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3888|回复: 0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读书笔记-肾气丸

[复制链接]

1658

主题

2696

帖子

884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45
发表于 2017-12-28 22: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古方下篇
  肾气丸
  肾气丸有中气虚的症状,中气虚,乏力,不食,但不可用四君子、六君子之类,因为四君子、六君子,是调动肾气而补中气,单脾虚而肾不虚者可用,一旦肾虚,用之更伤肾,肾更虚,中气更虚,用之,病不减反增重也。
  但是,地黄、山药、山茱萸这些药,吃到胃中,恐胃虚不受,欲使胃受,关键是胃阳能不能运化这些阴药,这就是地黄、山药、山茱萸与附子、肉桂的比例。附子肉桂补胃阳,增加胃的吸收功能。关键看阴阳的配伍。
  中气中的阴阳
  阴 阳
  党参 甘草 # 干姜 白术
  肾气中的阴阳
  三补地芋药 # 肉桂 附子
  阴加于阳为之气。
  用药用方必察脉证。每个药当有每个药的脉证。并且,脉证应该是一定的,每个脉证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学习经方,首先要找出每个药所对应的脉证;一个方子往往好几味药,治疗一组症状群,这个症状群中的每一个症状是怎么联系的?!这就由药证发展到方证。按着这个思路去学习探索经方,一定会使医术进步。
  小建中汤、肾气丸所治得病都是“虚劳”,首先要对“虚劳”有个概念,我觉得,应该叫“劳虚”,这个病因于“劳”,病于“虚”,这个“劳”,就是疲劳,任何过度的行为都会疲劳,就像炉子的火,烧得过度旺,就会消耗的过多。阴成形,阳化气,过度的使阴气化,就会消耗有形之阴,消耗物质基础。所以,就要补虚,补物质基础。虚劳到了一定程度,阴虚的基础上就会阳虚,就像给炉子压碳,虚劳到了即快没有碳也快没有底火的时候,就既要压碳又要补底火。
  补虚的药,有饴糖,山药、山茱萸、地黄、黄精等,怎么去选择这些药?
  小建中汤,虚在中焦脾胃,肾气丸,虚在下焦肝肾。
  哪些“证”说明虚在中焦脾胃呢?
  因为虚劳阴虚,大抵应该很瘦,精津不足。虚劳到阳虚,精进不足而痰浊壅盛,应该就会表现为肥胖了。
  精津不足的脉,应该是细弱脉,阴虚而浮阳外越者,应该就是细数,甚者浮大中空。
  小建中汤,中焦精津不足,而有相火不降,没有祛痰湿的药,说明就是单纯的阴虚火旺。所治得证:里急腹痛,悸、纽、梦失精、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四肢痛等。
  小建中汤是从中焦补精津。中焦的精津容易补。一用饴糖、大枣、甘草、即可,白芍收敛相火。补精津可加当归、补脾气可加黄芪。白芍主要针对相火不降,补精津药是使土液伏火。火在上在外不归藏,就会作乱,诸烦、四肢烦热、悸、钮、疼等都是不降的相火兴风作乱。
  肾气丸主要治虚劳导致的消渴。已经肾阴不足了,阴不伏阳,则虚阳外越。上热下寒中湿。上热,以阴伏之,用的是山药、山茱萸、地黄;下寒就是肉桂附子:中湿丹皮茯苓泽泻。
  肾气丸、小建中都有相火不降,虚风作乱的症状,肾气丸用地黄、山药、山茱萸伏火,小建中用白芍、饴糖、大枣、甘草伏火。
  怎么区分三补与白芍的作用?真武汤、附子汤收敛相火用白芍,而没用三补。李可破格救心汤,单用山茱萸。这几个药都是阴药,收敛相火,同中有异。
  三补与饴糖重在补虚。白芍重在收相火。小建中汤,汤者,荡也,建中宜迅猛。肾气丸,丸者,缓也,补肾益缓图。
  梦遗一证,见于小建中汤证中。性欲,肾中之火也,遗泄精液,肝之疏泄作用于肾,令藏转泄。梦遗,早泄今多用六味、知柏,补肾泄相火,又用金锁固精。都从肾主封藏论治,不知,泄肾在肝,当从抑制肝的疏泄治疗,抑制肝的疏泄,用白芍。
  今之阳痿早泄等性功能疾病,都属于虚劳范围。治虚劳,特别是阴虚,形质之损,每个一年半载,难以药疗。并且,从修心静养使相火收藏。
  消渴,相火不降,在上灼津也,先灼肺胃津液,进而灼伤肝肾津液。
  ###########
  人身上的病总的来说只有两种病,一个是疏泄太过,一个是疏泄不及。
  疏泄太过,就是阳泄,阴阳中,阳占了优势。阳盛了阴就虚了。治疗滋阴抑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疏泄太过,坎阳从水里浮越出来,形成火上热而水下寒。
  疏泄中有阴阳,阴阳平和则疏泄平和,人不病。阳多于阴则气升,阴多于阳则气降。
  疏泄太过,即阳多于阴也,具体病有:1小便频多
  小便频多,今多见于糖尿病、尿崩症。小便频多有白天重者,有夜间重者。
  白天,阳出于阴也,人体的阳气占优势,应该疏泄过度而病,不病者因有肺金凉降。若白天疏泄过度而小便频数无度,定是病人素有肺金不能凉降,木气疏泄无有制约使然。宜佐金平木而抑制疏泄。经方有麦门冬汤、小建中汤、肾气丸。
  夜间,阳入于阴也,人体的阴气占优势,应该疏泄不及而反疏泄过度而小便频数,失眠多梦,此为阴虚不能藏阳,宜滋阴抑制疏泄而藏阳气。
  阴虚之人,阳气不藏,疏泄过度,日夜小便频数,白天重,夜间轻。
  有人谓小便频数是阳气虚,阳气虚应该疏泄不及,木气因虚寒而闭塞,水土壅滞而病小便不利而水肿。宜桂枝、生姜、大枣、甘草、附子、白术治之。在白天,阳出于阴,阳虚之人更阳虚,小便更不利。到了夜间,阳入于阴,阳虚之人的阳气入里,反可以气化水湿而小便偏利。今心源性水肿就是如此。其实阳虚。
  今天的糖尿病、尿崩症、甲亢,日夜小便多,消渴,白天重,夜间轻,都是阴虚。
  今天的心源性水肿之尿频白天轻,夜间重。都是阳虚。
  阴虚可用肾气丸、真武汤加减。
  阳虚用金匮桂枝加附子汤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
  桂枝四两60克 生姜三两45克
  甘草二两30克 大枣12枚
  附子三枚
  白术附子汤
  白术二两 生姜一两半
  甘草一两 大枣 6枚
  附子一枚半(脾为胃行津液)
  甘草附子汤
  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 附子二枚
  (防风) (黄芪)
  阳虚疏泄不及,阴虚疏泄过度。
  疏泄过度必然消耗阴分,阴虚又疏泄过度。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人得病往往比较复杂。阴虚本应该疏泄太过,但是因疏泄太过而病上热,上热就下寒。既有阴虚,又有阳虚。补阴治上热,伏藏阳气,补阳治下寒,引火归元。这是肾气丸。
  真武汤、附子汤用白芍柔肝补阴,抑制过度的疏泄(过度疏泄就是风),肾气丸用三补补肾水。白芍、三补都是阴药,补阴的层次不一样。跟白芍相比,三补更腻,更具有封藏之性。镇肝息风汤中白芍、天冬、玄参、龟板、代赭石、龙骨、牡蛎更是抑制过度疏泄,收敛伏藏龙雷之火。
  曾以麻杏石甘汤治愈小儿遗尿,盖麻杏石甘汤清肺热而抑制木气疏泄太过也。  曾以小青龙加石膏汤合百部、冬花、紫菀治愈耳鸣,盖小青龙加石膏汤化饮清热,百部、冬花、紫菀润肺而润肝抑制木气疏泄也。
  耳鸣,鸣也者,火也,火者,疏泄过度也。抑制过度疏泄,三补封藏阳气,一也;小建中汤降相火,二也;麦门冬汤佐金平木三也。耳鸣一证,可从肾治,可从肝治,可从肺治。
  年老之人,肾气衰老,阴阳皆虚。“春夏之间,昼则微觉恶寒(阳时,阳出于阴,表热而內寒,表热者,微汗满身、口苦,內寒者,食减、身体疲乏、觉寒。)夜间微觉发热(夜间,阴时,阳入于阴,人当静而凉,发觉热者,阴亏也)阳出来就冷,阳进去就热。阴阳两虚。肾气丸主之。猪肾汤。
  “人于四十岁后善保肾家,左脉充足,皆能有八十以上之瘦,因水足乃有藏火之处。”左脉细涩,伤精之脉。如何养精?前言,阴虚,每个一年半载难癒。补益肾精更难。熬夜、看手机、思虑过度、性生活过度,皆可伤精。伤津之后难癒,寿减。
  “凡阴虚,肝热肺燥”,肝阳上亢的治法。鸭蛋黄滋阴。
  *小便不利而水肿的治法*
  一 土气虚,脾土主运化水湿,白术茯苓主之。土气因于肾阳,可加附子。木气疏泄土气,加桂枝。甘草和之。
  二肝阳虚,一般用黄芪。此处用乌梅。
  三肺阴虚,车前草。
  四木气结滞,四逆散。
  “右关脉独大,虚松无神,左脉甚细”,左脉甚细为阴虚。右脉关脉大而虚松,阳虚而浮阳在外,真里寒也。附子理中补中寒。中寒得补而脾健,脾健伤水,伤及左脉之阴。脾阳建后,加滋阴药。
  小便频多的治法:
  小建中汤一,麦门冬汤二,肾气丸三,黄连生铁络白芍菊花麦冬四也。四也者,从心开始,清肝热,清肺热。
  小儿遗尿
  有小儿遗尿,只要睡觉必然尿床,长至十四五岁而不愈,有致十七八者,苦不堪言,四处求医而不效。何也?
  盖小便总是木气疏泄而来。人入睡,阳入于阴而生相火,相火太热,木气疏泄增加而小便多而利。此一睡着就尿床之理也。
  抑制木气疏泄,补肾阴可以封藏阳气,从而抑制过度疏泄,此肾虚小便频多之理;今治遗尿、小便频数多采用固肾法。还有柔肝法、佐金平木法等,要心中有数。白果、益智仁缩小便而固精,补肾也。
  以磁石镇心滋阴,黄连清火,白芍菊花清肝热抑制疏泄,麦冬佐金平木,一致控制木气疏泄,遗尿自愈。
  曾用麻杏石甘汤治愈一例遗尿患童,其理更明矣。
  “有老人,小便不利,服温补肝肾之药始利,而大便反泻,不能收纳。此肾阳郁,肝木又热。后服生鸡子一枚,生白芍二钱,生知母二钱,乃愈。鸡子以温阳,知芍以清热也。此人服肾气丸甚热。”
  小便不利,木气疏泄不及之故也。何缘木气疏泄不及?有因肾气虚者,肾气丸主之;有脾肾阳虚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有因木气结滞者,四逆散主之;也有因肺阴虚者,车前草、知母主之。
  木气疏泄不及,不唯小便不利,大便也不利。故有阳虚便秘、气虚便秘,阳虚也好、气虚也罢,都是木气无根木气虚馁疏泄不及所致。今人有病大便难者,大便并不干燥,但就是下不来,没有便意,服泻药反腹疼,此木郁土湿。
  服肾气丸,导致肝热,肯定是病人阳虚不重或者阴虚太甚,三补与桂附之间的比例没有调整的与病情相符。
  肝热,就会疏泄过度,大便、小便都会频繁,易渴易饿。生白芍补甲木降胆火而抑制疏泄,生知母佐金平木。肝热者往往有所肾寒,肾寒则脾虚,脾虚则泄。故柔肝的时候,要补火,此处用生鸡蛋补火。
  痛泄要方:白芍、白术、防风、陈皮。肝强脾弱。肝强用白芍;脾弱用白术、陈皮、防风扶脾。脾弱有因于肾阳虚者,加附子。脾阳虚家干姜。肝强则左脉强,脾弱则右脉弱。
智慧人生 造象生活
微信:A870430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5-31 16:11 , Processed in 0.133053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