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3258|回复: 0

“君火”内涵考释

[复制链接]

1658

主题

2696

帖子

884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45
发表于 2017-12-18 18: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君火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自 <<黄帝内经>> ( 以下简称<<内经>> ) 之后, 历代医家对 其均有阐述, 使得君火这一名词的内涵在历史的长 河中不断丰富。但是目前所见的文献中, 一般将君 火解释为与相火相对, 指心火, 因为心为君主之官。
  本文统考历代医家对君火的认识, 对其进行整理分 析, 归纳出如下几种含义。
  1 君火为六气之一
  君火一词最早见于 <<内经>> 运气七篇中, 是五运 六气理论中出现的概念。运气理论是将三阴三阳和 五行相配, 即成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太阴湿土、 少阳 相火、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是为六气。六气之中, 独 火有二, 一为君火, 另一则为相火。君火、 相火均为 六气之一 , "君火以名, 相火以位" [1 ] , 这是君火的最 早含义。
  后世大凡涉及运气理论探讨的文献皆宗此义。
  如 <<素问玄机原病式>> 中有对君火主气的详细论述: "岁中六部之主位者, 自大寒至春分属木, 故温而多 风也, 春分至小满属君火, 故暄暖也。
  [2 ] " 其后 , <<三 因极一病证方论 >> <<医学启源 >> <<运气易览>> 乃至后世 清代医家罗美、 黄元御、 叶天士、 雷丰等皆有此论。
  这些医家主要认为, 君火是六气中二之气, 少阴君 火, 自春分至小满止。君火是指少阴君火, 属于运气 学术语和六气之一, 这一内涵应该是君火最初和最 原始的意义, 而且这一意义在历代都得到医家认可。
  2 君火为心火
  君火为心火的观点出自金元时期的医家。这一 时期, 医学理论已经有了充分发展, 学术的交流和争 鸣蔚然成风, 学术上的新观点层出不穷。元 · 王好古 将作为五运六气理论概念的君火, 用以说明人体的 脏腑属性 : "夫心者, 君火也。
  [3 ] " 其后朱丹溪在<<格 致余论>> 中沿袭此说 : "心, 君火也。
  [4 ] "之后, 明 · <<本草纲目>> 与 <<类经>> 都继承了这一观点。清 ·<<尚 论后篇 >> <<医方集解 >> <<张氏医通 >> <<医经原旨 >> <<素问 悬解>> 等著作在论述君火问题时皆持此论。
  3 君火指心火和肾水
  部分宋金元时期的医家认为, 君火不仅指心火 还应包括肾水, 也就是君火不仅指手少阴心也包括 足少阴肾。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中首倡此 论, 并用一整篇文章来论述君火生于父精母血之中, 而精属于肾, 血属于心。文中称 : "至于君火, 乃二 气之本源, 万物之所资始。人之初生, 必投生于父精 母血之中而成形。精属肾, 肾属水, 故天一而生水; 血属心, 心属火, 故地二而生火; 识为玄, 玄属水, 故 天三而生木, 乃太一含三引六之义也。亦道生一, 一 生二, 二生三之数也。则知精血乃财成于识, 以识动 则暖, 静则息, 静息无象, 暖触可知。故命此暖识以 为君火。
  [5 ] " 此说在其后金元明清代有传承, 清代著 名医家黄元御在其名著 <<四圣心源>> 中, 详细地阐明 君火是水火并统的结果, 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君火命 名做了详细解释 : "热者, 少阴君火之所化也, 在天 为热, 在地为火, 在人为心。少阴以君火主令, 手少 阴心, 火也, 足少阴肾, 水也, 水火异气, 而以君火统 之…… 故少阴之气, 水火并统, 而独以 君 火 名 也。
  [6 ] "
  4 君火为先天祖气
  另外还有个别医家从先天祖气的角度对君火做 过解释。如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 中说 : "凡人 之生, 二五妙合之顷, 识神依托是中, 即揽父精母血, 以为立命之基, 遂成左右两肾。肾间动气, 即道家所 谓先天祖气是也, 藏乎两肾之中, 以肾属水, 故称坎 宫。以平人气象言之, 此气至子后一阳生, 生即渐渐上升, 历丑、 寅、 卯、 辰、 巳, 而六阳已极则入离宫。午 后一阴生, 生即生白气变为赤液, 渐渐降下至坎宫, 复为白气。昼夜循环, 升降不息, 此即医家所谓真阳 之火, 道家所谓君火, 即先天祖气 [7 ] 。
  " 在道教史上, 对祖气的论述很多, 而缪希雍对其作了详细界定, 认 为先天祖气即是左右两肾之间的肾气, 道家称君火, 医家称真阳之火, 仅仅是道家和医家称谓不同, 而所 指为一。用道家思想和医理结合来探讨君火、 先天 祖气等问题可谓见解独到 。<<冯氏锦囊秘录>> 亦赞 其说 : "道家所谓君火, 乃先天祖气也。
  [8 ] "
  5 君火相火一体说
  明 ·裴一中在<<裴子言医>>中论道 : "火乃造化 之元阳, 一而已矣, 曷君相之可分哉? 其所以有君相 之分者, 即一火之体用而分之也, 岂既有君火而又有 所谓相火邪! 夫君火者, 即相火之本体也, 潜藏于天 地之间, 虽具热性而不发, 实为造化之根蒂, 犹王者, 深居九重, 无为而治, 故君名焉( 君相义透甚) 。相 火者, 即君火之发用也, 流行于天地之间, 以布生生 之化于不穷者也, 正与宰相奉君行命同其义, 故相名 焉, 非有二也。
  [9 ]174 " "须知君火者, 寂然不动之火 也, 未发也, 诚也。相火者, 感而遂通之火也, 已发 也, 几也。故曰君火即相火之本体, 而相火即君火之 发用, 非有二也" [9 ]175 。裴一中认为君火即相火, 相 火即君火, 君火相火不是一分为二的 2 个东西, 而是 君火为相火之本, 相火为君火之用。
  6 君火指膻中之火
  清代著名医家罗美认为, 君火存在于膻中之中, 并在 <<内经博议>> 君相二火论篇中明确论道 : "人之 君火, 正于广明, 广明之地膻中也。
  [10 ] " 膻中即心包 络, 此观点尽管未能引起很大反响, 但其却论之凿 凿, 这在我们研究君火内涵时值得思考的一个说法。
  综上所述, 君火的概念在古代医家看来是多种 解释并存, 这一概念在文献中至少也应该包括前文 所提及的 6 种解释, 前 3 种解释均有较多医家论述, 后 3 种解释尽管未广为流传, 但也有合理之处, 可作 备考。在考察文献过程中可以发现, 即使同一著作, 对君火的内涵亦有几种不同的认识。如上述<<三因 极一病证方论 · 君火论>> 云 : "至于君火, 乃二气之本 源……故命此暖识以为君火。
  [5 ] " 他在此论述中认 为君火包含心、 肾两脏。而该书的<<本气论>> 则指 出 : "春分至小满少阴君火为二主气" [5 ] , 此君火又 是从运气学说角度来谈。在<<四圣心源·六气从化>> 中有 : "二之气, 少阴君火也, 在人则心之经应 之" [6 ]17 , 而在同书<<少阴君火>> 中 : "故少阴之气, 水 火并统, 而独以君火名也" [6 ] , 此处君火又是指是水 火二脏即心肾, 这说明古代医家对君火这一概念的 理解并不是单一的, 具有多元性。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素问[M]. 田代华, 整理.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29.
  [2] 刘完素. 素问玄机原病式[M]. 孙洽熙, 孙峰, 整理. 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2005:16.
  [3] 王好古. 此事难知[M]. 江凌圳, 主校.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 2008:33.
  [4] 朱震亨. 格致余论[M]. 施仁潮, 整理.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05:2.
  [5] 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 王象礼, 张玲, 等校注. 北 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6] 黄元御. 四圣心源[M]. 孙洽熙, 校注.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 2009.
  [7] 缪希雍. 神农本草经疏[M]. 李玉清, 成建军, 等校注.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15.
  [8] 冯兆张. 冯氏锦囊秘录[M]. 田思胜, 马梅青, 等校注.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179.
  [9] 沈洪瑞, 梁秀清. 中国历代名医医话大观[M]. 太原: 山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 1996.
  [ 10] 罗东逸. 内经博议[M]. 孙国中, 方向红, 点校. 北京: 学苑出 版社, 2010:53.


360截图20171218185258715.jpg
智慧人生 造象生活
微信:A870430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5-31 22:25 , Processed in 0.129724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