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4829|回复: 1

虚心老师千聊讲《医学三字经》第④课延伸资料-王焘与《外台秘要方》

[复制链接]

249

主题

1080

帖子

624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240
发表于 2018-5-29 23: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一、王焘与《外台秘要方》


  (一) 王焘里籍与生平
  王焘是唐代中期著名的医学文献专家,史书对其无专门立传,仅 《新唐书·王珪传》 后附有小记,言 “焘,性至孝,为徐州司马。母有病,弥年不废带,视絮汤剂。数从高医游,遂穷其术,因以所学作书,号《外台秘要》,讨绎精明,世宝焉。历给事中、邺郡太守,治闻于时。” 此后大多数医史专籍均据此立论。


  王焘是汉魏六朝著名氏族 “太原王氏” 的支系乌丸王氏后裔。唐万年 (今西安) 人。据万氏考证 [王焘家世里籍生平新考·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8; 12(3): 40 ~44。下述资料均出于此],王焘出身于名门望族,几乎代代为官。尤其唐朝,自唐太宗以后,其王氏宗族有十四人为相。据史料考证,“在王珪之前,其家族并未曾居渭水之滨的郿县”。“珪、焘终世与郿无涉,其里籍不是郿县”,而是“万年” (即今之西安)。


  据万氏对王焘生平事迹的考证,王氏大约出生于武后如意元年 (公元692年),开元八年 (公元720年) 为华原县尉,开元十二年 (公元724年) 迁任长安县尉,后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出为徐州司马。复入尚书省,任户部等员外郎。开元末为吏部郎中。其间曾以尚书省郎官,充弘文馆直学士或学士并曾任殿中少监。天宝初,迁给事中。后因婚姻之故,贬为房陵太守,移大宁太守。于天宝十一年 (公元752年),《外台秘要方》一书定稿。天宝十四年 (公元755年)冬,安禄山造反,攻陷洛阳,王焘转任河间太守,并斩杀安禄山伪置河间长史杜暮睦,率众归于颜真卿,约于次年 (公元756年) 底卒,可能是不屈节于安禄山,在史思明围攻河间四十日,城陷而战亡,所以他死后追赠工部尚书、太子少师之荣(高文铸. 《外台秘要方·外台秘要方丛考》. 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857~904页。以下引文未明出处者均见于此,不再出注)。


  (二) 王焘编纂《外台秘要方》的因素


  据以上万氏等人的考证,王焘一生为官,何以能著成 《外台秘要方》 这一医学文献史上耀眼明珠呢? 高氏对其成书的两大因素作了深刻而评实的剖析。
  其一,王焘编纂 《外台秘要方》 的社会背景。从社会因素对《外台秘要方》成书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经过李唐王朝前半叶,采用了任人唯贤,励精图治的治国纲领,经过 “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之治”,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为文化昌盛和学术发达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大背景。
  这一时期,李唐朝廷也很重视医学事业的发展,如发展医学教育便是其例。唐代在武德七年 (公元624年) 设立太医署,被公认为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政府举办的医学院,集教学、医疗、医政、制药于一体,重视医药知识的推广与普及,如天宝年间就将 《广济方》 颁诏天下,并将主要的方药抄于 “大板” 上在街村巷里予以 “榜示”。这一时期唐政府主持修编医书,如显庆四年 (公元659年) 责成李??、 苏敬等23人所编著的世界上最早的由政府组织修编并颁行的药典——《新修本草》。加之唐代尚文重医之风使唐代许多名医、宦医大都编纂医书,此时亦官亦医的王焘纂著 《外台秘要方》 就在情理之中。王焘编著 《外台秘要方》的动机,在其自序中已予以显示: 一是“主上尊贤重道,养寿祈年,故张、王、李等数先生继入,皆钦风请益,贵而遵之。故鸿宝、金匮、青囊、绿帙,往往而有。则知日月所照者远,圣人所感者深。至于啬神、养和、沐老、补病者,可得闻见也。” 自古至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也” ( 《孟子》)。皇帝重视提倡的事情,必然会对士大夫阶层产生强烈的影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二是 “刘梁之间,不明医术者,不得为孝子” 的封建孝道观念,“这无疑也是唐代之所以有大量仕宦治医的一个重要因素。王焘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学习医道,编撰方书,便不足为奇了。” 这从《外台秘要方》 各卷中随处可见某方出于 “某官”,或者某方某药经某官员使用 “神效” 的字样得到证实。


  其二,王焘编纂 《外台秘要方》 成功的必要条件。王焘编纂《外台秘要方》的必备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有六朝医方基础和前人编撰范例” 可资借鉴。如果上述影响 《外台秘要方》 成书的社会因素是宏观条件,那么 《素问》、《九卷》 以降至六朝、隋及唐代早期的有关医学成就、方药知识,以及前人编纂大型方书范例作为参考,则是《外台秘要方》 成书所必备的医学科技基础。
  在魏晋及其以前,中医学理论就已经形成,诸如 《素问》、《九卷》、《难经》、《中藏经》 等,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西晋王叔和则在《素问》 及《难经》的基础上,著成了以诊脉理论为主的诊脉专著《脉经》,奠定了诊法,尤其是诊脉的理论基础。
  西晋皇甫谧则在《九卷》 及《素问》的基础上,著成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针灸甲乙经》,专论经络学、腧穴学、灸疗学、刺治学的相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东汉张仲景则在继承《素问》 有关理论基础上,亦官亦医,结合他自己的临证实践,著成《伤寒杂病论》,开创六经辨证的理论之先河,专论外感病及内伤杂病的临床证治的相关理论。张氏收方269首,反映了其临床心得及汉以前方剂学成就,以中医理论为组方指导思想,故被尊为 “方书之祖”。
  药物学方面,自东汉《神农本草经》始,后又有雷敩专论药物加工的 《炮炙论》,及南北朝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唐显庆四年 (公元659年) 李??等编著的《新修本草》,奠定了中药学基础。
  东晋至唐代,医学发展从理论探讨逐渐转向临床应用方面发展,所以此后各种名目的方书大量涌现,如东晋有殷仲堪《殷荆州要方》、范汪《范东阳方》、阮炳《阮河南药方》、葛洪《玉函方》、支法存《申苏方》,南北朝有胡洽《百病方》、秦承祖《药方》、陈延之 《小品方》、陶弘景《补缺百一肘后方》、谢士泰 《删繁方》、姚僧垣《集验方》 等等。
  二是前人编纂方书的成功经验。前人编纂方书的经验也给《外台秘要方》 的成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隋大业中所编纂的《四海类聚方》,计二千六百卷,其篇幅空前浩大。唐天宝年间成书的《备急千金要方》 (以下简称《千金方》)、《千金翼方》 (以下简称《千金翼》) 是由杰出医学家孙思邈所编,此书仍属于类编,其中内容并非孙氏一人之经验。两部《千金》 方书较王氏编纂《外台秘要方》 早数十年,故其编纂体例对王氏是有很大影响的,如 《外台秘要方》四十卷所引文献中以 《千金》 为最多,总计2132条,其中直接引用1665条 (论206条,方1459首),约占 《千金方》 1/3的文字 [苏礼: 《外台秘要》 所引 《千金方》 述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 2 (6): 47],于此可以说明 《千金方》、《千金翼》 为王氏提供了文献编纂方法及体例的案头工作基础。
  三是王氏较高的医学和文化素养。王氏医学的基本知识和他较高的文化素养,也是成就其完成 《外台秘要方》 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且是最基本的因素。就医学知识而言,王氏以 “不明医术者,不得为孝子” (自序) 为人生信条,所以他“性至孝……母有疾,弥年不废带,视絮汤剂,数从高医游,遂穷其术” ( 《新唐书·王珪传》),指出王氏因母病及自己幼年体弱多病而治学于医,“数从高医游”,使其医学水平达到较高的境界,才能为其母 “视絮汤剂”。加之 “久病知医” 这一中国特有的医学文化现象,也使得他的医学知识得以亲身证验。王氏自序道: “余幼多疾病,长好医术,遭逢有道,遂蹑亨衢”,便是他因病治医的表白。正如高氏载文评价说: 史书 “说其‘遂穷其术’,自己承认 ‘遂蹑亨衢’,说明王焘医术非同一般俗医可比。” 而且王焘还不断地对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进行实践,他在自序中指出,对“染瘴婴疴”难疗之疾,亦能“神功妙用”,说明他的医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这对他编纂《外台秘要方》 奠定了坚实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医学专业方面的基础。
  就王焘文化素养而言,高氏研究后指出: 史书虽未明言其出身文学世家,但考察其祖先,可谓是辈辈皆儒能文,如其曾祖父王珪、父亲王茂时的诗文并载入《全唐文》 或《全唐诗》。出身于一个世代有很高文化修养的家庭,其本人的文化修养亦可想而知。加之唐太宗李世民提倡“文治武功”,唐玄宗李隆基重视 “文治”,唐朝以科举取仕,这些政治主张对社会、尤其是仕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生长在这样的国家大环境和家庭影响的小环境之中的王焘,不可能不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他能在朝廷中央部门任职便是明证,还有他的 “自序”、卷三十七 “乳石论序”、卷三十九“明堂序” 均颇显文采,并被收载于 《全唐文》中,这便是他较高文学素养的真实体现。通观《外台秘要方》 的全书内容,其囊括医学内容之丰富,归类编排方法之井然,“如果没有广博的医学知识和相当的编纂能力,是难以完成这一重任的”。
  四是王氏 “久知弘文馆” 的工作之便。王焘较长时间在弘文馆任职,直接掌管和接触大量的医药方书,这对他的成功无疑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就《外台秘要方》 成书的基本条件而言,“开元藏书之盛和管理图书” 是其完成这一浩大工程不可缺无的基本条件。早在隋统一中国后于开皇 (公元581~600年) 初牛弘建议广开献书之路,使隋朝国家藏书达到三万余卷。自唐贞观至天宝年间,由于政治稳定,文化繁荣,重视图书的收集和整理,计有七万余卷,藏书之丰富为其编书创造了最基本的资料条件。然而直接为他完成《外台秘要方》 提供便利条件的是他“久知 (知,主持、掌管——编者注)弘文馆图籍方书”,担任给事中判馆事,直接管理这些图书资料,“可以肯定地讲,没有王焘久知弘文馆这样优越的条件,就没有《外台秘要方》 之成书”。
  高氏还据其 “自序” 表白对王焘的编纂《外台秘要方》 的动机目的进行了分析。动机之一,“有感于存世方书,‘方逾万卷,讨检力烦’。” 六朝至隋及唐保存下来的大量图书,尤其是方药之书卷帙浩繁,不少是残编断简,因无人整理,检索极为不便。动极之二是 “历经 ‘染瘴婴疴’,‘赖有经方,神功妙用’。” 这是王焘亲身经历及实践经验的有感而发。动机之三,“临于诸家编录,‘各擅风流,递相矛盾’。” 他在弘文馆研究了前人所编方书,认为 “神功妙用,固难称述”,但各家未能尽善,“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各擅风流,递相矛盾,或篇目重杂,或商较繁芜” (自序)。机动之四,缘其“身怀济世之心,‘所好者寿,岂进于学’。” 这一动机可通过 “自序” 中与客人的问对答辞得以表白。动机之五,王氏“欲留身后之名,‘传之都邑,施于后贤’。” 古代志士仁人、文儒学者多有这一观念。王焘的作为亦不能排除古代绝大多数文人骚客所遵循的 “君子忌没世而名不称焉” 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取向。他在“自序” 中所言 “非敢传之都邑,且欲施之后贤,如或询谋,亦所不隐”,就表露出他作《外台秘要方》 的部分动机。
  (三) 《外台秘要方》 的内容梗概及编纂方法
  1. 《外台秘要方》 的内容梗概
  《外台秘要方》 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十分丰富的综合性医学著作。有目录一卷,正文40卷,分1104门,所援引的医家有66家,计2802条,载方6756余首。
  其主要内容,有医学的基础理论,如脏腑、经脉、气血津液的生理、病因病机等; 有药物学,如药物的产地、采收时间、主治功效,膏、丹、丸、散、酒、膏诸剂型的制备方法,主治功效等。还收录了少数民族方药及泊来药物。临床学科包括病理检验 (如消渴病验尿术)、护理、导尿术、阴道冲洗术、灌肠术、人工呼吸及丰富多彩的药物煎服方法。具体言之,卷一至卷六为外感病为主的内科病,总计为118门。其中卷一至二为伤寒,引述诸家之论,标出重点证候,列举各家治方。卷三~四为天行、温病,将伤寒与温病分而论之,首载温病六经论治、日数论治、脏腑分证论治,及先胸中 (上焦)、次腹中 (中焦)、后肠胃的三段分治思路。指出 “天行豌豆疮” (即天花) 是东汉建武年间 “从西域流入海内”。卷五专论疟疾诸候,卷六专论霍乱诸候。
  卷七至卷二十为内科诸疾共382门,所论疾病有痰饮、反胃、噎膈、咳嗽、肺痿、肺痈、喘上气、消渴、积聚、胸痹、奔豚、骨蒸、鬼注、中风、狂、癫痫、虚劳、脚气、水肿等。
  卷二十一至二十二计80门,为五官科疾病,分别记载了眼、耳、鼻、齿、口腔、舌、咽喉诸疾。其中记载眼科20余病,并引古印度 《天竺经论眼》 资料。最早记载用 “金篦决” 法治疗白内障的技术 (即后世之“金针拨内障” 方法)。
  卷二十三至二十四,总计37门,为瘿瘤、瘰疬、痈疽病。明确指出地方水土是导致瘿瘤的重要致病原因。
  卷二十五,计有33门,专论各种痢疾,是后世研究痢疾证治的宝贵资料。
  卷二十六为下窍病,计35门,专述痔、脱肛及阴茎、阴囊、睾丸,女性外阴病,阴疮及肠道寄生虫病。
  卷二十七,计有27门,论述二便排出障碍性疾病,如诸淋病、关格病、大小便失禁等。
  卷二十八,计有18门,论中恶、卒死、蛊病、水溺等危急病证的抢救。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介绍了葛洪所创的人工呼吸急救方法,而且与今天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的规范操作基本一致,说明是经过反复实践后的经验总结。
  卷二十九,计有47门,专论各种跌打损伤、金疮、烧烫伤、过敏性疾病如漆疮等。
  卷三十,计有23门,以皮肤疾病为主,兼论肌肤感染的疮肿及癌肿等。就皮肤病而言,记载了麻风病、癞、丹毒、赤丹、 白丹、 赤疹、 热疹、 疮、 癣 (干癣、湿癣)、疥疮等。白癜风、白驳风则于卷十五诸风候中有载。
  卷三十一,计有23门,专论药物的相关知识,如采药时节、“药出州土” 的观念、用药剂量、煎煮方法等相关知识,还介绍了古代常用十七首丸药方、六首散剂方、四首膏药方、六首煎剂方、十二首汤剂方的药物组成、剂量、制作方法。此外还介绍了解食鱼、蔬菜、饮酒、服药中毒及毒虫所伤的方法。
  卷三十二专述面容、美发、护肤药物的制备方法,计34门。就这方面知识而言是最早最全面的辑录。
  卷三十三、三十四为妇科专论,计85门。其内容涉及到求子、养胎、妊娠诸疾、分娩时各种难产、产后诸疾,以及癥瘕、崩漏、带下、阴疮、阴痒、阴脱(阴挺) 等妇科诸疾及其证治,还介绍有阴道冲洗术、妇科栓剂、坐药等。
  卷三十五、三十六为儿科专卷,计86门。所论内容十分广泛,诸如新生儿的养护、变蒸、衣服收藏、洗浴、剃头、哺乳、乳母的选择到儿科各种常见的疾病的治疗,真可谓是中医育婴大全和中医儿科临床治疗大全。
  卷三十七、三十八为服石和石发的解救,计37门。古代 “服饵” 常用的石类药物有丹砂、黄金、白银、诸芝、五玉、云母、明珠、雄黄、太乙余粮、石中黄子、石桂、石脑、硫黄、石??、 曾青、钟乳石 (《抱朴子内篇·仙药》)。是古代士大夫的一种时尚,也是养生的误区,常饵中毒而变生诸疾,当药物毒性发作而引起机体不良反应时,即称为 “石发” 或“石热”。此二卷就是专载中唐以前这种上层社会普遍存在的服石中毒及毒性发作的解救方药及办法。这部分内容也就是《宋史·艺文志》 所载的 《外台秘要乳石方》。《宋史》 题王道撰。王道即王焘,焘读“道”。如本书卷十四 “中风及诸风方一十四首” 中林校语作 “王道”。
  卷三十九为 “明堂灸法” 专论,计7门。王焘首依 《甲乙经》 人身尺寸折半法,画十二经及奇经八脉图,并取诸家灸法注之,因此高文铸先生据此疑王氏曾经撰有《明堂灸法图》,或曰 《明堂十二身图》 之类的著作。王氏所绘之图为五色图,即肾及膀胱经五行属水,故用黑色线条标记; 心与小肠经五行属火,故用赤色线条标记; 肺与大肠经五行属性为金,故用白色线条标记; 肝与胆经五行属性为木,故用青色线条标记; 脾与胃经五行属性为土,故用黄色线条标记; 奇经八脉用五色之外的绿色标记,共载664腧穴。正如《外台秘要方》 卷三十九 “ 《明堂》序” 中所说: “其十二经脉皆从五色作之,奇经八脉并以绿色标记。诸家并以三人为图,今因十二经而画图人十二身也。” 由此可知,王氏不但有 《明堂》 一书,而且附有十二经脉图,并以五色标记,是王焘开创了十二经脉五色图之先河。有此文献记载,今有学长陕西省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孙忠年先生,结合王氏此论及现代解剖学知识,创制了彩色标记的针灸挂图。
  卷四十记载虫兽伤害及六畜之病,计32门。
  2. 《外台秘要方》 的编纂方法
  王焘编纂 《外台秘要方》 一书时的确下了一番工夫,其水平亦不同一般。其编纂的方法有如下特征:
  其一,广泛采撷古今方论。王焘遵循前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伤寒论》自序) 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对弘文馆收藏的大量医学方药筛选甄别,“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皆研其总领,核其指归” ( “自序”),成为《外台秘要方》 编纂的基本资料。今据本书所引文献的考证研究 (见下文),王氏参阅了大量中唐时期的医学文献,也吸纳了《素问》、《九卷》、《伤寒杂病论》 以及隋代巢氏《病源》,唐初的孙氏《备急千金要方》 和 《千金翼方》 的内容。所引资料达66家之众。真可谓是广征博引,全面汇集和整理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至唐初大量医学典籍,是中唐及其以前医学、尤其是临床治疗学及方药的集大成。
  其二,以病证为纲,分门别类,条理明析。王焘在汲取前人的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无论是外感病、内伤病、疮疡病、皮肤病、五官科疾病或者妇、儿科疾病,都能分成科别大类 (如上节 “内容梗概”),然后每类疾病又按该类病的具体病证、或分证加以分而论之。如卷二十七“淋并大小便难病二十七门” 中,将淋病又分为“石淋方一十六首”、“血淋方五首”、“热淋方三首”、“劳淋方三首”、“气淋方五首”、“膏淋方二首” 等。每一门病证之下,先论病因病机,次言养生导引,再论方药治疗或艾灸。从其内容的编辑先后也可以看出,王氏重视疾病的预防,以及防重于治的思想。《外台秘要方》 这种分科立病,以门别证,据证列方的编纂方法,纲目清晰,查阅方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大型综合性方书,也是其能历千数百年而能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
  其三,先论后治,论与治融为一体。王焘认识到理论对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汲取了 “巢氏《病源》 一书,论证论理,可谓意到而辞畅者矣,予尝惜其当时元方不附方药” (明·郎英《七修类稿》) 的弊端,于是每门病证 “首冠诸家论辨,下附方药。先论后方,方证具备,可谓《外台秘要方》 一书编纂方法上的一大特色” (高文铸,出处见前)。如卷十七“风湿腰痛方四首” 中先引 “《病源》: 劳伤肾气,经络既虚,或因卧湿当风,而风湿乘虚搏于肾,肾经与血气相击而腰痛,故云风湿腰痛。” 次则引 “ 《集验》 疗风湿客于腰令人腰痛。独活汤方” 及 《延年》 疗腰痛熨治三法。正如当代医史学家范行准的评价说: “每门冠以巢氏 《病源》 中有关论述,有方有论,成为二美之书” (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第103页)。《外台秘要方》 所引医学理论的文献,除以 《病源》 为主要援引者外,还有《素问》、华佗、《千金》、《删繁》、《许仁则》 等。
  其四,引文指明出处。研究 《外台秘要方》 的专家,今人高文铸先生总结其特点时指出,“各题名号,标记卷第”和“尾注同书,藉存古籍”,这也是《外台秘要方》 编纂方法的显著特征。认为引书“名题名号”,恐怕在医籍的编纂历史上是为王焘所创,起码在现存的医籍中如此。所以王氏这种编纂方书的体例备受后人称颂。正如宋臣孙兆在校正序中说:“使后之学者,皆知所出,此其所长也。”据检索《外台秘要方》 全书四十卷文,几乎条条引文都标明书名或人名,很少遗漏。王焘利用其天时 (唐代藏书盛世)、地利 (掌管弘文馆用书) 的条件,才能采用诸多医书而编纂之。此后不久即出现了安史之乱,图书亦历遭劫难,王焘所引的大多数文献,就此散失,“这样以来,《外台秘要方》 所书各题名号,无形中起到了延长汉唐医书寿命的作用,为今天研究六朝经书,收集古代医学史料,以及校勘、辑佚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确实加惠后人无穷” (出处同前)。
  至于 “尾注同书,藉存古籍” 之特点,高氏认为,《外台秘要方》 每当引录一方而同见数书者,则于每方之下加注并记之。这无疑是此书编纂方法的又一特色。这种方法非但不见于唐以前医籍,就是后来编纂类似方书也很少有人效法(但宋·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 编纂中间有用之)。“这已成为方书编纂史上的一枝独秀”,据高氏考证,每方下所注明某某书同者,几乎接近直接引用书目的数量。王氏如此精勤不倦地一一标记,一则见其涉猎之广博,再则知其治学之不苟。用心用功,可谓良苦,其于文献之流播后世,功莫大焉 (出处见前)。
  王焘利用他在弘文馆掌管图书的便利条件,加之他的勤奋用心,大约经历十年左右 (出处见前) 的时间,于天宝十一年撰成古今中外颇有影响的医药方书,至今仍有其很高的医学文献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
  此外,关于 《外台秘要方》 的书名题义有两种说法: 一是缘王氏撰成此书时“出守于外,号曰‘外台’”。持此观点者宋臣校正《外台秘要方》 序中说: “夫外台者,刺史之任也; 秘要者,秘密枢要之谓也。唐王焘台阁二十余载,久知弘文馆,得古今方,上自神农,下及唐世,无不采摭,集成经方四十卷,皆诸方秘密枢要也。以出守于外,故号曰 《外台秘要方》。” 一是日本人丹波元胤认为王焘取《魏志》 “兰台” 为 “外台” 之义,此说理由不足。高氏考证认为,“外台” 与“禁省” 相对而言,“禁省” 又称 “台省”,为唐时的中央机关。刺史为天子派出的地方长官,称为“外台”,《新唐书》卷二三一指出: “诸道使府参佐,皆以御史为之,谓之外台。” 王氏编撰此书时,任邺郡太守,且离开弘文馆已十余年。可见 “外台” 之义当从宋臣所云。
二、《外台秘要方》援引文献述要


  《外台秘要方》 作为一部大型的综合性方书,汇集了秦汉、两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七十个医家的医方、医术、医事、医籍,涉及中唐以前中医药基础理论、本草理论、临床理论、医政、医事,以及内、外、妇、儿、五官、针灸、美容、本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我国医学文献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宋·孙兆 《校正唐王焘先生 〈外台秘要方〉序》 云其 “上自神农,下及唐世,无不采摭。” 清·莫枚士 《研经言》 言其,“集九代之精华,成千秋之钜制,玄关秘钥,发泄无遗。” 日 ·山胁尚德赞其“金玉灿然,抑畜方之府库。” 因此,《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堪称中国文献第一书,其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及文献学中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现将其直接引用的66家 (王焘所引资料中又转引自其他文献的除外) 文献介绍如下。
  (一) 《外台》 引用的先秦、秦汉时期的文献
  先秦、秦汉时期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孕育、奠基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急剧变化,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中医药学也随之逐渐丰富和发展,尤其是随着秦汉大一统社会文化格局的形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先后出现了扁鹊、华佗、张仲景等著名医家和《素问》、《九卷》、《阴阳大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等标志性的著作,这些经典著作从不同方面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成了中医学的学术范式,确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的基本路径。王焘在编著《外台》 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这个时期的学术成就,以 《素问》、《九卷》、《阴阳大论》、《仲景伤寒论》、《仲景论》、仲景、张仲景、张仲景《伤寒论》、华佗、扁鹊等十余种称谓,以直接引用或于条文之首冠以书名、人名的方式,记载了这一时期的主要医家、医著、医方、医术、医事等,为后世研究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情况和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特点等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1. 《素问》
  《素问》 是《黄帝内经》 的组成部分。《黄帝内经》 由 《素问》 和《灵枢》两部分组成,其虽托名黄帝,但经多方考证,系战国后期乃至秦汉 (西汉) 间众多医家编纂、补遗并汇集而成,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一部医学巨著。其总结了西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和临床经验,并吸收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学、地理学、历算学、物候学、生物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古代科学文化多学科的优秀成果,系统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诊断、防治等问题,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理论发展及中医学科分化的母体。直至现代,《黄帝内经》 的许多理论知识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所体现的医学思想和医学辩证法及较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想,成为后世医家取之不尽的源泉,因而被后世医家尊为 “医家之宗”,奉为中医学之圭臬。
  《素问》 作为《黄帝内经》 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讨论的内容,除包括哲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知识外,其医学内容主要有: 人体解剖、藏象、病因病机、诊法、病证、养生、治则、运气、医学心理、时间医学、地理医学、气象医学,以及临床各科的部分内容。然这些内容非一时一人之作,加之 《素问》 年代久远,辗转抄刻,篇卷散佚,版本流传不一,前后内容也就有所不同。今本 《素问》 主要为先秦、战国、西汉等不同时期的作品的汇编,但其中 《素问遗篇》 显系唐宋之际的伪作,“七篇大论” 为稍晚于王焘的王冰增入的东汉时期的作品。因此,王焘所引用的《素问》 只能是除这两部分内容之外的内容。
  《外台》 直接引录 《素问》 者有三处,共四条,其中卷一 “伤寒日数病源并方二十一首” 中引有两条,均引自《素问·热论》; 卷三十九 “论邪入皮毛经络风冷热法” 中引有一条,引自 《素问·缪刺论》; 卷十一 “瘾疹风疹一十三首” 中引有一条,虽言 “ 《黄帝素问》曰”,但遍检今本 《素问》 中无此文。《外台》 间接引录《素问》 者有两处,卷二十五 “痈疽方一十四首” 转引 《千金》引 《素问》 一条,遍检今本《素问》 无此文,基本内容却见于今本《灵枢·痈疽》; 卷二十五“冷痢方二十二首” 转引《千金》 引 《素问》 一条,遍检今本《素问》、《灵枢》 均无此文。《外台》 引录《素问》 的内容涉及藏象、病因病机、病证等。
  从以上五处引文可知,王焘所引用的《素问》 卷次面貌即不同于全元起的《素问》 注本,也不可能同于王冰次注的《素问》,加之所引条文有三处不见于今本《素问》,说明王焘所引的 《素问》 可能是《素问》 之早期传本,《素问》 尚有一些佚文。这就为进一步研究 《素问》的版本流传和相应内容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2. 《九卷》
  《九卷》是《黄帝内经》 组成部分中《灵枢》 的最早传本。《九卷》 之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 序,汉代以后的医家,如王叔和、皇甫谧、杨上善、林亿等人均曾先后引用过《九卷》书名及其文字,北魏时期医家还用此书教授生徒,直至北宋以后失传。《针经》 是《灵枢》 的另一传本,在汉、晋之际王叔和与皇甫谧等人均部分或全部地收集辑入《脉经》、《甲乙经》 等书中,唐代医事法令及同时期的日本、高丽法令均将 《针经》列为医家必修课目。北宋初期《针经》 传本已残缺不全。唐宋时期《灵枢》还有“九灵” “九墟” 两个传本。《灵枢》 之名,出于王冰《素问》 注文中,但其传本当早于王冰,可能在隋唐前就已有,宋代校正医书局、林亿等曾校勘过《灵枢经》 残本,所校残本早已亡佚。南宋史崧校正家藏旧本《灵枢经》 为 《灵枢》 的定本,从而取代了其前各种传本,一直流传至今。从 《灵枢》 的版本流传情况可知,《九卷》、《针经》、《九灵》、《灵枢》、《九墟》 在唐宋时期是同体异名的不同传本。
  《九卷》 即 《灵枢》 所讨论的内容,除哲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知识外,医学内容主要有: 解剖、经络、针灸、体质、病因病机、病证等。王焘所引的 《九卷》即今本《灵枢》 的古传本之一,仅有一处引用了此书的内容,即卷一 “论伤寒八家合一十六首” 中,其内容见于今本《灵枢·热病》,涉及热病的预后问题。
  3. 《阴阳大论》
  《阴阳大论》 系古医书名,作者无从考证。书名首见于东汉·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序,唐·王焘 《外台》 曾引用,而稍晚于《外台》 的王冰次注的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中未明确提及,宋·林亿等也未引及,可知 《阴阳大论》 成书于东汉以前,流行至中唐时期,后失传。
  宋·林亿在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序注文中云: “仍观《天元纪大论》、《五运行论》、《六微旨论》、《气交变论》、《五常政论》、《六元正纪论》、《至真要论》 七篇,居今《素问》 四卷,篇卷浩大,不与 《素问》 前后篇卷等,又且所载之事与 《素问》 余篇略不相通。窍疑此七篇乃 《阴阳大论》 之文,王氏取以补所亡之卷,犹 《周礼》 亡 《冬官》,以 《考功记》补之之类也。又按汉·张仲景《伤寒论》 序云: 撰有 《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是《素问》 与《阴阳大论》 两书甚明,乃王氏并《阴阳大论》 于 《素问》 中也。要之,《阴阳大论》 亦古医经,终非 《素问》 第七 (即七篇大论) 矣。” 其一方面推测《阴阳大论》 可能是王冰次注《素问》 时补入的 “七篇大论”,另一方面又据《伤寒论》 序,肯定《阴阳大论》 是古医经,但非 “七篇大论”。
  根据 《阴阳大论》 与 《素问》 中“七篇大论” 所述内容,高文铸先生考证云: “《阴阳大论》 以天文气象学为基础,用季节、气候等因素探讨人体生理病理问题,内容朴实,与运气七篇的干支推算方法不同,二者不属一个思想体系。” 二者“无甚干系”,“今考 ‘七篇大论’ 之文,无一处与此同时,知本非同一著作。”
  《阴阳大论》 与《素问》 是两本书无疑,但与《素问》 “运气七篇”,“本非同一著作”,“无甚干系” 有待商榷。因《外台》 引用《阴阳大论》 只有一处,见于卷一 “诸论伤寒八家一十六首” 中,内容为时令气候与疾病的关系,重点阐述了伤寒、温病、暑病、时行之气的发病情况。此段文字见于今本《伤寒论》 卷二、《病源》 卷七及《千金方》 卷九第一引《小品》 之文,不见于今本 《素问》,也未涉气五运六气的内容。但王焘 《外台》侧重于临床,在此很可能只引用了 《阴阳大论》 中的相关内容,不能因此推测《阴阳大论》 中无运气内容,与 “七篇大论” “无甚干系”。王冰在补入七篇大论时所“兼旧书之卷”,是否《阴阳大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而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序中所言的 《阴阳大论》 与王焘所言的《阴阳大论》 可能是同一本书,或同一书的不同传本,也可能是同名的两本书。
  4. 扁鹊
  扁鹊,本名秦越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医学家,渤海鄚郡 (今河北任丘县) 人,约生活于公元前407~前310年。因其医术高明,又行医于民间群众之中,所以深受人们爱戴,被誉称为 “扁鹊”。由于《史记·扁鹊列传》 所叙述的扁鹊事迹年代很长,矛盾迭出,人们认为当时拥有扁鹊称号的良医不止秦越人一人。李伯聪经考证在《扁鹊和扁鹊学派的研究》 一书中提出: “在先秦历史上,以扁鹊闻名的医生可被证实者有二人: 一与赵简子大体同时,大约活动在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期; 一与秦武王大体同时,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四世纪后期。第一个以扁鹊闻名的医生是与赵简子大体同时之扁鹊,根据《史记》 的记载,我们认定他的姓名为 ‘秦越人’,这个扁鹊才是中医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人物。”
  扁鹊是总结我国战国以前医学经验的第一人,是目前有史可查的最早的一位著名医学家,因此人们称他为 “医学师祖”。他精通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足迹曾踏遍黄河流域,广泛吸收了民间的治疗经验,综合地运用各科治法于临床。尤其是其总结当时诊断疾病的望闻问切等方法,出色地运用于临床,并精于望色和脉诊,被推崇为我国脉学的倡导者。他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为了适应临床实际需要,他随俗应变,急病家之所急,他 “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 (妇科); 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 (五官科); 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儿科)。”他反对唯心主义的巫术迷信,具有 “六不治” 的思想,其中有 “信巫不信医”者不治。由于他反对统治阶级的骄横无理和巫术,又医名甚著,竟被秦太医令李醯所妨忌而杀害。
  据《汉书·艺文志》 记载扁鹊著有《扁鹊内经》 九卷、《外经》 十二卷、《秦始黄帝扁鹊俞拊方》 二十三卷,今并亡佚。现存的《黄帝八十一难经》 (即 《难经》) 相传是扁鹊所著,实为汉代人对他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整理,也有认为是托名扁鹊的著作。《难经》是一部以问难方式探讨医学理论的专著,许多问题或答案源自 《内经》,可视为《内经》最早的专题注解本,其论述的内容涉及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多个方面。首创寸口脉的 “寸关尺” 三部诊法,对经络学说和脏腑中命门、三焦理论在 《内经》基础上有所发展,从而补充了 《黄帝内经》 的不足。
  《外台》直接引用 “扁鹊” 者只有卷三十八 “石发热目赤方一十一首” 一处三方,为 “扁鹊疗令人目明、发不落方”,“疗发热,心腹胀满,小便赤,大便难,逆冲胸中,口燥目赤痛方” 及“疗目翳方”。此三方 《难经》 未载,有可能是王焘转引自他人的托名之作。另《外台》 间接引录或尾注“扁鹊同者” 还有二十余条,分别出自 《肘后》、《删繁》、《集验》、《古今录验》、《千金》、《文仲》 等,今已无从考证是扁鹊之方还是后人托名。此外,《外台》 中虽未明确标引 《难经》 之处,但其在 “卷十二”所述之诸癖病以及引 《病源》 的许多文字与《难经·56难》 所述之息贲、伏梁、癥积等病如出一辙。
  5. 华佗
  华佗 (141~208年),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 (今安徽亳县) 人,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
  华佗是一个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医学家,他精通临床各科,尤擅长于外科、针灸和医疗体育。他医术十分精湛,善于运用特效疗法,用药简单,功专力宏,针灸仅取一二穴位就能获效,且善于用心理疗法治疗疾病。相传他曾为孙策治疗驽毒,为关羽治疗箭镞,又给曹操治疗头风病。他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提倡外科手术治疗,采用酒服“麻沸散” 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腹腔肿物切除及胃肠手术,效果较好,被后世尊之为 “外科鼻祖”。他在疾病的诊治上经验丰富,技艺高超,善于诊断,精于方药和针灸。在诊断上,华佗长于望诊和切脉,常能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病态正确判断其疾病和预后吉凶,并抓住疾病本质,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他总结创用的 “华佗夹脊穴”,即沿脊柱两旁夹脊取穴,沿用至今。他主张进行锻炼,提倡体育疗法,以增强体质、防治疾病。指出: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容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 并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以活动肢体,创制了一套“五禽戏”。由于他不慕名利,后被曹操杀害。他对我国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且品德高尚,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被誉为神医,并且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和赞扬。
  史料记载华佗著有 《华佗枕中灸刺经》、《华佗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华佗方》、《华佗内事》、《玄门脉诀内照图》、《老子五禽六气诀》、《华佗九候》、《外科方》、《青囊方》、《中藏经》 等多种医书。据载华佗临死前,曾将所著医籍交狱吏收藏,但“吏畏法不受”,华佗无奈,只得“索火烧之”,因此华佗的著作未曾得以流传。现存的 《中藏经》,系后人托名之书。
  《外台》 直接引 “华佗” 者两处: 一为卷一“诸论伤寒八家合十六首”,内容专论伤寒逐日深浅及其诊治、鉴别,此节文字不见于《中藏经》 而见于《千金方》卷九第一。二为卷三十八 “乳石发动热气上冲诸形候解压方五十三首”,内容为“华佗荠苨汤一首”,此方也不见于《中藏经》,而《千金方》、《千金翼》、《医心方》 中均引有此方。这两处文字究竟引于何处已无从考证。另外,《外台》 间接引 “华佗” 者还有九条,分别见于《外台》 所引 《备急》、《肘后》、崔氏、《删繁》、深师、文仲等文献中,说明华佗方书在唐以前是医家引录的重要资料。高文铸先生通过资料考察,认为 《外台》中引华佗之方很可能出自于 《华佗方》和华佗 《录帙》,但此二书也无法确考。
  6. 张仲景《伤寒论》
  张仲景 (约150 ~219年),名张机,字仲景,南郡涅阳 (今河南南阳) 人,东汉末年杰出的临床医学家,后人尊称其为 “医圣”。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其时政治黑暗,兵祸绵延,疫病流行,横尸遍野。张氏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 《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等古典医籍的理论为指导,广泛吸收当时医家的诊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治疾病的丰富经验和心得体会,并将之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创造性地著成了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治学态度严谨,医术精湛,反对巫术迷信,注重临床实践,且善于钻研,敢于创新。他不仅总结了3世纪初我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而且在前人“辨证论治” 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外感病六经辨证和内伤杂病脏腑辨证的原则和方法,阐述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八纲辨证和汗、吐、下、和、温、清、泄、补等多种治疗法则。从而确立了中医诊治的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等运用原则,使中医理论与临床融贯成一体。张仲景还发展了中医病因病机学说,指出“千般疢难, 不越三条”, 将复杂的病因概括为三大类,并阐述了三类不同病因与杂病发生的关系,提出了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的 “治未病” 思想。他在临证处方时,法度严谨,因证立法,以法统方,随证加减,所用375首方剂,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组方原则,为方剂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世尊为“众方之祖”。张仲景的学术思想、治学态度和学术成就,对我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所创立的不少治疗原则和方法至今仍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著的 《伤寒杂病论》 中,该书原本历经代革年移,迭遭散佚,流传至今,几经变迁,已衍化为《伤寒论》 和《金匮要略》两本书。晋王叔和曾对其进行过编次整理,王叔和将原书伤寒 (外感病) 部分整理成册,名 《伤寒论》。而杂病部分却一度散佚,直至宋仁宗时,才从翰林院所存的蠹简中发现 《金匮玉函要略方》 的残简 (为仲景 《伤寒杂病论》 的节略本),再经林亿整理校订,将其中的杂病部分整理为册,名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
  王焘直接大量地引用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五种表达方式,即:仲景《伤寒论》、《仲景论》、仲景、张仲景、张仲景《伤寒论》。其中 《外台》 称引 “仲景 《伤寒论》” 者35处,《仲景论》 者1处,“仲景” 者2处,“张仲景”者1处,“张仲景 《伤寒论》” 者2处。多数内容或见于今本《伤寒论》,或见于今本《金匮要略》,或并见于两书之中;部分内容即不见于今本《伤寒论》,也不见于今本《金匮要略》。高文铸先生通过对《外台》 所引内容的考证,提出在“隋唐时期仲景著作的传本应有多种”,说明王焘所引用的 《伤寒论》,是古未经衍化的《伤寒杂病论》 的传本之一。
  7. 《神农本草经》
  《外台》 未直接引用 《神农本草经》的文字,只在卷三十五 “小儿将息衣裳厚薄致生诸痫及诸疾方并灸法二十八首”中一处一条录有 《千金》 转引 《神农本草经》 有关小儿惊痫病的成因的论述,但在《外台》 的序言中王焘明确指出了其所引用的文献 “上自神农,下及唐世,无不采摭”,而托名 “神农” 的医药文献最早当推此书。《外台》 作为一部大型综合性方书,不仅有专卷论述本草理论及植物、动物、矿石类药物,而且将其贯穿于每一方中,所用之方的组方用药依据、药物的性味宜忌、服用方法等大多与 《神农本草经》 如出一辙。况且在两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又是我国药物学理论迅速发展的时期,相继出现了 《雷公炮炙论》 (南北朝·雷敩)、《本草经集注》(南北朝·陶弘景) 等药物学专著和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 (唐·苏敬等),这些书著及王焘所大量引用的 《千金方》、《千金翼》 的药物理论无不宗于《神农本草经》。因此,王焘 《外台》 所引文献与 《神农本草经》 有着密切的关系,故特此介绍此书。
  《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 或 《本经》,约成书于战国,补充于秦汉。托名神农,实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原著早已亡佚,其文字经辗转引录,多保存于后世其他著作之中。宋·唐慎微的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较完整地保存了本书的内容。明代以后刊印的多种题名的 《神农本草经》均为后世的辑佚本。现存最早的辑录版本是明·卢复辑本,而流传较广的是清·孙星衍辑本与顾观光辑本,及日本人森立之辑本(后三种辑本解放后均有重印)。
  《神农本草经》 除总括了药物总论的序例外,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类约252种,动物类67种,矿物类约46种。并根据药物的效能和使用目的不同,将各类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类),上品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药物,多有补养作用,有120种; 中品为有毒或无毒的药物,作用多攻补并存,有120种; 下品为有毒或专用于攻逐病邪的药物,有125种。指出药有四气五味、阴阳配合; 创立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的处方用药方法;并介绍了药物的别名、性味、生长环境、采制时月、优劣真伪,及主治功效等。药物主治病证涉及内、外、妇、儿、五官诸科170余个病种。其所载药物功效主治多是正确的,至今仍有效地运用于临床。《神农本草经》 总结了秦汉以前劳动人民医疗实践中的药物学成就,标志着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意义。
  (二) 《外台》 引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医家们一方面通过对《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 等古典医籍进行整理和注解,继承与发展中医理论,另一方面重视临床与基础理论的有机结合。在广泛的实际应用中注意摸索行之有效、简便易行,便于操作推广的治疗方法,并及时进行收集整理,且重视对某一专科内容、单方、验方的总结,中医学的发展呈现出学科逐渐分化的趋势。先后出现了王叔和、皇甫谧、葛洪、范汪、刘涓子、陶弘景等著名医家和《脉经》、《甲乙经》、《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集验方》、《删繁》等专科性著作和集验方书,使中医理论与临床得到进一步发展。王焘在编撰 《外台》 的过程中,以王叔和、《甲乙经》、《甲乙针经》、《肘后》、葛氏、范汪、陈廪丘、廪丘公、靳邵、胡洽、刘涓子、《小品》、应杨州、深师、陶氏、《陶效方》、《隐居必效方》、《集验》、姚氏、《删繁》、《通真论》 等二十余种称谓大量引用了这个时期的医药文献,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
  1. 王叔和
  王叔和,名熙,字叔和,今山西高平(一说山东济宁或兖州) 人,生活于公元3世纪,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尤以脉学见长。
  王叔和曾做过魏太医令,“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养生之道” (唐·甘伯宗《名医传》),首先在脉学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王叔和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了脉诊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有感于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对脉学进行了深刻研究,集录《内经》、《难经》以及扁鹊、华佗、仲景等前代文献的脉学内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撰成了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他切脉专取两手寸口,将前代医家的遍诊法、三部诊法发展为 “寸口诊法”,提出寸口分主脏腑的理论,将脉象归纳为24种脉象,生动描述其形象,使脉象理论和方法系统化、规范化,后世虽少有增补,但多从其说,对世界医学产生了一定影响。王叔和还将散失于战乱兵燹之中的 《伤寒杂病论》 进行了汇集、整理、补充,率先将其内容分开,编纂成册。对于保存古代文献,促进医学发展有一定贡献。
  《外台》 直接引 “王叔和” 者只有一处,即卷一 “诸论伤寒八家合一十六首”,阐述了 “伤寒之病逐日深浅”,“表和里病、里和表病” 及 “两感病俱作”的治疗,此节内容见于宋·成无己 《注解伤寒论·伤寒例》,文字略有出入,此节文字据考系王叔和所增。《外台》 间接引有 “王叔和” 者有两处,一为卷二“伤寒??疮方一十首” 引张文仲云: “疗伤寒兼??疮, 王叔和云: 其候……。” 二为卷十“上气咳方一首” 引 《古今录验方》 云: “疗咳逆上气胸满多唾,太医令王叔和所撰……”。此两处文字不见于现存王叔和著作中,引自何书已无从查考,高文铸据此推断王叔和曾编撰过临床方书,并在唐初流传。
  2. 《甲乙经》
  《甲乙经》 又称《甲乙针经》、《针灸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灸经》。作者皇甫谧 (215~282年),幼名静,字土安,自号玄晏先生,晋代安定朝郡 (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 人,西晋著名的医学家。皇甫谧精于针灸,兼通经史各家,既是经学大师,又是医学名家,著述颇多,皆负盛名。
  《甲乙经》 成书于公元282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划时代的针灸学专著。本书是皇甫谧收集和整理古代的针灸资料,将《素问》、《针经》 (即 《九卷》或《灵枢》) 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三书分类合编而成,使其内容更加系统化和切合实用。该书对于脏腑气血经脉流注,经穴的名称和位置,疾病的针灸取穴法以及进针的分寸呼留多少等,均做了较详细的论述。是我国晋代以前针灸学成就的总结性文献,也是研究 《黄帝内经》 的重要文献,还是后世研究和辑复古代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的宝贵依据。对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后世著名的针灸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此基础上发挥而成,直至现在,《甲乙经》仍然是厘定穴位和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所以人们一直视其为中医针灸学之祖,学医必读之书。
  《外台》卷三十九的针灸学内容,几乎完全取材于此书,选用的其他文献甚少,卷二十三还有治疗 “寒热瘰疬方一十一首”。其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 《甲乙经》 的原貌,对研究整理此书有重要价值。
  3. 《肘后》
  《肘后》 全名 《肘后备急方》,作者葛洪 (约281~341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时丹阳句容 (今江苏句容)人,东晋著名的医药学家、道家、哲学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葛洪兴趣广泛,涉猎学科有文学、历史、哲学、生物、物理、天文等,著述约60余种之多。医学著作有: 《金匮药方》、《神仙服食方》、《服食方》、《太清神仙服食经》、《黑发酒方》、《葛仙翁杏仁煎方》 等,均佚。现存著作有《肘后方》、《抱朴子内外篇》。葛洪在医学上的贡献,一是对传染病的认识,二是炼丹,为制药化学的先驱,被称为世界化学始祖。
  《肘后方》 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末,是葛洪将其选集各家著作,广泛搜求各地流传的验方所编撰成的《金匮药方》 (又名 《玉函方》),摘录其中可作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该书初名 《肘后卒急方》,梁·陶弘景增补后改名为《 (补阙) 肘后百一方》,金·杨用道附录《证类本草》 的单方后名《附广肘后方》,即现存的 《肘后备急方》。“肘后” 即随身携带之意,“备急”即临床急用可立时索取。本书着眼于临床急救,总结了晋以前医学发展的许多成就,主要包括内、外、妇、儿各种临床常见的急症、重症、危症的诊治方法,并略记个别病的病因、症状等。书中对一些传染病的论述颇详,如疥疮、天花、结核病、狂犬病等,是世界传染病、流行病的最早论述,对后世温病学发展和研究有一定影响。该书所载录的单方、验方、临床疗效显著,至今仍有临床价值。
  《肘后》 的内容在《外台》 的十余卷中都有引用,是《外台》 引用内容较多的书目之一。《外台》 在引用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在条文之首冠以 “《肘后》” 或 “葛氏”; 二是在冠以 “ 《肘后》” 时,文中又引 “葛氏”,或尾注“ 《肘后》 同。”; 三是在冠以 “葛氏”时,尾注 “ 《肘后》 同”; 四是在冠以“ 《肘后》” 或“葛氏” 时,尾注“ 《肘后》、葛氏同”。说明 《肘后》 在唐代可能即有不同的传本,也有后人加工整理的本子,王焘在引用时很可能所据底本不同。
  4. 范汪
  范汪 (约309~372年),字玄平,曾任东阳太守,故人又称范东阳,东晋顺阳 (河南内乡) 人,又说为颍阳 (河南许昌) 人。宦门出身,但善医术,性仁爱,常以拯恤为事,凡有疾者,不论贵贱,皆为治疗,且每多治愈,是当时门阀中有名的医家,在唐代被认为是伤寒八大家之一。
  范汪撰有《范东阳方》 (又称《范汪方》 或《范东阳杂药方》),是晋代颇具影响的一部大型方书。该书广泛收集了民间行之有效的单验方,内容充实,篇卷浩繁,以伤寒和内科杂病为主,其他科内容较少。由于其临床疗效显著而流传较广,直至唐代仍被视为必读之方书。孙思邈在《千金方》 卷一“大医习业” 中就明确指出: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范东阳经方,可见其影响之大。
  《范汪方》 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外台》、《医心方》 等医书中,尤其是《外台》 较多地保存了 《范汪方》 的内容,据载《范汪方》 170卷,《外台》 所引内容涉及30余卷之多,对后世了解《范汪方》 的内容及东晋的医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意义。
  5. 陈廪丘
  陈廪丘,晋代名医,生卒之年不详,生平事迹无所考。可证资料仅见于 《外台》 和 《千金方》,由于二书所引文字基本相同,因此其学术思想从 《外台》 所引文字中可窥见一斑。《外台》 直接引用“陈廪丘” 者两处四条,在条文之首冠以“陈廪丘” 或 “廪丘公”。第一处见于《外台》 卷一 “诸论伤寒八家合一十六首”,第二处见于《外台》 卷二十五 “数十年痢方一十一首”。根据《外台》 所引这两处文字,可知陈廪丘是晋代与名医张苗同时期的名医,且是一个在晋隋唐时期颇具影响的伤寒家。因为王焘将其与《阴阳大论》、王叔和、华佗、范汪、《九卷》、《小品》、《千金》 同列为伤寒八大家。其所发明的伤寒蒸法即 “廪丘蒸法”,不仅《外台》 有载,还见于《千金方》 卷九第一、《太平御览》 卷第七百二十二引 《晋书》。陈廪丘不但善治伤寒,还善治痢疾等杂病。此外,根据《外台》言其所引陈氏文字 “出第二卷中”,知陈廪丘还有医书传世,虽书名失考,但王焘能够引用,说明其书至少在唐天宝年间尚存。
  6. 靳邵
  靳邵,一作鄞邵,晋代名医,生卒年限失考。靳氏精于经方本草,沉迷于研究服食,相传其迎合魏晋服食之风创制“五石散” (另一说其方始于汉代,盛于魏晋,创制人不详),为封建统治阶级士大夫所推崇。《太平御览》 卷七百二十二引 《晋书》 曰: “靳邵,性明敏,有才术,本草、经方诵览通究,裁方治疗意出众表,创制五石散方,晋朝士大夫无不服饵,皆获异效。”
  靳邵所著之书诸史志未载,据《医心方》 卷五、卷二十七两处均有 “靳邵《服石论》 云” 的文字分析,靳邵著有《服石论》 一书,且流传到日本。《外台》直接引 “靳邵” 者只有一处,共七条,即卷三十八“石发腹胀痞满兼心痛诸形证方七首”,另 《外台》卷三十八在“疗石发身热如火烧黄芩汤方” 条下小注有“靳邵法”,均论服用 “五石散” (又名寒食散,配剂中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等) 等石类药的毒副作用所发诸病的治疗,这些方很可能引自《服石论》。
  7. 胡洽
  胡洽,原名胡道洽,号称胡居士,广陵 (今江苏江都) 人,南北朝时期北齐通医道士,爱好音乐,以医术知名。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录》 云: “宋有羊欣、王微、胡洽、秦承祖……治疗病亦十愈其九”,可见胡洽在南北朝时期刘宋间是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医家。
  胡洽撰有 《胡洽百病方》 二卷 (一说三卷),见于《隋书·经籍志》,原书已佚。该书隋唐时有多种传本,《千金方》 曾引用其内容,宋代尚存,宋·林亿等校定 《千金方》 时也曾援引此书内容,《医心方》 中也有引录。《外台》 直接引用 “胡洽” 者只有一处,即卷二十五“休息痢方五首” 中 “胡洽曲芽丸,疗十年休息痢下,不能食,消谷下气,疗虚羸方。” 另有多处尾注 “胡洽同”。说明王焘将此书仅作为一本参考书,故引录较少。
  8. 刘涓子
  刘涓子 (约370~450年),晋末京口 (今江苏镇江) 人,曾任彭城内史,善医学,尤精于外科方术。其祖父刘淳为宋武帝曾祖刘混之弟,则刘涓子为宋武帝刘裕族叔,曾随刘裕北征。有被疮者以药涂之,随手而愈,遂约于公元483年“演为十卷”,名 《刘涓子鬼遗方》。其后南齐龚庆宣于公元499年将其重新编次整理,刊行于世。该书因托名 “黄父鬼”所遗而得名,宋代以后有两种残本: 一为《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 的一卷本,主论痈疽的证治; 一为 《刘涓子鬼遗方》的五卷本,即现流行本。
  《刘涓子鬼遗方》 是我国第一部外科学专著。该书全面地总结记录了晋以前外科学的经验和成就,主要论述了痈疽、发背、妬乳、乳结、乳肿、金疮、外伤、疮疖、瘰疬、疥癣、火伤、 面?、发颓等多种外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共记载外科常用方剂140余首,其所用的辨脓、切开排脓及外涂软膏、内服治肠痈等方法,均科学有效。该书对后世外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隋唐时期乃至宋代均广为流传,是习医的必读书目,不仅是研究中医外科学的重要文献,而且在外科临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涓子鬼遗方》在《千金方》、《千金翼》、《诸病源候论》、《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证类本草》 等书中均有引录。《外台》 直接引用 “刘涓子” 者共十六处,分别见于原书卷三 “疗金疮在肉中不出及竹木刺不出诸方”,卷五 “疗痈疽、瘭疽、浸淫、痈疽发背、火烧人肉烂坏灭瘢、久疥癣诸恶疮毒、面部齄疮诸方”,卷六 “疗鼠瘘、诸瘘方”,卷十“疗寒热瘰疬、痈肿诸方”,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刘涓子在外科学上的一些贡献。
  9. 《小品》
  《小品》 即 《小品方》,作者南北朝(一说东晋) ·陈廷之,史书无传,史料亦无轶事可考。据高文铸先生考证,陈廷之有可能生于东晋末年,卒于南北齐,主要生活在刘宋,是一位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较高文化素养及精深医学理论与丰富临床经验的南朝刘宋医学大家。
  《小品方》 是陈廷之潜心研究医经名训,撷录前贤经方及民间治验,并得之师传,再结合自己的临症实践编撰而成。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经验方书,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和民众卫生保健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在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曾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尤其在隋唐时期,由于其时 《伤寒杂病论》 流传不广,《小品方》 被唐朝政府规定为学医的必读之书。宋·林亿在校定《千金方》 后序中说: “臣尝读唐令,见其制,为医者皆习张仲景《伤寒》,陈廷之《小品》。” 该书也曾于公元701年被日本政府列为习医的五种医书之一,是一部可与 《伤寒杂病论》 媲美的医家圭臬。
  据高文铸先生考证《小品方》 约成书于公元454~473年间,至北宋末叶亡佚,仅传世六百余年,其佚文散见于《千金方》、《外台》、《医心方》 等书中。关于“小品” 的书名之意,《小品方》 自序云: “今若欲以方术为学者,当精看大品根本经法……若不欲以方术为学,但以备身防急者,当依方决,看此 《经方小品》一部为要也。” 又云: “ 《经方小品》一部,以备居家野间无师术处,临急便可急用也。僮幼始学治病者,亦宜先习此小品,则为开悟有渐,然后可看大品也。”可见,“小品” 与 “大品” 相对而言,“小品” 是指启蒙读物,供急需之用;“大品” 是以方术为学者的必读之书。该书方剂组成简单,文字简练,载方精少,却有述有作,有理有法,有方有药,囊括了临床各科,主要阐述了内外妇幼,金疮急救,药物针灸等的治病理论及用药法则。其学术思想特点: 崇尚 “异法方宜”,强调用药节度,提倡简便疗法,重视妇幼保健,注意救急处理。其所提出的伤寒温病异气相感学说、“虫” 感染化脓的病因假说和对地方性甲状腺肿、血吸虫病等的精细观察与论述,以及外科止血、排脓、治皮肤病等的方法,均为我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小品方》 是《外台》 的主要参考引用书目之一,从《外台》 所引录的 《小品方》 的大量内容可以了解 《小品方》的基本概况。高文铸先生据 《外台》 所录及日本发现的古卷本,将 《小品方》全书结构内容辑复如下:
  卷首: 自序、总目录、述增损旧方用药犯禁诀,述旧方合药法,述看方及逆合备急药诀; 卷一: 调治三焦、胸痹、胸胁淡冷气满、心腹胀满冷痛、下利、咳嗽上气、气逆奔豚、虚满水肿诸方; 卷二: 治头面风、喉痛、暴厥似风、中风暗癔不随痈肿、狂妄噤痉、脚弱诸方; 卷三: 治渴利、虚劳、梦泄失精、多汗、病后烦扰不得眠诸方; 卷四: 治霍乱、中恶、食毒、中蛄毒、吐下血鼻衄尿血、发黄患淋诸方; 卷五: 丸散酒膏诸方、治下利、咳嗽、上气如奔豚、心腹胸胁中痛、虚补养、渴利、风邪狂癫诸方; 卷六: 治冬月伤寒、春夏温热病、秋月中冷诸方; 卷七: 治女子众病、妇人无儿、妊胎、产后、妇人诸血崩滞下宿疾诸方; 卷八: 治少小百病、少小疾病诸丸散、少小百病薄?洗浴膏散针灸诸方; 卷九: 治服食寒食散、寒食散发动诸方及服食传病诸诀; 卷十: 治哽诸吞物、误为火汤热膏所伤、热喝、溺水未死、入井冢郁冒、自经未死、服毒吞金未死、射工毒、丹疹毒肿、剽疽、代指似剽疽、风热毒肿、洪蝎疮、蛷蝮尿生疮、钉毒疮、恶肉恶脉、气肿、缓疽、附骨疽与贼风相似、烝病似疽、痈疖痿、乳痈妬乳生疮、耳眼鼻口齿、瘿病、瘰疬、颓、脱肛痔下部众疾、狐臭、手足腋下股恒湿、身瘖瘰有气口疮、面齄、疱疮、瘢、 面??黑痣、 臀赤疵、 虫兽狗马毒、被压砸堕腕折斫刺诸方; 卷十一: 述用本草药性; 卷十二: 灸法要穴。
  10. 应杨州
  应杨州其人无从考证。“应” 为姓氏,“杨州”,可能为人名,也可能为地名 “扬州”,因此人曾任扬州刺史而得名。《外台》 引用 “应杨州” 者只有一处,即卷三十八 “乳石发动热气上冲之诸形候解压方五十三首”,此条文开头云: “应杨州所得吴故单葱白汤”,即言应杨州得到吴地传解散药方单味葱白汤,其下39方均首冠“又” 字,可知此处共40方引录自 “应杨州”,论述了石药的毒副作用所致的热盛、寒热似疟、大小便赤涩、必下烦热、精神如失、筋动、欲作痈、食损等病症的解治方法。高文铸先生据《医心方》 以 《小品方》 为题所引一条“又云应杨州所得吴解散单行葱白汤,方药沉体中数年更发治之方”,认为此处王焘所引之方为间接转引 《小品方》 之文字,并以此推测 “应杨州” 被 《小品方》 所引,当为5世纪初之人。虽有一定的依据,但《小品方》 在唐代是政府规定的学医必读之书,王焘又曾兼管过弘文馆图书工作,“久知弘文馆图籍方书之事”,看到的应是《小品方》 的原本,不需要去转引,即使要转引,治学态度严谨的他不可能不标注清楚,这从其所引录的《小品方》 的大量资料就可证明。因此,“应杨州” 所得之方书,可能是另一本方书。王焘引录了 “应杨州”,其人应是其前代之人。
  11. 深师
  深师,亦称僧深、释深师。南北朝时期宋齐间著名医僧。善治脚气病,曾选录同时代医家支法存等人的有关治疗药方撰成方书三十余卷,名 《深师方》。《千金方》 卷七云: “宋、齐之间,有释门深师、师道人,述 (支) 法存等诸家旧方,为三十卷。”
  《深师方》 又名 《僧深药方》、《僧深集方》、《僧深方》,原书已佚,后世医著《千金方》、《外台秘要》、《医心方》 等多有引录,从后世引录内容可知,《深师方》 集前代治疗之精要,主要论述了一些内科杂病及外科、五官、儿科等疾病的治疗方法,尤其是治疗诸脚弱方有八十余条。所载之方临床疗效显著,正如 《外台》 卷五“许仁则疗疟方四首” 中所云:“此病曾用深师一方,大有效……服虽经困苦,一服永断。” 可见,《深师方》 是一部对历史上经方之学产生过影响的著作。
  《外台》 中大量采撷了 《深师方》 的内容,在其40卷内容中,有27卷中引录有《深师方》 的文字,可见,《深师方》是《外台》 的主要引录书目之一,而《外台》 所引录的《深师方》 的内容,也可帮助我们了解 《深师方》 的梗概。高文铸先生从《外台》 所引录 《深师方》的条文中,推测其卷目内容大体为: 卷三: 虚劳诸疾; 卷四: 唾脓血; 卷六: 妇科疾病; 卷八: 风邪惊恐; 卷九: 诸风疾、鬼魅; 卷十: 风疹、隐疹; 卷十三:五脏不调; 卷十四: 外感热病; 卷十六:心腹痛; 卷十八: 咳嗽上气; 卷十九: 水肿; 卷二十: 黑疸等; 卷二十一: 脾胃冷; 卷二十二: 疟、积聚、噎哽诸疾; 卷二十三: 诸饮疾; 卷二十六: 跌打损伤、赤白利下等; 卷二十八: 痈疽; 卷二十九: 瘿瘤及皮肤诸病; 卷三十: 酒疸。除上述外,还有部分疾病如五官疾病、小儿疾病等未标记卷次所出。从上可知 《深师方》 内容涉及内科杂病、外科疮痈及五官、小儿疾病等的治疗。其中所引录的深师治脚气方论一部分转引自 《千金方》,深师治脚气方论主要保留在《千金方》 中; 一部分直接引自 《深师方》,乃《千金方》 中引录的深师治脚气 “经用灼然有效者”,王焘从中直接再行筛选引录。
  12. 陶氏
  陶氏即陶弘景。梁·陶弘景 (456~536年),字通明,晚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 (今江苏句容,一说南京市,另一说江苏镇江) 人。陶氏一生嗜学,隐居四十余年,读书万卷,涉猎面广,天文、历法、地理、博物、数学、医术、本草无所不通,在古代自然科学的多个方面均有所成就,如陶氏曾亲手制作天文仪器“浑天象”,他的 《古今刀剑录》 首次记载的 “杂炼生??” 灌钢炼钢法, 在钢铁冶炼方面具有历史价值。陶弘景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医学家,还是一个著名的道教徒,为我国的历史文明作出了辉煌的贡献。
  在医药学方面,陶氏著有 《本草经集注》、《效验方》 (又称 《隐居陶效方》、《隐居必效方》)、《药总诀》、《补阙肘后百一方》、《养生延命录》、《养生经》 等书。陶氏潜心研究,对本草学有较深的研究,其总结了南北朝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将《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及其新发现、补充的药物共730种予以分类合编、注释,对本草学进行了系统整理,改《神农本草经》 的三品分类为来源及功能分类,首创 “诸病通用药” 的分类方法,后世沿用此法1000余年。陶氏还对药味的性味、功效,形态、采集、鉴别、炮制、贮藏等方法有新的论述,规定了丸、散、膏、丹、汤、酒的制作规程,统一细分了称量药物的斤两标准,这些在本草学发展史上均有深远的影响。陶氏还专门从事炼丹和制药化学的研究,是继葛洪之后的著名人物。
  《外台》 直接引录陶弘景的文字只有四处,从内容看均系 《陶效方》 的条文,其中有两处条文之首直接冠以 “陶氏”,即卷二十六 “蛲虫方六首” 中有 “陶氏疗虫方” 二首,卷二十七 “大小便失禁并关格大小便不通方二十二首” 中有“陶氏,卒大小便不通方” 一首; 一处条文之首直接冠以 《陶效方》,即卷二十七“小便难及不利方九首” 中有 “陶效方”一首; 一处条文之首直接冠以 《隐居必效方》,即卷二十四 “痈肿方二十五首”中有 “ 《隐居必效方》 消痈肿” 方一首。此外,《外台》 在直接引用张文仲条文中还有多处间接引录有 “陶氏”,或“隐居效验” 或 “隐居效方” 的文字; 在直接引用 《肘后》 的条文中,还有多处尾注“陶氏同”。
  13. 《集验》
  《集验》 即 《集验方》,作者姚僧垣(一作僧坦),字法卫,吴兴武康 (今浙江钱塘) 人,生于498年,卒于583年,历经南齐、梁、北魏、北周、隋五个朝代,主要生活于北周。其父菩提爱好医药,僧垣自幼通医,二十四岁时传父业,得梁武帝赏识,历任梁代太医正、太医下大夫等医官,后世称其为姚大夫或姚公,《周书》、《北史》 均有其传。姚氏医术精湛,《后周书》 记其治验病例多则,宋·郑樵《通志》,明 ·朱国祚 《两浙名贤录》 等均称其 “医术高妙,为当世所推,前后效验,不可胜纪”,且“远闻边服。”姚氏积其多年临症经验,又 “搜采奇异,参校征效”,著《集验方》 13卷。
  《集验方》 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有一定学术地位的经验方书,对后世影响颇深,曾传入日本,对日本医学发展有较大贡献。《集验方》 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千金方》、《肘后方》、《外台》 等书中。从这些书目所引录《集验方》 的内容来看,该书集有内、外、妇产等多种疾病的治验效方,是 《外台》 引用的主要文献之一,为今后辑复其原文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高文铸先生从 《外台》 的引录条文中,推断《集验方》 的卷目及主要内容有: 第一卷: 治卒心腹痛、中恶、疰病、卒魇、卒死、盅注、射工毒、蝎螫人诸方; 第二卷: 治伤寒、天行、温病、黄疸诸方; 第三卷: 治风癞、鬼魅、疟疾诸方; 第四卷: 治肺痿、肺痈、肺气不足、咳喘、奔豚、久癖、结实、呕逆、下利、下血、瘿病诸方; 第五卷: 治虚劳、梦泄、骨热、不眠、小便数多、遗尿、诸淋、小便不利、痰饮、积聚、气噎、腰痛、鼠瘘诸方; 第六卷: 治癥瘕、宿食、哕、疝、胸腹胀满、脱肛、齿痛、石热、水肿诸方; 第七卷: 治白驳、日月未致欲产、遁尸、飞尸诸方; 第八卷: 治瘰疬、疬疡、 疮、 炙疮、 火疮、 汤疮、 侵淫疮、赤丹、诸癞、痈肿、疔疽、疗疮诸方; 第九卷: 治狐臭、漏液、月蚀、阴肿、五痔、黑子疣赘、竹木刺、马骨诸物伤、蛇咬伤、九虫诸方; 第十卷: 治噎哽诸方; 第十一卷: 治妊娠、呕吐、恶食、胎动不安、腹疼、顿仆胎动、怀胎不长、漏胞、妊娠水肿、逆产、横生、子死腹中诸方; 第十二卷无考; 第十三卷无考。
  14.《删繁》
  《删繁》 即 《删繁方》,作者谢士泰(一说谢士秦),史书未载,生平事迹失考。高文铸先生推测其可能为南北朝时期人。《删繁方》 一书约成书于北齐,原书流传至宋嘉祐年间,宋·林亿等校正《千金》、《外台》 时曾用过该书,后亡佚。
  《删繁》 即删繁就简之义,正如孙思邈所云: “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 该书一改前代方书重实用,轻理论的特点,有论有方,理法并重,如卷十六所述之“五脏劳论”,“六极论” 等独见于谢氏 《删繁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该书对后世医家有一定的影响,《千金》、《外台》 曾大量引录其内容。
  《删繁方》 是《外台》 引用的主要文献之一,《外台》 引 《删繁》 的条文有262条之多,通过《外台》 所引之文,我们可以了解该书的梗概。高文铸先生据《外台》 引 《删繁》 的条文,推论此书的内容及卷次结构大略为: 卷一: 无考; 卷二: 霍乱呕吐、虚寒肺痿、大肠热实、大肠虚寒等; 卷三: 霍乱、转筋、髓虚实、皮虚实、肛门闭塞、脱肛、杂疗痔等; 卷四: 霍乱洞泄、三焦病、诸痢、胆府实热等; 卷五: 咳嗽脓血、肺热上气、癖羸瘠等; 卷六: 诸疟、鬼击等; 卷七: 五脏劳论 (肝、心、脾、肺、肾之寒热虚实)、妇产病等; 卷八: 六极论 (筋、脉、肉、气、骨、精之寒热虚实) 等; 卷九: 五疰、虚汗、疬疡、痈疽、发背、诸瘘、漆疮、火丹等; 卷十: 温病、黄疸、五尸、尸疰、中恶、沙虱、马骨刺等; 卷十一:胃虚寒等。除上述外,还有天行、五官疾病、小儿病、五脏虫、五绝死、食物中毒等未记卷次所出,今无考。另有一条云“出第十七卷中” (五痔)、一条云 “出第二十九卷中” (论), 疑传刻致误。
  15. 《通真论》
  《通真论》 一书史料未载,作者无从考证。高文铸先生据 《宋史·艺文志》载录有支观《通玄方》 十卷及 《崇文总目》 记有支义方 《通元经》 十卷,推论《通真论》、《通玄方》、《通元经》 并是一书,因宋版《外台》 辟 “玄” 之处甚多,改 “玄” 为 “真”、“元”,系避宋始祖 “玄朗” 之讳。作者 “支观” 与“支义方” 当是一人,《通志·艺文略》称其为周人,当为南北朝时期北周人。
  《外台》 引录《通真论》 只有一处,即卷三十四 “坐药方三首” 中 “ 《通真论》 疗妇人子门冷坐药法” 一首。
  (三) 《外台》 引用的隋唐时期的文献
  隋唐时期,中医学的发展呈现出分支学科在分化中日趋成熟、临床各科大发展、中外医学广泛交流及理论与临床综合发展创新等特点,在对病证及其原因和机理的认识、诊断技术、医方创制、新药发展及临床各科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就。就中医理论的发展而言,隋末唐初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唐·王冰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以及孙思邈对《伤寒论》 的整理与研究,对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隋·巢元方的 《诸病源候论》 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病候学专著,对中医病理学说的探讨与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 唐·孙思邈的 《千金方》、《千金翼》 综合了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成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在脏腑辨证及临床诊治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加之隋唐时期政府重视发展医学教育及普及医学知识,并制定了医事律令,促使中医学蓬勃发展,这个时期的临床医学家与医著可谓是层出不穷。以这个时期的文献为主要参考,凭借《千金方》 的良好范例,王焘有感于存世方书“方逾万卷,讨检力烦”,诸家编录又 “各擅风流,递相矛盾”,遂经二十余载之努力,完成了对 《外台》 这部鸿篇巨制的编撰。
  王焘在编著《外台》 时以66余种称谓直接冠以条文之首,其引用的隋唐时期的文献主要有: 《病源》、《经心录》、《古今录验》、《素女经》、高阳负、《千金》、《千金翼》、许仁则、崔氏、体玄子、路安满、《延年》、《备急》、张文仲、《救急》、苏澄、苏游、李补阙、周处温、《天竺经·论眼》、谢道人、杨操 《音义》、薛侍郎、元侍郎、萧亮、吴氏、苏恭、苏长史、唐侍中、徐、《必效》、孟使君、《近效》、《广济》、《广利方》、《传效》、东陵处士、《纂灵记》、蔡尼、苏孝澄、《甲乙方》、曹公、吴爽师、刘尚书、《万全方》、《经效》、姜生、刘氏等。现分别介绍如下:
  1. 《病源》
  《病源》 即 《诸病源候论》,又名《巢氏病源》,隋·巢元方等编著。巢元方 (约550~630年),隋代京兆华阴(今属陕西) 人,大业中 (605~618年)任太医博士,后擢升太医令。巢氏医学理论造诸深,临床经验丰富,敢于创新,于610年主持编成《诸病源候论》 一书。
  《诸病源候论》 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病候学专著,全书共50卷,分67个门类,载列病候论1739条。该书总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医疗经验,以 《内经》、《难经》 为理论依据,对许多病源结合临床经验进行了新的探索,突破了前人的病因学说,广泛而系统地论述了许多疾病的病源与证候。该书以病为纲,每类疾病之下分述各种病证,然后再论述每种病证的概念、病因、病机和证候。将诸病之源与九候之要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对每种疾病、证候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作了详尽的、合理的阐释,对于疾病的认识和辨证都具有独特的见解,对于疾病的分类和治疗亦有其创见,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妇科、儿科病证、外科手术等,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尤其是关于人工流产、肠吻合术、拔牙等手术的记载,都是世界外科史的首创。每个疾病之后,大多附有“补养宣导” 的具体方法,但不介绍治疗方药。全书内容极为丰富,详于述证,略于载方,促进了从生理、病理到预防、治疗的中医完整理论体系的完成及临床操作过程的完善,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故唐代以后历代医家至为推崇。《千金方》、《外台》、《太平圣惠方》、《医心方》 等书多取材于本书。宋代旧制,凡考核医生,也列本书的命题依据,直至现在,人们常将此书与《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 等巨著并列,当作学习和研究中医的重要文献。
  《病源》 是《外台》 援引的主要文献之一,《外台》 对许多疾病往往先阐述其概念、病因病机,后叙述治疗,故其多在每门类之前首冠 《病源》 之论,后列治病诸方,从而有论有方,系统论述。在其40卷内容中,有28卷341处引录了 《病源》30多卷中的内容,足见《病源》 对《外台》 的影响。所引内容,有些与今本《病源》 相同,有些与今本《病源》 文字有出入,有些为今本《病源》 所无,而《外台》 所引更接近其原貌,是研究《病源》 的版本流传、佚文及讹误的重要文献。
  2. 《经心录》
  《经心录》 又称《经心录方》、《经心方》。作者宋侠, 生卒年限无详考, 洺州清漳(今河北肥乡县东) 人,官至朝散大夫、药藏监,唐初著名医家。
  《经心录》 原书已佚,《外台》 直接引录《经心录》 者22处30条,高文铸据《外台》 所引,考《经心录》 卷次内容大致有: 第一卷: 治心痛诸方; 第二卷: 治伤寒、霍乱、五膈、五噎、关格、水痢诸方; 第三卷: 治风毒诸方; 第四卷: 治虚劳、肾气不足、阴痿、腰痛诸方; 第五卷: 治瘰疬、 毒肿、漏液、 ?肾诸方; 第六卷: 治劳损风湿、妇人阴寒、妊娠子淋、宫冷堕胎诸方。此外,所引产后心痛、阴痛、阴痒,未注明卷次所出。从此,可帮助我们了解一些 《经心录》的内容概要。
  3. 《古今录验》
  《古今录验》 即 《古今录验方》,又称《录验方》。唐·甄权 (一说甄权弟甄立言) 著。甄权 (约540~643年),许州扶沟 (今河南扶沟) 人。因母病,十八岁与弟甄立言发奋学医,攻读医方,均成为当代名医。而权医术尤精湛,善于针灸,精通方药。隋鲁州刺史库狄嵚苦风患,手不得引弓,诸医不能治,权为针肩髃一穴,迅即治愈能射。643年,寿百三岁时,唐太宗亲临其家,访视其长寿的饮食药性,并援朝散大夫、赐寿杖衣服。撰有《脉经》一卷、《脉诀赋》 一卷、《针经钞》 三卷,《针方》 一卷、《明堂人形图》一卷,《古今录验方》 五十卷。甄立言长于本草,善治寄生虫病,曾用雄黄治愈寄生虫病,吐出虫而愈。撰有 《本草音义》七卷、《本草药性》 三卷。可能协助编写或修订补充过《古今录验方》。
  《古今录验方》 是唐初影响较大的一部大型方书,其广泛地收集了汉魏隋唐古今众多医家及医著的经验方,仅《外台》所引内容就有张仲景、翟世平、许季山、杨孔思、太医丞樊之、僧深、姚大夫、万年县令席君懿、长孙振、太医史脱、许明、司马大将军、宫泰、徐王、太医王叔和、浩仲堪、胡录、道士陈明、候氏、九江太守、车瑗道、达奚、二公主、《素女经》、淮南八公、淮南王、彭祖、胡洽、许澄、关高、徐公、县令祖□宗、张苗、朱郁、司空、王长华、崔世谟、刑长史、高獭奴、高仆射、蒋合、晋熙公、裴伏、高元海大李参军及弟甄立言等的经验方,足可见其汇集之广。该书内容全面,涉及外感热病、内伤杂病、妇产、小儿、皮外、五官,以及服食、养性、房中、针灸等各方面的内容。原书已佚,佚文散见于《外台》、《医心方》 等书。《外台》 将此书作为其主要引录书目之一,所引内容涉及三十卷之多,尤其是详细引录的 《素女经》 “四季补益”、“妇人八瘕” 等内容,对了解已佚的 《素女经》 有重要价值。
  4. 《素女经》
  《素女经》,史料未见著录,作者及成书年代不祥。由于初唐甄权的 《古今录验方》 中就引有此书内容,故其最迟应成书于隋代。
  《素女经》 为房中类著作,原书早佚。现存文献 《外台》 中有部分内容。《外台》 条文之首冠以 《素女经》 者有二处,即卷十七 “素女经四季补益方七首”、卷三十四 “八瘕方一十二首”,二处共26条文字。前者主要论述妇人房事禁忌、男子房事五劳六极七伤之病及却病延年的方法,尾注云: “并出 《古今录验》 二十五卷中”,显系王焘转引自 《古今录验方》; 后者主要论述了妇人八瘕积聚的产生病候及其治疗,此段文字先冠以“ 《素女经》”,论述了四种瘕病,又冠以“崔氏” 论述了第四种瘕病的治疗,再冠以 “ 《古今录验》” 论述了四种瘕病,最后尾注云: “以上八般瘕疾出 《古今录验》 第三十卷中。” 有二种可能: 一是“八瘕方一十二首” 均为王焘转引自 《古今录验方》; 二是前四种瘕病直接引自《素女经》,第四种的后半部分及后四种瘕病直接引自 “崔氏” 和《古今录验》。
  此外,在卷十七 “素女经四季补益方七首” 中先以黄帝与素女问答的形式论述女子的房室禁忌,后以黄帝与高阳负问答的形式论述男子房室与五劳六极七伤之病及延年益寿之法。“素女”,传说中与黄帝同时的古代神女; “高阳负”,即高阳氏,指颛顼,传说中古代部族的首领。可见,《素女经》 与 《黄帝内经》 的书写方式相似,均以问答形式进行论述,其成书年代可能要更早些。
  5. 《千金》
  《千金》 又称为 《千金方》,是 《备急千金要方》 的简称,乃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的一部不朽巨著。孙思邈(581~682年,一说541~682年,另一说563 ~682年),自号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原) 人。孙氏天资聪繁,治学精勤,是集佛、道、儒、医于一身的饱学之士,从事临床实践80余年。他拒绝隋文帝、唐太宗要其任国子博士及授爵位的聘请,长期生活在民间,行医施药,活人无数,精通临床各科,尤重视妇科、儿科。他周游陕西各大名山,采集和栽植中草药,博览医籍,明悟医理,于切脉、诊候、制药、合和、服饵、将息及养生之术无不精研。更潜心于著书立说,他鉴于古代诸家医方散乱浩博,求检至难,便博采群经,勤求古今,删裁繁复,并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先后著成《备急千金要方》 (652年) 和 《千金翼方》 (682年)。由于其一生扶贫救困,医德高尚,成就辉煌,后世尊称他为 “药王”。
  学术上,孙思邈在外感热病、杂病及方剂学与养生、食疗等方面均有创造性贡献。其重视民间治验,总结出用动物甲状腺防治甲状腺肿大; 用动物肝脏防治夜盲; 应用葱管为尿闭病人导尿; 记录流传的下颌脱臼整复法,一直沿用至今; 使用的硫黄伏火法是我国最早的火药配方; 最先记载了疗效显著的 “阿是穴”。此外对采药、炮炙、针药并用等均有贡献; 他还出色地发展了伤寒学说; 反对鬼神和服石长生,明确指出霍乱病 “皆因食饮,非关鬼神”; 强调糖尿病人注意预防感染,水肿病人忌盐等。
  《千金要方》 是一部篇卷浩大,内容详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孙氏认为 “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又因其编著此书的方法是 “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故以 《备急千金要方》 为之书名。全书共30卷232门,载方5300首,不但包括唐以前历代著作的主要医论、医方、诊法、针灸等中医的基本内容。而且包括处方、用药、医学修养等,涉及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养性、脉法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收集了其前代和当时流行的大量经验方。该书以五脏六腑为纲,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有机结合,每一脏腑之下,首列总论,综述 《素问》、《灵枢》、扁鹊、华佗、仲景、王叔和、巢元方、皇甫谧诸家有关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次列虚实寒热诸病脉证候。首创了分门别类,有纲有目,内容丰富,理法方药俱全的类书编撰模式。全书较系统地反映了 《内经》 以降,唐代初期以前的医学成就,后人称其 “妙尽古今方书之要”,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千金方》 是《外台》 引录的主要书目。全书40卷均引用了 《千金方》 的内容,其中38卷直接引录,2卷 (卷13、卷39) 间接引录。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是 《外台》 引用条目最多的一本书,且在每一卷中都是引用最多的。每一处的引录或在条文之首冠以《千金》,或在其末尾注同书,从而补充了 《千金方》 原始出处不详的不足,为现在研究 《千金》 的编纂方法、资料来源和原始面貌、版本衍变过程及其校勘均提供了重要线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6. 《千金翼》
  《千金翼》 即 《千金翼方》,约成书于682年,是唐代杰出医学家孙思邈继《千金方》 之后于晚年为补充 《千金方》内容的不足而编撰的又一部巨著。正如宋·林亿在该书校正刊行的序中所言: “孙氏撰《千金要方》 三十卷,辨论精博,囊括众家,高出于前辈,犹虑或有所遗,又撰《千金翼方》 以辅之。一家之书,可谓大备也。” 全书共30卷,分列189门,载方、论、法2900余则。
  《千金翼方》 取材广博,内容丰富,多辑自唐以前古医书,与 《千金方》 相辅相成。内容以方剂为主,兼载本草、伤寒、针灸、养生、诊断等,也采录了一些国外医学资料,如 “庵摩勒”、“毗梨勒”、“阿伽陀园” 等。强调采药时节、药物加工炮制,将药物以功效分类,对《伤寒论》 的研究采用 “方证同条,此类相附” 的方法,均较《千金方》 论述全面。但所载验案较《千金方》 少。所辑录的《新修本草》、《伤寒论》、《小品方》 等古代医籍,以及郭玉、僧恒、陃炳等人的著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千金翼方》 也是《外台》 引录的主要书目之一,引用条目仅次于 《千金方》,这对于研究今本《千金翼》 的原始面貌、流传情况及校勘也提供了重要资料。
  7. 许仁则
  许仁则 (公元8~9世纪),史料鲜见记载,籍贯不详,唐代医家。《崇文总目》卷三载其撰有 《子母秘录》 十卷,佚。唐宋医家的著作如 《外台》、《证类本草》、宋校注《千金方》、《医心方》 等书引录有此书内容。
  《外台》 直接引 “许仁则” 者37条,高文铸先生从中推测所引之文字是许仁则的另一本以杂病为主的方书,该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有疟疾、霍乱、呕吐、诸痢、诸风方; 下卷有咳嗽、脚气、痔病、淋病、便闭诸方。另有伤寒、天行、黄疸等方未标明出处; 产后诸病16条17方所出卷次失考; 小便数多一条尾注出第十卷。这些内容与《医心方》 及《千金方》宋臣校注所引许仁则 《子母秘录》 的内容均不同,故 《外台》 所引 “许仁则”之方可能引自 《子母秘录》 的另一部分内容,也可能引自许仁则的另一本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医学方书。
  8. 崔氏
  崔氏,即指崔知悌。崔知悌(约615~685年),许州鄢陵 (今河南鄢陵) 人,唐代著名医家。曾于650 ~683年间任中书侍郎、户部尚书。撰有《崔氏纂要方》等书,已佚。崔氏博学多通,才能出众,精研医学,创 “结核同源” 说,发现经外奇穴 “四花穴”,善施灸疗疾,对骨蒸、癖痃气等疾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对后世医家有一定的影响。崔氏还曾长期随军行医,其在野战流行病、野战内科、野战外科等方面的学术成就,在中国古代军事医学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外台》 较多地引录了崔知悌 《崔氏纂要方》 的内容,崔氏的学术思想主要反映在该书中。高文铸先生根据《外台》所引 “崔氏” 的条文,推测 《崔氏纂要方》 的卷次结构及内容大体是: 卷一:伤寒、时行、天行、诸黄、大腹水肿等;卷二: 瘴气、霍乱、癥块、痈肿、瘀血等; 卷三: 呕吐、消中、盗汗、诸痢、中蛊、阴蚀等; 卷四: 诸疟、心腹痛、胃反、消渴、风疹、疬疡、白癜风、五官疾病、中恶、尸厥、代指、疣目、瘿、狐臭、咽喉疮、下焦虚寒、诸痔、诸淋、尿血、便血、大小便不通等; 卷五: 瘰疬、诸瘘、诸疮、发背、诸虫、汤火疮、甲疽、恶肿、毒疮、丹毒、诸癣、虫兽伤等; 卷六: 诸咳、上气喘息、中风、风头眩、脚气、水病、风水、水气、水肿、一切肿、大便涩等; 卷七: 痃癖、宿癖、症癖、内癖、痃气、五蒸、骨蒸、伏连、诸疰、邪魅、鬼气、鬼神交通、无辜、风邪、惊痫等; 卷八: 五劳六极七伤、诸虚劳补益等; 卷九: 鳖瘕、蛇瘕及造蜡脂、口脂、蒸脂、水银霜诸法等; 卷十: (上卷) 妊娠产乳诸病、小儿将护法及小儿病等。(下卷) 妇人杂病等。
  此外,据高文铸先生考证,《外台》卷十三 “灸骨蒸法图四首” 中所引条文下注: “崔氏别录灸骨蒸方图并存,中书侍郎崔知悌撰”,后又注 “出第七卷中”,与 《外台》 引其他崔氏灸骨蒸方条目出第七卷相合,与 《新·旧唐志》 著录的崔知悌《骨蒸病灸方》 同为 《崔氏纂要方》 第七卷的内容,该卷主论疗骨蒸病方。《外台》 卷三十三“胞衣不出方二十首” 中引有治产难符图五幅,并有文字说明,后注 “上出崔氏产书”,疑其为《崔氏纂要方》 卷十 (上) 的内容,因这部分内容自成体系,故王焘以 “产书”名之。《外台》 卷三十七引 “崔尚书乳煎钟乳饵法二首” 很可能也引自 《崔氏纂要方》。
  需要指出的是崔氏善灸法,《外台》一书收录崔氏灸法有20个方,从中可以了解到唐代灸疗的发展概况,并从其实际应用中可知其治疗范围广泛已超过了秦汉时代。特别是防治传染性疾病,如劳瘵虚损 (各种结核病)、黄疸、传尸等,以及灸治急性病,如小便不通、虫犬噬伤等,灸法发挥了扶正御邪、杀虫解毒、开窍利尿、助元阳、消癥癖等重要作用,对后世灸法的推广做出了贡献。
  9. 体玄子
  《外台》 卷三十三引有 “体玄子为产妇借地法一首”,根据后文尾注,系转引自 《崔氏纂要方》 卷十 (上) 的内容。“体玄子”,不知何许人,高文铸先生疑其为道号,并引 《旧唐书·隐逸传》 云:“潘师正,赵州赞皇人也,少丧母,庐于墓侧,以至孝闻。大业中,度为道士,师事王远知,尽以道门隐诀及符录授之……以永淳元年卒,时年九十八。高宗及天后追思不已,赠太中大夫,赐谥曰体玄先生。” 推测此人可能即 《外台》所引者。
  10. 路安满
  路安满,史料未载,生平事迹无从考证。据《外台》 卷四十 “崔氏禁蛇法”下注: “路安满所传” 推测,路安满早于崔知悌,应为唐初医家。
  《外台》 在卷四十 “禁蛇法三首”中,在 “崔氏禁蛇法” 下紧接着直接引有“路安满禁蛇法” 一首,但后注 “出第五卷中”,高文铸先生考证其转引目《崔氏纂要方》 第五卷中。
  11. 《延年》
  《延年》 即 《延年秘录》,又称《延年秘录方》、《延年方》。首载于《旧唐书·经籍志》,其云: “《延年秘录》 十二卷”。作者无从考证,成书时间据高文铸先生考约在《千金方》 之后,《千金翼》 之前的公元7世纪末期。
  《延年》 是《外台》 引用的主要书目之一,根据《外台》 所引用的大量《延年》 一书的条文,高文铸先生推辑其卷次内容大体有: 卷一: 胃虚热、盗汗、膈上风热、风痹脚弱、虚劳补益、长肌肤、安养五脏等; 卷二: 补益虚损等; 卷三:风身体如虫行等; 卷四: 肠鸣、眼病、妇人求子等; 卷五: 诸咳嗽、肺热、风虚汗不止等; 卷六: 霍乱、呕吐、痰饮不食、腹内冷气等; 卷七: 诸痢、食不消等; 卷八: 无考; 卷九: 伤寒、天行、热病劳复等; 卷十: 辟温、黄疸、历节风、风热、头风、风头眩、风疾、风疹等; 卷十一:鬼气骨蒸、虚烦不得眠、虚汗等; 卷十二:偏风半身不遂等; 第十三: 瘾疹、赤白疹、肺风、冷热疹等; 卷十四: 妇人伤妊、胞衣不出等; 卷十五: 疟疾、诸心腹痛、腹胀、腰痛等; 卷十六: 痰癖饮结、宿冷癖气、痃气胀急、痃癖、积聚等; 卷十七: 温疟壮热、瘴气、噫醋、痰饮、脾胃病瘦、伏连等; 卷十八: 无考; 卷十九: 脚气、岭南瘴气面脚肿、喉中热肿等。除上述尾注记有卷次所出者外,还有一些内容如妇儿疾病、五官疾病、外科疮疡五膈、服食等大部分都没记所出卷次,可见《延年》 一书是包括临床诸科疾病的杂病方。该书在唐宋时期有一定的影响,原书在北宋尚存,后佚,内容散见于《千金翼》、《外台》、《医心方》 等书中。
  12. 张文仲
  张文仲(七世纪),洛州洛阳 (今河南洛阳) 人。曾任侍御医、尚药奉御等职。八世纪,唐代医家推崇其与乡人李虔纵、京兆人韦慈藏为当时三大名医。善疗风气疾,强调风疾病因大体相同,但病人的体质差异及季节气候变化,对疾病变化有很大影响。武则天时奉命与当时名医共同撰写治疗风气诸疾的医书,由麟台监王方庆监修。在张文仲的主持下,撰有《疗风气诸方》、《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 一卷、《随身备急方》 三卷、《小儿五疳二十四候论》 一卷、《法象论》 一卷等。他的医著早已佚失,部分内容散见于稍后成书的《外台》 中。
  《外台》 引用张文仲方书条文302条,将其作为主要引用书目之一,所引条文或冠以 “文仲”,或冠以 “张文仲”,高文铸据 《外台》 所引张氏的条文,分别辑录其卷次内容如下:
  [文仲卷目] 卷一: 骨蒸、传尸、伏连、五尸、尸疰、卒死、客忤、卒魇、鬼击、天行 (一见)、七疝 (一见) 等; 卷二: 伤寒、天行、霍乱、子死腹中 (一见) 等; 卷三: 各种下利等; 卷四: 诸淋、小便不利等; 卷五: 水肿、痈肿发背、诸疮癞、瘰疬等; 卷六: 诸痔、便血等; 卷七: 喉毒痛、阴肿、阴疝、汤火膏煎所伤、妊娠诸疾等; 卷八: 消渴、瘫痪风、被打青肿、竹木刺、众蛇螫等; 卷九: 脚气、崩中露下等; 卷十: 诸疝等。此外还有一处即 “疗汤火疮,无问大小秘要方” 尾注云 “出第十七卷中,疑乃传刻致误。
  [张文仲卷目] 卷一: 心痛、腹痛、骨蒸传尸等; 卷二: 伤寒、天行等; 卷三: 胸中气满、心痛引背、腹疼、五膈,卒咳等; 卷五: 呕哕、卒心痛、水肿,鼠瘘、痈肿、疣目等; 卷六: 瘿、呕哕等;卷七: 口舌疮、胡臭、??卵等; 卷九: 脚气等; 卷十: 卒心痛、诸鱼骨梗、溪毒、蜈蚣螫人等。此外,还有一处即 “张文仲陶氏伤寒下痢”,“豉薤汤方” 及 “犀角汤方” 尾注云 “并出第十五卷中”,疑传刻致误。
  还有一些 “文仲” 或 “张文仲” 的条文未注卷次所出。据上述所辑 “文仲”、“张文仲” 的卷目来看,高文铸先生认为它们同出张氏一书,遂统称其为“张文仲方”。这些方引自张氏何种著作,医家、校勘学家认识不一。高文铸先生考这些方与张文仲的 《随身备急方》、《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小儿五疳二十四候论》、《法象论》 等书的卷数、内容均不相合,认为张氏还有一个十卷本的《张文仲方》。《外台》 所引之方出自这本书。黄斌“ 《外台秘要》 ‘张文仲方’考” [ 《中华医史杂志·1990. 20 (3):184] 一文则考证《外台》 所引 “张文仲方” 就是王方庆的 《随身左右百发百中备急方》 (十卷),因王方庆曾监领张文仲等撰诸药方,故书撰成后直接冠以监修者的名字,而真正的编撰者应为唐代张文仲等名医,王焘引录时之所以简称 “张文仲”、“文仲”,一是与张文仲的《随身备急方》 相区别,二是此书中所收集之方多为张文仲的验方。孰是孰非,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13. 《备急》
  《外台》 引录 《备急》 方条文333条,但未明确作者姓氏。在唐代以前可以被称作 《备急》 方的医书有七种: 即许澄《备急单要方》 三卷( 《隋书》、《通志》)、张文仲 《随身备急方》 三卷( 《新唐书》)、贾耽《备急单方》 一卷( 《新唐书》)、王方庆《随身左右百发百中急备方》 二卷 ( 《宋史》)、陶弘景《补肘后救卒备急方》 六卷 (旧唐志)、元希声 《行要备急方》 一卷 ( 《新唐书》)、无名氏 《袖中备急要方》 二卷(崔知悌《骨蒸病灸方》 之下)。《外台》所引究为何书? 高文铸先生据 《外台》所引将其卷次内容辑录如下:
  卷一: 伤寒热病、疟疾、霍乱、诸心腹胸疼、五尸、尸注、鬼注、卒死、卒魇不寤、鬼击、尸厥、产难等; 卷二: 瘴疟、鬼交、中风、脚气等; 卷三: 呕逆、水饮、五膈、噎、咳嗽上气喘、宿食不消、癥瘕、痃癖、鬼气、肿满等; 卷四:肠痈、肺痈、腰痛、喉舌生疮、石痈、骨疸、痈疽发背、白丹等; 卷五: 误吞异物、 鼠瘘、 ??、 阴肿、 恶肉、代指、疱疮等; 卷六: 中风急闷乱、诸痢、肠垢、重下、肠痔、寸白虫、血淋、大便难、小便难、关格、面渣、粉刺、皯黯等; 卷七:蛲虫等; 卷八: 肛肠俱出、溺死、瘀血、狐刺、汤火疮、辟虎、蜂螫、蝎螫等; 卷九: 风毒、射工毒等。
  另外,还有蛊症一条云出卷十六中,诸疮中风水露一条云出卷十八中,疑传刻致误。其它若干条目没记卷次所出,病症内容包括五官、小儿、美容、乳痈等。根据辑录的 《备急》 内容和卷次,以 《外台》 引录时常《备急》、张文仲相连引用或相互注同的特征,高文铸认为《外台》所引 《备急》 既非张文仲的 《随身备急方》,也非许澄、贾耽、陶弘景、无名氏、元希声所著之《备急》 之书,可能是王方庆的《随身左右百发百中备急方》(十卷)。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博学多闻好著书,所撰杂书二百余卷。又笃好经方,精于药性,曾任麟台监,为儒宦而知医者,奉则天之旨监修张文仲等名医 “共撰疗风气诸方”,从而撰《随身左右百发百中备急方》,其中可能吸收了张文仲、李虔纵、韦慈藏当时诸名医的经验方。
  14. 《救急》
  《救急》 即 《救急方》,是《外台》引用频率较高的一本书,但未言其作者是何许人。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卷一载有 《救急方》 十三卷,言为唐·张文仲著,但新、旧唐书均未提及张文仲有《救急方》一书,而《古今医统大全》所言的 《救急方》 的卷数又与 《外台》所引卷数不同,因此《外台》 所引 《救急》 非同一本书。那么,是否是指张文仲的《随身备急方》 呢?检《外台》 所引,有时《备急》、文仲连载,有时又小注《备急》、《救急》 与文仲同,或文仲、《备急》 与《救急》 同,显然三者是不同人所撰的三本书,难怪宋·林亿等在校正《千金方》 时分别引用了 《张文仲方》 和《救急方》。故《外台》 所引的《救急》也非张文仲的 《随身备急方》,从其文字来看,也非张文仲所著。因此,《外台》所引 《救急》 是唐时另一名医所作的一本书,但其作者无法确考。该书的成书年代据其卷八“胃反方二十首” 中 “ 《救急》 疗胃反方” 言其正 (贞) 观年间尚在幼年,可知作者主要生活在高宗、武后时代,成书年代也当在此间。《救急》 一书的内容是什么呢?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医心方》、《证类本草》 及《外台》 中,根据《外台》 所引录的《救急》内容,高文铸先生将其卷次内容辑录如下: 卷一: 天行、疟疾、霍乱等; 卷二:骨蒸、瘦病等; 卷三: 癖结痰饮、瘰疬、腋臭、去黑子、灭瘢等; 卷四: 妊娠胎动、妊娠伤寒、产难、子死腹中、胞衣不出、产后恶露等; 卷五: 疬疡、瘿病、发背、热毒风丹、阴下湿痒、汤火疮、癣疮、蠼螋尿、损妊等; 卷六: 中风、发背、堕落车马、被打损伤、胃反、喉哽、肺气积聚、上气胸满、咳嗽等; 卷七: 心腹胀满、腹中痃气、风水毒肿、骨哽等;卷八: 心痛、痫、腋臭、著硇砂、白虫、漆疮、狂犬病等; 卷九: 鼓胀、腋臭、赤白痢、骨折、续断筋、竹木刺伤、甲疽、犬疥、诸虫物伤人、治马病等。另外,某些疾病,如蛇毒、射工毒、疟瘴、妇儿疾病、五官疾病等未注明所出卷次。还有卷四 “《救急》疗三十六种黄方” 二首,云“出第十七卷中”,疑误。
  从上述内容可知,《救急》 是一部综合性的方书,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内容,甚至还有一些治疗牛马疾病的处方。该书在唐代是一部较有影响的方书。
  15. 苏澄
  苏澄,约生活于高宗、武后时期,史书无传,史料鲜见记载。曾任医官,可能曾撰有本草类著作。
  《外台》 直接引录 “苏澄” 者有三处,即卷二十七 “尿血方一十一首” 中引 “苏澄疗尿血方” 八首; 卷三十二“杂疗面方六首” 中引 “苏澄去面皯及粉皻方” 一首; 卷三十“澡豆方八首” 中引 “苏澄药澡豆方” 一首。此十条文字引自苏澄何书,已无从考证。
  16. 苏游
  苏游,唐初人,唐代医生,道家养生之徒。曾撰有《玄感传尸方》一卷(《新·旧唐书》)、《太一铁胤神丹》 三卷( 《旧唐书·经籍志》)、《铁粉论》一卷( 《新唐书·艺文志》)、《三品颐神保命神丹方》 ( 《云笈七签》) 等,均已佚,其中《玄感传尸方》 的部分佚文散见于《外台》 及《医心方》。
  《外台》 引 “苏游” 者有二处均见于卷十三中,“虚损惨悴作骨蒸方四首” 中有“苏游疗骨蒸肺痿,烦躁不能食,芦根饮子方” 一首,“传尸方” 中有十条论述“传尸” 病的形成、病候及治疗。显然引自苏澄《玄感传尸方》 一书。该书成书早于《张文仲方》,因卷十三“骨蒸方一十七首” 中 “文仲疗骨蒸方” 有“苏游《玄感论》 云: 主肺气咳者相当,余同” 一语。
  17. 李补阙
  李补阙,指李姓作者,曾任补阙之职。“补阙” 之官,为唐武则天于公元685年创置,与拾遗共掌供奉讽谏、举荐人才,位从七品上,略高于拾遗,有左、右之分,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李补阙系何人,已无从考证。约生活于公元7世纪末、8世纪初。史料未见有其所著书目。《外台》 引 “李补阙” 者只有卷三十七 “李补阙研炼钟乳法一首”,引自何书有待进一步考证。
  18. 周处温
  周处温,史书无传,生平事迹无从考证。《外台》 引 “周处温” 者只有一处,即卷三十七 “周处温援叚侍郎炼白石英粉丸饵法并论紫石白石英体性及酒法五首”,其大部分内容前冠以 《本草经》(即 《神农本草经》),实际上包括《本草经》、《新修本草》 原文、陶弘景注文及六朝旧注,说明这5首方晚于 《新修本草》 的成书时间 (公元659年)。还有一部分内容明确说为 “周司户处温传授,云于叚侍郎处得”。可见,这些方是周处温从叚侍郎处得来,而向他人传援。
  从《外台》 所引可知,周处温曾任司户之职,司户全称为 “司户参军”,掌管户籍、赋税、仓库交纳等事,乃州郡属官。叚侍郎为何人已无从考证。
  19. 《天竺经·论眼》
  《天竺经·论眼》,作者谢道人,史料未载,人名及生平事迹无从考证。约生活于唐武德至天宝年间,曾住齐州 (今济南市)。
  《外台》 在第二十一卷“眼疾门” 有八处十七条引录有 《天竺经》 文字,其分别冠以 《天竺经·论眼》 和谢道人,即 “《天竺经·论眼》 序一首”、“叙眼生起一首”、“出眼疾候一首”、“眼疾品类不同候一首”、“眼将节谨慎法一首”、“眼暴肿痛方一十首”、“疗眼翳方” 一首、“疗眼风热生赤肉方” 一首。论述了眼的解剖及青光眼、白内障等疾,反对凡眼疾皆从肝治,力主眼科疾病辨证施治,提倡预防为主,是我国首先提出用针拨治疗白内障的书籍。从其书名和内容来看,该书受到当时印度 (唐以前称为天竺)医学生理、解剖观点的影响,“地水火风” 理论也是创于印度,但并非印度医学的翻译作品。《天竺经·论眼》 一书是我国早期的眼科专著,对中医眼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20. 杨操《音义》
  杨操即杨玄操 (6世纪),宋刻避始祖赵玄朗讳而改。唐初医家,曾任歙州(今安徽歙县) 县尉。他从吕广所注的《难经》 为依据,凡吕氏未解或注而不尽者,均予以补订详释,并别为音义,历时十年,撰成 《黄帝八十一难经注》 五卷(一说为一卷),原书已佚,内容大多保留于《难经集注》 中。还撰有 《素问释音》、《针释音》、《明堂音义》、《本草注音》等书。
  《外台》 直接引 “杨操《音义》 者只有一处,即卷三十九“论疾手足腹背灸之多少及补泻八木火法” 一条,另在卷三十九“明堂灸法” 门中所引 《甲乙经》的内容中,有20余处尾注 “杨操同”,均引自杨操 《明堂音义》 一书。从而可知,《明堂音义》 是一部可与《甲乙经》媲美的针灸学专著。
  21. 薛侍郎
  薛侍郎即薛曜,唐中书令薛文超之子,曾任礼部郎中、正谏大夫、中书侍郎之职,为武则天朝显宦,崇尚道教,长于诗文。撰有 《文集》 二十卷,并参与《三教珠英》 的编修。
  薛曜因与道士多相交往,对道家的养生思想和乳石之性有较深的研究,喜食乳石丹药,渴望长生不老,很可能还撰有服石的著作。《外台》 有二处十六条引录了薛氏有关服石的论述,均见于第三十七卷“乳石” 门中,即 “薛侍郎服乳石体性论一首”、“铨择薛侍郎等服石后将息补饵法一十五条”,论述有乳石的特性、服石反应、注意事项及将息法。《医心方》 也载有薛氏服石内容,与 《外台》 相互补充,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2. 元侍郎
  元侍郎即元希声 (662~707),河南洛阳人,据高文铸先生考,元氏七岁属文,年十四通五经大旨、百家之言。举进士,授相州主薄,调补校书郎,转右金五兵曹、万年主薄,佥为判官,征拜司礼博士,迁太子文学,主客、考功二员外郎,擢中书舍人,转太常少卿,拜吏部侍郎。是唐代以诗文知名的医家。撰有 《行要备急方》 一卷,据 《外台》 载曾集有《张文仲疗诸风方九首》。
  《外台》 引录 “元希声” 者有两称,即 “ 《元侍郎希声集》”、“ 《元希声侍郎集验》”。卷五 “攘疟法六首” 中引有“元希声侍郎集书疟法” 一首; 卷十四“瘫痪风方四首” 中引有 “元侍郎希声集疗瘫痪风神验方” 一首; “张文仲疗诸风方九首” 中引有 “元侍郎希声集张文仲方九首”; 卷十五 “瘾疹风疹一十三首”中引有“元侍郎希声集疗卒风疹秘验方”一首。共计四处十二条,其中有三处尾注有“并出上卷中”、“出第一卷中”,卷五一处未标注卷次。多为元希声收录的民间验方,其中 “张文仲方九首” 为武则天时命朝中王方庆监领诸名医共撰的 “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十八首” 中的内容。《外台》 所引录的 《元侍郎希声集》是否便是元氏所著 《行要备急方》 的内容,或者《行要备急方》 是《元侍郎希声集》 的内容,有待进一步考证。
  23. 萧亮
  萧亮 (约公元7世纪),史料鲜见记载,生平事迹无从考证,唐代医家,善治脚气,精服食。《外台》 卷三十八“乳石发动热气上冲诸形候解压方五十三首”中引 “应杨州” 之方时云: “疗乳石发,樊尚书使萧亮,常服良验。” 《新唐书·杜鸿渐传》 云: “鸿渐字之巽,父鹏举,与卢藏用隐白鹿山,以母疾,与崔沔同授(受) 医兰陵萧亮,遂穷其术,历右拾遗。玄宗东行河,因游畋,上赋以风,终安州刺史。” 可见萧亮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因此,《外台》 引录有其治脚气之方,即卷十九 “脚气肿满方二十九首”,该二十九方中有萧亮治脚气肿满,生疮积年不瘥,风毒入脚方五首。
  24. 吴氏
  吴氏,即吴升。约生活于公元7世纪,生平事迹史料鲜见记载。据《外台》卷三十八 “乳石发动热气上冲诸形候解压方五十三首” 中引 “应杨州” 方时所云: “疗乳石发,樊尚书传萧亮,常服良验。余因热盛切虑不安,遍于李虔祜,率更吴升谘议处求解法” 之语句,知吴升曾任“谘议” (即藩王府谘议参军事) 之职,为唐代医家。善于治脚气,且精于服食。撰有 《三家脚气论》 一卷《通志·艺文略》、《新修钟乳方论》 ( 《崇文总目》、《宋史·艺文志》) 等书。
  《外台》 直接引 “吴氏” 者只有一处,见于卷十八 “脚气论二十三首” 中,另还在引 “许仁则” 方后有十三处尾注“吴升同”,引 《近效方》 后有二处尾注“吴升同”,《千金方》 后有一处尾注“吴升同”。在直接引 “吴氏” 的 “脚气论二十三首” 中,吴氏云: “窃寻苏长史、唐侍中、徐王等脚气方,身经自患三二十年,各序气论,皆有道理,具述灸穴,备说医方,咸言总试,俱有效验,比来传用,实愈非虚。今撰此三本,勒有二卷,色类同者,编次写之,似以朱题苏、唐、徐,姓号各于方论下,传之门内,以救疾耳。” 显系吴氏为其所撰的 《三家脚气论》 所作的序。三家,即苏敬、唐临、徐思恭三家,《外台》 在“吴氏” 条下所引苏、唐、徐有关治脚气之方,均出自吴升《三家脚气论》,该书汇集了三家治脚气之验方,对于临床脚气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但原书已佚,佚文散见于 《外台》、《医心方》 中。
  25. 苏恭
  苏恭,即苏敬,宋刻时避太祖祖父赵敬讳而改。苏敬 (7世纪),唐代湖北人,曾任右监门府长史骑都尉,著名医家,精通本草,善治脚气等病。公元657年(显庆二年),苏敬首先向唐政府提出“陶弘景所撰《本草》,事多舛谬”,应重新编修。此建议很快被采纳,唐政府遂指定太尉长孙无忌领衔组织苏敬、 李??等22人重新编纂,历经两载,编撰成世界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新修本草》,在中国乃至世界药物学的发展中做出了贡献。
  苏敬关于脚气病的病因病机、病状、治疗方法及饮食宜忌等有详细的论述,指出 “脚气之为病,本因肾虚,多中肥溢肌肤……又不可久立蒸湿等地,多饮酒食面,心情忧愤,亦使发动。” 其治疗方论由吴升汇编为 《三家脚气论》 而流传后世。《外台》 引录苏敬的脚气方论均转引自吴升《三家脚气论》 一书,其中条文之首冠以 “苏恭” 者有12处42条; 冠以 “苏长史” 者1处1条; 冠以 “苏”者7处7条,还有一处三条冠以 “苏唐”者,“唐” 指治脚气三家中的 “唐临”,通过这些文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苏敬治疗脚气病的大致思想及方法。
  26. 唐侍中
  唐侍中,指唐代医家唐临。唐临(600~659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历任直典书访、右卫府铠曹参军、万泉丞、黄门侍郎、检校吏部侍郎、御史大夫、六部尚书、潮州刺吏等职。唐临任“侍中” 一职,史书未见记载。唐时侍中为门下省长安,后改为黄门监,可能王焘将其与黄门侍郎混称了,待考。唐代文人官宦习医蔚然成风,唐临为官场上的儒医,善治脚气,其方论被吴升编入 《三家脚气论》 中,可见,唐临作为治脚气的三大家,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影响。
  《外台》 引录唐临治脚气的方论,均转引自 《三家脚气论》,其中条文之首冠以 “唐侍中” 者一处二条,即卷十九“脚气肿满方二十九首” 中; 冠以 “唐侍郎” 者一处二条即卷十八“大小续命汤中风方二首” 中; 冠以 “唐” 者两处四条,即卷十九“脚气上气方五首” 二条、“论阴阳表里灸法三十七首” 中二条。
  27. 徐
  徐指徐思恭,又作徐王。史书无传,史料鲜见记载,唐初医家,与苏敬、唐临并称为当时治脚气三家。其治脚气方论被吴升编入《三家脚气论》 中。《外台》从《三家脚气论》 中转引有 “徐” 者只有一处二条,见于卷十九 “论阴阳表里灸法三十七首” 中。
  28. 《必效》
  《必效》 即 《必效方》,作者高文铸先生据《外台》 自序考证为孟诜。《外台》 自序云: “近代释深师、崔尚书、孙处士、张文仲、孟同州、许仁则、吴升等十数家,皆有编录,并行于代”,而 《外台》 所引孟氏中只有 《必效》 为孟诜所作。孟诜 (约621 ~713年),汝州粱(河南临汝) 人,曾任凤阁舍人、光禄大夫、台州司马、春官侍郎 (即礼部侍郎)、同州刺史,故又称 “孟同州”。孟诜少好医药,长于饮食疗法。因议论武则天赐凤麟阁侍郎刘玮之金为药金,出为台州 (今属浙江) 司马。年虽晚暮,志力如壮。以 《周礼》 食医之意,撰有 《食疗本草》 三卷,该书原卷被盗存英国博物馆,现存有敦煌莫高窟所发现的古抄本残卷。还撰有 《必效方》 三卷 (一说十卷)、《补养方》 三卷,此二书原书已佚,部分佚文保留在 《外台》、《医心方》、《证类本草》 等书中。
  《必效方》 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一部方书,故《外台》 将其作为主要引用书目之一,条文之首直接冠以 《必效》 而引录之。根据《外台》 所引情况,高文铸先生将其卷次内容辑录如下: 卷一: 治天行、黄疸、咳嗽、上气、喘息诸方; 卷二: 治霍乱、呕哕、吐酸、胃反、腹胀、噎哽、不食、骨蒸、水肿、诸痢方; 卷三: 治天行、霍乱、癖、中风、腰痛、脚气、腋臭、内外痔、诸虫、五淋、大便不通、蛊毒诸方; 卷四: 治鬼魅、阴疮、著硇砂、金疮、漆疮、疮瘢、恶疮、反花疮、癣、胞衣不出诸方; 卷五: 治心痛、气瘿诸方; 卷六: 治脱肛、蛔虫、狐刺、丁疮、蜂螫、狂犬咬诸方。另外,尚有大量病证卷次所出失考,但从引文中可以粗略看出,《必效方》 是一部包括内、外、妇、儿、五官诸科病证的杂病经验方书。
  另有卷三十七中有一处云 “同州孟使君饵石法一首”,显然也指孟诜之方,汉唐时期多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内容是否出自 《必效》,无从考证。
  29. 《近效》
  《近效》 即 《近效方》,又名 《近效极要方》,史志未见著录。高文铸先生据《外台》 引文考证推论该书成书约在公元705 ~713年间,书名可能是 “近来有人经用有效” 之意,因 《外台》 中有大量“韦特进用之极效”、“吏部李郎中服之得力”、“雍州王长史长服”、“韦给事用之有效”、“肃郎中处得云自服大效”、“李谏议近效方” 之类的注语。《近效方》 的作者高文铸据其大量引有 “严中书处得”、“兵部侍郎卢英所传”、“真鸿胪显录”、“庚侍郎家方”、“度支王郎中处得”、“考功韦郎中处”、“张中丞自效”等与官宦交往之语,认为是一位官场上的儒医,非专业医家。这位医家汇编了当时经用有效之方。
  《外台》 中较多地引用了 《近效》 的条文,但多不标明卷次所出,不能确考其卷次,但从 《外台》 所引可知,该书是一部包括内、外、妇、儿、五官诸科杂病的经验方书。该书成编后,后人又有“新附内容”。故《外台》 引用时或直接在条文之首冠以 “ 《近效》” 或冠以“ 《近效极要论》”,或冠以 “ 《新附近效》”,或冠以 “ 《近效新附》”,或尾注“以上二方新附” 等。足可见该书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
  30. 《广济》
  《广济》 即《广济方》,又称《开元广济方》,为唐政府组织医官编写而成,成书于723年,唐玄宗曾亲自颁发诏书,诏示天下,《旧唐书·玄宗本纪》 云: “开元十一年九月己巳,颁上撰《广济方》 于天下”,故史称为唐玄宗李隆基御纂。因其为御纂,唐政府对此书非常重视,在日本也有广泛影响,被列为习医的必授课。该书宋代尚存,嘉祐年间作为重要著作被校正医书局进行过校勘,但仍未能流传下来。部分佚文散见于《外台》 中。
  《广济方》 是唐代很有影响的一部方书,故 《外台》 中大量引录了其条文。高文铸先生据 《外台》 所引,将其卷次内容辑录如下: 第一卷: 伤寒、天行、温病、黄疸、疟疾、呕逆、胸膈气、痰饮、脾胃虚弱、消渴、气噎、诸风疾、狂痢、风毒等; 第二卷: 疗心腹胀满、鼓胀、腹内诸气、气结妨闷、咳失声、咳嗽脓血、咳嗽唾黏、肺气不足、肺胀上气、诸癖结、痃癖、诸症、蛟龙、脚气、气痿、喉痹、疝气等; 第三卷: 干呕、上气急、米癥胸水、米癥羸瘦、头风旋、寒热不调、妇科诸病 (包括无子、胎动、腰痛、伤胎、妊娠伤寒、损妊落胎、难产、胞衣不下、无乳、产后虚。疑小儿疾病亦在此卷) 等; 第四卷: 霍乱、各种心痛、腹疼、奔豚、骨蒸、传尸、遁尸、鬼魅、精魅、白虎、脐下冷腰疼、腹中冷腰胯疼、肾虚冷、脚膝痛、虚劳百病、阴痿、诸痢等; 第五卷: 疬疡风、白癜风、水肿、各种疮疡、瘰疬、九痿、痈疽、疥癖、各种虫兽伤、目病 (疑五官科病均在此卷)中。从上述内容可知该书广集了内、外、妇、儿诸科的有效验方,《外台》 所录为研究此书提供了重要线索。
  31. 《广利方》
  《广利方》 在《外台》 卷八 “诸噎方一十二首” 中引录有一条,云: “ 《广利方》 疗因食即噎,如炙肉脔在咽中不下方……出第四卷中。” 而《广利方》 又称《贞元广利方》,据《旧唐书·德宗本纪》载: “贞元十二年春正月乙丑,上制 《贞元广利药方》 五百八十六首,颁降天下。” 其成书晚于《外台》 四十五年,绝非王焘所能引录。《医心方》、《证类本草》 所引 《广济方》、《广利方》 以及《千金方》 宋臣校语引 《广济方》 均无此方。因此,此处 《广利方》 可能是后人妄增,也可能是《广济方》 之误。
  32. 《传效》
  《外台》 引 《传效》 只有一处,即卷二十 “水病杂疗方一十二首” 中云:“ 《古今录验》 疗水或下,不下则满溢,下之则虚竭,还复十无一活,桑酒方……又疗脾胃水,而目手足胕肿,胃管坚大满,短气不能动摇方…… 《传效》 鲤鱼汤,疗水肿腹大,面目身体手足尽肿,喘咳短气,又肋满不得卧方……并出第十一卷中。” 显系王焘转引自 《古今录验》 所录的《传效》,不然何谈“并出第十一卷中”,且与《古今录验》 第十一卷内容相合。《传效》 一书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其内容在《外台》 卷二十一 “眼赤病方二十一首” 引 《张文仲》 方中也有引录,云 “又《传效》 疗眼赤无新久皆瘥神验方” 一首。系初唐何人所撰无从考证。
  33. 东陵处士
  东陵处士,东陵,地名; 处士,即隐士,居士。东陵处士指隐居东陵的有才德之人,人名失考。《外台》 引 “东陵处士” 者只有一处两条,见于卷三十七,有 “东陵处士炼乳丸饵并补乳法二首”。此两首方均为服食方,其作者与本卷所引初唐薛侍郎、李补阙、崔尚书、周处温、张文仲等人同为当时的服食家。
  34. 《纂灵记》
  《外台》 引录《纂灵记》 者有两处三条,即卷三十七 “杂饵钟乳酒法二首”有“钟乳酒”、“和酒服饵钟乳法” 各一首,其中,第二首与 《千金翼》 卷二十二第一所引 “服钟乳酒方” 相同,可能同出自 《纂灵记》; 卷三十七 “杂煮石英和金银草药饵及银罐中煮水饮法三首”中有“ 《纂灵记》银罐煮白石英服水法”一首。作者及成书年代失考,疑为唐初以前某方士所撰。
  35. 蔡尼
  《外台》 卷三十二“烧甲煎法六首”中引有 “蔡尼甲煎方” 一首,蔡尼,疑为蔡姓尼姑,与 “烧甲煎法” 中的孙思邈、崔知悌、甄权应同为中唐以前人。古代尼姑多懂医药,善美容之术。
  36. 苏孝澄
  《外台》 卷十三“白虎方” 五首中引有 “苏孝澄疗白虎病,云: 妇人丈夫皆有此病,妇人因产犯之,丈夫眠卧犯之,为犯白虎尔,其病口噤手拳,气不出方”一首,方法为 “灸脐中七壮”。但未言引自何书,苏孝澄其人史书无传,无法确考。
  37. 《甲乙方》
  《外台》 卷三引有《甲乙方》 一处两条, 见于 “天行??疮方八首” 中, 有“ 《甲乙方》疗天行病有??虫, 蚀下部生疮,青葙子散方” 一首,“又疗天行痢脓血, 下部生??虫, 黄连丸方” 一首。 作者失考,该书也不见史志著录,有待进一步考证。
  38. 曹公
  《外台》卷三十七引有 “曹公草钟乳法二首”,其中一首“主五劳七伤,肺损气急,疗丈夫衰老,阳气绝,手足冷,心中少气,髓虚腰疼,脚痹体烦,口干不能食,服之安五脏,补肠胃,能息万病,下气消食,长肌和中法”,与《千金翼》 卷二十二第一“飞炼研煮钟乳及草药服疗”中 “草钟乳丸方,曹公方” 如出一辙。可见王焘、孙思邈均尊称曹氏为 “公”,但未言其名。故虽可知曹公在当时是有一定影响的医家,且善服食之法,但其为何人,无法确考。
  39. 吴爽师
  《外台》 卷二十五引有 “吴爽师” 方四首,其中 “冷痢食不消下方六首” 中有“吴爽师疗冷痢下脓血,绞脐痛,食不消,腹胀方” 一首; “又疗冷气久痢,脐下痛,出白脓,食不消方” 一首; “冷热痢方七首” 中有 “吴爽师无问冷热新旧痢方” 一首; “数十年痢方一十一首”中有“吴爽师疗久痢方” 一首。此外在“疳痢方六首” 中引 《古今录验》 “疗疳湿痢神效方” 后宋臣注云: “吴爽师以九升,先以一升煮,添尽九升,取一大升,分为三服。” 吴爽师,史书无传,生平事迹、著作失考,其方书宋代尚存。
  40. 刘尚书
  《外台》 卷三十二引有 “刘尚书” 方一首,即 “刘尚书疗头中二十种风,发秃落,摩之。即此疗顶如剥似铜盆者,若小发落不足为难方。” 见于 “头发秃落方一十九首” 中,因此方在王焘录引 “《近效》 韦慈氏疗头风发落并眼暗方” 之后,有可能为王氏转引自 《近效》,刘尚书为谁无法确考。
  41. 《万全方》
  《外台》 卷八“胃反方二十首” 中引有 “ 《万全方》 疗脾饮食吐逆,水谷不化,此为胃反。半夏饮子方” 一首。《万全方》,作者为何人,无法考证。高文铸先生考: 《崇文总目》 著录《万全方》 三卷,未言何人撰写,《通志·艺文略》 云为安堰撰,而 《宋史·艺文志》 云为安文恢撰,但此二人均无法确考是否为一人,与《外台》 所引 《万全方》 是否为同一本书。
  42. 《经效》
  《经效》 疑即 《经效方》,作者及成书年代失考。《外台》 直接引录《经效》一处三条,见于卷二十三 “痈肿瘰疬核不消方五首” 中,有“ 《经效》 犀角丸、疗瘰疬方” 一首,“又方” 一首,又 “大黄膏方” 一首。该书未见史志著录。高文铸先生考《证类本草》 记有《经效方》一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 卷二著录《经效方》 十卷,均未言作者及成书年代,所以是否为同一本书无法确考。
  43. 姜生
  《外台》 卷二十二引有 “姜生” 者三处四条,其中 “齿疼方六首” 中有 “姜生疗齿疼方” 一首; “疳虫食齿方一十首” 中有姜生论 “疳虫食齿” 及雄黄膏方、升麻揩齿方各一首; “齿疼有孔方四首” 中有 “姜生疗齿有孔方” 一首。卷二十二 “牙疼方八首” 还有 “姜君疗牙疼方” 一首。姜生、姜君为一人,《外台》 只提姓氏,人名、书名失考。高文铸先生考: 汉代以后,儒者通称曰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曰: “自汉已来,儒者皆号生”,凡被称“生” 者多为有才学之人。故姜生非专业医生,也非官宦通医之人,可能是一位知医的儒者。
  44. 刘氏
  《外台》 引 “刘氏” 者有二十四处四十七条,均见于卷三十五、三十六两卷小儿诸疾各门类中。但《外台》 只提姓氏,人名、书名无从考证。从《外台》 所引分析,刘氏善治儿科疾病,其所撰方书可能为儿科专著,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故王焘将此书大量引用,该书可与 《千金》、《千金翼》、《古今录验》、《救急》、《小品》、《广济》及文仲方、崔知悌方等在儿科方面的论述相媲美。
三、《外台秘要方》 医药学术思想述评


  (一)《外台秘要方》对伤寒病研究的贡献
  《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 《外台》) 为王焘所撰,是一部以方药为主的综合性医学著作。《外台》 直接援引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时有五称,即: 《伤寒论》、《仲景论》、仲景、张仲景、张仲景《伤寒论》。由于《外台》 引用底本《伤寒论》 是未经后人拆割的古传本,所以就今本《伤寒论》 而言,该书卷一、二、三、四、六收录了 《伤寒论》 398条中的96条,其中直接援引仲景《伤寒杂病论》者39条,转引自 《诸病源候论》24条,《千金要方》 10条,《千金翼方》24条,《小品方》3条,《古今录验》 1条。
  通过分析这些条文,可以发现 《外台》 对伤寒病的研究有如下特点:
  1. 反映《伤寒杂病论》 部分古貌
  《外台》所引 《伤寒论》 即《伤寒杂病论》,是未经后人拆割的古传本,据其标明所出卷次条文统计,《外台》 所引的《伤寒杂病论》 古本并非仲景自序所说的十六卷,而是十八卷,且编排方法及文字均有出入 (高文铸: 《外台秘要方》 “外台秘要方” 丛考,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3. 第911页)。
  2. 伤寒发病
  就病因而言,《外台》 卷一“诸论伤寒八家” 中,认为伤寒的病因是 “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 《阴阳大论》),显然风、寒、暑、湿、燥、热 (火) 邪伤人所致之病,皆在 “伤寒病” 之列,甚至疫气这样的外邪伤人所致之病亦在其中 (“《千金方》 六首”),因为疫气属四时不正之气范畴,故将其纳入之。之所以将四时不正之气伤人所致的一切外感疾病以 “伤寒” 之总名统之,这在 《外台》所引文献中给予了明确的解释,认为“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疠之气也” ( 《阴阳大论》)。正因为寒邪伤人最为毒烈,故以其指代诸种外邪所致之病,此为理由之一; 二是其他诸种外感疾病,诸如春温、夏暑等,皆是冬季感寒,伏而后发的缘故,仍为 “寒毒” 所致。
  就伤寒病的发病规律言之,《外台》医论中纳之有四: 一者 “中而即病者”,此即狭义之伤寒; 二者伏而后发,明确了伤寒病有伏邪发病; 三者为两感而作(卷一“诸论伤寒八家合一十六首” 王叔和之论); 四曰直中三阴 (卷二“伤寒中风方九首”)。
  3. 伤寒所涉范围
  从《外台》 所援引文献可以看出,此时医学界对伤寒病相关的理论已经有了统一的认识。认为广义伤寒是对一切外感发热性疾病的统称,“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卷一“诸论伤寒八家合一十六首”)。广义伤寒又有冬季的伤寒 (即狭义伤寒),认为 “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为伤寒……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卷一《阴阳大论》)。伤寒还包括“天行温疫”,认为 “云伤寒是雅士之辞,云天行温病是田舍间号耳” (卷一“ 《小品方》 四首”),不过是一病两名而已。还认为广义伤寒有诸多类型,“其病有相类者,伤寒、热病、风温、湿病、阴毒、阳毒、热毒、温疫、天行时气,死生不同,形候变别” (卷一 “诸论伤寒八家合一十六首”),以及中风 (卷二 “伤寒中风方九首”)。由此可见,卷一、卷二总论之“伤寒”,显然是其广义即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之论。
  4. 伤寒病辨证论治思路
  《外台》 论伤寒病的辨治有两个基本思路: 一是以六经为纲辨证论治,二是以病变日期为纲辨证论治。这两种辨证论治思路是基于《外台》 所引文献对伤寒病三种传变规律的认识。
  (1)伤寒病三种传变规律
  其一,伤寒六经传变。这一观点是所引的《素问》 及仲景《伤寒论》 为代表,即一日太阳,二日阳明 (一说少阳),三日少阳 (一说阳明),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如不愈,复从太阳再传,并以此作为临床用药的依据。其六经用药与今本《伤寒论》 无大别,其所录方药及临证加减等在卷一、卷二有详细记载。
  其二,伤寒病由肌表入内的传变规律。此说以卷一所引华佗、《千金方》 之论为代表。认为伤寒病,“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
  其三,伤寒病 “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三日以上,气浮在上部”,“五日以上,气沉结在脏” (卷一“ 《千金方》 六首”)。
  (2)对伤寒病有两种论治思路
  其一,六经论治思路。《外台》 完全遵循仲景《伤寒论》 这一论治思想,集中反映在《卷一》 之中。
  其二,患病日期论治思路。这是以伤寒患病日数为纲辨证用药,随证化裁,既不以六经为纲,也不以病位在肌,在肤,在胸,在腹,在脏为据,而是以病人患病日期及其临床表现,循 “证” 施治。卷一所引的深师、《肘后》、《小品》、《集验》 皆如是。
  二三两种传变规律的认识,是形成以伤寒患病日期为辨治纲领的基础,这种以伤寒病日为纲,循证处方用药的思路集中体现在卷三所引 《肘后》、《删繁》 等文献中,如卷三 “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 曰: “疗天行一二日,麻黄解肌汤”,“又疗二三日以上至七八日不解者,可服小柴胡汤。” 又曰: “疗天行,头痛,壮热一二日,水解散方。” “又栀子汤,全天行一二日”; “又解肌汤主天行病二三日”; “又疗欲似天行四五日……知母汤。” “又疗天行五日……竹茹饮”; “又疗天行五六日……黄芩汤”。“又疗天行热病,七八日成黄……茵陈汤” 等等可见一斑。
  伤寒日期辨治的理论,始于《素问·热论》,传载于仲景 《伤寒论》,发展于《诸病源候论》,《外台》 则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予以继承。但在伤寒日期与六经匹配方面,各个时期尚有歧见。由于历代医家大多热衷于六经的研究,因此伤寒六经传变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甚至被认为是《伤寒论》 的精髓。但深究 “六经” 的实质,亦众说纷纭,见解纷杂; 有以脏腑为解,有以经络为解,有以气化为解,也有人把六经病机和脏腑经络病证结合起来,而以气化理论为基础进行解析,认为伤寒六经的提纲是根据 “脏腑、经络、气化三者的实质而设论的” [熊魁梧: 标本中气和伤寒六经的关系,湖北中医药杂志,1984,(6): 3]。正因为伤寒六经理论备受人们重视,《外台》 记载的伤寒日期之说却备受冷落,甚至少有人问津。日本学者森立之的 《伤寒日期纂要》 序文中指出: “ 《伤寒论》 或说日期,从来学者舍而不论,皆以为 《素问》 以来虽有日期之说,不过就六经而为之配当,临证之际,何拘拘于日期而为之胶柱耶?余谓不然,盖古者诊病之始,其邪之浅深,脉气虚实,证之寒热,并无由乎识别,故先立日期,是为规矩,有日期而后阴阳、顺逆之诸证可以知,犹有规矩而后方圆、长短之诸形可以得也。日期固为伤寒之绳墨,则医匠不得不据此以取也。” 森氏把日期提到伤寒病辨证的 “规矩” 和 “绳墨”的高度,是自 《外台》 以后绝无仅有的[冈田研吉,郭秀梅: 森立之稿本伤寒三书揭载,国医论坛,1994,(5): 4]。若检索森氏伤寒之书,他这种 “以日期为纲,征引诸家” 以论伤寒病的传变规律的认识源自 《外台》,是以 《外台》 的资料为据的。
  5. 《外台》 所论伤寒病的证治内容丰富多彩
  伤寒病若因失治误治,或调摄不当,均可引起伤寒变证或坏证。《外台》 卷二、卷三、卷四、卷六就记载了大量的此类病证,如卷二有结胸、呕哕、咽喉痛、吐唾血、衄血、烦渴、癖、宿食不消、咳嗽、生翳生疮、口疮、手足痛、虚羸、不得眠、小便不利、下痢便脓血、泄泻、 ??疮、 阴阳易、食复、 劳复、 百合病、狐??病、发斑、豆疮、狂、黄疸、黄汗、女劳疸、黑疸、酒疸、霍乱等33名,《外台》辑录用于治疗伤寒及其变证坏死的方剂700余首,远远超过《伤寒杂病论》 所用的269方之数。
  如上所述,《外台》 对伤寒病的辨治思路有以六经为辨证论治纲领,有以日期为辨证论治纲领。两种思路两种办法,交相辉映,折射出 《外台》 有关伤寒病辨证论治丰富而多彩的遣方用药方法。
  (二)《外台秘要方》对温病学研究的贡献
  1. 《外台》 为寒温分论之肇端
  回顾古人研究外感热病的轨迹,就伤寒与温病关系的演变过程而言,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寒温一统,统于伤寒。这一认识以 《素问》 为其代表。《素问·热论》 曰: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难经·五十八难》 紧随其后,认为 “伤寒有五: 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仲景《伤寒杂病论》 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临证经验,创立了伤寒病六经辨证论治理论,成为指导一切外感病治疗的臬圭。可见两汉以前对外感热病认识的基本观点是伤寒、温病都属外感疾病,统归广义伤寒所辖。
  第二阶段,寒温分论,时有交叉。仲景之后,历经华佗、王叔和、葛洪等数百年间诸医家的研究和临床验证,发现温病和伤寒虽都属于外感病范畴,但二者有明显的差异,于是隋唐时期的医学大家便将温病与伤寒分而论之,巢元方、孙思邈、王焘便是其中的代表。《外台》 汇集上自《素问》、《九卷》,包括仲景、华佗之论,下至同朝代《千金》、张文仲等计达近20家之言,其可谓是“寒温分论” 的肇端。
  第三阶段,伤寒温病,各行其道。自金元时代主火论者刘完素之后,寒温分论的意识日益增强,至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末吴有性,结合当时他对疫病的观察和诊治经历,提出了疫病是由一种 “非风、非寒、非湿、非暑,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 所致的病因观、并著撰 《温疫论》一书,为温病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自此伤寒、温病分道而行已成定局,后经叶桂、吴瑭等人的发展则日趋成熟。
  2. 明确温病的相关概念
  概念的确立及其应用是构建一个学科理论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作为温病学科的构建也概莫能外。《外台》 于卷一、二、三、四、五、六,尤其是三、四两卷,对温病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明确了温病学科的相关概念。
  (1) 时气病
  时气病,又叫时令病,简称为时病。指出: “有病温者,乃天行之病耳” (卷四 “温病致病源一十首”)。《外台》 载文首先明确温病也属于外感病。其次记载的时气病有两种: 一是人体感受四时之气而病者,无传染性。即所谓 “天行时气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者,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卷三 “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显然是指季节性的多发病,故清·雷少逸《时病论》 指出: “时病者,乃感四时六气为病之证也,非时疫之作也。”二指时疫病,即季节性传染病。
  (2)疫疠病
  疫疠病,是指某些具有传染性强,能引起大范围流行的疾病。如 《外台》 曰:“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候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传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 (卷四 “辟温令不相染方二首”)。
  (3)冬温病
  冬温病,指冬季发生的温病。《外台》 明确指出,冬天患病并非皆是伤寒,若冬季反温,无论是当即发病或伏而后发,皆为冬温病,后世简称为 “冬温”。如云: “其冬月温暖之时,人感乖候之气” 而病者 (卷四 “温病论病源一十首”)。并载有葛根橘皮汤治疗冬温病(卷四 “温病发斑方七首”)。
  (4)新感温病
  新感温病,此指冬季感受温邪即刻发病者。故曰: “有冬时伤非节之暖,名为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也” (卷四 “温病论病源一十首”)。
  (5)伏邪温病
  伏邪温病,是指邪伏体内,至春而发的温病。春季感触温邪即发者为春温。冬季感触温热邪气即发者为冬温。《外台》记载引发伏邪温病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冬伤于寒,至春而发温病,此为 “伏寒变为温病也” (卷三“天行病发汗等四十二首”); 其二为冬伤温热,邪伏体内,至春发为温病。认为此种温病,“其冬月温暖之时,人感乖候之气,未即发病,至春或被积寒所折,寒气不得泄,至天气暄热” 而发病 (卷四 “温病论病源一十首”)。
  (6)豌豆疮
  豌豆疮,即天花,又称天行发疮,或曰虏疮。《外台》 详细地记载了天花属于“天行病” (即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的传染病),指出 “此疮从西域东流于海内”(卷三 “天行发斑方三首”)。其病机为“表虚里实,热毒内盛,攻于腑脏,余气流于肌肉,遂于皮肤毛孔之中,结成此疮。重者匝遍其身,状如火疮。若根赤头白,则毒轻; 若色紫黑,则毒重。其疮形如豌豆,亦名豌豆疮” (卷四 “天行发疮豌豆疱疮方一十三首”)。比较明确地记载了该病的流行情况以及病机,尤其难能可贵之处是对痘疮特征的描述,即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故曰: “比岁有病天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疗,剧者数日必死。疗得瘥后,疮斑紫黯,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也。世人云: 以建武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乃呼为虏疮” (卷三“天行发斑方三首”)。
  这些论述为明清温病学家对温病发斑,温病痘疮 (天花病) 的研究产生了奠基作用。
  (7)黄疸
  黄疸是温病的常见证。巢氏 《诸病源候论》 论黄疸虽有 “二十八候”。《外台》 亦有九疸之名 (卷四 “诸黄方一十三首”),但重点论述的疸病有 “黄疸、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马黄” 之名(卷四 “诸黄方一十三首”),还有湿疸、温疸、女劳疸、 急黄、 黄之别, 共20余名。虽然五脏六腑热病皆致生黄疸,但《外台》 认为“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 (卷四 “急黄方六首”) 是其基本病机。 尤其是 “黄”,非后世所言的寒湿内盛所致之“阴黄”,而是指心病所致的黄疸,为 “阳气伏,阴气盛,热毒加之,故俱身面色黄,头痛而不发热, 名为黄也” (卷四 “黄方三首”)。
  (8) 黄汗
  黄汗亦是温病的重要一证。此为外感风热,湿热内盛,风、水、湿、热交蒸所致,症见四肢浮肿,身热不恶风,汗出色黄而染衣,身痛肢重,小便不利者。《外台》 载文曰: “黄汗之为病,身体洪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染衣者,色正黄,如柏汁,其脉自沉。此由脾胃有热,汗出而入水中若浴,水从汗孔得之”(卷四 “黄汗方三首”)。
  《外台》 所载“天行病” (即季节性流行病) 二十一门 (卷三),温病及黄疸二十门 (卷四),尤为突出的是对斑疹、伤寒、疟疾(卷五)、霍乱 (卷六) 等传染病的记载颇为详尽,为后世温病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是临床治疗用药的坚实实践基础。
  3. 深究温病的病因病机
  《外台》所载有关的文献,对温病某些理论有极深刻的研究,从中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对温病的病因病机有颇深刻的见解。
  (1) 病因
  《外台》 认为温病形成的病因,一是感触反常的非时之气 (卷三 “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 二是疫区的疫毒传入(卷三“天行发斑方三首”); 三是与病入接触传染 (卷三 “天行阴阳易方二首”); 四是饮食不洁感染 (卷三 “天行瘥后禁忌方二首”); 五是饮食不节,饮酒过度而致 (“酒疸方七首”); 六为山岚瘴气所为 (卷五“山瘴疟方一十九首”)。
  (2)病机
  《外台》 载文通过理论及实践研究,创立并确定了温病的相关病机概念。这些概念为后世温病学家所遵循并在温病理论中加以广泛地应用。
  ①热结论。指热邪结聚体内的病理状态。伤寒、温病过程中常有此种病理。若热结肠胃,则见腹胀腹痛,大便燥结,甚则潮热,谵语; 若热结于肺,则见发热,胸痛,咳喘等; 若热结大肠,形成泻利; 或热结膀胱,则其人如狂或成淋证等。
  ②热毒论。《外台》 载文较早地使用了温病“热毒” (或简称为“毒”) 的概念。毒,有凶狠、猛烈之意。此为热结之甚者,如认为温病发斑是“热结于胃”,温病四日,症见 “腹满而嗌干” 为 “毒在胸膈” (卷三“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 若“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 (卷四 “急黄方六首”)。若 “热毒相搏,遂呕” (卷三 “天行呕逆方七首”); 若“疮斑紫黯,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 浸渍所致 (卷三“天行发斑方三首”),等等。
  ③邪人心府论。邪气入心 (心包)是温病的重要理论。叶氏有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之说,并被认为是温病的病机提纲。对其是否为提纲姑且不论,谨就此病机而言,其源仍出于《外台》,如载文曰: “夫天行病,阴气少阳气多,故身热而烦。其毒气在于心府而烦者,则令人闷” (卷三 “天行虚烦方二首”)。又说: “天行衄血者,五脏热结所为,心主于血,邪热中于手少阴之经……” (卷三 “天行衄血方四首”)。可见,温病邪入于心的理论在 《外台》 已经提出。心之功能有二: 一主藏神,一主血脉,邪气入心,扰于心神则 “闷” 而“谬语”,动于血脉则 “衄”。诸如 “天行” 发狂、谵语等也是这一病机所致。
  ④动血论。叶氏所创的 “卫气营血辨证”,就将温病发展的最后最深阶段定位在血分。邪入血分尽管有虚实两端,但耗血、动血则是这一病理阶段的主要病机特点。《外台》 云: “天行衄血者,五脏热结所为,心主于血,邪热中于手少阴之经,客于足阳明之络,故衄血” (卷三“天行衄血方四首”)。又说: “天行毒病,鼻血是热毒,血下数升” (卷三“天行衄血方四首”)。可见,温病热毒入血、动血之说,早在《外台》 时期已是定论。
  ⑤动风论。动风是温病过程中的重要病机,既可出现在热毒盛极,灼液挛筋而致,此谓热极动风; 亦可在温病后期,劫耗真阴,筋失濡养而成,此谓阴虚生风。前者实中夹虚,以热毒炽盛为主; 后者虚中夹实,以真阴损耗为要。前者如《外台》 所云: 温病其发 “七八日后,结热在里”,“其人……两膊及项强腰背急”(卷四 “诸黄方一十三首”)。后者如《外台》 所载: “天行阴阳易病……四肢拘急,小腹绞痛,手足拳” (卷三“天行阴阳易方三首”)。对于热极生风病机,《外台》 专章有论,并归之于 “风” 邪所致,如云: “中风脊急,身痓如弓” (卷十四“中风角弓反张方七首”),“中风,身如角弓反张” (卷十四 “中风角弓反张方七首”)。因为此时还无 “内风”、“外风”及“真中风” 与 “类中风” 的严格区分之故。
  ⑥耗阴论。温病是以发热为主的外感热病,在其病理过程中,温邪多转化为热毒内结,始终存在着伤阴耗液的病理,故温病学家皆谆谆告诫说: “存得一分津液,便保得一分生机。” 《外台》 于此也有研究,曰: “阳热独王,故天行多热毒也” (卷三 “天行病方七首”)。又曰:“天行大小便不通,此由脾胃有热,发汗太多,则津液竭,津液竭则胃干燥,结热在内,故大便不通。又汗后津液虚少,其人小肠伏热,故小便不通” (卷三“天行大小便不通胀满及涩方四首”)。又曰:“热气入肾脏,肾脏恶燥,热气盛则肾燥,肾燥则渴,引饮也” (卷四 “温病渴方二首”)。可见,无论温病的气分阶段(壮热,“烦,谬语” 卷二),还是病入下焦营血,病及肝肾,都有伤阴耗液的病机存在。《外台》 于此亦给予了应有的重视。
  ⑦发斑论。温病热入营血均会有发斑症状,营分是斑疹隐隐,而血分则是斑疹显露。《外台》 所载云: “夫热病在表,已发汗未解,或吐下后,热毒气不散,烦躁谬语,此为表虚里实,热气燥于外,故身体发斑如锦纹。凡发斑,不可用发表药,令疮开泄,更增斑烂,表虚故也”(卷三“天行发斑方三首”)。这是热毒结于营血,灼伤血络所致。临证中斑色鲜红、稀少,仅见于胸背,热退即消者为顺证; 倘若斑色紫黑,稠密,伴见壮热,神昏者是热毒炽盛,为逆证。
  4. 确立温病相关的辨治思路
  《外台》 对温病的辨治思路主要有三: 一是六经辨治,二是遵循患病日期辨治; 三是脏腑辨治。这三种辨治思路是源于《外台》 对温病三种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由于此时伤寒、温病开始分论但未彻底,故伤寒六经传变观对温病传变观的影响是可以理解的,但 《外台》 论治温病则极少循此精神。现简要述评如下:
  其一,温病的日期辨治。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患病日期的变化,由于温热邪毒与人体正气的斗争而致双方盛衰变化,疾病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病理过程和不同的病理反应,治疗用药也必然有所区别。《外台》 所载文献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于是根据温病发病日期而行“循证” 施治。指出: “时行病始得,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 (卷三“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至于循证辨日数施治方法,在《外台》 中说: “疗天行头痛,壮热,一二日,水解散”;“又解肌汤,主天行病二三日”; “又疗欲似天行四五日……知母汤”; “又疗天行五日……竹茹饮”; “又疗天行五六日……黄芩汤” (或“柴胡汤”),“又疗天行热病,七八日成黄……茵陈丸方” (卷三“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急救》、《必效》、《古今录验》 等文献皆如此。
  其二,温病的六经辨治。由于隋唐时期伤寒温病还未彻底分论,故受 《素问·热论》 热病六经传变理论的影响,《外台》所载有关温病的辨治思路仍然沿用六经分证而论治。故云: “时气病一日,太阳受病”; “时气病二日,阳明受病……故可摩膏火灸,发汗而愈”; “时气病三日,少阳受病……故可汗之而愈”;“时气病四日,太阴受病……其病在胸膈,故可吐之而愈也”; “时气病五日,少阴受病……其病在腹,故可下之而愈”; “时气病六日,厥阴受病……毒气入于肠胃,故可下之而愈” (卷三“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首”)。
  其三,温病的脏腑辨治。《外台》 十分重视温病脏腑证治的思路十分明晰。这一治疗思路源于《外台》 对温病由表入里,由肌肤传内脏之传变规律的认识。认为“温病一日……病在皮肤之间”,“温病二日……在于肌肉”,“温病三日……未入于脏”,“温病四日……毒气入胸膈”,“温病五日……毒气入腹”,“温病六日……毒气入肠胃” (卷四 “温病论病源一十首”)。正是基于对温病这一演变规律的认识,故温病一、二、三日,邪在皮毛肌肤阶段,“可摩膏火灸”,“可汗之而愈”; 温病四日,病在胸膈,“或者五六日以上,毒气犹在上焦者”,“故可吐之而愈”; 五日、六日,“其病在腹”,“毒气入肠胃,故可下之而愈” (卷三“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又说:“然得时行病,一日在皮毛,当摩膏火灸愈。不解者,二日在肤,可法针,服解肌散,汗出愈。不解,三日在肌,复发汗,若大汗则愈。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四日在胸,服藜芦丸,微吐之愈。若病固,服藜芦丸不吐者,服赤小豆瓜蒂散,吐之即愈。视病者尚未了了,复一法针之当解。不愈者,六日热已入胃,乃与利汤,下之愈。百无不如意,但当谛视节度与病耳” (卷三“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在此脏腑辨治的治疗原则指导下,《外台》 治疗发热,头身疼痛时,用麻黄解肌汤或葛根解肌汤 (卷四同上); 温病五六日,用大黄汤 (卷三同上张文仲方); 若兼呕吐、呃逆等胃气上逆时,用前胡汤 (卷三同上《广济》 方),或生芦根汤 (卷三同上《集验》); 若“五脏热结” 而衄血,用黄土汤 (卷三同上深师方); 若“热邪气客于肺,上焦有热” 而咳者,用前胡汤 (卷三同上 《广济》);若“热气在肠胃,挟毒则下黄赤汁” 之泄泻,则用七物升麻汤或黄连汤 (卷三同上深师方); 若“热气入肾脏……肾燥则渴,引饮” 者,用芍药汤 (卷四 “温病渴方二首”),或知母解肌汤 (卷四同上《古今录验》)。若 “脾胃有热” 而发黄疸者,用瓜蒂散、大黄汤 (卷四同上《必效》) 或三物茵陈蒿汤 (卷四 “黄疸遍身方一十一首”),等等。
  有人 [陕西中医函授 1983; (4):14] 将《外台》 科学防治温病的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点: 清热解毒法,辛凉解毒法,气营两清法,表里双解法,养阴法,通下法,化湿法,凉血法,止痉法,熄风法,开窍法等,此不赘述。
  最后授引南京蔡氏对王氏 《外台》于温病学贡献时的评价作为此文的结束语。蔡氏说: 唐代中叶,温病学经王焘《外台秘要》 三、四卷的整理,又有一定的进步。王焘身居弘文馆二十余年,得阅大量方书,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知识,由是睹奥升堂,探其秘要,颇有建树。就《外台》 对中医学发展的贡献而言:
  第一,王焘对温热方药的采辑,较前此各家广博。《外台》 卷三载时行方130首,卷四载温病方118首,共248方,堪称集大成者。且先论而后方,每条下必详注原书在某卷,有本有源,有论有方,一目了然。除《肘后》、《千金》 外,更旁搜远绍,辑录《小品》、《集验》、《删繁》、《广济》、深师、崔氏、许仁则、张文仲等方药,不仅开阔了后学者的眼界,而且使这些要方失而复传。
  第二,王焘研究温病的方法较此前医家有所发展。既不同于叔和、元方之有论无方,又有异于思邈之以法统方。他自由机杼,辨证选方,可谓别开生面。《外台》 卷三 “天行” 章,除 “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天行病方七首” 属总论性质外,以下分“呕逆”、“呕啘”、“喉咽痛” 等19门 (卷四温病类此)。所设之症皆为天行温病过程中所常见,所选之方多经分析各家验方而得,且每门之首,常引 《病源》 之说作为导论。这种以病为纲,以症为目,以论释症,辨证选方的研究温病方法,颇有新意。
  第三,王焘对温热方药的引述,不仅切中病症,且能补前未备。如治天行肺热咳嗽,喉有疮,引 《广济》 地黄汤方,滋肺润喉,清热解毒并举,实为 《重楼玉钥》 养阴清肺汤之滥觞。又如治天行毒病,酷热下痢,引深师七物升麻汤,亦是《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名方芍药汤之所本。对 “冬温未即病,至春被寒所折不得发,至夏得热,其春寒解,冬温毒始发出肌中,斑烂隐疹如锦纹,壮热而咳,心闷,呕,但吐清汁”,巢氏等均未出方,王焘引 《小品》 葛根橘皮汤以补其阙,使冬伤于温,至夏发斑的温病有大法可循 [蔡定方. 略论晋唐医学家在温病学上的贡献.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8;(12): 2~4]。
  (三)《外台秘要方》对疟疾病研究的贡献
  疟疾,是一种感受外邪或山岚瘴气而致的,以间歇性高热、寒战、出汗、头身疼痛为特点的疾病。自古以来,都是医学界十分重视的病种。《素问》 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有专论,为后世研究该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经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的发展,使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更加深刻。《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 《外台》) 则对中唐时期及其以前医学界研究疟疾、治疗疟疾病的成果是一次大的检阅和总结,为后世更深入的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外台》 在其第五卷 (以下所引 《外台》 相关资料均见于此卷) 记载有关疟疾的文献15节19家57条,有方112首,从疟疾的病因病机,鉴别分类及论治方药诸方面,对唐代以前研究成果做了全面的总结。
  1. 疟疾发病机理
  《外台》 所载文献指出: “夏日伤暑,秋必病疟” (“疗疟方二十一首”)。又曰:“夏伤于大暑,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小寒,寒迫之,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病成矣。” “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 “夫疟,皆生于风。夏伤于大暑,秋为痎疟。” “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 ( “温疟方五首”)。“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也。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由挟溪源岭嶂温毒气故也。” “夫瘴与疟,分作两名,其实一致。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岭南率称为瘴,江北总号为疟,此由方言不同,非是别有异病。然南方温毒,此病尤甚。原其所归,大略有四: 一山溪毒气; 二风温痰饮,三加之鬼疠,四发以热毒。在此之中,热毒最重” ( “山瘴疟方一十九首”)。
  综上所见,《外台》 所载有关疟疾病因的研究成果显示: 一是本病以南方为多见; 二是多发于夏秋; 三则指出疟病的致病邪气属于外感邪气。具体言之,伤暑、受凉感寒、感触山岚瘴气、“风温”、“热毒” 等邪有关。
  此等邪气又何以能引发疟疾呢? 其一,由于夏季感触暑热、风温、热毒、山岚瘴气,或受凉,诸邪合之即为致疟之邪(简称为“疟邪”)。当疟邪内伏,至秋复感风冷寒邪,引动内伏之暑热、风温、热毒、瘴气而引发疟病。其二,夏感暑热温毒,汗出又遇风冷之邪,汗出受阻,疟邪与卫气并居相搏而发病。
  2. 疟疾休作有时的机理
  据《外台》 所载文献提示,疟疾最显著的特征是 “寒热往来,休作有时”,这一最显著的临床特征正是疟疾病基本病机的集中体现。
  《外台》 记载曰: “疟病之发以时者,此由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日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此所以日作稍益晏者也” ( “疗疟方二十一首”)。疟疾在发作时 “恶寒发热,发作后又如同常人”,即所谓 “休作有时”。何以致此呢?据《外台》 所载文献指出: “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 “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 ( “疗疟方二十一首”)。指出每当疟邪与卫气相遇而搏击时,就是疟疾的发作之时。发作则寒栗,壮热,汗出,头痛,腰脊四肢皆痛等症,是邪正交争之故。居于脉外的卫气一日一夜五十周于全身,但“大会于风府” 一次,而致疟之“邪气客于风府”,因此疟邪与卫气一日一夜 (或者二日、或者三日) 只是在风府相遇时剧烈搏击一次,搏击时则发病。搏击之后,疟邪即与卫气分离,又伏藏体内,此时疟病则呈现暂时休止状态,休止则如常人。
  3. 疟疾的鉴别分类
  《外台》 将疟疾又称为痎疾, 简称为“疟”。据所记载的疟疾分类名称有39名。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疟疾发作时的临床特征及其兼症。
  (1)根据病位归类
  ①五脏疟。五脏疟是根据患者发作时的声音变化,作为各疟证分类鉴别的依据。如肺疟发作时 “善惊,如有所见……本来语声清雄,忽尔不亮,拖气用力,方得言出,而反于常人,呼共语,直视不应……此则肺病声之候也。” “心病为疟者,令人心烦……本来心性和雅,而忽卒急反于常伦,或言未讫便住……此心病声之候也” 等等。分别以五脏名之有肺疟、心疟、肝疟、脾疟、肾疟 (“五脏及胃疟方六首”)。
  ②胃疟。《外台》 曰: “胃疟者,令人旦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即支满腹大” ( “五脏及胃疟方六首”)。是以发病时饮食变化作为确诊和命名依据的。
  ③六经疟。《外台》 以六经命名疟病的定位诊断依据有二: 其一是根据发病时肢体疼痛的部位,结合经脉循行特点进行定位诊断,如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 “足厥阴之疟……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小便,意恐惧” 者是。其二,根据发病时的症状特点,结合经脉所属内脏功能及其特征进行定位诊断,如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恶见人, 见人心惕惕然”; “足阳明之疟……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 “足太阴之疟……不嗜食,……善呕,呕已乃衰。” “足少阴之疟,令人闷……欲闭户而处” ( “五脏及胃疟方六首”)。
  (2)根据病性归类
  《外台》 根据病人患疟后机体反应而发现的寒热性质,将疟疾又按病性归纳为以下四疟:
  ①寒疟。“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病以时作,名曰寒疟” ( “温疟方五首”)。此段有关寒疟的记载,检索发现,首见于《素问·疟论》,此后 《甲乙经》、《病源》、《外台》 相继引之。此病为寒邪侵袭,伏藏体内,至秋又感风邪。故其发作时先恶寒,后发热,寒重而热轻。这是该病诊断的要点,也是其命名的依据。
  ②温疟。《外台》 记载: “先伤于风,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名曰温疟。” 又说,“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即阳气大发,邪气不能出,因遇大暑,脑髓铄,肌肉消释,腠理发泄。因有所用力,邪气与汗偕出。此而邪气先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如是则阴虚而阳盛,盛则病矣。阳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复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 ( “温疟方五首”)。此处既阐述了温疟的病因、发病机理,也解释了为何先发热而后恶寒。发热是机体阳气亢盛,制约了疟邪,故曰 “阳盛则病 (热) 矣”。恶寒是疟邪偏盛,机体阳气相对处于不足的状态,故曰 “阳虚则复寒矣”。
  ③瘅疟。“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气逆上,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则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不寒……故名曰瘅疟。” 又说: “瘅疟者,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其候也” (“温疟方五首”)。指出瘅疟的发病机理及辨证要点。此型疟疾是体内素有热盛,风寒邪气入内,从阳化热,阴相对不足而不制阳,“阴虚而阳盛”,“阳气独发” 故症见“但热不寒”。
  ④牡疟。“疟多寒者,名牡疟。” 此处“牡” 为 “牝” 之讹字。动物之雄为“牡”,雌为 “牝”,医学常用于表示阴阳,即阳为牡,阴为牝。“多寒” 之疟当为 “牝疟”,非“牡疟”。《金匮》 亦误。无论临证中的 “牡疟” 或者 “牝疟”,皆是以发病特点作为诊断要点及命名依据的。
  (3)根据引发疟疾原因归类
  ①瘴疟。又名 “瘴”、“瘴气”、“山瘴疟”、“疟瘴”。《外台》 记述十分明确,“夫瘴与疟,分作两名,其实一致……岭南率称为瘴,江北总号为疟,此由方言不同,非是别有异病。” 是感触冒犯山岚瘴气所得,故名之 ( “山瘴疟方一十九首”)。此是根据发病原因确诊并命名的。
  ②劳疟。《外台》 说: “凡疟积久不瘥者,则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故疾虽暂间,小劳便发也” ( “劳疟方三首”)。此是据因劳累而致疟疾复发的特点为据命名的。
  (4)根据疟疾发作时间归类
  ①久疟。《外台》 引文曰: “夫疟,皆由伤暑及伤风所为,热盛之时,发汗、吐下过度,腑脏空虚,荣卫伤损,邪气伏藏,所以引日不瘥,仍故休作也。疟岁岁发,至三岁发,连日发不解” ( “久疟方八首”)。此据疟疾经久不愈的特点命名。
  ②十二时辰疟。此类疟疾有十二名,是根据疟疾症状发作的时辰早晚命名归类的 ( “十二时疟方十二首”)。
  ③发无定时疟。《外台》 指出: “邪气入则病作。当其时,阴阳相并,随其所胜,则生寒热,故动作皆有早晏。若腑脏受邪,内外失守,邪气妄行,所以休作无时也” ( “发作无时疟方二首”)。此处对发作有时与发作无时两种疟从病机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因其寒热 “休作无时”的发病特点而归类命名。
  ④每日疟。《外台》 指出: 疟邪“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 又曰: “痎疟,先寒战动地,寒解壮热,日日发” ( “痎疟方五首”)。指出每日发作的机理和特点,并以此进行诊断和分类。
  ⑤间日疟。《外台》 指出: 疟邪“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偕出,故间日蓄积乃作” ( “疗疟方二十一首”)。又曰: “其间日而作者,谓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痎疟,先寒战动地,寒解壮热……间日发” ( “痎疟方五首”)。指出间日疟隔日发病的机理及发病时的特征,并以此作为诊断和分类的依据。
  (5)根据疟疾引发的并发症归类
  疟母,这是久疟所致的并发症。《外台》 曰: “疟,岁岁发,至三岁发,连日发不解,胁下有痞” ( “久疟方八首”)。又云: “病疟……如期不瘥,当云何? 师曰: 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 ( “疗疟方二十一首”)。实指疟病日久并发胁痞块(即癥瘕)。
  4. 疟疾的治疗
  《外台》 集中记载了疟病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检索其方,计有112首,包括了复方、单方、灸疗、针刺、禳除等手段。
  (1)服药时间的选择
  《外台》 十分重视疟病治在 “未发前”,在近半数的方药服用方法中强调“未发前” 服药。后世将其称为 “截疟”。指出: “未发前,食顷服。临发,更服”( “疗疟方二十一首”)。为何如此? 《外台》 曰: “凡疟先发食顷,乃可以疗之。过之则失时” ( “五脏及胃疟方六首”)。这是在继承《素问》 择时治疗思想的基础上将其附诸于临证实践。《素问·疟论》: “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至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 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发,为其气逆也。” 《素问·刺疟》 亦强调: “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 (谓病情衰退——编者注),二刺则知,三刺则已。” 《素问》 详细解释了在 “未发前”刺治的理由。从疟疾的现代研究提示,无论时二日疟或者三日疟,疟原虫寄生于红细胞内,在病情发作前约2小时,成熟的原虫便破坏红细胞,进入血清,于是引起寒战、壮热诸症。所以现代治疗疟疾的给药最佳时间也是以发病前给药最为理想。《外台》 治在“未发前” 的思路完全是人类长期防治疟疾实践的经验总结。
  (2) 常用药物
  《外台》 治疟112方中除去灸疗及针刺取穴配方、禳疟方法外尚有81首药方。其中运用频率高的治疟之药有常山、蜀漆、青蒿、乌梅、知母、黄芩、栀子、大黄、石膏、柴胡、鳖甲、地骨皮等,这些药物于今天临证治疟也常选用。
  (3)治疟方法及用方
  《外台》 治疟方法有十:
  ①发汗除疟法。使疟邪从表而解,如《千金》 麻黄汤、《急救》 常山散等;
  ②催吐除疟法。此法用于疟病 “膈痰不得吐” 者,如深师常山乌梅汤,许仁则鳖甲等五味散等。
  ③攻下除疟法。如深师常山大黄汤,许仁则当归等六味散及 “巴豆、皂荚、藜芦,三味作丸” 方。
  ④和解除疟法。如仲景小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根汤,《急救》 蜀漆丸。
  ⑤清热除疟法。此法用以治疗温疟、瘅疟。如《千金》 乌梅丸、《千金》 白虎加桂心汤,《延年》 知母鳖甲汤,《集验》黄连散。
  ⑥温里除疟法。此法用于治疗寒疟、牝疟 (原误为 “牡疟”)、久疟,如深师香豉丸、常山汤,《备急》 龙骨丸,仲景蜀漆散等。
  ⑦扶正除疟法。此法针对劳疟、久疟正气损伤者,如《肘后》 鳖甲酒,《备急》 麻黄散方等。
  ⑧养阴生津除疟法。此法针对疟疾伴有呕吐、泻利损伤津损液者,如 《急救》 乌梅饮。
  ⑨利水消肿除疟法。此法适应疟疾伴有 “痿黄肿满” 者,如 《小品》 陵鲤甲汤。
  ⑩软坚散结除疟法。此法适用于久疟形成癥积疟母者,方如许仁则鳖甲等五味散,《肘后》 鳖甲酒等。
  (4) 灸刺疟法
  《外台》 记载的灸疟之法和针刺之法的取穴主要有大椎、百会、风池、三间、肾俞、尺泽、上星、临泣、昆仑、飞扬等穴。
  此外还有禳除等古代禳疟方法。
  总之,《外台》 全面记载唐代中期以前医学界对疟疾研究成果。这对后世有关疟疾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和临证治疗的奠基作用。
  (四)《外台秘要方》对霍乱病研究的贡献
  霍乱病是因饮食生冷不洁,或感受寒邪、暑湿、疫气所致,以起病急骤,症见剧烈呕吐、泻泄,烦闷不舒为特征的危重病证。此病的研究始于《素问》、《九卷》,凡七见,但无详论、专论,仲景、华佗、皇甫谧、王叔和亦然。葛洪 《肘后方》予以重视,从其发病原因,主要症状到治疗,有专节论述。《千金方》、《千金翼》亦同。唯巢元方《病源》 则于二十二卷列24候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的理性研究,对本病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王焘 《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 于卷六 (以下引述《外台》 文均出于此卷) 中分列14节,总结了唐代中期及其以前18家研究霍乱病的成果,计61条,方药111首。《外台》 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霍乱的病因病机,鉴别分类及方药治疗三方面。
  1. 霍乱的发病原因
  《外台》: “霍乱者,由人温凉不调……亦有饮酒食肉,好餐腥脍,生冷过度; 或居处不节,或露卧湿地,或当风取凉。” 又说: “夫霍乱之为病也,皆因食饮,非关鬼神。饱食肫脍,复餐乳酪,海陆百品,无所不啖。眠卧冷席,多饮寒浆,胃中诸食,结而不消” ( “霍乱病源论三首”)。究其病因不外是: ①饮食原因,如生冷不节,饮食不洁,过食乳酪等,损伤胃肠所致; ②起居不节; ③外感湿邪、寒邪、风邪等。
  2. 霍乱的病变机理
  关于霍乱相关病机,《外台》 也予以较深刻地揭示,总其要者有六:
  (1) 呕吐泄利
  呕吐泄利是霍乱的主症,究其病根,《外台》 认为此是: “阴阳二气,拥而反戾,阳气欲降,阴气欲升,阴阳乖隔,变成吐利。” 又说: “饮食……生冷过度,或居处不节,或露卧湿地,或当风取凉,而风冷之气归于三焦,传于脾胃,脾胃得冷则不磨,不磨则水谷不消化,亦令清浊二气相干,脾胃虚弱,便生吐利。水谷不消,则令心腹胀满,皆成霍乱” ( “霍乱病源论三首”)。指出邪犯脾胃,致使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胃气上逆则呕吐,清气不升而下迫则泄利。
  (2)腹痛
  腹痛是霍乱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究其病机,是 “阴阳清浊二气,有相干乱之时,其乱在于肠胃之间者,因遇饮食而变发,则心腹绞痛” (“霍乱病源论三首”)。“是冷气先入于肠胃,肠胃之气得冷气则交击而痛” ( “霍乱不止及洞下泄痢方八首”)。指出是邪气犯于肠胃,使胃肠气机逆乱而成腹痛,甚或为绞痛。
  (3)呕、哕
  呕,指胃气上逆,有声无物,俗谓干呕。哕,有两义: 一指干呕,一指嗳气。此当指干呕。《外台》 认为,“霍乱而干呕者,由吐、下之后,脾胃虚极,上焦不理,气痞结于心下,气时逆上,故干呕。干呕者,谓欲呕而无所出也。若更遇冷,冷折胃气,胃气不通,则变哕也” ( “霍乱干呕方五首”)。指出霍乱呕、哕是因呕吐泻利,损伤胃气,以致胃气痞塞不能和降,反逆于上之故。
  (4)烦渴
  烦渴是指心烦、口渴。此为霍乱之常见症状。《外台》 云: “霍乱而烦渴者,由大吐逆,上焦虚,气不调理,气乘于心则烦闷也; 大利则津液竭,津液竭则脏燥,脏燥则渴也” (“霍乱烦渴方四首”)。指出霍乱烦渴是气逆乘心则烦,津液损伤则渴。因剧烈呕吐而致气机上逆,上逆之气凌犯于心而见烦闷。指出烦闷是心之症状,口渴是因下利太过伤津液,内脏失于津液滋润而干燥,故口渴而不止。
  (5)转筋
  转筋指筋脉拘挛扭转。此为霍乱病常见之症。《外台》: “霍乱而转筋者,由冷气入于筋故也……夫霍乱大吐、下之后,阴阳俱虚,血气虚极,则手足逆冷,而荣卫不理,冷搏于筋,则筋为之转。冷入于足之三阴、三阳,则脚筋转; 入于手之三阴、三阳,则手筋转。随冷所入之筋,筋则转。转者,由邪冷之气击动其筋而移转也。” 又曰: “转筋者,由荣卫气虚,风冷搏于筋故也” ( “霍乱转筋方一十四首”)。此处认为霍乱所致转筋有内外两方面原因: 其内在因素是吐利之后,导致机体的 “阴阳俱虚,血气虚极”,“荣卫气虚”,而致筋失所养。阳虚何以能致转筋呢? 《素问·生气通天论》 曰: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其外部因素是“冷气入筋”,“风冷搏于筋故也”。筋体得温则柔,遇寒则挛急,故阳气不足加之外犯风冷,故可致转筋。
  (6)阴阳格拒,真寒假热
  《外台》: “霍乱而大吐下后,其肠胃俱虚,乃至汗出,其脉欲绝,手足皆冷,名为四逆。四逆者,谓阴阳卒厥绝也”( “霍乱后脉绝手足冷方四首”)。此指剧烈吐泄,大量耗阴伤阳,致使阴阳不相维系而发生格拒 (即 “阴阳卒厥绝”) 的内真寒外假热的阴阳格拒证,即 《外台》所谓 “里寒外热”,“其脉欲绝,手足皆冷” 而 “面色若赤” 之“戴阳” 症。
  3. 霍乱分类
  霍乱属于温病范畴,是一种发病急剧,病程较短的急性热病。因而其病情虽然危急而重,但其病种单纯,病情变化并不复杂。《外台》 按以下两种思路进行分类。
  (1) “霍乱有三名”
  由于霍乱的病位主要在脾,在胃,在肠,故《外台》 以此分为胃反、霍乱、走哺三名。载文曰: “霍乱有三名: 一名胃反,言其胃气虚逆,反吐饮食也; 二名霍乱,言其病挥霍之间,便致撩乱也; 三名走哺,言其哺食变逆者也” ( “霍乱病源论三首”)。胃反、霍乱、走哺是因霍乱病位不同,临证特征有异的三种类型。胃反是指邪气主要干犯于胃,以剧烈呕吐为主要特征的霍乱病,“胃反” 是言其呕吐之甚,故名。霍乱是邪犯胃肠,呕吐泄利并作甚剧,病人挥霍撩乱,急奔于吐、泻之际。这是此类病证的典型表现,最能体现该病的特征,故以诠释其名。走哺,是以泄利之甚为主要特征的霍乱病。哺,即进餐。走,有排泄之意。名曰 “走哺”,犹言进餐的饮食物全都变作大便而排泄,此处形容其泄之甚。故 《外台》又将泄利之甚称为 “洞下”、“洞泄不止”。综上所见,“霍乱有三名” 不外是根据其病位主要在胃、在肠胃、在肠,以及由此所致的剧烈呕吐、剧烈的呕吐及泄利、剧烈的泄利三种类型的鉴别分类而已。
  (2)干湿霍乱
  此病有两种: 一名干霍乱,一名湿霍乱。干霍死者多,湿霍死者少。
  ①干霍乱。干霍乱,又名搅肠痧。因饮食不节,或感触山岚瘴气,秽浊之气闭塞肠胃所致,症见突然腹中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烦闷不安等。《外台》:“霍乱者,多吐、痢 (即泄利——编者注。下仿此) 也。干霍乱者,冷气搏于胃,饮食不消,但腹满,烦乱,绞痛,短气。其肠胃先挟实,故不吐痢,名为干霍乱也” ( “干湿霍乱及痰饮方五首”)。又云: “干霍之状,心腹胀满,搅刺疼痛,烦闷不可忍,手足逆冷,甚者流汗如水,大小便不通,求吐不出,求痢不下,须臾不救,便有性命之虑” ( “许仁则疗霍乱方三首”)。指出霍乱病大多有呕吐和泄利,但干霍乱是指寒冷邪气侵犯肠胃,致使胃肠气机逆乱而成。以腹胀满,绞痛,烦乱,短气为表现,其中不吐、不泄利是其辨证要点,也是与湿霍乱的鉴别点。
  ②湿霍乱。多因内伤饮食生冷,外感寒湿、暑秽之气所致,症见吐泻无度,甚者手足逆冷,腹痛,转筋。《外台》 引文曰: “上吐下痢者,名为湿霍乱” (“干湿霍乱及痰饮方五首”)。又云: “湿霍之状,心腹亦搅痛,诸候有与干同,但吐痢无限,此病始得,有与天行相似” ( “许仁则疗霍乱三方”)。指出该病鉴别及诊断要点是 “上吐下泄” 症状,具有传染性 ( “天行” 即疫病)。
  4. 霍乱的治疗
  《外台》 鉴于对霍乱缘于 “生冷过度,或露卧湿地,或当风取凉,而风冷之气归于三焦,传于脾胃” 病因病机的认识,所以其治疗霍乱的基本思路是以温里、祛湿、扶正、理气、止呕、止泻为基本的治疗思路。用药总以偏温为务,故曰: “凡霍乱,务在温和将息” (“霍乱病源论三首”) 即有此意。
  (1)温化寒湿法。此指运用温燥芳香,温运中阳及淡渗之品以散寒除湿,治疗霍乱的方法。如《广济》 萹豆汤,《急救》 香薷汤,《删繁》 厚朴汤。
  (2)扶正固本法。《外台》 认为“风冷之气归于三焦,传于脾胃”,“脾胃虚弱,便生吐痢”,所以认为治本病的关键在于补益脾胃,故诸种理中 (汤) 丸,《小品》 四顺汤、人参汤,《删繁》 人参补虚方即是其例。
  (3)清热利湿法。《外台》 认为,霍乱病邪亦可转化为湿热而干犯肠胃,此时可用《删繁》 黄连汤。
  (4) 回阳救逆法。若吐泄过度,阴不敛阳而致阳虚不能温煦,或虚阴浮越,出现“真寒假热” ( “霍乱后脉绝手足冷方四首”) 时,当用回阳救逆之法。如仲景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小品》 扶老理中散等。
  (5)涩肠止泻法。对于泄利之甚,亦可治以涩肠止泄,以缓其急,以救其标,或标本同治。如《删繁》 黄连汤即是。
  (6)寒热并用法。若有邪热干犯胃肠,又有吐泄太过伤阳,治当清热与温阳同行,遣药寒与热并用以治此病,如《删繁》 人参补虚汤,《必效》 乌梅黄连汤者是。
  (7) 温通攻下法。此法适应用 “干霍,大小便不通,烦闷欲死,宜急与巴豆等三味丸服之,服取快利” ( “许仁则疗霍乱方三首”),及《必效》 四神丸。
  霍乱一病,巢氏 《病源》 列专卷24候对其病因病机给予了深刻的探求,对本病的理论研究有奠基作用。《肘后方》、《千金方》、《千金翼》 三者则侧重于霍乱的方药治疗。《外台》 则综合16家研究成果,于理论、于治疗进行全面的整理,可谓是代表了中唐时期及其以前医学界对霍乱病研究的最高水平,并为其发展有不可抹杀的贡献。
  (五)《外台秘要方》对肺系疾病研究的贡献
  主气,司呼吸是肺的核心功能,宣发肃降是肺气运动的形式。无论是外感或内伤,只要病变波及于肺,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失常,从而产生诸多的肺部疾患。《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为 《外台》)于卷九、卷十计48门 (但有三门为大肠病,不在此列),引用唐代中期以前18家计137条262方的研究成果 (以下引文均出此二卷)。还于伤寒、天行病中另有论述。所涉的症状有咳嗽,唾脓血,喘,呷嗽,上气,胸满,身面肿,喉中水鸡鸣,短气,气逆等,另有肺痿、肺痈两病。肺与大肠相表里,故肺系疾病包括大肠疾病,且肺病也常累及大肠。
  1. 肺系疾病的病因病机
  肺为华盖,以覆诸脏,开窍于鼻,主喉,外合于皮毛,因此在五脏六腑之中,唯肺最易被六淫外邪所伤。肺脏娇嫩,不耐寒热,其性清肃喜润,故稍有邪气侵扰,即会动肺成疾。《外台》 将肺病之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外感之邪伤肺。所谓外感之邪,是指与季节气候、地域环境有关的,自口鼻、皮毛侵入而致病的邪气。此类邪气最易伤肺致病者,当首推寒邪,这是古人在长期临证实践 中观察的结果。故《外台》 论道: “咳嗽者,由肺感于寒,微者成咳嗽也” ( “咳嗽方三首”)。
  外感热邪,或者寒邪郁而化热,热邪熏灼肺气,也是肺病常见原因。故 《外台》 说: “肺气客热,暴伤风寒” (“肺气客热方二首”)。又说: “肺热实,胸凭仰息” ( “肺热兼咳方七首”)。另如卷一“伤寒春冬咳嗽” 说: “此由邪热客于肺也。上焦有热,其人……咳嗽。” “春冬伤寒,秋夏中冷,咳嗽曲拘,不得气息,喉鸣,哑,失声,干咳无唾,喉中如梗。” 卷二 “天行咳嗽方五首” 之论同此。
  其他时令之邪,如春之风邪,秋之燥邪,长夏之湿邪等,皆可各以其时犯肺而致病。
  其二,内伤邪气犯肺致病。所谓内伤病因,是指因人体自身不慎,日常生活有悖常理而形成的致病之因。如 “人有运动劳役,其气外泄,腠理则开,因乘风取凉,冷气卒伤于肺,即发咳嗽” ( “气嗽方八首”)。指出因过劳伤气,腠理疏松,风冷外邪乘虚入中而致肺系成疾。
  内伤病因中的饮食失调,亦可犯肺致病。如 “寝食伤冷,故成冷嗽……饮食将息伤热” (“许仁则咳嗽方一十二首”)。《外台》 还以病案为例说明内伤饮食而致肺病者 ( “因食饮水上气方四首”)
  其三,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所谓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是指在疾病过程中,脏腑失常,致使气血津液停聚而成的病理产物,如水湿、痰饮、瘀血、结石等这些病理产物滞留体内,则会成为导致新的病证的致病之因。故《外台》: “其胸膈痰饮多者,咳则气动于痰,上搏于咽喉之间,痰气相击,随咳动息,呀呷有声,谓之呷咳” ( “呷咳方二首”)。痰饮 “停澄在胸,水之上冲,冲叉于肺” ( “许仁则疗咳嗽方一十二首”)。又说: “咳嗽极甚,伤于经络,血液蕴结” ( “久咳嗽脓血方四首”)。
  其四,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波及于肺。《外台》 指出: “五脏与六腑为表里,皆禀气于肺……五脏六腑皆有咳嗽”(“咳嗽方三首”),“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嗽” ( “杂疗咳嗽方三首”)。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所需的水谷之气和吸入的清气,皆由肺供给,故其他脏腑失常时其病气会传之于肺而生病。
  2. 肺系疾病的常见病证及其机理
  《外台》 所论肺部疾病主要有如下常见的临床病证:
  (1) 咳嗽
  咳嗽是肺部疾病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而且是最早出现的常见症状,《外台》 于此有详细论述。咳与嗽,并无区别。咳,谓肺气上逆。嗽,即咳嗽。《玉篇·口部》: “嗽,咳嗽也。” 《说文·欠部》: “欬,逆气也。” 在其所援引的文献中,一是沿用 《素问·咳论》 的咳病脏腑辨证的思路 (主要以咳嗽伴随的兼症为辨证分类依据) 分为五脏咳: 心咳、肺咳、脾咳、肝咳、肾咳。六腑咳: 胃咳、胆咳、大肠咳、小肠咳、膀胱咳、三焦咳。
  二是据病因病机辨证,分为风咳、寒咳、 支咳、 上气嗽、 饮嗽、 ??(同“臊”) 嗽、热嗽、瘕(即呷) 嗽、冷嗽、邪嗽、气嗽、痹嗽、呷咳、留饮咳、酒客咳等名。
  (2)喘
  喘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的症状。“甚者乃至双眼突出,气即欲绝,汗出……气止,喘息肩息”,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 “许仁则疗咳嗽方一十三首”)。临证有虚实之分。实喘病位在肺,是邪气犯肺,肺失宣肃所致; 虚喘病位在肺肾,为肾不纳气引起。《外台》 常用喘,“倚息不得卧”,喘息“上气”,“短气” 等语予以表述 (后世认为喘、短气、上气稍有区别)。这类症状常与咳嗽相伴而生。王焘则将喘类病证按照实证、虚证、虚实夹杂三类论之。
  其一,实喘。如 “肺热气上,咳息奔喘”; “肺热闷不止,胸中喘急,惊悸”; “肺热,言音喘息短气” 等 (“肺热兼咳方七首”),此属实证之喘。此类实喘又有不同类型及其相应病机,如肺气壅滞者 ( “肺胀上气方四首”),“肺气积聚者”,痰浊阻滞者 ( “因食饮水上气方四首”),寒邪犯肺致喘者。此皆邪气壅塞于肺,肺气壅实之证,故曰: “咳嗽上气者,肺气有余也。” 《外台》 进一步深析其病机说: “肺感于寒,微则成咳嗽。肺主气,气有余则喘咳上气,此为邪搏于气,气拥滞不得宣发,是为有余,故咳嗽而上气也” ( “咳嗽上气方七首”)。
  其二,虚喘。《外台》 所论的虚喘,责之于肺气不足。认为 “久咳嗽上气者,是肺气极虚” ( “久嗽上气唾脓血及浊涎方五首”)。“肺气不足,逆气胸满,上迫喉咽,闭塞短气” ( “肺气不足口如含霜雪方四首”)。
  其三,虚实夹杂之喘。指肺气不足,又有外邪或痰饮伏邪而致咳嗽上气者,如“上气胸满方二首”,“上气喘身面肿满方四药” 中所论皆属此类喘息。
  (3)胸闷胀满而痛
  肺位于上焦胸中,故肺部有病,无论其虚实,皆可引起胸部气机失常而有胀闷不舒之症。指出: “咳逆者……咳而胸满气逆” ( “咳逆及厥逆饮咳方七首”)。“咳,胸满” ( “十咳方七首”)。咳 “久不瘥则胸背痛” (“久咳嗽上气,唾脓血及浊涎方五首”)。“咳,上气胸满” ( “上气胸满方二首”)。
  (4)喉中水鸡鸣
  喉为肺所主,是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故肺部疾病,尤其是有痰浊搏击之时,常有 “喉中水鸡鸣” 的症状。这一症状又谓 “喉鸣”、“呷咳”、“瘕 (即呷) 嗽”。即后世所谓的“哮” 证,今多谓之“哮喘”、“喘鸣”。此症的形成,是“其胸膈痰饮多者,咳则气动于痰,上搏于咽喉之间,痰气相击,随咳动息,呀呷有声” ( “呷咳方二首”)。“久逆上气,胸满,喉中如水鸡声”。“久咳,逆上气,体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常作水鸡鸣” ( “上气喉中水鸡鸣方一十二首”)。“患风虚得冷,辄胸中上气,喉中常如吹管声” ( “咳逆上气方五首”)。此证以邪实为主,或虚实夹杂,临证对此要辨明其属寒,属热,还是痰饮,然后据而治之,施方遣药。
  (5)失声
  失声,也叫 “失音”、“瘖 (或喑)”、“音哑” 等。声音发生于喉,肺气冲击所致,因此肺部疾病常可出现此症。细究之有肺阴不足,喉失濡润而致,故《外台》曰: “咽喉干燥,咳嗽,语无声音。” 有卒感风寒而得者,如 “暴中冷、伤寒,鼻塞、喘、咳,喉中痖塞失音声” ( “咳失声方四首”)。有因肺中虚寒而致者,如 “肺虚寒……声音嘶塞”。也有 “语言用力” 则 “声嘶伤” ( “肺虚寒方三首”)。也有肺之气阴两虚而致失声者,如 “肺气不足口如含霜雪方四首” 中的补肺汤所治之证即是。
  (6)肺痈
  肺痈,是指久病咳喘,邪郁于肺,化热腐肉而成。症见咳嗽,发热,胸痛,咳唾脓血痰,其痰腥臭,久则肌肤甲错等。《外台》 有四门 (节) 专论此病。认为本病属实、属热,故曰: “病咳唾,其脉数,实者肺痈。” “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当有脓血。” 此为 “风伤皮毛,热伤血脉……蕴结痈脓”,“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粳米粥”,“咳有微热,烦满,胸心甲错,是为肺痈” ( “肺痈方九首”)。此病今谓之肺脓疡。
  (7)肺痿
  肺痿,又称“肺萎”。因燥热灼伤肺阴,肺叶失于濡润而枯萎,常见咳嗽,吐浊痰,胸闷等症。《外台》 有专门之论。认为“病热在上焦,因咳为肺痿。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肺痿……其病欲咳不得咳,咳则干沫……肺痿吐涎沫。” “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即愠愠,郁闷不舒貌)” ( “肺痈方一十首”)。可见肺痿是因热而得,或因汗、吐、泻、利尿过度伤及阴津,肺失濡润,致使肺叶枯萎而成。
  (8)肺胀
  肺胀多因邪客于肺,肺气郁滞壅塞胀满所致,症见胸闷,咳嗽,气喘,胸盆中痛,上气,甚则不能平卧,目突等。《外台》 说: “肺气积聚,心胁下满气” (“肺气积聚方二首”),指出肺胀的基本病机。又说: “肺胀之急,瘕 (即呷) 嗽喘粗,眠卧不得,极重恐气欲绝。” “肺胀者,病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也” ( “肺胀上气方四首”)。
  (9)肺劳、气极
  《外台》 卷十八有七门 (节) 专论此病 (以下引文均出此卷)。肺劳为虚劳病的一种,是肺脏虚损所致。症见咽喉干痛,声音嘶哑,鼻不闻香臭,面肿,胸闷气短,咳嗽吐血,饮食减少,消瘦乏力,发热,但时时怕冷、汗出等。认为 “凡肺劳病,补肾气以益之,肾王 (通旺)则感于肺矣。人逆秋气,则手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肺劳论一首”)。极,疲困。清·吴善述《说文广义校订》: “极,又因穷极之义引为困也,病也,疲也。” 又《玉篇·木部》: “极,尽也。” 故气极,为气虚之极。肺主气,故气极及肺虚劳损之最甚者。又说: “凡气极者,主肺也。肺应气,气与肺合” ( “气极论一首”)。指出肺病日久或者肾虚,“子盗母气”,故可引起肺劳气极病。
  3. 肺部病证的治疗
  《外台》 如上所总结的肺部疾病之内容详细而全面,因而其论治方法也十分丰富,治疗方法可归纳为如下诸法:
  (1)宣散法
  凡外感六淫邪气而致肺部病证者,无论其咳、喘、哮等,皆可用之。风寒外袭者如《小品》 紫菀七味汤,《深师》 麻黄汤。因风热袭肺而致者,如 《千金》 杏仁饮。
  (2)化痰法
  肺气清肃,不容纤芥,若脾失健运而致水湿内停,化为痰饮水湿,阻于肺而致者,用如《延年》 紫菀汤,《古今录验》天门冬煎,《备急》华佗五嗽丸,《小品》生姜五味子汤,《延年》 紫菀饮,《深师》五愈丸等,以健脾土,化痰浊,平喘止咳。
  (3)清热法
  肺脏娇嫩,不堪热灼,故凡风热犯肺,或邪郁日久而致肺热者,用如 《深师》 鸡子汤,许仁则紫菀等十味丸、白前汤,或麻黄等十味丸,《延年》 百部根饮,《删繁》 橘皮汤,《千金》 泄气除热汤,《延年》 羚羊角饮等,清除肺热,以愈肺疾。
  (4)温里法
  肺为娇脏,不耐寒冷,故凡寒邪犯肺,或肺病日久,而致肺中虚寒而病者,用如《删繁》止气咳通声方,《千金》 防风散,《广济》 五味子汤、紫菀汤,深师补肺汤,《集验》补肺汤等,可奏散寒温肺,咳止喘平之效。
  (5)逐水法
  凡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致使水饮湿浊上凌于肺而致者,用如 《古今录验》 书墨丸,许仁则巴豆丸,《千金》 十枣汤等,化痰浊,逐水饮,止咳定喘。
  (6)益气法
  凡久病咳嗽而致肺劳气极者,皆肺气虚损,用如仲景炙甘草汤,《集验》 肺痿汤方,《广济》 紫菀汤,《删繁》 建中汤(此取培土生金之义)。
  (7)养阴法
  肺喜润恶燥,故凡燥热伤肺,或肺病日久,损及肺阴,而致肺阴不足而失于濡润者,用如深师肉苁蓉汤、贝母饮,《千金》 麦门冬汤、竹皮汤,《延年》 地黄麦门冬煎,《删繁》 竹叶汤等,滋补阴液,润肺止咳。
  (8)纳气法
  凡久咳久喘,伤及肺肾,气虚失于摄纳则见气喘,上气,倚息不得卧者,用如《删繁》 五味子汤,《千金》 黄芪汤等,以补益肺肾,纳气定喘。
  (9)排脓法
  凡肺热腐肉或脓而成肺痈者,用如深师补肺汤,《广济》 吐脓损肺方,《古今录验》 肺痈苇汤、桔梗汤、生地黄汁汤等,以清肺热,去腐肉,排脓液。
  此外还有用小青龙汤以化饮解表,用巴豆丸以荡涤宿痰老痰,许仁则用八味汤、十五味丸通大肠,肃降肺气之法,等等。综上所见,无论对肺部病证的病因病机,常见病证及其机理,还是治疗肺部病证的思路与方药,《外台》 均予以全面翔实地记载,展示了唐中期以及以前医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就,为后世对肺系疾病的研究尤其是临床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4.《外台》对大肠病研究的贡献
  “大肠,肺之腑也,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水谷之精,化为血气者,行于经脉; 其糟粕行于大肠也。” 明言大肠的生理功能为传导食物糟粕,将其转化为粪便,故大肠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大便量、质、次的异常。《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 卷二十五以三十三门 (节)、卷二十六以二十二门专论大肠疾病,在卷二、三、六、十、二十七、三十八中亦有散在论述,所涉及的病变包括痢疾、泄泻、大便难 (即便秘)、便血等。现就其所论痢疾、泄泻、大便难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简介如下:
  (1) 痢疾
  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利赤白脓血便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因湿热或疫毒外袭导致; 亦可因七情内伤或食入秽浊,积滞肠中,传导失常而起。多发于夏、秋两季。《外台》 卷二十五以三十三门 (节) 专论其病因病机、治疗方药。
  《外台》 认为岁时寒暑不调,风、寒、热毒、湿毒侵袭,以及饮食不节是形成痢疾的外因; 而运动劳役,荣卫不足,脾胃亏虚,正气损耗是决定其发病与否的内在因素。依据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的不同将其分为水谷痢、水痢、冷痢、白痢、热毒痢、赤痢 (亦称血痢)、脓血痢、冷热痢、赤白痢、蛊注痢、肠蛊痢、疳痢、休息痢等十余型论治。
  ①水谷痢。水谷痢是指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司而致的痢疾。《外台》 指出本病多因饮食居处失宜,运动劳役过度致“体虚腠理开,血气虚,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在肌肉之内,后遇脾胃大肠虚弱,而邪气乘之,故为水谷痢”。明示水谷痢属外邪侵袭,伏藏体内,遇正气亏虚而发的伏而后发之病。此外,饮食不节亦可引发本病,“五月勿食未成核果及桃、李,发痈疖。不尔,发寒热,变黄疸,又为泄痢”。其病机为脾胃气虚,风邪乘虚入于肠胃,致脾虚不能克制水谷,糟粕不能结聚,则变为痢也。
  对于水谷痢的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健脾益气为辅,方选 《集验》 黄连阿胶汤及又方,《删繁》 蓝青丸,崔氏疗水谷痢方,《必效》 疗水谷痢方及又方,《古今录验》 疗水谷下痢方等。
  纯下粪水之水谷痢,称为水痢,治疗以化湿为主,兼以扶正,方如 《广济》疗水痢及霍乱方及疗水痢腹中气方,文仲马蔺散,《经心录》 主水痢方等。
  对于水谷痢的预后,《外台》 指出:“其脉小,手足寒,难疗也; 脉大,手足温,易疗也。下白沫,脉沉则生,浮则死。身不热,脉不悬绝,滑大者生,悬涩者死,以脏期之也。脉绝而手足寒,晬时脉还,和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脉缓、时小结者生,洪大数者死; 悬绝而涩者死,细微而涩者生; 紧大而滑者生,得大绝脉者亦死。” “若胃气竭者,痢绝即死。” 可见由脉象、手足温度所反映的阳气的盛衰、气血的盈亏以及胃气的有无是决定其预后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②冷痢。冷痢指肠虚寒客所致的痢疾。症见痢下色白、色青、或色黑,或如冻胶、或如鼻涕,常伴肠鸣。《外台》 指出其病因为 “由肠胃虚弱,受于寒气,肠虚则泄”。此外,“积卧冷处,经久病发,遂令脾胃俱冷”,亦可致病。
  冷痢的治疗以温脾化温,行气导滞为法,方用《广济》 调中散,《肘后》 疗寒下方,《千金》 乌梅丸、温脾汤,《古今录验》 白头翁汤,文仲姜附散等。亦可依《肘后》 外治法,用艾灸脐下一寸。或按文仲姜艾馄饨子方以食疗之法治疗。还可用 《千金》 疗卒暴冷、下部疼闷方进行外治。
  冷痢日久,脾胃气微,不消水谷,而致不欲饮食,身体羸弱者,当服用 《延年》 增损黄连丸、地榆丸,文仲久痢神验方,吴爽师疗冷痢方等以攻补兼施。
  冷痢纯下白脓者,称为白痢、白滞痢,因肠虚冷气侵袭,致津液凝滞而成。治以温中散寒,健脾化湿之法,方选《广济》 疗白脓痢方,《千金》 大桃花汤,《延年》 乌梅丸,《必效》 白痢方,《古今录验》 龙骨汤等。
  ③热毒痢。热毒痢系指骤受暑湿热毒所致的痢疾。以昼夜下痢七八十次,口渴甚,伴里急事重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消积之法,方可选《千金》疗热毒痢方,文仲黄连丸等。
  若“热乘于血,血流渗入” 则形成赤痢 (亦称血痢)。其治疗以凉血解毒止痢为法。方用 《广济》 黄连丸或疗下赤痢方,《古今录验》 犀角煎或地肤散,文仲犀角散,崔氏黄连丸,《必效》 疗赤痢方,深师蒲黄散等。
  如赤痢兼腹部刺痛者,可选用 《广济》 生犀角散或疗热毒痢血片、脐下绞刺痛方; 《千金》 疗热毒下黑血,五内绞切痛方以活血止痛。
  脓血痢为热痢之变症,其病由于过劳致卫外不固,春伤于风,“至夏又热气乘之,血性得热则流散也,其遇大肠虚,而血渗入焉,与肠间津液相搏,积热蕴结,血化为脓,肠虚则泄,故成脓血痢也”。本病的治疗宜采用清热解毒之法,方可选《肘后》 柏皮汤,文仲治热痢方或久下痢脓血方,《删繁》赤石脂汤,《备急》 若挟热者、多下赤脓杂血方等。对于其预后,《外台》 指出: “脉悬绝则死,滑大者生; 脉微小者生,实急者死; 脉沉细虚迟者生,数疾大而有热者死。”
  ④冷热痢。冷热痢是指因寒热夹杂所致的痢疾。症见痢下乍黄、乍白。《外台》认为其病因为: “由肠胃虚弱,宿有寒,而为客热所伤,冷势相乘,其痢乍黄乍白是也。若热搏于血,血渗肠间,则变为血痢也; 而冷伏肠内,搏津液,则变凝白,则成白滞; 赤变赤白痢也。” 明示脾胃不足,虚寒内生是本病形成的内因; 热邪侵袭乃其外因。本病若以下痢赤、白为主症者,则称为赤白痢。
  其治疗以调气、和血、去滞为基本原则,清热燥湿与温化寒温兼用,根据寒热偏颇而调整其比例,方可用 《删繁》 香豉汤,《古今录验》 生舂石榴浆,《近效》神验黄连丸,崔氏治痢方等。以痢下赤、白为主症者,可选用文仲鹿茸散,《小品》 久卒赤白下方,深师黄连汤,《延年》 驻车丸等治疗。
  冷热痢经久不愈,表现为下痢赤、白、或纯下瘀血者,称为肠蛊痢。采用《肘后》 疗肠蛊方治疗。
  ⑤蛊注痢。蛊注痢是湿毒客肠所致,以痢下如蛊注,泄脓血瘀浊杂物为特点的痢疾。临症见腹痛,下痢如鸡、鸭肝片。其病因病机为 “由岁时寒暑不调,则有湿毒之气伤人,随经脉血气,渐至于脏腑。大肠虚者,毒气乘之,毒气挟热,与血相搏,则成血痢也。毒气侵食于脏腑,如病蛊注之状,痢血杂脓瘀黑,有片如鸡肝,与血杂下是也”。对于湿热毒邪所致者,治以清热解毒祛湿之法,宜选 《肘后》 又方,《古今录验》 疗纯痢血,……并协蛊毒方。若由寒湿毒邪而致者,当以散寒祛湿解毒为法,用 《肘后》 疗苦时岁蛊注毒下者方。
  ⑥休息痢。休息痢指痢疾时发时止,经久不愈者。其病因病机为 “胃脘有停饮,因痢积久,或冷气、或热气乘之,气动于饮,则饮动,而肠虚受之,故为痢也。冷热气调,其饮则静,而痢亦休也。肠胃虚弱,易为冷热,其邪气或动、或静,故其痢乍发乍止”。即言痢疾治疗不彻底,致脾胃虚弱,饮邪内停,大肠传导失司是其基本病机; 冷热邪气乘袭乃本病之诱因,总属虚实夹杂之证。
  其治疗采用健脾益气,化湿导滞之法以补泻兼施,方选《肘后》 疗休息痢方,文仲疗休息痢方,胡洽曲蘖丸等。
  ⑦疳痢。小儿下痢日久,则形成疳疾与痢并见的疳痢,多因久痢致脾胃气虚,水液失运而发。治疗以补脾益气为主,必要时可采用收敛固涩之法。方可用《必效》 疗冷疳痢方,《古今录验》 疗五疳蒸下痢方,《广济》 兀子矾散。亦可用《必效》 疗积久痢或疳灌方以灌肠治疗,当今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应用温热药加收敛固涩药灌肠,对于下痢日久不愈者,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无论何型痢疾,经年不愈者,均应采用健脾温阳化湿,收敛固涩止痢之法以补泻兼施,方可选 《千金》 疗下痢丸、乌梅肉、四续丸、椒艾丸,《古今录验》 当归汤,吴爽师疗久痢方等。
  此外,对于各种痢疾,暂瘥即发者,“此即纵与新药止之,终存其根。本由肠胃中冷热不调,病根固结,必须汤药涤之,以泄病势,痢后更以药物补助之”。这种先采用 “通因通用” 之法以荡涤积滞,然后以温脾益气法调理的攻补兼施、分阶段治疗的方法,对于后世痢疾的治疗,颇有启发。
  (2)泄泻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则泻如水样的疾病。古人将大便溏薄称为泄,大便如水样者称为泻。《外台》 中多称为下痢 (当为 “利”字),由是可知,在唐时对泄泻与痢疾尚缺乏确切的鉴别诊断。
  泄泻的病因,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两个方面,因外感而致者,多与寒热邪气侵袭有关; 内伤者则与肝气犯胃、脏腑虚弱等因素有关。其病变主要在脾、胃与大肠、小肠,而脾胃功能障碍是导致本病发生之关键。
  因外邪致泻者,《外台》 论曰: “伤寒病若表实里虚,热气乘虚而入,攻于肠胃,则下黄赤汁; 若温毒气盛,则腹痛、壮热,下脓血如鱼脑、或如烂肉汁; 若寒毒入胃,则腹痛、身热、下清谷。” “此由热气在肠胃,挟毒则下黄赤汁也。又热毒伤于肠胃,故下脓血如鱼脑、或烂肉汁,壮热而腹绞痛,此温毒热气所为也。”
  其治疗以祛邪为主。若因热毒而致者,以清热解毒祛湿为法,方可选 《伤寒论》 葛根芩连汤,《肘后》 黄连丸,范汪秦皮汤,《小品》 犀角汤,《集验》 柏皮汤,《千金翼》 白头翁汤,张文仲犀角汤,深师七物升麻汤及黄连汤等。因寒而致者,治以散寒祛湿之法,方用 《肘后》赤石脂汤及白通汤,范汪豉薤汤及通草汤,崔氏阮氏桃花汤,范汪麝香丸等。
  对于外邪致泻而下清谷者,治疗时“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表里俱虚故也”。至于其预后,《外台》 指出: “伤寒六七日下利,便发热而痢,其人汗出不止者,死,但有阴无阳故也。” “下利有微热,其人渴,脉弱者,今自愈; 脉沉弦者,下重。其脉大者,为未止; 脉微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少阴病八九日,而一身手足尽热,热在膀胱,必便血下利,脉反伏数、尺中自濇,其人必圊脓血。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欲踡,手足温者,可疗。阳明病下痢,其人脉伏大,此皆为虚弱,强下之故也。”“伤寒下利,日十余行,其人脉反实者,死。”
  因肝气犯胃而致之泄泻,《外台》 论曰: “服石之人,体常多热,热即引饮,饥复加食,水谷既伤,胃腑失度,土既衰损,木必来乘,故曰肝入胃即泄,或单下而不吐。”
  脏腑虚弱之腹泻,多与脾胃中冷,大肠虚寒,三焦虚寒等因素有关。因脾胃中冷而致者,治疗应以温脾益气化湿为法,方可选深师厚朴汤、温脾汤、大温脾汤等。因大肠虚寒而发者,可用 《千金》黄连补汤以化湿敛泻。因三焦虚寒所致之泄泻,当用 《删繁》 茯苓安心汤、半夏泻心汤,《千金》 黄连丸以辛开苦降; 或用《删繁》 柏皮汤止痢方、人参续气汤等以补泻兼施。
  此外,下焦热盛亦可致泄泻,其治当以清热祛湿止泻为法,方可选 《删繁》升麻汤,《千金》 赤石脂汤、香豉汤、黄连汤等。
  (3)大便难
  大便难,即便秘。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但排便困难者。便秘多由热盛、津亏或寒凝,致脏气不调,大肠传导失司而发。
  《外台》 指出大便难的病因病机为:“此由脾胃有热,发汗太过,则津液竭,津液竭则胃干燥,结热在内,故大便不通。” “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冷热虚实; 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胃为五谷之海,水谷之精化为荣卫,其糟粕行之于大肠以出也。五脏、三焦既不调和,冷热拥塞,结在肠胃之间,其肠胃本实,而又为冷热之气所并,结聚不宜,故令大便难也。又云: 邪在肾,亦令人大便难,所以而者,肾脏受邪,虚则不能制小便,则小便利,津液枯燥,肠胃干涩,故大便难。又渴、利之家,大便亦难,所以而者,津液枯竭,致令肠胃干燥。” “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痞结,拥塞不通也。” “此病久无余候,但由饮食将息过热,热气蕴积秘结。” 总括其病因病机,本病有因过用发汗之法,致津亏肠燥而发者; 有因饮食将息过热,热气蕴结而致者; 亦有因肾虚不能制小便,尿频致津液枯竭,胃肠干燥而病者; 还有因脏气失调,外邪侵袭而发者。
  对于大便难的诊断,《外台》 论曰:“诊其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手少阴经也,脉沉为阴,阴实者,病苦闭闷,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若胃胀,右手关上脉阴实者,脾实也,病苦肠中怵怵如牢状,大便难。脉紧而滑直,大便亦难。跗阳脉微弱,法当腹满,不满者,必大便难而脚痛,此虚寒从下而上也。”
  本病的治疗总以通便为要,但不能尽用硝黄之类攻下,应针对不同证型,而施以相应之治法。属热秘者,治当清热通便,可用 《删繁》 柴胡通塞汤,《集验》滑石汤,《千金》 三黄汤等。若热盛津伤者,宜增液行舟之法,方可选 《古今录验》 麻子仁丸。如表证未除而大便不通者,当用 《广济》 柴胡散或柴胡汤以解表与通下兼施。因宿食停滞之便秘,治当消食导滞通便,方用《千金》 练中丸。
  “若缘气秘,自须仍前疗气法,服巴豆等三味丸,及疗水气葶苈等诸方取利。若是风秘,自以后服大黄等五味丸。暴秘之状,骨肉强痛,体气烦热,唇口干焦,大便不通。宜依后大黄芒硝二味。”
  此外,《外台》 还辑录了许多外治方药以治便秘。有灸承筋或第七椎两旁; 也有用湿瓜蒂、或以蜜与干姜末和为丸、或用猪胆导入肛门以通便、还有以猪、羊胆灌肠治疗。由此可见,《外台》 所收录的治疗大便难的治法和方剂是极为丰富的。
  《外台》 认为便血的病因主要为下焦虚寒,根据出血与排便的关系,可分为近血和远血两种类型。先见血、后排便者,为近血; 先便后血者,为远血。均采用温阳健脾,坚阴止血之法,方选崔氏伏龙肝汤、续断汤,或《千金》 续断止利汤等。
  (六)《外台秘要方》对脾胃疾病研究的贡献
  《外台秘要方》 卷二、三、四、六、七、八、十二、十六中总计66门 (节)均涉及到脾胃失调所致的病证,为后世研究脾胃病证提供了唐中期以前的宝贵资料,其中对脾胃病证的处方用药,其意义尤为突出。
  1. 脾胃病证的病因病机
  据《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 《外台》) 所载,脾胃病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外感而致脾胃病。卷二认为:“伤寒病后,胃气不和” (“伤寒呕哕方一十四首”)。“伤寒病,若表实里虚,热气乘虚而入,攻入肠胃,则下黄赤汁”( “伤寒下痢及脓血黄赤方一十六首”)。“伏热在胃,令人胸满,胸满则气逆,气逆则哕” (卷四 “温病哕方四首”)。“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 (卷四 “黄汗方三首”)。上述文献指出,无论是伤寒、天行、温病所致之脾胃病证,皆是外邪所犯,入侵中焦,导致脾胃失和而病。
  其二,内伤饮食而致脾胃病。《外台》认为,饮食不节可以损伤脾胃而致病。正如卷八“脾胃虚弱不能食方三首”所言: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饮食者也。脾气磨而消之,则能食。” 若“由酒食过度,五脏不和,水谷相并,积于脾胃” (卷四 “黄疸方一十三首”); 若“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 (卷四 “谷疸方三首”); 或者 “饮水暴冷,啘” (卷四“温病哕方四首”) 等。可见,饮食不节,过饥、过饱、过冷,均可损伤脾胃,致使脾胃失和而变生诸疾。
  其三,七情不和,损伤脾胃。《外台》 认为,情志不遂,忧愁恚怒,致使气机壅塞,进而可使胃气不降,反逆于上而成“噎膈”。如卷八指出,引起心腹疼痛及噎膈者原因有七: “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 “七气方三首”)。就十分明确地指出了情志所伤是导致噎膈等脾胃病证的主要原因。
  其四,过用寒凉药物,或攻下、泄利过度,损伤脾胃。卷二 “伤寒呕哕方十四首” 指出: “伤寒病后,胃气不和,此由初受病者,毒热气盛,多服冷药泻下,及饮冷水,病折以后,热势既退,冷气乃动……此由脾胃气虚冷故也。” 卷四 “天行呕哕方七首” 也指出: “若大下后,胃气虚冷,亦令致哕也。”
  其五,久病正虚,累及脾胃而病。如卷八“胃反方二十首” 说: “夫营卫俱虚,血气不足,停水积饮在于胃管 (即胃脘) 则脏冷,脏冷则脾不磨,脾不磨则宿谷不化。” 又说: “脾胃二气俱虚弱,故不能食也” (卷八“脾胃弱不能食方三首”)。
  综上所见,《外台》 从外感诸邪,内伤七情、饮食不节、用药不慎及久病累及诸方面,论述了脾胃病证形成的机理。
  2. 脾胃常见病证及治疗
  《外台》 所载脾胃病证主要有如下诸种:
  (1)呕吐
  呕吐又称吐逆,是指食物或涎沫由胃中上逆而出的病证。《外台》 认为有声无物为 “干呕”,亦称为 “哕”、或“啘”。有物有声称为呕吐。呕吐的发生,据上述《外台》 有关对脾胃病因病机的归纳显示,引起呕吐的原因不外是外邪犯胃,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胃气虚冷几端。对呕吐一证的治疗,无论其属寒、属热、属虚、属实,总以和胃、降逆、止呕为务。证属于寒者,可用 《救急》 生姜汤、木香汤,《肘后》 干姜茱萸汤 (卷六); 若为饮食所伤,食滞胃脘证属于实者,可用《广济》 白术、神曲、甘草、干姜、枳实五味丸; 胃有郁热而呕者,用如 《广济》九味丸方 (卷六),《肘后》 橘皮甘草汤(卷三“天行呕啘方七首”); 若胃中虚冷者,用如《千金》 补胃汤,人参散,《删繁》 人参补虚汤等; 若胃阴不足中焦有虚热者,用如 《延年》 补胃饮; 若因情志怫郁,气机郁滞者,用如 《千金》 七气丸等。
  (2) 胃反 (反胃)
  胃反,又称反胃,是指症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特征的病证。其主要机理是脾胃损伤,不能腐热水谷。故 《外台》卷八“胃反方二十首” 指出: “夫营卫俱虚,血气不足,停水积饮,在于胃管(即胃脘) 则脏冷,脏冷则脾不磨,脏不磨则宿食不化,其气逆而成胃反也。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杯,往来寒热,甚者食已则吐。其脉紧而弦,紧则为寒,弦则为虚,虚寒相搏,故食已则吐,名为胃反也。” 究其病因病机,可因酒食不节,情志不调,或劳倦内伤而致脾胃虚寒,或致胃中积热,或水饮痰浊阻滞胃脘,或久病而瘀,血行不畅等。
  《外台》辨治胃反证时,证属寒热错杂者,用如《集验》 大半夏汤或崔氏方;证属水饮痰浊停滞胃脘者,用如 《集验》茯苓小泽泻汤及 《千金方》 半夏饮子;证属虚寒,且伴有胃脘刺痛者,用如《集验》 疗胃反久冷者方或 “胃反大验方”; 证属脾胃虚冷者,用如 《必效》 人参汤; 证候属实,有宿食积留胃脘者,用如 《广济》 方; 久病致瘀,证见 “心下坚如杯,往来寒热” 者,用如华佗神效方。
  (3)不能食
  不能食,指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进食者,后世多称为纳差、纳呆、纳少、不思饮食等,是脾胃虚弱,不能腐熟消磨水谷之故。《外台》 卷八“脾胃虚弱不能食方三首” 指出: “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饮食者也; 脾气磨而消之,则能食。今脾胃二气俱虚弱,故不能食也。尺脉浮滑速疾者,食不消,脾不磨也。” 由于此证以脾胃虚弱为主要病机,故《外台》 仅以偏热、偏寒,或虚,或实之别而治之。偏于热者,用如 《延年》 人参饮,“主虚、客热,不能食,恶心。” 或《广济》 九味 (黄连、麦门冬、苦参、栝楼、知母、茯神、土瓜根、甘草) 丸方。偏于寒者,用如 《延年》 厚朴汤,主 “疗不能食,腹内冷气”,或《广济》 十味 (吴茱萸、白术、干姜、人参、甘草、五味子、曲末、麦蘖、厚朴、桂心为末,生姜汤送服); 若有食积内停者,用如 《广济》 五物丸方; 若有水饮痰浊停于胃脘者,用如《延年》 白术丸。
  (4) 噫醋
  噫醋,即吐酸、反酸。凡酸水由胃中上泛,若随即咽下者,称为吞酸; 不咽而吐出者,称为吐酸。此证可单独出现,亦可与心腹痛等证并见,多由火热内扰,胃气不和而发; 亦可因脾胃虚寒,不能运化而成。《外台》 云: “噫醋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消,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气息酸臭也” (卷六 “噫醋方七首”)。《外台》议论胃病,认为其基本病机有 “胃实热” 和 “胃虚寒” (卷八) 之别。许仁则也认为胃气上逆之证的病机 “有两种:一者积热在胃,呕逆不下食; 一者积冷在胃,亦呕逆不下食” (卷六)。故其治疗噫醋证时,以虚冷为主,故所用七方均以温中益气散寒为法。用如 《广济》 槟榔散、茯苓汤、白术散方,以及 《延年》吴茱萸汤 (卷六 “噫醋方七首”)。
  (5)呃逆
  呃逆,俗称打嗝儿。《外台》称“哕”、“啘”。是指胃气逆而上冲,撞击膈膜而致的调高而短,不能自已的症状。呃逆可偶见、单见,亦可与胃的其他病证相伴发生。呃逆不同于干呕和嗳气 (即噫)。此证虽有胃寒、胃火 (热)、气郁、食滞之别,但总以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为基本病机。《外台》 以虚实两端论之。其属于实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消所为也……气逆不通则哕也” (卷六“呕哕方四首”)。其属于虚者,是因 “脾胃俱虚,受于风邪,故令新谷入胃,不能传化,故谷之气与新谷相干,胃气则逆。胃逆则脾胀,脾胀则气逆,因遇冷折之,则哕也” (卷六“哕方七首”)。实证用 《广济》 橘皮汤,虚证用推拿按摩或皂荚末纳鼻取嚏法治之。
  (6) 噎膈
  噎膈,是指饮食吞咽受阻,或食入即吐的病证。噎,指吞咽时梗噎不畅; 膈,指饮食格拒不入,或食入因格拒而上返吐出。两者都可单独出现,但常并见。多因忧思郁怒,情志不遂,气机郁滞所致; 也可是饮食所伤,寒温失宜,劳役过度所为,均可引起脏气不和,气血瘀结而填塞胸膈,结于心下及脾胃而成本病。本病当与反胃、呕吐、呃逆、关格诸证相区别。
  《外台》 将 “噎” 与 “膈” 分而论之。“噎” 者,以吞咽受阻不畅为主要特征。“夫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三焦隔绝则津液不利,故令气塞不调理也,是以成噎。此由忧恚所致,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噎者,噎塞不通也”(卷八“诸噎方一十二首”)。此病又有气噎、食噎、醋噎、忧噎、劳噎、思噎之不同,王氏总以寒、热、虚、实为纲论治。其证偏热者,用如深师疗噎方 (羚羊角、前胡、甘草、人参、橘皮),《救急》 气噎方; 偏寒者用如 《广济》 通气汤,或深师通气汤; 寒热夹杂者,用如 《必效》半夏汤; 虚寒者,用如 《古今录验》 五噎丸,或《经心录》 五噎丸。
  “膈” 者,食物格拒不下,食入即吐为特征。“五膈气者,谓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也。” “常以忧愁思虑食饮而得之。” “五膈为病,五脏俱虚,则受风冷; 五脏有邪,呼吸不足,阴注于内,阳结于外,阴阳相错……此血气衰微,脏凝冷气成之” (卷八 “五膈方八首”)。虽有 “五膈” 七名 (忧、恚、气、寒、热、食、饮膈七名),但总以胃寒、胃热以及虚、实为辨治纲领。证属虚寒者,用如 《古今录验》 五膈丸三方及《经心录》 五膈丸; 证属寒热夹杂者,用如《古今录验》 大五膈丸; 寒热错杂并有气虚血瘀者,可用 《千金》 七气丸。
  (7) 痞满
  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胀满,或胸腹满闷不舒,触之无形而不痛的病证。又称为痞、痞塞、满闷、胀满。痞满可发生在心下、在胁下、在腹部,故也常称心下胀(或脘胀)、腹胀、心腹胀、胁肋胀等。此多因起居失调,饮食失宜,情志怫郁,脾胃虚弱而致气滞、痰凝、食积而成,以脾失健运,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为主要病机。
  《外台》 对此证于卷七分九门 (节)专论之 (以下引文均出此卷)。指出 “心腹胀者,脏虚而邪气客之,乘于心脾故也……脏虚,邪气……与正气相搏,积聚在内,气并于脾,脾虚则胀,故令心腹胀满,气急而胀也。” 又云: “胸膈、心腹中痰、水、冷气,……胁肋急胀。” 基于这一认识,《外台》 辨治痞满有如下主要思路:
  ①温里散寒消痞法。此法适宜于因寒而致气机郁滞不畅成痞者,用如 《广济》 桔梗散,当归汤及 “吴茱萸、干姜、附子、细辛、人参” 五味丸方,《广济》槟榔汤、槟榔丸,或《小品》 当归汤;
  ②泻热攻下消痞法。此法用于热邪内结肠胃,气机不通成痞得,方如 《古今录验》 通命丸;
  ③理气活血软坚消痞法。此法用于气滞血瘀而成痞者,用如 《广济》 芍药丸、鳖甲丸,或《广济》 昆布散;
  ④化饮逐水消痞法。此法用于痰湿停聚,妨碍气机运行而成痞者,用如《广济》 通草汤、茯苓汤、郁李仁丸,《古今录验》 黄花丸等;
  ⑤疏理气机消痞法。此法仅适用于气机阻滞成痞者,用如 《广济》 柴胡厚朴汤,《必效》 青木香丸等;
  ⑥散寒清热。此法适用于寒热错杂之痞满者,寒热并用消痞法,用如 《广济》 人参丸,《千金》 厚朴七味汤。
  此外,《外台》 卷七专列 “灸诸胀满及结气法二十二首” 和 “导引一法”。
  (8) 心痛
  古论心痛有两义: 一指心前区痛,又谓真心痛。此属胸痹心痛范畴。一指心窝疼痛,即后世的胃脘痛、胃痛。《外台》已将心痛两义分而论之,卷七所谓之心痛,主要指胃脘痛,也是此节述要的重点。
  ①心痛的病因病机。据《外台》 卷七 (以下所引文献均出于此) 所载文献提示,导致心痛的原因甚多,如有 “风冷邪气乘于心” 者,有 “阳虚阴厥” 者,有“气乘于心” 者,有 “蛔虫、冷气”者,有 “恶疰” 者,有 “中恶” 者,有“停饮” 者,有 “风邪冷热所乘者”。另外卷八认为有 “胃实热” 者,有 “胃虚寒” 者。综其文献所载,心痛的病位在于脾胃,但心肝诸脏失调亦可致之。质而言之:
  一是阳气虚弱,阴经气逆。“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 ( “心痛八方”)。指出阳虚,气机失温而逆乱致痛。
  二是脏虚感邪,气机逆乱。认为“诸脏虚受病,气乘于心者,亦令心痛”(同上)。
  三是寒邪侵袭,气机收引凝滞。认为“心痛者,由风冷邪气乘于心也” (同上)。
  四是蛔虫窜扰,气机逆乱。“心中腹痛,发作种 (种,通肿,壅滞之义) 聚……是蛔虫” (“诸虫心痛方一十八首”)。
  五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指出“脾主消水谷,冷气客之,则脾气冷弱,不胜于水谷也……故痛复不能饮食也”( “心痛不能饮食方二首”)。
  六是水停血瘀,形成癥块。认为“心下坚痛,大如碗,边如旋柈,名为气分、水饮所结” ( “心痛癥块方二首”)。指出心痛日久,气机郁滞,气不行血,亦不行水,致使水停血瘀而成癥块。
  七是心脉闭阻,其心痛甚。指出“其人心痛者,是心之支别络,为风邪冷热所乘痛也” ( “久心痛方六首”),其状为“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 “心背彻痛方四首”)。此虽属真心痛,但此病亦常以心口胃脘痛为见症。
  八是毒气中恶,心腹突发绞痛。若突然触冒秽浊邪气,致使心腹气机猝然逆乱而见搅痛、绞痛、刺痛 (“中恶心痛方五首”)。
  九是水饮停聚,络脉阻滞不通。指出: “心痛而多唾者,停饮乘心之络故也……若冷热相乘,故腑脏不调,津液水饮停积,上迫于心,令心气不宣畅,故痛而多唾也” ( “多唾停饮心痛方二首”)。
  十为邪郁化热,心痛烦懊。“若支别络为风邪所乘而痛,则经久或疢,其痛悬急懊者,是邪迫于阳,气不得宣畅,拥瘀生热” ( “心下悬急懊痛方四首”)。
  综上 《外台》 所论心痛十条原因,不外乎有如下六者:
  一者为外邪所伤而致心痛,如风冷寒邪所致,此为导致心痛的主要原因。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无论是冒犯寒冷之气,或者饮食之寒凉者皆可致之。外邪中的风热亦可致之,但较少见。
  二者恶疰或中恶,此指病人触冒秽浊之邪而致。
  三者是体内肠道寄生虫,尤其是蛔虫窜扰,气机逆乱而致。
  四者为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如“停饮、瘀血”。
  五者为饮食不节而致心脘腹痛。
  六者为情志所伤之因所致,《外台》于处方用药中则有体现。
  可见,心痛的机理不外是邪气干犯,络脉郁阻,脾胃失调或冷弱,气机逆乱而不宣畅等。
  ②心痛的分类及名称。对 《外台》所载心痛不同类别加以分类,若按病机分类,有脾心痛、胃心痛、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此类是各脏腑气机逆乱而致,属 《九卷》 所云的 “厥心痛” 范畴。
  若按病因分类,如 “九种心病” 中的虫心痛、注 (亦作疰) 心痛、气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冷心痛、热心痛七者。
  若据病情及症状特点分类,有 “九种心痛” 中的 “来去心痛”,是指时作时止,呈间歇性发作的心痛。
  若按综合因素分类,如真心痛、五脏心痛等。
  ③心痛的表现特征。《外台》 对心痛表现特征的描述可归纳如下几种:
  其一,痛势及程度。有急痛、卒痛、痛甚、毒痛 (毒,有凶狠之义)。
  其二,疼痛的性质。如刺痛、冷痛、绞痛、绞刺痛、搅刺痛,痛如 “锥刺及虫啮” 等。
  其三,疼痛的放散部位。如痛引喉、心痛 “如物从后触其心”、撮肋连心痛、心痛引背、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等。
  其四,心痛常常伴见的兼症。如呕吐、 下利、 心烦懊??、 悁闷、 不食、 吐血、癥块硬筑、手足逆冷、手足青至节等。
  ④心痛的治疗
  据《外台》 载方分析,其治疗心痛的方法主要有如下九法:
  1)温里散寒法。此法针对感寒或内脏虚冷而致的心痛,方用如 《延年》 当归汤,《广济》 桔梗散,《深师》 防风茯苓汤,《崔氏》 乌头汤,张文仲蜀椒丸,仲景乌头赤石脂丸等。
  2)补益中气法。此法针对 “脾胃冷弱” 而致的心痛,方如 《延年》 茱萸丸,《小品》 温中当归汤。
  3)辛开苦降法。此法针对心腹搅痛、寒热错杂,“似有蛔虫者”,方如 《广济》当归汤。
  4)杀虫止痛法。此法针对蛔虫引起的 “虫心病”,方如 《广济》 槟榔鹤虱散,张文仲的鹤虱散,《延年》 鹤虱丸。
  5)清泻法。此法针对心痛属于热证者,方如《古今录验》 黄连汤,《千金》增损汤,《肘后》 苦参汤等。
  6)攻下法。此法针对热结心痛者,方如范汪芫花汤; 若为寒结心痛者用《千金》 附子丸。
  7)活血化瘀法。此法适应于病久心下有 “癥块硬筑” 者,方用 《广济》 当归汤或张文仲干漆丸。
  8) 催吐法。此法适应突然 “中恶、心腹绞刺痛” 者,方用《广济》瓜蒂散。
  9)芳香开窍法。此法适应突然 “中恶、心腹刺痛” 者,方用 《广济》 麝香散。
  综上所见,《外台》 所论心痛主要是指心窝 (胃脘) 痛,分别从心痛的病因病机、分类名称、主兼症状、疼痛特征及治疗诸方面,总结了唐中期以前研究的成就,其对该病的发展有主要贡献,为后世研究该病奠定了相关的理论及临证治疗基础。
  (9)腹痛、腹胀
  腹痛,是指以脐周围疼痛为主症的常见病证。腹胀是自觉腹部撑胀不适。据腹诊定位原则,脐周围称为腹、脐腹、大腹,属于脾。因此腹痛属于脾病范畴。《素问》、《九卷》 论“腹痛” 凡16次,但无专论。仲景等将其归之于心痛,或心腹痛而论之,但未独立研究,《中藏经》、《甲乙经》 亦然。《肘后》 始将心痛、腹痛、心腹痛判为三病,于卷一的第八和第九、第十分别论治。巢氏 《病源》 分别对心痛和腹痛的相关理论作了研究,孙氏《千金》 又将腹痛统于心痛之中。王焘《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 于其第七卷 (以下引文均出此卷) 中将心痛、腹痛、心腹痛分为三病,其中腹痛病的内容计有二节,心腹痛一节,记载了10家的研究成果,共16条21首方药。
  腹胀与胀痛虽为两名,但临证中两者常常兼而有之,尤其是心腹部更是如此。故《外台》 于腹痛之后又有五节16条56方论治腹胀,故于此节一并述之。
  ①腹痛、腹胀的病因病机。《外台》对腹痛、心腹痛病因病机的记载颇为简要。认为 “腹痛者,由腑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 ( “腹痛方四首”)。由于心痛、腹痛常相兼而生,故《外台》 又曰: “心腹痛者,由腑脏虚弱,风寒客于其间故也。邪气发作,与正气相击,上冲于心则心痛,下攻于腹则腹痛,上下相攻,故心腹绞痛,气不得息。” 又云: “心腹中气,时时痛,食冷物则不安稳” ( “心腹痛及胀满痛方一十首”)。
  上述所载文献指出腹痛的主要病因是: 一则感触寒冷邪气之故,或风寒外犯,或进食生冷之物皆可致之; 二则脏腑素虚,此为外邪入内的病理基础。其基本病机是“邪气与正气交争相击”,致使气机逆乱而不宣畅,故发胀痛。据 《素问·举病论》 有关气血不足不荣则痛和经脉气机不通而痛的机理,此处正体现腹痛亦有因虚、因实而痛的机理,“腑脏虚弱” 则因虚经脉失养而痛,感寒则因邪导致经脉收引拘挛而痛。
  《外台》 对腹痛相关的症状记述为“急痛”、“卒痛”、“绕脐痛”、“拘急痛”、“撽(即 “搅”) 痛”、“绞痛”、痛引腰背肋下、时时痛、遇冷痛等,伴见症状有呕吐、腹鸣、泄泻等。
  ②腹痛的辨治。《外台》对腹痛的治疗主要采用下列方法:
  一是温里散寒法。方如范汪四味当归汤,《小品》 茱萸汤,《古今录验》 芎劳汤,《广济》 桔梗散,《广济》 当归汤等。
  二是温通祛邪法。如张文仲当归大黄汤,适应于正虚夹实的腹痛。
  三是补虚温里法。如 《千金》 生姜汤,《集验》 葛氏方,适应于正虚有寒之腹痛。
  四是疏理气机法,如 《千金》 厚朴七味汤,《广济》 槟榔丸等。
  综上所述,《外台》 对于脾胃病证的认识,尤其是病因病机,临床辨证及处方用药方面,对唐中期以前,尤其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临床实践的全面汇总,所载内容翔实而丰富,为后世在此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十分有益而宝贵的资料。
  (七)《外台秘要方》 对肝胆疾病研究的贡献
  肝胆病证范围十分广泛,就 《外台秘要方》 所载内容,主要有黄疸、臌胀、胁痛、眩晕、中风、疝气等,现结合其中所载内容及所用方药,予以述评。
  1. 黄疸
  黄疸病自始载的 《素问》、《九卷》以降,仲景、华佗均有研究,巢氏 《诸病源候论》 从理论上给予了较深刻的探索。王焘 《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 对上自 《伤寒杂病论》,下至与其同朝代的孙思邈、张文仲等共引用文献计15家64条80首方药,对此病的论述作了一次全面而翔实的总结,对后世研究该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黄疸的类别
  据《外台》 所载文献,黄疸分为外感所致黄疸和内伤所致黄疸两大类别。
  ①外感病黄疸。就外感黄疸而言,《外台》 论及了伤寒黄疸和温病 (即天行) 黄疸。伤寒黄疸是 “阳明病,发热而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其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宜服茵陈汤方。” 并指出服用此方后,“小便当利,如皂荚沫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 (卷一 “ 《千金方》 六首”)。又说: “伤寒三五日,疑有黄,则服此油方 (指生乌麻油方)” (卷一“ 《崔氏方》 一十五首”)。“伤寒,热出表发黄疸,宜汗之而愈” (卷四 “黄疸方一十三首”)。
  温病 (天行病) 黄疸,是指与时令气候有关的传染性疾病之黄疸。《外台》记载曰: “凡遇天行热病,多必内瘀著黄” (卷四 “黄疸遍身方一十一首”)。“急黄病,此病始得,与前天行病不多异,五六日但加身体黄,甚者洟、泪、汗、唾、小便如柏色,眼白睛正黄。其更重状,与天行病候最重者无别” (卷四“许仁则疗诸黄方七首”)。
  ②内伤病黄疸。《外台》 记载的内伤病黄疸有:
  1)谷疸: “谷疸之状,食毕头眩,心忪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阳明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者,必小便难,此欲为谷疸”(卷四 “谷疸方三首”)。指出谷疸是饮食失节,过饥而又饱食,损伤脾胃所致。
  2)酒疸: “夫虚劳之人,若饮酒多进谷少者,则胃内生热,因大醉当风入水,则身目发黄,心中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面赤发斑” (卷四 “酒疸方七首”)。指出酒疸是因饮酒过度,又 “当风入水”,致使热郁中焦而成。
  3)女劳疸: 又称“劳疸”。“女劳疸之状,身目皆黄,发热恶寒,少腹满急,小便难。由大劳、大热而房室,房室毕入水所致也。” 又说: “黄家,日晡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小腹满,身体尽黄,额上反黑,足下热,因作黑瘅,大便必黑,腹胪胀满如水状,大便黑溏者,此女劳之病,非水也” (卷四“女劳疸方四首”)。指出女劳疸是因形劳,或房劳过度,又感水湿之邪而成。
  ③急黄。“急黄状始得,大类天行病,经三两日,宜合麻黄等五味汤服之,发汗则泄黄势” ( “许仁则疗诸黄方七首”)。又说: “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有得病即身体、面目发黄者,有初不知是黄,死后乃身面黄者。其候得病但发热心战者,是急黄也”(卷四 “急黄方六首”)。指出急黄是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的一类黄疸病。
  ④黄。 《外台》 指出: “阳气伏,阴气盛,热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黄,头痛而不发热, 名为黄也” (卷四 “黄方三首”)。 此处黄, 有人认为即后世之“阴黄” 的俗写。考“” 字之义, 实指心病。 《集韵·沁韵》: “, 《字林》: 心病。” 古之心病,多指胃脘病。再读上述文献,若据 “不发热” 的症状言,指今之“阴黄” 亦可从之。此时已具备黄疸分阴阳的思想基础,认为黄疸 “发于阴部,其人必呕; 发于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 (卷四 “黄疸方一十三首”)。
  此外,《外台》 记载黄疸类别还有“五色黄”, 即 “䓖黄, 眼䓖及大角赤;黑黄,先掷手足; 内黄,患渴; 疸黄,眼赤黄; 肾黄,小便不通,气急心闷” (卷四 “诸黄一十三首”); 有 “六疸”,即“黄疸、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马黄” (同上); 有秦王散所治的 “九疸”,即 “胃疸,食多喜饮; 心疸,烦心心中热; 肾疸,其人唇干; 脾疸,溺赤出少,惕惕若恐; 肺疸,饮少小便多; 舌疸,渴而数便; 肉疸,其人小便白; 髓疸,目眶深,多嗜卧; 肝疸,胃热饮多,水激肝”(卷四 “杂疸方三首”)。
  由于疸、瘅义相通,均主热的病理状态,而黄疸病总属于热病范畴,所以在叙述“九疸” 病时似乎并非全指黄疸,但从《外台》 将其列入 “黄疸病” 中一并论述,也可能 “九疸” 病程中也有黄疸出现。
  (2)黄疸的病因病机
  《外台》 文献记载,黄疸之病,“此由寒湿在表,则热蓄于脾胃,腠理不开,瘀热与宿谷相搏,郁蒸不得消,则大、小便不通,故身体、面目皆变黄色” (卷四“诸黄方一十三首”)。又说: “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卷四 “急黄方六首”); “黄疸之病,此由酒食过度,脏腑不和,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瘀结不散,热气郁蒸,故食已如饥,令身体、面目、爪甲及小便尽黄,而欲安卧” (卷四 “黄疸方一十三首”); “此病始得,与前天行病不多异” (卷四 “许仁则疗诸黄方七首”); 此“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 (卷四“谷疸方五首”); 此“由大劳、大热而房室,房室毕入水所致也” (卷四 “女劳疸方四首”)。
  综上所见,据 《外台》 记载,黄疸病的病因不外乎内伤与外感两端。就外感病因而言,感触 “天行” 之气 (即疫气),或感寒湿,或感风湿,或触及水湿等邪均可致之; 就内伤病因而言,有过饱、过饥、饮酒过度,或过度劳累,或房事所伤。《外台》 将黄疸的病因总结为外感邪气与内伤之邪,尤其是饮食不节,诸邪蕴结中焦,形成“热毒”,此“毒” 如果“瘀结不散,热气郁蒸” 于中焦脾胃而发黄疸。这就是《外台》 所载文献对黄疸病因病机的基本认识,尤其是提出“热毒” 及因 “毒” 发黄的机理,是值得予以重视的。这一认识对 “急黄” 等重证黄疸的病机分析和用解毒药物治疗本病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指出有些黄疸具有传染性,如天行病发黄疸即是其例。
  (3)黄疸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
  据上述援引 《外台》 记载的文献所见,黄疸的基本临床表现为发热,日晡热甚,时有恶寒,出汗,全身发黄,“身黄如橘” 或 “身黄如橘柚”,“小便如浓柏汁”,“眼白睛正黄”,“甚者洟、泪、汗、唾、小便如柏色”,身体倦怠乏力 “而欲安卧” 等。这些临床症状的准确记载,充分反映了中唐及其以前对黄疸病的临床实践观察是相当深刻、认真、准确的。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外台》 已经以 “眼白睛正黄” 作为判断是否为黄疸的重要指征,而且还运用比色的原理,通过验尿,作为黄疸病确诊的客观标准及治疗效果的判断,指出: “每夜小便中浸帛片,取色退为验。” 又说: “每夜小便里浸少许帛,各书记日, 色渐退白, 则瘥” (卷四 “黄方三首”)。此可谓是最早运用验尿法作为黄疸病的诊断和疗效判断客观依据的记载。
  (4)黄疸病的治疗
  《外台》 所载用于治疗黄疸的方药计80余帖,就治疗思路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六法。
  ①发汗祛邪退黄法。如仲景《伤寒论》 黄瘅麻黄醇酒汤,《许仁则》 麻黄等五味汤。
  ②利尿除湿退黄法。如范汪疗谷疸,茵陈汤方,仲景 《伤寒论》 茵陈蒿五苓散、五苓散、猪膏发煎等,使 “病从小便去也”。
  ③通便祛湿退黄法。如 《必效》 茵陈汤及丸方、大黄汤方,《千金》 地黄汁汤,《广济》 茵陈丸等,《伤寒论》 大黄黄柏皮栀子硝石汤。
  ④清热祛湿退黄法。如 《广济》 茵陈散,《近效》 茵陈汤,《崔氏》 茵陈汤,《千金翼》 苦参散,《删繁》 茵陈汤,《集验》 大黄散等等。此法是《外台》 治疗黄疸病的主法。
  ⑤催吐退黄法。如《延年秘录》 瓜蒂散,《必效》 瓜蒂散等。
  ⑥经鼻给药退黄法。此是《外台》记载退黄的特殊用法,取方药散剂,吹入鼻中或将煎煮的药汁滴鼻以达到祛病退黄之目的。如 《删繁》 瓜蒂散,《延年秘录》 瓜蒂汤。《近效》 瓜蒂散 (瓜蒂、赤小豆、生秫米、丁香) 捣筛为末,“重者取如大豆二枚,各著一枚鼻孔中,痛缩鼻,须臾鼻中沥清黄水,或从口中出外余则愈” (卷四 “黄疸方一十三首”)。
  从以上黄疸的类别、病因病机、临床特征及诊断,黄疸病的治疗用药方面的述评可以看出,《外台》 翔实地记载了中唐及其以前医学界对黄疸病的研究成果,这对后世研究乃至防治该病均有重要的价值,其在学术上的贡献功不可没。
  2. 臌胀
  臌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甚则腹皮青筋暴怒,四肢不肿或肿之不甚的病证,古称“鼓胀”。此病多因酒食不节,情志所伤,或者水毒侵入,劳欲过度所致。也可因黄疸、积聚失治而成。本病于《外台》 卷二十水病门中相杂论之。
  (1)臌胀的病因病机
  《外台》 卷二十 (以下引文均出此卷) “水肿方一十三首” 云: “鼓胀者,腹胀身肿,大与肤胀等,其色苍黄,腹脉起,此其候也。” “大腹水肿五首” 云:“夫水病皆由荣卫痞涩,肾脾虚弱所为。而大腹水肿者,或因大病之后,或积虚劳损,或新热食讫,入水自渍及浴,令水气不散,流溢肠外,三焦闭塞,小便不通,水气结聚于内,乃腹大而肿,故四肢小,阴下湿,手足逆冷,腰痛,上气咳嗽,烦痛,故云大腹水肿也。” “水蛊方四首”曰: “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粗黑。”
  据上述载文分析,臌胀形成的病因病机有四:
  其一,大病失治误治。尤其是黄疸诸病,若治不及时,湿热蕴积而成本证。
  其二,湿邪浸渍,郁而生热。湿邪浸渍,阻遏气机,久郁而生臌胀。此正合《素问·至真要大论》 所言的 “诸胀腹大,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的病机。
  其三,积蓄劳损。久病劳损,正气受损,脾肾俱虚而不能制水,水液停聚腹内。
  其四,水毒结聚。若被溪间水毒所伤,气机升降失常,清浊相混,渐积成胀。
  (2)臌胀的辨治
  臌胀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故临证当辨其虚实孰主孰次。初期以实为主,故利水祛湿之治为主; 晚期虚中夹实,当以扶正祛邪消胀为治。其扶正,当以补益脾肾为先,或益气,或养阴,或温阳。方如《千金翼》 麦门冬饮法、泽漆根汤,以及《古今录验》 泽漆根汤等。其祛邪,有利尿、通便、活血祛瘀、软坚散结诸法,如泻下逐水法,方如 《古今录验》 小消化水丸及“葶苈、椒目、芒硝、水银” 方;利尿消胀法,方如 《古今如验》 防己煮散方; 软坚散结法,如深师海藻丸,范汪水癥丸等。
  3. 胁痛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的病证。此症与肝胆疾病的关系最为密切。《外台》 卷七对此有专节之论 (以下引文均出于此)。正如 “胸胁痛及妨闷方四首” 所云: “胸胁痛者,由胆与肝及肾之支脉虚,为寒邪所乘故也。足少阳胆之经也,其支从目兑眦贯目,下行至胸,循胁里。足厥阴肝之经也,其脉起足大指聚毛,上循入腹,贯膈,布胁肋。足少阴肾之经也,其支脉起肺,出络心,注胸中。此三经之支脉,并循行胸胁,邪气乘于胸胁,故伤其经脉。邪气之与正气交击,故令胸胁相引而急痛也。” 据上述之论,病以肝胆失常,气机不利为主要病机。究其所致的原因,可因寒、因热而致,亦可因虚,经脉失养引起。故 《外台》 用 《广济》 诃梨勒散以扶正; 用半夏汤方以温经散寒; 用大黄丸以理气除热; 用当归汤以养血理气,温经散寒; 用大黄附子汤以温里通下; 用柴胡汤以疏肝理气止痛等。可见其所载治疗胁痛方药丰富而实用。
  4. 眩晕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两证的总称。目眩是指眼前发黑,视物模糊,视物旋转动摇为特征的病证; 头晕是头重脚轻,站立不稳为特征的病证。二者多为并见,亦可单独发生。眩晕证可见之于多种疾病,病属于肝者居多,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有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之论。《外台》 卷十五及卷十六中于此有论。
  (1) 眩晕病因病机
  《外台》 载文说: “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于脑,而引目系故也。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血气与脉并上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逢身之虚,则为风邪所伤,入脑则脑转而目系急,目系急故成眩也” (卷十五“风头眩方九首”)。又说: “肝虚寒,眩、忘、咳唾,忧恚内伤” (卷十六 “肝劳虚寒方五首”)。据上述所见,眩晕的形成,一为血气亏虚,失于营养; 或者血虚而生内风,上扰清窍之故; 二为风邪入脑,干犯目系而成; 三为 “忧恚内伤”,情志不遂,致使肝气升发太过,气逆冲上等。
  (2) 眩晕证治
  《外台》 对此证的治疗,不外以虚为治和祛邪为法两者。其所载扶正为主者,如崔氏五落散,“主五劳、六极、七伤、八不足” 而致的 “头眩” 诸疾 (卷十七“五劳六极七伤方一十首”)。《延年》 薯蓣酒等以散寒、疏风、除湿为治。此外如《千金》 大三五七散,《古今录验》 独活散、防风汤,《近效》 白术散 (卷十五“风头眩方五首”)。也有扶正祛邪兼而用之者,如所引 《广济》 的前三方及《延年》 前二方均为扶正与疏风清热兼用,而《延年》 第三方则为扶正与散寒兼用(卷十五“头风眩方七首”)。
  综上见之,《外台》 所载,主要汇辑当时对眩晕证的临证治疗,对其病因、病机之论述则欠周详。
  5. 中风
  中风之义有二: 一指六淫风邪入中人体所引起的外感性病证。一指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或突然口眼?斜, 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为特征的病。在唐宋以前,均以外风为主要因素而论其成因。金元时代,刘完素主火,李东垣主气,朱丹溪主湿(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元代王履始将本病分为真中风、类中风两种。他在《医经溯洄集·中风辨》 中指出: “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故《外台秘要方》 于卷十四 (以下引文均出此卷) 二十一门专论中风,此处真中风、类中风,不予区分,而一统论之。
  (1) 真中风
  真中风即六淫风邪入中人体而致的病证,亦称外风证。《素问·风论》 对此已有专论。本卷所论风证有心风、肝风、脾风、肾风、肺风等五脏风证,以及风邪袭表之太阳中风证。其治总以辨证为先。
  ①风邪犯表。风邪犯表,又有无汗、有汗、发热、气逆诸证。故风邪犯表,用深师桂枝汤、麻黄汤以疏风解表。症见“恶寒而自汗出” 者用前方,症见 “气逆满闷,短气” 者用后方,以疏风解表,宣通肺气。若有中风偏于热者,用 《千金翼》 竹沥汤,或三十三味“煮散方”。
  中风发热无汗者,用深师十一物防风汤,或防风汤,或用范汪氏大戟洗方。
  中风入腹,绞痛,“胁下如刀锥刺”者,用《千金》 大岩蜜汤、乌头汤,《古今录验》 续命汤。
  ②中风入络。中风入络是指风邪入中络脉,致使络脉壅塞不通,荣卫不能营运, 可致肢体麻木, 口眼?斜, 语言不利,但神识清楚者。中风入络又有不同类型,故风邪入中足阳明、手太阳之络,而致口眼?斜, 故 “风口?方九首” 指出:“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 故使口?僻, 言语不正, 而目不能平视。” 故用深师续命汤,《千金》附子汤。
  若“风寒客于会厌之间,故卒然无声。皆由风邪所伤,故谓风失音不语”(“风失音不语方八首”)。又说: “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 ( “风不得语方二首”)。治用深师防风汤、四逆汤,及《千金》 口含三方。
  ③风猥退。猥退,指因身体虚弱,风邪内侵而致,症见四肢不收,身体疼痛的病证。“风猥退方三首” 指出: “风猥退者,四肢不收,身体疼痛,肌肉虚满,骨节懈怠,腰脚缓弱,不自觉知是也。皮肉薄弱,不胜四时之虚风,故令风邪侵入分肉之间,流于血脉之内使之然也。” 方用《千金》 疗猥退方,《千金翼》疗猥退风方。
  (2)类中风
  类中风,指风自内生而非外风入中的病证。多由肾阴不足,心火炽盛,肝阳偏亢而风动; 或因气虚、气逆,或痰湿郁而化热所致。临证又分中经络和中脏腑。据《外台》 所涉病证及所用方药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热极生风。此为邪气化热而生风,故《外台》 云: “风邪伤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似角弓者,由邪入诸阳经故也” ( “中风角弓反张方七首”)。症见“角弓反张,口噤,舌不停,目视不见,不能语,举身不仁,或心腹绞痛。” 临证治疗可用《小品》 大岩蜜汤、《千金》 小岩蜜汤,或《古今录验》续命汤 (“贼风方一十二首”)。
  ②风中脏腑。此为邪入内脏,扰乱清窍,神识不清,故《外台》 曰: “中风……奄奄忽忽,神情闷乱” ( “风不得语方二首”)。“邪风所中,口噤,闷绝不识人” ( “风口噤方一十首”)。此证当熄风止痉,醒神开窍而治,方用 《千金》 排风汤治之。
  ③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是风中脏腑或风中经络所致的后遗症。《外台》 认为,“风半身不遂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所乘故也……脾胃既弱,水谷之精润养不周,致血气偏虚,而为风邪所侵,故半身不随也” ( “风半身不随方八首”)。可用深师十物独活汤,《千金》 竹沥汤、姜附汤,或《古今录验》 续命汤、独活汤治之。
  ④瘫痪。瘫痪与半身不遂都是肢体运动失灵,不能作随意运动的病证。半身不遂有轻有重,且仅限半身肢体,而瘫痪则指其重症。可用《广济》 “疗瘫痪风及诸风,手足不便,腰脚无力方”,或文仲疗瘫痪方等。
  ⑤风痱。即偏风,是中风后遗症。症见肢体瘫痪,身无疼痛,或有意识障碍。故《外台》 曰: “风痱之状,身体无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乱,一臂不随者,风痱也。时能言者,可治。不能言者,不可治也” ( “风痱方三首”)。治疗可用《千金》 风痱方,《古今录验》 西州续命汤等,或《广济》 麻子汤、枳实丸、《千金》 甘草汤 ( “偏风方九首”)。
  ⑥亸曳。《外台》 说: “风亸曳者,肢体弛缓不收摄也。人以胃气养于肌肉经脉也。胃若衰损,其气不实,气不实则经脉虚,经脉虚则筋肉懈惰,故风邪搏于筋而使亸曳也” (“风亸曳及挛躄方二首”)。此由风痰蓄积肝脾,气血不足,痰火上逆所致。治用《古今录验》 独活汤。
  综上所见,《外台》 对唐及其以前有关中风病证的认识,尚无内风、外风之分,其所用方药,无论是补虚泻实,清热散寒,总以疏风、驱风为基本治法,这与唐及其以前对诸风病认识的学术大背景有关。
  6. 疝病
  疝病是一古病名,《说文·疒部》:“疝,腹痛也。” 《释名·释病名》: “疝,腹痛也。” 《释名·释病名》: “心痛曰疝。” 又《字汇·疒部》:“疝,阴病。”可见,疝病所涵者广。是指包括外阴疝在内的、以腹部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疾病。正因为如此,自古论疝,名目繁多,极不统一,究其原因也缘于内涵宽泛所致。《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 论疝也未脱此巢臼。但其已将心腹疼痛之疝与外阴病之疝决然分论。前者列于卷七心痛、腹前、腹胀病证之后述之,后者则于卷二十六 “阴疝” 之下述之。巢氏 《病源》于卷二十有疝病11论,有疝15名,但却未分卷。《外台》 则于卷七 (以下引文均出此卷) 论疝计有7节,引述10位医家25条33方治疝经验,有诸疝病15名。后者于卷二十六 (有关外阴病之疝的引文均出于此) 对10位医家19条43方及治疗经验予以总结。因此说 《外台》 论疝内容是对唐中期以前医学界研究疝病的总结,并从心腹疼痛诸疝与外阴疝病加以严格区分,这对疝病研究的发展有分水岭及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1)疝的病因病机
  其一,心腹痛之疝的病因病机。《外台》 说: “疝者,痛也。此由阴气积于内,寒气结搏而不散,腑脏虚弱,风冷邪气相击,则腹痛里急,故云寒疝腹痛也”(“寒疝腹痛方一十二首”)。又说: “夫疝者,痛也,阴气积结所生也。阴气不散,则寒气盛。寒气盛则痛,上下无常。言冷气上冲于心,故令心痛也” ( “寒疝心痛方三首”)。又云: “凡七疝,皆由气血虚弱,饮食寒温不调之所生也” ( “七疝方三首”)。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有凝滞收引之性,故寒邪为病,致使体内“阴气积结,寒气不散”,更助寒邪之势,故 “寒重盛”。“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若“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 《素问·举痛论》)。
  其二,外阴病之疝的病因病机。《外台》 说: “疝者,气痛也。众筋会于阴器,邪客于厥阴、少阴之筋,与冷气相搏,则阴痛而挛缩也” ( “阴疝肿缩方一首”)。又说: “此由风热客于肾经,肾经流于阴,肾不能宣散,故致肿也” ( “阴肿方六首”)。指出疝病虽然发生于阴器,但病位却在于肝肾,当肝肾不足,邪气侵犯肝肾,故可致疝,引起外阴肿痛。
  (2)分类名称
  ①心腹痛之疝分类方法。基本沿用《病源》,除诸疝之总名外,专论 “七疝候”,曰: “厥逆心痛,足寒,诸饮食吐不下,名曰厥疝也; 腹中气乍满,心下尽痛,气积如臂,名曰癥疝也; 寒饮食则胁下、腹中尽痛,名曰寒疝也; 腹中乍满乍减而痛,名曰气疝也; 腹中痛在脐旁,名曰盘疝也; 腹中脐下有积聚,名曰胕疝也; 少腹与阴相引而痛,大便难,名曰狼疝也。” 又云: “暴心腹厥逆不得气息,痛达背膂,名曰尸疝; 心下坚痛,不可手迫,名曰石疝……脐下结痛,女人月事不时,名曰血疝; 少腹胀满,引膀胱急痛,名曰脉疝” ( “七疝方三首”)。“心疝者,由阴气积于内,寒气不散,上冲于心,故使心痛,谓之心疝也。其痛也,或如锥刀所刺,或四肢逆冷,或唇口变青,皆其候也” ( “心疝方四首”)。上述诸疝均与外阴疝无涉,实乃心腹疼痛的一类疾病。
  ②外阴疝之疝的分类。关于外阴疝之病的分类,《外台》 (以下引文均出卷二十六) 记载有 “疝气,核肿痛”,指睾丸肿痛之疝; “肾虚疝气,腰膝冷疼,阴囊肿痒,狐阴丸方”,此指以阴囊肿痒为特点的疝。 “超跃, 举重, 卒得阴??”。又曰: “??疝, 卵偏气上”, “??疝, 阴卵偏大,有气上下,胀大,行走肿大”,指出 “阴??” 即 “??疝”, 简称为 “??”,发生的原因与用力劳挣或负重有关,其特点为一侧阴囊肿大。 《外台》 又将??疝分为肠??、 卵??、 气??、 水??四种。 还将“两卵缩入腹”、“阴卒肿”、“男子阴肿大如斗、 核痛” 列入 “??病”。
  (3)治疝诸法
  疝病于《病源》 及其以前分类不清,自 《外台》 始将其分为两病,故在论治此类病证时也就运用不同的治疗思路。其中心腹痛之疝,则遵循心腹疼痛的辨治方法 (见 “心痛”、“腹痛” 节,此处不赘)。对外阴病之疝的治疗有如下方法:
  其一,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法。此法适于睾丸肿痛之症,如 《广济》 之 “疗疝气,核肿疼方”。
  其二,温肾散寒,理气止痛法。此法用于肾阳不足,阴寒内盛之疝,如 《广济》 狐阴丸,张文仲阴疝丸《古今录验》蒺藜丸等。
  其三, 温中除湿法。 此法用于阴??,方如 《肘后方》 “卒得阴??方” 用白术、地肤子、桂心诸药。
  其四, 驱风活血法。 此法用于 “??卵偏大”,“有气上下” 者,方如《千金》“卵偏气上方”,张文仲牡丹散,《古今录验》 牡丹五等散等。
  此外,《外台》 治疗外阴疝病还有局部热敷方,阴囊托垫方,热洗方,灸法,挤压还纳法等。
  综上所见,疝病一指心腹疼痛之类疾病,二指外阴病。《病源》 及其以前统论而不区分。《外台》将其分辨为心腹疼痛之疝和外阴之疝,并循此思路加以治疗,这对后世外阴疝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黄疸、眩晕、胁痛、臌胀、中风、疝病六种肝胆常见病证的述评所见,《外台》对这一范畴病证的认识,基本沿袭汉、晋、隋、唐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加以集成,是后世研究这一领域病证的宝贵资料。
  (八)《外台秘要方》 对心系疾病研究的贡献
  《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 《外台》) 所载心系疾病有胸痹、真心痛、不寐、癫狂、 口舌生疮、心烦懊??等内容。
  1. 胸痹 (真心痛)
  胸痹,主要是因胸中阳气不振,痰浊等阴邪乘袭阳位,痹阻胸中所致。临床以胸膺部位满闷窒塞疼痛,甚则胸背彻痛,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要特征。胸痹包括了 “真心痛”,如 《九卷》 厥病篇指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可见,真心痛是胸痹之重症。《外台》 及其以前将胸痹所致之痛,称为心痛。宋代以后,将其称为胸痛,故《圣济总录》: “胸痛者,胸痹痛之类也。” 《医宗金鉴》 则更进一步解释说: “胸痹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 《外台》 沿用仲景、巢氏之论,以胸痹名之,又有 “真心痛”一证。
  (1)胸痹病的病因病机
  《外台》 卷十二对胸痹的病因病机论之曰: “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胸痹之候,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不利,习习如痒,喉里涩,唾燥。甚者心里强痞急痛,肌肉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胸前皮皆痛,手不能犯,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闷,白汗出,或彻背膂。其脉浮而微者是也”( “胸痹方二首”)。又说: 夫脉“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故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脉阴弦故也。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 “胸痹短气方三首”)。据上述可知,胸痹的基本病机是五脏六腑虚弱,致使上焦胸中阳气不足,又有寒邪及痰饮水湿等阴邪阻闭而致,提示本病属本虚而标实。其主要症状有心痛,如刺如绞,甚者“彻背膂”,胸闷、短气、喉中窒塞,痛时伴随有出冷汗等。
  (2)胸痹病证治
  《外台》 治疗此证的基本思路如下:
  ①寒邪犯心而病者,是素体上焦阳气“极虚”,复因寒邪侵袭,寒凝胸中,阳气不得宣展之故。可选仲景理中汤,《古今录验》 小草丸及 “脊齐肩痛方”,以祛寒温里,宣痹通阳。
  ②痰浊阻痹,胸阳窒塞者,症见“胸满,短气,咳唾引痛”,可用仲景栝楼薤白白酒汤,《千金》 栝楼汤、茯苓汤,深师细辛散,范汪枳实汤,《古今录验》 薏苡仁散方治之,以温化痰浊,宣痹通阳。
  ③气机窒塞,壅滞于胸者,症见“心中坚痞气急,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 者,可用范汪枳实汤,仲景橘皮枳实汤治之,以疏理气机,行气止痛。
  ④心脉痹阻,气血不通者,症见“真心” 疼痛,“绞急如刺”,“烦闷,白汗出或彻引背膂,不即疗,数日杀人”。对此种证型,《外台》 据其缓急而分论治之。急则治其标,可用深师麝香散,或《肘后》 “卒患胸痹方” (雄黄、巴豆),以温通胸阳,芳香开窍,疏通心脉,以缓其心痛之急。当真心痛得以缓解,据“缓则治本” 的原则,《外台》 卷七用仲景乌头赤石脂丸,崔氏乌头汤,《广济》当归汤等以善其后。
  2. 不得眠
  不得眠,即不寐,失眠。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原因,致使心及相关内脏功能失调,心神不安而致本病。《外台》 所载文献多称 “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不得睡”、“不寐” 等。
  (1)病因病机
  《外台》认为“不得眠” 主要有五种类型,不同类型的 “不得眠” 有其各自不同的病因病机。
  其一,伤寒不得眠。卷二 “伤寒不得眠方四首” 指出: “夫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主夜,夜主卧,谓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矣。今热气未散,与诸阳并,所以阳独盛,阴偏虚,虽复病后,仍不得眠者,阴气未复于本故也。” 卷十七亦有此论。指出伤寒病邪气入里化热伤阴,阴虚阳亢,虚热扰动心神,心神不安,故不得眠。
  其二,心有实热,“眠卧不安”。卷十六“心实热方三首” 指出,“心实热,口干烦渴,眠卧不安。” 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心火偏亢,火性燥动,犯扰心神而见 “眠卧不安”。
  其三,营卫失和,阳不入阴不得眠。卷十七“虚劳虚烦不得眠方八首” 指出:“今邪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营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 阳气盛则阳??满。不得入于阴, 阴气虚,故目不得眠也。” 故荣卫失调,脏腑不安而虚烦不得眠。
  其四,心虚劳损,神失所养而不得眠。《外台》 于卷十六“心劳” 及卷十七“疝后不得眠” 中均从心之气血阴液不足,不能养神予以治之,说明心虚劳损可致此证。
  其五,心热胆冷不得眠。卷十七指出: “大病之后,腑脏尚虚,荣卫未和,故生于冷热。” “若心烦而不得睡者,心热也。若虚烦而不得卧者,胆冷也”( “病后不得眠方二首”)。
  (2)分证施治
  《外台》 对本证的治疗基本循其对“不得眠” 病机的认识而予以治疗。
  ①伤寒病后伤阴,虚热内扰之 “虚烦不得眠” 者,用如仲景栀子豉汤,《肘后》 乌梅汤 (卷二 “伤寒不得眠方四首”),以清心除烦而使心神安静。
  ②实热扰动心神而不得眠者,用如《删繁》 麻黄止烦下气汤、大黄泄热汤,《千金》 泻心汤、竹沥汤 (卷十六 “心实热方三首”),以清泄心经之热,热清神安,其眠自安。
  ③营卫不和而致不眠者,用如 《肘后》 半夏茯苓汤 (卷二 “伤寒不得眠方四首”),《小品》 流水汤,《集验》 千里流水汤 (卷十七 “虚劳虚烦不得眠方八首”)。以调和营卫而安其眠。
  ④心虚劳损,阴血不足,神失所养者,用如 《古今录验》 大竹叶汤 (卷十七“病后不得眠方二首”),及 《延年》酸枣饮、茯神饮治之。以滋阴养血,阴血充足,心神得养,眠卧自安。
  ⑤心热胆冷,“虚烦不得眠” 者,用如《集验》 温胆汤 (同上),以和胆宁神。
  3. 惊悸
  惊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者。惊悸之甚,又称为怔忡。惊悸与怔忡稍有区别。惊悸常因情志、劳累诱发,时作时止,休止时一如常人。而怔忡则终日悸动不安,稍劳尤甚。前者病轻,后者病重。
  (1)病因病机
  本病总以正虚为其主要病机,诸如气血不足,营卫虚损等,皆可致心主失却营养而生本证。亦可因外邪或水湿痰饮、瘀血犯心而成。《外台》 于卷十五有两节专论此证,指出: “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经为风邪所乘也; 或恐惧忧迫,令心气虚,亦受风邪。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其状目睛不转,而不能呼。诊其脉,动而弱者,惊悸也。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 “风惊悸方九首”)。指出惊悸为心虚受风而成。据其所用之方分析,又有心阴虚和气血虚两者,其邪有风邪、寒邪、热邪之别。
  (2)治疗方药
  由于惊悸证是以正虚为主,又兼邪气干犯,故虚实夹杂的病机就成为辨治用药的理论基础,治疗时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扶正有益气、养阴、补血之异; 祛邪又有清热、散寒、化痰、除湿之别。《外台》 记载有如下四法:
  ①益气养血,散寒利湿法。方如深师黄芪汤 ( “虚劳里急方六首”),《千金》荆沥汤 ( “风惊悸方九首”)。
  ②益气养阴,化痰宁心法。用如深师补心汤 (同上)。
  ③益气、除湿、疏风、清热法。方如深师大定心丸,《广济》 镇心丸,崔氏疗热惊悸方 (同上)。
  ④益气、安神、散寒、疏风法。方如《古今录验》 大竹沥汤、茯神汤 (同上) 等。
  4. 狂言、谵语
  狂言、谵语,是指病人在神识不清状态下的胡言乱语,声音高亢有力,语无伦次。此证多见于邪热炽盛,扰动神明之故。
  《外台》将其辨为以下几种:
  其一,水饮犯逆而致狂言、谵语者。卷一云: “若得病无热,但狂言烦躁不安,精彩言语与人不相主当者,勿以火迫之,但以五苓散一方寸匕,水和服之”( “诸论伤寒八家合一十六首”,华佗)。此指下焦水饮上逆,邪犯清窍之故。卷三曰: “天行狂语三方” 同此。故《金匮》卷中第十二说: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其二,阳明实热而致谵语。卷一云:“阳明病……夫实则(即谵也) 语, 虚则郑声。 郑声, 重语也。 直视??语, 喘满者死” (“《千金方》 六首”)。“又若胃中有燥粪,令人错语,正热盛亦令人错语。若秘而错语者,宜服承气汤。通利而错语者,宜服下四物黄连除热汤” ( “ 《崔氏方》 一十五首”。此节错语,即今之谵语)。
  其三,阳气脱失,神失温养而谵语。卷二“伤寒中风方九首” 又云: “发汗后重发汗, 亡阳??(即 “谵”) 语。”
  其四,温病阴伤热盛,邪热与营阴交接不解至狂。卷四 “温病论病源一十首”指出: “有温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此种狂言的病机有二: 一则温病后期,阴精耗竭不养心神,二则仍有邪热扰动心神。
  据上所论,狂言、谵语是心神失常的临床表现,属症状性精神障碍证。此外,痰火扰心,蓄血阻蔽等皆可致之。
  5. 癫狂
  癫狂,又称狂证,是以精神亢奋,狂躁刚暴,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的病证。《外台》 将其称之为 “心风”,认为本证发生与外感风邪,扰乱心神; 或内伤七情,化火生热; 或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等因素有关。卷十五 “风狂方九首” 指出: “风狂者,由风邪入并于阳所为也。风邪入血,使人阴阳二气虚实不调,若一实一虚,则令血气相并。气并于阳,则为狂发,则欲走,或自高贤,称神圣是也。又肝藏魂,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敢正当人,阴缩而筋挛,两胁骨不举。毛卒色夭,死于秋。皆由血气虚,受风邪,致令阴阳气相并成此病,故名风狂也。” 对于狂证,《外台》 除用灸法治疗外,虚者用深师人参汤,实者用深师铁精散,或五石镇心丸。
  6. 癫痫
  癫痫,是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白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口中作猪、羊叫声等间歇性发作的神志失常病证。《外台》 及其以前,癫与痫相混,所言癫病,多指痫。《九卷》 癫狂篇即是如此,巢氏 《病源》 亦不例外。王焘虽然在卷十五 (以下引文均出此卷) 将癫、痫分而论之,但所论病证属后世之痫,将二者合并而称“癫痫”。
  (1)病因病机
  据《外台》 所记述的内容归纳,其所论之癫痫病因有以下诸方面:
  ①母亲受惊,胎传而生。“风癫方七首” 云: “人在胎时,其母卒大惊,精气并居,令子发癫。” 指出在胎孕之时,孕妇突然受到惊吓等剧烈的情志刺激,扰动胎气,致使胎儿在其娩出后的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癫痫病。此与 《素问·奇病论》 的记载一致。
  ②心血不足,外邪入侵而生癫痫。卷十五“风癫方七者” 指出: “风癫者,由血气虚,风邪入于阴经故也。人有血气少,则心虚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因为风邪所伤,故邪入于阴,则为癫疾。” 又如 “阴癫,坐小时,脐疮未愈,数洗浴,因此得之” ( “五癫方三首”)。指出当素体心之气血亏虚、心神失于营养,若有风邪、湿邪等致病因素干犯于心,必致心神散乱而发癫。
  ③脑部阴阳失调,邪气干犯而生癫痫。“五癫方三首” 中指出: “温癫,眉头痛,身重,坐热沐头,湿结,脑沸未止得之。” “马癫……身体坐小时,膏气脑热不和得之皆然。”
  ④房室过度,醉饱行事,心、脾、肾三脏虚损而致癫痫。如 “五癫方三首”所云: “风癫……因以房室过度,醉饮饱满行事,令心意逼迫,短气,脉悸得之。” 指出房室过度,又醉饱行房,致使心、脾、肾三脏虚损而致。
  (2)辨证分类
  《外台》 根据癫痫病发作及形成原因,将其分为三类10种。
  ①据病因分类。胎癫疾,是胎传而得。风癫疾,“原其病,皆由风邪故也”。后世认为此风为肝风、属内风。湿癫,是汗出沐浴,湿从汗孔入者。
  ②据病机病性分类。如五癫中的“阳癫” 和 “阴癫”。
  ③据发病时口中作声之状分类。如五癫中的 “牛癫则牛鸣,马癫则马鸣,狗癫则狗吠,羊癫则羊鸣,鸡癫则鸡鸣”( “五癫方五首”)。此外还有惊痫。
  (3)癫痫治疗
  《外台》 针对癫疾有发作期与休止期的不同而提出,分而治之的思路。发作期总以除风镇惊为法。用方如 《千金》 疗风癫方、大镇心丸,《古今录验》 六生散、侯氏黑散、雄黄丸、《广济》 水银方等。若于休止期,则用 《千金》 天门冬酒等方以扶助正气,调理善后。后世乃至今日,对癫痫的治疗亦循此思路。
  7. 百合病
  百合病,是以精神恍惚,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时好时差,以及尿黄、口苦、脉微数为特征的病证。多由热病后期,或情志不遂,郁而化火伤阴所致,心肺阴虚为其基本病机。
  《外台》 卷二“伤寒百合病方七首”云: “伤寒百合病者……皆因伤寒虚劳,大病之后不平复,变成斯病也。其状,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 欲得眠,复不得卧; 欲出行,而复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时,闻饮食臭; 或如强健人,而欲卧复不得眠。如有寒,复如无寒; 如有热,复如无热。至朝口苦,小便赤黄。百合之病,诸药不能疗,得药则剧,而吐利,如有神灵所加也。身形如和,其人脉微数,每尿辄头痛。” “其状恶寒而呕者,病在上焦也。” “其状腹满微喘,大便硬,三、四日一大便,时复小溏者,病在中焦也。” “其状小便淋沥难者,病在下焦也。”
  据此可知,百合病多为久病伤阴或情志不遂,化火灼阴之故。火热之邪窜扰三焦,故病位有在上焦、中焦、下焦之别。病在上焦,心肺阴虚有热者,症见 “神情默默,伴有恶寒”; 脾胃阴虚者,症见纳食障碍,腹胀,便干时溏; 病起下焦者,为肝肾阴虚火旺,故症见小便淋沥,尿辄头痛。
  此病以仲景百合知母汤统治。若病在上焦者,用百合鸡子汤; 病在中焦者,用百合滑石代赭汤; 若在下焦,则用仲景百合生地黄汤。
  综上所述,《外台》 对于心系病证是从心主血脉,心主神志两大功能失常的思路分而论之。就心主血脉功能失常所致病证而言,诸如胸痹、真心痛、惊悸等。心主神志功能失常所致病证,诸如狂言谵语,不得眠,狂、癫痫、百合病者是,基本上反映了唐中期以前关于心系病证的理论成就及临床治疗经验,以及这一时期临证研究的成就,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发展中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九)《外台秘要方》 对肾系疾病研究的贡献
  肾与膀胱为表里,其气相通。肾位于腰部,有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主纳气的功能,开窍于二阴。《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 所载肾系病证有淋证、癃闭、关格、水肿、遗精、阳痿、无子 (不孕)、腰痛等。现就其主要病证述评之。
  1. 淋证
  淋证,是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腹中为特征。多因肾虚、膀胱湿热,水道不利所致。《外台》 于卷二十七有十门 (节) (以下引文均出此卷) 从其病因病机,辨证分类及治疗用药予以专论。
  (1)病因病机
  《外台》 认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下于胞,行于阴,为溲便也。肾气通于阴,阴,津液下流之道也。若饮食不节,喜怒不时,虚实不调,则腑脏不和,致肾气虚而膀胱热也。膀胱,津液之腑,热则津液内溢而流于睾,水道不通,水不上不下,停积于胞。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 ( “诸淋方三十五首”)。指出淋证为病,其因有二: 一为肾虚,气化无力而致; 一为膀胱有热,有热则膀胱气化不利而成。
  此虚、此热是何以生? 《外台》 又曰: “温病后余热,及霍乱后当风,取热过度,饮酒、房劳,及步行冒热,冷饮逐热,热结下焦” 而成 (出处同上)。或者“妇人房劳,肾中有热” (出处同上)。可见过度劳累,尤其是房劳,或久病,此为致虚之因。冒热或热病后期残热滞留,此为下焦之热的成因。肾虚及膀胱积热两者是淋证的基本病机。
  (2)辨证及治疗
  《外台》 将淋证分为热淋、石淋、血淋、劳淋、膏淋、气淋六型,并循此思路进行辨证治疗。
  ①热淋。“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人于胞而成淋也。其状小便赤涩。亦有宿病淋,今得热而发者。其热甚则变尿血,亦有小便后如豆羹汁状者,蓄作有时也” ( “热淋方三首”)。指出热淋是热邪伤犯于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而成,此病易反复发作。治用 《广济》 热淋方,《古今录验》 滑石散等,以清热利湿通淋。
  ②石淋。《外台》 曰: “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砂石从小便道出,甚者塞痛,令闷绝” ( “石淋方一十六首”)。指出热邪煎熬水液,“结则化为石”,方如《小品》 石淋方,《古今录验》 滑石散、延命散等。治疗总以利尿,泻热,通淋,溶石,排石为法。
  ③血淋。《外台》 云: “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心主血,血之行身,通遍经络,循还腑脏。劳热甚者,则散失其常经,溢渗入胞而成血淋也” (卷二十七 “血淋方五首”)。治用《广济》 鸡苏饮子方、“血淋小便碜痛方”,《千金》 疗血淋方或《延年》 干地黄丸、茅根饮子,或文仲通草饮子等方。治疗此证总以清热通淋,凉血止血为法。
  ④劳淋。《外台》 曰: “劳淋者,谓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也。肾气通于阴。其状尿留茎内,数起不出,引少腹痛,小便不利,劳倦即发也” ( “劳淋方三首”)。指出此证为过劳伤肾,肾虚气化无力而致,有遇劳而复发的特点。用如《千金》治淋方及《古今录验》 石韦散。
  ⑤膏淋 (肉淋)。《外台》 指出:“膏淋者,淋而有肥,状如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 ( “膏淋方二首”)。指尿如脂膏。肥,油脂也。脂膏为人身之精微,受肾藏摄,肾虚不能藏精,故成此证。《外台》 以灸法治之,也用《千金》膏淋方,总以补肾扶正,固摄敛精为法。
  ⑥气淋。《外台》 曰: “气淋者,肾虚、膀胱热,气胀所为也。膀胱与肾为表里,膀胱既热,热气流入胞,热则生实,令胞内气胀,则少腹满; 肾气不能制其小便,故成淋。其状膀胱、小便皆满,尿涩,常有余沥是也。亦曰气癃,诊其少阴脉数者,男子则气淋” (“气淋方五首”)。指出气淋是肾气不足,气化无力,以及膀胱有热,气化不利,而致膀胱气机郁滞。以小便频数,余沥不尽为特点。治用《千金》 灸法治疗气淋方,或单味茹蜀葵服用治之。
  综上所述,《外台》 记载有关淋病内容详尽,分证明晰,定义准确,治疗方药精当,为后世研究该病奠定了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基础。
  2. 胞转小便不通
  胞转,古人指膀胱扭转而致小便不通,难以排出者。小便不通,是指排尿困难,小便不利,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的病证,后世多谓之为癃闭。《外台》 认为此病多与肾和膀胱失常,气化不利有关。故卷二十七 (以下引文均出此处)有专门论述。
  (1)病因病机
  《外台》 认为本证的病因病机,一是肾与膀胱有热。“小便不通,由膀胱与肾俱有热故也。肾主水,膀胱为津液之府,此二经为表里,而水行于小肠入胞者为小便。肾与膀胱既热,热入于胞,热气大盛,故结涩,令小便不通,少腹胀,气急,甚者水气上逆,令心急腹痛,乃至于死” ( “小便不通方一十三首”)。又说:“小便难者,此是肾与膀胱热故也……热气在于脏腑,水气则涩,其热势微,故但小便难也” ( “小便难及不利方九首”)。指出热邪伤犯肾与膀胱,气化不利是本证的基本病机。
  二是“转胞”。《外台》 指出: “胞转者,由是胞屈辟,小便不通,胞为名转。其病状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病或由小便应下,便强忍之; 或为寒热所迫。此二者,俱令水气上还,气迫于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内溲应出不得出,外内相拥塞,故令不通。此病……饱食讫,应小便而忍之,或饱食讫而走马,或小便急因疾走,或忍尿入房,亦皆令胞转或胞落” ( “胞转方一十五首”)。
  (2)分证论治
  《外台》 对小便不利证的治疗思路有二: 一是因热犯肾及膀胱者,治有四法,总以清利下焦之热而兼利尿为主。
  其一,清热祛湿利小便法。此法以清热祛湿为主,方用如 “范氏疗小便不通方”,《广济》 又方,《集验》 淋沥汤,《千金》疗小便不利方,文仲方。
  其二,活血化瘀,清热利小便法。此法亦以祛邪为主,清热利尿,并兼活血化瘀法,方用如《古今录验》 滑石散。
  其三,清热祛湿,兼以养阴法。方用如《广济》 鸡苏饮子。
  其四,清热祛湿,兼以补气法。方用如《广济》 治小便不通 “又方”。
  二是若因 “胞转” 而致者,其治亦有四法: 一则灸疗法; 二用浮萍、螵蛸、蒲黄、车前草等单味药物煎服; 三用清热利尿复方; 四用葱管导尿法。
  3. 关格
  关格属于危重病,多见于水肿、淋证等病证的危重阶段。关格一证,《素问》、《九卷》始有论述,历代表述不一,《外台》 卷二十七 (以下引文均出于此) 有两节专门论之。指出: “关格,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荣卫不通故也。阴气大盛,阳气不得营之,曰内关;阳气大盛,阴气不得营之,曰外格; 阴阳俱盛,不得相营,曰关格。关格则阴阳之气痞结,腹内胀满,气不行于大小肠,故关格而大小便不通也” ( “大便失禁并关格大小便不通方二十二首”)。指出关格一证的病机是“阴阳俱盛,不得相营”,此属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的危重阶段。
  针对关格 “阴阳俱盛,不得相营”,“气不行大小肠” 的病机,《外台》 采用清热通便法、清热利尿法、通便利尿兼用法、温肾扶正法、调理阴阳疏通气机法,分证施治。
  其中清热通便法,方用如 《集验》芒硝服法,《千金》 疗关格胀满不通方,许仁则大黄芒硝二味汤及五味大黄丸等;
  清热利尿法,方用如 《古今录验》疗大小便不通方,姚氏疗大小便不通方等。
  通便利尿兼用法,方如 《千金翼》濡脏汤,《经心录》 疗关格诸方。
  温肾扶正法,方如卷十六 “肾劳虚寒方二首” 指出,“疗肾劳虚寒,关格塞……人参补肾汤方”,或《删繁》 羊肾补肾汤;
  调理阴阳,疏通气机法,方用如《千金》关格不通方,方中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气血双补,以治关格之本。
  此外,《外台》 还记载《古今录验》用盐水灌肠、尿道膀胱冲洗法、药物纳尿道法、口含药物法、针刺放血法及灸法。可见,由于关格一证属于危重病证,故《外台》 采用多种方法予以综合治疗。一则反映了 《外台》 对病证的复杂性已有充分认识; 二则反映当时医家对本病的应用性研究之成就。
  4. 遗尿、小便不禁、尿床
  遗尿、小便不禁虽然有别,但属同类,多为肾虚,膀胱不能约束而致。《外台》 于卷二十七、三十六中有专门之论。
  遗尿、小便不禁的病因病机。《外台》 卷二十七 (以下引文并出于此) 认为,“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膀胱为津液之府,府既虚冷,阳气衰弱,不能约于水,故令遗尿也”( “遗尿方六首”)。又说: “小便不禁者,肾气虚,下焦受冷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肾虚,下焦冷,不能温制其水液,故小便不利也” ( “小便不禁方二首”)。又说: “人有于睡眠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水禁而遗尿……夜卧则阳气衰伏,不能制于阴,所以阴气独发,水下不禁,故于睡眠而不觉尿出也” ( “尿床方六首”)。可见,此三证病机相同,都是禀赋素虚,或肾虚,下焦虚冷,不能约束之故。因此治疗时当以温阳收涩固摄膀胱为法。方如 《古今录验》 牡蛎汤,《千金翼》 久房散等。
  5. 失精
  失精,是指不经性交而精液自泄出的病证,又称遗精、梦遗、尿精、精漏失等。此证在 《外台》 卷十六 (以下引文并出于此) 有三节专门之论。
  失精证的病因病机。《外台》 认为,“肾气虚损,不能藏精,故精漏失” (“虚劳失精方五首”)。又说: “虚劳尿精者,肾气衰弱故也。肾藏精,其气通于阴。劳伤肾虚,不能藏于精,故因小便而精液出也” ( “虚劳尿精方八首”)。“肾虚为邪所乘,邪客于阴则梦交接。肾藏精,今肾虚弱不能制于精,故因梦感动而泄也”( “虚劳梦泄精方一十首”)。指出失精之证基本病机为肾虚,不能制约于精而精液自出。亦可在肾虚基础上,感邪引动而成。
  《外台》 治疗失精证的基本思路是温肾与收涩,补肾与祛邪,补肾与安神诸法治之。
  温肾与收涩法。此法适用于失精之甚,或尿精者,方如范汪三物天雄散,深师韭子散、鹿角汤、韭子丸,《千金》 治小便失精及梦精方等。
  温肾与祛邪法。此法适用于肾阳不足,又有邪气引动者,可用深师人参丸,《古今录验》 棘刺丸等。
  温肾与安神法。此法适用于梦泄精,因为此证多为心神不安,引动相火,扰动精室而成。方用深师桂心汤,《千金》 疗梦泄失精方,《古今录验》 石斛散,《小品》 龙骨汤、薰草汤等。
  6. 阴痿
  阴痿,是指男子青壮年时期,由于虚损、房事过度、惊恐或湿热等原因,致使宗筋失养而弛萎,阴茎痿弱疲软不能勃起,或临房举而不坚之证。今多称为“阳痿”。《外台》 卷十七对此有专节论之。
  阴痿病因病机。《外台》 卷十七 (以下引文并出于此) 认为,“肾开窍于阴,若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气 (即阴器),故痿弱也……阴阳衰微,而风邪入于肾经,故阴不起,或引少腹痛也”( “虚劳阴痿方七首”)。指出本证病因有二: 一为肾虚,不能营养阴器; 二为肾虚又感邪气。
  阴痿证的治疗。鉴于 《外台》 对于此证形成机理的认识,故其所载之方的治疗思路亦宗此旨。
  其一,补肾温阳起痿法。此法针对肾虚,补其阴阳,以温阳为先而起痿。方用范汪 “疗男子虚劳,阴萎不起,无子方”,《备急》 苁蓉丸、远志丸,《经心录》 雄蛾散等。
  其二,补肾兼以祛邪法。此法针对肾虚又受邪侵袭者,方用 《广济》 钟乳酒。
  此外,《外台》 还载有肾虚阴痿兼有阴湿痒,湿热下注之外敷粉法,如文仲外敷粉二方即是。
  7. 强中
  强中,又称阳强。是指阴茎易举,甚则久举不衰的病证,常与遗精、消渴并见。《外台》 卷十一指出: “夫强中病者,茎长兴盛不痿,精液自出是也。由少服五石,石热住于肾中,下焦虚热。少壮之时,血气尚丰,能制于石,及至年衰,血气减少,肾虚不能制精液也。” 又说:“夫人生放恣者众,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恣,极意房中,稍至年长,肾气虚竭,百病滋生……此皆由房室不节之所致也” ( “强中生诸病方六首”)。指出本证多由青壮年过服五石散等助阳之药,加之房事过度,以及年迈肾虚,阴虚火旺,相火妄动所致。故《外台》 治当以滋肾阴,清相火为法,方用 《千金》 猪肾荠苨汤或白鸭丸。
  8. 耳鸣耳聋
  耳鸣,是指有自觉耳中鸣响的病症。耳聋指听觉丧失或衰退。二者虽然不同,但其病机基本一致,属于肾者,证多为虚; 属于实者,病在肝胆,为外邪干犯。耳鸣、耳聋之虚实之辨,可从发病之缓急,病程之长短以别之。
  《外台》 卷二十二指出: “肾为足少阴之经而藏精气,通于耳。耳,宗脉之所聚也。若精气调和,则肾气强盛,耳闻五音。若劳伤血气,兼受风邪,损于肾脏而精脱。精脱者,则耳聋。然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其阴阳经气有相并时,并则有脏气逆,名之为厥,厥气相搏,入于耳之脉,则令聋。” 另外又有:“手少阳……手太阳厥而耳聋” (“耳聋方二十二首”)。上述均指出耳鸣、耳聋病位主要在肾,但是手太阳、少阳经气逆乱亦可致之。就其病机而言,一者肾虚,耳失充养之故; 二者外邪伤犯手太阳、少阳之经,经气逆乱而成。故耳鸣、耳聋不外有虚实两端。
  《外台》 遵循上述病机而治。对于肾虚所致之耳鸣、耳聋,卷十七用深师补肾方,《小品》 增损肾沥汤,《经心录》 的羊肾汤。证属邪盛之实证者,用 《古今录验》 泻肾汤 (卷十七 “肾气不足方六首”)。其内服药物中均用有磁石,这对后世治疗此证的处方用药有一定的影响。卷二十二所载治疗耳鸣耳聋则多用外治法,用药塞耳。
  9. 尿浊
  尿浊,是指小便混浊如泔水,而排尿时无尿道疼痛为特征的病证。此证多因湿热下注,或脾肾亏虚引起。《外台》 卷十一有专节论述。指出 “此由劳伤于肾,肾气虚冷故也。肾主水而关 (当作“开”) 窍在阴,阴为尿便之道。胞冷肾损,故小便白而如脂,或如麸片也”( “虚劳小便白浊如脂方四首”)。肾气不足者,卷十七用 《古今录验》 肾气丸。证属实热者,卷十一崔氏 “黄连、栝楼”方等。
  10. 消渴
  消渴,是指因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等引起的,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其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消灼阴液所致。《外台》 卷十一(以下引文均出此卷) 列专卷十八门论之,不但论述了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辨证用药,还对调养方法,饮食宜忌等相关内容均一一详述。
  (1)病因病机
  《外台》 载文认为,消渴病“由少服五石诸丸散,积久经年,石势结于肾中,使人下焦虚热。及至年衰,血气减少,不能制于石。石势独盛,则肾为之燥,故引水而不(当作 “多”) 小便也。其病变者多发痈疽,此坐热气,留于经络,经络不利,血气壅涩,故成痈脓也。” 又云:“夫消渴者,凡积久兴酒,无有不成消渴病者。然则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脯炙盐咸,此味酒客耽嗜,不离其口,三觞之后,制不由己。饮啖无度,咀嚼鲊酱,不择酸咸,积年长夜,酣兴不懈,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 “消渴方一十七首”)。又云: “夫渴利者,随饮小便是也。由少服乳石,石热盛时,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然肾虚又不能传制水液,故随饮小便也” ( “渴利虚经脉涩成痈脓方一十一首”)。
  可见,消渴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饮食不节,积热伤津。如上所言,饮酒过度,“脯炙盐咸” 等,损伤脾胃,热积中焦。如 “消渴方一十七首”中指出: “有病口甘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为消渴也。”
  其二,年迈体衰,五脏虚弱。五脏虚弱,尤其是肾虚,可以引起本证。故曰:“夫消渴者……及至年衰,血气减少” 而生此证。
  其三,房劳过度,肾精亏耗。肾精亏耗,不能制约相火,相火内灼而发此证,故曰 “此服石之人,房事过度,肾气虚耗故也” ( “渴后小便多恐生诸疮方二首”)。
  其四,过服温燥药物,耗伤阴液。《外台》 于本卷多次提到过服壮阳、延年的五石散及钟乳石,导致石热内灼阴液而成本证。
  据上所述,阴液亏虚,燥热偏盛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在不同的病理阶段,其病机又有所侧重,病变虽涉五脏,是 “三焦猛热,五脏干燥” ( “消渴方一十七首”) 所致,但“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 ( “ 《近效》 祠部李郎中消渴方二首”),亦关乎脾胃有热及 “肺干则热”(同上)。本证病及三焦,肺、脾、胃、肾皆被累及,然以肾为病本,故 “渴利虚经脉涩成痈脓方一十首” 中曰: “下焦虚热注脾胃,从脾注肺” 而成本证。
  (2)消渴辨证分类
  卷十一在 “消中消渴肾消方八首”专论本证的辨证分类,指出: “消渴病有三: 一渴而飲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 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 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此是肾消病也。” 此处开创了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证的辨证分型之先河。指出消渴以口渴甚为主症者,属后世之上消证,此为 “肺干而热” ( “ 《近效》 祠部李郎中消渴方二首”) 之故; 若以多食为主症者为 “消中”,也谓中消证,此为脾胃有热 “肠胃热实” ( “消渴方一十七首”),及“中焦热渴” (崔氏方) 所致; 若以小便数而多尿为主症者,为肾消 (即后世之 “下消”)。并且指出消渴病的尿有甜味,后期消瘦的病证特点。
  (3)消渴病的辨治
  《外台》对消渴病的治疗是以辨证施治为基本治疗思路的。如其治疗上消口渴甚者用《广济》 “疗口干数饮水” 方或《近效极要》 麦门冬丸; 若脾胃有热之中消证者,方用崔氏 “疗消渴,瘦,中焦热渴方”; 若下焦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小便频数之下消证者,用 《千金》 肾沥汤、宣补丸,或猪肾荠苨汤。足见 《外台》 对本病辨治之精、之详、之确。
  上焦肺热而致上消者,用 《千金》茯神汤,《广济》 疗消渴口干燥方,《千金》 枸杞汤,及口含酸枣丸。
  中焦脾胃有热而致消中者,用如“崔氏疗消渴,瘦,中焦热渴方”,《广济》 “疗脾胃中虚热,消渴,小便数,骨肉日渐消瘦方”。《千金》 铅丹散、黄芪汤。
  下焦肾中虚热而致的肾消者,可用《千金》 宣补丸、肾沥汤、阿胶汤等。
  《外台》 还为消渴病治疗时随证加减用药作了示范,指出: “若消渴者,倍黄连; 消中者,倍栝楼; 肾消者,加芒硝六分,服前件铅丹丸; 得小便咸、苦如常,后恐虚惫者,并宜服此花苁蓉丸方”( “消中消渴肾消方八首”)。
  此外,《外台》 卷十一分四节专门论述消渴病的调养方法及饮食宜忌,充分说明王焘对本病药治与饮食调养并重的防治观,以及饮食调养在本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综上述所见,《外台》 专用一卷分列18门的篇幅,专门记载本病的研究成就,不但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该病亦为医学界广泛重视,同时也从中看出这一时期对本病认识之深刻。
  11. 奔豚
  奔豚,又称贲豚、奔豚气,多因肝经气火上逆,或肾中阴寒之气冲上所致,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作时痛苦异常,或有腹痛,或有往来寒热,病情迁延日久,可见咳逆、骨痿等。此病首载于《九卷》,《难经·五十六难》 以肾之积病而专论之,《金匮》 始载方药以治之。巢氏 《病源》 对其病因病机,临床特征予以详述。《外台》 于卷十二 (以下引文均出此卷) 引述七家之论分四门二十方,较全面地总结了中唐时期及其以前医家在理论及临证实践方面的研究成就。
  (1)奔豚病因病机
  《外台》 在 “贲豚气方四首” 中指出,奔豚病的形成,“起于惊恐,忧思所生也。若惊悲则伤神,心藏神也。忧思伤志,肾藏志也。神志伤动,气积于肾,而气上下游走,如豚之贲,故曰贲豚。其气乘心,若心中踊踊如车所惊,如人所恐,五脏不定,食饮辄呕,气满胸中,狂痴不定,妄言妄见,此惊恐奔豚之状也。若气满支心,心下烦乱,不欲闻人声,休作有时,乍瘥乍剧,吸吸短气,手足厥逆,内烦结痛,温温欲呕,此忧思贲豚之状也。” 又云: “忧劳、寒热、愁思,及饮隔塞,虚劳内伤,五脏绝伤,奔气不能还下,心中悸动不安” ( “杂疗奔豚气及结气方六首”)。
  据《外台》 载文所见,奔豚发生的原因有惊恐、忧思等情志所伤; 有感寒受热,邪气侵犯; 有饮不节,隔塞壅滞; 有虚劳内伤,五脏气逆等诸多因素。但以情志所伤,“寒气厥逆” (“奔豚气冲心胸方四首”) 所致为主。其证多为寒热相杂,虚实互见。
  (2)奔豚的辨治
  由于奔豚病证的性质是寒热虚实错杂互见,故《外台》 所载文献论治此病时,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扶正又有益气、养阴、补血、气血气阴双补之别 (以下简言 “扶正”),祛邪又有降逆、清热、散寒,及清热散寒并用之异。具体治法如下:
  ①扶正温里散寒法。此法用于阳气不足,阴寒内盛者,方如 《肘后》 “甘草、人参、吴茱萸、生姜、半夏、桂心方” 者是。
  ②扶正温里散寒法。此法主要针对阴寒之气上逆而设,方如 《小品》 奔豚汤,《小品》 “生李根、麦门冬、人参、桂心、甘草” 方。以及 《集验》 贲豚茯苓汤,《广济》 “李根白皮、半夏、干姜、茯苓、人参、甘草、附子、桂心” 方者是。
  ③扶正清热法。此法用于奔豚正虚有热者,方用 《集验》 贲豚汤,深师七气汤。
  ④扶正降逆法。此法用于气奔冲上之甚者,方用《小品》 牡蛎贲豚汤。
  ⑤扶正散寒与清热并用法。此法适宜于寒热夹杂之证,方用《集验》 “疗贲豚气从下上者汤方,生葛、甘草、根白皮、半夏、黄芩、桂心、芍药、人参、生姜” 者是。
  此外,《外台》 专设奔豚灸疗六方。
  上述所见,《外台》 所载有关奔豚的病因病机,以及临证处方用药的内容详细而丰富,集唐中期以前研究该病之大成。
  12. 腰痛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腰为肾之府,足少阴经循行于腰部,因此腰痛是肾病的重要症状,临证中常作为肾病定位诊断的依据。
  (1)腰痛病因病机
  《外台》 卷十七 (以下引文均见此卷) 中专论此证。认为 “肾主腰脚,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不可以仰息……凡腰痛有五: 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风痹,风寒著腰,是以腰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 是以腰痛。 四曰?腰, 坠堕伤损腰,是以腰痛。五曰寝卧湿地,是以腰痛” ( “腰痛方六首”)。明确地指出了腰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又说: “劳伤肾气,经络既虚,或因卧湿当风,而风湿乘虚搏于肾经,与血气相击而腰痛,故云风湿腰痛” ( “风湿腰痛方四首”)。上述虽言五条,其病因病机实则有三:
  其一,外感腰痛。指出外感风、寒、湿邪伤于肾经,足少阴经气受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腰痛。
  其二,内伤腰痛。指出因过度 “役用伤肾”,既可因形劳过度,更可因房劳过度,以至于损伤肾精,肾虚而经脉失养,故致腰痛。
  其三,外伤腰痛。“坠堕伤损”,腰痛气滞血瘀而痛。
  上述三因常可相互影响,肾虚更易感邪,邪伤日久,穷必损肾。因此本证的基本病机是以肾虚为本,外邪及外伤为从。
  (2)腰痛证治
  《外台》 于十七卷中所载腰痛的特点有“腰背痛”、“腰痛引少腹”、“腰膝髀连腿脚疼酸”、“腰脚疼挛”、“腰肾疼痛”、“腰胯痛” 等,并将腰痛分为 “少阴” 腰痛、 风湿腰痛、 肾气腰痛、 ?腰痛、肾苦腰痛、卒腰痛等类型。这种辨证分型方法,是其治疗本证的基本依据,故其治疗腰痛运用如下思路:
  其一,温肾法。此法治疗以肾虚为主之腰痛,方如《小品》 “肾虚腰痛治之方”,《备急》 陶氏肾气丸,《必效》 寄生散,《古今录验》 独活续断汤等 (上方见“肾虚腰痛方七首”)。
  其二,散寒除湿法。此法用于寒湿伤犯腰部,经气不畅的肾著腰痛,方用《古今录验》 甘草汤,《经心录》 肾著散(见 “肾著腰痛方二首”)。
  其三,驱风除湿法。此法用于治疗风湿或风寒湿邪伤犯腰部所致的风湿腰痛,方用《集验》 独活汤,《古今录验》 玄参汤等。
  其四,活血化瘀法。此法用于各种外伤所致瘀血腰痛,方用《集验》 杜仲酒,《经心录》 杜仲酒,《延年》 生石斛酒等。
  此外,按摩导引、腰部热熨等外治方法,也是治疗腰痛的常用方法,《外台》卷十七也有较详细的记载。
  13. 水肿
  水肿,是因感受外邪,劳倦内伤,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停蓄体内,泛溢肌肤而引起头面、四肢,甚至全身浮肿的病证。此病以肾为主,脾、肺失调,心肝功能障碍皆可致之,但以肾与膀胱气化失常为其主要病机。
  (1)病因病机
  《外台》 于卷二十全卷二十六门专论(以下引文均出此卷) 水肿病证。指出:“肾者主水,脾胃俱主土,土性克水。脾与胃合,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今胃虚不能传化水气,使水气渗液经络,浸渍腑脏。脾得水湿之气加之则病,脾病则不能制水,故水气独归于肾。三焦不泻,经脉闭塞,故水气溢于皮肤而令肿也”( “水肿方一十三首”)。
  “又病水人多嗜食不廉,所以难愈”( “水病方七首”)。“夫水病皆由荣卫痞涩,肾脾虚弱所为。而大腹水肿者,或因大病之后,或积虚劳损,或新热食讫,入水自渍及浴,令水气不散,流溢肠外,三焦闭塞,小便不通,水气结聚于内,乃腹大而肿” ( “大腹水肿方五首”)。
  又云: “风水者,由肾脾气虚弱所为也。肾劳则虚,虚则汗出,汗出逢风,风气内入,还客于肾,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散溢皮肤,又与风湿相搏,故云风水也” (风水方八首)。
  又云: “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粗黑”者 ( “水蛊方四首”)。
  据以上 《外台》 载文所论,水肿形成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有关:
  其一,外邪侵袭。肺为水之上源,主一身之表。卫气根源于肾,肾虚卫气不足,卫外不固,为风邪所犯,肺、肾、三焦的气化失司,水溢肌肤而成风水。
  其二,湿邪浸渍。致使 “或新食讫,入水自渍及浴,令水气不散” 者,即指水湿之邪浸渍,致使 “三焦闭塞”,水道不通而成水肿。
  其三,久病或劳倦。久病累及脾肾,或劳倦太过而伤及脾肾,致使脾肾虚弱,不能制水而水泛肌肤者。
  其四,水毒内犯。所谓水毒外浸是指山溪水中虫毒内侵,渐致内脏失调而水停。
  此处认为肺、脾、肾、三焦诸内脏失调则可形成水肿,而脾肾及三焦三者又为其关键,此处认识为后世研究水肿病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正如 《景岳全书·肿胀》 所述: “风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则对《外台》 所载又有发挥。
  (2)水肿证治
  《外台》 所载内容将水肿分为不同的证候类型。有 “水 (胀) 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 者; “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者; 有 “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玄水、风水、石水、黑水、气水” 十者; 又有 “大腹水肿”、水蛊、卒肿满等。
  《外台》 对于水肿病的基本治疗思路仍是辨证用药,如 “十水方三首” 载《古今录验》 “十水丸” 指出: “肿从头起,名为白水,其根在肺,椒目主之; 肿从面起,名为青水,其根在肝,大戟主之; 肿从胸起,名为黄水,其根在脾,甘遂主之; 肿从股起,名为气水,乍实乍虚,其根在大肠腹,芫花主之; 肿从股起,名为黑水,其根在肾,玄参主之; 肿从头面起至足,名为悬水,其根在胆,赤小豆主之; 肿从内起,坚块,四肢肿,名为石水,其根在膀胱,桑根白皮主之; 肿从四肢起,腹大,名为风水,其根在胃,泽漆主之; 肿从脚起,名为里水,其根在小肠,巴豆主之; 肿从胸中气起,名为赤水,其根在心,葶苈子主之。”


timg (2).jpg
含象生活 美满人生
微信:A87043043
QQ:4116971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1080

帖子

624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240
 楼主| 发表于 2018-5-29 23: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台》 针对各种水肿证又有不同的方药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有:
  ①发汗法。适用于风水或皮水,适用于初起以面部肿甚,伴有表证者。方如深师木防己汤、大豆汤、白前汤、《古今录验》 越婢汤、麻黄汤。
  ②利尿法。这是治疗水肿的基本治法,方如《广济》 海蛤丸,《古今录验》鲤鱼汤。
  ③健脾益气法。此法对各脏失调所致水肿皆可用之。方如范汪大槟榔丸。
  ④温化利水法。此法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湿不化者,方如 《千金翼》 泽漆根汤、《备急》 小女曲散。
  ⑤泻下逐水法。适用于全身严重浮肿,伴有二便不利者。方如崔氏疗上气大便涩方,《古今录验》 大黄丸,范汪水肿方等。
  ⑥清热解毒法。此法适用于发热、口渴,伴有热象者。方如 《古今录验》传效鲤鱼汤,《千金》 疗膀胱石水方等。
  ⑦活血化瘀法。此法适用于水肿兼有瘀血、癥积者,如深师海藻丸,范汪小癥丸。《外台》 所载治疗水肿诸方十分丰富。上述所归纳者仅见其一斑。
  综上所见,《外台》 所载有关肾系疾病的内容十分丰富,为后世研究唐及其以前医学界,尤其是了解唐代在这一领域研究成果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十)《外台秘要方》对气血津液疾病研究的贡献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的形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既是脏腑及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经络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失常的病证既可以因脏腑经络失常而致,反之也可以引起脏腑经络发病,因此这类病证与脏腑经络疾病密切相关,所涉范围亦广。此处仅就《外台秘要方》 中有关此类病证中最主要的 “痰饮病证”、“水肿病证”、“虚劳病证” 和 “癥瘕积聚病证” 四者予以述评。
  1. 水肿
  水肿,是因感受外邪,或劳倦内伤,或饮食失调等因素,致使气化不利,津液输布障碍,引起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症见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病证。早在 《内经》 中就有“水”、“风水”、“水胀”、“石水” 等病名,并对水肿形成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特征,以及治疗等内容有了一定的研究,并强调水肿病的发生,“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素问·水热穴论》)。东汉张仲景在《内经》 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较详细地论述了 “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里水” 及五脏所致水肿的证治,并创制了越婢汤、防己黄芪汤及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治疗水肿病的有名方剂。隋·巢元方则于《诸病源候论·水肿诸候》 中详述了 “十水候”、“二十四水候”,惜其有论无方。唐初孙思邈则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中分列诸水肿病的治疗,载方四十九首。王焘《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则于卷二十中分26门引用16家75条研究成果专论水肿,载方128首,对唐中叶及其以前水肿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基本上反映了此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
  (1)病因病机
  《外台》 所载文献对水肿形成的病因病机有较深刻的研究,指出: “肾者主水,脾胃俱主土,土性克水。” 若“脾得水湿之气加之则病,脾病则不能制水,故水气独归于肾。三焦不泻,经脉闭塞,故水气溢于皮肤而令肿也” ( “水肿方一十三首”)。又说: “病水人多嗜食不廉” 所致 ( “水病方七首”); “水病皆由荣卫痞涩,肾脾虚弱所为”; “或因大病之后,或积虚劳损,或新热食讫,入水自渍及浴,令水气不散……三焦闭塞,小便不通,水气结聚于内” ( “大腹水肿方五首”)。又指出: “肾劳则虚,虚则汗出,汗出逢风,风气内入,还客于肾,脾虚又不能制于水,故水散溢皮肤” ( “风水方八首”)。
  据《外台》 收载文献所见,水肿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
  其一,风邪外袭。肺为水之上源,主一身之表,外合于皮毛。若为风邪所袭,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风邪与体内水液相搏,流溢肌肤而成水肿。故《外台》 载文曰: “风水者……汗出逢风,风气入内……又与风湿相搏,故云风水也” ( “风水方八首”)。
  其二,风湿相击。风邪与湿邪杂合伤人,致使脾肾功能失常,气化不利而为水肿。如卷十九 “脚气肿满方二十九首”指出: “风湿毒气,搏于肾经。肾主水,今为邪所搏,则肾气不能宣通水液,水液不传于小肠,致水气拥溢腑脏,浸渍皮肤,故肿满也。”
  其三,食饮不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不健运则不能制水,致使水湿停聚而成水肿。故 《素问·至真要大论》 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外台》 载文也说: “脾病则不能制水,故水气独归于肾。三焦不泻,经脉闭塞,故水气溢于皮肤而令肿也” ( “水肿方一十三首”)。
  其四,劳倦内伤。劳倦内伤,脾肾受损,尤其肾受损伤而不足。“肾者水脏,主津液” ( 《素问·逆调论》)。肾伤则不能蒸化津液,致使水液内停而生本病。故《外台》 曰: “肾劳则虚……故水散溢皮肤” ( “风水方八首”)。
  其五,久病脏伤。久病不愈,损伤内脏,尤其是损伤肺、脾、肾三脏及三焦水道,均可导致水肿。从上述 《外台》 所载文献可以看出,“脾虚不能制水”,水肿为 “脾肾虚弱所为”,水肿是缘于 “三焦不泻”。又说: “肾主水,肺主气; 肾虚不能制水……流散不已,上乘于肺”( “水肿咳逆上气方三首”),此虽言水湿对肺的影响,仍说明水肿病与肺亦有关系。故《景岳全书·肿胀》 指出: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 水化为气,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说明内脏受伤,是水肿病形成的病机关键。
  (2)辨证分型
  《外台》 所载文献总结了唐中叶及其以前医学界对水肿病的辨证分类。就其水肿病证名称而言,“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其人恶风; 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满 (同懑也) 不渴,当发其汗; 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 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体发热,胸满,四肢肿”(“水肿方一十三首”)。又说: “先从面目肿,遍一身,名曰青水,其根在肝”;“先从心肿,名曰赤水,其根在心”; “先从腹肿,名曰黄水,其根在脾”; “先从脚肿,上气而咳,名曰白水,其根在肺”; “先从趺肿,名曰黑水,其根在肾”; “先从面肿,至足,名曰悬水,其根在胆”; “先从四肢起,腹满大,身尽肿,名曰风水,其根在胃”; “四肢水,其腹肿独大,名曰石水,其根在膀胱”;“先从小腹满,名曰黑水,其根在小肠”;“乍盛乍虚,乍来乍去,名曰气水,其根在大肠” ( “十水方三首”)。
  可见,《外台》 载文对水肿病证的分类是建立在临床辨证,遵循临床证据(即症状) 的基础之上。除此十种水肿之名外,《外台》 还载有 “水胀”、“肤胀”、 “臌胀”、 “蛊胀”、 “水病”、 “?病”、“悬水”、“水蛊” 等名目。足见其所载文献对水肿病证的认识之深刻,辨证之精详。
  从以上分析所见,《外台》 对水肿病的辨证分类的方法有三: 一是根据水肿发病的特点及其伴见症状进行脏腑分证,运用五行归类理论中的五脏主五色观点对水肿证候进行命名。如青 (肝) 水、赤(心) 水、黄 (脾) 水、白 (肺) 水、黑 (肾) 水; 二是以病因进行分类命名,如 “风水”、“水蛊”; 三是以伴见兼症命名,如 “黄汗”、“水胀”、“皮水”、“臌胀”、“肤胀” 等。
  (3)证治方法
  《外台》 于本卷用以治疗水肿病的方剂有128首。远远超过 《千金方》40余首之数。就其中所载方药及其随证施治思路而论,治水方法纳之有八:
  ①宣肺发汗利水法。此法适用于外邪所犯,肺卫不宣,诸如风水、皮水之证可用此法。《外台》 说: “麻黄汤,疗风水,身体、面目尽浮肿,腰背牵引髀股”; 又说: “疗风水,恶风,举身悉肿,脉浮不渴,欲有自汗而无大热,越婢汤”( “风水方八首”)。
  ②利尿消肿法。这是治疗水肿病证的基本方法。因此 《外台》 常将此法和益气、养阴、温阳、清热、散寒等诸法结合应用。如 “水肿方一十三首” 中的郁李核丸就将利尿法与清热相结合以奏“利小便,消水肿” 之功; 大槟榔丸就是将利尿与温中、理气之法相结合 (出处同上); 深师木防己汤就是将利尿与益气相结合(“风水方八首”); 大豆汤就是将利尿与发汗宣肺之法相结合 (出处同上); 《千金翼》 泽漆根汤就是利尿与益气、养阴相结合 ( “水通身肿方一十一首”) 等等。
  ③泻下逐水消肿法。此法适用于全身严重水肿,病人体质尚能耐攻者。方如范汪方(葶苈子、甘遂、吴茱萸。“水肿方一十三首”); 《古今录验》 大黄丸(大黄、硝石、大戟、甘遂、芫花、椒目、葶苈,“十水方三首”)。
  ④健脾益气利水法。土能制水,脾不健运或脾气不足,不能运化水液,可致水停于内而浮肿。此法正适用于这一病机所致之水肿。方如深师木防己汤 (“皮水方三首”); 《古今录验》 鲤鱼汤 ( “三焦决漏水病方二首”)。
  ⑤育阴利水法。此法适用于水肿伴有明显阴虚病机者,方如泽漆汤 (“水通身肿方一十一首”) 和麦门冬饮 ( “水气肿臌胀方三首”)。
  ⑥温阳化气利水法。此法适用于脾肾阳虚,阳不化水而致的水肿。方如范汪木防己汤 ( “水气方七首”) 和麻子汤( “水通身肿方一十一首”) 及麻黄汤( “风水方八首”)。
  ⑦活血化瘀兼以利水法。此法适用于水肿病人兼有瘀血者,如深师海藻丸、范汪水癥丸等 ( “水癥方二首”)。
  ⑧理气利水法。此法适用于水肿伴有明显气机郁滞者,方如 《古今录验》“疗气忽发,满,胸急者方”,茯苓杏仁煎等诸方( “气满胸急方八首”)。
  此外,还记载该病的养生导引调理方法。尤其值得一书的是《外台》 于本卷中引用6家文献,先后8次提到治疗本病时要 “忌咸”、“勿食盐”、“始终一切断盐”、“忌海藻” 等。这一经验为后世及至今日医家所首肯。
  综上所见,《外台》 所载水肿病证的资料显示,中唐时期及其以前在此范畴已具有较深刻的研究。有论有方,从该病的病因病机,到临床辨证分类以及丰富多彩的治疗方药,均给后世保存了十分有益的临床研究的珍贵资料,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对水肿病证在理论及临床实践方面研究的成就。
  2. 痰饮
  痰饮病是指由痰饮引发的病证。痰饮本身是因体内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同时它又是一种致病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机体功能,引发复杂的病机变化而致机体出现多种病理反映。《内经》 中详述水液代谢过程,奠定了痰饮病证治的理论基础,而首次完整系统的论述痰饮病证治的当属张仲景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并脉证论篇》,以后历代医家对痰饮病的证治研究也是在《内经》、《金匮》 这两部著作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完善的。王焘所著《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 专取一卷列17门以论痰饮病证治,其中选方75首,涉及痰饮病证治常用药物百余种,这些是对中唐以前医家对痰饮病证研究成就的总结,极大地丰富了痰饮病证治的内容,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思路,可以说其价值和贡献在痰饮病证治研究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1) 病因病机
  《外台》 第八卷 (以下引文指出此卷) 对痰饮病的概念及病因病机进行了论述。其云: “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随后,《外台》 对痰饮病的病因及形成做出了分类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外台》在论述痰饮病证治时,充分认识到痰饮病的病机复杂,可以引发多种病症,所以在论述中主要是将痰饮作为一种致病因素详述其病变机理及临床表现,而对其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则主要是引用前人著述,总体看来,痰饮病的病因有外感寒湿,饮食不节,阳气虚弱等,从《外台》 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论述痰饮病病因时,《外台》尤重痰饮的形成与脾胃的关系以及痰饮病病机演变中对脾胃功能的影响,这是其论述的又一特色,值得注意,下有详述。
  痰饮能引起多种病理变化,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外台》 中涉及痰饮所致病证十余种,除卷八有详述外,其他篇章也有涉及,对其总的病变机理,则以卷八中的内容为主。总体来说,痰饮病的病机是由于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津液停聚后,影响脏腑功能,以致三焦不利,气道闭塞,更由于痰饮走窜内扰,伏留于脏腑经络之间,随即病症丛生,如 《外台》 所引,或 “结聚在于胸腑,膀胱之间,久而不聚,流行于脾胃”; 或 “水气溢于肠胃之外,在于皮肤之间”; 又或 “停聚流移于胸胁之间,有时而病” 等等,病证初起颇多虚实相兼之候,是由于痰饮即可由病邪如寒湿所致,又可因脏腑虚衰,不能蒸化水液而成,故病机演变之始,虚实相兼为其辨证之基础,随着病证发展和痰饮停留部位、时间及个体差异的不同,痰饮病的病变机理又可向偏虚或偏实的方向发展,《外台》 中即有 “痰结实”、“痰厥头痛”、“痰澼” 等病症中的论述为其明证。
  (2) 疾病分类
  仅以 《外台》 卷八而言,共涉及各类痰饮病共17种 (不包括变证)。主要是以痰饮停留部位及其成因为主进行分类的。此处仅就其中常见的10种痰饮病证予以述评之。
  ①痰饮。此为四饮证之一,指狭义痰饮而言,《外台》 有云: “水走肠间,漉漉有声,谓之痰饮。” 此是以胸胁胀满,体重多唾,水谷不消,短气好眠,胸背痛,甚则上气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痰饮病症。
  ②悬饮。乃四饮之一,“饮后水留在胁下,咳唾引病,谓之悬饮。” 以咳嗽抽引肋间悬痛为主要症状。
  ③溢饮。其云: “饮水过多,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 是水湿痰饮泛溢肌肤四肢引发的病症”。
  ④支饮。“支饮,谓水饮停于胸膈之间,支乘于心,故谓支饮。” “其人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乃水饮停留胸膈所致。
  ⑤痰澼。是指痰饮停聚,与寒热之气相搏,沉滞而痛的痰饮病症,可见饮食不消,喜唾干呕,腹中时有水声,眩晕,胁下痛等症状。
  ⑥饮癖。《外台》 引 《病源》 云:“饮水过多,在于胁下不散,又遇冷气相触而前,呼为饮癖也,其状胁下弦急,时有水声”,有时可见心下坚满如盘的症状。
  ⑦癖饮。“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谓之癖饮”,较之饮癖病证更为复杂,病情较为严重。
  ⑧冷痰。冷痰乃 “痰水结聚,停于胸膈之间,令人吞酸气逆,四肢变青,不能食饮” 的病证。
  以上诸证乃 “四饮” 病变发展更为复杂及严重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病证,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原有的“四饮” 的内容。
  ⑨酒澼: 是饮酒无度,酒水与痰饮俱不数,停滞在胸胁下,结聚不散,时胁下弦急而痛,满逆呕吐,腹有水声,甚则目视不清,耳聋为其表现的病证。
  ⑩风痰: 是指由于风痰积聚,胃中资气,时会变更而引发的两胁满痛,呕吐食,吐清水,运化无力,消瘦,水谷精气“不作肌肤” 为表现的病理。
  酒澼、风痰两种病证与卷八所述的“痰饮食不消及呕逆不下食”、“留饮宿食”、“痰结实及宿食”、“痰厥头痛” 等病症乃是《外台》 论述痰饮病症的特色之一,这几种病证的演变过程都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在症状表现中也都出现了与脾胃饮食相关的症状,《外台》 论痰饮病,重视脾胃的思想,与前人及后世医家论痰饮以 “肺、脾、肾” 三脏为主的是有一定差别的,其见解颇为独到,这在其对病症的论述中多有体现,而且王焘将脾胃 “胃反噎鲠” 诸门病症与痰饮病同列一卷,从一定程度上说,可能也是这种学术思想的体现,这对于丰富痰饮病的研究内容,拓展其证治的研究思路有极重要的价值,值得关注。
  (3) 分证施治
  《外台》 痰饮病的证治是在继承并借鉴前人、特别是唐以前如 《金匮》 等著作中痰饮病的证治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千金》、《病源》 等著作中的痰饮病研究成果精华内容加以论述的,其中治法、方药的应用上颇具特色,在其所载的75首方剂中,体现的主要证治方法有五种,今列如下:
  ①温化法。此为痰饮病治本之举,《外台》 中多有体现,如治溢饮选温肺化饮之“小青龙汤”; 治“饮癖” 温中化饮之深师“附子汤”; 治风痰的温中健脾之延年“白术丸” 等等。此正体现了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的主导思想。
  ②宣散法。这种治法在《外台》 痰饮病证治中亦为常见,如治溢饮的 “大青龙汤”,即以发汗以兼以宣散溢于皮肤之间的饮邪为法。治痰饮食不消的 《古今录验》 “宣通下气丸” 等也属宣散法。
  ③通利法。有健脾利水以治支饮的“泽泻汤”,更有泻肺开闭的葶苈大枣泻肺汤,益气通阳,清热利水的 “木防己汤” 等等。
  ④攻逐法。即攻下逐饮法,《外台》用峻下逐水的 “十枣汤”、“范汪大甘遂丸” 治疗悬饮之癖; 治悬饮之“范汪海藻丸”、“甘遂半夏汤” 等,攻逐法是《外台》 痰饮病症治方法中较为有特色的一种,共设七方且各具特点,在方药配伍及服用方法等方面较前人有了一定创新。
  ⑤涌吐法。《外台》 有治 “痰结实及宿食” 的 “瓜蒂散方”、“千金松萝汤”,治疗 “胸中痰癖” 的 “千金治膈汤” 等都采用了这种治法,而且《外台》中有设以涌吐法治疗痰厥头痛方八首,药精方专,不落巢窠,方法独特,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外台》 方治法不仅限于以上五种主要治法,痰饮致病,为咳为喘,为痞,为痛,为呕,为喝,为眩,为悸,为肿,为利,表现多端,《外台》 所载治法和遣方用药亦是随症变通。《外台》 在平喘、止痛、止悸、消痞、止呕等治法的应用上,结合温痰等方法,也颇有特色。
  另外,《外台》 在痰饮病证治上,还特别注意服药方法、禁忌以及治疗前后的营养调护,对服药禁忌尤详,每方之后必见饮食禁忌。针对痰饮病证病邪之轻重,患病之新久,正气之盛衰,禀赋之差异其等不同情况,制订了不同的服药方法和治疗调理措施,这些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及参考价值。
  从整体上分析,《外台》 治法应用有以下特色:
  一是用药基本偏温。此正合仲景有关“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的治疗思路。所涉百余种药物,寒凉药物运用极少,多以桂心、茯苓、白术、半夏、麻黄等温通、温散以求阳气之振奋,痰饮之消散。
  二是温通开泄法。此运用较多,多见通利之方剂,如以茯苓、泽泻、防己、葶苈子等利尿,以大黄甘遂等通便,既求停饮之邪尽快蠲除,对紊乱之机早得恢复。
  三是强调扶正,重视脾胃,注意用药适可而止。如 “十枣汤” 等方之服法就可体现,除此之外,《外台》 方药重审因辨证,从其根本,如治疗 “酒癖”、“风痰”、“湿痰” 方中用药,以及涌吐法治疗痰厥头痛等治疗方法,极大地丰富了痰饮病证治方法的内容,体现了其治疗特色,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外台》 在痰饮病证治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系统总结前人证治经验的基础上,《外台》在痰饮病证治上的治疗思想及特色,为后世医家进一步认识痰饮病及其治疗方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其是 《外台》 中痰饮病证治的有些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3. 虚劳
  虚劳病是以脏腑亏损,精气血津液不足为主要病理过程的一类慢性虚损性病证的总称。《内经》 时代对虚劳病证形成的原因,主要病变机理,常见临床表现及其防治方法就有比较全面的论述。《难经》紧承其后,于 《十四难》 中对 “五损”病理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指出五脏虚劳病证动态变化有两种规律: 一为 “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这一过程为由肺及心、及脾、及肝、及肾过程; 二是“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即为由肾及肝、及脾、及心、及肺过程 (见《难经·十四难》)。仲景《金匮》 密切联系具体脉证,开创了有关虚劳病证的辨治施方用药,给后世论治此类病证以重要启迪。巢元方的 《诸病源候论》 于卷三专列39候而论 “虚劳”,惜其有论无方。王焘 《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 《外台》) 对 “虚劳” 病证的理论研究和临证论治有丰富而系统的论述,其中卷十六(以下所引文凡未注明卷次者皆源于本卷) 援引10家83条文献,其中有 “五劳六极” 专论12条,治疗方药143首。有论有方,方论有机结合,从 “虚劳”病证的相关理论和临证治疗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论述。较详实地反映了中唐及其以前对 “虚劳” 病证研究的实况。在所载文献中,《删繁》 资料有39条,占所引文献约47%,引用孙思邈的两部《千金》26条占所引文献的31.2%。
  (1)病因病机
  就虚劳形成的病因病机而言,《外台》 所载文献认为,主要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有关,还与劳伤过度、房室不节、饮食起居失常所致,尤其是久病治不及时或久治不愈而损伤人体正气而成。此外还认为年迈体衰,脏腑机能减退,化生精气血津液之功能衰退而成,这些认识均为后世所遵循。
  (2)辨证论治
  《外台》 论述的虚损病证是以五脏的寒、热、虚为纲领进行辨证论治的。这种辨证分型纲目清晰,同时也抓住了辨证的关键,这对脏腑辨证纲领的成熟及广泛应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如 《外台》 说:“夫五脏劳者,其源从脏腑起也。故生死之浮沉,动百病之虚实,厥阴阳,逆腠理,皆因劳瘠而生,故曰五脏劳也”( “五脏劳论一首”)。
  ①肝虚劳。所谓肝虚劳,是指因过劳 (或多病) 伤肝而致肝之气血阴阳虚损不足的病证。《外台》 认为,肝在体合筋而主动,故肝虚劳损日久可致筋极。故将肝之虚劳病证分为肝之阴血不足的“肝劳虚热” 证; 肝之阳气不足的 “肝劳虚寒” 证,以及“筋虚极” 证进行辨治。其一,肝劳虚热证。此证是因肝之阴血不足,阴不制阳而虚热内生,故成“肝劳虚热” 证,症见 “两目为赤,闭塞不开,烦闷宛转,热气胸里炎炎”,或见“恐畏不安,精神不守,闷怒不能独卧,感激惆怅,志气错越,不得安宁”。方用《删繁》 前胡泻肝除热汤,或茯苓安肝定精神丸方 ( “肝劳虚热方四首”)。
  其二,肝劳虚寒证。肝劳虚寒证是因肝之阳气受损,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此正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之 “阳虚则寒” 机理在肝病中的体现。《外台》认为,“肝劳寒,眩忘咳唾,忧恚内伤,面离色,目青盲”; 或者症见 “关格劳涩, 闭塞不通, 毛悴色夭”; 或者目 “????不见物”, “口苦, 骨节疼痛, 筋挛缩,烦闷”; 或 “胁下痛,胀满气急,眼昏浊,视不明” 等。治疗方用 《删繁》 硫黄丸,以治其本,温阳暖肝,消除阴寒之气; “关格劳涩者” 用猪膏酒; 目青盲、视物不清者用真珠煎; “骨节痛,筋挛缩” 者,用虎骨酒; “胁下痛,胀满气急” 者用槟榔汤 ( “肝劳虚寒方五首”)。
  其三,筋极证。由于肝有气血阴阳之虚损,故当肝之阴血不足时可致 “筋极”,临证又有偏于热、偏于寒两端。偏于热者,症见 “好怒,口干燥,好嗔,身躁不定”,治用 《删繁》 黄芪汤以 “调筋止怒定气” ( “筋实极方四首”); 偏于寒者,症见 “好悲思,颜色苍白,四肢嘘吸,脚手拘挛,伸动缩急,腹中转痛”,《删繁》 用五加皮酒方以温阳补肝、消除阴寒 (“筋虚极方二首”); 若肝虚劳极,气血不养于筋而致“筋虚转胞” 者,可用《删繁》 人参汤方(“筋虚转胞方二首”); 亦可用艾灸方法,或用药液浴渍肢体以治“转筋” ( “转筋方七首”)。
  ②心虚劳。所谓心虚劳是指因过劳(或久病、或年迈) 而致心之气血阴阳虚损劳伤而致的病证。当心之阴血受损而劳伤者,阴血不足不能制约心阳,致使心气、心阳亢盛生热而成 “心劳热证”。但是,由于心属火脏、阳脏,其阳亢盛,又通应于夏,故心脏又极易感受炎热而成心劳实热证。心之气血阴阳久虚不能营养于血脉,便可生成脉极之证。故心虚劳者可有以下四证:
  其一,心劳虚热证。心主神志,在志为喜,当心虚有热时,虚热内扰,故症见“惊梦,喜恐畏,惊惧不安”。此证可用《千金》 竹沥汤以补心气,养心阴,以安定心神; 若心之虚热内扰,则症见 “口干烦渴,眠卧不安”,可用 《千金》 茯神煮散以滋补心阴,安神定志 (“心实热方三首”)。
  其二,心极实热证。心为火脏,阳脏,通于夏气,易为火热所犯,当心虚劳损,又受火热犯扰时,可见 “好笑无度,自喜,四肢烦热”,或 “口舌生疮,大便苦难,闷涩不通,心满痛”。《删繁》 用麻黄止烦下气汤,或大黄泄热汤方治之( “心劳实热方五首”)。
  其三,脉极虚证。心主血脉,故心虚劳极可致脉极,其证也有偏寒、偏热之别。当心之阴血不足,“血气伤” 者,症见“口为色变赤,言语不快”,《删繁》用茯苓汤以 “消热止血气,调脉理中”而治之; 若症见“多汗无滋润” 者,《删繁》 用麻黄汤以 “消虚热,止汗” 而治;若症见 “颜脱面色白不泽,脉空虚,口唇色赤干燥” 者,《删繁》 用 “升麻润色消痹止热极汤方” 治之 ( “脉热极方三首”)。
  其四,脉极虚寒证。当心之阳气不足,血脉失于温煦者,则可成脉极血虚寒证。“脉极虚寒则咳,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哽,甚则咽肿喉痹”,或者症见 “鬓发堕落”。治当温阳散寒,方用 《删繁》半夏消痛、止极、益气汤,同时用桑白皮沐头方外洗,可奏 “安发润生” 之效( “脉寒极方四首”)。
  ③脾虚劳。脾虚劳是指因饮食劳损,或久病所伤,或思虑过度等原因所致脾之气血阴阳虚损的病证。脾之虚劳有阴血不足所致的虚热性证候,亦有阳气受损所致的虚寒性证候,或脾之阴血不足又感邪化热,故脾虚劳证又兼有实热证候。《外台》 载文将脾虚劳辨为脾劳虚热证、脾劳虚寒证、脾实热证、肉极寒证及肉极热证诸型。
  其一,脾劳虚热证。此证为脾阴不足,阴不制阳而致虚热内生,症见 “身体、眼目、口唇悉痿黄,舌来苦直,不能得咽唾,生地黄煎方” 治之; 或症见“四肢不用,五脏乖,反胀满,肩息气急不安” 邪热偏盛者,用 “承气泄实热半夏汤” (半夏、宿姜、橘皮、芍药、茯苓、白术、杏仁、大枣、竹叶) 治之( “脾劳实热方四首”)。此节虽云 “实热”,实乃阴虚所致虚热,只是其虚热偏于亢盛之故。
  其二,脾劳虚寒证。脾劳虚寒证是因脾之阳气不足,阳不制阴所致的 “阳虚则寒” 的病证。临证可有不同表现,若症见 “脾劳虚损,消瘦,四肢不举,毛悴色夭” 者,《删繁》 用牛髓补虚寒丸方治之; 若 “脾虚劳寒,饮食不消,劳倦气胀,噫满,忧恚不解” 者,《删繁》 用人参消食八味等散方益脾气,温脾阳; 若“脾虚寒劳损,气胀,噫满,食不下”者,《千金》 用通噫消食膏酒方 ( “脾劳虚寒方三首”); 或“呕逆”,“流肿腹满,短气,食辄证向不消,时时微下”,可用温脾汤或建脾汤、大温脾丸 (“温脾汤主脾气不足及不调下痢方二首”)。
  其三,脾实热证。此证为邪热犯脾,症见“不能食”,“胸满胁偏胀”,“胁痛,热满不歇,目赤不止,口唇干裂”,“舌本强直”,或 “梦歌乐而体重不能行”,“大便不通” 等。治用 《千金》 泻热汤,或《千金翼》 泻脾汤方 ( “脾实热方六首”)。
  其四,肉极证。脾主肌肉,由于脾之阴阳气血不足,不能温养或滋濡肌肉,可生肌肉虚劳病证。肉极之证亦有寒、热、虚、实之别。若脾之阴血不足,不能濡养肌肉,可致肉极虚热证,症见 “肌痹淫淫如鼠走身上,津液脱,腠理开,汗大泄”; 或“唇口坏,皮肤色变”,或 “脚弱” 等,可用 《删繁》 麻黄止汗通肉解风痹汤,或石南散; 《千金》 用越婢汤或西州续命汤治之( “肉极热方四首”)。
  若脾之阳气不足,肌肉失于温养而致肉极虚寒证者,症见 “体重怠惰,四肢不欲举,关节疼痛,不嗜饮食” 者,可用 《千金》 大黄芪酒方; 若症见 “右胁下痛,阴阳引肩背痛,不可以动,动则咳,腹胀满,留饮痰癖,大小便不利,少腹切痛,膈上寒” 者,用 《删繁》 大半夏汤方; 若症见 “肌肉变,舌痿……腰脚弱” 者,用 《删繁》 小风引汤; 若症见“四肢怠惰,或咳,胁下坚满,饮食不嗜,欲举不能,手足厥冷,忧恚思虑”者,可用《删繁》 五膈丸 (人参、附子、干姜、远志、桂心、椒目、麦门冬、甘草、细辛),以收温中阳,补脾气,散寒邪之功效 ( “肉极寒方五首”)。
  ④肺虚劳。肺虚劳是指因过劳或者久病咳喘损伤于肺,或素体肺虚,或年迈肺脏功能衰退,均可导致肺之气血阴阳受损而生此类病证。《外台》 认为,肺虚劳者可有 “肺劳实热” 证、“肺劳虚寒”证、“气极热” 证、“气极寒” 证四者。
  其一,肺劳实热证。当肺受劳损,御邪功能下降时,可致热邪犯肺,或邪郁生热而致本证。症见 “气喘息,鼻张,面目苦肿” 者,《删繁》 用麻黄引气汤治之; 若久病而致肺之气阴不足,形成肺劳虚热,症见“咳逆气喘” 者,《删繁》 用麦门冬五膈下气丸治之。
  其二,肺劳虚寒证。肺劳虚损,肺之阳气受损而病者,可成肺劳虚寒证,症见“腹胀彭彭,气急,小便数少” 者,《删繁》 用厚朴汤方治之; 若症见 “腰背苦痛,难以俯仰,短气,唾如脓” 者,《删繁》用生姜温中下气汤; 若症见 “腹中寒鸣,切痛,胸胁逆满,气喘” 者,《删繁》 用附子汤治之,或用建中汤以收培土生金之功。
  其三,气极热证。“肺者,气之本也” ( 《素问·六节藏象论》)。故气极热即肺极热也。若症见 “气喘息冲胸,常欲自恚,心腹满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 者,用大前胡汤以泻肺热; 若 “气极伤热,气喘,甚则唾血,气短乏力,不欲食,口燥咽干,竹叶汤” 以清肺热,养肺阴,止咳平喘 ( “气极热方三首”)。
  其四,气极寒证。肺主气,故气极即肺气受损而劳极。若 “气极寒、伤风,肺虚咳,气短不得息,胸中迫急” 者,用五味子汤以益肺气,散肺寒,敛肺止咳; 若“气极虚寒,皮毛焦,津液不通,虚劳百病,气力损乏” 者,用黄芪汤,温补肺之阳气。消散胸中阴寒 (“气极寒方二首”)。
  ⑤肾虚劳。肾虚劳,是指因劳伤太过,尤其是房劳过度,损伤于肾,或者素体肾虚,或久病、年迈,致使致肾之精气阴阳虚损而成本病。《外台》将其证型归纳为“肾劳实热”、“肾劳虚寒”、“肾劳虚热证”、“骨极热证”、“骨极虚寒”,以及“精极” 诸证。
  其一,肾劳实热证。当肾有劳伤,御邪功能下降,此时若有湿热邪气侵犯于肾时使可形成本证。《外台》 云: “肾劳实热,少腹胀满,小便黄赤,末有余沥,数而少,茎中痛,阴囊生疮,栀子汤方”治之。此证显系下焦湿热证,为湿邪热邪犯及于肾系而成,治用 《删繁》 栀子汤,或《千金》 泻肾汤 ( “肾劳实热方二首”) 以清热利湿。
  其二,肾劳虚寒证。肾之阳气因劳致虚,阳不制阴,阴寒内盛而成此证。《外台》 于此则是随证施治,若症见 “关格塞,腰背强直,饮食减少,日日气力羸”者,《删繁》 用人参补肾汤治之; 若症见“耳鸣,好唾,久呿委顿” 者,用羊肾补肾汤治疗。
  其三,肾劳虚热证。肾劳所伤,损及肾阴,阴虚不能制约于阳而致虚热内生。症见 “四肢肿急”,或 “好忘,耳鸣无闻,四肢满急,腰背动转强直”; 或 “小便黄赤不出,出如栀子汁,或如黄柏汁,每欲小便,即茎头痛” 时,可用 《删繁》贯众散,或《千金》 疗肾热方 (“肾热方三首”),予以滋阴降火,清利下焦湿热。
  其四,肾气不固证。肾气不足,不能固摄下元,精关失于约束而生此证。故曰: “肾气虚损,不能藏精,故精漏失。”又说: “诊其脉数而散者,失精脉也。凡脉芤动微紧,男子失精。” 故选用人参丸,《范汪》 氏三物天雄散 ( “虚劳失精方五首”) 等方,可奏温补肾气,固摄精关之效。《外台》 又云: “虚劳尿精者,肾气衰弱故也。” “劳伤肾虚,不能藏于精,故因小便而精液出也。” 治用深师“男子尿精方”,或者“韭子散”,或《古今录验》棘刺丸 ( “虚劳尿精方八首”),以补肾气,温肾阳,收涩敛精。若为因梦而精失者,《外台》 称为 “梦泄精”,认为“肾藏精,今肾虚弱不能制于精,故因梦感动而泄也。” 方用深师韭子丸或鹿角汤 (“虚劳梦泄精方一十首”),可收补肾止遗之功。
  其五,骨极热证。肾主骨,开窍于二阴,肾有实热,可致骨热,故 《外台》说: “肾实热,病则色炲,隐曲,膀胱不通,大便壅塞,四肢满急”,故 《删繁》用干枣汤,《千金》 用三黄汤以清泻肾之邪热; 若病久损阴,转化成骨极虚热证时,则用 “骨实,酸疼,苦烦热煎方”(葛根汁、生地黄汁、生麦门冬汁、赤蜜),或用 “疗骨髓中痛方” (芍药、生地黄、虎骨) ( “骨极实方四首”)。以滋肾阴,清虚热。
  其六,骨极虚寒证。如若肾极而伤于肾之阳气,失于温煦,可致骨极虚寒证。故曰: “骨极虚寒,主肾病则面肿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梦寤惊悸,上气,少腹里急,痛引腰,腰脊四肢常苦寒冷,大小便或白,肾沥汤方” 主之,方中羊肾、干姜、人参、桂心以温补肾阳,五味子、远志以安神定志,消除“梦寤惊悸”; 或用虎骨酒方 (“骨极虚方七首”)。
  其七,精极热证。“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 《素问·上古天真论》)。故“凡精极者,通主五脏六腑之病候也。若五脏六腑衰,则形体皆极,目视不明,齿焦而发落,身重则肾水生,耳聋,行步不正,邪风逆于六腑,淫虚厥于五脏,故曰精极也”。“所以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善疗精者,先疗肌肤筋脉,治疗六腑五脏”。此证又有实热与虚热之分,若症见 “精极实热,眼视无明,齿焦发落,形衰体痛”者,用竹叶黄芩汤以泻其热; 若症见“五脏六腑俱损,虚热,遍身烦痛,骨中?痛烦闷” 者, 此为精极之虚热证, 可用 《千金》 疗精极虚热方 (生地黄、生麦门冬汁、赤蜜、竹沥、石膏、人参、芎?、 甘草、 黄芩、 当归、 桂心、 麻黄)以滋阴清热 ( “骨极实方四首”)。
  综上所见,《外台》 于卷十六专章论述虚损劳伤之病证,并进行了较深刻而详尽的汇集,有论有方,以证统方,真实地反映了中唐时期及其以前医学界对这一病证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研究的成果,为后世医学界论治虚劳病证和实践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提供了临床辨证施治,遣方用药的实践资料。
  4. 癥瘕积聚
  癥瘕积聚类病证是以腹腔内结块,患者自觉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此类病证多因脏腑失和,引起气血津液运行障碍,蕴结腹内而成。对此在 《内经》中已有论述,认为 “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 又说: “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 ( 《灵枢·百病始生》)。指出积聚类病证的形成的原因与气机逆乱 ( “厥”)有关,进而可致瘀血、汁沫 (痰浊) 相互凝聚而成。所载病证有 “积”、“聚”、“癥”、“瘕” 之名谓,具体病证之名如“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石瘕”。对各病证的具体表现亦有记载,并制订了 “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 等治疗原则。《难经·五十五难》 对五脏积证有所发挥,《诸病源候论》 于卷十九列24论专述其病因病机和证候分类。《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 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卷十二列38门及别卷有3门,合计41门援引19家108条文献,对此类病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进行了较系统的汇集,反映了唐中期及其此前的研究成果。
  (1)病因病机
  据《外台》 所载文献分析,癥瘕积聚类病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邪毒侵袭,留著不去。风邪、寒邪、湿邪、疟邪皆属外感之邪,此类邪气伤人,可致气血津液凝滞日久而成。故说: “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 ( “积聚方五首”)。故曰“积聚……由腑脏为寒气所乘” ( “积聚宿食寒热方四首”)。
  二是饮食不节,滋生痰浊。《外台》曰: “此由饮水聚停不散,复因饮食相搏,致使结积在胁下。” 又说: “积聚痼结者,是五脏六腑之气已积聚于内,重因饮食不节,寒温不调,邪气重沓,牢痼盘结者也” ( “心下大如杯结癥方二首”)。又说: “癥者,由寒温失节,致腑脏之气虚弱,而食饮不消,聚结在内,渐染生长,块叚盘劳不移者,是癥也” ( “疗癥方三首”)。可见,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受损而失于健运,水液停聚,凝结成痰,痰浊阻遏气机,影响血行,终致痰、气、血相互搏结而成此类病证。
  三是情志所伤,气血瘀滞。《外台》指出: “肾之积也,起于惊恐、忧思所生也。若惊恐则伤肾,心藏神也。忧思伤志,肾藏志也。神志伤动,气积于肾”而成。又说: “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凡七种。气积聚坚大如杯若柈,在心下腹中” (卷八“七气方三首”)。情志为病,首先伤于气机,致使气机郁阻或逆乱,气不行血则血瘀,气不行津则生痰浊。痰、气、血相互搏结,遂成此类病证。
  此外,《外台》 还载有因食生肉、生米、食蛇、食鳖、误食毛发等原因致生癥瘕积聚者。说明积聚类病证之成因复杂,往往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
  (2)辨证分类
  《外台》 将此类病证分为积、聚、癥、瘕四大类别。认为 “积聚者,由寒气在内所生也。血气虚弱,风邪搏于腑脏,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也。积者阴气也,五脏所生,始发不离其部,故上下有所穷已。聚者,阳气,六腑所成也,故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 (卷七 “寒疝积聚方四首”)。明确指出积与聚的差异。积病为阴,病发五脏,病位固定; 聚病属阳,病发六腑,病位游移。其积病又有五脏之积: 肝之积名曰肥气,心之积名曰伏梁,脾之积名曰痞气,肺之积名曰息贲,肾之积名曰奔豚之分。
  《外台》 认为若腹中 “块叚盘牢不移动者,是癥也,言其形状可徵验也”( “疗癥方三首”),据此癥病又有 “疟母” (卷五 “疗疟方二十一首”)、“宿癥” (“疗癥方三首”)、“暴癥” (“暴癥方六首”)、“鳖癥” ( “鳖癥方四首”)、“米癥” (“米癥方二首”)、“食癥” (“食癥及食鱼肉成癥方二首”)、“发癥”( “发癥方二首”)、“虱癥” ( “虱癥方一首”) 等,以及“癥癖”、“癥积”、“肠覃” 诸名。瘕病有 “石瘕”、“鳖瘕”、“蛇瘕” 诸名。
  探究《外台》 对癥瘕积聚类病证的辨证分类方法,不外是据其发病原因命名,如 “疟母”、“米癥”、“蛇癥” 者是; 据病程及发病状况命名,如 “宿癥”、“暴癥” 者是; 有沿用古人诊断命名者,如五脏之积、肠覃、石瘕者是。
  (3)辨证施治
  《外台》 对癥瘕积聚类病证的治疗是遵循临床病证特征而施方治疗的。其所用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利水化浊消癥法。此法适用于以痰浊水湿凝聚为主而成者,方如《肘后》“葶苈、大黄、泽漆” 疗心下有物如杯者方 (“心下如杯结癥方二首”),以及《备急》 练中丸( “食不消成癥积方四首”)。
  ②寒热并用,理气活血软坚散结法。方如《广济》 鳖甲丸(“癖硬如石腹满方二首”) 及崔氏温白丸( “癥癖等一切病方四首”)。
  ③破积软坚消癥方。此法适用于癥积日久不散者,方如范汪破积丸 (“积聚方五首”)。
  ④温里散寒,理气破积消癥法。此法适用于积聚兼有里寒之证。气、血、津液均有 “喜温恶寒,寒则涩不能流” 的特性,故用 《延年》 治疗腹内积聚方,或《延年》 白术丸( “积聚方五首”) 及深师乌头丸( “积聚心腹胀满方一首”)。
  ⑤清热解毒,消积破癥法。此法用于治疗积聚郁而化热之证,方如范汪破积丸、顺逆丸等。
  ⑥扶正消积破癥法。此法用于久病癥瘕积聚,正气虚损者。若兼气血不足者,可用崔氏桔梗丸; 若兼阳虚者,用《延年》 人参丸或黄芪丸; 若伴气阴两虚者,可用《必效》 鳖甲丸(“癖及痃癖不能食方一十四首”)。
  综上所见,《外台》 对唐中叶及其以前有关癥瘕积聚病证的病因病机、病证分类,以及临床治疗用药诸方面进行系统地汇集,先论后方,有理论探讨,有临证施治用药,对这类病证的研究和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十一)《外台秘要方》对肢体疾病研究的贡献
  所谓肢体病证是指经络及头身四肢筋骨肌肉所出现的病证。这一类病证广泛,此处仅就《外台秘要方》 中重点记载的痹病、历节风 (白虎风)、痿病、头痛、脚气及皮肤诸疾等予以述评。
  1. 痹病
  痹病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而引起的肢体、关节、肌肉失常,症见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甚则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病机是风、寒、湿,或风、湿、热邪侵犯经脉,气血痹阻不通,筋肉骨节失于濡养所致。《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为《外台》) 无专卷之论,其内容散见于卷十四、十七、十九等相关的内容之中。
  (1)病因病机
  《外台》 载文认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风湿气多而寒气少者,为风湿痹也。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 (卷十九“风湿痹方四首”)。又说: “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共伤于人也” (卷十九 “风湿方九首”)。又曰:“此由血气虚弱,受风寒湿毒气,与血并行于肌肤,邪气盛,正气少,故血气涩,涩则痹” (卷十九“脚气痹弱方七首”)。“劳伤肾气,经络既虚,或因卧湿当风,而风湿乘虚搏于肾经,与气血相击而腰痛,故云风湿腰痛” (卷十七 “风湿腰痛方四首”)。“风痹脚弱,腰胯疼、冷”(卷十七 “腰胯疼冷方二首”)。“历节风……由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亦有血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风历关节,与血气相搏交击,故疼痛。血气虚,故汗出。风冷搏击于筋,则不可屈伸,为历节风也” (卷十四 “历节风方一十首”)。“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蓄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即彻髓酸疼,乍歇,其病如虎之啮,故名曰白虎之病也” (卷十三“白虎方五首”)。
  据上述所见,痹病的病因属于外感之邪——风、寒、湿、暑 (热) 乘虚伤人所致。就其发病机理言之,只有当人体正气不足,“血气虚”,外邪乘虚而致。此正与《九卷·邪气脏腑病形第四》 所言的邪气之 “中人也,方乘虚时” 的认识一致。导致人体正气虚的原因有因 “饮酒腠理开,汗出” 致虚者,亦有因病或劳役过度而致 “血气虚” 者,有因 “劳伤肾气,经络既虚” 者,等等。《外台》载文十分重视正虚感邪是本病发生内在病理基础的发病观。
  (2)痹病证治
  《外台》 载文将痹病分为风湿痹、冷痹、历节 (白虎) 风、筋痹、肾著诸证而分证论治。
  ①风湿痹。《外台》 载文认为,风湿痹以因致痹邪气中 “风湿气多而寒气少”者,为风湿痹也。症见关节肌肉 “拘痛”,“腰脊痛”,“关节酸痛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百节疼痛,不可屈伸,痛时汗出” 等等。此类痹证当用驱风除湿为基本治法,方用深师四物附子汤,《古今录验》 天门冬汤 (卷十九“风湿方九首”),或《集验》 独活汤 (卷十七“风湿腰痛方四首”),兼虚者用 《古今录验》 独活续断汤 (卷十七 “肾虚腰痛方七首”)。
  ②风痹。风痹是指致痹之邪中以风邪偏盛所致之病。“风痹,游走无定处,名曰血痹大易”。“风痹,肿,筋急,展转易常处。” “风痹,身躯拘痛。” 可见,缘于风性善行而数变,故以风邪偏盛所致之风痹,关节呈游走性疼痛为其辨证要点,治疗当以驱风除痹为法,方用 《千金》诸风痹方、白蔹散,《古今录验》 六生散等 (并出卷十九“风湿痹方四首”)。
  ③皮痹。皮痹,是指痹邪伤犯于皮肤,致使皮肤之营卫气血运行痹阻,症见麻木不仁者。“以秋遇病为皮痹,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则寒湿之气客于六腑也” (卷十六“气极论一首”)。偏热者以清热疏风,通痹止痛为法,方用大前胡汤 (卷十六 “气极热方三首”),偏寒者,用疏风散寒通痹止痛为法,方用黄芪汤 (卷十六“气极寒方二首”)。
  ④肌痹。肌痹,是指痹邪伤犯肌肉,致使肌肉中的营卫气血运行不畅,症见肌肉顽麻或疼痛,久则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至阴遇病为肌痹,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 (卷十六 “肉极论一首”)。偏热用麻黄止汗通肉解风痹汤(卷十六 “肉极热方四首”),偏寒用大黄芪酒 (卷十六 “肉极寒方五首”)。
  ⑤筋痹。筋痹是指痹邪伤犯于筋,致使筋急而挛,肢体拘挛不伸为特征的痹病。“此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春遇痹,为筋痹,则筋屈,邪客关机,则使筋挛,……其经络虚,春遇风邪则伤于筋,使四肢拘挛,不得屈伸” (卷十九“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五首”)。除用导引、按摩、灸疗之外,方用仲景三黄汤,《千金》 麻子汤、白蔹薏苡汤。化热者则用 《古今录验》 西州续命汤 (并出卷十九 “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五首”)。
  ⑥脉痹。“以夏遇病为脉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则食饮不为肌肤” (卷十六 “脉极论一首”)。偏热用《删繁》 茯苓汤、升麻润色消痹止热极汤(卷十六“脉热极方三首”); 偏寒用半夏消痛止极益气汤 (卷十六 “脉寒极方四首”)。
  ⑦骨痹。骨痹,是指风寒湿邪伤犯于骨,致使营养骨骼的营卫气血不通畅,症见骨节酸痛,耳鸣,面色黧黑等症者。“以冬遇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耳鸣见黑色,是其候也”(卷十六 “骨极论一首”)。偏于 “肾实热” 则用 《删繁》 干枣汤,《千金》 三黄汤 (卷十六 “骨极实方四首”); 虚寒者则用《删繁》 肾沥汤,或《千金》 虎骨酒 (卷十六 “骨极虚方七首”)。
  ⑧热痹。热痹是痹邪化热,或外感风湿热 (暑) 邪所致者,症见 “四肢壮热如火,挛急” 者,可用唐侍郎大续命汤、小续命汤 (卷十八 “大小续命汤二方”),或《古今录验》 西州续命汤 (卷十六 “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五首”)。
  ⑨肾著。肾著,是指寒湿邪气伤于肾,致使肾之气化失常,水湿停滞的病。“肾主腰脚,肾经虚则受风冷,内有积水,风水相搏,浸渍于肾,肾气内著,不能宣通,故令腰痛。其病之状,身重腰冷痛,腰 (腰原误作 ‘腹’) 重如带五千钱,状如坐水中,形状如水,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久久变为水病,肾湿故也。” 此疾以寒湿为主之邪伤于肾经所致。故治用《古今录验》 甘草汤,《经心录》 肾著散 (以上并出卷十七 “肾著腰痛方二首”)。
  ⑩历节风 (白虎病)。又称历节、历节白虎、白虎风,是痹的一种。“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热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蓄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则彻髓酸痛,乍歇,其病如虎之啮,故名曰白虎之病也”(卷十三“白虎方五首”)。若邪气郁而化热,则关节红肿,转化为热痹。因其症状游走,时作时止,故亦可归于行痹 (风痹)。治疗总以驱风除湿散寒为务,故方用 《古今录验》 防风汤,《千金》 防己汤、十枣汤,《深师》 大风引汤 (并出第十四 “历节风方一十首”),或 《广济》白虎方 (卷十四 “白虎方五首”)。若化热者,可用 《延年》 疗历节风两方 (卷十四 “历节风方一十首”)。
  (11)顽痹。 一作?痹, 是指皮肤、肌肉麻木不仁,不知痛痒,或者手足酸痛的痹证。《外台》 于卷十八中多次提到本证。治疗参照 “脚气病”。
  综上所见,《外台》 论痹虽欠全面深入,但却十分实用,基本上反映了晋唐时期关于痹病临床治疗的实际状况。所以其在论治的内容中,无论那一类痹病总有灸疗法、按摩法及导引法。诸如用 “黄狗皮裹腰” 等外治方法及内服药物进行治疗。其内服药物又有膏、散、汤、丸、酒等诸种剂型,这些内容都是后世研究、治疗痹病难得的珍贵资料。
  2.痿病
  痿病,亦称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手足痿软无力的病证。由于本病以下肢为多见,故古人常称之为 “痿躄”。临证有皮痿、肌痿、筋痿、脉痿、骨痿之不同证型。本病多因温热疾病中或病后邪热灼伤阴液,筋脉肌肉失于濡养; 或者湿热邪气渍濡浸淫,筋脉弛纵不收; 或病久损伤肝肾,精血虚损,筋骨失养; 或久病成瘀,阻滞脉络; 或损及脾胃,而致 “阳明虚,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 《素问·痿论》),此为脾胃虚损,气血化源不足而成本病。
  (1)病因病机
  《外台》 于痿病无有专论,其内容散载于“虚劳”、“脚气”、“风湿” 诸门之中。就其所述内容而言,所载有关本病发生之机理,主要有感邪与内伤两者。
  就感邪而致痿病者,认为 “风湿”之邪所伤,“若经久,亦令四肢缓纵不随……或脚痹弱” (卷十九 “风湿方九首”)。“此由血气虚弱,受风寒湿毒气,与血并行于肤腠,邪气盛,正气少,故血气涩,涩则痹,虚则弱,故令痹弱也”(卷十九“脚气痹弱方七首”)。指出外邪所伤,阻滞血脉之道,致使筋肉失于营养而生此病。
  因虚而致本病者,可因肝虚劳极而筋失所养; 或因心虚劳极而脉失充养,不能营运气血; 或因脾虚劳极,后天水谷之精亏少,不能营养肢体; 或因肺虚劳极,不能宣散精气于全身; 或因肾虚劳极,精亏髓少,骨失濡养等等。五者虽有偏寒、偏热之别,但总以精、气、血、津液虚少,皮、肉、筋、骨、脉五体失养而成本证(以上并见卷十六 “五脏虚劳”)。
  可见,痿病的形成是以感邪及五脏虚损为其形成的基本原因。
  (2)痿病辨治
  据《外台》 所载文献分析,其是以虚实为纲对痿病进行辨治的。
  ①实证治疗。“邪气盛则实”,故当以 “实则泻之” 为治疗本病的指导思想。偏于寒则用深师四物附子汤,《古今录验》 附子汤、天门冬汤、七物独活汤、薏苡麻黄汤等 (卷十九“风湿方九首”),或崔氏侧子酒 (卷十八“脚气不随方五首”),《删繁》 五味子汤等。偏热者可用《删繁》 栀子汤,《千金》 泻肾汤 (卷十六“肾劳实热方二首”),或唐侍郎大、小续命汤 (卷十八“大小续命汤中风方二首”)。
  ②虚证治疗。“精气夺则虚”,故当以 “虚则补之” 为指导思想治之。但当辨清属于何脏之虚,然后施以治疗。
  若为肝虚筋极属虚热者,用方如《删繁》 前胡泻肝除热汤,或柴胡下热汤; 肝虚筋极属于虚寒者用 《删繁》 硫黄丸、猪膏酒、真珠煎、虎骨酒、五加皮酒,《千金》 槟榔汤 (见卷十六)。
  若为心虚脉极实热者,用 《删繁》麻黄止烦下气汤、大黄泻热汤、雷丸丸等; 心虚脉极属于虚热者,用 《删繁》茯苓汤,《千金》 茯神散; 属虚寒者,用《删繁》 半夏消痛止极益气汤 (并见卷十六)。
  若脾虚肉极属虚热者,用 《删繁》生地黄煎; 脾虚肉极属于实热者用 《千金》 承气泄实热半夏汤; 脾虚肉极属于虚寒者,用 《删繁》 牛髓补虚寒丸,或人参消食八味散(并见卷十六)。
  若肺劳气极属实热者,用 《删繁》麻黄引气汤; 肺劳气极属于虚寒者,用《删繁》 厚朴汤、五味子汤、附子汤、建中汤等 (并见卷十六)。
  若肾劳骨极属实热者,用 《删繁》栀子汤,《千金》 泻肾汤; 肾劳骨极属于虚寒者,用 《删繁》 人参补肾汤; 肾虚骨极属于虚热者用《千金》 “葛根汁、生地黄汁、生麦门冬汁” 方 (以上并出于卷十六五脏虚劳门)。
  对痿病的治疗,《外台》 还记载了诸种灸疗、导引、按摩方法。虽无专论,但其治法严谨,方药变通灵活,实乃临证经验的结晶。
  3. 头痛
  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无论外感疾病还是内伤疾病,均可见此症。故《外台》 所载文献中,仅有一节专论,诸多内容则散见于诸卷之中。
  (1)病因病机
  据《外台》 所载,头痛有外感与内伤两类。
  其一,外感头痛。外感所致的头痛,是指六淫外邪所伤而得。此类有伤寒头痛,指伤寒病一二日,邪在太阳,致使太阳经气不利,故见 “头项痛” (头痛)(卷一 “伤寒” 诸门)。有 “天行” 头痛,指天行热病,病人壮热,头痛,可在天行病的各日数发生,如 “天行头痛,壮热一二日”,“二三日,头痛壮热”,“五六日,头痛” (卷三“天行” 诸门)。有温病头痛 (卷四 “温病” 诸门)。有疟疾“头痛”、“头项痛” (卷五 “疟疾方五首”)。有风邪袭头而致者,如风中于头,“头痛欲破” (卷十四 “中风及诸风方一十四首”)。如 “头面风者……谓之首风。病状头面多汗,恶风,病甚则头痛” (卷十五“头风及头痛方一十首”)。此外还有风热头痛等等。
  其二,内伤头痛。内伤头痛又有五脏虚损,痰浊等原因。有脑髓空虚致痛者,“髓虚者,脑痛不安” ( “髓虚实方二首”)。有 “骨极” 而“脑髓苦痛” (卷十六 “骨极论一首”)。产后血虚头痛(卷三十四 “产后虚热方二首”)。
  其三,还记载有目疾所致头痛,如“青盲”、“脑痛” 等 (卷二十一 “青盲及青盲方六首”)。
  其四,脑部外伤,瘀血阻滞而头痛。“忽落马堕车,及坠屋坑岸,腕伤,身体、头面、四肢、内外切痛” (卷二十九“坠落车马方六首”)。指出外伤于头时,瘀血阻滞,可致瘀血头痛。
  其五,风痰头痛。“风痰搏结,上冲于头,即令头痛。” “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其病是胸膈中痰,厥气上冲所致,名曰厥头痛” (卷八“痰厥头痛方八首”)。
  可见,头痛这一常见症状,可因外感邪气,邪伤经脉而致,此类头痛发病急,病程短,其证属实。内伤头痛则有虚有实。
  (2)头痛证治
  《外台》 所载头痛的内容之所以散见诸卷之中,其原因之一是这一症状十分常见,多种病证过程中均可出现; 原因之二是缘于《外台》 对头痛的辨证施治,不同病证所致的头痛,其治疗就必然有别。
  ①伤寒头痛,此属风寒外袭太阳之故,用仲景麻黄汤、桂枝汤治之 (卷一“论伤寒日数病源并方二十一首”)。
  ②天行头痛。天行头痛,其病属外感天行之邪而致,各阶段均可发生,故治疗当据病程日数之长短,分别用栀子汤、解肌汤、知母汤、竹茹饮、黄芩汤、柴胡汤等 (卷三 “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
  ③温病头痛。温病头痛多在 “温病一日” 发生,故用 《古今录验》 知母解肌汤 (卷四 “温病渴方二首”)。
  ④疟疾头痛。疟疾每次发作后病人辄有头痛,且疼痛剧烈,此为疟邪 (尤其是温疟) 消灼 “脑髓” 之故 (卷五“温疟方五首”)。可用《小品》 常山汤治之 (卷五“痎疟方五首”)。
  ⑤头风 (首风) 头痛。六淫风邪入中于头则引起头之血脉失常而生头痛,此病又叫首风、头风。治用《千金》 “疗头风” 诸方 (卷十五 “头风及头痛方一十首”)。
  ⑥风热头痛。风热之邪外袭,可致头部掣痛,可用 《延年》 疗头痛两方治之 (卷十五 “头风及头痛方一十首”)。
  ⑦五脏虚损头痛。指五脏虚损,精气血亏损而致的头痛。肝虚头痛者,用《删繁》 硫黄丸; 脾虚劳损者用 《千金翼》 温脾汤; 肾虚劳损,精亏脑髓空虚者,用《删繁》 人参补肾汤; 精亏脑髓空虚者,用 《删繁》 人参丸等 (并出卷十六虚劳诸门)。
  ⑧目疾头痛。多种目疾均可伴有目痛。肝开窍于目,其脉入脑结巅顶,故肝病所致目疾,常伴有头痛症状。如肝热目疾头痛者,用 《删繁》 泻肝前胡汤丸;肝虚目疾而头痛者,用 《千金翼》 补肝汤; 肝气不足,外感风寒而致头痛者,用深师鸡距丸; 青盲目痛伴头痛者,可用深师调肝散(并出卷二十目疾诸门)。
  ⑨外伤头痛。外伤于头,瘀血阻滞之头痛,可用《千金》、《近效》 诸坠损方,或《救急》 当归散,深师地黄散,范汪蹉跌膏等 (并出卷二十九“坠堕金疮” 诸门)。
  ⑩风痰头痛。若为 “痰水结聚不散,而阴气逆上,上与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即令头痛”。治用 《千金翼》 葱白汤,《备急》诸方药 (并出卷八“痰厥头痛方八首”),或 《延年》 白术丸、茯苓汤、木兰汤 (并出卷八“风痰方五首”)。
  综上所述,《外台》 所载头痛的治疗方药,内容广泛,方药灵活多样,这是对唐中期以前有关头痛的治疗用药经验的一次全面回顾和总结,然而对诸种头痛的机理分析则较肤浅。
  4. 脚气
  脚气,古又称缓风、脚弱,因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于脚而成。早期症见脚腿麻木,软弱无力,或挛急,或肿胀,或弛痿。进而可上腹攻心,小腹不仁,呕吐不食,心悸,神识恍惚。临证又有干脚气、湿脚气、寒湿脚气等不同类型。《外台》 卷十八、卷十九两章“脚气诸门” 专论此病,足见这一时期医学界对该病的重视程度及研究之深刻。
  (1)病因病机
  《外台》 所载文献对脚气病因病机的分析甚为详细。指出: “夫风毒之气,皆起于地,地之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常履之,所以风毒之中人也,必先中脚,久而不瘥,遍及四肢、腹、背、心、项也。微时不觉,痼滞乃知。” “若夏月久坐、久立湿地者,则热湿之气,蒸入经络,病发必热,四肢酸痛、烦闷。” 又云: “凡脚气病皆由感风毒所致也。” “脚气之为病,本因肾虚,多中肥溢肌肤者,无问男女。若瘦而劳苦,肌肤薄实……不可久立蒸湿等地,多饮酒食面,心情忧愦” (卷十八“脚气论二十三首”)。
  可见,脚气病的发生机理可纳之如下:
  其一,外邪侵袭。据 《外台》 所载文献,指出感受风毒、水湿之气,或湿热之邪,邪气淤阻经脉,流注于脚而成。
  其二,饮食不节。若饮酒过度,或过食肥甘,均能伤脾。脾不健运,水液停滞而化热,内生之湿热阻滞经脉,亦可形成本病。
  其三,肾虚。《外台》 指出: “脚气之为病,本因肾虚。” 所以久病伤肾或者过劳伤肾,肾虚精亏,下肢失养而成此病。
  (2)脚气证治
  脚气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外台》 载文说: “凡脚气病,皆由感风毒所致也。得此病者,多不即觉,或生无他病而忽得之,或因众病后得之。初甚微,饮食嬉戏,气力如故,当熟察之。其状自膝至脚有不仁,或若痹,或淫淫如虫所缘,或脚指及膝胫洒洒尔,或脚屈弱不能行,或微肿, 或酷冷, 或?疼, 或缓纵不随,或挛急,或有至困能饮食者,或有不能者,或见饮食而呕吐,恶闻食臭,或有物如指,发于踹肠,径上冲心、气上者,或举体转筋,或壮热头痛,或胸中忪悸,寝处不欲见明,或腹内苦痛而兼下者,或语言错乱、有善忘误者,或眼浊、精神惛愦者,此皆病之证也” (卷十八“脚气论二十三首”)。因此《外台》 所载文献则是对本病循证施治的。
  ①脚气不随。指脚气所致下肢运动障碍,不能作随意运动。方用崔氏侧子酒,或小饮子方 (卷十八 “脚气不随方五首”),或 “大、小续命汤”。
  ②脚弱无力。指恶风毒气所致,流注下肢,病人下肢软弱无力,难以站立和行走。治疗此证当据病情变化进行动态的治疗用药,《千金》 第一服麻黄汤,第二服独活汤,第三服厚朴汤,第四服风引独活汤 (卷十八“风毒脚弱痹方六首”)。
  ③不仁不能行。邪毒流注于下肢,营卫失调,“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 ( 《素问·逆调论》),故治用 《千金》 风引汤、小风引汤、金牙侧子酒汤(卷十八“不仁不能行方三首”)。
  ④脚气呕逆。若脚气邪毒上入心腹,损伤脾胃,可致脾胃失和而有呕吐、呃逆,不欲饮食者,可用文仲瓜饮方,《延年》 茯苓饮 (卷十八 “脚气呕逆不下食方二首”)。
  ⑤脚气冲心。又称脚气攻心、脚气入心。因脚气病之邪毒上攻心胸,症见心悸、气喘、呕吐诸症。故用 《广济》 洗脚渍汤外治,内服《广济》 射干丸,崔氏旋覆花汤、大犀角汤、独活犀角汤等(卷十八“脚气冲心烦闷方二十二首”)。
  ⑥脚气肿满。此由风湿毒气伤肾,不能宣通水道而致下肢肿满。可用 《千金翼》 温肾汤,文仲大麻子酒,徐王枳实散,或者外用洗脚诸方 (卷十九 “脚气肿满方二十九首”)。
  ⑦脚气上气。“此由风湿毒气,初从脚上,后转入腹,而乘于气,故上气也。” 上气,指气逆上壅,肺道壅塞所致,症见咳嗽、气喘等。方用张文仲硇砂牛膝三物散,苏恭脚气散,唐疗上气槟榔汤 (卷十九“脚气上气方五首”)。
  ⑧脚气心腹胀急。“此由风湿毒气,从脚上入于内,与脏气相搏,结聚不散,故心腹胀急也。” 故治用苏恭下气消胀方、昆布丸 (卷十九 “脚气心腹胀急方四首”)。
  ⑨脚气呕吐泄泻。此由脚气邪毒入腹,致使胃肠失调,症见 “举身洪肿,胃反,食谷吐逆,胸中气结不安,而寒热下痢 (即 “下利”) 不止。” 方用 《千金》 甘草汤、常山甘草汤、白术膏酒,崔氏独活汤,《备急》 金牙酒等 (并出卷十九“脚弱寒热汤酒方一十首”)。
  ⑩脚气痹挛。此由 “风毒搏于筋,筋为挛。风湿乘于血则痹,故令痹挛也。” 治用《千金》 石斛酒,《千金翼》防己汤 (卷十九“脚气痹挛方二首”)。
  (11)干脚气。干脚气是指脚气不肿者。此为阴虚内热,湿热、风毒从热化燥,伴有枯瘦、食少等症。故曰: “干者,脚不肿,渐觉枯燥,皮肤甲错。” 治用许仁则细辛等八味汤 (卷十九“许仁则疗脚气方三首”)。
  (12)湿脚气。指脚气病见膝胫浮肿者。多因水湿之邪阻于下肢经络而致。“此诸脚气,皆令人脚胫大,脚趺肿重,闷甚上冲,心腹满闷短气。” “湿者脚肿。” 治疗可用许仁则葶苈子等十五味丸、吴茱萸汤、侧子等十味酒 (卷十九 “许仁则疗脚气方三首”)。
  此外,《外台》 对脚气病用灸疗法亦有专门之论,亦有外用药物浸泡、外敷药物等方法。
  综上述观之,《外台》 于两卷二十八门中专论脚气,上自仲景之论,下逮中唐时期诸医家之治,尤其是两晋隋唐时期的研究成果及临床用药经验,给予了全面、详实的大成性汇集,对脚气所常见的十多种病变机理及相应的处方用药,内服外治,药物灸疗,真可谓周全详备,为后世研究此病汇集了丰富而珍贵的文献。
  肢体疾病还包括皮肤病和孔窍病,此类病证则在相关内容中予以述之。《外台》 对多种皮肤疾病予以记载,诸如瘾疹、风疹、疬疡风、白癜风、白驳风(并出卷十五)、阴边粟疮 (卷二十六)、漆疮、浸淫疮、月蚀疮、手足皲裂、疣、疣赘、疵黑子、瘢痕 (并出卷二十九)、癞、丹毒、赤丹、白丹、丹疹、赤疹、白疹、热疹、瘑(gé音戈) 疮、癣疮、干癣、湿癣、疥疮 (并出卷三十),近三十余病。
  载有五官诸疾,如眼科疾病于卷二十一有专论二十四门,此外卷二、三十六、三十八分别讨论了伤寒目病、小儿目病及药源性目病,首先将天竺国 (古印度)“地水火风理论” 引入眼科,记载各类眼病20余种,为后世研究唐及其以前眼科成就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耳、鼻、咽喉、口齿诸疾,于卷二十二列五十六门专论,其中耳疾十六门,鼻疾六门,齿疾二十二门,口唇疾病八门,舌疾三门,咽喉疾病一门,及口鼻唇舌疾病杂疗一门。至于皮肉感染化脓性疾病,则予专列述评。
  从上以痹、痿、头痛、脚气,以及皮肤疾病,五官科疾病的述评可以看出,《外台秘要方》 在肢体病证方面,客观地记载了唐及其以前医学界在此领域中,在理论上尤其是临床辨治方面的研究成就,为后世在此领域中的发展保存了珍贵的详实资料。
  (十二)《外台秘要方》对妇科学研究的贡献
  妇科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从中医学这棵参天大树中分化出来并进行自身发展,这是中医学发展历程的必然结果。这一分化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完成的。《黄帝内经》中对妇女生理病理有所论述,但有关妇科疾病的记载却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仲景《金匮要略》 从临床实践出发,于此书下卷“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 三节专论妇科三十六种常见病、多发病,载方36首,所用药物有77味。可谓是对妇科临床学具有奠基的作用。巢氏《诸病源候论》 未见专论。唐初孙氏的《千金要方》 有三卷专论妇科诸病证治,载方236首 (含灸、针等法); 《千金翼方》 有妇人病专用方药7节、针刺1节。《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 则于卷三十三、三十四计85门专载妇科的研究成果,共收载文献22家计237条。若就条目而言,援引孙氏 《千金方》 和《千金翼》 共计55条,占所引文献总条目的23.2%; 若就字数篇幅而言,引用崔氏、张文仲及 《千金方》 三者为最,共计载五十余种妇科常见病证,其中专论三首,调治方法46首,药物及灸疗处方458帖。其中理法方药齐备,病证治法全面而详实,真可谓是对唐中期以前历代医学家在妇科的相关理论及临床实践研究成果的一次大集成。唐代尤其是孙氏 《千金方》 和王氏 《外台》 两部大型书所载有关妇科研究成果,已经从理论和临床治疗方面为妇科的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因而宋代陈自明编著的 《妇人大全良方》这一妇科专著的出现也就在所必然了。所以 《外台》 在中医妇科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外台》 中有关妇科病的研究整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此以月经病、胎孕病、产后病及分娩异常等方面予以述评。
  1. 月经病
  所谓月经病,是指女子在月经来潮之时出现种种不适的病证。月经病包括月经周期异常的病证 (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有月经量异常的病证 (包括月经过多、月经过少、闭经),有伴随月经来潮而有诸如头痛、头晕、腹痛、腰痛、泄泻、呕吐、不思饮食,甚或伴见心烦、失眠、精神障碍等表现者。《外台》 于此类疾病论之简略,主要有以下数病:
  (1)月水不利
  所谓月水不利,即指月经失调,甚或闭经者。此病形成原因复杂,可因肝郁而致,可因肾亏引起,亦可因瘀血阻蔽胞宫,还可有外邪干犯于子宫者,故 《外台》 用金城太守白薇丸,益气、温阳、活血、散寒以治之( “久无子方五首”)。
  (2)漏下
  所谓漏下,是指女子月经来潮量多,行经时间长,淋漓不断的病证。此证多为脾气不足,不能统血; 或肝肾不足,不能收藏者,致使冲任不固而成。故《外台》载文曰: “经脉脏腑虚盈,男子五劳七伤,妇人阴阳隔闭,漏下赤白……宜以更生丸方”,或 “宜以补肾茯苓丸” (卷十七“ 《素女经》 四季补益方七首”)。
  (3)崩中
  《外台》 将“崩中” 分为二病,一是妇人不在经期而突然大出血不止者,认为“妇人崩中,昼夜数十行,医所不能疗”者 (《千金方》),多为血热,热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所致,此时当凉血止崩之“疗崩中方” (白蒡根、小蓟根);若为瘀血阻滞或气滞血瘀者,用 《小品》 疗崩中方(芎?) 单味治之(“崩中方一十一首”)。或《广济》 疗血崩方,《删繁》芍药散 ( “崩中去血方一十三首”)。
  二是白崩。此证多因忧思过度,劳伤心脾,因虚冷劳极伤于胞脉所致,症见阴道突然流出大量白色液体,质稀如水,或为黏液者。方用《千金方》 “疗妇人白崩中方”,或 《千金翼》 马通方以调理心脾、温中止崩 ( “崩中方一十一首”)。
  (4)带下
  所谓带下病,是指女子阴道分泌物异常的病。后世将此疾分为五色带下。《外台》 仅以脾肾不足、水湿不化论之,故以白带为主,其方用补肾健脾的 “补肾茯苓丸” 为治。
  (5)经行腰痛
  经行腰痛是指妇人肾虚,足少阴经脉失养; 或者又因肾虚受风湿侵袭; 或因瘀血阻滞。《外台》 对于此证则均在卷十七中论之,因劳损伤肾而致的肾虚腰痛,方用薯蓣丸治之,或五石黄芪丸; 若为肾虚又感风寒湿邪者,方用 《古今录验》 寄生汤,或甘草汤治之。( “杂疗五劳七伤方三首”、“腰痛方六首”)。
  就《外台》 关于月经病证的治疗而言,是以调理冲任、滋补肝肾,理气活血为基本治法。如对漏下病的治疗,认为“脏虚” 引起,故用补肾茯苓丸治之; 而月水不利,多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故用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活血为主要功效的 “白薇丸” 为治。若兼邪犯胞宫,则佐以祛邪,如 “崩中” 则以清热凉血为法以止崩; 经行腰痛是寒湿侵犯少阴,故用“寄生汤”,补肾之中兼以祛湿散寒为治。
  2. 胎孕病
  所谓胎孕病,是指女性自受孕至分娩期间所患的诸种与胎孕有关的疾病。《外台》 于此类疾病在卷三十三 (以下胎孕病资料均出此卷) 中有37门专论,其中胎孕外感病此处不予述之,仅就妇科范畴的病证予以述评。
  (1)妊娠恶阻。
  所谓妊娠恶阻,是指妇人在怀孕早期(由于胎气冲击于胃腑) 所出现的恶心、呕吐、反酸 (也谓 “噫醋”)、择食等症状者。故《外台》 说: “妇人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临证又有偏寒、偏热、偏虚之不同。偏寒者,用 《集验》 橘皮汤;偏热者,用《古今录验》 柴胡汤; 偏于气虚者,用 《古今录验》 人参汤; 偏于痰湿阻滞者,症见 “心中烦闷,头眩重,憎重饮食气,便呕逆吐闷颠倒,四肢垂重,不自胜持”,可用《千金》 茯苓丸。
  (2)胎动不安 (胎漏)。
  所谓胎动不安,是指妇人怀孕早期,因外伤闪挫,或跌打损伤,或房事劳倦,或外邪干扰胞宫,致使胎元受损而不稳固,症见阴道流血,小腹下坠,腰痛等,甚者可致流产。故曰: “妊娠数月日,犹经水时时来者,名曰漏胞。若因房室劳有所去,名曰伤胎” (“妊娠漏胞方五首”)。临床又称为胎漏。《外台》 于此多用辨证施治的原则予以治疗。若 “胎病漏,肚痛” 者,用 《广剂》 安胎方; 若 “妊娠重下,痛引腰背” 者,用 《小品》 安胎止痛汤,或胶艾汤 ( “妊娠胎动方九首”); 若“妇人妊娠动胎,腰腹痛及血下” 者,可用 《广济》 安胎方,或 《小品》 苧根汤; 若“顿仆失踞,胎动不安,伤损腰腹痛欲死,若有所见,及胎奔上抢心,短气” 者,用《集验》 胶艾汤 (“顿仆胎动方四首”)。
  (3)胎萎不长
  所谓胎萎不长,是指怀孕中期,因于外伤,或者房事损伤,或孕妇体弱而致肾气不足,不能妊养于胎元,致使胎萎不长。《外台》 用 《广济》 养胎方,《集验》 “疗妇人怀胎不长方”,或 《古今录验》 白术散方治之(“胎数伤及不长方三首”)。其治总以补肾、固摄、温养为法。
  (4)子淋
  子淋是指妇人因气虚、阴虚、实热或湿热侵犯膀胱,使膀胱气化不利,症见小便频数,淋漓涩痛为主症的病。《外台》载有《小品》 治疗此病的地肤大黄汤以泻热通淋,或《经心录》 的地肤饮。
  (5)子烦
  所谓子烦,是指妇人妊娠以后因血聚养胎,若阴血不足,或素有痰饮,复因郁怒忧思,致使气郁化火,扰乱心神,出现心惊胆怯,烦闷不安的病证。若阴血不足,“举动惊愕” 者,可用《小品》 安胎当归汤 (“妊娠随月数服药及将息法一十九首”); 若气阴不足,兼有痰湿内阻者,用崔氏半夏茯苓汤,或者 《千金》 茯苓丸; 若兼有热郁内扰者,用 《千金》 竹沥或《延效》 热闷呕吐方 (“妊娠呕吐及恶食方九首”)。
  (6)妊娠心腹痛
  所谓妊娠心腹痛者,是指妊娠期间感受寒邪,直中心腹而致此证。临床当辨其属寒、属热、属虚、属实。偏热者,用《古今录验》 术汤; 阴虚有热者,用 《千金》 生地黄方; 偏寒者,用 《古今录验》葱白当归汤。
  (7)妊娠二便不通
  妊娠大小便不通,外感热邪或邪郁化火,以至于胎热所致此证。故 《外台》说: “妊娠得病六七日以上,身热入脏,大小便不利” ( “妊娠大小便不利方五首”)。临证可用 《古今录验》 安胎除热葵子汤方主治之。
  (8) 子痫
  所谓子痫,是指妇人平素肝肾阴虚,孕后阴血更虚,阴不制阳,导致肝风内扰,虚火上炎,风炎相煽,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等症。《外台》曰: “疗妊娠忽闷,眼不识人,须臾醒,醒复发,亦仍不醒者,名曰痓病,亦号子痫病,亦号子冒,葛根汤” ( “妊娠子痫方二首”)。
  (9)子肿
  所谓子肿,指妊娠水肿胀满的病证。多因素常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当怀孕六、七个月时,胎体增长,影响气机,气不行水而成本证。《外台》 指出: “妊娠手足皆水肿”,“体肿有水气,心腹急满”,可用《集验》 方,《千金》 生鱼汤或崔氏方治之( “妊娠水气方三首”)。
  (10)滑胎及流产
  所谓滑胎,是指连续多次流产者,此多为外伤,或者素体亏虚,或孕后又犯房劳,肾气受损,而致 “落娠胎堕” 者,此可用《千金》损娠方,或《古今录验》鹿角屑豉 (“损妊方六首”)。如若“妇人怀胎数落而不结实”,成为滑胎者,可用《删繁》 黄芪散,或《经心录》 紫石门冬丸(“数堕胎方四首”) 等,以补肾固胎。
  (11)胎死腹中
  所谓胎死腹中,是指孕期因劳伤过度,或者孕妇患病,损伤胎元,而致胎儿死于腹中的病证。《外台》 于“子死腹中欲令出方一十五首”,载有数家文献,治有15首方药。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肝藏血,肝为女子先天。肾、肝、脾三脏对妇人胎孕期间影响最大,故临证中当以调理这三脏器为首务。妊娠恶阻多以肝胃不和及肝脾不调为多,故《千金》 所用药物则以疏肝和胃,或疏肝健脾为主; 胎动不安、胎萎不长多以肾虚,胎元受损,或肾虚不能养胎之故。由于先后天相互滋养,所以 《外台》 对此二疾的治疗则以补益脾肾为先。子烦、子晕、子痫则多为肝肾之虚而致,所以临证则据肝肾而致,仍体现了随证施治的主导思想。
  3. 分娩病
  《外台》 记载了唐代处理诸种难产疾病的处理方法,诸如 “逆产” (即小儿足先下,又叫立生); 横产 (“手足先出”),以及 “胞衣不出” 等。并运用 “盐摩产妇腹上” 的方法以催产 (“逆产方一十二首”)。
  4. 产后病
  产后病是指新产及产褥期中所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亡血失津。由于分娩用力、出汗、产伤或出血,致使阴血暴亡而生诸疾。二是瘀血内阻。产后瘀血浊液排泄不尽,极易产生瘀滞;或胞衣残留,或继发感染邪毒,均可导致瘀血内阻为病。三是外感六淫邪气,或饮食停滞,或过早触犯房事。由于产后气血俱伤,元气受损,抵抗邪气的能力下降,即所谓“产后百节空虚”,故稍有感触,或生活失宜,均可产生诸病。《外台》 于卷三十四 (以下引文均出此卷) 计48门专论此类病证,内容十分丰富,现仅针对其中最主要者述评之。
  (1)产后乳汁不下
  此指妇人分娩后乳汁过少或缺无者。此为分娩过程中气血消损过度所致,治当以益气养血为务,故选用 《千金》 漏芦汤、通草散、麦门冬散,或猪蹄汤 (“下乳汁方一十五首”)。
  (2)妒乳疮痈
  指产妇两乳胀硬疼痛或乳头生疮的病证。此类病证多因乳汁过盛,郁积乳内所致,甚则形成乳痈。故 《外台》 在阐述产后乳房保健时指出: “诸产生后宜勤挤乳,不宜令汁蓄积不去,便不复出,恶汁于内引热,温壮结坚,牵掣痛,大渴引饮,乳疼痛,手不得近,成妒乳”。治用《集验》连翘汤内服,外用麻草汤清洗或飞鸟膏散外敷 ( “妒乳疮痈一十四方”)。
  (3)乳痈
  乳痈是指乳汁郁积化热,腐肉成脓而成乳房化脓的病证。《外台》 指出: “乳痈大坚硬,赤紫色,衣不得近,痛不可忍。” 未成脓时,当用深师芍药散或《广济》疗乳痈方以 “疗乳痈肿,消核”,或者外用 《集验》 四物胶薄贴方、三物桂心贴方; 若已成脓,则用 《千金翼》 排脓散; 若出脓之后,可用 《必效》 丹参膏 ( “乳痈肿方一十八首”)。
  (4) 产后血晕
  所谓产后血晕,指妇女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坐起,或心胸闷乱,甚则神识不清者。此证是气血亏虚之故,因而《外台》 指出: “凡晕者,皆是虚热,血气奔进,腹中空所致”; “产后忽闷胃汗出,不识人者,是暴虚故也”; “因产血气暴虚” 之故。治疗当遵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旨,故《外台》 先以 “羚羊角”为末冲服 (“产后血晕闷方一十首”),或采用相关的急救措施以救其急,后用补血养阴之《广济》 方以治其本。
  (5)产后恶露不绝
  所谓恶露不绝是指妇人产后阴道血水连绵不断,持续在20天以上者。此多为气虚、血瘀或血热所致。《外台》 选用《广济》 方、深师龙骨丸及文仲方治之( “产后恶露不绝方四首”)。
  (6)产后身诸痛
  产事诸痛,多为瘀血未尽之故,但亦伴有气血不足,失于营养者,此类病证多为虚中夹实。故 《外台》 认为是 “腹中余血未尽,并手足疼,不下食”,用生地黄汤方,以活血化瘀,养阴益气为治( “产后余血不尽,腰脚疼及恶露不下方七首”)。心腹痛者用 《集验》 大岩蜜汤;若产后体虚,寒邪袭于心腹而痛者,当用《经心录》 蜀椒汤,以养血温中散寒( “产后心痛方三首”)。
  (7)产后虚热
  产后虚热是因分娩伤及阴血,阴不制阳而生虚热之证。故《外台》 曰: “产后虚热往来,心胸中烦满,骨节疼及头痛壮热,晡时辄甚,又似微疟”,故当滋阴养血兼清虚热,方用 《千金》 蜀漆汤方( “产后虚热方二首”)。
  (8)产后虚损
  分娩过程中,必然耗气伤血,而致“产后血脉虚,四肢羸弱,饮食减少”,故可用《千金》 增损泽兰丸、《删繁》 泽兰补虚丸治之 ( “产后虚劳方四首”)。
  (9)产后中风
  此为产后痉病,是分娩伤及阴血,阴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筋而致风动,当属于内风。《外台》 指出: “产后中风,口噤,不知人”,故用深师小独活汤、《小品》大豆紫汤 ( “产后中风方三首”)。
  (10)产后下痢
  此为分娩损伤气血,正气不足,热邪犯及大肠之故。《外台》 所载之 “痢”,含泄泻和痢疾两病。此时多为虚实夹杂,多兼有热之故。若为赤白痢者,选 《广济》 方或文仲方,或深师黄连丸(“产后赤方五首”)。方用 《广济》 赤石脂方,深师胶腊汤。亦有偏寒者,此多为素体脾肾阳虚,或分娩又损其阳,故用《千金》当归汤方。
  (11)产后淋病
  产后淋病是指妇人分娩后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或热伤血络而致血淋,或气机不通而致气淋,或湿热熏蒸而成石淋。《外台》 对于此证则以辨证施方而治之。若为热淋者,用 《广济》 治淋方;若为血淋者,用 《千金》 葵根汤; 若为石淋者,则用《千金翼》石淋汤 (“产后卒患淋方五首”)。
  (12)产后小便不禁
  此为妊娠及分娩损伤肾气,肾气虚损而不固,膀胱失于约束则成本证。《外台》 所载《小品》 二方及《千金翼》 桑螵蛸汤以治本证 (“产后小便不禁兼数方四首”)。
  (13)产后口渴
  产后口渴是因分娩而致阴血虚损,失于滋润而成,由于血能化气,故阴血亏虚,常兼气虚,治疗此证时可用 《集验》栝楼汤,或 《千金》 竹叶汤,以奏益气养阴止渴之效 ( “产后渴方二首”)。
  综上所见,《外台》 论治产后诸疾,针对产后气血不足,阴津损伤,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采用了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的灵活施治原则,实乃临证实践的经验总结。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 中所总结的那样,“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然有虚者,有不虚者,有余实者。凡此三者,但当随证随人,辨其虚实,以常法治疗,不得执有诚心,概行大补,以致助邪。”
  5. 妇科杂病
  所谓妇科杂病,是指不属于经、带、胎、产疾病范畴的妇科病。《外台》 所载此类疾病有如下几种:
  (1) 阴脱
  所谓阴脱,是指妇女子宫下垂,甚则脱出阴道口之外者,又称“阴挺”。多因分娩用力太过,或素体脾肾不足,以致肾失固摄,脾气下陷而成。《外台》 用《古今录验》 内服方,及阴道栓塞方。亦用《集验》 熨方 ( “产后阴下脱方六首”)。
  (2)积聚
  所谓积聚,是指生于妇人下腹部的结块,伴有或痛、或胀、或出血、或不孕者。《外台》 称有 “八瘕”、“积聚”、“石瘕”、“肠覃” 之名。并予以辨证施方而治之。
  “黄瘕者,妇人月水胎下,若新伤坠,血气未止……令人病苦四肢寒热,身重淋露,卧不欲食,左胁下有气结牢,不可得仰,苦病腰背相引痛,月水不利,则善令人不产,少腹急,下引阴中如刺,不得小便; 或时寒热,下赤黄汁。病若如此,令人无子。疗当刺关元、气冲,行以毒药,有法疗,瘕当下即愈矣。” 皂荚散导之方治之。
  “青瘕者,妇人新生未满十日起行,下以汤浣洗太早,阴阳虚……令人苦寒洒洒入腹中,心腹烦闷沉淖……手足肿,面目黄,大小便难,其候月水不通利,或不复禁,状如崩中。” 方用 “疗青瘕导药,纳入阴道中治之”。
  “燥瘕者……大如半杯……月水闭塞,大便涩难。有此病者令人少子。疗之以长针,按而刺之法度”,内服“疗燥瘕方”。
  “血瘕者……少腹里急苦痛,背膂疼,腰腹下痛,阴里若生子风冷,子门僻,月水不时,乍来乍去。” 方用 “崔氏疗妇人血瘕痛方”。
  “脂瘕者……月水乍来乍去,不如常度,大小便血不止。有此病者,令人无子。疗之当刺以长针。” 方用 “疗脂瘕方”,或阴道栓药。
  “狐瘕者……令人月水闭不通,少腹瘀滞,胸胁腰背痛,阴中肿,小便难,胞门子户不受男精。” 可用 “疗狐瘕方” 治之。此外还有蛇瘕、鳖瘕,各有治方( “八瘕方一十二首”)。
  肉癥者,为 “血聚腹中生肉癥,筑筑如物,此呼为癥气,脏寒所致”,症见“妇人脐下结坚,尤如杯升,月经不通,寒热往来,下痢羸瘦”,可用 《集验》 疗癥方或《删繁》 生地黄煎、破血丸治之( “肉癥方二首”)。
  (3)阴蚀疮
  又叫 “阴疮”。指妇人阴户肿痛,甚则化脓溃烂流黄水者。此病多为湿热下注于阴,或不洁性交,或邪毒浸渍之故。《外台》 用 《千金》 “疗阴蚀疮方” 内服,以清热燥湿解毒为法。外用崔氏洗搨方。认为此病是 “疳食下部” 者,用崔氏“疗疳方”,或《古今录验》 狼牙汤方( “阴蚀及疳方八首”)。
  (4) 阴痒
  阴痒指妇人外阴及阴道瘙痒不堪,难以忍受的病证。此病多为肝经湿热下注,或肝肾阴虚,虚风内扰之故。《外台》 认为湿热生虫而成。治用《广济》 “疗苦产门痒无计方”,崔氏 “疗阴痒痛不可忍方”。并有数首外洗方,总以诸利湿热,杀虫止痒为务。
  (5)不孕症
  不孕症是指妇人婚后二年未孕,且性生活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者。《外台》将不孕症分为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两种。卷三十三所载 “妇人立身已来,及断诸久者不产” ( “求子法及方一十二首”),即指原发性不孕。认为不孕症的基本病机有以下几点: 一是肾精不足不孕。二是肝肾亏虚,冲任虚损不孕; 三是久病精血衰少不孕; 四是瘀血阻滞胞宫不孕; 五是肾阳不足,宫寒不孕; 六是寒湿内犯胞宫不孕。
  《外台》 于不孕症的治疗分为内外两法。其中内治法有:
  ①补肾填精法。此法适应于肾精不足,难以结成胎元而致不孕者,方用《千金》 七子散 ( “求子法及方一十二首”)。
  ②补肾育宫法。此法适用于久病劳伤,精血衰少,胞宫失养而难以成孕者,方用《广济》 白薇丸 (“求子法及方一十二首”)。
  ③温肾暖宫法。此法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胞宫失于温煦而宫寒难孕者,方用《广济》 紫石门冬丸(“求子法及方一十二首”),《广济》 地黄汤、《千金翼》 白薇丸、《经心录》 茱萸丸方( “久天子方五首”)。
  ④逐瘀荡胞法。此法适用于瘀血阻滞胞宫,或邪犯子宫而难成孕者,方用朴硝荡胞汤。
  外治法有阴道纳药法。此法具有散寒邪,温胞宫,用于治疗胞宫虚寒所致的不孕症。方用《广济》 内灸丸,《千金翼》坐导药方,《延年》 坐药方等(“求子法及方一十二首”)。
  综上所述,所谓妇科杂病,是指妇人所患之病不属于经、带、胎、产疾病的范畴,但又与女性生理特点有密切相关的疾病。《外台》 所载的诸种此类疾病,在论治方面,治疗手段灵活多样。有内服药物,有外洗方药,有局部热敷方,有局部贴敷方,有阴道栓塞剂,有阴道冲洗剂等。足见 《外台》 所载方药,属于古人临证用药的真实记录,对后世研究此类疾病的临证治疗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6. 妊娠逐月养胎法
  中医学在十月胎孕期的逐月养胎思想肇始于晋代王叔和的 《脉经》,其中有妇人妊期十个月各有一条经脉充养的记载,如 “妇人怀胎,一月之时,足厥阴脉养;二月,足少阳脉养; 三月,手心主脉养;四月,手少阳脉养; 五月,足太阴脉养;六月,足阳明脉养; 七月,手太阴脉养;八月,手阳明脉养; 九月,足少阴脉养;十月,足太阳脉养。” 充养胚胎的各经脉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一月、二月为木,依次类推,九月、十月为水。后来,在北齐徐之才的 《逐月养胎》 中正式提出这一思想,并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唐·孙思邈的 《千金方》 及王焘的《外台》 均有继承与发扬。《外台》 第三十二卷第四门 “妊娠随月数服药及将息法一十九首” 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逐月养胎思想,现加以详述。
  (1)依五行所主胎月调节饮食、起居、情志
  ①木行主时。五行学说认为 “木曰曲直”,具有生长、发育、生发的特性,这正是对新生形态主要特征的描述。妇人“妊娠一月,名始胚”,“妊娠二月,名始膏”,是儿在胎中发育的初始阶段,此时,精气初结,尚未定型,故一月强调“寝必安静,无令恐畏”,二月注意 “无食辛臊,居必静处,男子勿劳……当慎护惊动”,以合肝木柔和春养之气。
  ②火行主时。“火曰炎上”,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是事物向上运动发展的主导,这是对上升形态事物的描述。妊娠三、四月正是胎形初定,赖气血而生长发育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安胎思想不但表现在起居、情志的调节上,如 “妊娠三月,……手心主内属于心,无悲哀,无思虑,无惊动”,还有 “妊娠四月,……静形体,和心志”,更体现在对饮食摄入的重视,为此期胎儿的迅速生长补充必要的水谷精气,如文中所说: “妊娠四月……其食稻粳,其羹鱼雁,是谓成血气以通耳目,而行经络。”
  ③土行主时。“土爰稼穑”,具有繁殖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此时是事物波浪式发展的一个波的顶峰阶段,就胎儿的发育而言,此期胎儿大形已定,处于快速生长即将回落的稳定时期,因其仍处于生长的极期,故五月仍应注意 “养气,以定五脏”,如 “妊娠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气,晏起,沐浴浣衣,深其居处,必厚其衣裳,朝吸天光,以避寒殃,其食稻麦,其羹牛羊,和茱萸,调以五味”。因胎儿发育以趋于稳定,故 “妊娠六月……身欲微劳,无得静处,出游于野,数观走犬马”。
  ④金行主时。“金曰从革”,具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此时事物的发展速度减慢,胎儿在此期其生长减缓,渐趋成熟,故孕妇可 “劳身摇肢,无使定止,动作屈伸以运血气”; 又因 “妊娠七月,始受木精,以成骨”,孕妇 “自此后居处必燥,饮食避寒,常食粳稻,以密腠理,是谓养骨而坚齿”。“妊娠七月,手太阴脉养”,而 “手太阴内属于肺,肺主皮毛,七月之时儿皮毛已成”,应固护肺气,温养护卫肌表,即当注意 “无大言,无号哭,无薄衣,无洗浴,无寒饮”。“妊娠八月,胎受土精,以成肤革”,孕妇应“和心静息,无使气极,是谓密腠理,光泽颜色”,又因 “手阳明,脉养”,故“无食燥物”,以防大伤便秘。
  ⑤水行主时。“水曰润下”,具有滋润、向下、寒冷的特性,代表事物发展的停止,即成熟,蕴育着下一轮生长发育的开始,故“妊娠九月” ……孕妇当 “饮醴食甘,缓带自持而待之,是谓养毛发,多才力”,即孕妇在此期饮食应富于营养,为胎产贮纳精气,从容迎接新生命的诞生。此期为足少阴脉养,“足少阴内属于肾,肾主续缕,九月之时儿脉续缕皆成”,孕妇 “无处湿冷,无著炙衣”。妊娠十月乃瓜熟蒂落之时,孕妇 “但俟时而生”。
  (2)据胎月不同安胎方药各异
  《外台》 中随月安胎思想不仅表现在随月而调节饮食起居情志方面,更表现在随月安胎用药的不同。
  首先体现在“若曾伤某月胎”,随月而施用预服方药,具体内容如下:
  “若曾伤一月胎者,当预服补胎汤方”; “若曾伤二月胎者,当预服黄连汤方”; “若曾伤三月胎者,当预服茯神汤方”; “若曾伤四月胎者,当预服调中汤方”; “若曾伤五月胎者,当预服安中汤方”; “若曾伤六月胎者,当预服柴胡汤方”; “若曾伤七月胎者,当预服杏仁汤方”; “若曾伤八月胎者,当预服葵子汤方”; “若曾伤九月胎者,当预服猪肾汤方”。
  各月所用方药不同的实质,是因为胎儿生长发育状况及孕妇临床表现不同所致。如 “若曾伤三月胎者,当预服茯神汤方”,因三月手心主脉养,况此期胎儿生长发育速度加快,故用 “茯神汤” 以益气养血安神,该方组成为 “茯神 丹参 龙骨各一两 阿胶 当归 甘草炙人参各二两 赤小豆二十一粒 大枣十二枚擘”。方中的茯神宁心安神,龙骨镇惊安神,人参大补元气,安神增智,大枣益气养血安神,甘草有益气清热的作用,丹参、阿胶、当归共奏养血活血之效,赤小豆利水消肿,利湿退黄,以使该方补而不滞。
  其次表现在随月针对胎动不安而施的安胎方不同。如 “妊娠一月,阴阳新合为胎……卒有所下,当预安之,宜服乌雌鸡汤方”; “妊娠二月……艾汤主之方”;“妊娠三月……雄鸡汤方” 等等。各方所主临床表现中或有 “卒有所下”,或有“胎动不安”,或“卒有所动不安”,病情较前者稍重,因各月伴随胎动不安的临床表现不同而辨证施方,同时考虑胚胎在各月借以长养的经脉不同。
  以上是 《外台》 中随月安胎思想的体现。但是尽管孕期各月胎儿生长情况各异,孕妇临床表现不同,从而各月所用安胎方药有异,然而各月的共同特点都是孕期,从而决定了孕妇体内脏腑气血易虚的特点。这一点在所用安胎方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备急千金要方》 记载: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有毒无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外台》 中所用安胎方共计18首,绝大多数方药为上药,极少用到下药,针对此期孕妇体质的特点,以补为主。例如: 18首方剂中,甘草 (上药) 使用16次,《药对》 云: “虚而多热用甘草”; 使用生姜 (上药) 14次,《药对》 云 “虚而痰复有气,加生姜”; 11首方中出现人参 (上药),《药对》 云: “虚而欲吐,虚而不安加人参”;使用麦门冬 (上药) 10次,《药对》 云:“虚而口干加麦门冬”; 大枣 (上药) 出现9次,《药对》 云: “虚而多气 (上药)兼微咳加大枣”; 当归 (中药) 9次,《药对》 云: “虚而冷加当归”; 芍药 (中药) 8次,阿胶 (上药) 8次; 白术 (上药) 8次; 黄芩 (中药) 5次,干地黄(上药) 5次; 芎? (上药) 4次; 柴胡(上药) 3次; 半夏 (下药) 3次; 厚朴(中药) 3次; 干姜 (中药) 3次; 茯苓(上药) 2次; 麻黄 (中药) 2次。当然,对孕妇使用药方应当突出以补为主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无病不可妄用补剂,以防补而壅滞,酿生他病;二是针对孕妇病情,可用毒药攻邪,但在孕期攻邪应果断用药,恰当运用攻伐之品,如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 中云:“黄帝问: 妇人重身,毒之何如? 岐伯曰: 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帝曰: 愿闻其故何谓也? 岐伯曰: 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总之,《外台》 中的对孕妇按月调理饮食起居、情志和随月安胎处方用药体现了中医学的逐月安胎思想。其实质是建立在临床实践基础上。这是根据胎儿发育阶段及孕妇临床表现而实施的安胎法,理论上体现了中医学整体思想和恒动思想。由于中医的逐月安胎法主要借助饮食、起居、情志以及中药调节,安胎而不动胎,所以在胎孕这一特殊时期更能发挥它的优越性,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从以上对《外台》 卷三十三、三十四相关内容述评可以看出,王焘在继承唐初孙思邈研究妇科学相关理论和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又补充了 《崔氏方》、《素女经》 大量的 “产乳” 等理论研究的相关内容。对于经、带、胎、产、妇人杂病方面,收载了二十多家临床治验方药。这些内容不但总结了唐中期以前妇科学在理论和临证治疗的成就,同时也对宋以后妇科的学科分化奠定了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学基础。
  (十三)《外台秘要方》 对儿科学的贡献
  关于儿科病证,早在 《内经》 中就有所记载,至汉代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 已能用方药治疗多种小儿疾病。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 中对儿科相关病证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惜其有论无方,缺乏必要的临床总结。唐代孙思邈所著 《备急千金要方》 卷五“少小婴孺” 中专论儿科病,但仅有9门,载方324首。而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 中卷三十五,三十六为儿科专卷,共计86门,论84首,收载方药414站。它对中唐时期以前有关的儿科常见疾病及小儿养护方法进行了全面详实地收载,有论有方,是对此前医学界在儿科领域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为宋以后儿科成为独立临床分科,奠定了理论及临床治疗的基础。本文仅就《外台》 对儿科学发展中的贡献述评如下:
  1. 为儿科的学科分化奠定了临床实践基础
  《外台》所载文献集唐以前儿科研究之大成,为后世儿科临床分科及相关论著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书中所引文献,共15家,约454条。其中著作大多散佚,而它却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为儿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正如前所述,在唐以前的著作中,对小儿疾病还未单列出来专门论述,就连《诸病源候论》 中也是有论无方;在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 中只有一卷专门论述儿科疾病,且涉及病种有限; 而《外台》 中已用两卷专门论述儿科病证,涉及病种70余种,载方414首。它保存了晋唐之间多已散佚的有关儿科方面的方书史料,为宋代钱乙所著的现存第一部儿科学专著 《小儿药证直诀》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对儿科学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 详析儿科发病原因
  《外台》 载文对儿科病的病因进行了深刻而全面地分析。其认识符合病因分类规律,对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外台》 将小儿病因归纳为六个方面:
  (1)外感六淫邪气
  在外感病因中以风、寒多见,如卷三十五小儿将息衣裳厚薄致生诸痫及诸疾方并灸法二十八首中 “凡小儿所以得风者,缘衣暖汗出,风因而入也”。又卷三十六中 “五味子汤,主小儿风冷入肺,上气气逆……” 还有小儿天行病为感受疫疠之气而发。
  (2)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所致疾病。如小儿惊夜啼方七首中 “小儿因宿乳不消,腹痛惊啼,牛黄丸方”。
  (3)情志内伤
  七情内伤致病见小儿惊痫惊悸、小儿惊夜啼及小儿客忤病。如 “惊痫者,起于惊怖先啼乃发作,此惊痫也”。
  (4)病理产物致病
  如痰饮、瘀血。见卷三十五小儿痰结方二首及小儿癥瘕癖方六首。
  (5)外伤及其他因素致病
  如小儿火灼疮及小儿误吞物、小儿囟开不合、小儿解颅、小儿齿不生、小儿肠道寄生虫病等。
  (6)先天因素
  如由胎传引起的小儿痫证。见卷十五疯癫方七首“又人在胎时,其母卒大惊,精气并居,令子发癫”。
  3. 详名儿科病证分类
  《外台》 在病证范围方面,该书对小儿常见病大都涉及,其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书中论述小儿诸疾86门,可分为外感、内伤及杂病。
  外感病包括小儿中风、小儿咳嗽、小儿咳逆上气、小儿伤寒、小儿天行病等;
  内伤病包括小儿诸黄、诸淋、痫症、惊悸、大小便不通、诸痢等;
  杂病如小儿齿不生、小儿解颅、小儿头汗及盗汗、小儿夜啼等。
  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它已涉及到儿科的呼吸系统疾病 (如小儿咳嗽);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如小儿食不下、小儿哕、小儿吐痢); 五官科疾病 (如小儿重舌、小儿咽喉生疮、小儿鼻塞、小儿眼赤痛等); 皮肤科疾病 (如小儿头疮、小儿浸淫疮、小儿火灼疮、小儿风疹瘙痒等病); 寄生虫病 (如小儿蛔虫、小儿蛲虫及寸白等病); 及生长发育异常引起的疾病 (如小儿囟开不合、小儿解颅、小儿齿不生等病)。其论述的儿科疾病之多,范围之广,分类之细,方药之多是前世方书所不可比及的,同时,它也为后世儿科专著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4. 丰富多彩的儿科病证治疗
  《外台》 在儿科病证治疗方面,除了汤药的内服,还配合多剂型、多渠道给药以及其他治疗手段的应用,是其突出的特点。
  首先,其用于治疗的汤药,具有药味少、药性平和及剂量轻的特点。其中大多数药方只有六七味中药,最多为十五味,且只有一方。应用一味药物的汤剂多达45首。而且还用了食疗,如小儿哕方中“以羊乳一升,煎减半,分五服,无,用牛乳代之”; 其次,除了采用汤药,还根据小儿给药特点,制成了丸、散、膏、丹、栓等剂型给药,如治疗小儿咳逆上气的杏仁丸; 治疗小儿大便不通,用蜜炼为丸,纳入肛中; 治疗小儿心腹热的丹参赤膏; 治疗小儿寒热及赤气中人的猪蹄散方。除了内服药物外,还采用了大量的外治方法,这些方法有:
  (1)药物的局部外敷
  见小儿眼赤痛方八首中 “取羊子肝,薄切,以井花水浸,以贴之,妙。”
  (2) 中药煎汤外洗
  如育儿法中疗小儿寒热,不佳,不能服药,六物莽草汤浴儿。
  (3) 中药点眼
  如疗小儿眼赤痛,以人乳浸黄连点之。
  (4) 中药灌肠
  见小儿疳痢方中 “疗大人、小儿久痢或疳方; 豉三升,葱白一握,桃叶一握,盐二十颗,苦参五寸,青黛一抄,上六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仰卧,灌下部中,极妙”。
  除此以外,灸法在方中的大量采用,推广了灸法在小儿治疗中的作用。该书直接在条目中标明采用灸法的有两处,方中采用灸法的有十门,灸方33首。由此可以看出,灸法在这一时期已被大量采用。
  5. 切合实际、简单适用的小儿养护方法
  《外台》 中除记载了大量简、便、易、廉的方药外,还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及护养进行了论述。
  书中涉及此内容的有九门之多,它总结了唐以前劳动人民护养小儿的实践经验。如对新生儿的衣着,提出要采用柔软吸水的棉织品,并不宜穿太厚。如 “一晬之内,儿衣皆须用故绵帛为之,善。儿衣绵帛特忌厚热。慎之! 慎之!”; 对小儿饮食要饥饱有节以免伤及脾胃。如“乳儿不用太饱,饱则令吐……如是十反、五反,视儿饥饱以节度之”; 对乳母的选择,书中还专门进行了论述: “乳母者,其血气为乳汁也。五情善恶,悉血气所生,其乳儿者,皆须性情和善,形色不恶,相貌稍通者。” 书中又云: “凡小儿初受气,在娠一月结胚,二月作胎,三月有血脉……生后六十日,目瞳子成,咍笑应和人; 百五十日任脉生,能反覆; ……三百日髌骨成,何独倚; 三百六十日为一期,膝骨成乃能行。” 并认识到 “此其定法若有不依期者,必有不平之处”。这与现在对婴儿生长发育的认识是一致的,是具有科学性的。
  另外,对小儿变蒸认识,提出了有大、小变蒸之分。认为变蒸是小儿生长发育过程的正常现象,可不予治疗。只有当变蒸过剧,或兼感天行病时,才予药物治疗。但主张不宜灸刺,并指出变蒸规律为“凡蒸平者,五日而衰,远至七日,九日而衰”。论后还附有治疗变蒸方两首 (黑散方、紫丸方),其用药指征、服药方法及禁忌,均详细记录。
  综上所述,《外台秘要方》 对儿科学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贡献是显著的。它为宋代所著现存第一部儿科学专著的完成,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它的出现为宋以后儿科成为独立的临床学科,从理论到实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书中所载方药,大多简便易行,临床验证有效,至今仍在采用。但因作者所处时代的局限,其中难免有所瑕疵,我们应在学习和临床应用时加以注意。
  (十四)《外台秘要方》 对外科学研究的贡献
  中医外科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就学会了用草药涂敷治疗一些简单的外科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外科病的治疗方法也日渐丰富,在《内经》、《礼记》、《甲乙经》、《金匮要略》 等书中均有记载。到唐代,外科病的治疗方法已相当丰富,这在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方》 中有充分的反映。《外台秘要方》 收录了 “上自炎昊,迄于盛唐” 约66家方书撰写而成,全书共40卷1104门,录方6756余首。其中属中医外科外治法的有1200余方,其方法之多,所涉范围之广,可谓空前。其所涉及的外科疾病有: 瘿、瘤、瘰疬、瘘、痈疽、石痈、附骨疽、瘭疽、缓疽、发背、腋臭、金疮、癞等数十个病种。所录方药既有内服之方,又有外治之剂。现就其所载主要病种予以述评之。
  1. 瘿
  瘿,是以颈部生肿块,色红而高突,或蒂小而下垂,有如樱络之状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与水土因素有关,或因忧思郁怒,肝郁不舒,脾失健运而致气滞痰凝于颈部而成。《外台》 卷二十三用四门(节) (以下引文均出此卷) 专论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
  (1)病因病机
  《外台》 指出: “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亦由饮沙水,沙随气入于脉,搏颈下而成之。” “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 由是可知,瘿病成因有二: 一为水土因素所致;一为七情内伤,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滞痰凝而成。
  (2)辨证及治疗
  瘿病依病因可分为石瘿、劳瘿、泥瘿、忧瘿、气瘿 (“五瘿方八首”)。根据病因、病机、症状又可分为石瘿、气瘿、血瘿、肉瘿、筋瘿五种类型。无论哪一种分型,总以痰气交阻为其基本病机,因此在治疗上,行气化痰软坚是基本大法,而以海藻、昆布为代表的化痰散结药是最常用之品。如 《肘后》 海藻酒方及又方,《深师》 疗瘿方及又方,《崔氏》 海藻散,张文仲《隐居效验》 疗瘿方,《古今录验》 疗瘿海藻散及小麦汤,《广济》 昆布丸、疗瘿细气方,崔氏又方,《必效》 主气瘿方,范汪疗五瘿方,《千金》 疗石瘿、劳瘿、泥瘿、忧瘿、气瘿方,《千金翼》 五瘿方等均以海藻、昆布为其方剂之主药。这一对瘿病病因及治疗的认识,在当今瘿病的论治中仍占主导地位。
  此外,灸疗也是治瘿的一种常用外治法,其所灸穴位有: 风池、发际、大椎、大杼、颈冲、肺俞、云门、天府、冲阳、天瞿、通天、中封、耳后发际、胸堂等。
  2. 瘤
  瘤,是以体表肿物,大如梅、李,日久渐增,界限分明,色白肿痛,甚则破溃化脓为特征的疾病。其病程较长,多属阴症。多因七情劳欲,复感外邪,脏腑失调,生痰聚瘀,气血凝结而成。对其治疗总体上按瘿病法治,同时辅以外治法,如《深师》 疗瘤脂、细瘤方,先以此方配药外敷瘤上去腐拔脓; 然后外敷生肉膏,以生肌敛疮。此外,《千金翼》 疗瘤病方及白瘤又方、《千金》 陷肿散等均属外敷疗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 《外台》 中已记载用结扎法治疗外科疾病,如 《千金翼》 白瘤方即是 “先极瘙刮,以绳缚之即愈”,此法一方面可阻断血络,使赘瘤失去营养而坏死脱落; 另一方面通过结扎可阻止毒邪的走散蔓延,至今仍被临床使用。
  3. 瘰疬
  瘰疬,又名鼠瘘。是指颈、项、腑、胯间的结块,初起如豆,数目不等,无热不痛,后渐增大串生,渐觉疼痛,结块粘连,推之不移,溃后脓汁稀薄,或夹有豆渣样物,此愈彼起,久不收口,则形成窦道或漏管。本病多因肺肾阴虚,肝气久郁,虚火内灼,炼液为痰,或受风火邪毒而致。《外台》 卷二十三用七门 (节) 专论其病因病机、辨证治疗。
  (1)病因病机
  《外台》 认为: “此由风邪毒气,客于肌肉,随虚处而停,结为瘰疬。” “此皆鼠瘘,寒热之气也,稽留于脉而不去者。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 指出瘰疬成因有二: 其内因为脏腑虚弱; 外因为风邪毒气、寒热之气侵袭,致气滞痰凝而成。
  (2)辨证及治疗
  《外台》依据瘰疬的兼症,将其分成六型治疗。
  ①瘰疬兼寒热。对于此型的治疗,《外台》 指出: “请从其末,引其本,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 以理气化痰为主,兼以清热或散寒,所录之方有 《广济》 疗瘰疬丸、疗瘰疬方,《刘涓子》 疗寒热瘰疬散,《千金》 疗瘰疬方及疗寒热瘰疬散。在内服方药基础上,可兼用外敷或灸疗,其外用药有狼粪灰、马齿苋猪脂膏; 所灸之穴有耳后发际、背两边腋下后文上。
  ②瘰疬结块坚硬。此型的治疗,以扶正祛邪兼用,同时辅以外治法,辑录之方有《广济》疗瘰疬结核令消散方、《肘后》疗颈下瘰疬方及又方以及 《广济》疗瘰疬息肉结硬薄方。
  ③瘰疬兼恶核。恶核多因风热毒邪搏于气血,复被风寒侵袭而致,以肉中结块疼痛,推之可移,发热恶寒为主症。对于瘰疬兼恶核的治疗,《外台》 辑录的方剂总以行气化痰散结为法,兼以清热燥湿或散寒祛湿,其方如 《文仲》 五香连翘汤,《延年》 丹参汤、玄参汤。此外尚有用《延年》 丹参膏摩患处,内外兼施。
  ④瘰疬兼痈肿。对于此型的治疗,《外台》 多以清热化痰散结为法,方如《经效》 犀角丸及又方、《集验》 疗寒热瘰疬散; 亦兼用 《经效》 大黄膏或《集验》 陵鲤甲外敷患处。
  ⑤瘰疬及鼠瘘。瘰疬、鼠瘘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瘰疬系指结块未溃者;鼠瘘则指结块已溃,久不收口,形成窦道或漏管者,多见于瘰疬之后期。对瘰疬已形成鼠瘘者,《外台》 辑录之方,既有内服化痰散结之范汪疗颈鼠瘘累累者方、《集验》 疗寒热瘰疬散及疗鼠瘘方、文仲疗瘰疬方及又方、《救急》 疗鼠瘘久不瘥方; 又有外敷之《集验》 疗鼠瘘及瘰疬膏,以及槲叶炒盐熨法; 还有范汪之猪椒熏蒸法及鼠头猪脂膏外敷兼灸法。
  ⑥瘰疬兼毒肿。瘰疬兼毒肿者,病情较重,传变迅速,对此,《外台》 指出: “毒气,苦肌肉中肿痛,结脉寒热,如瘰疬,痛不可近,急者数日杀人,苦心烦闷,便当急速与汤。” 由是可知,对于此型的治疗当迅速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其方如崔氏大五香汤及五香汤,《经心录》 之射干汤、升麻汤。
  对于瘰疬的治疗除上述六型外,《外台》 特用一门专论灸疗,足见其在瘰疬治疗中的重要性,其所载灸法既又直接灸腋下患处、五里、大迎; 又有以生章陆根或葶苈、豉为饼的间接灸法。
  4. 瘘
  瘘,即瘘管,指疮破久不收口,成管流脓水,以瘰疬破溃、肛周脓肿成瘘最多。多因热毒瘀结,气血亏虚,荣卫运行失司而成。《外台》 卷二十三专论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论治。
  (1)病因病机
  《外台》 依据瘘的病因、症状、发病部位及与脏腑的关系,将其分为九种类型,即狼瘘、鼠瘘、蝼蛄瘘、蜂瘘、蚍蜉瘘、蛴螬瘘、浮沮瘘、瘰疬瘘、转脉瘘。总括其病因不外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为情志内伤,狼瘘、蛴螬瘘、浮沮瘘之形成均与情志密切相关; 其二为饮食不洁,鼠瘘、蝼蛄瘘、蜂瘘、蚍蜉瘘的形成均与饮食不洁之物有关; 其三为起居失宜,瘰疬瘘、转筋瘘多因起居不慎而成。其病所涉及的脏腑为: 狼瘘根在肺,鼠瘘根在胃,蝼蛄瘘根在大肠,蜂瘘根在脾,蚍蜉瘘根在肾,蛴螬瘘根在心,浮沮瘘根在胆,瘰疬瘘根在肾,转脉瘘根在小肠。
  (2)辨证及治疗
  《外治》 对瘘的治疗既有统治之法,又有分治之方。其统治方中内服之方有《广济》疗瘘有九种不过此方、《集验》疗瘘九种方、《崔氏》 疗九种瘘方、《肘后》 通治诸瘘方及又方。在分型论治中其内服之方有 《千金》 疗狼瘘的空青主之,商陆为佐方; 疗蝼蛄瘘的荏子主之,枯梗为佐方; 疗蚍蜉瘘的礐石主之,防风为佐方; 疗蛴螬瘘的矾石主之,白术为佐方; 疗瘰疬瘘的雌黄主之,芍药为佐方;疗转脉瘘的斑猫主之,白芷为佐方以及《刘涓子》疗鼠瘘又方、张子仁疗鼠瘘要方、《深师》 疗鼠瘘方、《肘后》 疗蜂瘘方。
  由于瘘病的特殊性,其外治法及方剂极为丰富,其法有外敷法、外涂法、油膏法、药捻法、药物填塞法、熨法等。外敷法方如 《刘涓子》 疗鼠瘘又方; 《千金》疗蜂瘘的雄黄主之,黄芩为佐方; 《千金》 疗浮沮瘘的地胆主之,甘草为佐方;张文仲疗鼠瘘方; 《刘涓子》 疗瘘众方不瘥效验方。外涂法方剂有 《刘涓子》 疗鼠瘘方、《深师》 疗鼠瘘又方、《古今录验》 疗鼠瘘麝香涂方。油膏法方剂有《千金》 疗鼠瘘,疮瘥复发及不愈,出脓血不止方; 《备急》 疗瘘生肉膏方。药物填塞法方剂有 《千金》 疗蝼蛄瘘又方,《刘涓子》 疗瘘生肉膏方,《备急》 疗诸瘘方。药捻法方如 《深师》 疗鼠瘘又方。熨法方有《千金》 疗蜂瘘方,《必效》 疗诸瘘方。
  对于一些难治性瘘,则多采用药物内服与外敷 (或涂) 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其方如《千金》 疗鼠瘘之狸骨主之,知母为佐方; 《千金》 疗鼠瘘方; 《备急》、《刘涓子》 鼠瘘方; 崔氏疗瘘方; 《肘后》通治诸瘘又方。
  综上所述,可知瘘病之复杂及 《外台》 辑录方、法之丰富,其所录之方在当今外科治瘘中仍为常用之法。
  5. 痈疽
  痈疽,指气血为毒邪所阻滞,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疡。疮面浅而大者为痈,疮面深而恶者为疽。《外台》 卷二十四、三十七对痈疽的病因病机、鉴别诊断及十六种痈疽的发病部位、症状、预后及治疗方法作了详尽的论述。
  (1)病因病机、鉴别诊断及预后
  对于痈疽的病因病机,《外台》 指出: “人之肉也,则脾之所主; 人之皮肤,则肺之所管。肌肉受病,皆由滋味与衣服,衣服厚暖则表之呼寒,滋味失度则腑脏皆热。腑脏既拥,则血脉不流; 血脉不流,则毒气偏注,凑于俞穴; 俞穴之所,阴阳会津承虚伏守,必煮其血,血败即渍肉,肉腐而成脓。实则为痈,浮则为肿也。若兼肾肝虚热,遂成疽、成疬矣。……凡痈发生,皆由自召,一呼吸失度,二喜怒不调,三饮食愆时,四阴阳乖候,犯此四者,则六腑不和,荣卫不利,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血伤寒则涩,气伤热则益。气则为火,血则为水,水火相搏,遂形痈疽。” “勿食不成核之果,勿食和污粒之食,皆为疮痈。” “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肌肤于骨髓,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纯盛,下陷肌肤筋髓骨肉,内连五脏,血气竭尽,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 明确指出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情志内伤乃痈疽之成因,而上述因素所致之荣卫不和,气血瘀滞,郁而化热,热盛肉腐成痈乃其病机。
  《外台》 亦明示了痈与疽症状及病机之鉴别,“五脏不调致疽,六腑不和生痈”。“疽者,其上皮夭瘀以坚,亦如牛领之皮; 痈者,其上皮薄以泽”。“发皆外皮薄为痈,皮厚为疽,宜急治之”。
  对痈疽的预后,《外台》 指出: “痈之疾,所发缓地不杀人,所发若在险地,宜令即外消,若至小脓,犹可疗,大脓致祸矣。” “痈发肿高者,疢源浅; 肿下者,疢源深。大热者,易疗; 小热者,难疗。初使大痛,伤肌; 晚乃大痛,伤骨。”“夫痈疽,脉洪粗,难疗; 脉微瀒者,易疗。” “痈起于节解,遇顽医不得即消,令至大脓者,岂膏药可得复生乎。” “夫痈疽初发,人皆不以为急,此实奇患,唯宜速疗; 若疗不速,病成难救,以此致祸者不一。” “凡痈疽初发,或似小节,或复大痛,或复小痛,或发如米粒大白脓子,此皆微候,宜善察之,见有少异,即须大惊忙,须急治之,及断口味,速服诸汤,下去热毒。” “凡痈疽脓出后,不可疗者有五: 一眼白睛青黑而小; 二咽药而呕; 三伤痛渴甚; 四膊项中不仁; 五音嘶色夺,此为极也。” “身有五部,伏菟一,腓二,背三,五脏之腧四,项五,五部有疽,死也。” 由上可知,痈疽的预后与其发病部位、症状、脉象等密切相关,而能否及时正确的治疗,也是决定其预后的一个至为重要的因素。
  (2)辨证及治疗
  《外台》 指出,对于痈疽的治疗,首先当辨其发病部位,不同部位的痈疽其治疗及预后有较明显的差异。《外台》 依据病发部位,将痈疽分为十六种:
  ①猛疽,痈疽发于咽,极为凶险,当速疗,宜含豕膏。
  ②股脱疽, 发于股胻 。
  ③改訾,痈发于胁,宜煎服连翘草及根,并熏蒸发汗。
  ④脱疽,痈发于尻。
  ⑤兔啮,痈发于胫。
  ⑥四淫,痈发于足上下。
  ⑦疵疽,痈发于肩及腨,宜灸疗。
  ⑧米疽,痈发腋下,宜砭石刺疗,并涂豕膏。
  ⑨赤弛,痈发于股阴。
  ⑩疵疽,痈发于膝。
  (11)走缓疽,痈发于踝,疗当 “数石其输”。
  (12)厉疽,痈发足傍。
  (13)井疽,痈发于胸,应及时治疗,“不早疗,下入腹,入腹不疗,十日死”。
  (14)脱疽,痈发于足趾,色赤黑者难疗,必要时当截趾。
  (15)舌疽,痈发于膺。
  (16)夭疽,痈发于颈。
  其次,当辨其有脓、无脓,其辨脓之法为: “都坚者,未有脓; 半坚半软者,有脓。” “按之处陷不复者,无脓; 按之即复者,有脓。” “按之四边坚中软,此为有脓沈也; 一边软,亦有脓; 都坚者,此为菹核,或但有气也。都软者,此为有血,血瘤也,当审坚软虚实为要。” 此即明示,按压痈疽之坚软为辨脓的关键。
  痈疽未成脓者,治疗较易,可依据“实者可下之,虚者可补之,有气者下其气” 之法则,采用灸疗之法; 并内服《千金》 五香连翘汤、牛蒡方; 外敷酢和蚌蛤灰,《刘涓子》 疗痈肿方、黄芪贴方,《删繁》 白蔹贴之方、黄芪贴之方、黄芪贴方,《隐居必效方》 消痈肿方,《千金》 松脂贴、蒺藜散、?汤方、商陆贴诸肿方、疗风毒及一切肿涂散方等以清热解毒。
  当痈疽已成脓时,则应破,“破之皆当近下边,脓出后当膏药兑之,常使开润,勿令燥合也。若其人羸,勿一顿尽脓,徐徐令后稍出乃尽,痈方溃。其上皮薄,人喜当上破之,此终不愈,当下破之,乃得脓耳,勿要其皮厚也”。明确指出,痈疽成脓后,当从其下刺破引脓,“若当上破者,脓出不尽,不尽稍深食肉,骨碎出”。破痈之后,应内服 《广济》 排脓散 (1方),张文仲木占斯散;外敷《刘涓子》 次兑膏、生肉黄芪膏、热毒发疮膏,《删繁》 白蔹薄贴,《千金》蚀恶肉散、蚀恶肉膏及又散方、去恶肉方、麝香膏等以托毒透脓。
  对于痈疽肿溃难愈,脓血不尽者,宜内服《广济》 排脓散 (2方),《深师》内塞散,《千金翼》 王不留行散,《千金》排脓内塞散、薏苡仁散、内塞排脓散、黄芪汤、瞿麦散、黄芪散等托毒敛疮; 外敷《刘涓子》 生肉黄芪膏 (1方)、白芷摩膏,《广济》 贴膏、兑头纳蚀散,《删繁》四物黄连薄贴,《千金翼》漏方,《千金》生肌膏以敛疮生肌。同时,还可用 《删繁》 猪蹄洗汤外洗; 依照 《千金翼》 疗痈疖溃后脓不断及诸物刺伤不瘥方,用湿筷头醮石硫黄粉刺疮。
  此外,痈疽治疗时,还应据其兼症而辨症用药,若兼热盛口干者,可用 《千金翼》 黄芪汤以清热止渴; 有虚热者,当用 《千金》 干地黄丸、地黄煎、竹叶黄芪汤以补虚清热; 兼小便不利者,宜服《千金》 排脓止痛、利小便散以清利湿热; 若表里俱热,大小便不利者,当服《千金》栀子汤、大黄汤; 痈疽热毒较盛者,当外敷《刘涓子》 疗痈疖诸肿有热方或《集验》 疗痈及疖如结肿赤热方;对于痈肿误治,取冷过多,寒中下痢,完谷不化者,宜服 《千金翼》 温中汤以温中散寒。
  在痈疽的辨证中,其脉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一般而言,“凡曰痈疽,脉皆有状,有浮有滑,有数有涩,有弱有沉。浮为阳虚,滑为阳实,数为阳燥; 涩为阴寒,弱为阴虚,沉为阴坚,三阳三阴之脉也”。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外台》 已提出对痈疽患者应当据体质用药,指出: “凡痈肿,有肥人用贴宜栝楼根,和平体宜赤小豆贴方。” 还指出了痈疽患者的早期体质特点,“少小有渴,年四十以外多发痈疽; 有膈痰而渴者,年盛必作黄疸,年衰必发痈疽”。此论对痈疽的早期预防有一定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外台》 所论痈疽之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极为详尽,其理论对当今外科痈疽病的辨治仍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6. 石痈
  石痈,是因寒气客于肌肉,折于血气,结聚而成的肿结。其结块坚实有根,肤色不变,皮核相亲,不甚热,微痛。对于石痈,《外台》 提出可采用 《千金》 炼石散、鹿角及半夏末、捣生商陆根或蜀桑根白皮外敷,也可在肿上灸百壮。对其预后,《外台》 指出 “难疗。又不可得自熟,纵愈皆百余日也”。并明示 “其痈疽、石痈、结筋、瘰疬皆不可针角,针角杀人”。
  7. 附骨疽
  附骨疽,指可发于全身骨骼的一种疑难病变,初起多寒热往来,患处漫肿无头,肤色不变; 继则筋骨痛如锥刺,甚至肢体屈伸旋转困难; 久则郁而化热,肉腐成脓,溃后稀脓淋漓不尽,色白腥秽,不易收口,形成窦道或有死骨脱出。对于附骨疽的病因病机及辨治,《外台》 卷二十四作了较详细的专论。
  (1)病因病机
  《外台》 指出附骨疽的成因为 “人身体患热,当风取凉,风入骨解中,风热相搏,便成附骨疽。……又秋夏露卧,为冷所折,风热伏结而作此疾。急者热多风少,缓者风多热少”。明示热盛之人,当风取凉,风热相搏于肌肉筋骨乃附骨疽之成因。
  (2)辨证及治疗
  对于附骨疽,《外台》 指出应在早期及时诊治,“初得附骨疽,即服漏芦汤下之,敷小豆薄得消”。并详论治疗后变症的处理,“下利已肿处未消者,可除大黄,用生地黄及干地黄,随时也。热渐退余风未歇者,可服五香连翘汤,除大黄。余热未消,可敷升麻膏佳。若失时不消,成脓者,用火针膏散,如疗痈法”。《外台》 亦辑录了许多治疗附骨疽的外敷方药,若骨疽日久不愈,或愈而复发,骨从孔中出者,宜外敷《千金》 骨疽方、又方、痈疽败及骨疽方; 《备急》 骨疽积年,一年一发,汁出不断方及疗疽疮骨出方。也可用艾、荆叶及鸡屎熏患处。而当各种疗法均难收效时,还可取法《千金》骨疽百方疗不瘥方,用艾在疮上灸三天三夜,可获奇效。
  总之,附骨疽作为一种外科疑难杂症,及时正确的辨治是其治疗之关键,疏风清热乃其治疗大法,各种疗法综合运用,方可收效。
  8. 瘭疽
  瘭疽, 又称蛇瘴、虾眼、?著毒, 系由外伤染毒,入于肌肤筋骨所致,或脏腑火毒凝结而成的疮疡。其证随处可生,好发于手、足指端,初起为红点,逐渐变为黑色,小者如黍、豆,大如梅、李,肿痛剧烈,腐蚀筋骨,脓出如小豆汁。《外台》 卷二十四对瘭疽的症状、鉴别诊断、辨治及其预后作了专论。
  (1)症状、鉴别及预后
  《外台》 明示瘭疽的临床表现为 “肉中忽生点子如豆粒,小者如黍、粟,剧者如梅、李,或赤、白、青、黑,不定一种,其状有根不浮肿,痛瘆应心,根深及肌; 少久便四面悉肿皰,黯黕紫黑色,能烂坏筋骨”。由于瘭疽好发于手、足指端,故与代指相近,《外台》 指出了二者的症状区别,“其病亦喜著指,故与代指相似,人不识之,呼作代指,不急疗之,亦逐脉上,入五脏杀人。……疽著指初,指头先作黯疮,然后肿赤黑黯,瘆痛入心是也”。
  对于瘭疽的预后,《外台》 指出:“熛 (即瘭) 疽,急者二三日杀人,缓者十余日杀人。” “瘭疽内发,若吐脓血,此不疗之疾,宜以灰掩脓血上,不尔著傍人也; 又齿间臭,热血出,是瘭疽也,七日死,疗所不瘥,宜以灰掩地血。” 由于其证候凶险,故必要时应采用非常手段治疗,“南方人得此疾,皆斩去指,恐其毒上攻脏”,“著厚肉处即割去之; 亦烧铁烙疮上,令焦如炭; 亦疮上灸百壮为佳”。
  《外台》 虽未明示瘭疽之病因、病机,但从其所录方剂推断,瘭疽当为热毒壅遏于筋肉而成。
  (2)辨证论治
  对于瘭疽的治疗,《外台》 多采用内服与外治相结合之法,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其内服之方有 《千金》 漏芦汤、疗瘭疽秘方、愈复发方等; 外治之法如外敷《刘涓子》 羊髓膏, 《千金翼》 薄?汤, 《千金》 升麻膏、 升麻?汤、胡粉散及八个又方等。
  9. 缓疽
  缓疽,又名肉色疽,指生于少腹旁、腹壁上的无头疽,多因足太阴脾经气滞寒凝而成。初起坚硬如石,皮色不变,不红不热,大如拳,小如桃、李,痛引腰腿,数月不溃,日久则变紫色黯黑,皮肉俱烂。若兼寒热食少,肌体尪羸者,则属败症。
  对于缓疽的治疗,《外台》 指出:“初作服五香连翘汤,才去血,以小豆薄涂之,其间数针镵去血,又薄之,取消也。若不消,色未变青黯者,以炼石薄之; 若失时不得疗,已烂者,犹服五香连翘汤及漏芦汤下之,随热多少投方也,外以升麻汤搨洗之,薄升麻膏; 若生臭恶肉者, 可以单行一物白茹散敷之, 青肉去尽便停也。好肉既生,但敷升麻膏良; 不生, 单敷一物黄芪散也。若敷白茹散积日, 青恶肉不尽者, 可以漆头赤皮茹取半钱匕和三大钱匕白茹散中, 合和敷之。 恶肉去尽还以淳用白茹散也。 视好肉欲生,可敷黄芪散也。” 其对缓疽各个时期及其变症的治疗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外台》 还辑录了多个疗缓疽的外治之方,如 《崔氏》 蛇衔膏、《小品》 小豆薄、范汪飞黄散及土灶熏方。
  对于缓疽的预后,《外台》 曰: “缓疽,急者一年杀人,缓者数年。”
  10. 发背
  发背,指生于脊背之有头疽。由于脏腑俞穴皆在背部,故本病多因脏腑气血不调,或火毒内郁,或阴虚火盛,凝滞经脉,使气血壅滞不通而成。《外台》 卷二十四、卷三十七专论其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预防及病后禁忌。
  (1)病因病机及预防
  对于发背的病因病机,《外台》 论曰: “凡发背,皆由服饵五石、寒食、更生散所致; 亦有单服钟乳而发者; 又有生平不服诸石而自发背者,此是上代有服之者。” “凡发背,皆发出自肠胃,流入五脏,仕流多脚气为主,或有先服乳石及热肉面,并失饥房室过度,皆作此疾; 纵身不曾服乳石,先代服,亦有此疾; 或有下里人服面过度,亦有患者。” 指出发背之疾,多因患者或其上代服用延年益寿或祛风散寒之乳石,致石热内郁,熏蒸气血,而发疮疡。
  由于发背多由服石而致,故预防此疾则当 “凡服石人皆须大劳役,四体无得自安; 如其不尔,多有发动。亦不得遂便恣意取暖,称适已情,必须违欲以取寒冻,虽当时不宁,于后在身,多有所益,终无发动之虑”。即言服石之人应适量运动,以宣散阳气; 并忌过度保暖,应适当经受寒冻,以防石热发疮。
  凡服石养生之人,如果背部有痛、痒等异常感觉时,则应 “即取净土,冷水和泥,捻作饼子,径一寸半、厚二分,以粗艾大作炷,灸泥上,贴著疮上灸之,一炷一易饼子……并服五香连翘汤,及铁浆诸药攻之……又常以冷水射之,渍冷石熨之”。明示服石养生者,背部稍觉异常,即当内服汤药,配合灸疗及外治以散石热,防止石热致发背。
  (2)辨证论治及病后禁忌
  发背初起,当以和营托毒,清热利湿为法,内服 《千金》 李根散及二又方、或发背上补欲作肿方,《千金翼》 连翘五香汤、五香汤、范汪虎牙散,《近效》 犀角丸、崔氏五香连翘汤、犀角饮子,文仲木占斯散,《删繁》 陵鲤甲散等。外敷《千金》 发背外治方,《救急》 疗发背百无不瘥方及又方,范汪疗发背、发乳房及诸恶疮膏,《近效》 疗发背及一切毒肿方,《肘后》 疗诸痈疽、发背及乳方,《删繁》 九物大黄薄贴,《救急》 犀角膏等。还 “可当疮灸七八百壮”。
  发背成脓已溃后,当以透脓敛疮,补虚生肌为法,内服《千金》 大内塞排脓散、内补散 (共2方)、瞿麦散、薏苡仁散、排脓内塞散、黄芪竹叶汤,范汪排脓内补铁屑散。外敷《千金》 发背及痈疽溃漏并未溃毒方、麝香膏、生肉膏 (共2方) 及二又方,范汪莽草膏、占氏曰膏,《近效》 生肌方,《刘涓子》 丹参膏,《古今录验》 当归贴等。并可用 《千金》 猪蹄汤外洗患处。若发背患者口渴较甚,当服崔氏连翘汤以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由于发背之疾,多系服石之人,石热所致,故其患病之后,当禁酒、肉、蒜、五辛、面、鲤鱼等,以免助长邪热; 亦应禁阳事,以防损耗精气。
  11. 腋臭
  腋臭,又名狐臭、漏液。指体气之发于腋下者。多因湿热郁于腠理汗孔或遗传所致。症见腋下汗多,并有特殊臭气。《外台》 卷二十三专论其病因病机及辨治之法。
  《外台》 指出腋臭的病因病机为:“此是气血不和,蕴积故气臭。” “气血不和,为风邪所搏,津液蕴瘀,故令湿臭。” “有天生胡臭,有为人所染臭者,天生者难疗,为人所染者易瘥。” 明示腋臭的产生,既有遗传所致的,亦有因气血不和,风湿蕴积而成者。
  《外台》 辑录之治腋臭方,以外治为主,参以内服。其外治之法有外敷法,方如《千金》 胡臭方,水银、胡粉敷方;《古今录验》 青羊脂粉; 《集验》 六物胡粉敷方。粉法,方如 《肘后》 矾石末,青木香、石灰粉,干姜、胡粉、白灰粉,青木香、附子、矾石、白灰粉; 《千金》辛夷、细辛、川芎、青木香粉,附子五物粉; 《救急》 疗腋臭方及二又方。涂法,方如《崔氏》疗胡臭又方,《救急》 疗胡臭又方,《必效》 疗腋臭方,金错屑涂法及三又方。佩药,方如 《千金》 石灰散及又方,《隐居效验》 胡臭方,《必效》疗腋臭又方,《古今录验》 钱汁敷方,《经心录》 漏腋又方。洗法,方有 《经心录》 漏腋方,《千金》 疗诸身体臭方。拭法,方如《肘后》 胡臭方,《崔氏》疗胡臭有效方。熨法,方如 《千金》 酢和赤铜屑熨方。足见其外治方法之丰富。
  内服之剂有 《千金》 五香丸,《救急》 疗腋臭又方。
  12. 金疮
  金疮,又名金创、金伤、刃伤、金刃伤、金疡。指金属器刃损伤肢体所致的创伤。轻者皮肉破损出血,疼痛; 重者可伤及筋骨,血流不止,疼痛难忍,并可因出血过多,引起面色苍白,头晕眼黑,脉芤或细微等虚脱证候。《外台》 卷二十九用十门 (节) 对金疮的禁忌、预后、治疗及备用之药、变症的处理作了详细的专论。
  (1)金疮之禁忌及预后
  对于金疮的禁忌,《外台》 曰: “凡金疮去 (即出) 血,其人若渴,然当忍之,常勿 (当作“用”) 干食并肥脂之物以止渴,慎勿咸食。若多饮粥辈,则血溢出,杀人,不可救也。又忌嗔怒、大言笑、思想阴阳、行动作劳; 勿多食酸、咸,饮酒,热羹臛辈,皆使疮痛肿发,甚者即死。疮瘥后犹尔,出百日、半年,乃稍复常耳。” 指出金疮患者应从饮食、起居、情绪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以免加重病情,遗祸万端。其病愈后,仍须调理百日至半年,方可起居如常。
  金刃伤及到特定部位,或伴有特殊兼症者,多病情凶险,预后不良,对此类患者,尤当慎重,《外台》 指出: “凡金疮,伤天窗、眉角、脑户、臂里跳脉、髀内阴股、两乳、上下心、鸠尾、小肠及五脏六腑输,此皆是死处,不可疗也。又破脑出血而不能言语,戴眼直视,咽中沸声,口急唾出,两手妄举,亦皆死候,不可疗。若脑出而无诸候者,可疗。又疮卒无汁者,中风也。疮边自出黄汁者,中水也,并欲作痉候,可急疗之。又痛不在疮处者,伤经也,亦死之兆。又血出不可止,前赤后黑、或白,肌肉腐臭,寒冷坚急,其疮难愈,亦死矣。”
  (2)金疮的预防、治疗及变症处理
  由于金疮发无定时,且常为病凶险,故应预先配些膏散,以备不时之需,其备用膏散有《肘后》 续断膏、冶葛蛇衔膏,《深师》 预备金疮散。
  对于金疮的治疗,多采用外治法,其方如外敷之《肘后》 疗金疮方及八个又方,《近效》金疮或压损断裂方、金疮灸疮火烧疮等方。
  金疮伤损筋骨者,当内服 《古今录验》 续断散,外用 《千金》 疗金疮粉、《必效》 续筋方治疗。
  金疮患者疼痛剧烈时,可内服范汪地榆散、内塞逐痛方、金疮止痛方; 外用《古今录验》 牡蛎散粉疮; 并可用 《千金》 凡金疮若刺疮,痛不可忍者方渍洗患处,以活血止痛。
  金疮患者出血较多而致气血亏虚者,宜服用《千金》 内补方、《古今录验》 内补方以益气养血,活血止痛。
  凡疮口愈合不良者,宜内服《广济》紫葛汤,范汪疗金疮,内塞止痛,生肌肉散。外涂范汪生肌白膏,并可用 《古今录验》 生肌散封疮。
  凡外伤后,伤口被风邪侵袭而致口噤不语,身体痉强,甚则角弓反张者,《外台》 统称为 “金疮中风”,即今所言之破伤风,《外台》 指出其病因为 “金疮得风”。治疗宜内服 《必效》 疗金疮中风,角弓反张者又方,及疗因疮著风方。外治法宜用 《必效》 疗因疮著风,角弓反张又方封疮; 或用 《必效》 口噤不能语方灸疮; 也可用 《肘后》 疗金疮中风方或《必效》疗因疮著风,角弓反张方熨疮;还可用 《古今录验》 瓠?烧麻烛熏之方熏疮。必要时,可用 《必效》 疗金疮中风,角弓反张者方以内外兼治。
  凡金疮,伤口忌见水、受寒,“金疮及诸疮中寒、露水、冷毒,皆杀人,不可轻也”; “诸疮中风寒水露,肿痛,……其肿气入腹则杀人”。明示外伤后,伤口见水、受寒,可加重病情,甚则危及生命。
  若伤口不慎见水后,可外敷《近效》疗疮因水入,疼痛方; 或用文仲疗金疮及诸疮中寒露水冷毒方、疗若已中水及恶露风寒肿痛方外灸疮后,并敷药; 也可用《备急》 疗诸疮中风寒水露又方以洗疮;还可用 《备急》 疗诸疮中风寒水露方以熏疮。总之,对创后见水、受寒者,应及时选用各种疗法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刀箭损伤极为普遍,此亦属金疮之列,对此类外伤,《外台》 亦有专论。箭入肌肉者,可服《刘涓子》 疗金疮,箭在肉中不出方。箭伤咽喉、胸膈者,当服 《肘后》 疗箭镝及诸刃刀在咽喉、胸膈诸隐处不出者方。被毒箭所伤者,可内服《肘后》 疗卒被毒箭方及二又方,《小品》 疗被毒箭伤又方,《集验》 疗毒箭又方; 外敷《肘后》疗卒被毒箭又方,《小品》 疗被毒箭伤方; 亦可用《集验》 疗毒箭方间接灸疮。箭伤后,出血不止者,当用 《集验》 疗刀箭疮,有血不止方封疮。
  总之,《外台》 对金疮及其兼症、变症的治疗,以及金疮备用药、禁忌及预后的记述已相当详尽。尽管由于医学的发展,外科治疗金疮已较少使用 《外台》辑录之方,但其无疑为我们研究盛唐以前中医外科对金疮的认识及治疗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13. 癞
  癞,又称大风恶疾、疠风。即今所言之麻风病,属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多因体虚感受暴疠风毒,邪滞肌肤而发; 或接触传染,内侵血脉而成。本病初起患处麻木不仁,次发红斑,继则肿溃无脓,久之可蔓延全身肌肤,出现眉落、目损、鼻崩、唇裂以及足底穿溃等重症。《外台》 卷三十用四门 (节) 详论其症状及诸种兼症、变症,病因病机,治疗方药及宜忌。
  (1)症状及兼症、变症
  麻风病发展缓慢,症状复杂,《外台》 对其症状作了详细的论述: “恶疾大风,有多种不同,初得虽遍体无异,而眉须已落; 有遍体已坏,而眉须俨然; 有诸处不异好人,而四肢、腹、背皆有顽处,重者手、足十指已有堕落; 有患四体大寒而重裘不暖者,有寻常患热不能暂凉者;有身体枯槁者,有津汗常不止者; 有身体干痒彻骨,搔之白皮如麸,卒不作疮者;有疮痍荼毒,重叠而生,昼夜痛不已者;有直置顽钝,不知痛痒者。其色亦有多种,有青、黄、赤、白、黑,光明、枯闇。”
  “令人顽痹,或汗不流泄,手足酸疼,针灸不通; 或在面目,习习奕奕; 或在胸颈,状如虫行; 或身体遍痒,搔之生疮; 或身面肿,方彻骨髓; 或顽如钱大,状如蚝虫、或如梳、或如手,锥刺不痛;或青、黄、赤、黑,犹如腐木之形; 或痛无定处,流移非一; 或如酸枣、或如悬铃、或似绳缚,拘急难以俯仰,手足不能摇动,眼目流肿,内外生疮,小便赤黄,尿有余沥,面无颜色,恍惚多忘,其间变化多端。”
  “毒虫若食人肝,眉睫堕落; 若食人肺,鼻柱崩倒,或鼻生息肉、塞孔,气不得通; 若食人脾,即语声变散; 若食人肾,耳鸣啾啾,或如雷鼓之音; 若食人筋脉,肢节堕落; 若食人皮肉,顽痹不觉痛痒,或如针锥所刺,名曰刺风。若虫乘风走于皮肉,犹若外有虫行,复有食人皮肉,彻外,从于头面,即起为疱,肉如桃核、小枣,从头面起者,名曰顺风; 从两脚起者,名曰逆风,令人多疮,犹如癣疥,或如鱼鳞,或痒、或痛,黄水流出,初起之时,或如榆荚,或如钱孔,或青或白,或黑或黄,变易无定,或起或灭,此等皆病之兆。”
  “然癞者名不一,木癞者,初得先当落眉睫,面目痒,如复生疮,三年成大患,急疗之,愈; 不疗,患成火癞者,生疮如火烧疮,或断肢节,七年落眉睫,急疗可愈,八年成疾,难可疗。金癞者,是天所生也,负功德祟,初得眉落,二年食鼻,鼻柱倒,叵疗,良医可能疗愈。土癞者作病,身体块磊,如鸡子、弹丸许,此病宜急疗之,六年成大患,十五年不可疗。水癞者,先得水病,因即留停,风触发动,落人眉须,急疗之,经年病成。蟋蟀癞者,如蟋蟀在人身体内,百节头皆欲血出,三年叵疗。面癞者,虫出如面,举体艾白,难疗,重药可愈; 多年叵疗。白癞者,斑驳或白或赤,眉须堕落,亦可疗之; 多年难疗。疥癞者,状似癣瘙,身体狂痒,十年成大患,可急疗之,愈。风癞者,风从体入,或手足刺疮,风冷痹痴,不疗,二十年后便成大患,急疗之,愈。?癞者, 得之身体沉重, 状似风癞, 可疗之,至久积岁,成大患疾,速疗之。酒癞者,酒醉卧黍穰上,因汗体虚,风从外入,落人眉须,令人惶惧,小疗可愈。”
  (2)病因病机
  《外台》 指出癞病的病因为: “凡癞病,皆是恶风及犯触忌害得之。……夫病之生,多从风起,当时微发,不将为害。初入皮肤之里,不能自觉,或流通四肢,潜于经脉; 或在五藏,乍寒乍暖,纵横脾肾,蔽诸毛腠理,壅塞难通,因兹气血精髓乖离,久而不疗,令人顽痹。” “醉酒露卧,不幸生癞也。” “鱼鳃不可食,食之令人五月发癞。”
  对于其病机,《外台》 论曰: “风起之由,皆是冷热交通,流于五脏,彻入骨中,虚风因湿,和合虫生,便即作患。论其所犯,多因用力过度,饮食相违,房室太过,毛孔既开,冷热风入五脏,积于寒热,寒热之风,交过通彻,流行诸脉,急者即患,缓者稍远,所食秽杂肉,虫生日久,冷热至甚,暴虫遂多,食人五脏、骨髓,及于皮肉筋节,久久皆令坏散,名曰癞风。” 明示暴戾恶风是癞病形成的根本原因,而其致病与否,则与饮食、起居、过劳等因素有密切联系。
  (3)辨证论治
  对于麻风病的治疗,《外台》 先论综治之法,后论分治之方。不论何种类型,均宜采用祛风化湿、杀虫活血之法,内服、外治兼施。其内服之方如 《千金》菵豆疗恶疾方、岐伯神散、狼毒散、石灰酒及二又方,《肘后》 小单方及又方,范汪疗癞方。外治之法有以 《千金》 三又方、深师疗通身癞疮方及二又方洗渍患处或药浴,亦可用 《近效》 婆罗门僧疗大风疾方对患者进行熏蒸后配合内服汤药,还可以范汪又方进行灸疗。
  《外台》 将癞病分为乌癞 (即黑癞)和白癞二型分治,乌癞的症状为 “初觉皮毛变异,或淫淫若痒如虫行,或眼前见物如垂丝,言语无定,心常惊恐,皮肉之中或如桃、李,隐疹赤黑,手足顽痹,针刺不觉痛,脚下不得踏地,凡食之时,开口而鸣,语亦如是,身体疮痛,两肘如绳缚”。治疗宜服用 《集验》 乌癞、白癞丸。白癞的临床表现为 “语声嘶破,目视不明,四肢顽痹,肢节火然,心中懊热,手脚俱缓,背膂至急,肉如遭劈,身体、手足隐疹起,往往正白在肉里,鼻有息肉,目生白珠当瞳子,视无所见”。治疗当服用 《集验》 疗白癞酿酒方、范汪疗白癞方、《千金》 疗癞大风方、文仲疗白癞方; 外敷文仲疗白癞又方。
  (4)治疗宜忌
  《外台》 认为治疗癞病的关键在于患者不能讳疾忌医,由于本病潜伏期长,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略而导致病情加重,贻误治疗。因此,《外台》 曰: “此疾虽种种状貌不同,而难疗、易疗,皆属在病人,不由医者,何?此病一著,无问贤愚,皆难与语,口顺心违,不受医教,直希望药力,不欲求己,故难疗、宜疗,属在病人,不关医药。臣尝手疗六百人,瘥者十分有一,莫不一一亲自抚养,所以深细谙委,知其情性,且共语看。觉难共语,不受人教,即不须与疗,纵与疗,终有触药力,病即不瘥,乃劳而无功也。仁者易共语,故可疗也。” “然有人数年患身体顽痹,羞见妻子,不告之令知,其后病成,状候分明,乃云卒患,此皆自误。然斯疾也虽大,治之于微,亦可得瘥。”此论与 《素问·汤液醪醴论》 之 “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的观点不谋而合。而且,《外台》 已提出应将患者隔离,“臣以贞观中,尝将一病士入山,教服松脂,欲至百日,须眉皆生,由此观之,唯须求之于已,不可一仰医药者也”。
  同时,《外台》 还指出癞病患者应从以下诸多方面做出调整,以配合治疗,“一遇斯疾,即须断盐,常进服松脂,一切公私物务,释然皆弃,犹如脱履,凡百口味,特须断除,渐渐断谷,不交俗事,绝乎庆吊,幽隐岩谷,周年乃瘥,瘥后终身慎房室,犯之还发。兹疾有吉凶二义,修善则吉,若还同俗类,必是凶矣”。“若能绝其嗜欲,断其所好,非但愈疾,因兹亦可自致神仙”。“初觉皮肤不仁,或淫淫若虫行,或目前见物如垂丝,或隐疹辄赤黑,此皆为疾之始起,便急疗之,断米谷肴鲑,专食胡麻、松、术辈,最善也”。“忌房室、猪、鱼、鸡、雉肉……犯,药即不瘥”。
  解放以后,虽然各级政府积极采用各种防治措施以预防麻风病,但此病在长江以南地区仍时有发生,而且以青壮年患病居多,危害性极大。《外台》 所言之以患者为中心,积极预防,早期诊治,及时隔离,综合调养的防治观点对今天此病的预防治疗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除了以上所述外科病的认识及治疗外,《外台》 所涉及的外科疾病还包括跌仆闪挫伤、烧烫伤、代指、甲疽、月蚀疮、浸淫疮、漆疮、肉刺、手足皲裂、疣目、疣赘、黑子、瘢痕、狐尿刺 (虫毒所致),以及皮肤科疾病如疔肿、丹毒(包括赤丹、白丹)、丹疹、反花疮、鱼脐疮、 瘑疮、癣疮、疥、癣等。
  综上所述,可知 《外台秘要方》 中所录外科病种之多样,治疗方法之丰富,此足以说明唐以前中医对外科疾病的治疗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外科病治疗中已广泛地使用包括内服、外治等多种疗法,其对唐以后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有很多疗法如膏药、油膏、掺药、 敷药、 结扎、 熨法、 ?渍法等,虽经过了千余年的历史,但以其较好的疗效,至今仍被普遍使用于外科疾病的治疗中。
  此外,《外台秘要方》 所辑录的 《深师方》、《崔氏方》、《近效方》、《集验方》 等医籍,均已散佚,而《外台》 亦为我们研究唐以前外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十五)《外台秘要方》对眼科疾病研究的贡献
  中医眼科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3~公元前14世纪,人们就将病眼称为 “疾目”,病眼失明称为 “丧明”。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眼及某些眼病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在中医眼科的基础理论、临床诊断与治疗等各个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隋唐时期,中医眼科学已自成一科,独立发展。《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 作为我国医学文献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卷二十一专论眼疾,收集了《天竺经·论眼》、《诸病源候论》、《小品方》、《深师方》、《集验方》、《广济方》、《删繁方》、《千金方》、《千金翼方》、《张文仲方》、《崔氏纂要方》、《必效》、《救急》、《肘后》、《范汪方》、《陶效方》、《近效方》、《延年方》、“扁鹊”方等近20种医籍中有关眼科的论述 (其中除《病源》、《千金方》、《千金翼方》、《肘后方》 外,其他医书均已佚)。其有论有方,资料广博,内容丰富,为后世研究唐以前眼科发展概况及各医家的选方用药特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中医眼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1. 眼的生理
  眼为视觉器官,“在身所重,唯眼为宝; 以其所系,妙绝神通; 语其六根,眼最称上”,“夫眼者,六神之主也”。我国最早的眼科专著 《天竺经·论眼》 将眼视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进行了专论,《外台秘要方》 首先引用其内容对眼部的解剖生理进行了论述,认为眼由水所组成,云 “其眼根寻无他,直是水耳”。生理状态下,“轻膜裹水,圆满精微,皎洁明净,状如宝珠”。并提出目内有肝管,目与肝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眼 “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外托三光,内因神识,故有所见”。还认识到 “白睛重数有三,设小小犯触无过伤损,但黑睛水膜止有一重,不可轻触”。这些认识在解剖学不太发达的古代,实属难能可贵。
  《天竺经·论眼》 还指出: “肝者,眼家之根本,此乃一家之同类而言,其实五脏六腑,悉皆相连,故欲疗眼,而审其虚实,察其由起,既识病源。” 明确认识到眼虽与肝关系密切,但与五脏六腑悉皆相连,共同构成有机的整体,脏腑功能失调可反映于眼部,引起眼病。《外台》 卷二十一、“目风泪出方六首” 也云: “五脏六腑,皆有津液,通于目者为泪,若脏气不足,则不能收制其液。” 因此,在研究眼的生理、病理和诊治眼病时,不仅要看局部,而且应具有整体观念,根据眼与脏腑的关系,全面地观察。
  2. 眼部病证的病因病机
  《外台》 卷二十一专论眼疾,卷二、二十九、三十八也有所涉,所论眼病有:黑盲、乌风、绿翳青肓 (青光眼)、肤翳(角膜斑翳、弩肉)、目暴赤 (单纯性角膜炎、急性结膜炎)、胎赤久赤 (新生儿脓漏眼)、 目中风肿 (麦粒肿)、 眼䓖(老视、酒精中毒、视功能疲劳症、眼底病)、青肓 (各种眼底病的后期)、省目(视网膜色素变性)、晕翳 (边缘角膜变性、老年环)、白内障、慢性结膜炎、外伤性眼病、目痒、眯目、热病后遗眼病、眦部睑缘炎、癔病性眼病、玻璃体混浊、溃疡性睑缘炎、慢性睑缘炎、倒睫、泪道阻塞、药物性眼病、疣目等。认为引起这些病症的原因复杂,常见的病因有外感邪气、脏腑虚弱、劳倦过度、用眼不当、饮食不节、眼部不清洁、误治、外伤等。
  (1)外感邪气
  外感之邪指与季节气候、地域环境有关的侵入眼部的邪气,最易侵袭眼部的外邪为伤寒热毒、天行风热。外邪可导致多种眼病,但一般以外障眼病为多见。如《外台》 卷二、“伤寒攻目生疮兼赤白翳方六首” 中引 《病源》 云: “目者,脏腑之精华,肝之外候也。伤寒热毒壅滞,熏蒸于肝,上攻于目,则令目赤肿痛,若毒气盛者,眼生翳膜。…… “肝气虚,热乘虚上冲于目,故目赤痛,重者生疮翳、白膜、息肉。” 伤寒热毒还可变作 “赤色痈疽、丹疹、肿毒,及眼赤痛生瘴翳”,“赤脉、赤膜、白肤、白翳” 等病。卷二十一所论的眼病,主要为风热毒邪,此外,还有风冷之邪,云 “风冷所击,冷热相搏而令睑内结肿……故谓之风肿”( “目中风肿方五首”)。“又有驰骋田猎,冒涉霜雪,迎风追兽,日夜不息者,亦是伤目之媒也” (“眼䓖令明方一十四首”)。
  (2)劳倦过度,用眼不当
  指体力、脑力、目力的过度疲劳、不避烟火、刺激过强等。如 “极目远视,夜读细书,不避烟火,博弈不休,日落后读书……抄写多年,雕镂细作,泣泪过度,房室无节,数向日月轮看,夜远视星火,月下读书,雪山巨晴视日,极目瞻视山川草木” (卷二十一 “眼䓖令明方一十四首” 引 《千金》)。这些原因均可致脏腑功能不足,气血虚损而引起眼病,常见者如眼䓖、 暴盲等。 其中 “雪山巨晴视日” 所致的失明,即后世所说的 “雪盲”(紫外线眼炎),这在眼病因学上是一大贡献。
  (3)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炙煿,膏粱厚味,或嗜好烟酒刺激之品,可使脾胃蕴积痰湿热毒,郁遏气机,致其升降失常而引起眼病。故《外台》 引 《千金方》 云: “凡生食五辛,接热食饮……饮酒不已,热餐面食……并是丧明之由” (卷二十一 “眼䓖令明方一十四首”)。 常见眼病如眼䓖、 睑弦赤烂等。
  (4)脏腑虚弱
  指各种原因导致脏气不足,尤其是肝肾亏虚,致精气不能上奉于目而引起眼病,如《外台》 卷二十一引 《删繁》 云:“肝虚寒, 目????视物不明, 谛视生花”,引 《千金》 云: “男子五劳七伤” 致目不明 (“眼䓖令明方一十四首”); 引 《深师方》 云: “肝脏病,眼青盲,内或生障,恶风赤痛。” “肝气乏少, 眼视????面目青,眼中眵泪,不见光明。” 引 《病源》云: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若脏虚有风邪痰饮乘之,有热则赤痛,无热但生内障,是脏腑血气不荣于睛,故外状不异,只不见物而已,是谓之青盲”( “青盲及盲方六首”)。
  (5) 药邪
  指用药不当造成眼病的致病因素。《外台》 引 《天竺经·论眼》 序一首中云: “以干姜疗热毒之眼,以冷水疗风寒入目,非直冷热无效,盖亦致患俄顷。常见愚人,不识病源,直寻古方,轻欲立疗,或经有疾,遇药得愈,便以此法,递相传授……遂使应愈之病,增为固疾,骊珠之眸,永成盲瞽。” 卷三十八还有关于药物性眼病的论述,“肝风胁痛而怒,喜静,加之热,即目漠漠而暗,若石气兼之,则赤而益痛,或生努肉,及肿而烂速……肝王则目赤,若兼石,则冬慎勿食热,热既不散,遂成伏气,遇春必发”( “石发热目赤方一十首”)。
  (6)眼外伤
  系指眼部由外物引起的损伤,如刺头出血过多 ( “眼䓖令明方一十四首”)、“眼因破损,看物橦作翳障瘢痕” (《天竺经·论眼》)、“麦芒入目”、“芒草、沙石辈眯不出” ( “眯目方八首”) 等。
  此外,关于青光眼的分类及形成,《外台》 将其分为黑盲、乌风、绿翳青盲三个阶段,云: “若有人苦患眼渐膜膜,状与前青盲相似,而眼中一无所有,此名黑盲……如瞳子大者,名曰乌风; 如瞳子翳绿色者,名为绿翳青盲。” 认为 “此疾之源皆从内肝管缺少,眼孔不通所致也”。这与西医学认为青光眼是与房水循环和前房角有关十分相似。眼部不清洁也可引起眼病,如《外台》 引 《病源》 云:“胎赤者,是人初生,洗目不净,令秽汁浸渍于眼,使睑赤烂” ( “胎赤久赤方七首”)。
  3. 眼部病证的治疗
  《外台》 中对于眼部病证的治疗,共记载有173方,其中既有内治法,也有外治法; 既用有单方,又用有复方; 既有汤剂、水剂,也有散剂、膏剂; 既有外敷法,还有手术疗法。提倡眼病早医,如:“若眼忽尔赤痛者,此是天行眼痈,热毒所作,故应宜早急疗之,不者当生于翳,后难疗。” “若因时病后得眼生白障者……为热毒所作,宜应速服汤丸,依法镰之,敷食翳散” ( “眼疾品类不同候一首”)。并极力反对迷信,云: “或有道姑??妪, 为人求食, 轻得有损, 宁虑幽冥,良为病家,不别真伪,闻语便从,遂使应愈之病,增为痼疾,骊珠之眸,永成肓瞽” ( “出眼疾候一首”)。“若人患眼,不值明师, 遇道姑??妪, 欺诈妄语, 云犯神鬼,或以环钩,或复蒜熏,或火烧杵熨,此皆不识病源而逆疗……非直疾势不除,亦自奇成蛊道” ( “眼将节谨慎法一首”)。因此,王焘在眼疾的治疗中未引一条属于迷信、画符、唸咒等荒诞离奇的方法。
  (1) 内治法
  眼是人体整体的组成部分,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外台》 对不论外感还是内伤所致的眼部病变,均强调结合全身情况进行辨证,如 《外台》 引 《天竺经·论眼》 云: “五行云肝者,眼家之根本,此乃一家之同类而言,其实五脏六腑悉皆相连,故欲疗眼,而审其虚实察其由起,既识病源,宜先作内疗,汤丸散煎,事事分明” ( “眼将节谨慎法一首”)。“是以治者,证候非一,冷热风损,疾生不同,伤劳虚实,其方各异,宜应察其元起,寻究本根,按法依源,以行疗效,不得谬滥措方” ( “出眼疾候一首”)。反对凡眼病皆从肝治,力主辨证,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大多内障眼病使用内治法,是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或攻逐病邪,达到治疗眼疾的目的,常用的内治法有:
  ①散风清热法、泻火解毒法。如《小品》漏芦连翘汤、秦皮汤,文仲秦皮汤,谢道人 “眼暴肿痛方”、大黄汤方,《千金》 泻肝汤,《广济》 决明汤方,《删繁》 竹沥泄热汤方、泻肝前胡汤丸方,《延年》 “晕翳方”,《近效》 疗天行眼疾诸方等。常用药物有: 防风、细辛、连翘、黄芩、黄连、大黄、柴胡、秦皮、前胡、枳实、白薇、苦竹叶、芒硝、栀子、车前子、黄柏、干蓝、蕤仁、石膏、竹沥、葛根、决明子、青葙子、生地、知母等。
  ②滋阴降火、补益肝肾法。如 《千金》 补肝散、神曲丸,深师决明散方、黄牛肝散、补肝散、调肝散,《肘后》 疗积年失明不识人方,《延年》 疗白翳覆瞳子方,《千金翼》 补肝汤等,常用药物有: 生地、沙参、玄参、人参、桂心、柏子仁、茯苓、大枣、陈皮、朱砂、地骨皮、蕤核仁、琥珀、贝母、牛肝、羊肝、猪肝、神曲、磁石、地肤子、当归、白芍、猪苓、熟地、川芎、黄芪、甘草、远志、五味子、鸡子白、蒺藜子、楮实子等。
  从上可知,《外台》 所用矿石类药物是比较少的,因其对药物性眼病有所认识,卷三十八专设有 “石发热目赤方一十首”,其鉴于魏晋以来人们迷信丹石,嗜食成风造成的药源性疾病,尤其是目赤生疮的眼病,云 “石性刚烈,气多炎上,理之伤温,即火转为炽”,因此在所收集的173个眼科方中,所用矿石类药极少。
  (2)外治法
  外治法指运用具有祛风、清热、除湿、退翳、明目等各种不同作用的药物和手法,从外部直接施治的方法。常与内治法配合治疗外障眼病。外治法在《外台》中使用甚多,其除用药物点、敷、洗外,还有拨、拔、烧灼等手术方法。
  ①点眼药法。此法是将药物直接点入眼部,多用以消红肿、止痛痒、除翳膜、去眵泪,治疗外障眼病及部分内障眼病,常用有水剂、散剂和膏剂。
  水剂为滴眼液,如: 《近效》 千岁蘽汁方、生男乳汁方、天行赤眼方,《广济》 疗麦芒入目不出方,《集验》 乳汁煎方等。散剂如: 《必效》 朱砂散,《千金翼》 七宝散、真朱散,《广济》 瞿麦散方,《肘后》 疗目卒痛,珠子脱出,及有青翳方,目中生肉,稍长欲满目,及生珠管方等。丸膏剂如: 《近效》 鼢鼠土膏,深师鸡舌香丸等方,崔氏疗翳五十年不瘥方,《必效》 疗眼暴赤方,《千金》 疗眼赤䓖方, 《千金翼》 疗赤眼方等。 常用药物有: 黄连、黄芩、黄柏、防风、栀子、大黄、秦皮、银花、淡竹叶、生地、石决明、真朱、猪胆、羊胆、朱砂、漏芦、葛根、萎蕤、前胡、石胆、乌贼骨、盐碌、龙脑香、猪膏等。
  ②洗眼法。洗眼法是将煎剂滤清后淋洗患眼,此法由于药液的温热作用,可使眼部气血流畅,达到疏通经络、退红消肿、收泪止痒,疏邪导滞的作用。洗眼剂有《肘后》 煮蜂房汤,文仲秦皮汤,《近效》 秦皮汤,《小品》 秦皮汤,《集验》洗眼方,《删繁》 竹叶汤方等。
  ③敷法。《外台》 用羊肝或猪肝、猪肉等敷于患眼,以清热毒,止痛。如“取羊肝一具,或猪肝亦得,猪肉精处亦堪取三斤,皆须破作手许大片,厚薄亦如手掌,候其疼处,或从眼后连耳上头,或有从眉向上入头掣痛者,火急新汲水中渍令极冷,贴其疼痛脉上及所患部分,候肝或肉稍暖彻则易之,须臾间其肝肉等并熟如煮来者,岂不是热毒之候出也。” 并言无肉 “以大豆还作四五替,如渍肝肉法,更互熨之” ( “眼杂疗方二十首”)。
  ④手术疗法。对于使用药物治疗难以奏效的眼疾,如白内障、胬肉攀睛、倒睫等。《外台》 使用了四种手术疗法。即针拨、拔除、烧灼法及灼割法。
  针拨,即金篦决法,如 《天竺经·论眼》 对于白内障的治疗,认为 “此宜用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白日。” 这是最早提出用针拨术治疗白内障的古代文献。拔除法用于治疗倒睫,如“眼有倒睫毛,或折在睑中聚生,刺人白睛,唯觉痒闷,渐赤膜起,连上下睑,多赤生疮。或掣刺黑睛,则泪出似白翳出。若刺著瞳仁,令眼疼痛碜涩,不欲见明,连鼻酸痛,兼脑掣疼,此多损伤,宜速救疗……若欲疗之者,皆取平晨日未出之际,令一眼明人把镊子拔之,去倒睫毛,勿使毛断,连根去之” (卷二十一“眼杂疗方二十首”)。此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至今仍有临床应用。烧灼法指用火针烧灼患部的方法,用于缩小眼部肤肉,如《外台》 卷二十一云: “取针烧令赤烁著肤上,不过三烁缩也。有令人割之三复生,不如烁之良” ( “生肤肉方八首”)。钩割法是以钩针挽起病变组织,用刀或铍针割除的治法。主要用于切除胬肉及其他眼部赘生物,如 “若因病后生肉者,此为肤障也,此是风热所作,宜服汤丸,钩割除之” ( “眼疾品类不同候一首”),其主要操作方法与近代手术大体相似。
  4. 眼部疾病的预防及禁忌
  《外台》 十分注意眼部疾病的预防,其引有 《千金》 预防原则十九条,云“凡生食五辛、接热食饮、刺头出血过多、极目远视、夜读细书、不避烟火、博弈不休、日没后读书、饮酒不已、热餐面食、抄写多年、雕镂细作、泣泪过度、房室无节、数向日月轮看、夜远视星火、月中读书、雪山巨晴视日、极目瞻视山川草木。上十九件并是丧明之由,养性之士宜熟慎之” ( “眼䓖令明方一十四首”)。 又引有 《近效》 目疾禁忌五条,即 “凡目疾,不问少长男女等,所忌有五: 一房室,二面酒,三目冲风冷霜雪、向日远视,四哭泣嗔怒,五终身不用吃生五辛、荞麦、葵菜”。指出 “若因疾犯者,则疾深难疗” ( “眼杂疗方二十首”)。
  综上可见,《外台》 从整体观出发来认识眼的生理、病理,并指导对眼部病证的诊疗,对不至于不同种类的眼疾,运用不同的方法施治。并反对迷信,提倡积极预防,早期诊治,多种方法综合应用。这种诊治思想及方法,对于今天的眼科临床及研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六)《外台秘要方》对耳鼻喉疾病研究的贡献
  中医耳鼻喉科学发展至唐代已初具规模,积累了丰富的同耳鼻唇舌口齿咽喉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专科。《外台秘要方》 设第二十二卷专论,第二十三卷主论,第二、三、十六、三十五卷兼论此类疾病,将《伤寒杂病论》、《病源》、崔氏、《肘后方》、《小品方》、《深师方》、《古今录验》、《集验》、《千金》、《千金翼》、《广济》、《备急》、《救急》、《必效》、《删繁》、《张文仲方》、《延年》、姜生、《范汪方》、刘氏等唐以前二十余个医家或医籍有关耳鼻喉科的论述收集汇编,其中除 《伤寒杂病论》、《病源》、《肘后方》、《千金》、《千金翼》外,其它医书均已亡佚。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病症二十余个,收载药方400余首。不仅为后世研究唐以前耳鼻喉科的发展情况及各医家的诊疗特点提供了宝贵资料,而且在中医耳鼻喉科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1. 耳科病症
  耳位于头面部,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 “清窍” 之一,主司听觉。《灵枢·口问》说: “耳者宗脉之所聚”,全身各大脉络均聚会于耳,使耳与全身各部及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脏腑的病理变化,常循经脉反映于耳出现耳部病症。《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 卷二十二有15门论述耳部病症,载药方84首,所载病症有耳聋、耳鸣、聤耳、脓耳、异物入耳等。
  (1)耳部病症的病因病机
  耳为肾之外窍,肾为藏精之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气充沛,上通于耳窍,则听力聪敏,故耳的生理功能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外台》 认为耳部病症的产生主要是肾精亏虚。如 《外台》 引《病源》 云: “肾为足少阴之经,而藏精气,通于耳。耳,宗脉之所聚也。若精气调和,则肾气强盛,耳闻五音。若劳伤血气,兼受风邪,损于肾脏而精脱,精脱者则耳聋” (“耳聋方二十二首”)。《外台》认为耳部病症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均与肾虚有关,肾精亏虚,正气不足,则易为邪毒滞留而引起耳病。耳部病症易感之外邪多为风邪、热邪。如 “耳患耳中策策痛者,皆是风入于肾之经也” ( “耳卒疼痛方三首”); “足少阴之经……其经脉虚,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痞塞不宣,故为风聋。风随气脉行于头脑,则聋而时头痛,故谓之风聋” ( “风聋方三首”); “肾气通于耳……劳动经血,而血气不足,宗脉则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 ( “耳鸣方六首”); “耳者,宗脉之所聚,肾气之所通……劳伤血气,热承虚也,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 ( “聤耳方一十首”)。
  由于手少阳三焦经从耳后入耳中,走耳前,手太阳小肠经由目锐眦入耳中,足太阳膀胱经从巅至耳上角,《外台》 认为耳部病证与三焦、小肠、膀胱经的经气厥逆有关。如 “耳聋方二十二首” 云: “手少阳之脉动,而气厥逆而耳聋……手太阳厥而耳聋”; “耳鸣方六首” 云: “肾与膀胱合,病若耳鸣,忽忽不闻,时恶风,膀胱虚则三焦实也。” 此外,《外台》 认为耳部病症的发生和肺与大肠也有一定的关系,如 “耳鸣方六首” 云耳鸣 “诊其右手脉寸口名曰气口以前脉,浮则为阳,手阳明大肠脉也; 沉则为阴,手太阴肺脉也。阴阳俱虚者,此为血气虚损,宗脉不足,病苦耳鸣嘈嘈,眼时妄见光,此是肺与大肠俱虚也。”
  (2)耳部病症的辨证及治疗
  《外台》 所涉耳部病症有: 耳聋、耳鸣、聤耳、脓耳、耳疼、耳肿、异物入耳等,临床表现主要有耳鸣、耳聋、耳痛、耳肿、耳痒、耳内流脓水、脓血等。虽然辨证方法简单,治疗方法却很多,有内治、外治、导引等。
  ①内治法。内治法是对耳部病症结合全身情况进行辨证治疗。《外台》 所用内治法较少,仅有 《必效》 鸡矢白、乌豆疗耳聋之方,《广济》疗耳鸣或聋渍酒方及疗两耳肿脓水出,不闻人语声方,《千金翼》 赤膏,主耳聋齿痛方,崔氏疗风气及腰脚并耳聋方五首,所用药物多为益气通窍、补肾散瘀、泻火解毒消肿之品,如黄芪、升麻、人参、通草、菖蒲、细辛、葱白、木香、磁石、附子、肉桂、干姜、丹参、川芎、山茱萸、山药、白术、芍药、玄参、黄芩、大黄、栀子、石膏、芒硝等。
  ②外治法。《外台》 所用治法,除内治法的五方及导引二方外,其余77首方均为外治法,其所列外治法有: 塞耳法、滴耳法、吹药法、灌耳法及驱虫法。
  塞耳法。塞耳法是 《外台》 运用最多的治疗耳部病症的方法。其是将疏风清热、补肾填精、散瘀排脓、行气通窍等药物制成丸、膏等塞入耳中,所治病症有耳聋、耳鸣、耳肿、脓耳、聤耳、耳痛、异物入耳等。如 《广济》、《救急》、《必效》、《集验》、《千金》、崔氏等 “耳聋方”,《备急》 治耳聋菖蒲根方、菖蒲散方,《必效》 耳聋神验方,崔氏疗耳风聋、牙关紧不得开方,《古今录验》 鱼脑膏方、附子菖蒲方,《千金》、《必效》 耳聋有脓方,《广济》 疗风聋三十年无所闻方、疗耳鸣塞耳丸方,《古今录验》 疗三十年聋方,《肘后》 疗耳中常鸣方,《千金》 疗耳鸣聋方、卒聋方,《广济》 疗耳脓水通耳,矾石散方,《广济》 疗聤耳,痒有脓不止,菖蒲膏方,《肘后》 疗聤耳,耳中痛,脓血出方,《集验》 疗聤耳出脓水散方,《千金》 疗聤耳出脓方,《肘后》 疗耳卒疼痛方、耳卒肿出脓方等均以药塞耳部达到治疗目的。
  滴耳法。是以药液滴入耳内,如《广济》 疗耳卒疼痛,求死者方,将菖蒲、附子以麻油和后滴入耳中。
  热熨法。《外台》 引 《肘后》疗耳卒疼痛方,将“蒸盐以软布裹熨之”。可消肿治脓耳疼痛。
  吹药法。《外台》 引 《肘后》 疗耳卒肿出脓方,将 “矾石烧末,以苇管吹耳中”。此法将少量药粉吹入耳中,可起到清热解毒,收敛水湿目的。
  涂敷法。是用清热解毒,除湿消肿的药物,涂敷于患部。如 《外台》 引 《广济》 又疗两耳肿方,将大黄、芒硝、黄芩等十味药“捣散,以榆白皮捣汁和之,涂布帛上,贴肿取消”。
  驱异物入耳法。异物入耳,是指外来物体进入耳道,如诸物入耳、百虫入耳、飞蛾入耳、蚰蜒入耳等。《外台》 对其治疗的原则是将异物取出。所用方法其一是灌耳法,此法在 《外台》 驱异物入耳时用的最多,如 《肘后》 疗百虫入耳方,《千金》 疗虫入耳方,《备急》 疗蚰蜒入耳神效方。其二是使虫闻香法,如 《千金》 疗蜈蚣入耳方,云以 “炙猪肉掩耳,即出”; 《肘后》 疗蚰蜒入耳方,以 “熬胡麻捣,以葛囊盛”,云 “枕之,虫闻香则自出”。其三是噪音法,如《肘后》 疗虫入耳,“以两刀于耳前相敌作声,虫即出走”。其四是火照法,如崔氏疗虫入耳方,云 “若甲虫入耳者,以火照之,手打水入,勿令损之,即向明出之”。其五是调整呼吸法,如 《肘后》 疗蜈蚣入耳方,“闭气满即吐之,复闭准前,以出为度”。疗飞蛾入耳方,云 “先大吸气,仍闭口掩鼻呼气,其虫随气而出”。其六是吹气法,如 《肘后》 疗飞蛾入耳方,云“闭气以苇管极吹之,即出”。其七是钩虫法,如 《肘后》 疗蜈蚣入耳方,云“若死耳中,徐徐以钩针出之”。
  ③养生导引法。此法用于调整经脉之气,温通肾经。如 《外台》 治耳聋,引 《病源》 “养生方导引法” 云: “坐地交叉两脚,以两手从曲脚中入,低头叉项上,治久寒不自温,耳不闻声。” “脚著项上,不息十二通。必愈大寒,不觉暖热,久顽冷患,耳聋目眩。”
  2. 鼻科病症
  鼻为气体出入之门户,主司嗅觉、助发音,与肺脏相连通。由于清阳之气从鼻窍进入肺中,故称其为 “清窍”。头面为诸阳所聚,鼻居面中为阳中之阳,乃清阳交会之处,有 “明堂” 之称。《外台》 根据鼻的这一特点,在卷二十二设5门、卷二设1门、卷二十五设2门对鼻科病症的病因病理进行阐释,并予以辨证施治,共载方50首。所涉病症有: 鼻息肉、鼻齆、鼻衄及鼻疳。
  (1)鼻息肉
  鼻息肉又称鼻痔、鼻中肉,是指鼻腔内的赘生物,《外台》 卷二十二认为其多因肺气不足,外受风冷,冷气结聚,搏于血气,凝结鼻内而成。如 《外台》 云:“肺气通于鼻,肺脏为风冷所乘,则鼻气不和,津液壅塞而为鼻齆。冷搏于血气,停结鼻内,故变生息肉” ( “鼻中息肉方一十一首”)。
  鼻息肉的治疗,《外台》 主要运用外治法、灸法、导引法,未涉及内治法。外治法主要运用温通腐蚀、干枯收敛、除湿消肿等药物,如细辛、通草、矾石、真珠、附子、干姜、甘遂、瓜蒂、藜芦、皂荚、雄黄、巴豆、地胆、白芷等,经过配伍,制成栓剂、膏剂、散剂、丸剂或胶汁状,塞于鼻中或涂于息肉上,或灌于鼻中达到治疗目的。如 《肘后》 疗鼻中息肉不通利方、《小品》 通草散方、《千金翼》疗鼽鼻,鼻中息肉不得息方、崔氏疗鼻中息肉不闻香臭方、《必效》 疗鼻中清涕生塞肉方、《古今录验》 疗鼻中息肉通草散方等。灸法是在 “上星” 穴上或两傍灸之,如 《千金》 疗鼻中息肉方。导引法是通过调整呼吸和捻鼻的方法达到治疗目的,如《外台》 引 《病源》 方云: “端坐生腰,徐徐以鼻纳气,以右手捻鼻,除目暗,泪苦出。徐徐闭目吐气,鼻中息肉、耳聋亦能除。又云: 东向坐,不息三通,以手捻鼻两孔,治鼻中息肉。” 灸法和导引法治疗息肉现代临床已不常使用,其临床价值有待深入研究。
  (2)鼻齆
  鼻齆,又称鼻塞。“齆” (wèng),即鼻道阻塞,《龙龛手鉴·鼻部》: “齆,鼻塞病也。” 症见鼻道不利,发音不清,不闻香臭等。《外台》认为多因风冷伤于肺脏,风寒内搏津液而成。如 《外台》 云:“肺主气,其经手太阴之脉也,其气通于鼻。若脉脏调和,则鼻气通利而知香臭。若风冷伤于脏腑,而邪气乘于太阴之经,其气蕴积于鼻者,则津液壅塞,鼻气不宣调,故不知香臭,而为鼻齆也” (卷二十二“鼻齆方五首”); 卷二十二 “鼻塞常清涕方二首” 也云: “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
  鼻齆的治疗,《外台》 卷二十二有四门论述,卷三十五有一门论述,其使用的既有内治法,也有外治法。内治法仅有二方,即《千金》 单味小蓟内服之方(“鼻窒塞不通利方七首”) 和《删繁》 干枣补肺煎方 (“肺寒鼻齆方二首”)。外治法使用的较多,一是鼻腔局部直接用药,如将疏风通窍的细辛、蜀椒、肉桂、附子、皂荚、干姜、姜汁、通草、辛荑等药物,制成散剂、膏剂、栓剂。或吹入鼻腔,如《千金》 以干姜末吹之 (卷二十二“鼻齆方五首”); 或涂于头顶部,如刘氏疗小儿鼻塞不通,吃乳不得方,《千金》 疗小儿鼻塞不通,浊涕出方,将药物制成膏状,涂于头上、顶上 (卷三十五 “小儿鼻塞方四方”); 或塞入鼻中,如 《古今录验》 细辛膏方 (卷三十五“小儿鼻塞方四首”),《千金》疗鼻齆方(卷二十二“鼻齆方五首”),《删繁》 疗鼻塞有清涕出方 (卷二十二 “肺寒鼻齆方二首”),《小品》 香膏方,《古今录验》 香膏方(卷二十二 “鼻窒塞不通利方七首”),《必效》 疗鼻塞多清涕方 (卷二十二“鼻塞常清涕方二首”); 或滴入鼻中,如《肘后》 疗老小鼻塞,常有清涕出方 (卷二十二“鼻塞常清涕方二首”); 或含入口中使其灌注至鼻腔,如 《千金》 鼻塞多年不闻香臭,清水出不止方 (卷二十二“鼻窒塞不通利方七首”)。二是冷敷法,如卷二十二中 《千金》 “疗鼻齆方”云: “伏面临床前,以新汲水淋玉枕上”可治鼻齆,其机理可能为通过寒凉刺激使局部肿胀缩小。
  (3)鼻衄
  鼻衄即鼻中出血,《外台》 直称为“衄血”,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外台》中卷二有 “伤寒衄血”,卷三十五有 “小儿衄血”,均指鼻中出血。其形成原因,《外台》认为是五脏热结,尤其是心肝肺胃热盛,如卷二“伤寒衄血方四首” 云:“伤寒病衄血者,此由五脏热结所为也。心主于血,肝藏于血,热邪伤于心肝,故衄血也。衄者,鼻出血也。肺主于气,而开窍于鼻,血随气行,所以从鼻出。阳明病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外台》 对鼻衄的治疗,一是内治法,内治法主要运用清热凉血之品,如石膏、芍药、生地、牡丹、犀角、苦参、黄连、栀子、大黄、寒水石、麦冬等,如卷二“伤寒衄血方四首” 所云之《肘后》疗伤寒大病瘥后,小劳便鼻衄,牡蛎散及丸方,《小品》 芍药地黄汤,崔氏苦参汤方。卷三十六 “小儿衄血方六首” 中的《小品》 五味麦门冬汤方,深师疗少小衄血方等。二是外治法,外治法主要使用了冷敷法、吹鼻法、塞鼻法。冷敷法如卷二“伤寒衄血方四首” 所载之崔氏飞雪洗之汤方,用麻黄、大黄、石膏、芫花四味药煎汤待冷后淋其额,趣令血住止。吹鼻法是用“烧发灰末吹鼻孔中” 以止血。塞鼻法是将药物纳鼻中或填塞鼻腔以止血,如深师以 “烧桑耳” 为散或丸纳于鼻孔中,《古今录验》 以 “马矢绵裹,塞鼻孔中”,均可治疗鼻衄。
  (4)鼻疮
  鼻疮又名鼻疳, 鼻?疮, 是指鼻前孔附近皮肤红肿、糜烂、结痂、灼痒,有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外台》 认为其多因肺脏有热,郁蒸于鼻而成。《外台》 卷二十二有 “鼻生疮及疳虫蚀方九首” 专论此病,云 “鼻是肺之候,肺气通于鼻。其脏有热,气冲于鼻,故生疮也。” “鼻内热气生疮有脓臭,并有虫。”
  对于鼻疮的治疗,《外台》 主要使用涂敷法以润燥止痛,消肿解毒,清热止痛,如《千金》 疗疳虫蚀鼻生疮方有8首,均以单味药涂敷鼻部,所用药物有:烧铜箸投酢中,绵裹人屎灰,烧祀灶饭末、烧牛狗骨灰末、烧杏仁压取油、乌牛耳垢、烧故马绊末、牛鼻头津等。《外台》 还有滴鼻法,如 《必效》 疗鼻内热气生疮有脓臭并有虫方,即以矾石、生地、苦参煮汁点鼻中。此外,还有导引法,如《外台》 引 《病源》: 方云 “踞坐,合两膝,张两足,不息五通,治鼻疮。”
  3. 口齿科病症
  口齿唇舌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进水谷、辨五味、磨谷食、助消化及出发音的功能,其通过经络的联系,与胃、大肠、脾、心、肝、肾密切相关,这些脏腑的功能变化常表现于唇舌口齿。《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 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二、卷三、卷三十五辑录了 《病源》、深师、《集验》、《肘后》、《张文仲方》、《备急》、《千金》、《古今录验》、《千金翼》、《救急》、刘氏、《小品》、《必效》、姜君、崔氏、《广济》、《删繁》、《延年》 等文献中有关唇舌齿病症的治疗二百余方,对口齿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做了详尽的论述。
  (1)齿病
  齿为户门,为消化道的一道重要门户。齿为骨之余,肾生髓主骨,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云: “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 故齿的生长、坚固、替换、枯槁、松脱等,皆于肾精盛衰有关。清·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说: “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分别入上、下齿中,故齿龈病变也常与胃及大肠经有关。《外台》 卷二十二设二十二门辑录前代治疗齿病的方法110余首,所述病症有: 牙齿疼痛、 ??齿、龋齿、齿虫、 风齿根出、风齿嗅、疳虫食齿、齿痛有孔、齿挺出脱落、齿间血出、齿肿等,相当于现代中医口齿科之牙痛、龋齿、牙痈、牙宣等病。
  ①齿病的病因病机。《外台》 认为齿病的发生,一是风冷入齿,如 《外台》引 《病源》 说: “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齿是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若风冷客于经络,伤于骨髓,冷气入齿根,则齿痛”(“齿痛方一十一首”)。“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足太阳有入于颊,遍于齿者。其经虚,风气客之,络搏齿间,与血气相乘,则龈肿” ( “龋齿方七首”)。“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阳明之脉虚,风乘虚随脉流入于齿者,则令齿有风,微肿而根浮也” ( “风齿方四首”)。“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若髓气不足,阳明脉虚,不能荣于牙齿,为风冷所伤,故疼痛也”( “牙齿疼痛方八首”)。二是风热犯齿,如《外台》 引 《病源》 曰: “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足太阳脉有入于颊,遍于齿者。其经虚,风气客之,络搏齿间,与血气相乘则龈肿,热气加之,脓汁而出臭,侵食齿龈,谓之龋齿,亦曰风龋” ( “龋齿方七首”)。“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而阳明脉虚,风挟热乘虚入齿龈,搏于血,故血出也” ( “齿间血出方三首”)。三是心虚寒,如 《删繁》 “疗心虚寒,口气臭冲人,又虫齿痛” ( “牙齿杂疗方七首”)。四是虫食齿,如 《外台》引 《病源》 云: “若虫食齿而痛者,齿根有孔,虫在其间” (“齿痛方一十一首”),“齿虫是虫食于齿,齿根有孔,虫在其间,亦令齿疼痛” ( “齿虫方五首”),“齿??者, 是虫食齿至龈, 脓烂汁臭”。( “齿??齿方五首), “又有虫食于牙齿,则齿根有孔,虫居其间,又传变余齿,亦皆疼痛” ( “牙齿疼痛方八首”); 引 《千金》 云: “凡齿龈宣露, 多是疳??及月蚀” ( “疳虫食齿方一十首”)。
  ②齿病的治疗。《外台》 对于齿病的治疗,主要运用了外治法,外治法有: 咬含法、塞药法、外敷法、热熨法、烙割法、熏齿法等。
  咬合法。咬合法是将药物咬于疼处或含漱口中,起到清洁患部、清热解毒、温散风冷邪气的作用。其中风冷齿病,宜用《广济》 巴豆丸方、崔氏疗牙疼方、张文仲疗牙疼验方和矾石散、《救急》 疗牙疼方、《必效》 疗牙疼方、姜君疗牙疼方、《集验》 疗齿痛方、《千金》 疗齿疼方、姜生疗齿疼方等; 风热齿病宜用《千金》齿间血出者方,张文仲疗龋齿方。
  塞药法。塞药法是指将祛风止痛、清热解毒等药物制成丸粒状直接塞入齿孔中,如《广济》 疗齿龋痛方和疗齿痛不问虫风者方,《集验》 疗龋齿方,《删繁》附子塞虫孔丸方,《备急》 疗牙齿有孔方,《古今录验》 莽草汤方,姜生疗齿有孔方,《必效》 杀齿虫方等,用于治疗虫齿,龋齿有孔之牙痛,牙肿、龋齿等病。
  外敷法。外敷法是将清热消肿、祛风止痛等药敷贴患部,以达治疗效果,如《广济》 石胆散方,石黛散方,《必效》近贵胜共敷??齿方, 姜生疗齿疼方, 《备急》 姚氏疗牙齿疼痛方等。
  热熨法。热熨法是将行气通窍止痛之品趋热贴于患部,治疗牙疼,如 《必效》以独头蒜乘热截一头熨痛处; 《广济》 疗??齿并虫, 积年不瘥, 从少至老方, 将药物制成裹子状,炮令极热熨齿外部,治疗龋齿。
  烙割法。烙割法是 《外台》 对于疳虫食齿病唇颊处有赤白黑脉,用烧铁篦烙之; 对于附于齿部如烂骨状的黄色物,用钳刀略去,然后敷药治疗,达到消肿去瘀止痛的效果 (卷二十二 “疳虫食齿方一十首”)。
  熏齿法。熏齿法是将药汁淋于烧热的钱上,用蒸发的气体熏齿,治疗龋齿,如《删繁》 疗龈齿虫方。
  《外台》 治疗齿病还有内治法、灸法、养生导引法等。内治法,仅见于《广济》疗热风齿龈肉欲尽根出,恐是疳虫食龈,及耳鼻疼痛的二首方中,此二方均为清热解毒凉血之品。灸法只有 《千金》 疗齿疼方二首,灸外踝下高骨前交脉和当臂中处治疗齿痛。养生导引法辑录有《病源》 之方,如卷二十二“齿痛方一十一首”、“齿虫方五首” 云: “东向坐,不息四通,琢齿二七,治齿痛病。大张口,琢齿二七,一通二七……不复疼痛。”
  ③齿的保健和齿病的预防。《外台》十分重视对于牙齿的保健和齿病的预防,强调用叩齿及咽津漱口之法可使牙齿坚固,如引 《病源》 云: “叩齿九通……保精长存……咽唾三过,常数行之,使齿不痛,发牢不白,头脑不通。” “东向坐,不息四通,琢齿二七……大张口,琢齿二七,一通二七……久行不已,能破金刚”(“齿痛方一十一首”)。“鸡鸣时,常叩齿三十六下长行之,齿不蠹虫,令人齿牢。” “朝未起,早漱口中唾,满口乃吞之,辄啄齿二七过,使人丁壮有颜色,去虫而牢齿”,“人能常服玉泉,必可丁壮妍悦,去虫牢齿。谓口中唾也” ( “齿虫方五首”)。《外台》 还用揩齿法对牙齿进行清洁保健。如 “升麻揩齿方” 云 “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出,香而光洁” 这种方法为现代牙膏、牙刷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2) 口唇舌病
  口唇为消化道的最外端,舌位于口腔底部,是一个灵活的肌性器官,舌与口唇在齿的配合下,共同完成了对饮食物的摄纳、咀嚼与吞咽。它们通过经络的联系,与脏腑密切相关。脾主运化,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足太阴之证……贯舌中”,口唇与脾关系密切,脾气健旺,气血化生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得以泌津液助消化,口齿唇舌与脾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腐熟水谷、输布精微的功能。脾有病变,常波及口唇舌而发病,故《灵枢·师传》 说: “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 临床常以唇舌来候诊脾之病变。舌又为心之苗窍; 胃经食道、咽与口腔相通,其经脉连于舌本络于唇口; 肝之支脉下行颊里,环绕口唇; 大肠经挟口入下齿; 肾经上行沿喉咙,挟于舌根两侧; 督脉行于龈交;任脉、冲脉环绕口唇。由于口唇舌与脾胃肝肾大肠及诸经脉关系密切,所以是脏腑生理、病理变化最易表现的部位。正如《罗氏会约医镜》 所说: “口者,五脏六腑之所贯通也,脏腑有偏胜之疾,则口有偏嗜之症。” 《外台》 卷二、卷三、卷二十三、卷三十五、卷二十二等多卷中辑录有中唐以前治疗口唇舌病的方法100余方,所论病症有: 口疮、口涎出、口干苦、口臭、舌本缩、口噤、紧唇、唇疮、唇肿、重舌等,对口唇舌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①口唇舌病的病因病机。《外台》 认为口唇舌的疾病与风、热、寒、湿等邪毒侵袭和脾、胃、心等脏腑功能失常有关,其病因病机主要有: 邪毒侵袭、脾胃热盛、心脾有热、饮食偏嗜等。
  1)邪毒侵袭。引起口唇舌病的邪毒,《外台》 认为主要为风热、风寒、寒湿之邪,邪毒侵犯人体,壅结于心脾等脏可致气血滞留,脉络瘀阻而发为口疮,口干苦、口臭、紧唇、唇疮等病。如卷三“天行口疮及口干苦方四首” 引 《病源》云: “发汗下后,表里俱虚,而毒气未尽,熏于上焦,故喉口生疮也。” 卷十四“风口噤方一十首” 引 《病源》 云: “三阳之筋并络人于颔颊,夹于口。诸阳为风寒所客则筋急,故口噤不开。” 引 《千金方》 云: “诸毒风气邪风所中,口噤闷绝不识人。” 卷二十二 “紧唇方一十三首”引 《病源》 云: “风邪寒湿之气搏于疮,则微肿湿烂,或冷或热,乍瘥乍发,积月累年,谓之紧唇,亦名沈唇。” 卷二十二“口吻疮方四首” 引 《病源》 云: “足太阴为脾之经,其气通于口。足阳明为胃之经,手阳明为大肠之经,此二经并夹于口。其腑脏虚,为风邪湿热所乘,气发于脉,与津液相搏,则生疮,常湿烂有汁,也谓之肥疮,亦名燕口疮。”
  2)脾胃心热盛。《外台》 卷二十二引 《病源》 云: “脾与胃合,胃为足阳明,其经脉起鼻,环于唇,其支脉入络于脾,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 “紧唇方一十三首”)。卷二十二“口疮方一十一首” 引 《广济》 云: “心脾中热,常患口疮,乍发乍瘥,积年不瘥。”卷二十二引 《千金方》 云: “舌上疮不得食,舌本强,颈两边痛,此因心虚热所致” ( “舌上疮方二首”)。引 《删繁》云: “舌主心,脏热即应舌生疮裂破,唇揭赤” ( “口唇舌鼻杂疗方一十四首”)。卷三引 《病源》 云: “夫伤寒冬时发其汗,不吐利,口中烂生疮,以其热毒在脏,心脾烦壅,表里俱热,热不已,毒气熏于上焦,故令口舌干燥生疮也。”
  3)脏寒。“寒则气收”,脏寒则筋脉拘急收引,发为口噤,如卷二十二 “舌本缩口噤方二首” 引 《删繁》 云: “舌小肠腑寒应舌本缩,口噤唇青。”
  4)饮食偏嗜。饮食偏嗜,心脾胃诸脏蕴热生湿,湿热凝结于口,可致口唇舌生疮。如卷二十二 “舌论一首” 引 《删繁》 云: “舌者,主心,小肠之候也。……凡有所啖,若多食咸,则舌脉凝而变色……多食辛则舌筋急而枯干; 多食酸则舌肉腆而唇揭; 多食甘则舌根痛而外发落……若脏热则生疮,唇揭赤色,若脏寒则舌本缩,而口噤唇青。”
  ②口唇舌病的治疗。对于口唇舌病的治疗,与齿病一样,根据病变的不同情况,《外台》 采取了各种不同治法,兹将其主要方法列下:
  1) 内治法。《外台》 治疗口唇舌病一是清热凉血解毒,用于心脾热盛之疾,如 《集验》 疗天行热病口疮升麻汤方,《千金》 疗口臭方、《广济》 心脾中热,常患口疮,乍发乍瘥,积年不瘥方,《千金》 排风汤等,所用药物如黄连、牡丹、生地、淡竹叶、犀角、羚羊角、生芦根、黄芩、大青、石膏等。
  二是祛风散寒温经,如深师竹沥汤、甘草竹沥汤,《千金》 附子散,深师续命汤, 治疗风口噤、 风口?; 《千金》 疗口中臭方,《古今录验》 疗口臭方等,所用药物如: 防风、葛根、防己、附子、细辛、干姜等。
  三是益气养阴,如深师疗伤寒口疮烂之升麻汤方, 《广济》 疗风著口面?, 语不多转方,《千金》 治疗心虚热口疮之方等,所用药物有: 人参、升麻、麦冬、生地、芍药等。
  2)外治法。《外台》 治疗口唇舌的外治法很多,主要有含漱、敷贴、热熨、烧烙、放血等。
  含漱法。含漱是用药液含于口中或漱涤口腔,起清洁患部及清热解毒的作用,所用方如深师黄柏蜜方、升麻汤方,《集验》 石膏蜜煎方、疗口疮方,《必效》 口疮方,《古今录验》 疗口疮汤方、升麻散、黄芩汤,《千金》 疗口疮久不瘥方、升麻煎方、疗口干除热下气方、疗舌上疮方,《删繁》 甘草丸方、升麻泄热煎方,《广济》 疗口舌生疮含煎方等。
  敷贴法。敷贴法是用药物敷贴患部,以达到治疗效果,所用药物有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品,如黄柏、大青、熏黄、苦参、青矾、白矾、水银、朱砂、麝香、硫黄、龙胆、黄连、升麻、栀子、竹叶、槐白皮等,如深师酪酥煎丸,《广济》 水银膏方、石硫黄膏方、疗口疮煎方,《千金》疗紧唇方、唇疮方、口吻疮方,崔氏疗紧唇方,《集验》 疗沈唇紧唇方,《肘后》 疗唇疮方等。
  热熨法。如 《千金》 疗口吻疮 “以新炊饭了甑,唇及热熨之”,以温散湿邪。
  烧烙法。如 《千金》 疗舌上有疮,四、五孔,有出血,“烧铁篦烙孔上”,以敛疮上血。
  放血法。放血法用于治疗唇内生核或口唇舌上有恶血者,方法为 “以刀锋决之”,或 “以弹弓弹之”。
  3)针灸疗法。用于治疗紧唇,施灸部位引 《千金》 方有: 虎口、承浆及疮部。
  4. 咽喉部病症
  咽喉是司饮食、行呼吸、发声音的器官,上连口腔,下通肺胃。喉在前,连于气道,通于肺脏,为肺系所属,是气体出入之要道; 咽在后,接于食道,直贯胃腑,为胃系所属,是水谷之通道。不但肺胃之经循经咽喉,而且脾之经脉络于胃,上挟咽喉,肾之经脉入肺中,循喉咙,肝之经脉循喉咙入顽颡,胆、心、小肠、大肠等经均循经咽喉。因此,咽喉不仅是呼吸饮食之门户,而且是经脉循行交会之处,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从而咽喉与脏腑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互相影响,其中与肺、胃、脾、肝胆、肾的关系尤为密切。《外台》 根据咽喉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卷二、卷三、卷十六、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三十五中设14门载方76首,论述了咽喉病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兹将其主要特点归纳分析如下。
  (1)咽喉部病症的病因病机
  《外台》 对于咽喉病症的论述比较笼统,所言病名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如: 咽痛、咽肿、咽门不利、咽门伤破声嘶、喉痹、咽喉生疮等,对于这些疾病的形成原因,认为一是风热邪毒侵袭,风热邪毒侵犯咽喉,阻滞脉络,则咽喉红肿疼痛,闭塞不利。如卷二引 《病源》 云:“伤寒过经而不愈……邪客于足少阴之经,毒气上熏,故喉咽不利,或痛而生疮。” 引文仲语云: “伤寒毒攻喉咽肿痛”( “伤寒喉咽痛方八首”)。卷二十三引《病源》 云: “喉痹者,喉里肿塞痹痛,水浆不得入也。人阴阳之气出于肺,循喉咙而上下也。风毒客于喉间,气结蕴积而生热,故喉肿塞而痹痛” ( “喉痹方二十一首”)。卷三十五引 《千金方》 云: “毒气盛便咽塞,咽喉不利” ( “小儿喉痹方四首”)。
  二是寒邪伤脏,如卷十六引 《千金》云: “夫咽门者,应五脏六腑……肝胆之候也……若脏热,咽门则闭而气塞; 若脏寒,咽门则破而声嘶” ( “咽门论并伤破声嘶方二首”)。
  三是阴虚咽喉生疮,《外台》 虽未直述阴虚咽喉生疮的机理,但所引 《广济》治疗咽中生疮的组方是以滋阴养液为法的。
  (2)咽喉病症的治疗
  《外台》 对于咽喉病症的治疗,既有内治法,也有外治法,还有养生导引之法,兹介绍如下:
  ①内治法。针对咽喉病症形成的病因病机,《外台》 所用的内治法有三:
  一是祛风清热解毒,如 《集验》 升麻汤方,深师黄连马通汤方,《古今录验》 青木香汤方、羚羊角豉汤、升麻汤、射干汤,《千金》 疗卒肿著喉颈,壮热妨乳方,刘氏疗小儿喉痹热塞方,《广济》疗咽喉中塞,鼻中疮出及干呕、头痛,食不下方,疗喉痹急疼,闷妨不通方等。所用药物主要有: 牛蒡子、防风、黄连、白头翁、马通汁、黄柏、芒硝、射干、犀角等。
  二是温通开塞,如 《千金》 母姜酒方、升麻汤方等,所用药物主要有: 附子、生姜、细辛等。
  三是滋养阴液,如 《广济》 疗咽中生疮,吐血不下食方。
  ②外治法。《外台》 对于咽喉病症的治疗,十分注意使药物直达病所,因此主要运用了外治法,有含咽法、敷涂法、塞窍法、放血法、局部抓摩法、烙法等。
  含咽法。含咽法是将药物制成丸或水剂,含于口内,令其长时间浸渍于咽喉患处,起到治疗作用,这是 《外台》 治疗咽喉病的主要方法。含咽药物的使用,一方面根据病机选择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清利咽喉之品,如 《千金》 口燥膏方,干枣丸方,《肘后》 疗喉口中及舌生疮烂方,文仲疗喉中卒毒攻痛方,《古今录验》 射干丸方等,主要选用了黄连、犀角、射干、生地、猪膏、朴消、石膏、白蜜等。另一方面对于喉痹等病,不论寒热,均采用了温开之法,如仲景半夏散及汤主之方,《古今录验》 鸡子汤、五香汤,《近效》 疗喉痹方,《千金》 疗热病口烂,咽喉生疮,水浆不入者膏方,《肘后》 疗喉痹方等,所用药物有附子、巴豆、半夏、生姜、芥子、升麻等。这种“反治” 法则的运用,正印证了前人所言“风火痰涎闭阻咽喉,则寒药不开,必以巴豆、附子以温开之” 的治疗思路,对现代临床颇有启迪。
  敷贴法。敷贴法是将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之品,制成粉、膏剂,直接涂敷或贴于患部,以起到治疗作用,如 《千金》以松子、苦芥子,或麦面苦酒和后涂于患处治疗喉咽诸疾,以干姜、半夏末著舌本治疗悬痈垂暴肿长,《肘后》 以薤捣敷肿处,治咽喉肿痛。
  塞窍法。塞窍法是根据耳鼻与咽喉相通的特点,将药物塞入耳、鼻中以达治疗效果,如 《肘后》 以杏仁塞耳中,以剥葫 (应为剥蒜) 塞入耳鼻孔治疗喉痹。
  放血法。放血法用于急性咽喉病症的治疗,如 《备急》 以 “刀锋裁刺手大指甲后爪中,令出血”,文仲“刺中指爪甲下令出血”,治疗急喉咽舌病。
  局部抓摩法。局部抓摩法用以治疗咽喉诸疾,尤其是急喉病。如文仲言痛“爪耳下张口解间突” 处,《备急》 言“急爪其蹠心”。
  灼烙法。灼烙法直接作用于喉部病证。如《肘后》 疗悬痈肿卒长数寸如指,随喉出入不得食方,以 “烧小铁于管中灼之令破”。
  此外,《肘后》 还以矾石清渍手足治疗喉痹,以 “商陆炙热布藉喉以熨布上”治疗咽喉肿痛。
  ③养生导引法。《外台》卷二十三引《病源》 云: “两手拓两颊,手不动,搂肘使急,腰内亦然,住定。放两肘,头向外,肘膊腰气散尽势,大闷始起,来去七通,去喉痹。”
  (十七)《外台秘要方》对按摩学研究的贡献
  《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 《外台》) 无专章论述按摩,其内容均附在各卷相关病证的论治之中,作为相关病证的治疗方法而收录之。正如上海中医学院推拿系李强氏所言: “在中国按摩发展史上,中唐时期王焘的 《外台秘要》 在保存散失的按摩文献,丰富和发展按摩疗法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贡献” 〔 《按摩与导引》,1987,(3): 16〕,以下援引李氏文皆出于此,不另出注)。
  李氏考证,自隋入唐,中医按摩疗法普遍受到重视,于隋唐医事制度便可窥其一斑。《隋书·百官志》: 太医署有 “按摩博士二人”。唐“太医署” 从事按摩医疗、教学的人数达到了历史巅峰,有“按摩博士一人 (从九品下),按摩师四人,按摩工十六人,按摩生十五人。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消息导引之法” ( 《旧唐书·职官志》)。《外台》记载的按摩文献不仅有 《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等鸿篇巨制,也有现已湮灭的《小品方》、《范汪方》 等诸多方书,保存了从古至中唐时期的部分医学典籍。正如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纲要》 所说:“陈振孙在南宋末已称所引 《小品》、《深师》、《崔氏》、《许仁则》、《张文仲》 之类,今无传者,犹间见于此书,今去振孙四五百年,古书益多散失,惟赖王焘此编以存,弥可宝贵矣。” 徐灵胎在其《医学源流论》 中也说: “唐以前之书,赖此书以存,其功亦不可泯。”
  据考《外台》 所收录的有关按摩条文,计有 《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千金翼》、《肘后》、《近效》、《苏恭》、《古今录验》、《广济》 等二十余部著作百余条文献,这些文献在研究中医按摩发展史中的贡献李氏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澄清中医按摩发展中上的一些歧义。
  如按摩催产,学术界历来认为 《宋史》 是记载这一技术最早的文献。《宋史·庞安时传》: “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推摩,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 其实,《外台》 所引文献早已有载,如引 《小品》 疗逆产方: “盐涂儿足底,又可急搔之。并以盐摩产妇腹上,即愈。崔氏、《千金》、《集验》 同” (卷三十三 “逆产方一十二首”)。又崔氏“疗妊身热病,子死腹中,欲出之方: 乌头一枚。上一味细捣,水三升,煮,取大二升,稍稍摩脐下至阴下,胎当立出”(卷三十三 “子死腹中欲令出方一十五首”)。此前《刘涓子鬼遗方》 也用膏摩催产的记载: “妇人产乳中风及难产,服如枣核大,并以膏摩腹,立生” (卷五·赤膏治百病方)。由此可见,李氏言“ 《宋史》 关于庞安时按摩催产的记述在中医按摩发展中并非是首次记载。” 此之评论不谬。
  其二,为某些治疗方药的溯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由于《外台》 援引文献皆一一注明出处,这就为有关按摩的记载提供了原始出处。李氏举 《千金》 卷九 “伤寒上”“白膏治伤寒头痛,向火摩身体……摩身当千过,药力乃行。” 《圣济总录》 卷四“按摩” 中指出: “若疗伤寒,以白膏摩体,手当千遍,药力乃行。” 《太平圣惠方》卷九“治伤寒一日候诸方” 曰: “宜用白膏方……摩之百遍,即药力行。” 三部医籍均提及 “白膏摩体” 治伤寒,但却未明医方出处。《普济方·伤寒门》 的前后两卷分别引述《千金方》 和 《太平圣惠方》 的两张白膏方,更使人源流莫辨。王焘使这一问题得到冰释惑解,《外台》 于卷一 “杂疗伤寒汤散丸方八首”中明确标示出此方出于晋代的 《范汪》方,曰: “又疗伤寒,白膏摩体中,手当千遍,药力乃行。” 李氏将《外台》、《千金方》、《太平圣惠方》、《普济方》 五张白膏方比较后指出,都有天雄、乌头、莽草、羊踯躅四味,仅炮制方法略有区别,说明各家在此方药及运用方面是一脉相承的,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地发展。
  其三,对行之有效的方药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李氏撰文认为 《外台》 保存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药文献,例如有关苍梧道士陈元膏就是其例。陈元膏是一贴很有名的膏摩方,《肘后方》、《千金方》、《御药院方》、《普济方》 等均有收载,据《外台》载文,说明此方流传于初唐。李氏认为,一则初唐时的 《崔氏方》 收载了此方;二则孙思邈的两部 《千金》 均有收录;三则 《崔氏方》 于此膏方后附有十二个验案,《千金翼》 在转载时录取其八,于此可知孙氏对此方是甚为推崇的。另外据《外台》 所载文献可以看出,思翊对此方的传世做出了贡献,“冒死” 上书,力荐此方,认为此方主治病证甚多,诸如“腰痛、心腹积聚、头眩、胸胁、背痛、腹切痛、闭经、无子、风搔肿起、脚膝冷痛、瘰疬” 等,“百病无不愈,所疗人无数,不可悉记” (卷三十一 “古今诸家膏方四首”)。
  其四,扩大了按摩治病范围。
  李氏通过对《外台》 有关膏摩文献的检索研究后认为,其中所收录的三十张左右的膏摩方,较《千金方》 为多,如《小品》 的商陆贴 (卷三十七 “痈疽发背证候等论并方五十三首”)、《延年》 的牡丹膏 (卷十五“风搔身体瘾疹方五首”)、《范汪》 的蹉跌膏 (卷二十九“蹉跌方三首”) 等等。从中可以了解那些现已散佚、不可复得的方书中有关膏摩的记述。
  就按摩治疗范围而言,李氏在对《千金方》 和《外台》 比较后指出,《外台》 首次记载了按摩治疗真心痛、逆产、骨蒸、角弓反张、小便不通。据其涉及的病证范围而言,可治的内科病有水肿、偏枯、噎、骨蒸、头风、卒胃反呃啘、伤寒、脚气、真心痛、卒死、天行病、惊?、 尿闭、 尿频等。 可治的外科疾病有:恶核、瘰疬、疥癣、恶疮、缓疽、瘾疹、自溢、干湿癣、发背、秃发、赤丹、火烂疮、面皯、白驳风等。可治的五官科疾病有: 风肿类眼疾、喉闭、喉咽舌痛、眼痛、骨鲠、鼻塞、鼻衄、鼻瘜肉等; 伤科病有蹉跌、堕损、金疮等; 妇产科病有逆产、死产、胞衣不下、闭经、无子、产后诸疾等。
  其五,记载多种古按摩手法。
  《外台》 记载了多病种的按摩治疗,各病证所采用的手法各异,可谓是因病而异,这就为探索按摩手法的源流提供了线索。例如抓腹法,《外台》 所引用 《备急方》、《张文仲方》、《古今录验方》 都有记载但却互有差异,李氏认为,这是“目前所能发现的按摩治疗心肌梗死的最早文献记载。” 认为《外台》 记载的抓腹法,丰富了这一按摩手法 (卷七 “腹痛方四首”)。此外还记载了掷背法、鏊捺法 (卷八“诸噎方一十二首”)、爪掐法(卷二十二“咽喉舌诸疾方七首”),其中《张文》 疗咽喉舌诸疾时,爪掐咽结处,是近取治疗; 《备急》 则 “急爪其蹠心”是远取治疗,两者各领其功,咸收其效。
  此外,李氏还认为 《外台》 为校勘其他文献的夺、讹、误、衍,提供了方便。
  总之,《外台》 的按摩治疗方法虽然散见于全书,但其内容丰富,保存了晋唐时期有关按摩的宝贵文献,在中医按摩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十八)《外台秘要方》对灸疗学研究的贡献
  灸疗法历来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王焘的《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为《外台》) 于全书每一卷所记载病证的治疗中,均载有古人对该病的灸疗方法介绍,其内容可谓丰富而详实。现仅就其中与灸疗相关的经络学、腧穴学、灸疗学资料从以下八个方面予以述评。
  其一,尚灸而少取针。
  《外台》 四十卷中的载临床诸科病证的治疗,均收录相关的灸疗方法,于该书卷三十九专述“明堂灸法”,故高文铸曾据此“疑王焘撰有《明堂灸法图》,或曰《明堂十二身图》 之类著作” (《外台秘要方·外台秘要方丛考》,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3年版,第859页)。灸疗方法是人类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其历史悠久,有文字可稽者,首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及《素问》、《九卷》。认为 “北方者,天地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 《素问·异法方宜论》)。《九卷·官能》 对灸法的适应范围有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的精辟论述。因而在其所载灸疗方法中,运用的灸疗所治的病种十分广泛,内、外、妇、儿、五官、眼科诸疾,无所不治,方法极为灵活,而且多有发挥。
  王氏 “重灸轻针” 的思想在其卷三十九“ 《明堂》 序” 文中表露得十分明白,认为 “针法古来以为深奥,今人卒不可解。《经》 云: 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若欲录之,恐伤性命,今并不录针经,唯取灸法。” 有人分析王氏这一思想产生的根源时说: 王焘在 《外台》 中只论述灸法,是对灸疗的重视,亦是两晋、南北朝灸法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王焘继发展《九卷》、《甲乙经》、《千金方》、甄权、杨玄操等先贤灸法的写实。王焘认为: “针法古来以为深奥,今人卒不可解。” 针刺技术不是所有人都能熟练掌握得了的。同时 “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因此“若欲录之,恐伤性命,今并不录针经,唯取灸法”。王焘等人面对文化水准很低的古代劳苦民众,从实际出发,为使更多的黎民百姓能自如地应用简、便、廉、验的灸法进行保健医疗,自我救护的现实出发,在其《外台》 中不录深奥、有杀人之险的针刺方法,而唯取灸疗是有其当时的社会意义。如此则无须“外请名医,傍求上药”,自行灸治,把灸疗法广泛地推广于 “水陆舟车,客途旅次,以及穷乡僻壤之处”,岂不是“人人和缓而家有华佗” 吗?
  另一方面,六朝时期 “服饵” 遗风尚未消除,在士大夫阶层还有一定市场,如唐太宗即服进献的丹药而中毒身亡,便是其例。因此王焘对这种 “服饵” 之风已有看法和认识 (这从他在《外台》 卷三十七、三十八,尤其是其 “乳石论”已见一斑),主张以灸疗保健,废除服饵养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重视灸疗也切中了一时之流弊。为此他在 “十二人明堂图” 中对腧穴黑点者为禁灸穴,朱点者为灸病良穴,以黑圈标记者为一般孔穴,并明确指出,朱墨分明,“人并可鉴之” 〔孙忠年. 复绘王焘 “十二身流注五脏六腑明堂” 考. 针灸临床杂志 1998;14 (9): 51〕。这也是唐初兴起的灸疗可以预防疾病,可以强身保健思想的体现和发挥。如《千金方》 即有新生儿刚娩出后 “灸颊车以防噤”,南方人可以用灸预防“瘴疬”。《外台》 卷六 “霍乱杂灸法二十六首” 就载有灸法防止霍乱诸证发生。卷三十五 “小儿初生将护法一十七首” 载,小儿初生 “当灸、粉、絮、熨之,不时治护”。均体现了王焘重视灸疗是对唐代兴起的灸法保健疗法的继承,也是其这一思想形成的根源之一。
  “重灸轻刺” 而非弃刺。据上述对王氏 “重灸轻刺” 思想根源剖析所见,王氏认为针刺方法用之不当可有 “能杀生人” 之虞,且其技术深奥,非常人所能掌握和应用,故他在 《外台》 中几乎是凡病皆有灸法。但是,王氏并非对针刺一概不录。如他在卷一、三、五、十三、二十、二十七、三十五、三十九、四十等卷中对10余种病证的治疗中,近百次记载了刺治方法,所涉病证广泛,内、外、妇、儿、五官、眼科诸疾,均有针刺方法介绍。尤其是卷五 “疟疾” 病的刺治则予以详述之。
  其二,创绘十二腧穴图,唐以前的经穴图多为仰人、侧人和伏人三图绘制,孙思邈亦遵于此。王焘在参阅了甄权、孙思邈、杨玄操等人著作以后,根据人体身长分为大 (七尺六寸四分以上)、中 (七尺五寸)、小 (七尺四寸以下) 三型的基础上,一则遵循《九卷》、《甲乙经》 之古训,二侧取其折中,使决意以中等人型(七尺五寸) 绘制了十二身彩色经脉腧穴图,成为我国经脉腧穴彩色十二身挂图的创始者。这较孙思邈的 《明堂 (彩色)三人图》 又有发展。
  《外台》 卷三十九 “ 《明堂》 序”曰: “其十二经脉皆以五色作之,奇经八脉并以绿色标记。” 其奇经八脉作绿色,则取意于孙思邈之明堂图之色彩,按十二经脉分别绘制。采用以经统穴的原则,将所有腧穴分别列于十二经脉之中。王氏“十二人明堂图” 的腧穴将 《甲乙经》、《千金方》 之全部腧穴均收录其中,又增录了古明堂图中的7个奇穴 (后腋、转谷、饮郄、应突、胁堂、旁迁、始索)及《千金方》 之膏肓俞,共计有腧穴名357穴,其中双穴308个,单穴49个,总计665穴。突破了 《甲乙经》 649穴。王氏收入胆经的7穴,后世已不收入,且以经外奇穴记述并鲜用之。膏肓俞则收入膀胱经 [孙忠年. 复绘王焘 “十二身流注五脏六腑明堂” 考. 针灸临床杂志,1998.14 (9);51]。
  在腧穴的排列次序上,王氏基本按照经脉的循行路线,如上所述,将后世所说的经外奇穴也列入诸经之中,便是他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王氏之所以要对孙思邈及其前人的“明堂三人图” 加以发展和创新,并要绘制彩图,其用意和出发点在其卷三十九“明堂序” 中予以十分明白的坦露。他说: “由是观之,书之与图不可无也。又人形不同,长短异状,图象参差,差之毫厘,则孔穴乖处,不可不详也……诸家并以三人为图,今因十二经而画图人十二身也。经脉阴阳,各随其类。” 惜其所绘之图,早已亡佚,但据文字所载,经细周全。足见王氏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之深,理解之甚,其意义不可谓不大。
  其三,以经统穴。《外台》 明堂内容在继承《甲乙经》 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作了调整。其既然按十二经画图,就必然涉及腧穴的归属与排列,乔氏等人对《外台》 以经统穴的原则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是据经所会而确定腧穴之归属。《甲乙经》 除四肢腧穴有明确归属外,头面、躯干却只言何经与何经交会,却未明腧穴归属。《外台》 则以十二经为基础,对《甲乙经》 未明归属的腧穴,重新进行了归经,其原则之一就是根据各经交会情况而定,并在这一原则之下所归属之腧穴有50余穴,其中手阳明大肠经3穴,足少阳胆经17穴,足太阴脾经6穴,足阳明胃经12穴,足太阳膀胱经5穴,手太阳小肠经3穴,手少阳三焦经5穴。又如足少阳胆经,在 《外台》 的这一归属原则下,使其在头部循行更趋明确。
  二是据脉气所发以定腧穴归属。《甲乙经》 中头面躯干部的腧穴无归属,但有一部分却注明了系何经脉气所发。《外台》 据此精神,将各穴归属于脉气所发的经脉,如此归类方法计有60余穴,其中手阳明大肠经5穴,足少阳胆经4穴,足太阴脾经4穴,足阳明胃经21穴,手太阳小肠经2穴,足少阴肾经5穴,足太阳膀胱经21穴,手少阳三焦经3穴。
  三是从纵行线与经脉的关系确定腧穴归属。《甲乙经》 头面、躯干中有部分腧穴既不言经脉交会,也不明脉气所发,《外台》 便将此类腧穴按其所在的纵行线的其他腧穴,并结合经脉循行进行归属。
  四是据任督及肾经、膀胱经关系确定归属。《甲乙经》 未单列任督二脉腧穴,因而王焘以部位为纲,以任督脉循行为纪,归属相关腧穴。虽然这种归属也有其不足,但对后世以经统穴的理论积累了经验[乔海法,等. 《外台秘要》 腧穴归经原则探讨. 中医文献杂志 1996; (2):15]。《外台》 所载357穴,先明其归属经脉,次论定位取穴方法,再详述各穴的主治病证,后述施灸壮数。对腧穴主治功效的记载是较早而全面,较前人有很大发展,于后学亦有启迪。
  其四,撷众家灸法之妙,广为应用。据统计王焘 《外台》 保存了中唐及其以前许多珍贵的灸疗学文献,其中有 《千金方》灸法129疗条,《千金翼》4条,《肘后方》 13条等现存的医学文献外,还有姚僧垣 《集验方》 19条,孟诜 《必效》3条,《范汪方》 17条,王方庆《随身左右百发百中备急方》 11条,《深师方》5条,《张文仲方》4条,谢士泰《删繁方》 3条,甄权 《古今录验方》 3条,扁鹊方3条,华佗方4条,朱规送1条,赵乃言1条,共计14家[杨承祖,等. 试论王焘在灸疗学上的贡献. 陕西中医 1984; 5 (2): 29]。这些著作大多散佚,唯 《外台》 仅存,足显其文献价值及其对后世的重要意义。
  王氏集中唐时期及其以前众多医家灸疗之长,融为一体,并将之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扩大了灸法的适应范围,此是《千金方》 及其以前诸家著述所不及,如对伤寒病,可取百会、大椎、风池、合谷灸之以发汗祛邪; 对脾胃不和所致的反胃、呕吐、胪胀、心腹痛、胀满、肠鸣、泄泻诸疾,取足三里、膈俞、大肠俞、胃管、中管、气海、天枢、太仓等穴灸疗以愈之; 诸淋病则取大敦、关元、丹田等穴灸之。此外,诸如胀满用灸法,骨蒸用灸法,奔豚用灸法,梦遗、便秘、大便失禁、癃闭、 口眼?斜、 吐、 痢、蛊毒、疮疡、痈疽、瘰疬、疣、痔、脱肛、阴挺、闭经、重舌、囟陷、痫证、眼疾、耳病、口唇病、疟疾等,几乎所论之病,皆有灸治方法。尤其是《外台》 记载有急性腰痛、中恶、暴死、尸厥等危重证,于此亦采用艾灸救疗作为急救方法之一予以记载。
  其五,首先记载 “四花” 灸法。“四花” 灸法源于唐代崔知悌《骨蒸病灸方》的 “四花” 穴,最早载于王焘 《外台》卷十三 “灸骨蒸法图四首”,并注明是“崔氏别录灸骨蒸方图并序中书侍郎崔知悌撰”。后来《苏沈良方》、《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 均有收载。据《外台》所载此四穴以绳度量定位,取膈俞 (双侧)、胆俞 (双侧),以艾炷直接灸之,四穴同时点燃,犹如四朵火花,故名之曰“四花灸”。此外还有 “五花灸法” 记载。这种灸疗方法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补益气血,健脾益肾,除痰止咳等功效,故后世将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对多种慢性虚劳性疾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外台》 原载有图,后已遗佚,今人高文铸据《幼幼新书》 卷二十予以辑存。
  其六,记载古人灸法的选材实践。灸用艾绒于今日是一件众人皆知的常识,但古人取材于艾叶也是在经过无数次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对各种可燃物进行筛选比较后才找到既易燃烧,又性温而辛香,有暖经脉而温气血,逐寒湿而止冷痛的艾叶作为灸治品料。王氏在其《外台》 卷三十九“论疾手足腹背灸之多少,及补泻八木火法” 中指出: “凡灸,忌用松、柏、桑、枣、竹、胡、枳、榆八木,以用灸人,害人肌肉、筋脉、骨髓。” 如此详述用八木之火灸治对人体的危害不但是首次记载,也从一个侧面告知人们,取艾作灸是古人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所总结的宝贵经验。
  其七,详述各种灸疗方法。如上所述,《外台》 四十卷内容,每卷皆有灸疗方法。王氏将灸疗方法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学科、各病种的治疗之中。就其取火原料,经过临床筛选,敲定艾为上品。认为灸疗方法既可以补,用以治疗诸种虚劳疾病; 灸疗也可以泻,祛除邪气,以治其实,故卷三十九曰: “凡灸皆有补泻,补者无吹其火,须炷自灭。泻者亦不艾,即须吹其火至灭也。” 灸疗时,艾炷的大小,所灸壮数的多少,既可根据病情而定,也可据病程而定,还应当 “随年壮”,结合病人年龄的长幼、体质的强弱而定,所以《外台》 卷三十九指出: “凡灸有生热,候人盛衰及老少也。衰老者少灸,盛壮肥实者多灸。” 如此等等,均反映了王焘 《外台》 对灸疗学的贡献是颇为显著的,检索唐以后历代有关经络、腧穴、灸疗学的知识,每一腧穴的所在部位、主治病证等仍未脱《外台》 卷三十九所载内容,即或是现行普通中医药院校所用教材亦莫能外,足见王焘在该领域影响之大,研究之深。此处仅述其要而略评之。
  (十九)《外台秘要方》对方剂学研究的贡献
  《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 《外台》) 是继隋代 《四海类聚方》,唐初《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之后又一部大型方书,“具有十分重要的方剂文献学价值”,“对于保存中医古籍原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连建伟. 从《金匮要略》 的校勘论《外台秘要》 的方剂献学价值. 中国医药学报 1996; 11 (3):12]。《外台》 四十卷中除卷三十九外均载有方。据统计,该书除120首灸疗方外共收药方6756余首。现仅就其于方剂学发展的贡献述评之。
  1. 方剂命名规律
  《外台》 有名之方有约6000余首,观其方剂名称有如下规律:
  其一,明其主治功效。用方名畅明该方的主治功效,可收画龙点睛之功,视其名,明其功,这是中药方剂命名的基本原则之一,《外台》 所载之方亦不例外。如卷八“五膈丸”,“五膈要丸”,可用以治疗 “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等诸种膈病。卷八“七气丸”,可用以治疗“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 七种因邪而致的气机郁滞所致的病证。此外如卷六扶老理中散,卷二十五的健脾丸,卷三十四的温经汤等均属其代表。
  其二,明其药物组成。用方名指示该方药物组成,如一物柏枝散 (卷四)、一物栝楼贴 (卷二十四)、一物白鳞汤 (卷三十四)、甘草干姜汤 (卷十)、当归生姜羊肉汤 (卷七) 等,用方名概括该方所用的全部药物。
  其三,明其方中主 (君) 要药物。组方是有一定法度的,《素问》 制订的“君、臣、佐、使” 原则为中医历代组方的法典,方剂中针对病证的病机要害之药,即为 “君” 药,君药可以是一味,也可以是两味,其他药物则与君药具有协同作用。《外台》 所载之方,用方名提示该方组成的主病之药,一是以君药的功效提示该方的主治功用,二是提示该方随证加减时君药是不能置换的,否则就不是此方。此类方名所占比例最高。如麻黄汤、桂枝汤 (卷一)、人参汤、人参饮 (卷六)、人参丸 (卷七)、大金牙酒 (卷十八)、栀子汤、瞿麦散 (卷三十七) 等。
  其四,以方中所用药物的剂量作为方名者,如大三五七散 (卷十五) 方中“天雄、细辛各三两”,“山茱萸、干姜各五两”,“薯蓣、防风各七两”。小三五七散 (卷十五) “天雄三两、山茱萸五两、薯蓣七两”。此处的“大、小” 是取《素问· 至真要大论》 中有关 “大方” 和“小方” 之义。
  其五,综合命名法。所谓综合命名是指将功效、君药、药味组成等因素加以综合归纳,用简要语言作为方名,以方名显示多种信息。如有以方名明确君药与组成药味数量者,如紫菀十味丸 (卷九)、巴豆三味丸 (卷六)、葶苈子十五味丸 (卷九) 等。有以方名指出君药与主治功效者,如知母解肌汤 (卷四)、羊肾补肾汤、泻热栀子煎 (卷十六)、垂命茯苓丸(卷十七)、麻黄五痫汤 (卷三十五) 等。
  此外,还有以治疗手段命名方剂者,如 “熨癥方” (卷十二); 以人名作方名者如“苍公当归汤” (卷十四)、“苍梧道土方” (卷十三); 以原方的加减方法命名者,如 “二加龙骨汤” (卷十七) 等等。
  2. 以病为纲,随证施方
  《外台》 以病为纲,因证施方的思路体现得淋沥尽至。证随机转,方以证设,有是证必有是药,这是中医临床组方用药的基本原则,也是《外台》 的基本观念。例如卷六霍乱门,其病虽然有上吐下泻之症,若为暑湿所致者,用萹豆汤 (萹豆叶、香薷叶、木瓜、干姜); 若偏于里虚寒者,用理中丸 (人参、白术、甘草、干姜、高良姜、桂心); 若兼心烦者,用乱发汤 (乱发、人参、吴茱萸、甘草);若吐利太过伤阳而致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者,用四逆加猪胆汁汤; 若因吐利而致气机逆乱,脐上 “筑悸” 者,用附子粳米汤 (附子、半夏、甘草、大枣、粳米),或茯苓理中汤; 若伴有腹痛者,用理中加二味汤 (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当归、芍药); 若吐泻耗阳而至阳虚四逆者,用扶老理中散; 若呕吐不止,用厚朴人参汤 (厚朴、橘皮、人参、高良姜、当归、藿香); 若干呕不吐者,《删繁》厚朴汤 (厚朴、干萹豆叶、茯苓、白术、人参); 或《经心录》 厚朴汤 (厚朴、生姜、枳实); 若见霍乱转筋者,用高良姜汤 (高良姜、桂心) 或茱萸汤 (吴茱萸、甘草、干姜、蓼子、乱发、桂心)。又如卷十八治疗脚气引崔氏方时指出: “又治脚气, ?痹不仁, 两脚缓弱, 脚肿无力,重者少腹气满,胸中痞塞,见食即呕,或两手大拇指不遂,或两脚大拇指不遂,或小便涩。第一疗气满,呕逆,不下食,旋复饮子方……凡服五剂,上气即下。小便涩者,加桑根白皮四两……如其服此饮二三剂,气下,讫,即须服大犀角汤,第一方十四味者是也……待腹内气和,脚肿欲消,皮肤犹如隔帛者,宜服犀角麻黄汤一、二剂” ( “脚气冲心烦闷方二十二首”)。于此可见《外台》 灵活施方思路之一斑。
  3. 灵活多变的临证化裁
  俗语说: “读书三年,天下无可治之病; 临证三年,天下无可用之方。” 指出疾病是千变万化,复杂多样的,对古人在特定条件下所创制的方剂,应当根据临证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能泥守胶柱。王氏《外台》 在运用古方时的灵活权变之法,成为后世的典范。如卷七治疗胁肋痛用“半夏茯苓汤 (半夏、生姜、茯苓、旋覆花、陈橘皮、人参、桔梗、芍药、甘草、桂心) 指出该方的临证加减时说: “欲得利者,加大黄; 须微调者,用干地黄; 病有先时喜水下者,加白术三两,除旋覆花,去下便调,瘥也” ( “胁肋痛方二首”)。如此详细地介绍方药的随证加减之述,比比皆是。这种随证加减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保存了古方,同时也扩大了古方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也是一个临证医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用药技巧,更可显示一个临床医生灵活圆通的治疗技能。据《外台》所载内容,足以说明唐代在这方面已经具有成熟的经验。
  4. 煎煮方法
  药物不同的煎煮方法会直接影响药物的效价及其药用效果。王焘 《外台》 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使之更加丰富。就药物煎煮过程而言,《外台》 介绍的甚为详尽,如卷十深师 “疗咳嗽上气,射干煎方: 射干八两,紫菀半两,胶饴五两,细辛半两,干姜五两,末,生竹沥一升,芫花根半两,桑根白皮、款冬花各八两,附子半两,炮,甘草半两,炙,白蜜一升半。上十二味,先切射干,合蜜、竹沥汁, 煎五六沸, 绞去滓, ?咀诸药, 以水一升四合,渍一宿,煎之七上七下,去滓, 乃合饴、姜末, 煎, 令如??, 服如酸枣一丸许,日三夜一,不知稍增之”( “咳嗽上气方七首”)。详细地指出此方的煎煮方法。为何要将不同的药物分开煎之呢? 因为不同的药物其有效成分在不同温度、不同的溶剂中释解过程不同,古人在长期临证实践中于此已有认识,不用如此复杂的方法煎煮,其药效肯定会受影响。所以王氏在其《外台》 中不厌其烦地介绍方药的煎煮过程,其意义亦在于此。何以要渍之一宿? 由于各药均为干燥之品,不浸渍透彻,煎煮时难以使其有效成分释解,药物之疗效必然大受折损,可见古人煎煮药物的方法是他们长期经验所得,也是他们取效的因素之一。
  5. 煎煮溶剂
  煎煮药物用何种溶剂,应当针对不同的药物有一定的选择。因为不同的溶剂可使不同药物的有效成分释解程度有异,如果药物有效成分 (或曰部位) 不能充分释解于溶液之中,那么其疗效就无法体现,这显然属于现代中药化学的知识领域,但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反复探索之中,寻找出了不同种类的药物在其煎煮时要选择不同的溶剂,就是对这一认识的体现,王焘 《外台》 于此较之此前的方书有更大的发展。所用的溶剂种类有:水、酒、醋、浆水、姜汁、地黄汁、竹沥汁、甘蔗汁、泔水、药汁、粥汁、鱼汁、肉汁等等。
  6. 服药禁忌
  服药禁忌,是指服用某种方药后,避免所用某些饮食物,又称“禁口”、“禁食” 或“饮食宜忌”。王焘的《外台》 对此十分重视,较之以前的方书有过之而无不及。服药禁忌的意义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所禁忌的饮食物与所服药物的药效抵消,无法得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如卷二十崔氏治疗 “大腹水病,身体肿”,方服药后 “可烂煮小豆,勿以盐食之。忌咸黏、脂腻及大冷热物,唯得食秔粟米饭及淡醋”。指出咸盐有碍利水之药,而赤小豆,秔粟米则能助利水药力,一忌一宜,其理自在其中。
  二是所禁忌之物能助长病气,加重病情。如卷十六 “疗脾劳实热” 用 “承气泄实热半夏汤”,服后要 “忌羊肉、饧、大酢、桃李、雀肉等”。羊肉、雀肉、饧均为大热之物,食后能生热,助长其方所治之病,亦易使病情反复。《素问·热论》 在论热病饮食宜忌时指出: “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可见 《外台》 对禁忌的记载是有所本的。
  三是所禁之物能引发旧疾者。如卷十四中风诸疾中,有属热极生风或肝阳化风而致瘫痪,手足不遂,在服用清热除风药之后,应当 “忌热面,炙猪肉、鱼、蒜”等温热而味辛之物,以免引动内热、内风而诱发旧疾,故反复告诫要 “慎热物及猪、鱼、蒜、酒”。
  7. 服药反应
  服药后的反应,是对方剂功效或其毒副作用判断的客观依据。《外台》 所载服药后的反应有两种; 一是正常的药效反应。有此反应,说明药达病所,对所治之病已经产生了相应的治疗作用; 一是毒副作用的反应。提示该方对人体正气有某种伤害作用。但临证中这两种服药反应常常无法截然分开。对于有些方药而言,其轻度中毒反应即是该方药治病见效之时。如多处记载使用 “莨菪子” 的方剂,病人可见口干、唾黏、产生幻视,即是其例。就服药反应而言,《外台》 载有出汗、泻利、体有酒气、小便次数增多等等。大凡载方,绝大多数皆指出该方服后应当出现的反应。足见本书所载文献对方药的研究、观察之深、之细。
  8. 方药剂型
  古人根据病情的需要,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不同的剂型其药效释放的快慢亦有区别。就内服药物剂型而言:
  有汤剂。是以用不同溶剂煎煮服用者,如麻黄汤、桂枝汤 (卷一),茅根汤、香豉汤 (卷四) 等。
  有散剂。是将干燥药物粉碎过筛为细末,便于服用,其药效较汤剂为缓,如极效常山散、黄连散 (卷五)、猪苓散、白术散 (卷六)。
  有丸剂。《外台》 作丸的附形剂有蜜、酥、脂膏、水、粥汁等。其丸之大小有很大区别,如枣,如枣核,如酸枣,如梧桐子,如粟粒等。方如干漆丸、胡粉丸、干姜丸、狼毒丸 (卷七)、五膈丸(卷八) 等等。
  有烟雾剂。此剂型是将药物放在特定器皿中让其不完全燃烧,产生烟雾,让患者吸入治病的剂型,如卷九治疗咳嗽的“重咳六法” 即是。也有将药物放在较大容器或房屋燃烧,以熏其全身而治病。
  有酒剂。《外台》 所用酒剂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用酒浸泡药物,一种是用酒作溶剂煎煮药物,一种是将药制成酒曲,由此所发醇、酿制的酒亦为药酒。致于以酒送服丸、散者不在此列。用酒浸泡者如大金牙酒 (卷十八)、大麻子酒 (卷十九)。后者如卷十四治疗 “猥退半身不遂,失音不语方: 杏仁三升,去两仁者及皮尖,洗,入臼捣二升,令碎,研如寒食粥法,取汁八升,煎,取四升,口尝,香滑即熟,反此不为熟,唯熟为佳。停,极冷,然后纳好曲一升。炊时以前所留一升杏仁,纳入,取四升,捣,下水一斗六升。煎,取八升,第一遍酘也。次一炊,复取杏仁三升,研,取一斗二升汁。煎,取六升,第二酘也。次一炊准第二酘,取杏仁汁多少,为第三酘也。疑米不足,别更取二升杏仁,研,取八升,煎,取四升,更斟酌炊米酘……渍曲以外, 分之酘酒熟,封四七日开,澄取清,然后押糟,糟可干末,和酒服之,大验。” 此处酒剂则是以药煮熟,拌曲发酵为药酒。
  有膏剂。此之内服膏剂是将药物煎煮去滓,浓缩为膏状而服食之。
  有口含剂。此剂用口含剂型治疗咽喉病及肺部疾患,可制成膏剂或丸剂口含咽汁,如干枣丸,贴喉膏 (卷二),治咳嗽所含的款冬花煎 (卷九),治噎膈病的五膈要丸 (卷八),还有如治口臭、舌本缩、舌上生疮,等病。如疗天行口疮之石膏蜜煎、生姜煎 (卷三),及 “疗新久咳嗽” 的款冬花煎 (款冬花、干姜末、芫花根熟熬为末,五味子、紫菀,上五味,先以水一斗煮三物,取三升半,去滓,纳芫花、干姜末,加白蜜三升,合投汤中,令调于铜器中,微火煎,令如饴,可一升半,服枣核大,含之”) (卷九)。
  此外,还有将药物与面拌和烤制成饼或馎饦方 (卷三十八)。此处仅就其主要剂型述评之。
  《外台》 所载外用药物剂型有:
  膏药贴涂剂。如 “金疮预备膏散三方” 中的续断膏 (卷二十九);
  贴敷剂。有药物捣碎加热用帛包裹贴敷,如风湿腰痛熨法 (卷十七); 有粉剂外敷患处者,如牡蛎散、生肌散 (卷二十九);
  烟熏剂。有用药物完全燃烧烟熏患处(卷二十九);
  涂敷剂。有用药汁、药酒涂于患处(卷三十);
  油膏剂。有用油膏涂之治疗赤丹、白丹者 (卷三十);
  有外洗剂。如 《近效》 治脚气方(卷十八);
  膏涂按摩剂。膏剂涂于患外并按摩之(卷三十)。
  此外有药膏塞耳、粉剂吹鼻,药丸、药膏填牙痛有孔方 (卷二十二),煎汤外洗方 (卷三十四); 药绵填塞疮疡以祛腐生肌。
  尤其值得关注并予以继承的是《外台》 载有阴道栓剂, 如治 “天行??疮”用 “乌梅、大蒜、屋尘” 三味 “捣筛为散,苦酒一升,和调于铜器中,煎成丸,作长挺,纳下部” (卷三)。再如治 “妇人阴中痛,生疮方”,将五味药物 “细切,羊脂和,置甑中蒸之。药成,取如大豆一枚,绵裹药,纳阴中,一日一度”(卷三十四);
  有肛门栓剂。方如 “用矾石如指大者,导下部”,以 “疗大便不通” (卷二十七);
  还有阴道冲洗剂。 方如 “疗天行??病方: 桂心二两,小蓝二两”,煎煮后“三分药中用一分,竹筒纳下部中” (卷三);
  有大便艰难灌肠剂。方如 “单用豉清、酱清、羊酷、土瓜根汁,并单灌之”; 也可用猪羊胆汁,或加葵子汁,或加椒豉汤,或用猪膏 “以桶灌三合许,令深入,即出矣” (卷二十七);
  有膀胱冲洗剂。方如 《古今录验》用盐水,或生土瓜根汁 “于筒中吹纳下部,即通” (卷二十七)。
  至于《外台》 对于校勘或者对中唐及其以前古方辑佚的价值,更是尤为重要。正如连建伟氏在对《金匮要略》 进行校勘时,“深感《外台秘要》 的方剂文献学价值十分巨大,对于保存中的古籍原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出处见上)。例如《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附有“ 《外台秘要》方牡蛎汤”,但《外台》 卷五则明白无误地告知此方为 “仲景《伤寒论》 牡蛎汤”。说明此方原为仲景方,只是宋以后人们在对《金匮要略》整理时不知其源,这对于后世了解古代方书原貌有十分重要意义。
  此外,关于方中药物用功效相同或相近者代之,这在古代亦有之,上述仲景“牡蛎汤” 之蜀漆后注曰: “若无,用常山代之”7字,故体现其学术价值及实用意义。
  综上所见,王焘的 《外台》 是一部既有文献价值,也有重要的临床实用意义的大型古代方书。
  (二十)《外台秘要方》 对药物学研究的贡献
  《外台秘要方》 是唐代的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综合性医著,它保存了大量已散佚的古医籍。中国中医研究的黄斌先生对《外台秘要方》 所反映了隋唐时期药学成就,从药物品种与数目、药的别名、药材加工炮制、采药季节、药物产地、药物形态辨识等方面作了详细而全面的介绍,此处照录并阐述。
  《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是唐代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综合性医著。全书共40卷,分1104门。它汇集了唐以前历代医方的精华,保存在大量已散佚的古医籍。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称:“陈振孙在南宋末已称所引小品、深师、崔氏、许仁则、张文仲之类今无传者,犹间见于此书。今去振孙四五百年,古书益多散佚,惟赖焘此编以存,弥可宝贵矣。” 生活于唐玄宗时期的王焘,曾供职于“弘文馆”,因而得以广泛阅读唐代和唐以前的古典医籍。他虽不是专职医生,却具备了相当广博的医学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其 “医道虽未及孙思邈,然而采取诸家之方,颇得其要者,亦崔氏孟诜之流也”。这是他撰写《外台》 所具备的优越条件。
  我国的本草是在总结、归纳前人辨药和用药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发展而成的。而方书则为广义本草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也符合上述规律。《外台》 虽然不是药物学专书,但蕴含着较丰富的药学内容,对本草著作有着一定的充实和补遗作用。因此,本文试图探讨一下 《外台》的药学成就,以补过去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但因限于篇幅和其他原因,这里仅介绍隋唐药学成就在《外台》 中的反映。
  1. 《外台》 所引的隋唐医书
  《外台》 引用隋唐医书主要包括《崔氏方》、《近效方》、《备急方》、《古今录验》、《必效方》、《延年方》、《广济方》、《许仁则方》、《张文仲方》、《救急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广利方》、《甲乙方》、《苏恭方》、《元希声方》 等数十家。除《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其余医书均已散佚。由于 《外台》中收载有这些医书的许多佚文,因此具有很高的医药文献价值,为医史、药史的考证研究提供了很多依据。其中的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也值得后世整理、发掘。
  2. 药物品种与数目
  (1)各数药物的数目
  据初步统计,《外台》 所引隋唐医书共记载药品694种,其中未见于唐代官修《新修本草》 的药物有197种之多,说明唐代用药的品种较前代有了长足的发展。现按草、木、菜、果、米谷等11部分述如下:
  ①草部203种。其中,见载于 《神农本草经》 者122种,《名医别录》 者40种,《本草经集注》 者4种,《新修本草》者13种。未被 《新修本草》 所收者24种,包括后来收于 《本草拾遗》 者8种(白莲花、红莲花、鬼针草等),《食疗本草》 者1种 (荷叶),《日华子本草》 1种 (臭苏),《开宝本草》8种 (地菘苗、甘松香、三棱草等),《嘉祐本草》 1种(附舡底苔),《图经本草》 1种 (莲子草),《滇南本草》 1种 (井中倒生草),《本草纲目》 1种 (荆沥),其他2种。
  ②木部127种。其中,见载于 《神农本草经》 者38种,《别录》 者38种,《本草经集注》 者2种,《新修本草》 者18种。未被 《新修本草》 所收者31种,包括后来收入《本草拾遗》 者6种 (揪白皮等),《四声本草》 1种 (五粒松叶),《药性论》 1种 (马兜铃苗)、《开宝本草》3种 (荜茇等),《嘉祐本草》3种 (木槿等),《图经本草》3种 (桑枝等),《本草纲目》 6种 (柿根、桃枝等),其他8种。
  ③米谷部44种。见载于《神农本草经》 者5种,《别录》 者23种,《本草经集注》 者1种。《新修本草》 没有收载的药物有15种,其中,后来收入《本草拾遗》 者4种 (黄蒸、麦奴等),《食疗本草》 1种 (神曲),《开宝本草》 1种(绿豆),《嘉祐本草》 3种 (白小豆等),《本草纲目》 1种 (大麦蘖),其他4种。
  ④菜部22种。载于《神农本草经》者4种,《别录》 者8种,《本草经集注》者1种,《新修本草》 者1种。未见《新修本草》 收载者有8种,包括收入《药性论》者2种 (苏子、干苏叶),《日华子本草》 1种 (葫芦)。《开宝本草》2种(胡葱、婆罗勒),《嘉祐本草》2种 (胡荽、蜀葵花),《图经本草》 1种 (山韭根)。
  ⑤果部18种。见载于 《神农本草经》 者4种,《别录》 者7种,《新修本草》 者3种。还有4种不为《新修本草》所收,其中收入《药性论》 者1种 (肉豆蔻),《开宝本草》 1种 (览探),《滇南本草》 1种 (木瓜花),《本草纲目》 1种 (木瓜子)。
  ⑥禽兽部109种。其中,见载于《神农本草经》 者18种,《别录》 者50种,《新修本草》 者4种。未被《新修本草》 所收的药物有37种,其中收入《本草拾遗》 者5种 (牛涎、豹鼻等),《蜀本草》 1种 (猫矢灰),《药性论》2种(熊胆、羊子肝),《食疗本草》3种 (马骨、马汗、羚羊皮),《开宝本草》 1种(腽肭脐),《嘉祐本草》 2种 (白鸽毛粪),《图经本草》 2种 (羊肚、虎粪)、《证类本草》 1种 (猕猴骨),《本草纲目》 12种 (羊胞、羊胰等),其它9种。
  ⑦虫鱼部42种。见载于《神农本草经》 者22种,《别录》 者10种,《本草经集注》 者1种,《新修本草》 者5种。另有4种不为《新修本草》 收录。
  ⑧人部11种。仅4种载于《别录》,其余7种不见《新修本草》 收载。
  ⑨玉石部75种。见载于《神农本草经》 者28种,《别录》 者11种,《新修本草》 者10种。而未见《新修本草》 所收者有26种,包括收入《本草拾遗》 者7种 (黄土泥水、铁生等),《药性论》 1种 (银箔),《开宝本草》 3种 (玄精、水飞铁粉、釜底墨),《嘉祐本草》 1种(井花水),《图经本草》2种 (金石凌、灶突中墨),《本草纲目》(熏黄),其他11种。
  ⑩器物类40种。见载于《别录》者1种 (笠子),《新修本草》 者1种 (甑带)。《新修本草》 未收者达38种,其中有5种是《本草拾遗》 始载的药物 (如青布、鱼网等)。
  (11)待考药: 浮木子、女妇草、倒挂草。
  (2)有关药物别名的记载
  《外台》 所引隋唐医书有关药物别名的记载也十分丰富,据统计共有21条,有的别名不见于药物专书,有的还可供药物正名时参考。
  ①《崔氏方》五条,如马芥,亦名刺芥; 阿魏药即涅槃经云: 央匮是也; 马目毒公,鬼臼也。
  ②《千金方》 四条,如常思草,一名苍耳; 葎草,一名葛葎也; 黄昏,又称合昏,即合欢木皮。
  ③《备急方》 三条, 如乌?, 一名乌韭; 牛膝, 一名牛唇; 胡?子, 应是胡荽子也。
  ④《千金方》二条,如青琅玕,一名青珠; 石脑,一名石饴饼。
  ⑤《近效方》二条,如益母草,一名夏枯草; 千岁蘽汁、一名?薁藤汁也。
  ⑥《广济方》 二条,如雀麦,一名牡姓草; 吃力迦,即白术是。
  ⑦《张文仲方》一条,即雀李根,郁李根也。
  ⑧《延年方》一条,即车下李根白皮,郁李根也。
  3. 药物的加工炮制
  《外台》 所引隋唐医书中散在记述的炮制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对某些药物的加工炮制过程有详细记述,而且脚注炮制的药物也增多了。
  (1)一般处理
  包括去皮、去心、去毛、去节、去蒂、去脂膜等去除非药用部位及杂质的方法,以及阴干、曝干等干燥处理。干燥的目的是为了蒸发药物中的水分,如 《崔氏方》 的地方草“阴干”,王斯油麻“干暴”; 《救急方》 有茯苓 “于日中暴干”等等。
  须去皮的药物很多,如《千金要方》的榧子“去皮”,楝木“削去苍皮”; 《救急方》 有茯苓“去黑皮”。《广济方》 有枇杷叶“去毛”。《崔氏方》 有生瓜“去蒂” 等等。
  (2)粉碎切制
  主要有切、剉、磨、捣、碎、研、掐。需要切的药物最多,但切的程度有不同,如《崔氏方》 雀林草 “粗切”,麻黄根“细切”; 《救急方》 生姜 “切令薄细” 等。剉,用刀砍斩,如 《救急方》桑枝“细剉” 等。磨,即摩擦,如 《张文仲方》 鹿角尖 “取实白处于平石上以水磨之” 等。捣,砸、舂也,如 《近效方》郁李仁 “别捣” 和 《必效方》 樗根“捣,绞取汁” 等。掐,《说文》 曰: “爪刺也”,如《近效方》 婆罗勒 “但以指甲掐之即有汁” 等等。
  (3)水制
  包括水洗、汤洗、酒渍、尿渍、醋浸。一般药物均要水洗,以去除泥沙杂质,如《崔氏方》 地衣草 “净洗”,海藻“洗去咸”; 《救急方》 鼠黏草根 “汤洗”。《广济方》 菟丝子有 “酒渍一宿”与 “酒渍二宿” 的不同。《崔氏方》 特注明小麦 “醋浸之一宿,暴,醋尽上”。《千金翼方》 记述了用尿浸鲤鱼的过程:“以尿渍,冷浸一宿,平旦以水从口灌至尾” 等。
  (4)火制
  主要有炮、炙、熬、烧、炼、煨、焙、烘。炼即用火烧制,一般适于矿石药,如《古今录验》 “炼钟乳”,《广济方》 水银“纸裹炼”。焙与烘都是用微火加热药物,使其干燥而不焦黑,但烘的热力较焙更弱,如 《必效方》 桃白皮 “以火烘之” 等。煨,即把药物埋入火灰中令熟,如 《必效方》 胡葱 “煻火中煨之”。《广济方》 有石灰 “熬令能烧草”和檞叶 “炙令紫色”。《近效方》 黄牛角?“烧令赤色, 出火即青碧”。 《古今录验》 更详细记述了黄矾石的烧制法: “炭火烧,经一伏时,仍数翻转,令匀著,火冷讫,细罗去沙净。” 一伏时通一复时,即一昼夜的意思。
  (5)水火共制
  包括蒸、煮、淬、蜜炙和姜汁炙。蒸、煮二法比较常见,兹举二例,如《必效方》 蔓菁子蒸法有具体的记述:“蒸之,看气遍合下,以釜中热汤淋之,即暴干,如是三度。” 《广济方》 的密陀僧“纳猪脂中煮数沸”。焠法,即将药物烧红后,立刻投进水或其他液体中。焠法一般仅适用于质地坚硬的矿石类药物,如《广济方》 白马牙 “烧令赤,内米醋中,更烧,依前十遍。” 《张文仲方》 弩铜牙“烧令赤,纳水中” 等。蜜炙和姜汁炙,就是分别涂抹上蜜、姜汁,再置火上烤烧。譬如 《备急方》 甲香 “蜜涂微炙”和《千金要方》 狼毒“涂姜汁炙”。
  4. 药物的采产与辨识
  (1)采药时节
  《千金翼方》 卷一 (药录纂要·采药时节) 记载: “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无殊,虚人工,卒无裨益……”。孙思邈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古代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外台》 卷31“采药时节” 系转引 《千金翼方》,而马继兴先生认为,《千金翼方》 又引自 《新修本草》 的图经部分。然而,《外台》 在转引的过程中,将 《千金翼方》 原有次序作了很大的调整,把同一月份所应采收的药物全都归列在一起,末注 “以上并×月采” 小字,而且按由小至大的月份依次排列。此法较之 《千金翼方》 条理性更强,亦便于读者寻检。但是,经与《千金翼方》 逐一对照发现,《外台》 相应月份所采的药物竟少了61味。关于两者的比较,笔者另有专文介绍,这里就不细述了。
  此外,在 《外台》 所引隋唐医书中还散在记述了28味药物的采收时,如《广济方》 “五月五日” 采枣叶、柏叶,“九月九日” 采浮木子; 《崔氏方》 “七月七日” 采地衣草; 《备急方》 “七月七日”采露蜂房,等。尤以 “五月五日” 采收者居多,“七月七日” 次之。通过对照《千金翼方》 “采药时节” 可以发现,除艾叶、蒜、槐子、马勃、菊花、茱萸、千岁蘽汁七味外,有浮木子、地衣草、益母草等21味药物的采收时间为 《千金翼方》 所无,似有一定参考价值。
  (2)药物产地
  历代医学家在药物运用上都极为重视产地,因为地道药材与非地道药材在疗效上是有着不同效果的。《外台》 卷31 “药所出州土” 是专门记载唐代全国各州土所出产的药物。这是 《外台》 转引 《千金翼方》 卷一 “药出州土” 的内容。而马继兴先生认为,《千金翼方》 又引自《新修本草》 图经部分。据核查,《外台》和《千金翼方》 所列州名数并不像首论中说的有133州,实际上都只有128州,缺了5个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辗转传抄过程的疏误。可惜 《新修本草》 图经部分已不复得见,否则,上面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弄清楚了。至于明程衍道版 《外台》缺州更多,它比宋版《外台》 少了河东道、河北道、山南西道、山南东道和淮南道5个道、共42个州。
  此外,《外台》 所引隋唐医书还有散在药物产地记述21个,除 “海岛”、“舶上” 较含糊外,其余均为比较确切的产地。其中的“波斯”、“高丽”、“昆仓”很显然是外域地名,如《崔氏方》 “波斯白石蜜”,《近效方》 “昆仑青木香” 等。国内的产地一般以州名出现,但也有特殊者,如 《千金要方》 “陇西白芷”,陇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近效方》 有 “上党人参”,上党在唐代相当于今山西长治、潞城一带。《必效方》 有 “高昌白矾”,高昌,即今天的吐鲁番县。另有三个州名未见《千金翼方》 卷一 “药出州土” 所载,即 《必效方》 的 “瓜州矾石”,《许仁则》 的 “熊州” 产半夏,《古今录验》的 “梁州棒皮”。这可以说是对《千金翼方》甚或《新修本草》 的充实和完善。
  (3)形态辨识
  在《外台》 所引隋唐医书中,对26种药物从形态上作了辨识,内容十分丰富,有的记述对本草考证有所启迪。其中,《崔氏方》 有五条记述,如醋草 “似初生短嫩苜蓿苗是”,为确定醋草即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提供了依据。《备急方》 有四条,如都惏藤“甚细长,有高三尺”,此为马兜铃茎叶,又叫天仙藤; 又鬼微 “如地菌,夏月得湿,多聚生粪中,见日消黑者是”,据此考证,鬼微即鬼盖,也就是鬼伞科植物类鬼伞Coprinus Sterquilinus Fr. 的子实体。《千金要方》 有五条,如蜱麻子 “似牛蜱虫” 此即蓖麻子; 另 “天门冬与百部相似,天门冬味甘,两头方; 百部细长而味苦”。这实际就是两种药物的鉴别要点。《近效方》有三条,如婆罗勒“其状似姜齐子”,姜齐子不知为何物。《千金翼方》有三条,如凝水石 “色青黄理,如云母者”。《广济方》 有两条,如慈孤草 “其草似燕尾者是”,此乃泽泻科植物慈姑Sagittaria sagittfolia L. 此外,《古今录验方》 和 《张文仲方》 也各有一条记述。
  《外台》 引录了唐以前各代有代表性的众多方书,尽管还不够全面,但是已经包罗了药名、品种、加工炮制、采收时节、药物产地、形态辨识及《新修本草》佚文等多方面药学内容。因此,《外台》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隋唐时期的药学成就 〔黄斌. 药学通报. 1988; 23 (8):481~484〕。
  (二十一)《外台秘要方》对美容方药研究的贡献
  《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 《外台》) 乃唐·王焘所纂集唐以前医药学大成之书,除卷三十二专论美容外,全书四十卷涉及美容方药数量颇丰,内容包括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两个方面,可以说《外台》 是对唐代以前美容医药学内容的一次总汇,颇具特色及研究价值,今通过对《外台》 中美容方药的基本情况的系统研究,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对其美容方法和用药特色进行了初步探讨,仅供参考。
  1. 方药概况
  一般来说,美容方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润肤洁面,悦容增颜,驻颜去皱,去除面斑等面部美容为主,同时在美形美体等方面具有美容保健作用,对损容性疾病具有美容治疗效果的药物,今依据宋本《外台》,首先对其美容方药进行了系统整理,主要思路为: 以卷三十二为主,其中所涉 “面部面脂药头膏发鬓衣香澡豆等三十四门” 中方药为一类方药,凡其他各卷原文方药主治和用法中与三十二卷中所涉美容内容有关,并确有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作用的方药归属为二类方药。凡原文中指明对头面损容性相关疾病具有美容治疗作用如白癜风、口臭等归为三类方药 (以上分类仅为便于统计),至于齿、眼、外科等病症属美容治疗学内容,但与此美容方药归类方法不同的方药则另文详述,此不赘述。依此思路,共得美容方药两类356方,294种药物,按其功效分类统计如下:
  一类方药: 《外台》 三十二卷为美容卷,共有美容方剂220首,其中面部美容方97首,美眉发方87首,澡豆方9首,口脂方3首,美手方3首,香体熏衣方10首,另有其他美容制剂方法11首。
  二类方法药: 依据研究思路,共得方34首。其中美发方9首,香体方4首,美手方7首,去除面斑方11首,美容保健方3首。
  三类方药: 共得美容治疗方药102首, 其中治疗白癜风 (白?风) 方14首,香口方9首,香体除臭方43首,除疣方19首,除瘢痕方17首。
  方药涉及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多种药物,294种药物按其出现频率统计,应用较多的药物依次有白芷、白附子、茯苓、 川? 、 防风、 细辛、 白术、杏仁、藁本等。其中以其功效分类而言,祛风药、燥湿药、理血药、理气药以及具有补益滋润作用的动物脂油应用较多。
  方药剂型涉及内服外用,分丸剂、散剂、膏剂、汤剂、酒剂等多个门类,美容方法及手段多样。
  2. 具体应用
  (1)面部美容方
  《外台》 美容方药中,面部美容方药所占比重较大,共158方,约占 《外台》美容方剂的44. 4%,方药涉及润肤洁面,悦容增颜,驻颜去皱,去斑治癜,除疣去瘢等几大方面。具体有:
  ①润肤洁面。改善面部肌肤的肤质和肤色,是美容保健和美容治疗的主要指标,由生理性或病理性引起的面部皮肤晦暗不洁,无光泽,会影响个体美的整体形象。《外台》 美容方以保健和治疗为双重目的而设的润肤洁面方,以美白洁净肌肤,增强面部肌肤光泽以达到美容的效果。主要有面膏和洗面药方如 “疗人令面悦泽,好颜色方”; “去风寒,令面光悦,耐老去皱方”;“令面生光方”; “去风,令光润,桃仁洗面方” ; “疗面黑不白净方” ; “文仲令人面白似玉色光润方” 等都有润泽增白,悦容增颜的功效,还有卷中治疗面皯黯方二十一首,融美白与治疗作用于一体,这些方药既有药物直接捣筛为散合而用之,又有用动、植物油、酒、水和药调成的调膏、熬膏等,剂型多样,内容丰富,每方之后标明方药制方用法,尤其是在“令面色白方”中以病案形式记载武则天使用益母草驻颜美容的方法,有相当的研究和临床实用价值。
  ②去斑治癜方。面疱粉滓、白癜风都是损容性疾病,好发于头面部。面疱粉滓为面上褐斑黑斑的统称,包括现代的黄褐斑、雀斑、老年斑等。中医认为多为风邪客于皮肤,血气不和或肾亏火旺,血虚不荣所致。《外台》美容方药有面皯疱方一十五首, 面齇疱方一十, 面粉滓方四首对其病症证治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白癜风又称“白驳风”,是以头面部或其它部位皮肤色素脱失,出现白色或乳白色斑片为主症的损容性疾病,是临床疑难病症之一, 《外台》 于卷十五专设白癜风、 白?风两门共16首方剂以论此病,治疗方法既有内服又有外用,丰富了其治疗方法的内容。另外,《外台》 中还有专方去除面部黑斑、赘痣,可见当时面部美容治疗学涉及的范围已相当广泛。
  ③除疣去瘢方。疣,以皮肤可见粟米或豆粒大小,扁平或隆起赘生物为主症,好发于颜面、手背的一种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症。瘢痕又称蟹足肿,应各种外伤引起,也可见于某些病症治疗后,若生于头面部,对容貌形体的影响较大,《外台》 于卷二十九中专设除疣方十九首,“灭瘢痕方十七首” 治疗这两种病症,其他美容方药中也散见 “除疣”、“去瘢”等内容,除去其中一些迷信落后,没有实用价值的方法,以其他方药而言,对于两种疾病的现代中医药治疗,也是有一定临床意义的。
  (2)驻颜去皱方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皮肤的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延缓衰老是人类长期探索的课题。《外台》 继承了 《内经》 的养生思想,在治疗损美性皮肤病的同时,更注重养颜、防衰,如 “令面光悦,耐老去皱方”; 有使 “生发变白,坚齿延年” 莲子草膏; “令髭发不白” 的地黄煎; “久服延年轻身,齿落更生,发白更黑” 的天门冬酒; 除了以上三方,面部美容方中也有大量具有驻颜抗衰去皱的方药,如“王子乔服菊增年变白方”,也属于这方面的内容,对于中医美容学及现代中医抗衰老是有相当研究价值的。同时,导引保健也是《外台》 驻颜抗衰,美容保健的常用方法之一,如在卷三 “天行病发汗” 一节中,就有令 “头不白”,“面有光” 的导引摩面法。
  (3)美眉发方
  《外台》 中美眉发方有96首之多,内容涉及润发泽毛、乌发、生眉等美发保健方,以及治疗头发秃落、白秃赤秃、头风白屑等病症的多个方面,十分丰富。
  ①乌发方。中医学认为白发、黄发乃血热偏盛,情志烦劳,精虚血弱等原因所致,老年时头发变白虽属生理现象,但在一般审美观念中,亦对形象有所影响,《外台》 辨证施治,治疗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发黄、发白病症的方药如 “令发黑方八首”,治 “发黄方” 等,另一专方“瓜子散”,“主头发早白,又主虚劳,脑髓空竭,胃气不和,诸脏虚绝,血气不足,故令人发早白,少而生发算发” “忧愁早白” 的论述,说明 《外台》 对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已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外台》 中还有具有抗衰保健,驻颜乌发作用的方药,甚至专设染发方,以达到乌发美容的效果,如以乌豆为主药的 “染白发方” 等,这无疑在中医美容学,乃至整个美容学的历史上都是一次突破。从《外台》 中可以看到,中医美发的效果,也是中医抗衰老效果的体现。
  ②生发生眉方。脱发是美容医学中的一个难题,它有生理性脱发和病理性脱发之分,可以由多种病症引起。在 《外台》美眉发方中有治疗病理性脱发的方药,如 “头发秃落方十九首”、“白秃方”、“赤秃方” 等,也有专生眉发的方药如“疗头风乌喙膏,生发令速长而黑光润方”; “令发速长黑,敷药时特忌风”的生发膏方等都是其代表方药,其他卷章也散见有治疗脱发作用的方药,此不列举。另外,生发与乌发同样都是衡量中医美容和中医抗衰老效果的重要指标,许多方药皆有生发乌发、抗衰保健的双重功效。
  ③治头风白屑方。头风白屑又名白屑风,是以头皮瘙痒,脱白屑为主的一种疾病,是由于肌热当风,风邪侵入毛孔,郁久血燥,肌肤失养所致。《外台》 美眉发方有15方专治此症,如 “疗头风白屑,痒,发落,生发主头肿,旋闷,蔓荆子膏方”; “疗头风鼻塞,头旋发落,白屑风痒” 的松叶膏; “生发及疗头风痒,白屑膏方” 等,《外台》 将其列于此,而不与卷十五中的头风诸证并列,可见其虽有 “头肿,旋闷” 等头风症状,但与以头痛为主的头风是有一定区别的,而且《外台》 在卷十六“肺劳实热方” 亦有一“五香膏方” 治疗此症,可见著者对其病因病机已有相当的认识,这对治疗头皮屑,进行美容美发的现代中医治疗学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
  (4) 澡豆方
  澡豆是古代供洗涤用的由药物及豆末合制而成的粉剂,可以润洁肌肤,祛风止痒、香体健身,是一种有健身美形双重功效的洗浴用品,《外台》 中共有澡豆方9首。方药多采用天然药品,动植物及香药在澡豆方中被大量应用。这既保证了方药的安全及有效性,也是《外台》 美容方药应用的特色之一。另外,从 《外台》澡豆方的著述来看,澡豆制作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是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和科研价值的。
  (5)香体熏衣方
  体气异常和口臭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体气也是中医美容学的优势之一,《外台》 卷二十三专设“腋臭方三十七首”、“漏腋方三首”等专治以腋臭为主症的体气异常,以达到香体除臭的效果,如在卷二十三种的五香丸、七孔臭气方 “久服令人身体皆香”,可见当时对病理性的体气异常病症在病因病机及治疗上,医家已有相当的认识。还有卷二十二中有专门治疗口臭的方药,辨证施治,已臻完善。同时香体方在 《外台》 中的作用不仅是一种美容治疗方法,同时更体现了当时人们美容美形的美容观念,如卷二十三令人体香方中就有许多将其作为单纯的美容装饰制剂,卷三十二中的熏衣湿香方和裛 (yī音衣) 衣干香方,更说明当时人们已有较强的美容意识,已把香体作为美容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容装饰香品的制作工艺有相当水平。
  (6)美手方
  手部的养护和美化,特别是手部肌肤的美容保养是美容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外台》 中有专门润白手部皮肤和治疗手足皲裂的方药,可谓系统涉及美手这一中医美容学内容的最早的中医文献之一,《外台》 卷三十二有手膏方三首,卷二十九有手足皲裂方五首,治疗手足受寒冻伤的 “手足逆胪” 方等,对手部肌肤的清洁、养护都提出了专门的论述,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7)美容装饰制剂方
  美容装饰制剂方是当时美容装饰制剂制作工艺及水平的体现,《外台》 中涉及的美容装饰制剂内容除了散见在以上诸节外,另设有专门章节对口脂、胭脂、霜、粉的制剂工艺和方法进行了论述,许多制剂的载述之详细丰富,在同时期医学著作中极为少见,弥补了中医美容学研究的一些空白,具体有口脂方三首、造胭脂法一首、造水银霜法二首、鹿角桃花粉方二首等,书中除详述其制作工艺方法外,还指明其既具美容装饰的作用,又有美容保健的功效。另有烧甲煎法六首也值得注意,“甲煎” 是一种以甲香和其他药物为底料,需要配制的香药,可以用其以制口脂。《外台》 有“烧甲煎法六首” 详述其制法用法,丰富了美容装饰制剂文献学和整个中医美容学的内容,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 应用特色
  (1)《外台》 美容方药中大量应用理血药、理气药、燥湿药、祛风药,在356方涉及的294种药物按其出现频率统计,应用较多的药物依次有白芷、白附子、茯苓、川??、 防风、 细辛、 白术、 杏仁、藁本等多属于此类药物,这是 《外台》美容方药重视气血思想的体现,正如《圣济总录》所言“驻颜色,当以益血气其为先”。同时《外台》美容方要注重整体用药,审因施治,将七情六淫等多种病因与相关病症有机联系起来,使中医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相结合,强调辨证施治,采用内服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达到美容的效果。
  (2) 《外台》 美容方药剂型多样,《外台》 方中收入内服中药的剂型有丸、散、膏、汤、酒等,外用中药包括面脂、面膜、面膏、口脂、唇脂、洗面药、洗头液、洗手膏、沐药、染发剂等。其中膏剂应用颇具特色,既有用动植物油和药调成的调膏,又有以水或酒作为溶媒将生药中可溶成分加热溶出滤净去渣在加热浓缩的熬膏,又有以动植物油直接煎熬溶取药物可溶成分的油脂膏、蜡脂膏,还有捣研膏、醋膏、蜜膏等等,这些既丰富了中医美容方药剂型,又为现代中医美容学方药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3)大量应用天然药物如动物药、植物药也是《外台》 美容方用药特色之一,如猪、牛、羊、鹿、熊、白狗的脂髓、脑、乳、肉以及鸡子白、露蜂房、犀角、鹿角、乌蛇脯、蚌灰、角灰等皆可入药组方,除此之外,《外台》 还用了大量香药,如麝香、零陵香、丁香、青木香、沉香、藿香,还有花药,如 《外台》 所载澡豆方中有一方共应用木瓜、桃花、樱桃花、白蜀葵花、白莲花、红莲花、梨花、李花、旋覆花、蜀水花计10种花药,使气既有香体功效,又有澡豆的清洁作用。还有以 “桃花” 酒渍后服用以美白肌肤的方法,也是这一特色的体现。这些天然药物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是符合现代医学美容 “健康美容” 的全新理念的。
  (4) 单方和食疗方的大量应用也是《外台》 美容方药用药特色之一,《外台》美容方中有许多单方,如治面疱的 “木兰散方”,以 “黑椹” 为主药的 “令发黑方” 等,或内服,或外用,药味简单,效果良好。《外台》 美容方药中还有许多食疗方剂,如 “王子乔服菊增年变白方”就是《外台》 内养外治相结合思想的体现。另外,《外台》 美容方药之后指明用法及效果,通俗易懂,易于操作,充分体现了著者 “欲使家家悉解,人人自知”的写作目的。同时,方药之后注明禁忌,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若将其美容治疗机理进行现代药理学研究,是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的。
  4. 贡献和价值
  (1)极大地丰富了中医美容学特别是中医美容方药及美容方法的内容。《外台》 美容方用药范围广泛,美容方法多样,《外台》 美容方涉及植物药、动物药等共多达200多种药物,中医美容历史悠久,但在唐以前美容手段较少,《外台》在前人经验基础上对其做了进一步总结和发展,在《外台》 方中收入内服中药的剂型有丸、散、膏、汤、酒等,外用中药包括面脂、面膜、面膏、口脂、唇脂、洗面药、洗头液、洗手膏、沐药、染发剂等。许多方法简便、安全、有效、适应于不同部位,具有不同作用,美容范围包括面上黑斑、雀斑、皱纹、面部皮肤粗糙、面疱、黑痣、口臭、发落、发白、眉脱、体臭、皲裂、润肤增白等。美容方法除内治法外,外治涉及洗面、面脂、浴身、澡豆、敷、涂、擦、摩、扑粉、熏、灸等多种方法。这突出体现了中医美容学生活美容与医学美容相结合的特点,体现了中医美容学在整体观指导下,美容保健和美容治疗相结合的特色,一些方药具有较高市场潜力和临床价值,又具有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意义。
  (2)反映了唐朝时期人们较高的美容观念和美容习惯。隋唐时期,由于经济文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美容意识有极大的提高,正如卷三十一所说“面脂手膏、衣香澡豆,士人贵胜,皆是所要。” 可见人们对美容保健和美容装饰有了普遍的需求,这也是中医美容学的成形时期,从《外台》 记载来看,当时人们已经大量使用各种美容保健治疗方药和美容装饰制品,并且从美容方法和美容习惯来看,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如使用面膏面药或 “用澡豆洗面,然涂敷之”,或用净水、“醋浆水”、“皂荚汤” 洗脸涂敷,“每夜涂面,昼则洗却,更涂新者” 等方法有相当的科学依据和水平; 尤其是洗面药方中 “且先于夜欲卧时,以澡豆净极洗面,并手干拭,以药涂面,厚薄如寻常涂面厚薄,乃以指细细熟摩之,令药与肉相入,乃卧” 的使用方法与现代洗面奶、洁面乳、面膜面膏使用的美容习惯完全吻合,由此可见当时美容学水平的程度之高令人观止。《外台》 这既为中医美容学的理论构架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传统的美学的内容,其中对唐代审美观念、美容意识和美容方法的研究是中国传统美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总之,《外台》 美容方药是唐朝这一中医美容学形成时期的美容医学重要的文献资料之一,其美容保健和美容治疗学内容,是中医美容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中医美容学中的地位和意义不容忽视,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就其方药的实用价值和应用特色而言,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张登本 孙理军 乔文彪等)


360截图20180529180930795.jpg


含象生活 美满人生
微信:A87043043
QQ:41169717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5-20 12:01 , Processed in 0.211196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