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楼主: 虚心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持续更新贴预计1-350)

[复制链接]

10

主题

240

帖子

8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0
发表于 2018-6-29 19: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一念花开 于 2018-6-29 20:18 编辑

太阳病证候分类和治法--《伤寒论》学习笔记10


      
从太阳病证候分类来说,总体上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本证、一类是变证、一类是类证
       本证- 发生在太阳经脉、发生在太阳所主的体表、发生在太阳膀胱腑的,本经本脏本腑的病变称为本证。这是后世医家的说法。

       变证- 这是太阳病误治或失治以后,使临床症状发生了异常的变化而新变化的证候又不属于六经病的,不能用六经的名字来命名的就叫做变证。它是由太阳病的失治误治而来的,又把它叫做太阳病的变证。

       类证- 属于杂病,在这种病的病程中,有些症状类似于太阳病,所以也列于太阳病篇,以便于和太阳的本证相鉴别。

1. 本证  

       就太阳本证而言,有邪气偏于浅表的,有邪气偏于内脏的。

       邪气偏于浅表的,我们习惯将其称为“太阳表证”,又因为经脉循行于浅表,故有医家也将其称为“太阳经证”。这里的“经”不是专门指经脉,而是指浅表的意思。与脏和腑相对而言的。

       太阳表证(太阳经证)又可分为两大类:
       * 有汗  
       * 无汗  

       因为太阳主表而统营卫,它是主管汗孔开阖、调解体温的,所以太阳被风寒邪气所伤它管理汗孔开阖的功能受到了影响,有的时候汗孔开而不阖就表现为有汗,有的时候汗孔闭而不开就表现为无汗。

       * 有汗的- 我们称之为太阳中风证,桂枝汤主之。不可用麻黄汤

       * 无汗的- 我们称之为太阳伤寒证,麻黄汤主之。不可用桂枝汤

       太阳表证就是这么简单,可是在《伤寒论》的原文中,还涉及到跟桂枝汤和麻黄汤有关的许多东西,那就是这两个方子的其它适应证。这两个方子除了治疗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之外,其它还可以治疗什么证候,在太阳病篇有许多这样的其它适应证的条文。
  
       除此之外,还有这两个方子的使用禁忌证。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用。


       另外还有,这两个方子的加减应用举例,加减方证。

       由简单的两个证候,引出了两个方子,由这两个方子引出了这两个方子的其它适应证、使用禁忌证,和加减应用举例。这样就把这个文章铺开了。

       有汗的用桂枝汤,不可以用麻黄汤。无汗的用麻黄汤,不可以用桂枝汤。

       似乎中风和伤寒之间,桂枝汤和麻黄汤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可分,不可以混淆的。

       可是在临床上遇到另外一种情况,病程时间已经很长了,营卫之气已经有所不足,而在表又有轻度的寒邪闭郁,这时,如果用麻黄汤因营卫之气已经有所不足,而闭郁的邪气又不是太重,用麻黄汤觉得发汗太过头。而用桂枝汤吧,桂枝汤是个辛、甘、温的方剂,其发汗力弱,又怕不能够把在表的闭郁的寒邪发越出去。所以单用桂枝汤也不合适,单用麻黄汤也不合适。因此张仲景就创立了麻桂合方,如:桂枝麻黄合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及桂枝二越婢一汤。

       这三张方子,前两个,桂枝麻黄合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纯粹是麻黄汤与桂枝汤的合方,用于表有小寒不解,营卫之气已经不足的证候

       桂枝二越婢一汤,用于表有小寒不解,内有阳郁化热,而证候又不如大青龙汤证那么严重的证候

       后世医家把上述三方通称其为“小汗方”。这都属于太阳表证的范畴。

       当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里的时候,就可以出现膀胱腑证,因为经脉和脏腑都是相连的,经脉既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病邪传播的通道,还是治疗信息传达的通道。故当太阳经表有邪,邪气不解,就可以循经入里,邪气进入膀胱之后,可以出现气分证,也可以出现血分证

       * 太阳腑证的第一类证候

       气分证 - 出现气分证,就是气化不利,形成了太阳蓄水证。膀胱蓄水,膀胱气化失司,气化不利,形成太阳蓄水证。

       太阳蓄水,膀胱气化失司,废水的排出功能发生了障碍 ,就可以出现小便不利、小便少。津液不能化生,津液不能输布上承,在上面就可以出现口渴、消渴、渴欲饮水这样的上面津液缺乏的证候。水蓄下焦阻遏下焦气机,病人就会有少腹苦里急的感觉。同时这种证候是从太阳表证,邪气循经入里而来的,如果伴有太阳表邪不解的话,同时还可有脉浮、或脉浮数、身微热这样的表证。
   

       这种证候叫做太阳蓄水证,治疗用五苓散,外疏内利,表里两解

       * 太阳腑证的第二类证候

       血分证- 是太阳表现循经入腑化热,热和血结结于下焦

       大家说了膀胱是水腑,哪有什么血呀?膀胱壁不是有血液的循环吗,整个泌尿系统不是有血液供应吗?

       蓄血证,它是整个泌尿系统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的障碍,所以血和热结于下焦时,病人就在少腹部表现少腹急结、少腹满硬这样一组证候。又由于太阳膀胱经的经别散布于心,所以当下焦血热瘀结,瘀热邪气循经上扰心神的时候,可以出现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而出现如狂或发狂这样的精神症状。

       治疗就根据热和瘀血的轻和重分别选用桃核承气汤、抵挡汤或抵挡丸

       比如:

       热势较重的较急的瘀血刚刚形成的,在治疗上应以泄热为主,化瘀为辅,用桃核承气汤。

       如果瘀血凝结程度比较重瘀血的病势也比较急,而热邪已经收敛,这时用抵挡汤,以破血逐瘀为主。

       如果瘀热互结,瘀血虽然已经成形,但是瘀血的病势非常和缓,热邪虽然有,但是热势也非常轻微,这个时候用抵挡丸,化瘀缓消。


       上述,讲了表证和腑证它的病位都是在膀胱经和腑,或在太阳所主的肌表,因此它们都属于本症的范畴。

2. 太阳变证  

       太阳病失治或者是误治以后,使得临床证候发生了变化,而新的证候又不属于六经病证的,我们把它叫做太阳变证。

       太阳变证的类型,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在脏或在腑、或在胸腹腔,变化多端,对于这类的证候,治疗方法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没有具体的、确定的、固定的治疗方法。

       在《伤寒论》的第16条对于变证的治疗提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治疗原则。

3. 太阳类证

       它举了,悬饮的例子、痰浊壅阻胸膈的例子,因为在这些病的病程中有些症状类似于太阳表证,所以放在这里便于和太阳表证作鉴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40

帖子

8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0
发表于 2018-6-29 21: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念花开 于 2018-6-29 21:39 编辑

太阳病提纲 太阳表证--《伤寒论》学习笔记11


       《伤寒论》“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作为第一条,它以“某之为病”,这样的句式来描述。其实“太阳为病”,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主谓词组,指太阳这个系统发生了疾病。这个“之”字,加在这里的作用,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就引出下文,必须说太阳为病以后,它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有脉浮、有头项强痛、有恶寒,这样的临床症状。以后每一经的病,我们遇到“某某之为病”的时候,这就是提示我们,这是这经病的提纲。

       称之为提纲要具备两个条件:

       A.要说明这经病的主要证候,主要内容是什么。

       比方说太阳病,它的主要证候,主要内容是表证。因此它应当以一个表证的条文,作它的提纲。这是一个条件。作为一经病的提纲应当提示这一经病主要证候主要内容。

       B.作为一个病的提纲,它应当表述出来,这一经病主要证候的或是临床表现,或者是病机本质,或病变特点,这是不固定的。

       我们现在还没有学后面的内容,比方说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作为提纲,它就说明了,这是个表证的临床特征,它说明了太阳病的主要是表证,而作为表证来说,它的主要症状应当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所以有以上这两条够了,它就可以作为一个提纲。以后我们讲到其它病的提纲的时候,我们就用它来检验检验那个条文够不够这一经提纲证的条件。下面我们具体来谈。

1. 脉浮

       “脉浮” - 轻按即得,举之有余,按之少力,如水漂木。脉浮体现了体表受邪,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

       因为这个脉象是反应人体气血运行状态的,当气血浮盛于外的时候,这个脉也必然应之而浮,所以浮脉主表,在临床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后世医家就有一种说法是“有一分浮脉就有一分表”。

       不过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这个脉的浮与不浮,应当和这个人的基础脉象相对照

       比方说,有的人他比较胖,皮下脂肪比较厚,平素他的脉,一个很胖的人的脉,你摸起来,使劲往下按才能摸得到,他得了表证,正邪抗争于表。你按照一般的情况轻轻地一摸,你摸不到,因为他脂肪太厚了,再往下按按的时候才摸到了,你不能说他的脉不浮。因为和他生理的脉象相比较,他可能已经浮出来了;而对于一个很瘦的人,皮下脂肪很少的人,你甚至把胳膊放在这,能够看得见动脉搏动的这种人,他既没有表证的表现,你一摸他的脉,轻取即得,你就说他是表证,这个就不一定能作为诊断依据了。所以脉的浮和不浮,这主要是以他本人的基础脉象作为参照,相对来说脉浮就可以主表,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另外,浮脉主表,那么必须是“举之有余”,就是有力,它提示了正气能够抗邪于表。而不是轻取即得,一按中空,那就是芤(kou)脉那种脉象(多见于大出血、伤阴之后的脉象);或者是轻轻一摸有,稍稍一按,一点力量都没有,那也可能是虚阳外浮,那么我们不能把它们作为主表的浮脉。


       另外,这个浮脉主表,在临床上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过去我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感冒了之后脉轻取即得,这才叫浮脉。实际上表证的意义是非常广泛的。

       1976年唐山地震前夕,当然我们那个时候并不知道7月份要发生地震,我们是4月份,我和刘渡舟老师,带着我们75级的同学,到唐山地区开门办学,那是在唐山地区的抚宁县。当时,有一个同学得了荨(qian)麻疹,我们现在许多同学都读作荨(xvn)麻疹,现在国家规定的读音,改成读荨(qian)(xvn)都可以了。后来我就问国家的管理语言的机构,我说,这个字,荨,应该(qian),你们为什么改成荨(xvn)呢?他们说了一句话,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了。现在我听你们医生都读荨(xvn)麻疹,而且病人也这样读,既然这么多人都来走这条路,所以我们就规定读荨(xvn)麻疹也是对的。现在读荨(qian)麻疹倒有点心虚了。我们这个同学得了荨麻疹,每天晚上痒痒的一夜一夜睡不着觉,开始找我看,我就用一般凉血的、燥湿的、祛风的、止痒的药,吃了三天药,这小伙子还是一夜一夜睡不了觉,到了晚上就痒痒。然后那个小伙子又去找我了,说,老师,吃了你三付药了,还是不好。因为我和刘老住一个房间,我说,让刘老师给你看看。刘老师在那里给他摸脉,摸完了脉,问我,你说是什么脉象啊?我说,这小伙子瘦,这个脉轻轻一摸就摸到了。他说,什么轻轻的一摸就摸到了,你说他是不是浮脉?我说,老师他没得感冒,能说他是浮脉吗?老师说,没得感冒就没有浮脉了?这个小伙子什么地方痒呀?我说,皮肤痒啊。老师说,皮肤是表还是里呀? 我说,皮肤当然是表啊,不是里啊。老师说,既然皮肤痒这是表,你承认,脉又轻取即得当然是表证了。我说,老师这是表证啊。老师说,是啊。我说,那怎么办?老师说,表证就得发汗啊。我说,这个病要发汗?老师说,是呀。我说,那用什么方子呀?老师说,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的方子,湿热在表。我说,好,我开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我写方子问老师药量。开完了之后,老师对小伙子说,你把药拿回来之后,白天不用吃它,每天晚上临睡觉之前,你吃了之后,多喝一点热水,盖上被子发汗,连发三天汗。治疗荨麻疹,我还从来没用过这种方法,连发三天汗后,这小伙子荨麻疹不起了,那个地方洗澡也困难,后来我发现他身上脱了好多屑,荨麻疹就好了。这个小伙子现在在一个部队医院里工作。因为他当时就是个军人。

       唐山地震以后,我们回到了北京,有一天协和医院的,一个我们中医学院的毕业生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儿科住着一个小儿肾炎的病人,化验的这个尿的指标总是不能改善,时间也比较长,我们用西医的手段,似乎看不到很快见效的希望,能不能找中医来看看。我说,你们协和医院,咱们祝老就是你们医院的呀。他说,祝老现在在日本。我说,你们想找谁看?他说,我们想找刘老给看看。我就陪着刘老去了。孩子头面水肿,尿的化验很糟糕。老师摸脉,完了,我也摸。老师问我,什么脉?我说,他的脉轻轻的一摸就摸到了。他说,轻取即得就是浮脉。我说,浮脉怎么办?他说,浮脉发汗呀。我说,他没有感冒啊?他说,你看看他,头面肿,脉轻取即得,头面不就是表吗?上半身肿者发其汗嘛。我说,老师用什么方子?老师说,麻花连翘赤小豆汤啊。我说,发几天汗?他这个时间发长点,发七天汗。你看,这个人发七天汗。后来,我听协和医院的大夫给我打电话说,从发了这七天汗以后,这个孩子头面水肿逐渐逐渐消了,化验,也逐渐改善了。


       我记得十几年前,我在中医学院里走着,突然来了个女孩,年轻、漂亮,走过来说,郝大夫你还认识我吗?我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你呀。她说你忘了,我就是在协和医院儿科住院的那个得肾炎的那个小孩。那个时候她脸肿的那个样子,我根本就不认识她,我怎么也不可能和她现在那种苗条的漂亮的身材结合起来。我说你怎么能记得住我?她说,您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说您和刘教授。我现在在中医学院参加一个培训班,我总是想拜访你们两个,结果在马路上就碰到了。我说,你现在怎么样呀?她说,从那回治好了以后,我的肾病就一直没有再犯过了。现在我在中国银行工作。你看这就是一个转机。

       又过了一些日子,地坛医院我的同学给我打电话说,我们这里有一个黄疸的病人,已经好几个月了,黄疸不能退,按说不应当这么长时间。我说,你想怎么办呀?他说,要请刘老来看看。我跟着刘老就去了。这个病人是个阳黄,急性黄疸性肝炎,又是大夏天,敞着胸,那个黄的颜色,鲜黄如橘子色,你只要看见一次,你会终生不忘,那种黄就是黄如蜡染,作为一个传染病,我总是胆怯。刘老师说,摸摸脉,摸摸脉。我就大着胆子,摸了摸脉,接触接触他的皮肤,摸完脉了,回到医生办公室。老师说,脉怎么样?我说,他脉有点浮。老师问,那浮脉怎么办呀?我说,他现在是黄疸性肝炎,湿热在里,没有表证。老师说,你说他身上痒不痒?我说,他身上痒。他说,身痒,脉浮,这就是表证。我想他是黄疸性肝炎,胆盐沉积在皮肤,刺激那个神经末梢,他当然身上痒了。可是老师就把这种身上痒,这种脉浮当作表证来看待。我说,老师怎么办呀?他说,你会治疗呀。我说,那我会了,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老师说,啊,这才学会。所以我学会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要学上三遍。老师经常说,你的悟性够差的。
这个人也是用这张方子,发了七天汗,从此黄疸指数一天比一天低。这个人当时是北京园林局的一个干部,据说,这个人前几年还在世。

       所以,脉浮主表,在临床上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不要认为,只是感冒了才叫表。

       皮肤病、皮肤的过敏、身上的瘙痒,甚至包括一些牛皮藓,只要脉浮,我们都可以用解表的方法来治疗,所以浮脉主表是泛指表证而言,并不能够限定在,它就是太阳表证。光是浮脉,可能是太阳表证,也可能不是太阳表证,所有的表证它都是脉浮的。

2. 头项强痛

       要想诊断为太阳表证,除了浮脉外,必须有第二个症状,头项强痛。

      “头项强痛”是头痛项强的意思。“
头痛主要是后头部疼痛。“项强”项强主要是后项部拘紧不柔和。

       后头部和项部为太阳经脉所过,这是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的表现。因此,这一症状是诊断太阳病的一个定位性的症状,没有它则不能诊断为太阳病

       比如:这个人有脉浮,有偏头痛,有耳聋,目赤,脉轻取即得,带有弦象,则可诊断为少阳经脉受邪。诊断为少阳头痛。

       又比如:病患有脑门痛,目痛鼻干,满脸通红,脉轻取即得,则为阳明在经脉受邪,那是阳明经的表证。

       只有头项强痛兼有脉浮,才可以断定为太阳经脉受邪,这才可以诊断为太阳表证。

3. 恶寒

       而恶寒 - “而”字在这里是表述进层的,是个进层连词。进层连词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时候,我们应当这样翻译“太阳之为病,脉浮,头痛项强,而且一定会见到恶寒”,它有而且一定的意思。

       因为太阳表证是风寒邪气伤人体表阳气的证候。体表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阳气不足,温煦肌表的功能失司,所以人自然首先会感到怕冷。太阳阳气有什么功能啊?温养肌肤,现在太阳的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温养肌肤的功能不足了,当然第一个信号,人体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怕冷,恶寒就是怕冷。后世医家认为“有一分恶寒,有一分表”。

       但是,当肾阳不足,表阳失助时,那个时候是真正的表阳虚,它也可以有恶寒。

       如何区分恶寒是外寒伤表阳,还是里阳虚导致的表阳不足呢?这就一定要结合脉象来看。脉浮的,是外寒伤表阳。

       注意:只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三个症状结合起来。我们才可以诊断这就是太阳表证。缺一不可。

       脉浮   提示 - 邪在表。
       头项强痛   提示 - 邪在太阳经。
       恶寒  提示 - 外来风寒邪气伤了太阳的阳气。

       因此,作为太阳表证来说,这三个症状都应当具备,缺一不可,单独一条,都不能够诊断为太阳表证。

       之所以把这一条,作为提纲。首先它体现了太阳病的主要证候是表证。其次它体现了太阳病的表证应当以脉浮、头项强痛、和恶寒为主要临床特征。符合这两个条件,所以可以把它作为太阳病的提纲。


       我们应当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作为一个经的提纲,它只是说这一经的主要证候。比方说,太阳病它还有腑证,还有变证,还有类证。这个提纲它就不能够包括它的非主要证候,像腑证、像变证。它只是代表了、包括了,它的主要证候 - 表证。

       当然对于太阳病来说,寒邪伤表以后,人体的阳气奋起抗邪,阳气出现病理性的亢奋,病证会出现发热,所以对于太阳病在它的整个病程中,它一定会有发热的


       后世医家提出,作为太阳病的提纲,还缺少发热,没有发热怎么能说是太阳病呢?实际上,太阳病的发热,有的可以先出现,有的可以后出现,因此在提纲里头就不再提它了。有了这三个症状,只有脉浮,也可以提示正气可以抗邪于表。这就可以作为太阳病的提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40

帖子

8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0
发表于 2018-6-29 21: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念花开 于 2018-6-29 22:03 编辑

       太阳病分类,太阳中风证--《伤寒论》学习笔记12



       由于人的体质不同,感受邪气的性质有所差别所以太阳病就有了不同的分类。

       *太阳中风

       《伤寒论》“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 - 首先确定了病位在太阳。

      “发热”- 它把发热放在前面,说明这个证候发热是最先出现的,它的病机是风阳伤卫阳(风邪与寒邪相比较风邪为阳邪),两阳相争引发卫阳病理性亢奋导致发热。
   
       阳气是什么,阳气是含有热能的,能够发出热量的细微物质,那么卫阳出现了病理方面的亢奋,人当然就要发热。

       风阳伤卫阳,两阳相争,引发卫阳出现病理性的亢奋,所以就出现了发热这种症状,张仲景又将这种卫阳病理性亢奋导致发热称为“卫强”。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这个“卫强”并不是卫气的真正的强盛,而是指的卫气的一种病理的亢奋

      “汗出”- 因为,风阳伤卫阳,卫阳卫外失司,在加上风主疏泄的(疏通排泄容易使人体的津液蒸发),营阴外越而为汗。

       我们洗衣服的时候,如果这个衣服没有拿洗衣机来甩干,我们就挂在房间里,如果窗户开着有对流,空气是流通的,这个衣服干的就快,如果这个房间的窗户是紧闭的,没有空气的对流,这个衣服干的就慢一些,所以所谓风主疏泄,就是风主疏通排泄,容易使物体,包括人体津液的蒸发。那么风邪伤卫阳,卫外失司,在加上风邪有蒸发津液的作用,使津液发于体表,这就变为汗。所以这就是汗出的病机。

       汗出的病机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第二个是风主疏泄,使营阴外泄而为汗。

       我们说在前面讲学习《伤寒论》的方法的时候,要对每一个症状的病机都能够了解。理解了它的病机,那么在治疗上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太阳中风证来说,具有特征性症状的就是这个汗出。所以汗出的这个病机,要特别关注

     “恶风”- 其实恶风和恶寒在病人的感觉都是怕冷。


       那么怕冷到什么程度,我们在病历上写恶寒?怕冷到什么程度,我们写恶风呢?


       身居密室,即把门窗都关起来。加衣覆被,即穿很厚的衣服,盖很厚的被子。仍然怕冷不减的,我们一般写为恶寒。恶寒是怕冷的重症。



       当风则恶,无风则缓的,我们一般认为这就是恶风。即如果空气流动他就感觉到冷,没有空气流动,他就不感觉冷了,我们把它叫做恶风。

       可见,病人主诉都是怕冷,只不过是怕冷轻和重的差别。我们今天在写病历的时候,区分比较严格,但是我应当提醒大家的是,在《伤寒论》里“恶风”、“恶寒”这两个词常混用,它们的区分是不太严格的,对于太阳伤寒表实证来说,该用恶寒的,有时候他也用恶风,对于桂枝汤的适应证该用恶风的他有时候也用“恶寒”,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当注意。


       为什么会有恶风寒这样的临床症状呢?我们前面也提到了,这主要是风寒邪气伤人表阳,表阳被伤,温煦失司,所以才有怕冷这个特征。

     “脉缓”- 这是在“太阳病”的前提下讲的脉缓,它应当包括了第一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三个症状,因此这里的脉缓,应当是脉浮缓。脉浮主正邪相争于体表,气血浮盛于外。
   
       这个脉缓的缓,不是指脉搏节律快和慢,而是指脉搏的形态松弛、柔软。它是和太阳表实证那个寒主收引血管紧张度高所出现的紧脉相对而言的。因为太阳中风证有发热,有发热脉搏必然快。所以这个“缓”不是指的节律的快慢,指的是血管松弛柔软。

       为什么是松弛柔软的?一是说明它没有寒邪,再一个说明汗出伤营。因为汗是阴血所化,伤了阴血中的津液,营气不足,所以血管按下去就是柔软和松弛的。张仲景将有汗出营气被伤、脉搏松弛而柔软叫作“营弱”。所以,卫强营弱,营卫失和,我们就可以看成是太阳中风证的基本病机。

       * 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这就是太阳中风证的基本病机。

       仲景就把它命名为“中风”。“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就叫中风。

       注意!这个中风的证候,当然和后世医家所说的脑血意外所导致的突然出现的偏瘫的那个“中风”是两回事。这个中风是指的一种表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40

帖子

8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0
发表于 2018-6-30 10: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念花开 于 2018-6-30 11:20 编辑

太阳病分类,太阳伤寒证--《伤寒论》学习笔记13


       《伤寒论》“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必恶寒” -  太阳伤寒是寒邪伤表阳的证候,寒是阴邪,它最容易伤阳气,寒伤阳气伤的最重,肌表阳气,太阳的阳气被伤,温煦失司,所以恶寒这个症状,必然最先出现而且也最重。所以原文说“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强调了恶寒这个症状最先出现。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 “或”就是有的。就是有的病人找你看病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发热,有的病人来看病的时候还没有出现发热。

       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因为太阳伤寒的发热是寒邪闭郁阳气,阳气郁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表现为发热。它不象中风,中风呢,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风邪伤卫阳,很快卫阳就出现了病理性亢奋。

       这就象我们洗热水澡、温水澡,一洗我们身上就暖和了。你要洗冷水澡的时候,常常赶紧冲啊,冲完了之后,把身上擦了一遍,过上一会儿,才觉得身上暖和。所以太阳伤寒寒邪伤表以后,阳气郁积到一定程度,才可以表现为发热。因此这个发热出现的时间,有的人就早一些,有的人就晚一些。但是对于太阳伤寒证来说,迟早是要出现发热的

       如果自始至终这个病就不出现发热的话,那就不能诊断为太阳伤寒,那就要考虑这可能是个少阴伤寒。

     “体痛”- 在第35条作了较多的描述,“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也就是说全身肌肉、全身关节,还包括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都出现了疼痛的表现。这是太阳伤寒证的一个特征性的症状。这主要提示了这是寒邪伤表,寒是主收引的、主疼痛的。寒邪伤表使肌肤的气血涩滞不通,不通则痛。亦使肌肤、骨节的筋脉拘挛,拘挛则痛。我们说太阳中风的特征性症状之一是汗出,我们要掌握太阳中风证汗出的病机,那么太阳伤寒证突出症状之一是身体痛。我们要熟悉太阳伤寒体痛的病机。

     “呕逆”- 呕逆是胃气上逆的表现,这个呕逆是不是由于寒邪伤胃而引起的胃气上逆呢?如果是寒邪伤胃的话,我们在治疗太阳伤寒的过程中,应当不应当加温胃降逆止呕的药呢?

       应当说这不是寒邪伤胃,因为我们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体表受邪以后,正气要抗邪于表,然后它就不能够顾护于里,这个时候常常能够出现里气升降失调,在临床上表现来看,轻则为食欲不振(正气抗邪于表而在里的消化机能下降的表现);也有可能出现呕逆、还有可能出现下利、还有可能出现不大便不同体质的人的表现也就不一样。

       容易导致胃气上逆的,就会出现呕逆;
容易导致脾气不能升清的,可以出现下利。有的人得了表证之后,正气抗邪于表整个胃肠机能薄弱,胃肠不蠕动,就有可能几天不大便。这也是可能的。这些都可能是外感病的病程中所导致的里气升降失调的一种反应。但是它们决不是邪气已经内入胃肠。呕逆不是太阳伤寒的一个主症,而是一个副证或说是一个兼症

       有一次,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她两三岁儿,就医,发烧一个礼拜,高烧不退,是在冬天,患儿包裹的很严,在诊室中打开包裹物时,患儿放屁奇臭,冬天我们屋子的窗户都关的很严实很臭,凭着这一点判断这孩子肯定有停食了。我问,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啊?患儿家长讲:孩子感冒了,开始高烧,然后我就想这孩子感冒了发高烧,一定要增强抵抗力才能使病好的快呀,我就给他炖元鱼汤,炖乌鸡汤。没想到越喝烧越高,吃了许多西药也不好。您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啊。高烧不退,舌红苔黄腻,而且还怕冷,包那么厚。我就给他在病历上写:着凉停食。方子:外散表寒,内化食滞。我说就开2服药,吃完,大体烧就能够退了。回去之后果然是这样,吃了一付药烧就退了。

       过了三个月,这个妈妈带着这个孩子又来了,这已经是春天了,说,我们的孩子又发烧了。这次,幼儿园其他孩子都没有感冒,就我们这孩子感冒了,又是高烧不退。我说,这次是怎么回事啊?她说,大夫,我为什么来找你呀,上次就吃了你那两付药以后,我这孩子不仅发烧退了,而且食欲特别好,(你想我用了内化食滞的药,待感冒好了,这孩子胃肠功能恢复的很快,然后他的食欲会特别好)他吃的特别多,我就每天给他吃(作为妈妈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吃点),没想到现在我们幼儿园的其他孩子都没有感冒,就是那天气温稍稍降了一点点,我给他穿的少了一点点,结果我们的孩子就高烧不退。我就给他写病历,“停食着凉”,方药还是开,外散表寒,内化食滞的药。这个妈妈拿着这个方子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她又回来了,她还没有去拿药呢,她说,大夫,我看您写的这个病历,和您开的这个方子。三个月前,您写的是,“着凉停食”用的也是这几个药,现在,您写的是“停食着凉”用的也是这几个药,您两次的诊断不一样。我说,怎么不一样?她说,您看一个“着凉停食”,一个“停食着凉”,可不诊断不一样吗,怎么用的药都是一样的。我说,你还挺适合学医的,你怎么这么细心啊。


       我这个时候就跟她讲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一次你知道你那孩子,为什么感冒了高烧不退呢?感冒了以后,正气抗邪于表,里气相对的就不足,消化能力它就低下,这个时候应当饮食清淡,你不能想要给他增强抵抗力,你又是炖元鱼汤,又是炖乌鸡汤,这样的话,孩子就消化不良,这人体的正气是顾得着在表抗邪啊,还是顾得找在里消化饮食啊,所以两头顾不着,着凉导致的停食,内外牵扯正气,所以这孩子就高烧不退。我说,第一次是不是这样。她说,对,第一次是这样。我说第二次呢,孩子食欲好,你应当保证他,三分饥,七分饱就可以了,孩子要多少,你就给他吃多少,先导致的停食,停食了之后正气趋向于体内消化这些饮食,他的表气就不足,所以还没有什么风吹草动,幼儿园的其他孩子都没得感冒,你这孩子最先得了感冒。她说,对对对,我觉得给他吃得好,孩子体重长得很快,个子长得也很快,他怎么倒先感冒了啊。我说,先饮食停滞,正气趋向于体内来消化这些饮食,体表的正气就不足,所以这叫停食而后着凉。她一听觉得有道理,她说,那我今后带孩子怎么办啊?   我说,今后你要保证这个孩子,三分寒,七分暖,三分饥,七分饱。这样养的孩子就可以少得病。

       所以我们这里的呕逆不是风寒邪气直接侵犯胃肠,而是正气抗邪于表,而不能顾护于里的一种表现。在临床上可以有四种情况(食欲不振、呕逆、下利、不大便),都属于这种病机。

       因此,呕逆不是太阳伤寒的一个主症,而是一个副症,或者说是一个兼证。

     “脉阴阳俱紧”- 这个阳脉是指的寸脉,阴脉是指的尺脉。实际上阴阳就是指的寸关尺三部脉,在太阳病的前提下讲“紧”就应当是说,寸关尺三部脉都浮紧

       紧主寒邪盛,因为寒是主收引的,寒伤肌表是肌肤的气血涩滞,筋脉拘挛,血管也属于筋脉之一,血管拘挛,紧张度曾高,所以脉摸起来就是紧张度很高的。所以紧主寒邪盛,浮主邪在表。

       在《伤寒论》出现,“脉阴阳俱紧”的有两个证候:一个是太阳病,太阳伤寒。 寸关尺三部脉都浮紧;一个是少阴病,少阴伤寒。当寒邪盛伤少阴里阳的时候,也可以出现“脉阴阳俱紧”,只不过少阴病的脉阴阳俱紧是寸关尺三部都沉紧。

       强调“寸关尺三部脉都浮紧”是因为如果只是寸脉浮紧、关脉浮紧而尺脉不浮紧的话,比方说尺脉沉,那可能伴有少阴的里阳虚。

       所以要想诊断为单纯的、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证,一定是[寸关尺三部脉都浮紧]!

       有了上述的证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寒邪闭表,卫闭营郁的证候。

     “卫闭”- 卫阳被闭郁,它的临床特征,一个是卫郁以后出现的发热,一个是卫闭之后表现的无汗。
发热无汗,这就是卫闭。

      (这一条原文中没有提到无汗这一个症状,而在第35条中提到了“无汗而喘”,这叫详于后而略于前,在《伤寒论》中经常有这种情况,或者详于前而略于后,或者略于前后详于后,所以我们读《伤寒论》的时候,常常要前后对比,相互补充,甚至还要从无字句处来探求它的含义,以后我会提到的,它文字表面并没有写出这个主症来,但是从它的字里行间,从它的鉴别比较,你可以体会出它的主症,它在这里并没有用文字直接写出来,以后我们会学到桂枝二越婢一汤,它的主证有心烦,它原文里并没有,但在它的字里行间,它和少阴病相鉴别,我们就知道它的主症有心烦)。
   

     “营郁”-表现为身痛。(无汗即是卫闭的表现,也是营阴郁滞的特征)

       所以太阳伤寒的病机是,卫闭营郁

       以上讲了中风和伤寒两证候,从病机分析的角度,我们是从风邪和寒邪的性质来分析它的病机的,但是中医对病因的认识有一句名言“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即如果没有发病的时候你是不知道感受的什么邪气的)“因发知受,发则可辨”。

       西医对病因的认识:比如它所说的结核杆菌,它是在实验室中可以找到的,可以培养的,它所说的大肠杆菌、链球菌也是同样,它们在没有感染人而使人得病时候,它们都可以在实验室中找到。

       而中医则理论则不是这样的,你不能拿一个风邪出来给人看看,自然界的风是正常的气候。所以人没有感受邪气或说人不发病的时候,我们就无法判断他感受的是什么邪气。这就是“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辨”的释义。

       但事实上,人一旦发病出现症状之后,它所表现的这组症状,它并不仅仅是致病因素所决定的,主要还取决于机体的反应能力,机体的反应状态。所以我们所说的风也罢、寒也罢、中风也罢、伤寒也罢,主要是患者平素体质决定的,平素体质偏于卫阳不足的,他得病就容易多汗容易得中风,平素体质卫阳偏盛的,他得病就容易寒邪闭表,就容易得伤寒。体质因素不一样。

       记得有一年,是前年还是大前年的冬天,北京流感流行,我们东直门医院根据当时的流感的特征,做了协定处方,然后就在一楼大厅里面,摆了一排桌子,因为流感的病人非常多,我们预先就加班加点的,把这个协定处方的药煮好了。只要病人一来,符合其特征的,就每个人给几袋子煮好的药。所以我们那一个月的利润,大概就超过了半年的利润。在此期间,有一天,一对年轻夫妇找郝大夫看病,两人发烧接近一周,他们也是得的流感病,开始吃了一些西药不退烧,然后到本院拿了协定处方的药吃了还是不退烧。看病时女子快言快语,她说,大夫,我是可以报销的,他不可以报销,你开中药的话,你就开我一个人的名字,把剂量加大,然后我们回去省事,两个人的药一块煮了,煮完之后,我喝一碗,他喝一碗。我这个时候并没有理她,我在问这两个人的症状并看了两个人的脉象。看完了之后我就说,您得的是风热外感,你的丈夫得的是风寒外感。她说,不对!大夫,不瞒你说,我们俩刚结婚二十天,我们同住一间房,同睡一张床,同吃一锅饭,他怎么受的是风寒,我怎么受的是风热啊?我们有一些年轻的同学也很奇怪,他们俩的环境完全一样,怎么会一个是风寒外感,一个是风热外感呢?我跟那个女的说,你呀,平素是个阴虚火旺的体质,做事风风火火,容易心烦急躁,你的丈夫是个性格内向,沉稳沉静,平素是阳虚寒盛的体质,经常手脚凉凉的,不好说,不好动的,这样的性格,这样的体质。这女的说,大夫,你会算命?我说,我不是会算命,你看你进来,只是听你一个人说话,你丈夫到现在一句话还没说呢。这不一看就看出来了吗?我说,他平素是个阳虚体质,所以受了外邪以后,它就容易化寒,因此,他只要一得感冒,就容易全身疼痛,鼻流清涕,容易没有汗。嗯,他丈夫直点头。我说,你呢,一得感冒,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咽喉肿痛。她说,是,我从小就爱得扁桃腺炎,几乎每个月都发一次烧。我说,你们俩个体质不一样,现在的症状也不一样。你看你是咽喉疼痛,咳嗽吐黄痰,你的丈夫呢,是全身疼痛,鼻流清涕,发热怕冷比你严重的多。我说,你们俩个能吃一样的药吗?她说,这样说来就不能吃一样的药了。我说,他需要用辛温解表药,你需要用辛凉解清解药。我给你们一人开一付药,咱们也不用多喝,你们两个恐怕吃上一次两次,烧就可能退了。我说,要是这一付药退不了烧的话,那么我明天晚上还有门诊,你们再来找我的时候不用挂号。我也是想让同学们看看这个病例。第二天晚上,这俩个人高高兴兴的来了,说,大夫,我们这次可不是来看病,吃了您的药一次,我们出了汗退烧了。

       所以说,我们辨风寒、辨风热,并不是根据气候环境,而是根据这个人的临床症状,而这个人的临床症状,实际上包含了他的体质因素,包含了他肌体对邪气反应状况和反应能力在内。

       所以说中医的辩证论治,它不仅是针对外来的致病因素,也针对人体的反应状况在内。它是一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而不是群体化的治疗方案。它的疗效最好,是一种优化的选择

       这俩口子同时用一样的西药,这就是群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用一样的中药这也是群体化的治疗方案。要根据他们每个人的具体临床表现不同,通过辩证开出来的方子,这就叫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它的疗效最好,应当说它是一种优化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40

帖子

8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0
发表于 2018-6-30 11: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念花开 于 2018-6-30 13:28 编辑

太阳病分类,温病、风温--《伤寒论》学习笔记14


      《伤寒论》“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口渴”- 温热邪气和风寒邪气是不同性质的邪气,温热邪气最容易伤人阴液,所以温热邪气伤人的开始就出现了阴液不足的口渴。


      “发热”- 温热邪气是阳邪,阳邪伤表,引发卫阳出现病理性的亢奋,所以发热会最先出现,因此这个发热和太阳中风的发热病机是基本一样的。温热邪气伤肌表,人体的阳气起而抗邪,导致了卫阳的病理性的亢奋,所以发热这个症状最先出现。

      “不恶寒”- 恶寒,这个症状是寒邪伤人阳气,阳气被伤,温煦失司的表现,对于温热邪气伤人体表的阴液来说,一般不存在着阳气被伤的问题,所以它一般不恶寒。
   
       然而温热邪气常伴有风邪,温热邪气伤人肌表的初起阶段,如果加有风邪,也许病患会有短暂的、轻度的怕风的感觉。
   
       所以这里说“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

       现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太阳病的提纲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且我们还说,以后凡是遇到“太阳病”这三个字,都应当包含有这三个症状。可是现在遇到了“太阳病”这三个字,却说是不恶寒,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应当说《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风寒邪气伤人阳气的病变,张仲景尽管看到了温热邪气伤人阴液的证候:“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但是对这种证候到底伤的是什么? 应当怎样去进行辩证分析,辩证论治,限于当时,时代的缘故,他暂时还没有能够认识清楚,所以只能暂时用太阳病这个名词来命名。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完全是一个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手太阴温病,在这用“太阳病”这三个字是不合适的。因为体表的阳气是太阳所主,而体表的阴液是靠肺来输布的,那么风寒邪气伤表阳,把它叫做“太阳病”,完全可以理解,而温热邪气上受,伤了肌表和上焦的阴液,就不应该再把它叫做“太阳病”了,而应当把它叫做肺卫的证候,叫做手太阴病温病。这是我们对这段话的解释,对太阳病这三个字的解释。


       原文:“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如果直接从原文来看,我们的讲义把风温看成是温病误用辛温发汗药以后所出现的变证。但是《伤寒论》的“伤寒例”里,风温、温虐、瘟疫这些病名,都是相互并列的,因此我觉得,“风温”就是一个独立的病名,它不一定是温病误用辛温发汗药以后造成的变证。因为“风温”,它本身就是个独立的病名。

       如果“风温”是个独立的病名的话,我们怎么理解,“若发汗已,身灼热”呢?也就是说高热、汗出而热不退的这种证候,我们就可以把它叫做“风温”。如果遇到一个汗后仍然是身灼热的这种证候就是风温,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

       既然风温是一个独立的病证,所以底下才说,原文:“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脉阴阳俱浮”- 寸关尺三部脉都浮数。这里的浮是主热的

       主热的浮脉与主表的浮脉的不同?

       主表的浮脉:病机是肌表有邪,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不能顾护于里,故在里是相对气血不足的,所以它的脉象是轻取即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这是主表的浮脉。

       主热的浮脉:病机是热盛鼓动气血,气血壅盛,血管扩张,所以脉轻轻的一摸就摸到了,并且重按滑数有力,这是主热的浮脉。这种主热的这种脉象后世不再把它叫做浮脉。但《伤寒论》里把它叫浮脉。

       所以这里的“阴阳脉俱浮”是里热盛,鼓动气血,气盛血壅,血管扩张而导致的脉轻取即得的一种表现,阴阳(即寸关尺三部)脉都浮而滑数。

     “自汗出”- 是里热逼迫津液外越的表现,里有热,肌肤就要散热,散热常常以汗出的形式进行。

     “身重”- 是热邪壅滞气机。人之所以有轻巧灵活的的运动,仰仗人体的气机流畅,所以热邪盛,壅阻气机,可以使病热翻身都困难,我们临床见到的高热的病人通常是非常疲劳的躺在床上,翻身都翻不动,这就是热邪壅阻气机的表现。
   
       《伤寒论》中有多处身重的病机都是热邪壅滞气机。

      “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这是热扰心神,热盛神昏的主要表现。

       温病在传变的过程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实际这里的“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这就为后世的温病学家提出了“逆传心包”(规律)的一个依据。揭示了温病传变途径的一个特征症状。

       这样的一个证候,脉又滑又数,又有热盛神昏,你若误以为是实热已成,而采用了下述错误的治疗方法,就会出现相应的后果。

       原文“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下者”- 如果被用泻下的方法的话。

     “小便不利”- 这里的小便不利是因为被误下以后下焦阴伤,化源不足,津液不足,所致的小便少。而不是指尿道涩痛。

     “直视”- 这是指两个眼睛呆滞凝滞无神,这是下焦肝肾阴伤的表现。肝肾阴伤目睛失养才出现了两个眼睛呆滞凝视无神。

     “失溲”- 溲指小便,失溲即指小便失禁。后溲、大溲才是指大便。这里的失溲就是指小便。

       为什么我们有的教材,包括我们的五版教材,要把这个“溲”说成是大小便,他就是觉得,怎么前面有小便不利,后面又有小便失禁这不是矛盾吗?他想不通。

       事实上前面的“小便不利”是指的尿少,后面的“失溲”是指的小便失禁,尿尽管很少,就有一点点,它也可以失禁。小便失禁是热盛神昏膀胱失约的缘故。这个病在这个程度还达不到出现大便失禁的严重程度,大便失禁常常是人临终的表现。


       所以,这里我们要把“小便不利”和“失溲”分清楚。“小便不利”是指尿少,阴液不足、化源枯竭。只有这么一点点尿,也可能出现尿失禁,热盛神昏嘛。所以这个“溲”绝不是指的大便。我们今天要特别注意。
   
       原文“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

     “被火”- 指的是误用火疗。火疗包括有:火灸、火针、火熨、火熏这是《伤寒论》中涉及到的火疗法。

     “火针” - 在古代没酒精灯,当时是用针裹上棉花沾上棉油点上烧令通赤,再刺到穴位里,汉代的火针从出土文物来看,有的针是很粗的,跟我们现在26自行车辐条细不了多少。你说,拿这么一个针要扎人的话,烧令通赤,你说这个人连紧张带害怕,加针刺的这种刺激,他会不会吓出一身汗,这一身汗一出,就退了烧了。这种火针有一种威慑作用,张仲景用来治疗诈病,他怎么治呀,你比方说家里人有什么人得了重病了,大夫你去看看吧,结果大夫一到家里,这个病人一听大夫来了,面壁而卧不理大夫,张仲景知道,这不用问,一定是诈病。如果他要是真病的话,大夫一来,他肯定要跟大夫说话,(不理大夫)这就是诈病。他就摸摸脉说,这个病很重很重,非得用火针扎上几百处,用艾灸烧上几百处就好了。这个病人一听,赶快说,我没病我没病。你看用火针也是治诈病的一种方法。《伤寒论》原文里,就有这一条。

     “火灸” - 在汉代的灸往往是指的瘢痕灸。

       瘢痕灸用这个艾绒,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会不会做,艾叶里头有许多纤维素,然后把一大堆艾叶放在木板上捣,捣乱完后把艾绒拿过来,把渣子扔掉,再捣,反复捣上多遍以后,把艾叶中的纤维素完全去掉了,这个艾绒是非常软绵绵的,你把它捏成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状,你就把它做成小麦粒那么大,小绿豆粒那么大的小小的艾,炷不要太大,然后把它放在要灸的穴位上,拿一个香,轻轻一碰,把它点着了,你会发现,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被灸的人喊疼疼,一压压灭了,没关系,烧不着手的,把这灰轻轻的吹掉,然后再放一个小艾柱,再点着,他又嚷疼,快烧到皮肤的时候,你再给他压灭了,那么再放上第三炷,你会惊奇的发现,等它烧完了,病人也没有嚷疼。怎么回事呢?神经末梢已经烧焦了,他只是感到热,他不感到疼了,你再放上一个艾炷,再灸,再放一个,再灸,即使是保健灸,也需要灸上七壮。灸上七壮以后,局部恐怕是2度以上或者3度的烫伤,然后留一个大焦痂。这个时候你让病人吃发物食品,生葱生蒜、生辣椒,吃羊肉、吃海鲜,让他发,使这个焦痂下有许多渗出物,千万不要把焦痂抠掉,也不要让他洗澡。局部有这样的一个创伤,肌体就调动了全身的力量来修复这个创伤,肌体的免疫能力就提高了,也许就借着这个机会,治好其它许多疾病。这个灸法很有意思的,可以提高免疫机能。大体这种灸疗,可以有两个星期左右的疗效。而且有些很疑难的病症,没准就通过几次瘢痕灸,就可以得到彻底的治愈。比如说一些过敏性的疾病。


       但是这种灸的方法,要留一个终身的瘢痕,所以不要再面部灸,喜欢穿裙子的女孩子也不要再腿部灸,在不暴露的地方来灸。

       我发现,现在暴露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原来你说灸丹田吧,问题不大,可是现在,在大马路上,你就看得到把丹田都露出来的人了。当然我们现在隔物灸,和其它许多灸法的改进,不用再有这种瘢痕了,但是古代的这种瘢痕灸,也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日本有一个长寿村,那个村的村民,每个村民到十八岁以后,每年的立春这一天,都在足三里穴上作瘢痕灸,他们那个村的平均年龄,在九十岁以上,接近一百岁。当然这个村的长寿,可能和其它许多因素有关,但是用瘢痕灸法,年年都灸一次足三里,这对于提高免疫机能是很有疗效的。


     “火熏法” - 从文献记载来看,有的在地下挖一个大坑,然后放许多木柴,燃烧之后,把大坑周围的地都烤的很热,然后铺上一些植物的叶子,芳香药物的叶子,再洒上一些水,人躺在上面,上面再盖上被子,这不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桑拿吗。
   还有的拿一个大锅,锅里放上芳香的药物,给它烧开了之后,放上结实的木板,然后把人放上去,一定要结实,不要让他漏到锅里头,然后再盖上被子。我们今天的发展,桑拿就是火熏法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火疗的方法,对于沉寒痼冷的疾病,再治疗上是有疗效的,但是对于一个温热病来说,那就等于火上浇油,以火治火。

     “微发黄色”- 轻的就会出现发黄,这种发黄的病机是热伤营血,营气不固

       正常的人面色红润,不是苍黄或萎黄,这是因为我们的营血能够输布的表现,火热内伤营血以后,正常的营气不能够输布,而导致了发黄。

       近来有些人说,这种发黄是一种溶血性黄疸,是毒热破坏了红血球后,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液中的一种溶血性黄疸。这个只供大家参考。
   
       但是我们说,这是热伤营血,营气不布造成的发黄。

     “剧则如惊痫,时瘛疭”- “疭”是肢体的伸展,“瘛”是肢体的收引。瘛疭是肢体的一收一伸,这即是抽搐,这是热盛动风的表现。

       热盛动风出现了抽搐,就象惊证和痫证一样。小儿抽搐的病叫惊症,成人抽搐的病叫痫证。抽搐的病,小儿曰惊,成人曰痫。所以严重的出现了热盛动风,就像儿童的惊风证,成年人的癫痫病一样。

       这体现了温热邪气伤人容易发黄,容易动风的特征。


       原文“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若火熏之”- 如果你再用火熏的方法。

     “一逆尚引日”- “逆”者错也,误也。如果一次错误,两次错误,病人还可以多活几天。

     “再逆促命期”- 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错误的治疗,你只能缩短病人的生命。多次进行错误的治疗就会促进病人的死亡。

       在风温病的一系列错误的治疗的基础上,出现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问题。出现了温热邪气容易下伤肝肾阴的问题。出现了温热病容易发黄的问题容易动风的问题。

       此条为后世温病学家来研究探讨温病的发病规律,温病的传变规律给与了很多启迪。

       这第六条,就把温热病的特征都给描述出来了。在学习伤寒时,第六条并不重要,但是学温病时,第六条就是很重要。

       上述我们讲了太阳病的分类。有太阳中风,有太阳伤寒,有太阳温病,有风温,我们现在不把它叫做太阳温病、太阳风温,我们就把它叫做温病和风温。这是四个证候。这四个证候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

       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的,这是太阳中风。
   
       恶寒、发热、无汗、身疼痛的,这是太阳伤寒。

       发热而渴、不恶寒的,这是太阳温病。

       高热、汗出而热不退的,这是风温。


       这四个证候都属于外感病的初起阶段,前两个属于风寒外感,后两个属于温热外感,张仲景把广义伤寒的风寒和温热两大类病证的临床表现,分得清清楚楚,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太阳病的分类提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40

帖子

8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0
发表于 2018-6-30 13: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念花开 于 2018-6-30 15:53 编辑

太阳病的自然病程(七日节律)--《伤寒论》学习笔记15


      《伤寒论》“七、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发于阴,发于阳”关于这里的阴和阳,我们归纳一下注家的认识,

      “病发于阳” -

     
   * 有一部分注家认为是指三阳,病发于三阳是阳证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也就是说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征候应当是阳证,应当是三阳病。的确,太阳病是发热、恶寒同时出现;阳明病是但热不寒或是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或者是蒸蒸发热,或者是日晡发潮热,阳明病也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少阳病,往来寒热,或者头痛发热,或者呕吐而发热也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所以,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是阳证,是三阳的病。

       那么阴呢?就是指三阴病。

     “病发于阴” -

      
       是指的三阴,指的是阴证,以恶寒为主要特征而不发热的,一般来说是三阴的病,是阴症

       这样的解释和理解病发于阴和病发于阳,是否符合临床的实际情况呢?应当说临床确实是这样的。因为发热和恶寒是外感病病程中,最
常见的两中证候,所以,以发热为特征的是阳证,以恶寒为特征的是阴症,你把握了辨出阴阳就把握了辨证的大方向
  
       这个认识可以说有指导临床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有的书里就在就把这一条,在编排归类时侯,把它放到了太阳病片的最前面。把它作为第一条,就是说六经辨证分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分证实际上就是阴阳分证。因此把发热恶寒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放在了第一条,是辨阴阳的总纲。《金匮玉函经》也是把它放在第一条。

       但是,如果这样认识这个问题,与后面的“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结合起来的话,结论是发于阳是阳证,要七天才能好,发于阴,是阴症,六天就可以好。这和临床的实际情况就不相符合了。因为阴症是真阳衰微的征候居多,常常是不去治疗的话,它很难自愈的,怎么能说发于阴者六天就可以好了呢? 如果和后面的话结合起来的话,那么人们就对刚才这个认识 产生了动摇。

       * 于是乎,就出现了第二种认识。

       说,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少阴。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太阳病确实是发热恶寒同时出现,符合临床实际,符合《伤寒论》对太阳病的认识。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少阴病,特别是少阴寒化证,在早期阶段,是没有发热的,只有畏寒蜷卧,手足逆冷,下痢清谷,脉微欲绝,但欲寐,这样真阳衰微的证候。也符合临床实际。

       但是与后面的话“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结合起来看,太阳病确实它的自然病程就是七天是符合的,而少阴病,特别是真阳衰微的少阴寒化证,它六天是绝对不能自己好,如果不积极救治的话,它会肾阳越来越虚,最后还可能导致亡阳而死的这种不良后果。少阴病,六天它就不能自己好,这种解释也是说不通的。

       * 于是又产生了第三种解释。

       说,“发于阳” - 是发于太阳中风,因为风为阳邪,太阳中风证是风阳之邪伤卫阳,这就叫发于阳。所以它起病之初,“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先见到了发热随后见到了恶风寒,这是发于风阳之邪伤卫阳,就叫太阳中风证。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阴是指太阳伤寒,原文第3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在它的起病之初,对于太阳伤寒来说,起病之初它就是无热、恶寒。这于临床实际也是相符的。

       如果我们再结合后面的话“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太阳中风的自然病程一般是七天。对于太阳伤寒来说,别看它寒邪闭表,无汗高热,这个病它的病程,要比那个自汗出的那个病的病程要短,它倒容易好。

       结合到后面这两句话,我觉得发于阳是发于太阳中风,发于阴是发于太阳伤寒,更符合整个原文的意思。

       因此说,“发热恶寒,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很可能就是专门辩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初起的一个条文。只不过这样解释好象把这个条文的指导意义降低。因为有的人把它作为指导辨阴阳的,把它上升到辨阴证阳证的总纲,这个纲领就比较高一些。
   

       以上三种观点都供大家参考。

       下面我们就谈谈什么叫“阳数七,阴数六”。

     “阳数七,阴数六” - 对它历代医家的注释和说法都不太一致。

       我在这里引用唐代孔颖达《尚书正义》中的一段话。它的主要内容来自于《易经.系辞》中的意思,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小,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而来。

       孔颖达讲,五行为什么把水放在第一位呢?从五行这个词来说,它和五才的概念是不同的。

       这个五行和五才都是指的木、火、土、金、水。

       但是这五个字在五才中是指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事物,所以《左传》就有“天生五才,民并用之”的话。

       那么在五行中的“行”的意思是什么呢?《说文解字》说,“人之步趋也”就是人向前迈步,这就是行的意思,行字的这个含义直到现代汉语中还是这样,例如通常所说,人行道,自行车等。这个行就是运动、运行的意思。

       所以木、火、土、金、水在五行中的含义,不是指具体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行而下的木头、哗哗的流水、熊熊的火焰、广大的土壤和坚硬的金属,在五行中它不是指这个,它们是指的气的运动,气的运动特征,气的运动方式

       所以汉代的《白虎通》才说了这样的话:“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 这里为什么用“行”呢?而不用这个“才”?

     “欲言”,是想说,木、火、土、金、水在这里代表的是天,天就是大自然气的运动特征。

       所以《伤寒杂病论序》自己说“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廪无常,以有五脏”,大自然敷布了五行之气,这是指的气的运动,才有了万事万物的生生不息,人体廪受了五种常规的气的运动方式,才化生了以五脏为核心的脏腑经络系统,这是《伤寒论》中对五行的认识。

       在《黄帝内经》里常常把五行叫做五运,“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腑也”。它把五行又叫五运,五行和五运和阴阳并列起来认为这是化生大自然万紫千红生命世界的本源。关于五行的问题后面还会讲到。

       这里孔颖达所说的“五行之体”,五行落实到“在天为气,在地成形,”落实到地上能够看得到形状的叫做体,在这不是讲的气了。

       无行之体,看得见的水,


     “水最微细为一”  - 水是最微细的所以它是一,也就是说大自然要想化生生命的话最先必须最先有水,至于它的生数是一,就是最先有了它。

     “火渐著为二” - 熊熊的火焰,我们能够看得到它的形状,它代表着热能,代表着热量,如果大自然只有水而没有热能的话,是不能够化育生命的,所以火的数就是二。

     “木形实为三” - 到了树木它就有了具体的形状,所以它是三。有了水,有了阳气,有了热能就有了树木。

     “金体固为四” - 金属比木就更加坚固,所以它是四。

     “土质大为五” - 而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广博的大地上所化生的。所以土质大,为五。

       水1,火2,木3,金4,土5,这就是五行的生数

       在《易经.系辞》中,天代表阳,地代表阴,奇数是阳数,偶数是阴数。

     “天一生水” - 是说 阳数1,是水的生数


     “地二生火” - 是说 阴数2,是火的生数


     “天三生木” - 是说 阳数3,是木的生数


     “地四生金” - 是说 阴数4,是金的生数


     “天五生土” - 是说 阳数5,是土的生数


     “此其生数也” - 这就是五行作为五体,这就是它的生数。


       但是,有了生数之后,这个物质并不是稳定的,


     “如此则阳无匹,阴无偶” - 它没有阴阳的匹配,由气化成的形是不稳定的,要想稳定必须要有阴阳相配合。

     “地六成水” - 1+5 水的生数加土的生数,六是阴数,“天一生水”是阳数,这样阴阳相匹配,水就形成了固定的、看得见,摸得到
的,行而下的物质,就是稳定的。


        以此类推。

      “天七成火” - 火的生数2+土的生数5
      

      “地八成木” - 木的生数3+土的生数5


      “天九成金” - 金的生数4+土的生数5


      “地十成土” - 土得生数5+土的生数5

      “于是阴阳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于是由气就化成了具体的形状。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而下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材料就算化成了,所以,“固为之成数。”

       我引用上述这段话是想得出两个结论:

       一个,7是火的成数,6是水的成数。《黄帝内经》说,“左右着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和火最能够代表阴阳的特性,因此《伤寒论》就以水的成数6代表阴数,火的成数7代表阳数。这就是“阳数七,阴数六”的来源。因为7是火的成数,火是代表阳的,6是水的成数,而水是代表阴的,这就像《黄帝内经所》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我们现在明白了什么叫,“阳数七,阴数六”。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中风证,大体七天好,病发于阳,阳数足了,病就好了。伤寒病,病发于阴,阴数六,阴数足了,够六天了,病就好了。这是古人对外感病,自然病程为什么六天、七天可以自愈的一个理论的认识。在事实是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第八条。

      《伤寒论》“八、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固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其不传,则愈”

      “太阳病” -   这里所说的太阳病,或者是中风,或者是伤寒。它有头痛、身疼、发热、恶寒。

      “头痛” -  这里是以头痛,代表了太阳表证的所有症状。

      “自愈” - 指没有经过治疗,也没有发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情况下,到第七天的时候,太阳病自己好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以行其经尽故也” - “行其经尽”就是说这个病的自然病程结束了。

      “自然病程” - 有许多疾病属于自限性疾病,比如说,病毒感染,它就属于自限性疾病,你不用去治疗,只要没有发生合并症和并发症,而机体的康复和抗邪的能力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到了一定的时间它可以自己好。比如,病毒性肝炎就是这样,特别是甲肝,你不用去治疗,只要
喝凉开水,只要护理好没有发生合并症和并发症,一定的时间它自己会好。病毒性感冒也是这样。

       在汉代,在自然界没有人类大量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及天然饮食和日出而作日落而休的生活状况下)许多病程有着明显的自然节律。上述这条张仲景就是记载太阳病的七日节律。那么这个七日节律是否存在呢?


       美国有一个医生叫哈尔贝克,1982年他来中国讲学,就在我们北京大学留学生小院,一个小小的教室,听他讲课的也就是十几个人,当时我在场。哈尔贝克教授,讲了他的一个什么样的实验呢?他从二十多岁,步入医学研究开始,他就和他的一个朋友来研究人体的生理节律。对他那个朋友说,你能不能配合我作这个实验。朋友说,我怎么配合你呀?他就说,你把你每天的尿,每次的尿都留下,我要化验你尿中激素的含量,有没有时间节律。他这个朋友说,那你给我报酬吗?他说,当然给。什么都不干,就是留尿,还给好多好多钱,他的朋友很高兴。哈尔贝克说,有一个条件,为了使你的饮食和生活作息,不影响你激素的分泌,你必须按我规定的作息时间,去工作,去生活。你必须按我规定的饮食去吃,你不能随便吃东西。他朋友一想,这也没有问题,反正你哈尔贝克教授作为我的朋友,你不会把我饿死,你不会让我困死吧。他都答应了。没想到,这个实验一做,他的这朋友才发现,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我们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想什么时候醒,就什么时候醒,他不行,必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他也不行,吃什么,喝什么,都得按照哈尔贝克教授给他规定的食谱。这个实验一做就长达30年,他的尿冻了两大冰库。这个小伙子后悔也不行啊,他和哈尔贝克教授签了合同了,报酬也很丰厚啊,他还有他自己的工作,就是留尿。实际上,这个小伙子是很辛苦的。一直到50多岁的时候,哈尔贝克教授,从这两大冰库的尿样中,检测出来他的内分泌的活动,尿中激素的含量,有特别明确的昼夜节律(24小时一个变化周期),同时也有特别明确七日节律。当哈尔贝克教授五十多岁的时候,这个实验还在继续,一天,哈尔贝克教授突然发现,大体从什么时间起他的这个朋友尿中激素含量的变化,昼夜节律还有而七日节律找不到了。他就把他这个朋友找来了,说,你能不能给我说说,你最近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你的尿中激素含量的七日节律没有了。这个朋友当时已经五十岁左右了,脸一下就红了,他说,哎呀,教授实在不好意思,我为了跟你这个实验,我好多女朋友都离开我了,我结婚很晚,现在我的妻子三十来岁,她总嫌我的性机能不足,所以我没有征得你的同意,我就用了一片性激素,我并没有敢口服,只是塞在肛门里让它慢慢释放。教授说,那你什么时候用的激素?他说,教授我不瞒你,这是科学实验,我这有我的日记,你自己看吧。教授一看,正是他放上这一片性激素以后不久,七日节律就完全消失了。应当说,他的朋友的过去接近三十年,他的尿中激素的含量,有那么准确的昼夜节律,和七日节律,是在完全按照哈尔贝克教授给他所规定的作息,所规定的饮食的前提下,才有的这种七日节律,就用了一片性激素,昼夜节律还有而七日节律就没有了。哈尔贝克教授就说,哎呀,这几十年来你非常辛苦了,我们的实验就到此结束吧。哈尔贝克教授就凭这一项实验,创立了时间生理学,进而提出了
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治疗学,时间医学,并创建了《时间医学》杂志。哈尔贝克教授也被称为“时间医学之父”。
   

       实验结束了,他也不在美国呆着了,他就到世界各地到处讲学,就讲他的这次实验。1982年哈尔贝克教授来华讲学,他讲完之后,我就站起来问他问题,我说中国在2500多年前有一本书叫《黄帝内经》 ,书中描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年节律、60年节律和360年节律。另外在1700年前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有一条“太阳病头痛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指出了病的七日节律。哈尔贝克教授听后非常吃惊。我接着提问:“哈尔贝克先生您除了发现昼夜和七日节律之外,还发现了人体生理的其他节律吗?” 他说:“更长的节律我们没有发现”。我接着提问:“教授您认为,控制人体内分泌活动的七日节律的因素是什么?”他非常兴奋的站了起来,说:“这个问题正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而且我们也作了许多的实验,我们试图在人体内找到生物钟所在地。我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动物松果体的分泌具有七日节律,可是在摘除了松果体后,这个动物的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仍然具有七日节律。所以我们认为松果体不是控制生物体七日节律的唯一因素。我们发现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具有明显的七日节律,可是在作动物实验的时候把它切掉,而动物的其他内分泌腺仍然具有七日节律的这种活动,因此我们认为肾上腺皮质也不是控制人体七日节律的因素。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只能非常遗憾的告诉你,我不知道。”然后,哈尔贝克先生反问我:“既然中国医学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人体那么多的生理的病理的自然节律,那么你认为控制人体的这些节律的因素是什么?”我说了四个字:“天人相应”。1982年中美文化交流刚刚开始,特别是中医的交流刚刚开始,那个英文翻译从来没有听说过“天人相应”这句话,后来他跟我说的,因为翻译完了之后,哈尔贝克教授摇摇头、瞪瞪眼、耸耸肩表示不理解。


      “天人合一”的意思是,人是地球人,是在地球上所化生的,我们的呼吸,我们的血压,我们的心律,我们的脉搏,我们的内分泌活动,我们的胃肠蠕动,它具有昼夜节律,控制昼夜节律的因素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结果。女性的卵巢活动,排卵、月经有月节律。月节律的根源就是月球绕地球一周所造成的。一个朔望月和一个恒星月平均的天数是28天。

       有人说月球对人的万有引力的影响是微乎其微,它的引力还不如我们眼前的一本书对我们的引力大,月球对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大家不要忘掉,一个月球对人的影响确实是微乎其微,可是我们人类是地球上所化育的生命,月球对地球上水的影响我们是看得见的,满月的时候,黑月的时候,江河湖海的水的涨潮退潮,是显然而见的。而生命就是由水所化生的,任何一个生命体,都留存了他整个进化过程中的全部信息,所以月球对人,一个单个人的影响确实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月球对整个生命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我们是不可能去忽略不计的。所以女人的卵巢活动具有月节律完全是和月球运行一周有关的。

       有人说为什么不是都是在满月的时候来月经呢? 或是黑月时来月经呢? 你一旦形成一个个体之后,你就有了自己的节律,也不一定都
是28天,有的可以使25天或是30多天,那是因为一旦形成一个个体,一个单个的个体不一定和大自然完全同步,他会有自己的节律。

       哈尔贝克先生在人体内找生物钟,其实我们中医学讲仰观天文,俯查地理,中知人事。这些人体的生理节律和病理节律就存在于养育了我们的大自然之中。

       我们的脉象的春弦,夏洪,秋毛,冬实,这叫四季节律,四季节律的叠加就是年节律。之所以有四季节律和年节律,这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结果吗。我们在人体内找什么生物钟呢?

       现在我们谈谈,七日节律是怎么来的。七日节律是月节律的四分之一。黑月的时候和满月的时候江河湖海的涨潮落潮是不一样的。因此对生命形成的过程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上弦月的时候就是初七,下弦月的时候就是二十三,对地球上水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对生命的形成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就把一个月分成了黑月、满月、上弦月、下弦月,28天分成了4份,1份正好是7天。七日节律就是月节律的四分之一。这正象四季节律是年节律的四分之一一样。

       七日节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吗? 是可以看到的。如猫的预产期是六十三天,九个七天。如鸡蛋,受精卵,放在暖箱中,或母鸡抱窝,三个七天后毛茸茸的小鸡破壳而出。这就是自然的生理节律。老虎怀孕105天,15周,十五个七天。兔子怀孕28天,4周。不多一天不少一天。

       人体的一个受精卵不到一个毫米大,肉眼能够看得到,人体的受精卵从受精那天开始,进行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多不少40周,280天一个活泼的婴儿顺利产出。在这40个七天之中,坯胎发育的过程重演了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万年的动物进化史,我们在座的学过组织胚胎的都知道。人类的胚胎的早期和鱼的胚胎的早期是很难区分的,它有腮,肺的呼吸还没有出现,再往后和爬行动物的胚胎又很类似,再往后才像一个脊椎动物,再往后尾巴消失才象一个人的胚胎。所以有“腹中虽一日,世上几千年”之说。这40个七天人类胚胎在发育的过程中重演了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万年的动物进化史。

       有人说神仙好,天上虽一日,地上已前年。我说腹中好,腹中虽一日,地上已万年。

       经过这样的长期的演化,七日节律是明显存在的,许多外感病有明显的七日节律。以后学习传染病时,会遇到肠伤寒,一般它的病程就是三周四周,你们回去看一看肠伤寒的自然病程,都是以周为节律的。

       北京二三十年代,肠伤寒流行,那时候治疗肠伤寒没有特效的抗生素- 氯霉素。所以肠伤寒常常导致肠穿孔,肠出血,可以导致死人的,一得肠伤寒人们的都非常紧张。当时北京有个名医汪洪春先生,病人来了以后他问问病人发烧几天了,现在的情况怎么样,然后告诉他你一天吃我一付药,到几月几日就可以退烧了,病就会好,你在饮食上每天只能吃三小碗粳米粥,或者是熬得稀烂的大米粥,吃点咸菜末,不许吃任何纤维素的东西,绝对不许吃肉。唉,要死人的病,家属带病人找大夫,汪先生这样胸有成竹的告诉他什么时间退烧。大家都觉得这大夫可真神了,这些病人和家属就记着这个日子,盼着这个时间的到来,许多病人不差一二天果然就好了,汗出、热退、脉静、身凉。


       今天我们拿来汪先生的病理和开的方子来看,这个方子也能够治肠伤寒吗?平正轻灵,疏通气机,芳香化浊。拿西医的观点来看这怎么能够对抗那个伤寒杆菌呢? 实际上,汪先生只不过是用这种方法防止这个病发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然后保护正气,保护脾胃只要不发生严重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它的自然病程不是三周就是四周,到三周结束的时候或第四周结束的时候,自然病程一结束,他的病自然就好了。所以汪先生一时名声大振。在解放初就成为北京的四大名医之一。在座的没准还有汪先生的后人呢。

       至于,生理的、病理的七日节律是普遍存在的。

       上述举例是想说明,中医和西医在研究问题的思路上是不同的。哈尔贝克教授,他作为世界“时间医学之父”他在人体内来找生物钟的所在的位置。而中医学是把人放在孕育我们人类的,养育大自然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的整个自然中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问题的。这就是“仰观天文,俯视地理,中知人事”这种思路。用这种思路看起来很简单,昼夜节律,七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这不是很简单吗,大自然有这样的节律,人体就有这样的节律,植物也有这样的节律,细菌病毒,其他动物也有这样的节律。这不是很简单吗,你在人体内找什么生物钟啊。这就是两者不同的研究思路。

       所以,当我跟哈尔贝克教授说,中国的医学在两千五百年前,在一千七八百年以前,就认识了明确的人体的这种自然节律的时候,我心里就在想,你是世界时间医学之父,那我们的张仲景,我们的《黄帝内经》的作者,是世界医学的什么呢?老祖宗。

       接着看第八条,

       原文“头痛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以行其经尽故也” - 这就是张仲景在临床上确确实实观察到的,一个病毒性感染到了七天就好了。行其经尽,就是自然病程结束了。

       我们说一个病有着它的自然病程,但是作为一个医生,遇到这种病人的时候,不要等待观望,应当及时地辩证,合理的治疗,这样可以截断病程,减少病人的痛苦。

       有一次,我在学校讲课,讲到了外感病的自然病程是七天。过了几天,我上医务室办别的事情,我听隔壁的一个大夫,在和一个学生对话,大夫问,你感冒多长时间了。学生说,我感冒三四个星期了。大夫说,这么长时间你怎样不来看?学生说,我们《伤寒》老师说了,一个感冒七天能自己好。我就等了七天没有好,就变成嗓子痛了,我想再等七天吧,结果又等了七天,嗓子疼没有好,又转成咳嗽了,我想再等七天能不能好呢?实在我忍受不了了,我来看病了。大夫说,这是哪个老师跟你们这么讲?结果她就把我给“出卖”了。学生说,是我们《伤寒》教研室的郝万山老师。我正好再隔壁,和那个医务室的主任在谈另外一件事情,我一听背后在说我的名字,我就过去了,我一看,就是我正上课的那个班的学生,那个女同学一看见我,脸刷就红了。我说,你说的话我都听见了。我讲完这段话之后,我下面还有一段话,我说医生的责任,不是等待
观望,而是及时治疗。截断病程,减少病人的痛苦。我说,我说这段话的时候,你听见了吗?她说,老师我睡着了。所以,我常常怕学生听完前面,忘了或者没有听见后面。


       我在每次讲这个问题的时候,都要强调外感病的自然病程,特别是病毒感染是七天,如果七天高烧不退,你看那婴幼儿常常是这样,七天高烧不退,那你就等十三天,等他十四天,如果十三、十四天还是无名高热不退,那差不多到二十、二十一天,才能够退。


       所以,有一个医院就报道说,他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了无名高热,持续高热二十一天的一个病人,这一报道我就明白,不是他们治好的,是人体的自然病程结束了。所以,你要及时的用中医中药治疗呢,它就能够截断病程,减少病人痛苦。

       接着看第八条。

       原文“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若欲作再经” - 我们《讲义》上是说,如果太阳之邪不解,将传阳明,我觉得这个解释,它的含义有些局限。

       我们前面说,七天叫“行其经尽”则“若欲作再经”你可以理解成这个病将进入第二个病程,七天是一个自然病程,结果七天没有好,就将要进入第二个七天,这可以理解成“若欲作再经”为广泛的含义。

       那么进入第二个七天时病邪是在太阳还是传其他经了呢?

       病邪可以在太阳,没有传经,在太阳病程进入第二个七天。病邪也可以传阳明,也可以传少阳,传太阴,传少阴,传厥阴,也可以传其它任何一经,因此进入了第二个七天。

       但是,不管病邪在太阳也罢,还是病邪已经传其它任何一经也罢。我们都可以针足阳明。因为,针足阳明对于截断病程有普遍的意义。并不局限于邪入阳明经。

       为什么这样说呀? 因为针足阳明主要的穴位是足三里穴,这是一个很好的强壮穴,它有很好的提高免疫机能的作用

       我记得在十几年前,我们学校的生化教研室,在给一批离退休的老干部体检,主要检查他们的免疫机能,在这一二百老干部中通过化验、体检,发现有二三十名老同志,免疫机能低下。因为我们生化老师,预先跟他们讲,免疫机能低下的话容易得病,得肿瘤等等。这二三十名老同志一看自己的免疫机能低下,都非常紧张,来找做实验的老师,说你们既然给我们测出了我们的免疫机能低下,你们就得帮我们治疗啊。你想,作为一个教研室,它有什么经费来给他们提供那些价格很贵的提高免疫机能的药啊。他们就想了半天,结果就每人发給他们两大把艾条,教他们回去后灸足三里穴,告诉他们每天灸两次,每次灸半钟头,两根艾条一块烤。这帮老干部可真执着,要咱们的话,熏一天,屋子里怪味的,就坚持不住了,他们整整的坚持了三个月。三个月后又来复查,免疫功能全部恢复正常。

       足三里,是提高肌体免疫机能的非常非常好的穴位。

       前面讲课,我提到日本一个长寿村,他们那个村,十八岁以后,每年在立春这一天都用瘢痕灸,灸足三里穴,恐怕这也是他们那个村庄,这个人的免疫机能比较好,长寿的原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40

帖子

8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0
发表于 2018-6-30 15: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念花开 于 2018-6-30 16:08 编辑

太阳病的欲解时--《伤寒论》学习笔记16


      《伤寒论》“九、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欲解时” - 六经病都有欲解时,所谓欲解时就是这经病该在这天好的话,那么什么时间容易好,这个时间这就叫做“欲解时”。

       在这里我们顺便谈一下六经病的欲解时。

      *少阳病的欲解时: 从 凌晨3点 - 上午9点(寅 卯 辰时) 这段时间正是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的时候。少阳的阳气在这时也是最旺的时候,所以少阳病的加重在这个时间也是比较重的。你看少阳病的病人清晨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升发,少阳经的阳气也开始壮盛,这是正邪斗争激烈,所以口苦、咽干、头晕也加重。如果少阳有邪气的话,比如说,特别是一些少阳气虚的人早晨阳气该升的时候升不起来,所以情绪低落、精神忧郁也是在早晨加重。但是对一个少阳病来说,什么时间容易好?七天以后,该好了的时候,在清晨自然界阳气升发,少阳的阳气也开始升发,少阳阳气旺盛正邪斗争激烈,在这个时间要该好的话,就为正气驱邪外出创造了有利时机,所以少阳病的欲解时就在清晨。少阳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也是在清晨。

      *太阳病的欲解时:中午自然界阳气最旺盛,是三阳,人体太阳的阳气也在中午最旺盛。所以对于太阳病来说,当第七天要自己好的时候,什么时间容易出现汗出、热退呢?就在中午这段时间里。上午9点 - 下午2点(巳 午 未时),容易出现汗出、热退。

      *阳明病的欲解时:阳明病大家都知道,它的加重的时间是在下午,日晡所发潮热,从下午3点 - 晚上9点(申 酉 戌时)。这段时间阳明经的阳气最旺盛。如果这病今天不该好,不到好的时间,那么今天到了下午会出现高热,这就是日晡所发潮热,会谵语,会腹满痛,会绕脐痛。如果这个阳明病你用过泻下药,那么什么时间容易好呢,那就是下午这段时间当阳明经旺盛的时候,再配合上你的药物最容易发生正气驱邪外出的转机,所以阳明病的欲解时是在下午。

      *三阴病的欲解时:三阴病都是阴症,三阴病大都是阳气虚衰的证候,那么阴证也罢,血分证也罢,都是在夜里加重的。
   在夜里阴尽阳生的时候,特别是子时(晚23点-凌晨1.00)以后,阴盛到了极点,就意味着阴气要转衰,阳气虚到了极点就意味着阳气要开始转复。所以三阴证在夜间最重,同时在夜间伴随着阳气的开始升发,三
阴病要该好的时候,它是夜间好。比如说,一个拉肚子的病人,夜间可能拉的很厉害,而到了这天的夜里他不拉了,那就意味着阳气恢复了,阴寒退却了这个病就好了。
       六经病的欲解时实际上是和六经病加重的时间是一致的。道理就是说,在这个时间这一经的阳气旺盛,正邪斗争激烈,病要不好的时候,那么病情就要加重。病要好的时候,当它这经的阳气旺盛的时候,就为它驱邪外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那么这些东西对于我们今天有什么用呢?

      *少阳病我们就早晨多用些药。比如我们治疗忧郁症的病人,有些抗忧郁药我们就建议他早晨来用。

      *太阳病中午好,我们就让他上午9- 10点钟吃药,这就有利于他中午汗出热退。

      *阳明病我们就在中午稍稍过后给他用药,这就便于清热,便于泻下。

       *三阴病来说,我们晚上,傍晚的时候用些温里散寒的药。


       这就是时间治疗学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种人体的时间节律,生理节律,病理节律都是基于这个人和大自然的节律处于同步的状态,可是现代的人常常和大自然不同步,有夜生活,(跳舞一宿两宿不困,喝酒三天四天不醉,打牌五宿六宿不累等。)这样的生活和大自然的节律已经不同步了,如果再按照固有的节律去进行治疗,那就可能出现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

       有个同学搞子午流注,他观察了两三年之后把观察报告拿给我。他说,老师,我发现子午流注在临床上的疗效,还不如辩证用体针疗效好,您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是子午流注的学说不好吗?我说,不是这样的,子午流注学说是好的,它是按照大自然的时间节律来计算的,问题是这个人,他的节律与大自然不同步。这样的话,你还按照固定的自然节律去开穴,这个人已经和大自然不同步了,当然疗效差了。

       前面我们讲了“发热恶寒,发于阳也,无热恶寒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谈到了六日愈,七日愈的问题,那么一个外感病是否会七日愈、六日愈呢?

       随后我们讲到了第八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所谓的“行其经尽”这是指外感病的自然病程将要结束了。我们举了大量的例子说明人体的七日节律,病理的七日节律是客观存在的。

       有的注家说:“伤寒论中的这些日期,只是机械的那么一说,不要去拘泥它。”实际上,我们觉得,这是在汉代,大自然没有被污染的时候,(人们有规律的生活)的情况下,张仲景观察到的实际的具体情况。

       这就像我们今天写病历一样,比如你写一个病例,第一句话,尿频、尿急、尿痛伴有寒战发热一天来诊。底下写现病史的时候,病人有慢性泌尿系感染三年,前天因下雨淋雨,夜间没有休息好,从昨天开始出现了:寒战、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如果三十年后,或者三百年后,你成为医学界非常有名的人物,那时拿出你写的病历,说:“他写的这个时间都是随便估算的,不要拘泥。后人这样说你,你能认可吗? 你肯定说我就是写的具体的病历,你怎么能说不要去管它呢?


       所以《伤寒论》中这些时间应该都是张仲景在临床病例中实际观察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40

帖子

8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0
发表于 2018-6-30 16: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念花开 于 2018-6-30 16:13 编辑

自然病程的例外--《伤寒论》学习笔记17


       前面我们讲了一个太阳病的自愈时间是六、七天。一个太阳病要想好的话,欲解时是在中午前后,这是讲的一般情况,有没有特殊体质的人,出现特殊的情况呢? 有的。

      《伤寒论》“十、风家病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风家” - 就是特别容易患太阳中风病的人,这类的人,大都表阳平素就比较虚,所以一有风吹草动,他就容易患中风,这种病人的自然病程和一般的人的自然病程相比较就会长一些,一般人的自然病程是七天邪气解除,而风家表证解除需要七天,而不了了。

      “不了了” - 什么意思?西汉杨雄的《方言》中“南除疾愈,或谓之差,或谓之了”。楚国哪个地方,对于病好了,有的人把它叫做差,有的人就把它叫做了。《伤寒论》中就经常使用“差”字,也使用“了”字。“不了了”也就是没有完全好的意思。表邪已解了,发烧也退了,头项强痛也已经缓解了,但是身上还是觉得不爽快、不舒服。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一个虚人外感,七天病邪退了,但是正气还没有恢复。正气的恢复需要5天,因为有五脏系统,五天是一候,就需要五天。调养五天加上前面的七天正好是12天。这是指的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发烧退了之后,正气的恢复还需要5天,加上驱邪的七天为12天,身体才能完全的恢复。


       第7、8、9、10条讲的问题就是,太阳病,不论是伤寒还是中风,它的自然病程就是6、7天,它要好的这一天,欲解时是在中午前后,而对于体质比较弱的人,得了太阳病后,他的自然病程应当是12天(七天表邪解除,还需要5天正气恢复,这样才能完全康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40

帖子

8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0
发表于 2018-6-30 16: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念花开 于 2018-6-30 16:29 编辑

辩证传经与不传--《伤寒论》学习笔记18


       太阳病如果不能自愈,就可能邪气传入其它经。邪气是否传经,怎样辨别传经不传经? 它的依据是什么呢?在第四和第五条,谈的就是这个问题。

      《伤寒论》“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
寒一日” - 是指的外感病的第一天,太阳感受了邪气。

      “脉静” - 脉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指中风见到了浮缓脉,伤寒见到了浮紧脉,脉没有特殊的变化而是脉证相符,这就提示邪气不会传其它经。

      “颇欲吐” - 颇字,《说文解字》“偏头”,颇字在古代就具有相反的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很、甚” 另外一个意思是“少、稍微”。这里的颇是“很想”。我们这里所说的“颇欲吐”,就是很想吐。

       在《霍乱病篇》有一条,它是讲述一个胃家虚寒的病人,当胃阳逐渐恢复的时候,在胃阳逐渐恢复的过程中,他由“不能食”,胃阳不足,不能受纳,腐熟无权,所以不能食。伴随着胃阳的恢复出现了“颇能食”,最后胃阳完全恢复了,就变成了“能食”。胃阳由虚衰到恢复的过程中,他的饮食情况由“不能食”到“颇能食”到“能食”。大家想一想,这个颇能食的“颇”当怎么讲?当稍微来讲。

       这里的“颇欲吐”就是很想吐的意思。很想吐,它标志着邪气传入少阳经

       因为少阳病是一个胆热气郁的证候,胆热气郁,胆火内郁,最容易犯胃,所以少阳病的临床特征有:心烦喜呕(这个喜呕,不是喜欢呕而是多呕、善呕),因此在《伤寒论》中常常以呕吐的存在与否,来提示少阳病的存在与否。

       这个我们以后会遇到多条,如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夜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这样一个肢体躁动不宁的病人,“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这样一个肢体躁动的病人,会不会是少阳的心烦啊;会不会是阳明病的心烦啊,会不会是太阳寒邪闭表以后阳郁化热的心烦啊?

       张仲景就用“不呕”除外了少阳病;以“不渴”阳明病;以“无表证”除外了寒邪闭表,阳郁化热、郁热扰心、不汗出而烦躁的大青龙汤证。所以在《伤寒论》中常常用呕吐的存在和不存在来提示少阳病的存在和不存在。所以,这里的“颇欲吐”就提示了邪传少阳。

     “若燥烦” - 如果从字面上讲“燥烦”强调了肢体的躁动不宁,这是三阴重证的一种表现。

       可是我们与第五条结合来看“阳明少阳证不见者”这两条是连着的呀。如果说“颇欲吐”是少阳证的话,那我们就可以把“若燥烦”这
个“燥烦”理解为“烦躁”那就可以把它当成阳明病来对待,阳明里热、里实,上扰心神,而出现的烦躁。大承气汤适应证,“烦不解,腹满痛”甚至可以有心中懊恼,心中烦郁到无可奈何的地步。所以“若燥烦”在这里如果和第五条结合起来看的话,它是指的阳明病,里热、里实、上扰心神的烦躁

     “脉数急” - 是与前面的脉静相对而言的,脉静是说太阳中风见浮缓脉,太阳伤寒见浮紧脉,脉证相应,脉证相符,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这里的“脉数急”是指脉象变快了,又数又快,这提示脉象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提示了临床症状、临床脉证发生了变化,这就意味着邪气就要传经。第四条“伤寒一日”只要脉证发生了变化邪气就会传经。

       原文:“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尽管一个外感病已经过了两三天只要没有出现少阳病,没有出现阳明病,那就是邪气不传经。

       由此提示一个问题,辨别传经与不传经的依据,不在于病程天数的多少,而在于临床脉证是不是有所变化,第一天有传的,第二三天也有不传的。不在于病程日数的多少,而在于临床脉证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少阳病的临床特征为:心烦喜呕。

       阳明病的临床特征为:烦躁。


       以上是张仲景为太阳病篇所写的总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40

帖子

8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0
发表于 2018-6-30 16: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念花开 于 2018-7-2 15:05 编辑

太阳病概说小结,总纲、分类、病程、欲解时、风家、传经--《伤寒论》学习笔记19


第1条:讲的,太阳病总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第2、3、6条:讲的,太阳病的分类提纲:有中风、伤寒、温病、风温。




第7条:讲的,太阳病的自然病程(自然节律):发于阳...发于阴...。伤寒六天、中风七天... 。讲了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因为,六、七天就行其经尽,它的自然病程就结束了。如果这个病程要再进入下一个七天,不管是病在太阳,还是病传其它经,统统的针刺足阳明的足三里穴,就有截断病程,预防邪气传经,或者说预防病程进入第二个病程的这种效果。  




第9条:讲到,太阳病的欲解时。巳至未上。是指对于一个太阳病来说,一般中午前后,容易汗出热退。这就提示我们再用药的时候尽可能在中午前给他吃解表药。这就有利于借助太阳阳气在中午前后正旺盛的时候达到驱邪外出的效果。




第10条:讲的,自然病程的例外,风家...十二日愈。当然对于一个虚人所得的外感,他的自愈的时间要更长一些。




第4、5条:讲的,辩证传经与不传。脉若静...。阳明少阳证不见....。 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太阳有邪如果不能自愈,常常容易传其它经,主要是观察临床脉证,是不是有变化,有变化就是要传,没变化就是不传,而不在于病程天数的多少。



这就是张仲景在太阳病篇所写的概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5-20 19:37 , Processed in 0.133142 second(s), 59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