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3837|回复: 3

如何建立学习中医的信心和浅谈学习中医的入门方法(一)(二)(三)

[复制链接]

1658

主题

2696

帖子

884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45
发表于 2018-11-23 23: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学习中医的信心来源
  今晚上我们讲讲如何建立学习中医的信心,和中医入门学习的方法,首先要声明一下基于人体的无限复杂性,所以说的东西都是一种讨论性,不能作为一种结论性的东西,仅仅引导大家去思考,别当做一种结论性的东西。

  从我学医来,回想自己学医的路程来说应该是很顺利。因为我以前有很特殊的机缘,在我大学的时候接触的一些东西,致使我学医的过程一直没有走弯路,这一点我自己不太在意。这几年在外面跟不同地方不同人交流学习,发现学习真是个问题,好多对中医非常感兴趣的人,花了很大的精力,很长的时间,走了很多的弯路,学习的效果不好。开始我以为他们骗我,认真和他们聊后,发现真是个问题。有的人学了七八年,甚至放弃原来的工作,最后按我看还是没入门,非常可惜。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对学习的东西首先考虑的是合理性。大家都接触中医,有没有他的合理性,值不值得去学习。这个问题先去想一想,要先搞清楚,不要怕想。我一直给带的学生说,一定不要光看书,不去想,光看书不去想的话,就像光吃东西没有消化,最后它其实没有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学习中医你要对他有信心。首先你要考虑这个学科是不是值得你去学习,值得你花一辈子的时间投在里面,为他做一生的努力。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中医的来历,我常常和很多人交流过这个问题,也问过他们,包括我面试的时候也问过,你们到底有没有想过,到底中医这个学科怎么来的。这些看起来和治病没有什么关系,但它非常关键,你如果这些没有搞清楚,你的知识就建立在一个很不稳固的基础上面。为什么很多在看病的关键时候他就不敢用中医,看感冒拉肚子他还可以,因为他看别人治好过,但是看到别人没有看过的或者很重的病他就退却了。从骨子里他还是不信中医,他对自己学的东西,还是没有信心。但是中医他不是建立在西医这种实证科学,解剖的基础上,西医大家都眼见为实。因为你看的到所以你很容易相信他,但中医看不到而且现在科学无法提供太多东西来证实他的时候,你又觉得他不可信,在大家的脑袋里面他是一种很模糊的东西。一些很基础的东西,你们如果不去思考的话,就没办法对这个学科有一个很坚定的信心,导致你们以后走不远,或者走的路上一直摇摆。


  很庆幸的是我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我有些机缘,让我对中医的信心我从来没有动摇过。其实我们当时,在我毕业的时候,中医的氛围跟现在比差非常多。我前面四五届的师兄全部改行,所以我家庭的压力非常大。我母亲她是学西医出身的,我们因为中医是不是要中西结合的问题,我们在饭桌上吵很多次。作为母亲她当然担心孩子以后有没有饭吃,这条路能走多远。我想在座的你们或多或少也有来自家庭的这种压力,所以你们自己要去思考。


  我问过很多学习中医的人,有没有想过中医的经络到底是怎么发现的。教科书上中医经络的发现是通过石针在身上可以止痛等,然后不断探索出来。你们在看书的时候要大胆的想,不要害怕,在临床的时候要谨慎的探索,在思考的时候要大胆的假设。你们觉得这种学说,他能站的住脚么,古人用这个石头没事干瞎碰,碰出这个经络,这个问题有没有想过。如果连这个都没想清楚,他的经络学说站不住脚的话,这个中医是不值得学的,最基础的东西你们有没有去想过,有没有可能这个在身上乱碰碰出12条经络。我们和他们开玩笑说,把你全身插满针,不要说插出12条经络,可能一条都插不出来。为什么他知道手太阴肺经是从这个腋窝出来,为什么两条经络交叉的时候他往另外一个方向走,他为什么能如此准确的描述,这种问题你们都要想。我就因为在大学里面第一次看到这个东西就开始怀疑教科书,所以那个时候我就自己找了大量的另外其他的书看。


  从小就那种填鸭式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是扼杀你的思考能力。当你形成习惯以后,一直指望别人给你什么东西,这种学习是走不远,尤其到社会上后,更走不远。没有人拉着你叫你来学习的,所以你们要自己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思考,你们才能走的更远。我经常和他们开玩笑说,你觉得把全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家都聚集起来,给他们二十年时间,还能不能再写出一本伤寒论,更不要说写出一本内经。张仲景一个人我们假设从他0岁开始看病算,活到120岁,看120年的病,他为什么能把六经的病都搞清楚,为什么他能够把少阴病里面这么少见的证型,黄连阿胶证,少阴热化证,他都能把他描述的那么清楚。这些问题你们一定要去想,不想的话,最后你对这个学科的整个框架搞不清楚,也导致了你们一到关键时候就想调头,可能中医存在问题,我看病看到现在,做了二十年,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中医错误,我只有怀疑自己水平不行。


  中医很多诊疗方法确实在这漫长岁月中丢失,比如说华佗开脑,这不是神话,现在开脑多复杂,要心电监护,还有很多东西,才敢开,当时华佗一个人就敢开。在民国初期,清朝末期的时候,还有人用狗的骨头跟柳枝可以把被火车压断的骨头接起来,在现在看这都是神话。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医不是传统的中医,为什么我们师兄弟近年提出古中医学说,我们想尽量恢复汉唐以前的中医。因为在唐朝以后这个文化就开始没落,所有的文化,不只中医,在孙思邈后,大家就非常少。当你这些问题不去思考的话,导致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摇摆,比如你走直线的话是这么长,但你不停的摇摆的话,你也走的很长,但是你进步的非常慢。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伤寒论中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为什么要煮两次,煮完一次,然后去渣再煎。这些问题都要去想,不管你的答案对不对,你一定要想出个答案出来,而且你们可以互相探讨,这么多学医的人。你没有明白原理的话,你永远跟着别人画葫芦,永远画不好,你也走不远。


  我刚才提两个,一个是经络的发现,古代的书本是怎么来的,你们应该去想一想。对一个东西的信心第一是来自理性的思考,他值不值我们去学。第二在你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你的实践,不断的加强你这种信心的真实性,今天晚上我跟你讲的再清楚,你觉得对对对,估计回去睡一个晚上,明天早上起来就晕了。因为我讲的是我的,你思考出来的才是你的,所以今天晚上我们不讲医的专门细节的东西,讲他学习的方法。


  还有一个问题,在几年前有一波取缔中医的浪潮,当时签名的这个所谓知名人士有300多个,这300多个有一半的学中医出身,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样子。我跟这些类似的人包括自己同学聊过,他们恨中医不是闹着玩的,从骨子里恨,讲到中医咬牙切齿。他们觉的他们的青春,他们最好的年华全部给中医了,但是学出来却不能看病,他真的恨不是假的恨。所以我们在院校里面学的东西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中医教育从50年代到现在,应该讲从院校里面培养的人也有几十万的人,为什么培养不出一个大师级的人,这些问题大家都要去想,不可能这几十万人都是傻瓜,也不可能这几十万人都不想把中医做好,说明我们整个的思维跟方向出了问题,所以不能再重蹈覆辙。他们一旦学习之后不能学以致用,觉得不好用之后,这种人就会反水,会非常恨中医。


  我接触过一个和我同母校毕业,比我高5届的学长,他当时来跟我时,他45岁,我40岁,他在一个综合性医院上班20年,讲起来很悲哀,他推心置腹的对我说,“现在我45岁,我希望在50岁的时候能用中医把感冒治好”。因为在综合性医院里面,做西医肯定做不过别人那种西医院校毕业的,做中医他自己连看感冒都没有信心,你看他45岁的时候,从他到大学毕业到45岁,再加上学医5年,已经整整25年。他经过思考之后发现中医还行,对中医才存在一点信心,这种人肯定不会让他孩子学中医的,他为了面子可能不好意思骂,但骨子里还是不信。


  我和很多学生说不要一直看书,一定要在一点深入,古代的学习有一种叫洞见,洞就是打一个的洞,在那一点你一定要打过去,就从那个洞看到很多东西,你那个点打不过去,你就会把脸趴在墙上使劲那边涂,看不到墙后面的东西,你们这个想完之后,你们自己可以互相交流,也可以跟我交流,这些东西。


  中医现在的生存条件整体来说还是很恶劣、很严峻,不管民间的呼声有多高,不管多少人喜欢中医,尽管比前些年稍有好转。在我当时毕业出来做中医的时候,那时真是想找一个人跟你说话都找不到。我毕业出来以后整整15年没有提过要进修,说句心里话,不是我自夸,我看过所有可以找到的东西,我觉得没有人值得我跟他进修。中医在临床上真正能看病的人太少,不管他有多高的职称,多炫的嘘头,但是你看他写的书,你如果有做临床的话,那些东西不能用也不好用。在05年我看到李老的书以后,我发现李老真是一个临床大家,因为他的书不能删减,很多人的书你撕掉两页可以照样看,不妨碍你往下看,但是李老的书你盖掉一段就看不了。所以我当时跟我院长说要去山西半个月,他跟我说不行。因为我当时做了当时医院很大一部分的业务,去半月太久,我跟他说,你让我去我也要去,不让我去我也要去。他说那你要坐飞机去,不要做火车去,不然时间太长。


  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从事这个职业,跟西医并存的话,我们有什么优势,我们凭什么能做这个职业,让社会允许做这个职业,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去想了,第一、中医能解决西医相当一部分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是我们中医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我们能解决的问题,西医都能解决,那你可以不用存在;第二、中医一定要自己能养活自己,如果我们的养活要靠西医施舍,也是个麻烦。这几年我们就在探索这条路,中医到底能不能养活自己。一个综合性医院的院长来挖我的时候,我跟他开玩笑说,因为当时我的挂号费是3-5块,我说我一个月看死看活,看一千个病人,挂号费只有5000块,这个人是个外科医生,我说不够你们医院做一台外科手术,他笑了,他跟我说还有社会效益。这个不能不说是中医的悲哀,为什么很多综合性医院把中医科取消掉,一个中医科做了一个月不够外科一台手术,还要配大量的人给你运作,一个药房那么多,当然这个本身有里面收费机制的问题,还有一个确实是我刚刚讲的问题,你能不能解决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


  那这一点大家临床上看到,中医确实能解决相当一部分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一天我们在广州李老学术研讨会的时候,我的师兄孔乐凯讲课时讲过,我们跟西医比我们到底什么病能拿下来。讲课完以后有个人提问说“你们觉得和西医比,你们能拿下什么病”。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除了一些急症外科,比如急性胰腺炎、急症创伤之外,中医大部分的常见内科病应该来说都不输于西医。在奥美拉唑,包括早期的雷尼替丁出来的时候,很多西医生说中医没用了,刚刚出来的时候效果特别好,很快胃痛就能控制下来,但是它用两三年以后就不行了,他们又要推出新的药,中医一直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在常见病上面我可以很有信心的说,我们完全可以和西医抗衡。那和西医比输在哪一块,输在急症外科这一块,西医在形而下这一部分做到了极致,所以我们跟学西医的不要互相攻击,西医今天的很多弊端,不是学科的问题,是操作的问题,跟我们中医一样。你说病毒感染是不是要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从他们的学科都说不过去,病毒感染,你的病理生理根本都不支持你使用这个东西,你为什么会使用。这个学科是有点问题的,跟中医来比它对人体的认识高度,还有宇宙跟人体的关系,他确实不如中医,但它有它很强的一面,它在形而下这方面很强,比如说你心脏的这个血管堵塞,它可以快速搭桥支架让血过去,但是它对改变为什么形成堵塞的循环这个问题比较弱,其实如果西医它抱着一种理性的和包容而开放的态度来吸取中医很多东西。


  那西医今天被拿出来说的很多问题,其实是操作者的问题,我去分析他们问题:第一、逐利,追逐利益,医学这个模式是不能把逐利放在第一个位置的,所以我和很多人说过,在我心中的理想的医疗模式,是通过医生的引导,让病人的身心都得到升华,让他们彻底摆脱疾病的困扰,而不是让他们一直吃药,一直治疗。现在的很多医疗模式,更像是一种商业模式,它会制造疾病、制造病人,它的很多科普,我觉得就是为了制造病人,把你吓个半死,这个不弄会怎么样,那个不弄会怎么样,把这个病人框进来,框进来再搞,经常看到这种病没治好,搞出另外一种病。你们有没有看到这10年来西医开药越开越多,以前我刚刚毕业的时候他们开药也不会这样的,所以现在经常碰到有病人来看病带了十几种药给我看。


  第二、医院跟医生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不敢担当,导致出现很多问题。你认真分析他们用药的这种思路,其实按西医他们也不应该这样子用,你们对西医懂得话。不要去排斥西医,你们对中医懂的话,对西医也要懂,他的很多东西,我们是可以借鉴的。你这个不懂的话,第一临床会闹笑话,很可能出问题,因为你没扁鹊那么高的水平,能看到肚子里面有什么问题,你也没有华佗那种水平。随着我们很多诊疗手段的丢失,你的很多东西,必须借助西医的检查,比如肿瘤的早期的发现,现在有几个医生敢说你摸脉能摸出来。我知道只有一个过世的医生,叫梁秀清能摸出来,他确实能摸出来,但这种东西失传以后,早期的发现不得不借助西医的检查。我们很多病人肿瘤的发现都是在例行体检的时候发现的,给我治疗提供了最好的机会。我们最近治疗的一个膀胱癌的病人,他就是体检以后发现的,一次就把肿瘤给弄掉,拉出来了。如果说没有西医的体检,这个病人再说他小便痛,再说他有尿血,我用药肯定不会和当时一样,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是要感谢西医的。西医能建立起如此庞大,如此严密的机构,因为它一直有强大的理化背景做后台支持,这也不是偶然,其实现在最顶级的西医他们的思维和中医非常像,包括他们发明艾滋病治疗获得诺贝尔奖的鸡尾酒疗法,其实他的灵感就是来自于中医。你们在有稳固的中医思维以后,一定要对西医发展和诊断有所关注,尤其是西医诊断,不然你在临床容易出问题。


  刚才讲到不敢担当的问题引出一件事情,就是李老的破格救心汤。李老的破格救心汤被写进了教材,这也是李老一生医疗中最精华的一部分东西,破格救心汤救了无数的人,尤其是西医说的难治的心衰。在广州省中医院的经典病房里面,把它煎好之后放在冰箱里面,病人一旦进来以后,直接拿一包热了就灌,效果非常的好。为什么叫破格救心汤,什么叫破格,它附子的量特别大,可以用到30到200g,当时李老如果没有这种敢担当的,把病人的生死放到第一位这种气魄和胸怀,第一、这个方子出不了,第二救不了那么多病人。


  西医目前没有这个担当,包括我们现在用药,很多方子如果用教科书来套的话都是违规的。你们看看千金要方里面的用量,其实这个独活寄生汤基本可以把所有腰腿痛治疗好,只要你善于加减。你们知道千金要方里面孙思邈的独活寄生汤的独活是用多少量么?三两,也就是90克,你用10克有用么。独活你们有没有试吃过是什么感觉,非常的辛辣,它没有这么大量,下肢足三阴的阴凝是破不开的。尤其今天女孩子喜欢穿裙子,又有空调出现以后,长期呆在空调里面。你们注意,独活寄生汤基本上可以把所有的下肢疼痛解决,但是就是量要注意。


  孔乐凯师兄讲李老他是带罪之身,他坐过两次牢,他以带罪之身看病,他还敢用这么大的量。如果再出事就再进去。大家可以想象他是用什么胸怀来做事,人家为什么能走那么远。还有一件事情就是,一次我跟李老在酒店大堂聊天的时候,我问他说破格救心汤要不要做适当的保密。为什么会提这个问题,是希望日本速效救心丸的事情不要重演,当时我的出发点是这样子,但老人家听到以后想都没有想,没有经过任何思考的,啪嚓出来一句话“救命的东西不保密”。当时我自己的脑袋和胸部就好像被很重的东西撞击了一下,老人是一种什么样的胸怀。


  所以学习这种东西,你们要去思考,思考之后你们就不会走很多弯路。刚才说的这个从经络的发现,内经和伤寒的成熟是怎么弄出来的你们想想,这些东西你们想出一个大概结果之后,用现实的话说,你们对中医会有一个比较真实的信心,不然老说信心。还有一个信心是,你看别人看病,知道原来中医能看这种病、那种病,原来中医可以治好糖尿病,原来中医可以治疗心衰,原来中医可以治疗很多西医拿不下来的东西。我现在的思想是,只要是常见的,不是必死的,哪怕再难缠的病,只要我们认真治疗,中医基本能把他控制住。但是治病的时候要有很多机缘,医生的机缘,病人的机缘,外部条件。


  我曾参观过一个风湿病医院,这个院长他自己有严重的风湿病,包括他助手,还有他们收的一个义女也是,他们把自己都治好,治好以后他们创建了一个医院。这个医院在太原,四层楼你进去第一个味道就是臭汗味,全国各地非常多病人来看病,进去之后有个条件,只要进去就不能再出这个医院的门。不能再出去,所有的活动只能在医院里面活动,上楼下楼,就是流汗,他的药我偷喝了一口,没什么味道,估计他们主要就是用汗法。汗法你们不要小看,有句话说善治者治皮毛,汗法有无比的前景。麻黄我最大量用过145克,这是一个非常顽固的皮肤病,后来治好了,但是用到145克这个病人没有出汗,一点汗都没有,也不烦躁,但是有的人麻黄用到6克就不会睡觉,非常兴奋。麻黄你们认真吃一下,它和桂枝不一样,麻黄吃到嘴巴里满嘴的涩味,就像生柿子一样的味道,所以为什么能发汗呢,我到现在都没想清楚,这种涩的东西能发汗,你们要去想,这种问题,你们不去思考,你们会用了一辈子的麻黄不知道麻黄什么味道,很难想象这种人能把医生当好。
  2013年12月13日于厦门  李建西





timg (75).jpg





智慧人生 造象生活
微信:A870430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696

帖子

884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4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3 23: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很多中医感兴趣的人入门难


为什么很多对中医非常感兴趣的人对中医入门非常慢,而且很多是很聪明的人。因为我自己学医的过程比较的直接,比较的快,所以很多学医的学不进去,我开始觉得很不可思议。尤其是圆运动这本书出来以后,很多人和我说看不懂,我开始以为他们乱胡扯,忽悠我。但是后来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们真的看不懂。我就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人学中医学的这么慢。


我们医馆有个病人,他是县里理科的高考状元,读了很多的哲史类的书,把圆运动拿回去,很认真逐字逐句的看,他跟我这样讲,“李医生,我看第一遍有点懂,第二遍有点晕,第三遍我就彻底晕,算了还是问你比较快”,包括这个学医的一些人我也和他们讨论过这些东西。几年前我在广东省的中医院,他们有个名医中医室,专门开了一个讲座讲圆运动,因为当时在东莞讲完之后,回去汇报,他们的院长觉得很有必要再讲。发现他们真的不懂,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么多学中医的人也这么难看懂这本书。我写圆运动的下册附在后面的那篇文章,圆运动的古中医是中医的王道之法,其实那时我只看过一遍圆运动。最后我发现他们脑袋里面的认知框架有问题。


打个比方,传统文化的中医,他是一个短波的发射器,而你却拿着一个长波的收音机,这个收音机再好再好也收不到,他这个不兼容,所以李老讲的很有道理,要彻底的洗脑,你把学习数理化的这套搬过来学中医,第一学不好,即使能学进去也非常慢,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我去认真分析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逻辑思维,由A可以推到B,手心后是手背,老是这种状态。但是学习传统和学习中医的时候,这种思维是不好用的,有没有逻辑思维,里面也有,但是他更多的是取类比象的思维,天人合一的思维,为什么肺属金,在五色里面归白色,没有为什么,天地就是这样造化的。这种思维你们要先根深蒂固的扎进脑袋,才能把他学好。为什么百合能收肺,为什么石膏能降肺,你从中医的取类比象里面是可以得到这个结果的。你们吃一下石膏,闻一下石膏,你按理化分析,100克,200克,500克的石膏放在3斤的水里面煮有没有什么差别,石膏理化微溶于水,它3克就够了,你用100克、200克、500克去煮肯定不一样的,那还有很多药不溶于水,你煮了有没有用,肯定有用的,所以很多东西不能想当然想有没有用。你这套东西不洗掉,你学习就非常慢,包括中医说的阴阳易,很多人觉得很可笑。


前两天我们看了一个病人,这个病人刚刚吕龙还问我,吃了四包药效果非常好,病人一怀孕脸就非常肿,两次怀孕都这样子,这次脸肿的一塌糊涂,眼睛都快眯起来了,西医搞不清楚为什么,我一摸她的脉就问她你老公是不是很喜欢喝酒,她和我说你怎么知道,当时我没和她解释,这个就是阴阳易的病。这种病我们师兄弟也治过很多个,这个病人能取得良好效果,取得最主要的作用是葛花,葛花解酒,这个女的不喝酒。


很多东西不能想当然,你要想学习中医,要建立一个非常稳固的天人合一观,非常稳固的中医思维,所以衡量一个中医成熟不成熟,不是看他看了多少书,看他有多少病人,而是看他的中医思维好不好。近代很多人为什么到三十几岁开始学医到四五十岁就成为大家,左季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左季云曾经是民国时期的铁道部的高级官员,他大概在35岁到40岁开始学医,好像只活到56岁,他留下两百多万字的著作。你分析他早期的经历跟他一些东西,他前面都通过其他学科把这种思维训练的非常好,所以他进来学医非常快,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我们就事论事不是说这个谁好谁不好,你们认真看很多医生学了一辈子,其实没有进入中医的门,你认真看他开的处方,他是用西医思维在用中医的药,也能解决一些问题,喉咙痛就用银花连翘,肚子一痛就用黄连,他还是带着炎症消炎的概念。你有没有想过这种脓是怎么来的,我在临床上治疗咽喉肿痛,包括咽喉化脓非常少用银花连翘,基本不用,还有看病你不要看他有没有把病看好,你要看他有没有把另外一个病看出来,这些东西你要学会看学会想。银花连翘也能把这些东西搞下去,很可能病人拉肚子,你把病人胃肠伤了,第二个病很快就要出来,再弄不好肾就出问题了。我治过一个小孩,夏天高烧,在厦门第一住院,因为他扁桃体都是脓,白色的脓从中医来讲他不应该归为热的,我后面等一下讲到不同流派在圆运动里面的位置,这个小孩输液5-6天之后烧没退,查血象粒细胞减少,西医非常紧张告诉他们有可能粒细胞减少症,要做骨穿,他母亲是个护士也非常紧张。后来赶回老家找我看,两包药退烧,两包药粒细胞正常。这个病人其实是一个少阴寒化症,就是用桔梗甘草汤加四逆汤。这个病如果再用银翘散很可能和西医的结果一样,就真的粒细胞减少症出来了,很可能造血功能会出问题。


本来我打算把这个讲座分作三期来讲,第一期讲学习中医的信心还有怎么入门,还有怎么学习经典,第二期讲药,第三期讲脉法。这三个你们能有个大概的基础,你们就自己会摸索,不管跟谁学。以前有句古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一旦能入门的话,每个人就能摸自己的路了,因为每个人性格不一样,每个人思维方式不一样,你们的知识结构不一样,包括你们的经历也不一样,导致你无法完全重复你们跟的老师的路子,这很正常,这不是不正常。比如孔子教学生的时候,一个学生问孔子说:“我如果有一个很好的想法,我是不是要立即去执行呢?”。孔子说:“不行,你要问一下你的兄弟,问一下你的父亲”,过两天又有一个学生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孔子告诉他要立即执行。旁边有一个学生就问他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你对两个学生讲的东西不一样。孔子回答说,第一个学生很鲁莽,所以他要问问他的兄长,另外一个学生本来就比较犹豫,比较不善于决断,所以想清楚了赶快就要去做。所以你们无法重复你们跟的老师,包括你们在外面学习的话,我等一下会讲到怎么在外面学习,怎么看别人不同的路子。你们一旦牢固的掌握了正统中医的思维之后,你们学中医第一很有趣,第二很容易深入。


在历史上好多医家不但精通医术,还精通象、卜、山,象就是象学,卜就是算卦,山是看风水,很多人精通很多东西的。他其实这个东西里面是有联系的,不知道你们对这个了解怎么样,这些东西我都经过深入的了解。在我大学毕业前两年,我把这些能找到的书全部看完也全部看懂,也跟师过,非常科学。对你不懂的东西不能瞎说,什么是迷信,你把他先学个三年你再跟我说他是迷信,你能把他驳倒,那说明你比他高。中医是给人看病,风水是给山看病,算命是给命看病,理论构架一模一样,里面异常的严密,最后都归结为五行的生克来看这个吉凶,他的理论构架和中医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那么多医生能精通那么多东西,其实他整个思维是一样的,只不过用的范围不一样,他一旦一门深入之后是很容易旁通,他旁通的这些东西又倒回来让他这一门跟深入。那今天这些东西在你们大部分脑袋里面是一片空白,所以你们学起来就云里雾里的,搞不清楚。建议大家多看一下传统的书,让你们看大量医书,我不太建议,第一你们没有这个天分,没有人来引导,看了会晕,这里鱼龙混杂,不是说古人留下来的东西都是精华,里面有相当的糟粕,你们如果不会鉴别,没有足够的人来引导,从而走很大的弯路,而且很容易出一些问题。
智慧人生 造象生活
微信:A87043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1081

帖子

627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270
发表于 2018-11-23 23: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圆运动古中医的王道之法


我建议你们看圆运动的古中医这本书,其作者彭子益是一个天才的医家。这本成书的历史背景,就是当时国民政府时期,有人提出要取缔中医,阎锡山就在山西办中医专科学校,结果办了两年之后支撑不下去了,因为教的东西不好用,不能学以致用,最后由阎锡山跟陈立夫出面请彭子益过来教,大获成功。圆运动古中医这本书他就是当时他们用的教材,是第10版教材,他们改过10版。这本书出来除了有一部分还没找到以为,因为这本书是我们当时整理的,我最早看到的是一个用相机拍下来刻在光盘里面影印版。所以他当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整个中华文化被大量西方实证科学冲击以后中医的存废问题,是要还是不要,当时这个在国民政府时期非常厉害,那这本书就是应这个时候来出生的,所以这本书已经充分的考虑到已经接触了西学以后的人,该怎么学医,所以这本书在前面原理里面没有讲到很玄乎的东西,在他后面为了破除大家的观念,他又把中医圆运动的学说跟现在现在科学化学物理全部做了联系,大家可以好好看一下,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洗脑的书。


如果连这个书都看不进去,看不懂,那麻烦真的大了。他里面其实真的没讲什么玄虚的东西,但是你认识看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彭子益这个不是一个一般的人,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非常深邃的理解,他用很浅白的语言来表达,包括他把经典嚼的很碎很碎再吐出来,所以他深入浅出。很多东西不是你们这个年龄能看得懂的,包括他讲的圆运动无处不在,细胞里面也有圆运动,在那个年代这根本不是一般人能说出来的话。圆运动这本他把唐朝以后曾经中医断裂的中医的脉络重新接上,他让整个中医又回到一个可以自己的系统能自圆其说,不互相攻击。中医被看不起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一就是各个学说内部互相攻击,第二你这样治疗也行,他那样治疗也行。大家其实好好想一想,生命这么复杂一个病用不同的方法治好是很正常的,是我们思维太僵化,你觉得非要这样弄才行。是吧,就像解题一样可以有很多解题方法,就像你回老家一样可以骑自行车,可以开汽车,可以坐大巴,也可以走路,本来就很多条路。


讲到这个,我想讲一下为什么我说中医的这个圆运动是一个王道的方法,什么是王道,在古人的解释是这样的,“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是指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服天下的方法。霸道则反之,是指以威势,刑罚治理天下的方法。可以说在近两百年温病学说是一统天下,其他学说少被人认识,被接受的也比较少,到近10年这个所谓的扶阳学派,善用温热药的这些又重新抬头。我做了个对比他们两个这个时间年代大概差两百年,郑钦安这个学说是在温病学说已经很成熟的时候。在这个温病学说出现以后,可以说我们的教材,至少我学的5版教材,基本是以温病学说为基础,把伤寒作为选修,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错误的东西。你去认真查不管哪一个学说,比如脾胃派、攻下派包括温病学说,包括郑钦安的东西,没有一个不是来源于伤寒,没有一个不是来源于内经。他们顶多只能算专家,什么叫专家,我给他们定义是,他们有特长但是不全面,就叫专家,他善于用他的长处补他的短处,就叫专家。真正的大家是没有偏颇的。很多人说李老擅长用温热药,其实我不这样子理解,李老因为他生在寒湿病非常多的年代,他要把病治好他当然要擅长用温热药,如果他生活在实热病很多的年代,他也肯定很擅长用寒凉药,所你们学东西一定要去看人家为什么,看别人的原理跟法在哪里。而不是说单纯跟别人学怎么开药,哎呀人家附子用300,我用500更牛,这是标新立异,做学问很不严肃的一种态度。那这个虚寒体质的大量出现,有一种可能就是,在温病一统天下这么年以后,大量使用寒凉药以后让这种体质大量出现,这是一种原因。还有一种原因,我一直认为人的阳气有两种概念,不管西医说的抵抗力还是免疫能力,这是我们狭隘的阳气,就是我们抵抗力。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不注意养生,但是他们身体照样很好。真正的阳气我觉得就是人性格里面的正气,就是以前古人说的天地间的浩然正气,这才是真正的大阳气。为什么有的人整天养生,早上喝黑豆,晚上吃什么豆,累了个半死身体也没养好,你脑袋里整天想着乌七八糟的东西,你想身体好是非常困难的。文天祥他写正气歌,在正气歌的全文的前面他有一段讲元气,文天祥被关了几年以后,才被忽必烈杀掉。他说他被关在牢房里,有七种邪气,尸气,暑气,寒气,尘气,湿气,但是我都不生病,为什么,他给出一个答案,因为我秉天地间的浩然之气,一气抵七气。这是我们每个学医的,作为一个医生要去思考的东西,医疗是有极限的,光靠药不能解决所有病人的痛苦。


一个完成的圆运动他有轴有轮,缺一不可。这个图大家看一下:


0061Tt0Agy6RXdbn8Bfbd&690.png





以后你们学习的时候,可以把你所有跟过的老师的思路,你看过其他医家的书的思路都可以归到这个图里,他们都逃不出这个图,这样以后你们学习就有一个方向,你能看的很清楚。这个图大家应该看得懂。温病学说,他作力的点在这个点,就是擅用凉药人的流派思路在这个点,脾胃派主要在这里用力。近几年兴起的扶阳派在这里用力。所以你能把这个图牢牢的记在心里,那么你看病看书就能左右逢源,就看得懂为什么这样也能治好病,那样也能治好病。比如这个人怕冷,怕冷的话大部人认为是阳虚,其实有一部分人是阳气不潜藏。因为他是一个活动的东西,你在右上角作力他也能转起来,你在左下方这边作力,他也能转起来,你在中间作力,三个点作力都能转起来。很多疾病的治疗能得到效果,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让身体不圆的运动重新复圆以后,所以他症状才消失。但是这个治病的思路里面,他确实有高低之分,你怎么让病人在痊愈之后不再复发,身体彻底康复,不止简单的把他的症状给消除了。温病派为什么用凉药的药量都非常小,他不能太大,你一旦大的话他下来就把中下焦的阳气给伤了,所以这个被天医星下凡的叶天士说了这样一句话,“通阳最难”,他也知道让阳气恢复运转是最难的,真正你要治大病靠这个学说是不行的,他这种思路是不行的。为什么近期的扶阳学派用大量的附子却把很多大病搞定。温病条辨里面说三焦,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所以温病派的药要很轻灵,用这种拨动的方法,一拨让他转,看他能不能下来。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所以以后你们不管跟谁学习看谁的思路,你只要把这个图记在心里,都能把他的思路在这里面分解掉,包括药。你们对药熟悉以后可以把这个方完全分解在这个图里面。以下是当时的一个病人的处方,病例就不讲了,看这个图:


0061Tt0Agy6RXddoKzmf8&690.png


红参在中土,其实这参是稍微有点降的功能,葡萄干跟巴戟天作用在这里,当归、生姜、羊肉全部在这里,这个方子是一个有升无降的一个方,他纯粹是一个升肝阳的方,所以你有这个思路再看处方很有意思,看每个人的处方就像看一个艺术品,这个艺术品到底精致不精致,把他的药全部分开。他看病的思路,你就能看的很清楚,到底哪里药最重要。


作为彭子益讲,看病有两个重要原则,第一不能先入为主,这个病不能一进来就先他是寒的他是热的,这个是学医最大的毛病,因为你先假定他是寒的是热的,你在收集症状的时候,你就会有意的收集能证明他是寒的热的症状,所以在病人进来摸脉之前,你要没有观点,看到是寒就是寒,是热就是热,其实身体不是一个寒或热就可以搞定,他很可能脾胃是寒的肝胆是热的怎么办,他是寒还是热。伤寒论里面,有多少处方是寒热并用,温燥并用,用阿胶用生地的同时又用生姜,为什么,所以你们在学校里面学的脏腑辨证的东西不太好用。


大家现在看下图:


0061Tt0Agy6RXdfft2810&690.png


这图的方是一个当时一个靠近更年期的50多的女病人,她自己也是一个医生,是江西省省机关的门诊主任,当时她因为白带长期不清楚都快自杀了,这个方子很快就把她弄好,这个图你看,她这个有中土的药,二术、二姜,茯苓,红参,红枣,车前子,这个是运土利湿的药,这一头是升肝木的药,我们说风能胜湿,我觉得这组药,我觉得估计别人用过,这组药在这个方里面起了相当的作用,白果、侧柏叶、生山药,收敛肺经的药,所以这个处方里面,用了三组的药,中间一组运,左边一组升,右边一组降收,这个大家看过圆运动就知道,按彭子益的说法升的动力来至于,最早的动力来至于圆运动的右降,所以在先天八卦里面为什么这个乾放在上,他认为有右降才有生机,一旦右降之后,阳气才能下潜,才有生机。以后我们会分享很多医案,比如非常怕冷,其实用热药是效果是不好的,只要把这个东西一拉拉到底下,那种畏寒就消失,这一点彭子益绝对是发古人是未发,把他讲的很透彻,就是小建中汤这个理。所以说,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把圆运动的理当作中医学的坐标,整个中医史里面所有的中医流派,所有的医家,都能在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也可以把他定位,一旦定住之后你学习就有方向了,他为什么这个学派很多可以治那个病,很多治这个病,你就可以找到方向。所以不管是用凉药,还是用热药,他都是为了让生命的圆运动复圆,只要能复圆,他这个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有好转。中医有个软肋,被西医或其他人攻击的软肋,第一点是你们治的好,说不清楚,第二点就是同一个病很多种治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包括我们自己也互相攻击,你说你行,他说他行,这个圆运动他这个学说可以把中医的一些软肋说清楚。


圆运动里的一气周流学说,他这个在近代还能找到一个,就是黄元御的东西,但是黄元御的东西没有彭子益认识的那么清楚,黄元御也是一个天才的医家,但是在编四库全书的时候,纪晓岚没有把他编进去,因为黄元御太偏激,因为小时候眼睛被治瞎之后,他非常的生气。在圆运动的下册里面,彭子益对历代医家作了一个我觉得非常公允的评价,包括黄元御,他认为黄元御是理论多,实践少,我觉得很有道理,看黄元御的书你们看的很来劲,哇太对太对,但是拿出来用不好用那些东西。生命不可能这么单纯,穷我们每一个人一生的力量,你无法把生命看清楚,这就是真实的生命。所以不要停留在任何一个阶段,觉得搞懂一点,觉得了不起,沾沾自喜,也不要认为自己把这个病看好了,这个路就是唯一的路,或许比你更好的路。所以我们对任何学派任何学说,都要有一种理性的包容的态度看待,到底哪一种方法可以把这个问题彻底的解决,能让病人稳定很长时间。你们刚刚临床看感冒就知道,有的人看感冒越看越少,本来一个星期来一次,然后半个月来一次,他的病拉长了。如果你给他看感冒,让他老找你,好像你搞的很忙,其实你没给他看好,有问题里面。


整个外感病的大法,还是要宗伤寒,伤寒开万世之法门,他这个里面的东西根本不是后世的医家可以想象的,但是你用圆运动的路子基本都可以把伤寒的方子拆解,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对药性的把握,在临床对接的时候,你要往下降,到底用什么药往下降最好,你要降胆,你要降肺,哪一个药最有针对性,这是一个问题。所以最后在药方面,我们要做大量的整理,说的这里,大家在座的不是学医就是学药的,我觉得现在药的人才比医更缺,如果中医要复兴,中药的人才绝对是一个大缺口,大家如果觉得学医才吃力,不妨考虑一下学药,其实学药很有前途,你这个中医最后亡医亡在药有可能,这个势头。


学医入门,从圆运动入门不容易走偏,我经常给他们说多看看圆运动,把病看好看不好没关系,至少不会看坏,其实很多人看病是看坏了,这个话说出来有些伤人,但是认真分析他的东西,很多是看坏了,有的症状尤其是感冒症状消失,我们前两天看了一个病人,现在西医怀疑她是再障,已经做了三次骨穿,现在准备做第四次,她一来看病我问她你看病前是不是高烧过,在发病的两个月前,孩子在平潭玩的时候吃了很多海鲜,高烧了一次,他们长期对付这个高烧的方法就是输液,他这个就是中医讲的六经的传变,太阳病一直没办法解除,这个病层层深入,最后深入少阴,进入骨髓,出现这种情况,她现在还好,年龄小,元阴元阳没有破坏,我们现在指望看能不能通过这个调理中下焦以后让这个东西重新出来,所以我们很多病人在发高烧一次,病情就好转了。在癫痫病人里面,基本在发高烧的时候不发作,一些病人在高烧一次后就好了。


最后送大家一段话,这段话是一个病人也是一个朋友,当时拿一本书叫我题字的时候,一定要叫我写几个字的时候,我写给他的,这段话讲给大家也跟我一起共勉,“对中医的信心,就是对中华正统文化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信心”,其实我们对中医有信心,就是对这个文化有信心,对这个文化有信心就是对这个民族有信心。


我们都说,一个民族有三个要素,人种、土地、文化。人种,我们这个民族曾经被灭国过,元朝跟清朝就是被灭国,蒙古人和满清人把这个人种大量改良,人种已经不是最早的那个中原人。土地也可大可小,我们最大的时候曾经横跨欧亚,但是呢,唯独不能断掉的时候就是文化,所谓的四大几大文化,为什么文明消失了,就是文化消失了,他这个文化在这个两次灭国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强大的包容心跟这种同化心,也可以说让入侵者彻底折服在这个文化,最后元朝跟满清都融入这个文化,他们不但没有破坏这个文化,而让这个文化变得更加丰富。这就是这个文化非常优秀的一面,所以你如果学习中医对自己民族的文化都没有信心的话,根本就学不好,换句话说你根本就不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是你长得像中国人你就是中国人,你要有中国人的思维,你要有中国人的文化底蕴。如果你对她没有信心,你算一个亡国者。


我们看韩国的大长今,你说看什么,它为什么这么热销,看的就是文化,它没有好莱坞那样大制作,也没有花很多钱,就在房间里面转来转去,你看的津津有味,它卖的就是文化,这个也很正常。孔子说过一句话,“礼失求诸野”,我们这种东西丢失了就从民间找回来,在我们很强盛的时候,他们就是我们的民间。


就像我们一个医生看不好病,我觉得看不好病很正常,这不是耻辱,是看不好病的态度,我们看不好就看不好,不懂就不懂。包括现在,所以你们要学好中医,一定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你深入的越深,你们走的越远,学的越快。今晚说到这里,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准备下一次再问。


0061Tt0Agy6SbJuhGZL15&amp.jpg

含象生活 美满人生
微信:A87043043
QQ:41169717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76

帖子

46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60
发表于 2018-11-24 00:1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救命的东西不保密!这等胸怀与见识,远远把商业医学抛在后头!
汗法,让我想到了虚心老师给我治病的方子,有意思,我还得好好努力才能摸着中医的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6-1 18:55 , Processed in 0.133957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