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3557|回复: 0

盗汗、自汗的简易疗法+中医论“汗”+ 从中医的角度出汗异常可以分为:

[复制链接]

1657

主题

2695

帖子

88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42
发表于 2018-5-5 22: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盗汗、自汗的简易疗法
  盗汗,用五倍子敷脐,已经介绍过。另外介绍一些常用方法。
  1. 洋参桑叶冰糖饮
  目的:治疗自汗为主,兼治盗汗。
  组成:洋参3-6克,桑叶6-10克,冰糖适量。
  做法:以水500毫升浸泡十分钟,水煎十五分钟左右,浓缩到二百毫升,去渣兑入冰糖融化即成。
  服法:当水饮,一天中分数次喝完。
  功用:洋参益气生津固表,桑叶清虚热敛肺气,冰糖补中。

  2. 黑豆山药粥、黑豆山药排骨汤或黑豆山药猪肺汤
  目的:盗汗自汗皆宜用之。兼疗虚损羸弱。
  组成:黑豆100-150克,新鲜准山药200-300克,大米适量。排骨汤或猪肺汤所用的排骨和猪肺也适量。
  做法:黑豆宜先用温水软泡。小火煲为粥。煲汤时则山药后下。注意猪肺要洗净。
  吃法:一家人都可以吃。粥宜早上吃,汤宜晚饭时喝。
  功用:黑豆补肾敛汗,山药健脾益肺。


  3. 黄芪或洋参泡水当茶
  目的:自汗为主。按黄煌老师理论:黄芪适合较胖的人群,可以腹肌松软为指针;洋参适合较瘦人群。
  用量:黄芪10-20克,或洋参3-6克,为一天量。
  用法:泡水当茶饮,不拘时。
  注意:感冒时不宜,咽部充血明显的不宜。
  盗汗,是指在睡眠的状态下出汗。多见于小儿,但也有成人盗汗数月数年不愈的。盗汗的病机多为虚热在上在外,阳气不能正常潜藏所致。
  效果较好的外治方法:五倍子外用敷脐
  具体方法:五倍子30到50克打粉,每用三克左右,用温水或唾液(这是古人的方法)调,湿润就可以了,不能太稀,敷在脐眼位置,外用丁桂儿脐贴固定,丁桂儿上的药物可以不去掉。睡前贴,第二天早上去掉。可连贴三天观察。如果效果不明显,隔三天再连贴三到四个晚上。
  这个方法主要是收敛阳气,让在外在表的气血回"家",以安养生息。所以不仅可以治疗盗汗,还可以治疗睡眠不安、哭闹、磨牙、腹泻、遗精等症。
  夏天感冒 葱豉汤
  夏天感冒,用姜葱汤会上火。可选用葱豉汤。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葱白一虎口,豉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不汗复更作。


  葱豉汤
  组成:葱白3到5根,豆豉3到10克。
  煮法:水300毫升,泡十分钟到十五分钟,煎约十到十五分钟,浓缩到一百毫升或更少,分两次或三次温服。
  主治:外感初起,鼻塞头痛,恶寒发热,纳差食少,苔腻。
  变化:发热明显,可用葱豉汤冲小柴胡冲剂。吐泻,可合用藿香正气水或胶囊。
  注:药中所用的葱白,是指小葱,即香葱。有人用大葱入药,是不对的。葱白是去掉葱管的白色的那一段,可以去掉葱须,不去也无妨。
  <<唐本草>>:人间食葱,又有二种:有冻葱,即经冬不死, 分茎栽莳而无子也;又有汉葱,冬即叶枯,食用。入药冻葱最善,气味亦佳。
  冻葱即现今之"香葱",汉葱即现今之"大葱"。入药应用"冻葱"。
  张寿颐:鲜葱白,轻用二、三枚,重至五枚,以柔细者为佳,吾吴谓之绵葱。其粗壮者则曰胡葱,气浊力薄,不如柔细之佳。去青用白,取其轻清;或连须用,欲其兼通百脉:若单用青葱茎,则以疏通肝络之郁窒,与葱白专主发散不同。
  "绵葱",即平时菜场所见的"香葱"。张氏所言"胡葱",即平时菜场所见的"大葱"。


  炒姜糊米粥
  小儿腹泻,伤寒伤食为多。
  生姜辛温,炒焦后,略带苦味,暖胃温脾之外,又能止泻止呕。粳米炒糊则焦香,能健脾化食生津。两者可合用,也可单用。伤寒腹泻的,可单用炒姜汤;伤食腹泻的,可单用糊米粥。
  方法:生姜3到6克,大米15克到30克,炒到黄焦略带黑色。水适量,煎成稀粥,去渣分两到三次服。成人腹泻也可用,量宜加大两到三倍。
  鉴别:伤寒腹泻,大便清稀,甚则水样,常伴清涕鼻塞或腹痛;伤食腹泻,大便常为糊状,气味酸臭,口气重,苔浊。伏天温度较高,不宜太过劳累,孩子不宜活动量太大。不宜贪饮取凉无度。宜多饮水,多吃蔬菜,多喝些粥,比如南瓜粥,山药粥,杂粮粥,绿豆粥。


  伏天发热
  伏天温度较高,不宜太过劳累,不宜贪饮取凉无度。宜多饮水,多吃蔬菜,多喝粥,比如南瓜粥,山药粥,杂粮粥,绿豆粥。
  伏天发热,可以小柴胡颗粒为基础。有清涕鼻塞的,初起即用姜葱汤。略有化热,鼻涕转黄,初始时用葱豉汤。无鼻部症状,热象明显,咽痛的,可合用清热剂,比如银花露、板兰根颗粒、蒲地兰之类。大便实,不畅,合用一清胶囊。湿气重,苔厚腻,兼恶心呕吐,腹泻的,用藿香正气。发热,汗出明显,无鼻塞流涕,口渴明显的,用西瓜皮、梨皮、冬瓜皮煎后当水饮。


  咳嗽分寒热
  1. 看舌。舌质:寒多淡,或淡暗;热多红,或红郁,舌面上有时可以见到小红点。舌苔:寒多白腻而水润;热则苔欠润或干燥,苔黄或白中带黄。
  2. 看汗。寒多见无汗,或少汗,手心多干燥,手指冷凉;热则易汗出,手心潮热。
  3. 看咽。寒则咽不红或虽红而充血不重;热则咽红或肿,扁桃体常肿,甚则化脓。
  4. 看鼻。寒则常有鼻塞、流清涕,或老是吸鼻子,涕不外流;热则鼻塞较少或不塞,鼻涕常为粘稠黄色,或无涕。
  5. 看眼。寒则眼白略蓝,眼结膜充血常不明显;热则眼易红,眼结膜充血常见。
  6. 看咳嗽。寒则咳嗽多重于下午、晚上,降温或受寒加重;热则多重于早晨、中午,受热加重。寒咳多见痰白,痰多清稀或虽较粘而易出,或可见黄痰,但较易咯出;热咳则痰多黄,痰多粘稠,不易咯出,或少痰、无痰。
  7. 看小便。寒则小便清长;热则小便黄短。
  8. 看饮水。寒则不喜饮水;热则口渴喜饮。


  封髓丹治疗反复口腔溃疡
  这是蒲辅周老先生的经验。临床应用,效果非凡。
  反复口腔溃疡的患者,多是虚热而非实热,此方虽只黄柏、砂仁、甘草三味,但正好可以使虚热下潜。甘草泻心汤治疗口腔溃疡效果也比较好,但偏于因胃肠原因所致。
  方法:炒黄柏6到10克,砂仁6克,生甘草或炙甘草6克。水煎服。
  再介绍一个效果很好的外治法。吴茱萸、炮附子各五十克,打粉,备用。
  用法:药粉适量,调水或醋少量,敷足心,即涌泉穴,外用胶布或创可贴固定。一般一天可一到两次,也可睡前敷药,早上取去。


  梨
  冰糖梨,川贝梨之类,治疗咳嗽,有其适应与禁忌。
  梨,甘凉。脾胃弱的人吃梨会腹泻,说明梨"其性趋向于里,趋向于下"。梨有润肺止咳的功用,但是一定要呼吸道处于干燥的状态,症状表现:干咳、无痰、咯痰难出、口干舌燥、口渴喜饮、鼻中干甚则鼻衄、舌苔干而少津。如果鼻塞或有涕,梨当禁用——这个是最简单的直接的分辨方法。


  鼻塞有涕,病起于风、寒。人的气血因为抵抗外邪而趋向于表,此时应该用辛味药,如麻黄桂枝生姜葱白之类,助身体气血向外推动,出点微汗,病也就好了。如果反用板兰根、双黄连的苦寒来清降气血向里向下,就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
  咳嗽兼有鼻塞鼻涕,如果用梨来治疗,其结果不仅会使咳嗽缠绵不愈,甚至会加重咳嗽。


  蟹,气味甘咸寒。补阴,多食颇伤阳气。<<随息居饮食谱>>:蟹,多食发风,积冷,孕妇及中气虚寒,时感未清,痰嗽便泻者,均忌。反荆芥,又忌与柿食,误犯则腹痛吐利。<<别录>>:蟹爪主破胞堕胎。<<本草衍义>>:此物极动风,体有风疾人,不可食。<<本草纲目>>:蟹不可同柿及荆芥食,发霍乱,动风。<<本草经疏>>:脾胃寒滑.腹痛喜热恶寒之人,咸不宜服。


  注意:1. 孕妇不能吃蟹;2. 感冒没好的不能吃蟹;3. 体质寒的,脾胃弱的,易腹泻的不能吃蟹;4. 咳喘的不能吃蟹,哮喘患者好了之后也宜禁忌;5. 有皮肤病或有过敏性疾病,不能吃蟹;6. 孩童阳气未充,过早食蟹,必大伤阳气。


  适合吃蟹人群:1.<<本草经疏>>:跌打损伤,血热瘀滞者宜之;2. 健康人士;3. 脾胃素强,肝胆热者;4. 阴虚阳气偏亢者。
  吃蟹,必用生姜或苏叶。此二物能解蟹毒,散寒。


  大枣
  大枣补益,人人皆知。湿热壅滞的人不适合吃大枣。
  大枣色红入心,味甘入脾胃。所以,种种功用不外"益中补血"。说简单一点,就是滋养药。滋养的药物,往往是个静药,静药不能产生动力,需要脾胃运转。如果脾胃之力薄弱,大枣食入过后,不仅不能正常运化,反而呆滞碍脾,产生"胃胀、腹胀、口臭、苔腻"等不舒适症状。所以"平素脾胃虚弱,运化能力不足的人要少吃红枣"。如果要吃,可以加几片生姜与大枣一起煮,这就是姜枣汤,也是<<伤寒论>>里最常见的一个配伍。生姜动,大枣静,一动一静,阴阳化合,可谓绝配。
  湿热壅滞的人不适合吃大枣。湿热之人,可见"口苦、口干、或口干不喜饮、或口不干而口腻、口气常重、大便不成形且多粘滞、小便多偏黄、舌苔厚腻或白或黄"等症。大枣本属滋腻之物,食入则胶腻不清,湿热更难分化。
  太胖的人不适合吃大枣。太胖的人,在五行而言,为土。本就土气壅实,不宜大枣甘温再补中焦。大枣更适宜瘦人。
  外感时不宜单独服用大枣。<<伤寒论>>很多的方子都有大枣,不过那都是和其它药物一起配伍使用。姜枣汤对一些虚弱人群的初期外感症状有一定效果。


  白果
  白果在"定喘汤"中用来平喘,傅青主"易黄汤"用来治黄带。民间用油浸白果来治疗结核病,上海已故名医陈苏生创"二麻四仁汤"治咳喘,四仁为:桃仁、杏仁、郁李仁、白果仁。
  白果甘中略带苦涩,能补脾肺肾三脏,甘能益脾,涩能收肺,苦能助肾,按民间用药思维方式:甘能补体,苦能消炎,涩能收敛。
  白果简单食用方法:
  1.在所煲汤中放入去壳去皮衣的白果仁30到50粒,因汤为长时间煲煮,此法很安全,广东的"白果猪肚汤"便享有美名;
  2.白果去壳去皮衣,在微波炉上中温烤五到六分钟,口感脆香为度。3到7岁孩子可每天吃五粒左右,对"尿频、咳喘、小便混浊、纳差"有一定帮助。妇女如果有"白带多或白带色黄",可每天吃十粒左右,有一定作用。


  核桃
  核桃常吃,可以补肾益脑,对哮喘患者也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想要达到效果,最好是生吃,而且是连皮一起。炒制过的成品核桃很多,加蜜的易生痰,加五香的生燥,对身体反而不好。
  核桃带皮则能敛肾气,入药多选紫衣核桃仁。


  花生
  <<本草纲目>>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
  <<张大昌医论医案集>>,见其录一治咳嗽吐痰验方:生花生仁60克,煎汤服之甚效。有心者可以试用。


  自制膏方
  1. 先要准备一个足够大的锅,不锈钢的。
  2. 放入药材,注入清水,水漫过药材表面约十厘米或稍多。浸泡四到五个小时左右,看一下药材的吸水度,如果吸水多,可以再稍加些水。
  3. 先用大火煮开,煮开后关到中小火,大约再煮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把药汁滤出。再加清水,平药材表面即可,方法如头煎。煎药时应适当搅拌,以防药粘锅底变糊。
  4. 把药渣去尽,用纱布充分过滤,两次药汁混合,用小火浓缩。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防止粘锅药糊。药汁粘稠后,用 筷子取药汁滴于牛皮纸上,以滴膏不扩散凝结为珠状为度。
  5. 放入胶(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之类,宜先打成粉),搅拌均匀,再入药末(如蛤蚧粉、洋参粉、人参粉、核桃粉、鹿茸粉),再入饴糖或冰糖,边煮边搅拌。挑起药膏,如果药膏挂丝或成滴珠状就可以停火了。
  6. 趁热把药膏装入已 备好的瓷瓶(不能粘水),充分冷却后再盖上盖子,放入冰箱候用。


  服用事项:
  1. 准备一个单独的汤匙,用来舀药膏,不能打湿水,否则会引起膏药霉变;
  2. 如果有霉变,一般只是表层发霉,可以把表层彻底去掉后再服用,而不需要把所有药膏都扔掉;
  3. 第一周,每日一次,每次一汤匙或两汤匙,温开水适量冲服,一周之后,如无明显不适,可增加至早晚各一次,一般多为空腹服用;
  4. 姜汁兑服法:如果有受寒或胃肠不适感觉的,用姜汁三到五毫升加开水兑服,或姜汤冲服也可;
  5. 如果出现感冒或其它急性病症的时候,当停服膏滋药。


  家中常备药
  中成药:
  1. 小柴胡颗粒(虚人外感;发热;胃肠型感冒)、板兰根颗粒或抗病毒颗粒(病毒性感冒)、藿香正气液或胶囊(夏季应用较多;湿困,呕吐,腹泻,腹痛)、午时茶颗粒(外感风寒,内伤饮食)
  2. 附子理中丸(受寒后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小建中颗粒(体质瘦弱,脾胃虚弱;消化吸收障碍;胃痛喜按,得暖痛减)、醒儿养脾颗粒(脾虚引起的纳差、盗汗、腹泻)、保和丸(胃不和,食不化;消食健胃)、麻子仁丸(便秘;小儿也可用,量小些就行了)、桂附地黄丸(尿不禁;小儿遗尿;肾气不足,尿频,夜尿,腰痠痛)、补中益气丸(中气不足,脾胃虚弱;头部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头痛)
  3. 肺宁颗粒(止咳化痰;较为平和)、肺力咳合剂(清热化痰止咳;无涕少涕或涕黄痰黄宜用,舌红苔腻或苔黄)、咳速停糖浆(干咳)、小青龙合剂(因寒而起的咳喘,;鼻塞清涕,痰较清稀或为泡沫痰,苔润;支气管炎、肺炎、哮喘都可以用到)。
  4. 玉屏风颗粒(复感儿;易自汗或盗汗;宜不感冒的时候服用);沙棘颗粒(止咳化痰,健胃;有强壮作用;哮喘的孩子可在缓解期服用);金水宝胶囊(人工冬虫夏草的提炼物;可作为肺病或肾病恢复期的保健用品;过敏体质的患者也比较适合)。

  春天如果拿来对应脏腑,对应的是肝胆。
  "肝德在散,故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春天饮食主要以辛酸甘为主。
  如果生发不够,出现忧郁、生闷气、没精神、嗜睡、老打呵欠、腹泻、手足不温等症状,应该多吃些辛味的食物,会让身体感觉到温暖、振奋,比如姜、葱、蒜、辣椒、花椒、胡椒等。
  如果生发太过,出现头胀头晕、口干苦、脾气暴躁、大便干结、耳鸣、耳痛、眼部分泌物增多、视物不清、胸胁胀痛等症状,则应该多吃些酸味的食物,会让身体感觉到湿润、安静,比如酸菜、酸汤、酸奶、橙子、乌梅、杨梅、醋等。
  肝炎、胆囊炎,此类患者在发作期间则应该多吃些甜味的食物,有缓急的作用。
  无病的人,以辛酸甘三味平调,辛味稍重,酸味少于辛味,而甘味又再减少一些。


  暑湿
  时至夏日,天气炎热,气血浮散于外。<<伤寒论>>:五月之时,阳气在表。气血在表的多,则在里的气血相对减少,消化吸收的功能也会明显的差一些,所以夏季时,食少人瘦,且易倦怠。湿是怎么来的呢?气血浮在外面,脾胃阳气薄弱,运化不足,水液停留成湿。
  这时的养生要注意 1.空调少用;2.瓜果不要吃得过多,西瓜宜在夏至后,在中午下午;3. 冷饮要少吃或不吃,不但会损伤脾胃阳气,也会让气血凝滞;4. 不宜过度操劳,过劳则耗气;5. 气虚易汗的,可以用洋参泡点水当茶喝;6. 可煮些薏米粥,煲些冬瓜汤,吃一点苦瓜;7. 脾胃虚冷的,可以早上喝点姜汤,舌苔不厚的,可以加点糖。
  秋天,天气收敛下降,人体气血也由表渐趋于里。
  饮食方面,宜顺天气之降——杏仁、木瓜、白果、柿子、百合、山竹、乌梅之类。体质燥热的,可见口鼻干燥、口渴、口疮、汗多、便秘等症状,适当吃些西瓜、梨,也泡点菊花茶或苦丁茶喝喝。湿浊仍盛的,可见舌苔厚腻、大便粘滞或不成形,易出现头晕倦怠、胸闷腹胀、四肢痠软等症状,宜用白扁豆、薏米、木瓜煲汤,可泡点荷叶水。体质清冷,易于受寒的,早上仍宜吃点生姜红糖水,晚上可煲点当归生姜羊肉汤。


  盗汗自汗:黑豆汤,或洋参桑叶泡水;
  便秘:皂角米,煮水或煮粥,晚饭后可吃些松子;
  腹泻:车前子粥,或加山药;
  咳嗽:宜柿子、柿饼,白果煲猪肚或猪肺;
  干咳:百合煮粥,川贝梨,蜂蜜水;
  痰咳:白萝卜姜汁冰糖饮;
  咽喉肿痛:桔梗甘草泡水当茶,牛蒡根泡水或煲汤均可;
  脱发:生核桃睡前一小时嚼服数个。


  中医论"汗"
  汗出是人体内常见的生理、病理现象。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中医认为,汗是人体津液受阳气作用蒸发从毛孔排出的液体。中医汗法是中医治法的八大治疗方法之首。发汗法,也叫解表法,解肌法,即利用有发汗作用的药物,开泄毛孔,驱逐病邪外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祖国医学对汗的研究源远流长,积累了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和现代西医学相比有其独到之处。
  祖国医学有关汗的记载始见于汉代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古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指出,足阳明脉,其病"热汗出";足厥阴脉"阳病北(背)如流汤,死"。<<阳明脉死候>>说:"汗出如丝,传而不流,则血先死"。<<五十二病方>>应用汗法治疗"伤痉"、"血睢"等疾病。帛书记述了病汗、绝汗和汗法等内容,开创了祖国医学研究汗的先河。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计162篇,其中涉及汗的竟达60余篇,原则性地讨论了汗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奠定了祖国医学研究汗的理论基础。后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首创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剂,以汗法治疗外感热病初期阶段,提出了发汗的具体运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症,并对过汗、误汗所产生的变证、危证的救治有着深入的研究,隐寓了汗证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发展了<<黄帝内经>>,祖国医学对汗的认识于是大彰。
  本文试从中医角度探讨汗的生成和作用,汗出异常的原因与危害,及其临床意义。
  一、汗的生成和作用
  不能把汗看做人体内排出的废物。它是人体五液之一,属于清液,并非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糟粕物质。一般而言,人体内的津液出于腠理,就叫做汗。
  <<素问>>:"汗者精气也"。汗是体内精气,由于人体自稳调节功能活动的需要,或因疾病的原因被迫而出。汗在质为阴精,来源于饮食水谷。水谷精微由脾吸收,转输于人体的不同部位。如其精专者,输送到肺,在心的作用下变化为红色,注入脉中成为血;其精轻者,流于皮肤、分肉、筋骨关节之间为津液;其浓厚者,营养脏腑,下藏于肾而为精。津液通过孙络渗入脉中,即变赤为血;经脉中运行的血渗出脉外,即是津液。津液之浓厚者,内渗于骨孔,补益脑髓,化而为精。精、血、津液同源于水谷精微,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汗为津液所化,而津液又与血密切相关,所以说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正如<<血证论>>所说:"汗者阳分之水,血者阴分之液,阴与阳原无间隔,血与水本不相离。"汗虽以阴液为质,但必须经过阳气蒸化才能出于腠理,犹如自然界的雨,本于阴而出于阳。在地之水,由于阳气的蒸腾而化气上升于天,聚而为云,然后下降成雨。人体内的津液随阳气而布于体表,又通过阳气的蒸化作用才能出于腠理而成为汗。


  <<素问>>:"阳加于阴谓之汗",此虽是指的汗脉,实寓汗出之理。汗虽一物,而系阴阳两个方面。在人体五脏中,汗为心所主,又与其他四脏有密切的关系。如肺气宣通,人体的卫气才能敷布,津液随卫气而至体表。卫气护卫体表,司开合。腠理开,玄府通,汗液外泄;腠理闭,玄府不通,则汗不能出。肺主气属卫,卫气调节汗液,故汗与肺脏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津液生化之源,脾土健运,则汗液有源。肝主藏血,肝血充足,肝气条达,汗液才能外出。肾为水脏,统主五液,肾精充足,则水有下源,汗液乃充。


  由于汗出涉及到阴阳两个方面,故正常汗出具有调节阴阳,使之恢复平衡的重要作用。例如天气炎热,外热助长了体内的阳气;或穿衣过多过厚,,阳气不能泄越;或活动过多,运动量过大,阳气因烦劳而弛张亢盛;或过进辛辣温热性食物等原因,人体内的阳气皆相应地偏盛。阳气偏盛则腠理开泄,玄府通畅而汗出,过盛的阳气随汗而泄越于外,人体因而恢复了阴阳平衡。这样虽然也损失了一部分津液,但津液可以很快通过饮食水谷而得到补充。反之,天冷衣薄,则腠理闭塞,汗液不出。汗出调节了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并维护了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人体由阴阳失调状态恢复到阴阳和调时往往要出一点汗。


  <<灵枢·邪客篇>>中以半夏汤治疗阴阳不和的目不瞑,"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方中用药仅半夏、秫米、千里流水三味,皆有发汗之性,所以见汗出,是阴阳达到了和调状态所致。


  <<伤寒论>>说的"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都是这个道理。
  汗还具有宣通肺气,祛除病邪的作用。如外感风寒之邪束于肌表,则腠理闭塞,玄府不通而见无汗,肺气失其宣散,则常见咳喘等症状。发汗后,腠理开,玄府通,肺气宣而寒邪解,因而咳喘自止。可见汗与肺气宣通有关,不但肺气宣通可致汗出,汗出亦促进肺气的宣通。汗出能祛除病邪,故临床常用汗法治疗疾病。汗法常用来驱除风邪、寒邪、风湿之邪及在表之水邪。


  此外,汗具有行荣卫,致津液,以营养皮肤的作用。汗液本身具有润泽皮毛的作用,同时汗出能使荣卫气血运行通畅,津液敷布于体表,以营养于皮肤。临床常见到长期无汗或少汗的病人,皮肤失其润泽濡养,而表现为皮肤干涩,皲裂少泽,甚则产生皮肤病。皮科治疗某些皮肤病,也往往使用汗法。这说明了汗具有行荣卫,致津液,营养皮肤的作用。


  二、汗出异常的原因与危险
  汗出异于常人,即是汗的病理状态。其表现一是无汗、少汗;一是汗出过多。二者皆与人体正气、致病的邪气两个方面有关。
  邪气侵犯人体,即可以导致无汗、少汗,也能造成汗出过多。其所以表现不同,与邪气本身的性质有关。寒邪犯表,多致无汗。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主收引,故寒邪侵犯体表,卫气被遏,腠理闭塞,临床表现为无汗,兼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脉浮紧等证。而风、暑、湿热之邪侵犯人体,多表现为汗出过多。风为阳邪,其性疏泄,故风邪犯表,腠理开泄,多有汗出,并见恶风、发热、头身痛、脉浮缓等证。暑为阳邪,充斥内外,暑热伤人则腠理汗泄,故见汗大出,多见壮热、烦渴、脉洪数等证。湿热之邪闭郁于内,上薰则见头面汗出,下注可见阴部汗出,并见口苦而粘腻,口干不欲饮,小便短赤,脉濡数等证。凡属邪盛而致,多为实证。


  人体正气虚弱,同样可以造成无汗、少汗,或汗出过多两种临床表现。正虚无汗、少汗者,或由于阴虚无以为汗,或由于阳虚不能蒸化而成汗。阴虚无以为汗的,有阴、血、津液不足的分别。


  我曾跟随路志正老师治疗一个10岁男孩,该童患血小板减少性皮下出血、鼻衄,他医以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不效。路老师据其临床表现,诊为肝肾阴虚,投一贯煎。服药七剂,其母告曰:患儿自患病后几年来即使盛夏也极少出汗,今已见汗出。几诊后血小板指数升高,症状好转,因辗转求医外出日久,带药回家继续治疗。此例病人说明了伤血及阴而无汗,补益肝肾之阴以滋汗源而致正常汗出。又据<<谢映卢医案>>载,辛卯冬月,有同道之次子患伤寒病,畏寒头痛,发热无汗。进发表之剂而皮肤干涩,发热愈炽,脉关弦尺迟,面白露筋。谢氏诊为中气虚而血不足,与当归建中汤调补中气而滋其血液,服后果微汗热退而安。此例虽为伤寒,然而发之亦无汗出,补血和建中气则汗出病解,可见血虚是无汗、少汗的原因之一。至于津液不足而致无汗、少汗,道理易明,不复赘述。<<伤寒明理论>>说:"阳虚无汗者,诸阳为津液之主,阳虚则津液虚少,故无汗。"阳虚不布津液则无汗,而阳虚不能蒸化津液亦见无汗。张景岳尝治一衰翁(见<<景岳全书·伤寒典>>),年逾七旬,陡患伤寒,初起即用温补调理,至十日之外,正气将复,忽而作战,自旦至辰不能得汗,寒慄急甚。景岳用六味回阳饮入人参一两、姜附各三钱治之,服后少顷即大汗如浴,身冷如脱,鼻息几无。复以本方治之,遂汗收神复,不旬日而起。此例开始阶段为阳虚无汗,温补阳气而见汗出。正虚无汗,虽有正虚,亦往往兼感外邪。正邪相争,正气来复时可见战汗。凡正气尚能支持,驱邪外出,则战而汗出病解;凡战而无汗,是正不胜邪,则多属危殆,宜急救治。人体正气虚弱,调节功能失常,腠理开合失司,则汗出过于常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人之气血,犹阴阳之水火,平则宁,偏则病。阴虚阳必凑,故发热自汗,如水热自涌。阳虚者阴必乘,故发厥自汗,如水溢自流。"阴虚者阳气相对偏盛,阳强不能密,迫阴液外出而见汗出过多;阳虚者,阳不固护,腠理开合失司,阴液不敛,亦见汗出过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三种情况都见汗出过多之证。危重病人汗出如珠如油,质粘而淋漓不断,是阴阳离决,名为"绝汗"、"脱汗",危在顷刻。


  汗出异常对人体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无汗、少汗则影响肺气之宣通,致气机升降失常;阳气不得泄越,郁积而见发热;卫气不能布于体表而见恶寒;荣卫不行,津液不布,则皮肤失养。汗出过多对人体的损伤约有如下几个方面:


  1. 津由汗脱。津液出于腠理为汗,汗出过多则损伤人体的津液。如<<灵枢·决气篇>>说:"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临床常见津伤口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津脱危证。
  2. 血因汗减。血汗同源,汗出过多,则人体内的血液因之而减少。<<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就是汗出伤血的意思。<<伤寒论>>疮家、衄家、亡血家禁汗的原因,也是汗出会伤血。仲景以桂枝新加汤治疗伤寒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既以芍药益不足之血。汗出伤血,临床常见身体疼痛、麻木、手足抽搐、心悸目眩昏花等症。
  3. 气随汗泄。汗出要通过气化作用,腠理开泄,汗出过多,人体之气亦随汗而外泄。<<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暑病气虚,多因暑热开泄腠理,汗大出所致。临床常见喘促气短,少气懒言,周身乏力,心悸等症。
  4. 阳由汗亡。汗由阳气蒸化,过汗必损伤阳气,甚则亡阳。<<伤寒论>>"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等例,皆汗出伤阳之证明。汗出阳气损伤,临床常见恶风畏寒,肢厥身冷,心悸,叉手冒心等症。所以伤寒以护阳为主。
  5. 阴随汗竭。汗在质为阴精所生,汗出过多伤津亡血,终损及阴精。尤其温热之邪多本易灼伤阴液,温病过汗,则更虚其虚。王履所谓"温病误汗,变不可言",正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温病以保阴为要。汗出伤阴,临床常见头晕目眩,腰痠膝软,五心烦热,抽搐动风等症。
  6. 卫虚致邪,变生他病。汗出过多,腠理空疏,卫气卫外不固,邪气易乘虚而入。许多病人往往外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汗后正气虚弱,易于复感所致。治疗宜在驱邪的同时,适当扶正,正复邪祛而病愈者,临床屡见不鲜。可用玉屏风散等方。汗出伤正,也可以变生他病。如产妇汗出,喜中风,易病痊;汗出中气虚馁,脾运不健,若饮水过多则易致水饮停留,造成痰饮;汗出心虚液耗,易病消渴等。
  汗出过多对人体的损伤,因人体质不同而产生差异。如人平素血虚,则过汗损伤的表现为伤血。进而言之,过汗对人体的损伤往往不是单一的,可以相兼出现,并有所转化。如亡阳之后,亦见阴液随之而亡的现象。


  汗在中医诊断学中的意义
  古代医家即已认识到汗在诊断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从<<黄帝内经>>到张仲景的<<伤寒论>>就很重视汗的诊断,<<景岳全书>>中的"十问歌"更把汗做为问诊的重要内容之一,今据临床体会,概述如下:
  1. 汗在外感疾病病因诊断上具有参考价值。风邪侵犯体表,荣卫失和,腠理不固,常见汗出。暑邪伤人,表里俱热,腠理发泄,多有大汗出。一般大汗、烦渴、壮热、脉洪多属暑热;汗出、恶风、发热、脉浮缓多属风邪。故汗出在暑热,风邪的病因诊断上有参考价值。寒邪束表,腠理闭塞,卫阳被遏,临床常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脉浮缓等症。故无汗对外感寒邪在表,具有参考价值。
  2. 汗在疾病鉴别诊断上的意义。汗出与否在鉴别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太阳病,有汗,脉缓的为中风;太阳病,无汗,脉紧的为伤寒。痉病中的刚痉与柔痉以汗之有无作为鉴别的标准之一。发热无汗,反恶寒者,为刚痉;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为柔痉。此外,汗在鉴别阴暑与阳暑,中风病的闭证与脱证等病证上具有重要作用。
  3. 汗在疾病预后上的意义。外感热病而汗出,是正邪交争的表现,通过对汗出情况的观察,可以了解正邪的情况,作为疾病预后的依据。凡正气胜邪,汗出脉静身凉而病愈;凡正不胜邪,则汗出脉见躁疾,身复热,预后不良。<<黄帝内经>>把大汗出之后称为"夺",是汗出正气已虚的意思。<<景岳全书>>列汗出不治之证有六种:一汗出而喘甚者,不治;二汗出而脉脱者,不治;三汗出而身痛甚者,不治;四汗出而发润至巅者,不治;五汗出如油者,不治;六汗出如珠者,不治。此皆正气大虚,当慎重对待。我曾于1964年在中医学院读书时患暴病,一夜而泻下如注十三次,其后身汗如珠,随擦随出,昏迷肢厥,甚属危殆,几乎不治。汗止神清后,将息一月方起。疾病危重阶段,常见亡阴亡阳,多有汗出。欲救垂危,应别阴阳。亡阳之汗,多见冷汗出而味淡,肢厥身凉,脉微或无脉;亡阴之汗,多见热汗而味咸,身热心烦,脉躁疾。路志正老师说:"1938年随伯父侍诊时,曾治一赵姓患者,症见头身汗出如雨,四条毛巾擦拭不迭,心慌气促,四肢厥逆,脉细如丝。诊为大汗亡阳之证,遂投大剂桂附,随煎随饮,三小时后汗收厥回而生。"绝汗危候,古属不治之列。医者必须临危不乱,辨证准确,用药精专,在煎服法上亦应打破常规,才能力挽狂澜,救垂危于顷刻之间。
  4. 汗出部位对认识疾病病机具有特殊意义。
  半身汗出:<<素问>>:"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半身汗出,或半身无汗,是气血运行不周的表现,常为中风等病之先兆。
  心汗:独膻中一片聚而有汗,别处无汗,多由思虑过度,损伤心脾所致,治宜养心血益脾气。
  阴汗:至阴之处,或两腿夹中,行走劳动则汗出腥秽,是下焦肝肾湿热所致,治宜清利肝肾湿热。
  液汗:两腋之下,动则汗出,多属肝虚有热,或肝经湿热,治宜养肝血以清虚热,或清肝利湿。
  鼻汗:凡遇饮食汤饭,则鼻上多汗,是肺虚有热,治宜益肺气而清热。
  手足汗:手足心多汗,遇天冷更甚,多属阳盛阴虚,或脾蕴湿热,或心阴不足,治宜分别,或清利湿热,或养心阴。
  头汗: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辨证较为复杂,多属胃热、湿热、或为戴阳证。属胃热者,口干而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宜清胃泻热;属湿热者,口苦而粘腻、口干不欲饮、小便不利、舌苔腻、脉濡数;凡戴阳证,汗出如珠,面赤如妆,肢厥身冷,脉沉而微,是阳气上脱之危证,急宜镇摄亡阳,引龙火以归源。小儿头汗,俗称"蒸笼头",非为病态,不必治疗。
  汗出部位不同,对认识疾病病机上虽有特殊性,然而上列诸种乃其常见病机,临床应结合其他症状,具体分析,知常达变。


  研究汗在汗法临床运用上的意义
  研究汗的作用,就是为了应用汗法来治疗疾病。发汗的本质是运用医疗手段以增强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人体的卫外作用。助长正气,以驱邪外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发汗多用辛味,因辛属阳,其性发散,具有助阳气,开腠理,致津液,通卫气的作用。<<灵枢·五味论>>说:"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正气不虚者,以辛味稍助阳气,则汗出病解。若正气已虚,只用辛散,正气不能鼓动汗液外出,必兼补正气,故有益气解表、温阳解表,养血益阴解表等变法。非益气温阳则汗液无由外出;不养血益阴则汗液无源。其代表方剂如玉屏风散、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葳蕤汤等。<<儒门事亲>>说:"凡解表者,皆汗法也。"除用药物外,尚有水薰、药浴、针灸、按摩、导引及一些民间疗法。我们在农村常用针灸治疗外感病,也同样收到汗出病解之功,其宗旨仍是调节人体功能,助正以驱邪。发汗解表,药宜热饮,人应温复,以助阳气,鼓动汗液外出。药后饮热水,啜热稀粥以滋汗源。


  汗出损伤正气,故人之气血阴阳过虚者禁汗,尤忌强发其汗。<<伤寒论>>有"脉微弱者"、"咽喉干燥者"、"淋家"、"疮家"、"汗家"、"衄家"、"亡学家"、"身重心悸者"、"尺中迟者"、"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等不可发汗之十禁,是应当认真研究,慎重对待的。但即使气血阴阳过虚之人也能通过其他方法使病人自然汗出而病解,如前所述及的谢映卢用当归建中汤治同道次子之伤寒病,张景岳以六味回阳饮治七旬衰翁伤寒之案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汗出伤正,故发汗宜保持微微似欲汗出一时许为佳,不宜令大汗如水流漓。汗后腠理空疏,故忌见风寒,以预防重感。


  我体会汗法主要适用于体表的疾病和各种外感热病初期阶段。外感热病初期,病邪在表,多有发热,恶风或恶寒,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等症。<<伤寒论>>指出"病在表,可发汗。"叶天士<<外感湿热篇>>也说:"在卫汗之可也"。汗涉及阴阳两个方面,尽管伤寒学派重在护阳,温病学家重在保阴,但邪非汗不能祛,汗非津不能生,祛邪即是护阳,散热自能存津,其宗旨是一致的。发热即使很高,均属阳气闭郁不泄所致,通过发汗,助正祛邪,汗出热退而病解。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外邪有风寒、风温之别;治疗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之异。若不加区分,病必不解,甚则变证丛起。发汗有散寒祛风、除湿通络的作用,故可用于风湿痹痛。汗出病邪即祛,气血通畅,疼痛自止。发汗能使体表之水邪通过汗出而外泄,同时汗出肺气宣通,水道通调,水邪从小便而去。故汗法常用来治疗全身性,特别是腰以上水肿,临床若见水肿而兼表证者,则更可用汗法治疗。


  附病例1:郭××,男,40岁,病历号078771。初诊日期1981年3月25日。
  患者于三个月前"感冒"后右腿发紧,继见双下肢皮肤肌肉刺痛,全身肌肉瞤动,有紧缩感,尤以脚心为甚,背部发冷而紧,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小便黄,口苦而粘,舌胖稍红,苔白黄而腻,脉濡缓。
  证属外感风湿之邪,郁而化热,湿热阻滞三焦。治拟解表疏风,清热利湿,方用麻杏苡甘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化裁。
  处方:麻黄3g,杏仁(后下)9g,苡仁20g,六一散(包)18g,连翘9g,赤小豆30g,防己10g,生石膏(先煎)15g,豨莶草12g,忍冬藤15g,牛膝10g,五剂,水煎。药后病减,带药回家治疗。


  附病例2:何××,男,31岁,初诊日期1978年11月3日。
  患者全身水肿,头大如斗,眼睑似泡,随体位向一侧下垂,四肢肿胀按之没指,腹大如鼓,阴囊水肿,经西医用激素、利尿剂治疗半月未效,请中医科会诊。
  诊见恶风,无汗,微咳,气短,小便不利,舌质胖淡,边见齿痕,舌质薄白水滑,脉浮而数。
  证属风水,治拟宣肺解表,利水消肿,方用越婢汤加味。
  处方:麻黄9g,生石膏(先煎)18g,生姜6g,防风9g,茯苓皮12g,黄芪15g,车前子(包)12g,炙草6g,大枣5枚,五剂,水煎。
  药后汗大出,小便骤增,肿消大半,皮肤松弛,表解肺宣,以五苓散调理而愈。
  麻疹初期,或疹出不透,可用宣散透疹法。麻疹是体内热毒,以外出为顺,多用辛凉解表法。其不能外透者,一因外寒闭郁,一由正气不足。外寒闭郁者,稍佐辛温以散寒;正气不足,麻毒内陷者,扶正以祛邪,常用保元汤等方取效。我们在农村时用西河柳、蝉衣、荆芥、牛子、芦根、生草熬大锅汤,预防、治疗麻疹大流行;社员自己用葡萄干,或胡荽子"表花"。这些都起到了助正驱邪,透疹解表的作用。
  对汗的研究,能提高临床运用汗法的科学性,并进而增加汗法运用的灵活性,从而扩大汗法的应用范围。如喻昌以人参败毒散加陈仓米治噤口痢,逆流挽舟,就是对汗法的活用。掌握了汗出的机理和作用,就可以能动地运用汗法治疗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小儿科等不同科别的多种疾病,达到机圆活法,运用自如。


  研究汗在临床汗证治疗中的意义
  研究汗出的原因与危害,就是为了洞察汗证的病因病机,提高临床治疗汗证的效果。汗证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包括自汗、盗汗、绝汗和诸汗杂证等内容,而以自汗、盗汗为多见,一般认为,自汗多属阳虚、气虚;盗汗多属阴虚、血虚。但究其汗出之原因,则有正虚、邪实两种。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临床治疗汗证,首先应该辨别虚实。实者有邪,治疗当以祛邪为主,邪祛则汗出自止。汗证属实者,或风干于卫,或热淫于内,或湿热薰蒸所致。风邪干卫,营卫失和,必汗出恶风,脉缓。治当疏风祛邪,调和营卫,宜桂枝汤。热淫于内,必蒸蒸汗出,心烦口渴,大便干结,脉洪数。治当清里泻热,用白虎汤加味;大便燥结,阳明腑实,急宜釜底抽薪,泻下通便,方用承气汤。汗证属湿热者,临床并不少见。湿遏热伏,逼津外出则为自汗;湿热薰蒸于上则见但头汗出;湿热下注肝肾则见阴汗;入夜湿热助阳耗阴则为盗汗。临床常见汗出口苦而粘,口干不欲饮,心烦,溺赤,舌红苔腻,脉濡而数。治当清热化湿,渗利小便。湿重者以利湿为主,兼以清热;热重者以清热为主,兼以利湿。方用茵陈五苓散、连朴饮、三妙散等方剂加减。
  附病例3:義××,男,28岁,初诊日期1974年3月30日。
  患者盗汗,失眠,记忆力减退,晨起手足发胀,时半身麻木,性情急躁,纳差,口干而粘,大便二至三日一行,溺赤,舌尖红,苔白腻,脉濡数。
  证属湿热中阻,热重湿轻。治拟清热化湿。
  处方:青蒿9g,茵陈9g,黄芩9g,栀子9g,竹茹12g,陈皮12g,半夏6g,藿梗12g,鱼腥草3g,六一散(包)15g,大黄(后下)15g,五剂,水煎。
  二诊:药后盗汗,便秘,溺赤好转,饮食增加,唯腰痛,右半身麻木,舌尖红,苔黄腻少津,脉浮而弦。仍遵前法治疗。
  处方:藿香9g,陈皮6g,茯苓12g,山药12g,苡仁12g,青蒿9g,黄芩6g,鱼腥草3g,芦根(后下)30g,四剂,水煎。药后盗汗即愈。
  汗出伤正,损害人体,故汗证治疗又有治标之法。治标为权宜之计,只适用于虚证,若不别虚实,孟浪投之,则属实证者只会加重病情,无益于治疗。所以辨虚实为治疗汗证的关键。虚证治标,只是配合治本应用,不能根除病因。治标可用龙骨、牡蛎、浮小麦、麻黄根、五倍子之类,以固涩敛汗止汗。古人又有将上药为粉末,以布袋盛之,撒摸于汗出多的部位而外用者,可收一时之效。


  汗证属虚者宜分阴阳。无论自汗盗汗,都有阴虚、阳虚之别。阴虚者,汗出身热,心烦,脉细数;阳虚者,汗出身凉,畏风寒,脉微弱。阳虚属气者轻;大汗、绝汗出而属阳者危,气虚多属肺气不足,气不摄津,卫外不固,临床常见汗出畏风,动则益甚,面色晄白,极易感冒。治宜益气固表,调和营卫,常用玉屏风散加味。阳亡者,漏汗不止,汗出如油,声短息微,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急宜回阳固脱,敛汗止汗,可用参附汤加味。
  附病例4:唐××,女,29岁,初诊日期1979年6月7日。
  患者去年12月产后因"肺炎"发热咳嗽两次住北京第四医院。曾用激素等治疗未见好转,来我院门诊求治。半年来自汗不止,动则尤甚,低热(T:37.4℃),恶风、咳嗽痰少,全身乏力,腰及四肢关节痛,口干欲饮,纳呆,便干,两颧现黑斑,舌质暗,苔微黄而腻,脉沉弱。
  证属营卫不和,肺失清肃。治拟调和营卫,清肺止咳。
  处方:桂枝9g,白芍12g,桔梗9g,鱼腥草15g,杷叶(炙)12g,玉蝴蝶6g,青果9g,白薇9g,芦根20g,甘草6g,四剂,水煎。
  二诊:药后咳嗽大减,肺气已见清肃。舌淡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他证同前。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治之。
  处方:桂枝9g,赤白芍(各)9g,黄芪10g,白术9g,防风9g,丹参15g,白薇9g,玉竹9g,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6g,四剂,水煎。药后热退汗减。仍以前法,兼佐养阴清肺,四诊而瘥。
  阴虚所致汗证,属血虚者轻,汗责在心;属阴虚火旺者甚,汗责之肾。心血虚者,心悸少寐,面色不华,脉细。治宜养心血敛汗,方用四物汤加减。阴虚火旺者,五心烦热,腰痠膝软,消瘦遗精,脉虚数。治应滋阴降火,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减。
  汗为阴精阳气蒸化而成,汗出过多损伤阴阳两个方面。故汗证往往自汗与盗汗相兼而见,阴虚与阳虚同时并存。治疗当阴阳兼顾,贵在调补。我初学时未悟是理,曾治一陈姓妇女自汗证,用固表则汗出而烦躁;予温阳必鼻衄而汗不止;投养阴致汗出身冷畏寒;唯稍用人参,暂时汗减。治疗少效,甚感棘手。后见路志正老师治疗虚证汗出,强调调补阴阳,于是茅塞顿开,始有所悟。
  附病例5:高××,男,46岁,初诊日期1977年4月26日。
  患者盗汗六年,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时腰痛膝软,倦怠乏力,神疲面黄,舌质暗,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小数。
  证属心脾两虚,累及肾阴。治拟健脾益气,养心滋肾。
  处方:党参9g,黄芪9g,白术9g,茯苓9g,当归12g,酸枣仁(炒)12g,麦冬9g,旱莲草12g,广木香(后下)4.5g,甘草12g,六剂,水煎。
  药后心悸止,盗汗杳,眠安,诸证减。上药继进三剂。终则再加重滋肾药以巩固。
  对汗的研究,提示我们不囿于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临床治疗汗证首辨虚实;实证务在祛邪;虚证则分别阴阳,贵在调补,治本与治标相结合。
  -------------------------------------------------------------------------------------------------- 出汗方式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虚汗
  这种多汗乃因体虚所致,它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发生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见于儿童,有些儿童入睡后出汗不止,间或身体冰凉,这便是医学上所说的"出虚汗"。有些儿童因为身体虚弱、感冒发烧或患肝炎等炎症使用大量抗生素(或其它药物)后,导致出虚汗。成人也会出虚汗,一些体质虚弱的人在安静情况下,或无原因而全身或局部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这也是"虚汗"。某些患急慢性疾病者或产后妇女体质特别虚弱,往往也会出虚汗。
  虚汗中医上有"动汗"和"静汗"之分。由于天气环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相当于被动出汗。不少异常的静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盗汗等。有些人不热、不运动时前心后背会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额头面部出汗过多,是积滞、内热壅盛的表现,容易烦躁、口苦、尿黄;前心后背出汗,是心气虚,容易心悸心慌、失眠多梦、恍惚健忘。此外,还有些出汗方式,属于疾病来临前的征兆,比如有些老人半身出汗,半身无汗,这时一定要小心中风。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
  战汗
  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
  绝汗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头汗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偏汗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过于紧张;胸口出汗是思虑过度;经常稍一动就出汗者,不是过于肥胖就是体质过于虚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带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带有一种特殊的肝腥味。

  中医问出汗的情况是有其特色的。西医一般只问有汗或无汗,中医则通过问汗,以察病情虚实和疾病的转变发展情况。
  时间:醒时有汗称自汗,为阳虚,表虚;睡中出汗称盗汗,为阴虚。
  汗型:微汗,为表虚,表证欲解;大汗,为阳明经热,过服汗剂;冷汗,为阳气衰微;热汗,为阳气亢盛;战汗(战栗后出汗),汗后神清脉静为顺,神昏烦躁脉大为逆;汗出如油(汗出如珠粘手),为大汗亡阳,虚脱;黄汗(汗出染衣如柏汁),为黄汗病,历节风;外感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的,为表实证;外感恶风发热,汗多者为表虚证。

  问汗,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了解病人出汗情况,对辨别疾病的正邪虚实、表里阴阳有重要意义。外感病,恶寒、发热、无汗为表实;发热、恶风、有汗为表虚;热不因汗减,为邪已入里,或为暑热、湿温等证。内伤病,不热而汗自出的为自汗,多属阳虚;睡时汗出,醒即汗止的为盗汗,多属阴虚;夜间盗汗,日间自汗,多属阴阳两虚。疾病危重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珠,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者,为绝汗;额上汗出如珠,兼见喘促,为亡阳之汗,均为阳气将脱之候。先战栗而后汗出为战汗,乃邪正相争之象。若汗出热退,脉静,为邪去正安;汗后身凉,脉躁,为正不胜邪,急当扶正。但头汗出,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上蒸。半身汗出,属患侧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周所致。
  出汗部位看健康
  ①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②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③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④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⑤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⑥手心、脚心出汗=脾胃湿热、血虚;
  ⑦背部出汗=阴阳虚弱、极度疲劳;
  ⑧私处出汗=湿热下注、肾阳虚弱。

  异常汗的信号意义
  汗出异常每为阴阳偏盛的征兆,如<<内经>>曰:" 阳加于阴谓之汗。" 汗为精气所化,汗的状况反映着阴阳的协调。所谓"阳加于阴",即阳气作用于阴精,指汗属阴液,汗的化生须赖阳气的正常作用。如阳气过亢、逼阴液外出,阳气不固致阴液失于约束,以及虚阳散越致阴液外亡等皆可导致汗出(临床上属阳盛汗出、阳虚自汗及阳亡汗出)。同样,阴加于阳亦可导致汗出,阴阳是互根的,阴虚则阳无以化,阳虚则阴无以生,阳作用于阴,阴亦同样作用于阳,所谓"阴虚者,阳必凑之"。汗虽发于阴而实出于阳,如阴虚不敛阳而盗汗自出或阴盛阳虚而亡汗外泄。因此,汗的变化可示为阴阳协调的指示器。实践中,自汗多预报阳虚,气虚,盗汗则提示阴虚、血虚。


  汗亦为营卫失调的标志,卫的阳,营为阴,卫司汗孔的开阖,营为汗液的化生基础,营卫的和调是汗液正常的前提。临床上无论营弱卫强或卫弱营强皆可导致汗出,张仲景<<伤寒论>>对营卫失调的出汗,作了精辟的论述。如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又如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皆指出了汗出与荣卫失调的关系。


  汗除了为阴阳失调,营卫失调的征兆外,在风、火、痰、瘀四大病证中,汗出异常亦是一个重要标志,如汗多为风病的一个突出征象,因风主疏泄,如<<素问·风论>>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心风之状,多汗恶风,……肝风之状,多汗恶风……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肾风之状,多汗恶风……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痰证亦多汗,特点为伴有呕恶头眩,汗时出时缓,多发生于久咳宿喘病,其机制因于痰遏阻肺,肺气被耗致卫气失固而汗出,多伴有苔腻、脉滑、咳痰之症。火证的多汗,多出于头额,因火性上蒸之故。如胃家实,火气上冒则头汗出,特点为汗出如蒸。齐颈而还则为瘀血的信号。如蓄血头汗出,特征是齐颈而还,伴小便不利,渴而不能饮。此外,汗也常为湿病的征兆,如伤湿自汗,以绵绵自汗为特征,其机制为湿阻于脾,致脾运失常,津不能化气而成汗液之故,出汗部位亦多在头额,如<<类证治裁·汗症>>曰:"湿邪搏阳,亦汗出头额"。


  尤值一提的是,汗对心病有独特的预报意义,"心为汗" 汗为心之液,故前贤有"诸种汗症,皆属心病"之言。心肺主宗气的运行,宗气为营卫之气所组成,卫气主玄府之开阖,如<<灵枢·本藏>>曰:"卫气者,……肥腠理,司关阖者也。"故宗气不足则汗液外泄,临床上汗大出伴气短者多为宗气不足心阳虚的前兆。


  胸前两乳中膻中穴部位汗出称之为心汗,为劳心过度之信号。如<<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记载:"思虑太过,当心一片津津,而汗从心自出,名曰心汗,宜天王补心丹"。


  此外,不独心劳可致心汗出,五脏过劳皆可致汗出,故别论>>曰:心汗出亦可为五脏先虚的标志。如<<素问·经脉"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无就是勿,汗是发汗,血是治血。


  语出<<灵枢营卫生会篇>>,意为心主血,汗为心液,汗血同源,津血同源。故亡血者,不宜再发汗,汗出过多之人,不可用活血,破血,刺血之法,以伤其血。


  汗出如油
  证名。汗出粘滞如油。又称粘汗。<<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一云油汗,即粘汗也。"详汗出如油条。汗出如珠如油如雨,这是一个危险的汗症,类似于脱症。


  汗出如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认为汗与血是同源异流。许多汗症与心有关,发汗太过,可伤心阴而致亡阳;心气衰竭时,可见汗出如油。


  汗出如油应该如何诊断?指汗出如油之状,黏腻不易流动。
  汗出如油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心阴虚,心火内扰,可出现盗汗;
  心阳虚,卫气不固,出现自汗;
  心气热也可见汗出;发汗太过,
  小孩但头汗,只有头颈以上出汗。头本来为阳,这种出汗情况下,也需要扶阳,否则会造成阳虚。
  有的人一吃肉一喝酒就出汗。这种人属于胃热,精不深藏,肾精的收敛功能不强,神明也不够内敛,所以这种人的气很容易外散,情绪不受控制,有喜欢酒肉,在古代,这就是"潦倒"之象。
  指汗出如油之状,黏腻不易流动。

  -----------------------------------------------------------------------------------
  <灵枢经>云:"汗者,心之液""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汗者阳加于阴也。
  <<经脉别论篇>>曰:"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内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汗者,水谷之精微,营气也属水谷精微所化,营行脉中,血气也营气也。气静则水谷精微化而为血,气者属阳,阳动加于阴则有汗出。精微者津液之所属也,津液因气机升降而与血互补,由此可知血汗同源。
  地气升为云,天气下为雨,云出天气,雨出地气。天上的雨水,地上的露,天上的云,地上的雾,皆天地气机运行所致。<<阴阳应象大论篇>>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所以汗者,必得阳气而出也。尿也如是也,出汗多者尿少可知,血汗同源,余谓尿汗也同源也。出汗者忌血,出血者忌汗,余谓尿多者也当忌血也。三者皆水谷精微所化,津液也如此。地气升极必降,降则为雨,有如人之汗,然阳加之则汗,无阳以加则属天之清气降而为尿。有如水肿病人,有上先肿者,有下先肿者,上身出汗者,有下身出汗者,皆在气机升降中。
  地气升在前,则阴阳必调,气机必顺。阴阳平衡则人体所患之疾必愈。地气升于天者,是为往阳道而行,往阳道为生,既"易"之数往者顺也,人得阳气则生,得阴气则死。往者逆数也,顺数者死路也。阳道之极后必往阴道,阳之极必阴生也。阴极必生阳。此乃天地阴阳往返顺逆不变之理。知此理者,既明天地,乾坤,阴阳,气血,上下,世间万物转变之理,既知修身养性之道,延年益寿之理,祛病强身之理也。
  夫人之气左升,极而右降,必先左升而后右降。如若上实,则降之,不应者,也既正治法不应者,可从治也既升提之法。
  升法者,涌吐之法也在此中矣。如下实,亦可用降法泄之,不应者,既用升法,此既顺应天地气机升降之道也明此理,疾可除,人可寿也。
  汗者,阳加之于阴则出,总而言之,有盗汗者,有自汗者,有上身出汗,下身无汗者,有下身出汗,上身无汗者。有左边出汗,右边无汗者,有右边出汗,左边无汗者。汗又有颜色不同者,知理之精者,治病则易如反掌也。得阳气者则有汗,阳虚自汗者也是在此理之中矣!
  --------------------------------------------------------------------------
  内服中药治疗疾病的方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1)发汗法:也叫解表法,解肌法;是用药物开泄毛孔,驱逐病邪的一种方法;
  (2)催吐法:是利用药物能引起呕吐的作用,引导病邪或有害物质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3)泻下法:也叫攻下法,是利用药物有攻下.润下的作用,以清除体内积滞一种治疗方法;
  (4)和解法:是用药物的疏通.和解的作用,以消除疾病的一种方法;
  (5)温里法:也叫祛寒法,用温性或热性的药物来达到振奋阳气.祛除寒邪.温中回阳等目的一种治疗方法;
  (6)清热法:也叫泻火法,降火法,是用寒凉性药来治疗热性病的一种方法;
  (7)消导法:是用消散破积的药物,以消散体内气滞.血淤.血滞.食积.肿块等病症的一种治疗方法;
  (8)补益法: 也叫滋补法.补养法.扶正法,是利用有补养作用的药物,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扶正祛邪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一切虚症。
  汗从哪里出、病从哪里来
  1. 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因为这很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造成的。
  医师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女人尤其要每天睡饱,否则容易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有平肝功效。
  2. 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爱出汗,说明你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从西医理论看,你的免疫力也多半很低,需要提升免疫力。
  医师建议:建议你每天用双手或工具敲打双腿。其中,重点是多次敲打,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你身体上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这样适当的刺激达到调理肺经的目的。
  3. 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医师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4.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说是你的体内脾胃失和。西医觉得这种情况下,你体内的血液循环多半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医师建议:平时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看恐怖片,以免惊吓过度更伤心脾。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5. 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较多。但如果汗液分泌太过旺盛,多半是你的汗腺直径过大。如果汗液气味很大,是因为你的饮食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医师建议:汗腺过大时,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饮食也要清淡,少盐少香料,多吃水果、蔬菜。
  6. 手心、脚心出汗=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
  如果你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时,手心或脚心容易出汗,中医觉得你多半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而且血虚。
  医师建议:每天餐后按摩腹部,先顺时针按摩30圈,再逆时针按摩30圈。而且要少吃,最好尽量不吃冷食,比如冰淇淋、冷饮等。
  7. 背部出汗=阴阳虚弱、极度疲劳
  背部汗腺分布很少,所以背部爱出汗说明你的身体阴阳虚弱,已经极度疲劳。
  医师建议:保证充足睡眠,饮食要丰富、有营养,以滋阴补阳为主,女人还可以早晚做15分钟瑜伽冥想。
  8. 私处出汗=湿热下注、肾阳虚弱
  如果你的私处爱出汗,中医认为你的体内湿热下注,肾阳虚弱。
  从中医的角度出汗异常可以分为:自汗和盗汗。自汗是指经常出汗,稍有动作时情况更甚。对于久病体虚者,伴有气短、面色苍白,则属于气虚自汗。盗汗是指入睡时则汗出,醒来时则停止汗出,称为盗汗。自汗?盗汗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症状而伴见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自汗盗汗以虚证多见,一般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临床不可拘泥于此,亦有自汗属阴虚,盗汗属阳虚者;因肝火或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或病变重者,则会出现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其他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的盗汗或自汗,比如,小儿缺钙时,容易盗汗,结核病人也容易出现盗汗,但这些一般都有原发疾病的其他症状,如小儿缺钙时,可以有串珠肋,出牙迟等,结核病人会有低热,咳嗽等症状.建议,首先要排除各种可能导致盗汗的疾病(建议西医),而后,在排除上述疾病后,可考虑中医调理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者。
  战汗 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
  绝汗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头汗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偏汗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过于紧张;胸口出汗是思虑过度;经常稍一动就出汗者,不是过于肥胖就是体质过于虚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带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带有一种特殊的肝腥味。
  多汗药膳 (1) 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 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 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 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5) 参归腰子 [功效]
  补虚敛汗。主治病后虚弱而致的自汗或盗汗。
  [材料]
  人参10克,当归8克, 猪腰子1个,姜、葱、盐适量。
  [用法]
  将参、归切薄片,腰子去肾盂切碎, 与姜、葱、盐同放于盆内,加水适量,煮烂食之。
  【人参】甘,平。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
  (6) 生地黄鸡 [功效]
  滋阴止盗汗。
  [材料]
  生地黄150克,乌肉鸡1只,饴糖100克。
  [用法]
  将生地黄切碎与饴糖拌匀,放入鸡腹内蒸熟即成。
  【生地黄】甘,寒。滋阴凉血。
  【乌鸡】甘、平。
  补虚劳亏损,治消渴,中恶心腹痛。
  (7) 黑豆小麦饮 [功效]
  祛风敛汗。
  [材料]
  黑豆15克,浮小麦15克。
  [用法]
  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加入糖调味频服, 每次服10毫升左右。
  【黑豆】味甘,平。
  补肾,明目镇心,久服,好颜色,不老。
  止腹胀消谷。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药毒。
  (8) 韭菜根汤 [功效]
  主治小儿盗汗自汗,手足心热。
  [材料]
  韭菜根15根。
  [用法]
  将韭菜根加水适量,煎服。
  【韭菜】味辛、微酸,温、涩。
  归心,安五脏六腑,除胃中热。
  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 治吐血、尿血、唾血、衄血。
  充肺气。韭菜根治诸癣。
  (9) 泥鳅汤 [功效]
  多汗、自汗、盗汗等症。
  [材料]
  泥鳅90克,食油适量。
  [用法]
  用热水洗去泥鳅身上粘液,剖腹取内脏, 再用清水洗净,滤去水份,用适量油煎至焦黄, 再加水一碗煮熟可服。




智慧人生 造象生活
微信:A870430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5-20 13:10 , Processed in 0.11808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