发汗。但作者多年来的观察,发现麻黄虽为发汗药,但用于水肿病,能获得水肿消退之病例,几乎无一例有出汗现象,都是用麻黄后,小便量显著增加而水肿消退,不是得汗而肿消。因此,董氏认为凡是古方用麻黄为主的治水肿方,都应看作是麻黄的利水功能,而非麻黄的发汗作用。(《长江医话》)
董建华经验:董建华教授对喘证的治疗却惯用麻黄,辨证精细,立法熨贴,遣药灵活,多应手取效。
麻黄配附子助阳平喘董老认为,喘证之发生,宿痰积饮是中间环节。由于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肺,如果素体阳虚,温运无力,一经感受风寒,内舍于肺,引动伏痰,痰气搏结而致喘证。此类患者每到冬季,喘证即易发作,夏季缓解。证见恶寒头痛,胸膈满闷,呼吸急促或喉中痰鸣,咳痰清稀,口不渴。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浮紧。董老每以麻黄配附子,助阳平喘。常用处方:麻黄、附子、白果、五味子、葶苈子、地龙、橘红、川芎各10克。方以麻黄宣肺散寒平喘;附子温里助阳扶正;白果、五味子敛肺止咳;半夏、葶苈子泻痰蠲饮;地龙、川芎通络解痉。
张某某,男,42岁。自幼哮喘,秋冬易发。近日外感风寒,畏寒头痛,胸闷气憋,呼吸困难,痰色白而清稀,量多,双肺听诊满布哮鸣音。四肢欠温,口唇发绀。舌质黯、苔薄白,脉弦。此为素体阳虚,不胜风寒,引动伏饮,气机不利,遂予上方加全蝎3克。3剂哮喘平,仍有白痰,原方加白术10克,以截生痰之源,连服6剂,诸症悉平。
麻黄配黄芩宣肺清热痰为阴邪,易伤阳气,但痰阻气道,肺失清肃,气机郁闭,又易化热,痰热搏结,发为热喘。证见呼吸急促,胸膈烦闷,甚则胸高气粗,鼻翼扇动。面赤口渴,痰浊黄稠。舌红、苔黄,脉数。董老常以麻黄配黄芩,宣肺清热。常用处方:麻黄、杏仁,地龙、川芎各10克,冬瓜子20克,生薏苡仁、黄芩各15克,全蝎3克。此即董老治疗热喘常用的麻杏芩龙汤。方以麻黄、杏仁宣利肺气;黄芩清泻肺热;冬瓜子、生薏苡仁清化热痰;地龙、川芎、全蝎活络镇痉平喘。
刘某某,女,54岁。咳喘5年,痰多而稠,近日又发作。喉中痰鸣,不能平卧,痰黄稠,腹胀,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脉弦数。此为痰阻气道,肺气失宣,郁而化热,治宜宣肺清热。上方去冬瓜子、薏苡仁,加莱菔子15克,枇杷叶、川贝母各10克。服6剂,咳喘即平。仍腹胀,腑气不畅,加槟榔10克,续服6剂,胀消。递以二陈汤加减,健脾化痰,以资巩固。
麻黄配石膏散寒解郁素有痰热,复感风寒,外寒里热,即所谓“寒包火”之证。证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喘促痰鸣,痰黄稠,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脉浮紧。董老常以麻黄配石膏,温清并用,强调只有用麻黄之辛温宣肺解表,在里之郁热方可清解。并根据寒热轻重,调整麻黄、石膏的用量。常用处方:生石膏20克,杏仁、地龙、半夏、五味子各10克,细辛、全蝎各3克,川芎5克。方以麻黄散寒解郁,配杏仁、地龙宣肺平喘;石膏辛寒清解肺热;细辛、半夏蠲饮降浊;五味子收敛肺气,以防肺气耗散太过;川芎、全蝎通络镇痉。全方温清并用,散中有收。董老治喘,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善用地龙、川芎、全蝎等活血通络之品。因为喘证多有痰饮留伏,结成窠臼,管道闭阻,加用化瘀通络之品,有很好的疗效。
戴某某,男,53岁。每年入冬咳喘已5年,1周前受凉后又发作。头痛,四肢酸楚,咳嗽喘促,不能平卧,咳大量黄痰,口干不欲饮,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脉浮。此为素有伏痰,复感风寒,郁闭化热。治宜宣肺解都,清热化痰,上方加枇杷叶10克。6剂,头痛身痛已罢,咳喘好转,已能平卧,仍咳黄痰,加橘红、川贝母各10克,续服6剂,证平。
麻黄配黄芪养肺固表肺气虚弱,卫外不周,易感外邪,引动伏痰而诱发哮喘。证见自汗恶风,气短而喘,咳声低弱,咳痰无力,或咽干口燥。舌质淡胖,脉虚弱。此为肺虚作喘,董老常以麻黄配黄芪养肺固表平喘,常用处方:麻黄、甘草、五味子、杏仁、苏子、沉香各10克,黄芪、麦冬、沙参、紫石英各20克。方以麻黄宣肺平喘,黄芪益气养肺固表,一散一同,相得益彰;沙参、麦冬、五味子敛肺养阴;苏子、沉香、紫石英降气化痰。
刘某某,女,50岁。咳喘3年,反复感冒,入冬后气候寒冷,咳喘加重,不得卧。痰稠,咳则汗出不止,咽干,口渴不欲饮,神疲无力。舌胖少苔,脉细数。此为气阴两伤,肺虚作喘。治宜益气养阴,化痰平喘。上方去沙参、甘草,加半夏、熟地黄各10克。服6剂,汗止喘平,仍有少量白痰,气短无力,去麻黄,加党参15克,续服12剂,症状完全缓解。
麻黄配酒宣上导下喘证与肺、脾、肾关系最为密切,但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肺胃痰热互结,腑气不畅则肺气上壅,亦可诱发或加重喘证。证见喘促气满,咳痰黄稠,便干腹胀。舌红、苔黄,脉滑。董老每以麻黄配酒大黄,脏病治腑,通利大肠,可起到宣降肺气之作用。常用处方;麻黄、地龙、杏仁、半夏、葶苈子、莱菔子、苏子、槟榔各10克,大黄5克,全瓜蒌20克。方以麻黄、杏仁宣上以蠲其饮;大黄、葶苈子导下以泻痰热;槟榔、莱菔子、半夏理气化痰;地龙通络平喘。对于腹满燥结之喘证,投之常收立竿见影之效。
王某某,男,50岁。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是10余年,近2年咳喘加重,1周前又发作。喉中痰鸣不能平卧,咳痰黄稠,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大便燥结,3日未行,腹满。口唇发绀,舌黯红、苔黄腻,脉弦。此为痰热阻遏肺胃,升降失常,肺气上壅,治宜清肺化痰,通利大肠。上方去苏子、葶苈子,加黄芩、生地黄、川贝母各10克。服6剂,大便通利,腹胀消失,咳喘明显转好,已能平卧。仍有黄痰,去酒大黄,加橘红10克,续服6剂,喘平。
麻黄配熟地黄标本兼顾喘证病变在肺,其本在肾。肾为气之根,久咳伤肾,肾虚藏纳失职,气无所立,一经感邪,触之即发,久喘之人急性发作时,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证。证见喘促胸满,动则气喘,呼多吸少,汗出心悸,腰膝酸软,神疲倦怠,小便频数等。常以麻黄配熟地黄,培补摄纳,标本兼顾。常用处方;麻黄、熟地黄、橘红、紫苏子、山茱萸,五味子各10克,核桃肉2枚,紫河车粉(冲)3克,紫石英20克,沉香5克,全蝎3克。方以麻黄配橘红、紫苏子、紫石英、沉香宣肺化痰降气以治标;熟地黄配山茱萸、核桃肉、紫河车、五味子补肾纳气以治本;全蝎通络解痉。
赵某,男,60岁。喘息性支气管是10余年,时值隆冬,外感风寒,又发作。喘促不能平卧,喉中痰鸣,两肺可闻及哮鸣音。痰白稠,咳则汗出,腰膝酸软,下肢水肿,口唇发绀。舌质黯、苔薄白,脉弦。此为肺肾两虚,复感风寒,引动伏痰,肾不纳气,治宜敛肺补肾,化痰降气。上方去全蝎、山茱萸,加生地黄、枳壳、杏仁各10克,川贝母(冲)5克。服6剂,咳喘好转,痰少,下肢水肿减轻。去川贝母,加橘红10克,全蝎3克,续服6剂,喘平,仍口渴。去麻黄,加麦冬20克,又服12剂,诸症悉平。[王长洪.董建华运用麻黄治疗喘证的配伍特色.浙江中医杂志,1989;24(11):498]
盛国荣经验:盛老认为腑气不通,水道不畅,湿浊凝滞,升降失常,气血运行悖乱而致血压升高者,非通腑降浊,调畅二便不能为功。临床常选用大黄、草决明以釜底抽薪,通便泻水,认为大黄“调血脉,泄壅滞、水气,利大小便”(《日华子本草》);草决明清肝明目,利水通便。药理研究两药均有降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盛老尤喜用草决明,认为其性缓味醇,对于高血压之便秘,无论男妇、体弱或年老者均为佳品。
尝治黄某,男,62岁。夙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现症头晕目眩,视物昏花,心烦寐差,胸闷心悸;上楼气喘,颜面及双下肢水肿,纳少腹胀。大便秘结2~3天一行,小便黄少,舌质红晦,舌体胖齿痕,舌苔白厚,舌下静脉征3度,脉沉细弦,血压186/105毫米汞柱,血胆固醇280mg%,三酰甘油160mg%,血糖150mg%。证属中土气虚,湿浊壅阻,腑气不通,升降失常,治宜健脾益气,通腑泄浊。处方:黄芪、带皮茯苓、赤小豆、草决明各30克,生地黄、车前子各20克,郁李仁、火麻仁、猪苓、泽泻各10克,大黄6克(后下)。服6剂,便通寝安。水肿明显消退,血压降至160/92毫米汞柱,余症亦减。于上方去郁李仁、大黄、生地黄、草决明,加白术、陈皮各10克。另嘱以草决明研末,每日冲服15克,连服半个月,血压正常,小便清长,大便通畅,水肿消退;纳增神旺,头晕心悸等症均减。嘱以草决明研末,每次冲服15克。每日1次,续服1个月,血压平稳,血脂、血糖均下降,诸症均失,病告愈。[柯联才,盛云鹤.盛国荣利水降压法用药经验.中医杂志,1994;35(1):22]
赖义初经验:麻黄,辛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之功效,但因发散力强,体虚多汗,阴虚失血,虚证咳喘及夏季不宜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麻黄根始见于《本草经集注》,甘平,入肺经,功专止汗。二味药原于同一植物,但性味不同,作用相反,世人喻之水火不相容也。赖老师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经验,把功效相反的麻黄与麻黄根作为对药,配伍应用,收到了较好的疗效。他认为,二味药一散一收,刚柔相济,起到了相反相成的作用,使散可发表透邪,宣通肺气;收则“至卫分,固腠理”(《本草纲目》),可谓“一开一合者,阴阳之道也”。临床应用时,麻黄一般每剂3克左右,量虽轻,而能解表透邪出皮肤无孔之外,宣肃肺气止咳平喘于内,加麻黄根3克配伍,使麻黄驱邪而不伤正,发汗而不伤阴,肃肺不致太过。二药配合,既无发散太过之虑,又无留邪之弊,无论老幼体弱,有汗无汗均可应用,且不受季节制约,随症使用,效果甚佳。例如:金某,男,70岁,1993年10月27日就诊。1周前受凉后身痛,流清涕,身热,汗出,咳嗽,少痰,纳减,二便自调,舌淡红,苔薄,脉浮。证属外感风寒,肺卫失宣。处方:麻黄、麻黄根各3克,桂枝4.5克,当归、甘草各6克,木瓜、杏仁、半夏各10克,桑寄生、赤小豆、赤白芍各15克,薏苡仁30克,服2剂后,发热及身痛已除,再予宣肺健脾之剂而愈。[李榕生.赖义初临床用药特色点滴.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8;12(2):7]
罗陆一经验:麻黄配伍细辛最早见于《伤寒论》,麻黄细辛附子汤用治少阴太阳两感之证。罗教授认为,麻黄味辛性温,入肺、膀胱经,其发散之力大于温通之力,善开腠理,透毛窍,使表里内外之寒邪从表而出;细辛味辛性温有小毒,入肺、肾、心经,其辛香走窜之力大于发散之力,善通关窍,散寒凝,无论实寒虚寒皆能温通消散;两药配伍温阳散寒之力更强,能振奋阳气、疏通血脉,不但表寒证可用,里寒证只要有寒凝瘀滞之征也可用;实证固可用之,虚证配伍益气温阳之品也常用之,尤对肺、肾、心经寒证有良效。作者体会,麻黄、细辛对药的功用主要是散寒通滞,应用指征是阴寒凝滞导致的各种病症。临床病症只要有阴寒凝滞的病机,不论实寒虚寒,皆可投以麻黄、细辛以温之、散之。
张某,男,47岁。心悸、胸闷,伴头晕、乏力6年,夜间加重,舌暗淡,苔薄白,脉迟。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多在每分钟52次左右,最慢心率每分钟35次。阿托品试验阳性。西医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辨证: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治法:温通心肾。处方:麻黄12克,细辛15克,制附子20克,红参10克(另煎),鹿角胶10克(烊化,冲服)。7剂,水煎服。药后心悸、胸闷减轻,头晕、乏力明显改善,心率有所加快,继服原方1个月后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症消失,心率多在每分钟70次左右,最慢心率每分钟60次。[华青.罗陆一教授运用麻黄细辛对药的经验.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2):36]
沈敏南经验:麻黄、细辛、附子伍用治疗阳虚外感。麻黄解表发汗,附子助阳温经,更以细辛贯通表里。三药合用:内温肾中之阳,外散肌腠之寒。若只用麻黄则阳随汗泄而亡,若只用附子虽能温阳,不能解表。用细辛使麻黄、附子有机配合。温中有发散,散中有温补,相互调节,是此药组之妙处。功擅温阳解表。适用于:身虽发热,仍觉恶寒,尚须厚衣重被,神衰欲寐,精神委靡,舌苔白滑或黑润,脉沉微细,阳虚感寒病证。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肾阳虚衰则卫阳不足,寒邪易入侵,而成阳虚感寒病证。此乃表实里虚、表里俱寒之证,用此药组恰到好处。《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即用此三药,治少阴兼感寒表证。[沈敏南.三味药组九种.新强中医药,1991(1):55]
许公岩经验:湿证的治法,许氏主张处方用药着重以加强升脾宣肺的气化功能为主,就有可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在选药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苍术、麻黄效果最为理想,因苍术辛苦温为燥湿健脾之要药,能以其辛温之气味升散温化水湿,使脾气继续上归于肺,脾健则湿化。因此,治疗湿证常以苍术复脾之升作为方药的主体,通过燥湿达到祛邪扶正,然在脾虚湿积时肺亦不能独健,必失其下输之功能,通调受阻则湿必停蓄,又将辛温能发汗利尿之麻黄作配以助肺宣达,促其迅速复其通调,两药协作具有升脾宣肺而化湿之功。多年来许氏对积湿为病恒以苍术、麻黄两药为主,再根据具体变异增加对证药物。运用已久,习而成规,有其证必用其药,得心应手,疗效显著。通过临床长期观察与运用,并发现两药用量配伍不同而其作用有异,如两药等量使用,临床常见能发大汗,苍术倍于麻黄则发小汗;苍术3倍于麻黄常见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苍术4倍于麻黄,虽无明显之汗利,而湿邪则能自化,故多年来恒以两药之汗、利、化作用,广泛用于因湿邪引起的临床湿证。(《名中医治病绝招》)
李云飞经验:尝读许公岩先生《对于某些中药的临床体会》一文,提到“苍术辛苦温,为健脾燥湿要药,实际是以燥湿达到健脾,也就是以其辛苦温气味,升散应化之湿,使其继续上归。但是病后脾为湿困而难以升散,肺也因脾虚失其正常下输之功能,所以将辛温发汗利尿之麻黄作配伍,促其迅复通调下输之功能,则湿邪去,气化即归正常。”受此启发,作者在临症中每将此二药配伍组方用来治疗水肿,屡有效验。
如治李某,女,13岁。1个月前突起面目全身水肿,伴发热,恶心,经县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住院治疗20余天,全身水肿基本消退,尿检呈阴性,但晨起面目尚水肿,用药不退,患儿家属要求出院在家休息,并继服西药。1周后面部、眼睑水肿逐渐加重而来诊。诊见面目水肿,以眼睑为甚,如“蚕新卧起状”,按之凹陷,胸腹四肢无水肿,面色淡白,精神不振,倦怠懒动,尿少,口淡不渴,大便正常,小便色清,尿量中等,舌苔白中腻、质偏淡,脉濡。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管型(-)。证属脾虚湿聚,水湿上泛,肺失宣肃。治宜健脾化湿,宣肺利水。处方:苍术、生白术、蒲公英各10克,带皮茯苓、生黄芪各15克,生麻黄4克,大腹皮6克,泽泻8克,甘草3克。3剂,每日1剂。服药后面目水肿基本消退,苔腻已化。原方减大腹皮继服5剂,随访1年,未再发作,尿检均正常。
本例患者经西医治疗疾病好转,但面目水肿难以消退,且有加重之势。细思之,实因脾为湿困,失其升散功能,肺也失正常宣降通调功能,水液代谢发生障碍。苍术芳香质轻,化湿运脾,兼有发汗之功,麻黄辛温宣散,宣肺发汗利尿,二者配伍,燥湿运脾,发汗利尿,湿邪上从汗解,下从小便而去,脾气得以升散,肺气复其宣降,气化正常,水液何能再聚。[李云飞.临床配伍用药琐谈.浙江中医杂志,2006;41(9):541]
龚子夫经验:大汗用大剂麻黄取效麻黄发汗、麻黄根止汗之说,几乎尽人皆知,“有汗不可用麻黄”,亦成为戒条。而大汗用重剂麻黄取效者亦有之,特录于后:江西名老中医姚荷生教授于抗战期间曾遇一名40余岁患者,男性,常近酒色,炎暑外出经商,中途步行,双足灼热难忍,于清溪中欣然洗濯,顷刻间脚痿不能任地,遂抬回家中,延姚诊治。见其榻前堆置毛巾甚多,频频拭汗,尤以下肢为甚,但双足不冷,亦不恶风,口微渴,食纳、二便以及神色、舌苔均无特殊表现,脉尺沉稍欠流利。姚老根据季节、病史判断其属于《内经》所谓“湿热不攘”、“着则生痿躄”者无疑。但据大汗、脉尺沉以及患者的生活史,当兼有肾虚。以苓桂术甘汤合二妙散化气行湿兼清热而不碍正虚之法,自以为考虑周全,私心窃慰。谁知患者连服6剂,仅汗出稍减,足痿毫无起色。患者焦急难耐,欲请“草药郎中”,但此医常以猛药治疗顽疾,又未敢轻易领教,故而拜托姚老主持判定。姚自忖无能速效,半出虚心,半出好奇。不得不于另室窥之。未几,草医果来,一见未及问病,即指患者脚曰:“你这是冒暑赶路,骤投冷水得的呵”。姚老叹其诊断之神,及闻其不但确有把握治愈,并刻期3天下床行走,更觉得有观其处方之必要。见其药用满纸,几达20余味,反复玩味,似不出麻(黄)杏(仁)苡(仁)甘(草)大.法。另草药外敷未见写处方。患者见处方后,对麻黄用至2两深有顾虑。草医有所察觉而申言:“照本意要用4两,你们害怕,今用2两绝不可少”。为此,患者坚称姚老如不作主,绝不进服。姚老根据现场见闻,再三考虑,该草医既然认识本病的发病原因,用药又无原则性的错误,况大汗用麻黄《千金方》早有先例,但恐万一大汗亡阳,嘱其预备参末,以防不测。患者闻之,认为有备无患,立即进药,与此同时也敷了草药。服药后大汗顿减,下床行走,一如预言。姚老叹服之余,只有暂时归功于无法探询之外敷草药。谁知不久,气候更加炎热,居室主人之姨妹,素业冒暑营生,突遇暴雨,两脚痿废,其子背负登门求诊于姚老。亦见其汗出淋漓。仑促之间,乃授前例而用之麻杏苡甘汤合三妙散(麻黄连根节用量仅24克)1剂,翌晨患者即能步行复诊,取效之速,超出前例。细思本例与前例比较,起病为短,但并未使用外敷草药,可见原以为归功于外敷草药,其实未必尽然。现在虽时隔40余年,姚老对此仍念念不忘。
考古代名医善用麻黄者,首推张仲景,从其配伍的麻黄方剂来看,无汗用麻黄的方剂固为多数,但有汗用麻黄的方剂亦有成例,如麻杏石甘汤证之“汗出而喘”、越婢汤证之“续自汗出”等,不过两方有汗用麻黄皆以石膏配伍,而且石膏的剂量超过麻黄剂量的1/3或1/2。石膏为里药,麻黄为表药,里药重于表药,自然就影响了麻黄解表发汗的作用。而草医所开的处方并无石膏,麻黄剂量又远远超过了历代文献所载。如此大剂量的麻黄不仅未发汗,反而起到了止汗的作用,这对麻黄的用量和功用确实是一个新的发现,说明麻黄既能发汗又能止汗,具有双向的作用。汗出有虚实之分、闭脱之异,凡表虚自汗、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一切脱证的自汗,麻黄当在禁例;上述两个病例,凡遇暴热暴冷使人体经络、腠理骤然闭阻,以致邪正相搏过甚,内闭已极以致汗出淋漓,这种汗势出之较猛,通过大剂麻黄使经络腠理之闭阻得以疏通,从而汗出自止,或许有人问,闭证多无汗,何以反汗出?龚氏认为闭证有轻重缓急之分,如属骤因剧烈刺激者多为重闭证。物极必反,内闭过其,正邪相搏,故反汗出。因此,辨证必须明病机,才能达到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目的。(《长江医话》)
范中明经验:临床治痹,一般分风寒湿痹和热痹两大类。然部分痹痛患者,或因体质偏胜,或因感邪先后,表现为寒热杂陈者亦复不少。观其外症,局部不甚红肿,亦喜温熨,痛势甚剧,似属风寒湿痹,但又兼见口苦舌燥,溲黄便干,脉象有力等内热蕴伏之象。揣其机理,当是外寒里热,搏结气血使然,故很难以上述两纲统治之。沈氏对此类病人常采用寒温并用之麻黄、苍术、生石膏,屡收卓效。
考麻黄一药,自古即为治痹要药。防风汤、乌头汤、薏苡仁汤三方均伍麻黄,取其温散寒凝、宣通气血之功。临证体验:发表宜小量,恐过汗伤正;治痹则非大剂无以为功。常用量为20~30克,而断无汗出如水流漓之弊,其功类乌附,又无燥烈之偏性。配伍等量之苍术、生石膏,一则祛湿散风润燥,一则清宣里热,兼以监制麻黄过于发散走表。三药合用,以寒温并用之法,除寒热互结之机,合具散寒祛风、除湿清热之功。师法越婢方意,别开治痹门径。
如治余某,女,63岁,农民。患关节炎十数载,辗转求治于中西医,皆初服药有效,继服则罔效,甚以为苦。刻诊全身关节肿痛麻木,尤以两膝为甚,喜取暖物温熨。伴形寒微热,口苦心烦,大便不畅,舌黯红,脉弦涩。通观此证,患病经年,寒热互结,气血痹阻,交结难解。疏方于下:麻黄20克,苍术20克,生石膏20克,白芥子10克,当归12克,鸡血藤30克,鹿衔草30克,木瓜12克,蜂房12克,生地黄30克。另以全蝎、蜈蚣各3克,研吞,出入30余剂告愈。[沈万生.用药新伍拾零——学习范中明用药特色的体会.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9):29]
刘韵远经验:刘老治疗小儿哮喘,一般不用生庥黄,多采用炙麻黄,因小儿哮喘发作之际,常有自汗出,炙麻黄不仅可减轻发汗之功,相对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力。若与炙甘草相配,除有助于止咳平喘解痉作用外,具有减轻麻黄之毒及辛散之功,更可避免影响心悸之弊,从而增强止咳平喘的作用而提高疗效。关于炙麻黄与炙甘草的用量问题,通过历年来临床实践证明,用量不宜过小,以达有效量为宜。凡年龄在1~3岁,日用量3克;3~7岁,日用量3~6克;7~14岁,日用量6~9克;但炙甘草的日用量不得低于炙麻黄。本药无论春夏秋冬皆可使用,虽用量稍大,亦无发汗之弊,若夏季自汗过多,可加麻黄根同用,或改以麻黄根代之,其用量宜倍于炙麻黄,平喘作用不减。(《燕山医话》)
刘老强调君、臣、佐使的配伍,泥古不拘于古,用药有其独到之处。如生麻黄与炙麻黄,生用取其辛温发汗、止咳平喘的作用,治疗风寒束表、无汗而咳之症;炙用可减轻发汗力量,增其止咳平喘之功。根据小儿生理特点,多用炙麻黄,并根据年龄不同,病情的轻重,一般炙麻黄3岁以内用3克,4~6岁用6克,7岁以上用9克,并配上等量的甘草,以减轻麻黄辛散之弊。在夏暑季节,如表虚多汗或心气虚者,可将炙麻黄与麻黄根同用,或改用苏梗代之。
麻黄辛温,善于宣肺平喘,而其发汗之力宏,易于损伤正气;麻黄根甘平,长于敛肺止汗,本草中多载有表证者不宜。二药散敛相伍,既达宣肺平喘之目的,又无过汗伤正及留邪之弊端。常用于哮喘初起风寒外束而体实者,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而喘,舌苔薄白。临证时麻黄根用量略大于麻黄,目的在于抑制其发汗而增强其平喘之力。
王某,女,6岁。患儿咳喘史4年,四季均发。但以冬季较重,每次因感冒着凉而诱发。近3天来,感寒而致咳喘,痰多不烧,咳喘以夜间加重,尿频大便正常。患儿素日多汗。曾患过荨麻疹,对敌敌畏及烟油过敏。有家族咳喘史。查体:咽舌不红,舌质胖淡,苔薄白,脉细微数。四肢欠温。听诊:两肺散在喘鸣音,心率每分钟100次,白细胞10385/mm3,嗜酸细胞计数996/mm3。胸透:中度肺气肿,右下肺肺炎。辨证:肺脾两虚,兼感外邪。治则:宣肺散寒,止咳平喘。处方:炙麻黄6克,麻黄根10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炙百部10克,银杏10克,白前15克,干姜6克。二诊:服上方6剂,咳喘好后继服补气片加喘宁片。每日2次,每次3片。服药半年后复查胸片,肺气肿消失,后偶犯咳喘,症状减轻。第2年服药3个月,第3年因未犯咳喘,停服喘宁片,继服补气片3个月。至今咳喘未犯。
炙麻黄为辛开宣肺止咳平喘之专药,以治标实之咳喘,银杏为苦降敛肺止咳平喘之专药,二药同用,一为辛开宣肺,一为苦降敛肺,一宣一敛,一升一降,使肺气宣降得宜,其咳喘自平。此乃标本同治,虚实兼顾之法。历年来二药合用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疗效显著,虽连续服用亦无虚虚实实之弊。关于二药用量,凡年龄在1~3岁,日用量炙麻黄3克配银杏9克;3~7岁,日用量炙麻黄6克配银杏15克;7~14岁,炙麻黄9克配银杏15~20克。银杏的用量可大于炙麻黄1~2倍,因银杏为连皮壳打碎之药,其皮壳具有解白果仁之毒的作用,虽用量大些,亦无中毒之弊。但都须同炙甘草同用,以互相为用,提高疗效。(《燕山医话》,《儿科名医刘韵远临证荟萃》)
王玉玲经验:咳喘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多由风痰伏肺,痰阻气道,肺失宣肃所致。麻黄辛温,乃宣肺平喘之要药;葶苈苦寒,功擅肃肺降气;二药相伍,一宣一肃,有升有降,使气道得通,肺气得以肃降,气喘可平。王老认为,若得运脾化痰药相助,如二陈之类,既可化痰,以加快气道通畅,又能运脾化湿,以杜生痰之源,则咳喘可望速平。王老还常选用莱菔子,一则助葶苈以降肺气,二则助二陈以化痰滞。验之临床,每获良效。
张某,男,5个月。患儿咳喘3天,经厂医肌内注射卡那霉素及口服小儿止咳糖浆未效。刻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咳甚呕吐痰沫,腹胀,乳食如常,大便偏干、日一行,舌苔薄白微腻。体温37.2℃(肛),胸透未见异常,查血象亦正常。证属痰气交阻,肺失肃降,治以降气化痰平喘。处方:炙麻黄3克,葶苈子5克,杏仁10克,橘红6克,茯苓15克,半夏、前胡各10克,甘草2克,莱菔子5克。服上药4剂,咳止喘平。[钱松本.王玉玲儿科用药经验琐谈.江苏中医药,1987(8):35]
小儿水肿多由风邪外袭,阻于肌表,肺气不宣、风水相搏、通调失职,风遏水阻,致使水溢肌肤而成,利小便是本病的治疗关键。麻黄味苦性辛温,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用麻黄宣开肺气,以“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疏其源则流自洁,开其上而下自通,使小便从不利到自利。商陆味苦性辛寒,其性下行,决壅导塞,入肾利水。麻黄与商陆相配,协同商陆积极发挥其开泄利水作用,无相恶相件之嫌,有相须相使之妙,一开一泄,使小便利、水肿消。
刘某,男,6岁。其母代诉:上月下旬患猩红热,近来面目水肿,从目窠开始,渐及于全身,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猩红热并发肾炎”选用强心利尿等药治疗未效。刻下一身尽肿,两目肿合不开,腹满而喘,阴囊肿大光亮,小便涓滴俱无者2日,舌苔薄黄,脉沉细而滑。症由痧毒湿热内蕴所致水肿。病势重笃,急当利水。处方:麻黄2克,商陆5克,茯苓皮10克,泽泻6克,赤小豆10克。服药1剂,当晚即得安寐,一夜解小便20多次,次晨周身肿胀全消,气喘亦平,仅两足胫仍有微肿,再予茯苓、白术、陈皮健脾化湿,以巩固疗效。[秦亮.儿科临床药对举隅.吉林中医药,1992(2):33]
陈寿春经验:麻黄虽有止咳平喘作用,对哮喘有效,但麻黄又有宣散的特性,能耗伤肺气,所以必须谨慎使用。也就是说在严重喘息时短暂使用,当喘息渐平,即需撤去停用。并且陈老爱用蜜炙麻黄,药性稍柔,剂量也小,通常为3~5克,不妄投大量而耗伤肺气。如果喘息厉害定要使用麻黄平逆时,可以配用甜葶苈,因葶苈子泻肺作用较强,与麻黄配伍,一宣一降,互相制约,以发挥相辅相成的平喘作用。哮喘发作时,陈老很少用桔梗宣肃肺气,用桔梗轻宣能载药上浮,与哮喘气逆胸闷的病证不相符合,必须慎重使用。(《当代儿科名老中医经验集》)
李子丰经验:李老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藩蓠不密,外邪易自肌肤毛窍而入,致肺失宣肃而为咳为嗽。因此在治疗上重视从本论治,习用黄芪与炙麻黄相配伍。黄芪甘温益气,固摄肌表以防邪之再侵;麻黄疏风宣肺,达邪外出。同时借其宣发布达之能更好地发挥黄芪的固表屏障作用,且固表而不恋邪。无论新久咳嗽,随用随效。
王某,男,2岁。患儿咳嗽半月,喉间痰鸣辘辘,无憋呕,不发热,伴纳谷不振,两便尚调,经用洁霉素、庆大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未效,体检咽稍充血,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许痰鸣音,摄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较紊乱,察其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达气关,证属肺热痰聚,失于清肃,拟清热化痰、肃肺止咳之法,方取清气化痰丸加减,处方:杏仁、瓜蒌皮、黄芩、枳壳各10克、制天南星、法半夏各6克,炙麻黄4克,炙黄芪10克。药进2剂咳嗽显减,喉无痰鸣,纳谷亦增,继服2剂咳止纳增。[李洪如.李子丰儿科用药经验拾粹.江西中医药,1993;24(5):15]
郑惠伯经验:麻黄的三大功用为发汗、平喘、利水,在临床上疗效是可靠的。据郑氏的临床经验,麻黄的功用远远不止上述3种,其用途甚广。麻黄除用于治风寒表证、外感喘咳、风水水肿等证之外,对重症肌无力、颜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根炎后遗症、遗尿及子宫脱垂等病,也都有很好的疗效。郑氏并非单用麻黄治之,而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于方中加入麻黄,即见奇效。
重症肌无力属于中医痿证范围。1959年曾治1例。患者系女教师,30余岁。其咀嚼肌、吞咽肌、眼肌都麻痹,每日饭前必须注射新斯的明,才能咀嚼吞咽。中药曾用温补脾肾之类,如黄芪、附片、党参、白术、仙茅、淫羊藿、当归、川芎及人参再造丸,疗效不明显。后于方中加入麻黄,剂量由6克增至15克,患者病情大有好转,最后不用新斯的明,亦能自己进食。
颜面神经麻痹,中医谓风中经络,多以牵正散为主,辅以针灸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收效缓慢。曾治何某,已用牵正散加味及针灸治疗1周无效。便在原方(白附子、全蝎、僵蚕、蝉蜕、防风、荆芥、当归、川芎、桂枝、白芍、白芷)中加入麻黄、葛根,服3剂患者颜面即牵正。此后,凡遇此病,开始就加入麻黄,疗效明显提高。
治疗多发性神经根炎后遗症,将麻黄加入补阳还五汤中,经对多例的临床观察,均获较好的疗效。
遗尿是小儿常见病,多为肾气不足,膀胱虚寒。常用方如缩泉丸、桑螵蛸散,有一定的效果,但很难速效。如加入麻黄,收效极快。用麻黄治子宫脱垂的来历,乃四川忠县黄天星医师用加味乌头汤治风湿痹,于无意中治愈老年妇女多年不愈的子宫脱垂(3度下垂),后推广,曾治愈近百例2~3度子宫下垂。其方中有麻黄24克。作者曾将麻黄减量,则效果较慢;若去麻黄,则基本无效。处方:黄芪24克,麻黄24克,二乌共15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黄芩12克,生地黄15克,甘草6克,蜂蜜60克。(《长江医话》)
林沛湘经验:麻杏石甘汤是治疗小儿肺热喘咳的常用方剂。但《医学衷中参西录》在解说薄荷时说:“如麻杏石甘汤的麻黄,宜用薄荷代之。盖麻杏石甘汤,原治汗出面喘,无大热,既云无大热,其仍有热可知。有热而仍用麻黄者,取其泻肺定喘也。然麻黄之泻肺定喘,薄荷亦能泻肺定喘,用麻黄以热治热,何如用薄荷以凉治热乎?张锡纯认为治疗小儿肺热喘咳,既然有热,用麻黄辛温就有以热治热,佐热化燥的弊端。应该用薄荷的辛凉为宜。《中药大辞典》》亦引用《医学衷中参西录》麻杏石甘汤用薄荷代麻黄的论点,未加否定。林氏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肺热喘咳多见壮热,若用辛温麻黄则有助热伤阴之虞,因而林氏临证亦多用薄荷代麻黄。1967年1月林氏在防治“流脑”工作队期间,适逢该地不少小儿患肺热喘咳,林氏用薄荷、杏仁、生石膏、甘草治疗10余例均取良效,与用麻黄所治的病例无异。可见用薄荷代替麻黄,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行的,如在麻黄缺药或小儿阴不足时更为相宜。
薄荷代替麻黄虽前人有所记述,然其所主及使用范围必有不同与侧重。(《南方医话》)
李古松经验:麻黄,功能开腠发汗,宣肺平喘,为辛温解表之要药。在外科临床上也是常用之品,所谓“汗之则疮已”。李氏对麻黄的配伍应用,稍有一得,简介如下:
麻黄配熟地黄代表方如《外科全生集》之阳和汤,能治一切阴疽,如阳光一照,寒凝悉解。但使用本方,应以局部皮色白而漫肿、酸楚不痛为依据。若伴有面色白,脉来迟细,舌苔白而不渴,小溲清利等虚寒征象,则更为适合。麻黄宣肺发汗以解肌,熟地黄入肾补阴以养血。两相配伍,寓消于补之中,使发汗而不伤正,又无腻膈之虞。作者常用量,麻黄2~5克。熟地黄20~30克。用阳和汤常去肉桂,加桂枝10克,以助麻黄辛温透表,效果甚好。
麻黄配附子肾阳虚而寒客阴凝之骨槽风、鹤膝凤,在初期,可用麻黄外解太阳之表,配附子5~10克,内散少阴之寒,发表温经,相得益彰。
麻黄配石膏麻黄疏肺,散在表之寒,石膏泄肺胃,撤在里之热、两药相伍,则发汗之力微,变辛温散寒为辛凉清解。李氏用于荨麻疹、副鼻窦炎(鼻渊)、热痹之急性期,常获佳效。
麻黄配人参、黄芪麻黄解表,参、芪补气,两者相合,具益气发汗之功,主治外痔体虚而感外邪者。肿疡期取小量参、芪扶正气,助麻黄驱邪之力。所谓“扶正祛邪”,非补养衰弱之意也。
麻黄配僵蚕、细辛僵蚕疏风热、有息风解痉、化痰散结之功。细辛性辛散,有散寒止痛之效。凡外疡漫肿、木硬,隐痛彻骨,牙关拘急,如骨槽风等症,系风寒深袭于筋骨所致,取僵蚕、细辛助麻黄透彻表里,泄邪外出,功效甚良。(《医海拾贝——江苏当代老中医经验选》)
刘燮明经验:临证凡风寒表实、咳喘,水肿、风湿痹痛、阴疽诸证不分季节均可在相应方药中加用麻黄。个人浅见,以上诸证只要掌握舌不干红、苔不光剥、身无汗出三要点即可放心使用。舌不干红者是无热伤津液之象,苔不光剥者是无阴虚血少之虑,身无汗出是表实可汗之征,故但用无妨。用量上,刘氏常用小量递增法,使药至病所,令微汗出,病退而止,颇为稳当。曾遇杨某,女,32岁。时值7月炎暑,淋症复发,小便淋涩疼痛,头面虚浮,四肢发紧。用八正散后小便增加,尿痛减轻,余症未愈。复因外感而畏风鼻塞身疼困盹,苔薄黄,脉细。诊为风水相搏,投麻黄汤合五皮饮如减:麻黄5~10克,桂枝、杏仁、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连翘、生甘草各10克,白术、陈皮各15克,连进7剂,溲畅痛止,身和肿消。
又治刘某,男,35岁,仲夏之时,臀部多发疖子,硬肿无头,此起彼伏,曾开数刀及肌内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等未能控制,查局部肤色暗红,硬肿而不灼手。切开处亦少见脓汁,身无汗出,苔白脉弦。刘氏诊为阴疽,投以阳和汤加减:麻黄、桂枝各10克,白芥子9克,干姜6克,鹿角霜20克,红藤20克。上方共进12剂后,疖肿渐消。
以上2例,均发病于暑夏炎热之时,均用麻黄且加用桂枝等辛温之品而未见大汗出。可见用之得当,疗效确切,极少不良反应。(《南方医话》)
三、古籍论选
1.《汤液本草》夫麻黄治卫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桂枝、麻黄虽为太阳经药,其实荣卫药也。以其在太阳地分,故曰太阳也。本病者,即荣卫,肺主卫,心主荣为血,乃肺心所主,故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伤寒、伤风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
2.《药品化义》麻黄,为发表散邪之药也,但元气虚及劳力感寒或表虚者,断不可用。若误用之,自汗不止,筋惕肉,为亡阳证。至若春分前后,元府易开,如患足太阳经症,彼时寒变为温病,量为减用,入六神通解散,通解表里之邪,则营卫和畅。若夏至前后,阳气浮于外,肤腠开泄,人皆气虚,如患足太阳经症,寒又变热症,不可太发汗,使其元气先泄,故少用四五分入双解散,微解肌表,大清其里。此二者乃刘河间《元机》之法,卓越千古。若四时感暴风寒,闭塞肺气,咳嗽声哑,或鼻塞胸满,或喘急痰多,用入三拗汤以发散肺邪,奏功甚捷。若小儿疹子,当解散热邪,以此同杏仁发表清肺,大有功效。
3.《医学衷中参西录》麻黄,为发汗之主药。于全身之脏腑经络,莫不透达,而又以逐发太阳风寒为其主治之大纲。故《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中风伤寒头痛诸证,又谓其主咳逆上气者,以其善搜肺风,兼能泻肺定喘也。谓其破癥瘕积聚者,以其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而消坚化瘀之药可偕之以奏效也。且其性善利小便,不但走太阳之经,兼能入太阳之腑,更能由太阳而及于少阴,并能治疮疽白硬,阴毒结而不散。”“陆九芝谓:麻黄用数分,即可发汗。此以治南方之人则可,非所论于北方也。盖南方气暖,其人肌肤薄弱,汗最易出,故南方有麻黄不可过钱之语。北方若至塞外,气候寒冷,其人之肌肤增厚,若更为出外劳碌,不避风霜之人,又当严寒之候,恒用至七八钱始得汗者。夫用药之道,贵因时、因地、因人,活泼斟酌,以胜病为主,不可拘于成见也。
4.《本草正义》麻黄质轻而空疏,气味俱薄,虽曰性温,然淡泊殊甚,故轻清上升,专走气分。凡风寒温热之邪,自外而来,初在气分者,无不治之。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观于《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去邪热气,除寒热之说,及后人并治风热斑疹,热痹不仁,温疟岚瘴,其旨可见。且仲景麻黄汤之专主太阳病寒伤营者,以麻黄与桂枝并行,乃为散寒之用。若不与桂枝同行,即不专主散寒发汗矣。抑麻黄之泄肺,亦不独疏散外来之邪也,苟为肺气郁窒,治节无权,即当借其轻扬以开痹着,如仲景甘草麻黄汤之治里水黄肿,《千金》麻黄醇酒汤之治表热黄疸。后人以麻黄治水肿气喘,小便不利诸法,虽曰皆取解表,然以开在内之闭塞,非以逐在外之感邪也。又凡寒邪郁肺,而鼻塞音哑;热邪窒肺,而为浊涕鼻渊;水饮渍肺,而为面浮喘促;火气灼肺,而为气热息粗,以及燥火内燔,新凉外束,干咳嗌燥等证,无不恃以为疏达肺金,保金清肃之要务,较之杏、贝苦降,桑皮、枇杷叶等之遏抑闭塞者,功罪大是不侔。
5.《本草经读》麻黄根节,古云止汗,是引止汗之药,以达于表而速效,非麻黄根节自能止汗,旧解多误。
6.《本草正义》麻黄发汗,而根节专于止汗,昔人每谓物理之奇异。不知麻黄轻扬,故走表而发汗,其根则深入土中,自不能同其升发之性。况苗则轻扬,根则重坠,一升一降,理有固然。然正惟同是一体,则轻扬走表之性犹存,所以能从表分而收其散越,敛其轻浮,以还归于里。是固根荄收束之本性,则不特不能发汗,而并能使外发之汗敛而不出,此则麻黄根所以有止汗之功力,投之辄效者也。



timg.jpg

智慧人生 造象生活
微信:A870430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7

主题

2695

帖子

88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42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2: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3月15日初诊形貌:体瘦肤白,眼圈发黑,神菱体倦。病史:半月前因受凉出现鼻塞、流涕、头痛而求诊某中医得2剂麻黄汤,其母误将两剂中药共煎,麻黄量达30g。服药1次后汗出一昼夜,出现心跳加快、乏力、怕冷,当夜未眠,纳减。近半月来体重下降达4kg,未再服任何药。今来求治,心悸动则尤甚,乏力怕冷而易汗,纳食不振,睡眠欠佳。舌质嫩红,苔薄白,脉软,重按无力,脉率迭126次分。下肢无水肿。
处方:肉桂15g,桂枝10g,炙甘草10g,龙骨20g,牡蛎20g,4剂,水煎日服3次。另嘱红枣桂圆糯米煮粥药后喝并注意避风寒。
月9日第二诊服药后心悸明显改善,面色转红润,胃纳、睡眠及精神转好。舌象同前,脉率为90次/分。
处方:肉桂15g,桂枝10g,炙甘草10g,龙骨20g,牡蛎20g,生晒参10g,麦冬30g,五味子10g,山萸肉15g,茯苓20g,山药30g,7剂,水煎每日服3~4次。
另嘱可进食枸杞、红枣、西洋参。
后记3月29日电话回访到患者,诉心悸几无,运动加剧时偶有,体力恢复,黑眼圈减退,眠纳均佳,但体重仍未恢复。
师徒案例讨论
学生《伤寒论。太阳中篇》有7条原文(第83、84、85、86、87、88、89条)列举了7种用麻黄汤等峻汗的证候以及误用峻汗后的变证。警示我们临床要小心。因受凉在疾病初期出现伤寒表实证选麻黄汤未尝不可,但使用麻黄汤剂量过大,辄必然出现坏病。这是一则典型的桂枝体质误用大剂麻黄剂后的成功救误案,也展示了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卓越的定悸功能,但原方的桂枝与甘草的比例为1:2,而老师处方的桂枝与甘草的比例为2.5:1,似乎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再加用、重用了桂枝,是出于什么考虑?
老师客观地说,我的处方是桂枝甘草汤合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为什么要重用桂枝?
一是该患者为桂枝体质,二是心悸动尤甚、不眠这些“气上冲”的主症很严重。

智慧人生 造象生活
微信:A87043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7

主题

2695

帖子

88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42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2: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床常见用麻黄剂发汗而汗不出,原因有二,其一:阴血不足(这也是麻黄引起心悸的原因)。其二,阳虚。对于阴血不足者,可配生黄芪、当归,另加少量杏仁或者乌梅监制麻黄。对于阳虚者,加附子,或者用麻黄附子细辛党参乌梅汤。最后一点,取效的关键是症状消失,不必刻意追求一定要出汗。
麻黄引起心悸的原因是阴血不足,血虚则阴液不足,无以化生为汗,汗为心液,发汗不出则心悸。《伤寒论》凡禁汗者,均是少阴气血不足夹杂痰瘀(所谓咽干、淋家,疮家,衄家)。如果不得不开太阳,补气血可以减少伤正,多用些炙甘草,杏仁或者乌梅监制麻黄,基本可以保证不出现心悸。
当归生黄芪与炙麻黄一般为2:1.杏仁与炙麻黄为1.2:1。乌梅与炙麻黄等量。这样其实就是在补气血为主了。所以药物之间的比例很重要。比如,生黄芪20当归20炙麻黄10杏仁12桂枝10炙甘草10。剂量可以变化的,气虚明显就多加黄芪,怕冷就加附子细辛,有热就加生石膏,有痰加半夏苡米。。。。
智慧人生 造象生活
微信:A87043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5-9 21:22 , Processed in 0.181623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