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3102|回复: 0

中医味道学

[复制链接]

48

主题

50

帖子

59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97
发表于 2018-6-1 15: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黄帝内经>>中的气味医学
  气味医学,是现代医学近年所提出的一门新兴学科.认为欢愉的气味对人体有益,厌恶的气味对入体有害,气味的厚薄对人体影响的程度电不同。
  在中医学中,既往虽设有“气味医学”之名称,但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实早已有其丰富的“气味医学”理论,如<<素向·生气通天论>>的“阴之所在,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 味归形,形归气”等,兹就此探讨如下。
  01
  气味生理学
  人以饮食为本,在生理情况下,饮食入胃后,其五味各归其所喜入的脏腑,以养其脏。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合五脏之气也。”<<素问·宣明五气篇>>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灵枢·五味>>亦曰:“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02
  气味养生学
  饮食五味虽能各养其脏,但也不能太过,太过则损其脏腑。<<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久而增气,物化   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五味太过在损害相应内脏的同时,还会影响到其它内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以上说明,只有重视养生之道,并依照正确的方法加以实行,才会长寿。据此,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又提出:“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03
  气味病理学
  在生理上,五味各归所喜之脏,以养其脏。在病理上,五味太过,则伤其脏腑之外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酸伤筋……苦伤气……甘伤肉……辛伤皮毛… … 咸伤血”。且过食五味能使相应的脏气增强,损及所克制之脏的外合与外荣 。<<素问一五脏生成篇>>就此论述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犒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17442;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04
  气味治疗学
  根据脏气的性能特点,可决定五脏的苦欲补泻。在治疗中,其气味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朴之,酸泻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朴之,辛泻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
  ”
  根据感受病邪的性质不同,在治疗中所适宜的气味也不一样。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云:“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根据病变所在的脏腑不同,在治疗中应选用不同气味的药物。<<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亦云:“厥阴之胜,治以甘请,佐以苦辛,以酸泻之。
  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泻之。太阴之胜,治以咸热,佐以辛甘,以苦泻之。少阳之胜,治以辛寒,佐以甘咸,以甘泻之。阳明之胜,治以酸温,佐以辛甘,以苦泻之。太阳之胜,治以甘热,佐以辛酸,以咸泻之”。
  综上所述,气味医学不仅在<<黄帝内经>>一书中早已有其丰富的理论,而且涉及到人体的生理、养生、病理和治疗等各个方面,为后人研究和运用气味医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欢迎关注含象堂
   24_200_20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5-20 16:47 , Processed in 0.170995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