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2657|回复: 0

国医大师路志正浅谈痹证

[复制链接]

1658

主题

2696

帖子

884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45
发表于 2017-5-6 22: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说明了痹证是外因风、寒、湿等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其间还有因热(此热为风、寒、湿痹后期化热伤阴而成)致痹。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或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临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本证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关。痹证初起,不难获愈,晚期病程缠绵,预后多不良。痹证作为症状可见于西医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以及颈椎、腰椎骨质增生等疾病。
病因病机:
    痹证的发生,主要由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病久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一般多以正气虚衰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痹证早期疼痛呈游走性或有定处,有的为刺痛、或麻木、或肿胀。但部分患者起病有发热、汗出、口渴、咽红痛、全身不适等症,继之出现关节症状。本病初起,以邪实为主,病位在肢体皮肤经络。久病多属正虚邪恋,或虚实夹杂,病位则深入筋骨或脏腑。临床上可出现瘀血痰浊阻痹;气血亏虚;或复感于邪,脏腑损伤等病理变化。
辩证分类:
   对于痹证的辩证也当首辨阴阳,次分寒热。素问*痹论云:“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依据病因以及病邪的偏盛,痹证一般分为风寒湿痹和热痹两大类。热痹(风湿热痹)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为特点,风寒湿痹虽有关节酸痛,但局部无红肿灼热,喜暖畏寒;对风寒湿痹又应区别风寒湿偏盛的不同。
     风为百病之长,《伤寒杂病论》云:“中于面,则下阳明,甚则入脾,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中于侧,则下少阳,甚则入肝。”其病变因所中部位、经络的不同而表现亦不同,但其脉多呈现浮中兼病变所属脏腑变脉。三气杂合为痹,“风则阳受之”风邪偏盛,则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为风痹(行痹)。
    《伤寒杂病论》云“寒之为病,肾先受之,气客于五脏之间,脉引而痛”又《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痛之大概,多本于寒,寒者,脉多弦紧或沉迟。“寒则阴受之”寒邪偏盛,则痛有定处,疼痛剧烈为寒痹(痛痹)。
    《伤寒杂病论》云:“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湿性粘腻、重着,脉多濡缓。湿则皮肉筋脉受之湿邪偏盛,肢体酸痛重着,肌肤不仁为湿痹(着痹)。
就患者体质而言,阳气虚衰者,多呈虚胖体型,属风寒湿痹。阴精不足者,多呈瘦削体型,多属风热湿痹。此外,对病程久者,尚应辨识有无痰瘀阻络,气血亏虚及脏腑损伤证候。
痹证的治疗:
    痹为闭阻不通之意,故治则以宣通为主,久则兼以扶正。因风寒湿邪引起,当祛风散寒除湿,并根据邪气的偏盛有所侧重;因风湿热邪所致者,又当去风除湿清热散结;久痹者又当兼顾脏腑气血的调补,筋脉的濡润滋养,而补益气血、调补肝肾。气血流通,营卫复常,筋脉得养,则痹证可逐渐痊愈。
分型论治(结合个人临床):
  风痹 风痹初起,邪气较浅,尚未入脏腑,多发于膝、腕等关节。证见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治宜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用《宣明论方》防风汤加减(方药:防风 甘草 当归 茯苓 杏仁 官桂黄芩 秦艽 葛根 麻黄)。若见关节肿大,苔薄黄,宜寒热并用,方用《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药:桂枝芍药 甘草 麻黄 生姜 白术知母 防风 附子)。
  寒痹 寒气偏盛,入于筋骨,肢体关节为主要疼痛部位。证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方用《金匮要略》乌头汤加减(方药:麻黄芍药黄芪 甘草 川乌)。
  湿痹 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最易阻遏气血津液的流通。证见肢体关节重着,肿胀,痛有定处,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治宜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方用《奇效良方》薏苡仁汤加减(方药:薏苡仁当归芍药 麻黄 官桂 甘草 苍术)。
  热痹 风、寒、湿痹后期化热伤阴,高热、久热不解而成。证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治宜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用《金匮要略》白虎加桂枝汤(方药:知母甘草石膏 粳米 桂枝)。若热痹化火伤津,可见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更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方用《千金要方》犀角散加减(方药:犀角屑 麻黄 羌活 附子 杏仁 防风 桂心 白术人参 川芎 白茯苓 细辛 当归 石膏甘草)。注:此方虽配伍精妙但主药犀角缺乏,有用水牛角代替者。)
  痹证迁延不愈,多呈正虚邪恋,虚实夹杂证候。
 1、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日久,瘀阻于络,津凝为痰,痰瘀痹阻。出现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疼痛时轻时重,舌质紫,苔白腻,脉细涩等症。治宜化痰祛瘀、搜风通络,方用《类证治裁》桃红饮加减(方药:桃仁红花川芎 当归尾 威灵仙)。
  2、痹证日久不愈而气血耗伤,为气血虚痹。证见骨节酸痛,时轻时重,而以屈伸时为甚,或筋肉时有惊掣跳动,面黄少华,心跳乏力,短气自汗,肌肉瘦削,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濡弱或细数。治宜调补气血为主,方用《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方药:黄芪桂枝芍药 生姜 大枣)。
3、痹证日久不愈,由经络而病及脏腑,形成脏腑痹。其中以心痹较为多见,如证见心悸气短,动则尤甚,面色少华,舌质淡,脉虚数或结代。治宜益气养心、温阳复脉,方用《伤寒论》复脉汤加减(方药炙甘草生姜桂枝 人参 生地黄 阿胶 麦门冬  麻仁大枣)。
4、痹证日久,转为慢性发病,骨节疼痛,时轻时重,腰膝软痛,形瘦无力者,舌质淡,脉沉细无力。或初起即呈现慢性发病病程,舌苔薄白,脉弦紧者。此多为正虚邪恋,多用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独活寄生汤(独活 秦艽 当归 桂枝 桑寄生 川芎 熟地 白芍 茯苓 续断 党参、牛膝 狗脊 杜仲 炙甘草)。
5、痹证日久,肝脾肾不足,痰血凝滞,则关节变形,强硬肿大,活动困难,手足麻痹,舌红苔白微腻,脉沉迟弱者。在腰椎或见增生、椎间盘突出者,方以肾气汤合理中汤加味(肉桂 附子 熟地 茯苓 山药 丹皮 泽泻 山茱萸 党参 白术 干姜 甘草)多加鸡血藤、独活、威灵仙等祛风湿活血通络止痛。又有肝阴虚肾阳虚者,证见关节屈伸不利,手足麻痹,下肢外侧疼痛而时有灼热感,口燥咽干,脉弦细涩,当以肾气汤合一贯煎去川楝子加香附,以党参换沙参。
  痹证初起,正气尚未大虚,病位较浅,不难痊愈。但病邪深入,由经络、肌腠而渐至血脉、筋骨,出现关节畸形,甚至损及内脏,引起心痹者,病程缠绵,预后不良。加强体质锻炼,避免居住在潮湿环境,注意冷暖,对预防痹证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附:临证辨治
1、风寒湿痹型
证见:肌肉关节疼痛酸麻,或有肿胀,遇阴雨寒冷则疼痛加剧,得热痛减,口淡不欲饮或喜热饮。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程钟龄《医学心悟》蠲痹汤加味(羌活独活 秦艽 海风藤桂枝 当归 川芎 威灵仙 白芍 甘草)
若风胜者,加防风,白芷。湿胜者,加防己、薏苡仁、萆薢茯苓等。寒胜者,酌加川乌、附子、细辛等。
2、风湿热痹型
证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吴鞠通《温病条辨》宣痹汤加减
处方:防己 北杏仁 连翘滑石 薏苡仁 栀子 忍冬藤 赤小豆蚕砂 龙胆草 桑枝 甘草 水煎服。
皮肤有红斑者,加丹皮、地肤子、赤芍。化火伤阴者,加生地、玄参、麦冬。
(对于这个处方的施治,个人以为要因证实宜,实热症相宜,但当细审病因病机,现在真正的实热证少之又少)
3、风湿血瘀型
证见: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或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湿痰瘀血,而见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
治法: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治诸风》小活络丹加减(川乌炮,去皮脐  草乌炮,去皮脐  地龙去土  天南星 炮 各六两 [各6g]乳香 研  没药 研 各二两二钱 [各5g] )
注:此方临证中多有成药制剂,本着医家医身心顽疾,当悯念众生一体,所以,地龙不用,而临证亦可加味桃红饮变通)
4、血虚寒凝型
证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方:《伤寒论》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桂枝 芍药 细辛 通草大枣 炙甘草)
5、久痹正虚型
证见:骨节疼痛,时轻时重,腰膝软痛,形瘦无力。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治法:养血益气,培补肝脾肾
方:肾气合理中汤加减(方略)
6、风湿在表型
证见:湿气在表,头痛头重,或腰脊重痛,或一身尽痛,微热昏倦,脉浮濡。
治法:祛风胜湿,活络止痛。
方:《内外伤辨》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 防风 藁本 蔓荆子川芎 甘草 生姜)
身重腰中沉沉然,中有寒湿,加酒洗防己、附子,甚者加川乌。
7、风寒湿痹,气血凝滞型
证见:风寒湿三痹日久而致血气凝滞,手足拘挛等症。
治法:祛风胜湿,活血通络。
方:《妇人大全良方》三痹汤加减(黄芪续断 人参 茯苓 甘草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杜仲 川牛膝 桂心 细辛 秦艽 独活 防风 生姜 大枣 )
结语:中医用药贵在有是证用是药的灵活变通原则,上述的方法及理论只能算是对痹证的简单调治。其间临床中我们又有以病变部位六经归属结合六经辩证的治疗理念来对治疾病。比如桂枝汤的变化施治、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通脉、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枢机扭转、葛根汤解肌通络、黄芪桂枝五物汤纳气温阳通痹、当归四逆汤的温经散寒等在痹证治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临证中当不固守陈规,以整体论治,参合各种辩证方法于一体,活学活用,因证适宜,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附:痛风病考源(澄空师)
     痛风属于西医所说的高尿酸病,关节红肿,西医治疗就是用碱性药物中和尿酸,不能够治愈,需要终生服药。而师承民间中医对痛风病的解释是不明宇宙真相,没有仁爱之心,以杀戮动物尤其是以水生动物为食,导致动物体内的毒素蓄积所致。师承民间中医认为做人的五常之一“仁”五行树木,推心置腹,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昆虫鸟兽及水生湿化,则肝脏无病而四肢关节柔韧流利。因此治疗此病需要首先戒杀茹素,因为动物食品需要消耗大量的肾精,才能将精化气来消化饮食。尤其水生动物,具有水性之寒,寒则血凝而脉迟缓,寒者热之,因此当用温热之药,而临床所见大都关节红肿,表面看起来似乎属于热,实际上是假热,摸一下患者的腹部就会知道患者是中寒,腹中寒要么四肢凉,要么四肢热。因此要完全治与此病当纵观疾病的本源,辩证施治。这种病不属于疑难病,但是大都把它归到疑难病的行列,并成为世界性的疑难病。
杂录
从肾论治痹证
  痹证包括了现代医学中多种疾病,如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等。痹证的发生除有风、寒、湿、热诸邪之外因外,往往有阳气先虚,卫外功能降低之内因,卫外失固,病邪方能乘虚而入,袭踞经隧,气血为邪所阻则肿痛以作。而肾是人体全身阴阳的根本,任何脏腑阴阳的虚衰,日久都会引起肾阴或肾阳的不足,临床上称之为“久病及肾”。故治疗痹证宜“从肾论治”,以治其本。
  1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骨与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晨僵、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案举例:患者,女,58岁,农民。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近2年,曾用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关节疼痛有所缓解。现在两手指、腕、肘、肩、踝、膝关节肿胀、灼热疼痛,手指、腕关节变形,晨僵,握拳不固。查:血沉78mm/h,抗“O”625u,RF286,口干欲饮,纳一般,便干尿浊。舌质红苔光剥,脉弦数。此乃湿热流注经隧,阴伤络脉痹闭之顽痹也。治拟清热化湿,益肾养阴,蠲痹通络。处方:生熟地各20g,玄参20g,知母10g,黄柏10g,全当归10g,乌梢蛇10g,水牛角30g,秦艽15g,律草30g,威灵仙30g,地龙10g,地蟞虫10g,生白芍20g,生甘草6g。每日1剂,分次煎服。并予新癀片2片,1日3次,连服18天。嘱其关节痛转轻后逐渐撤减激素,以本方增损调治3个半月。全身关节灼热疼痛明显好转,血沉降至22mm/h,地塞米松亦减至1/2片/日,再予原法治疗1月后停服汤剂,继服益肾蠲痹丸以善其后,此时地塞米松已撤除。患者生活亦能自理,并可从事家务劳动。
按:类风湿性关节炎类似于《金匮要略》之历节病、宋《太平圣惠方》之顽痹,以其症情顽缠,久治难愈而命名,故绝非一般祛风、燥湿、散寒、通络之品所能奏效。除选草木之品以补肾强本之外,更藉虫类血肉有情之品搜风剔邪,散瘀涤痰,标本兼顾,方能攻克此症。本例患者系顽痹中郁久化热伤阴型,又由于长期使用激素,阴阳失衡,功能紊乱,肾督亏虚,出现肾阴不足,湿热流注、经隧不利之症状。故治疗关键在于调整机体阴阳平衡,清化湿热,益肾养阴,蠲痹通络,而奏著效。
  2 增生性脊柱炎
  增生性脊柱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继而引起骨质增生的一种进行性关节病变,临床上以颈椎病、腰椎肥大等为多见。症见头晕、头痛,甚至晕仆、肢麻,或腰痛牵及臀腿放射性掣痛等等。病案举例:患者,男,63岁,农民。患者腰痛已10年余,腰椎正侧位片示:腰椎退行性变,曾叠经治疗少效。现诉右腰痛牵及右侧臀腿掣痛,下肢肌肉略萎缩,行走受限伴麻木,平卧则稍舒。舌质略红衬紫苔薄白,脉弦细而弱。此乃肾虚督痹,经脉痹阻之骨痹也。治宜益肾壮督,蠲痹通络。处方:乌梢蛇15g,炙僵蚕10g,地龙10g,地蟞虫10g,当归10g,威灵仙30g,鸡血藤30g,生白芍30g,伸筋草30g,补骨脂10g,骨碎补10g,鹿衔草15g,山慈菇12g,杜仲15g,川断10g,甘草6g,7剂后,疼痛减轻,予原方增损调治1月,症情大减,嘱继服益肾蠲痹丸以巩固疗效。
按:此病为肝肾亏虚,督脉瘀阻,治则为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方中之补骨脂、骨碎补、鹿衔草、威灵仙有调节骨质代谢作用,可延缓关节软骨退变,抑制骨质增生。对于颈椎增生加用大剂量葛根,对腰椎则加用川断以引诸药直达病所,对于腰椎增生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常用白芍、伸筋草滋肝柔筋。
  3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此病属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型,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病案举例:患者,男,56岁,患者平时嗜酒,有“痛风性关节炎”史5年余。现左跖趾关节红肿热痛,两手掌指关节已现痛风石。查血尿酸为620umol/L,最高达910umol/L,血沉45mm/h;口干欲饮,行走不利,纳减便秘,舌质略红苔薄黄,脉弦细。此乃浊瘀阻络,郁而化热。治宜泄浊化瘀,蠲痹通络,佐以清热。处方:萆薢30g,土茯苓30g,生米仁30g,忍冬藤30g,威灵仙30g,地龙10g,秦艽15g,律草30g,泽兰10g,泽泻10g,赤芍15g,露蜂房10g,桃仁10g,红花6g,豨莶草30g,生甘草6g,7剂后,肿痛大减,查血尿酸降至390umol/L,予原方增损后再进柒剂,症情趋于稳定。嘱患者忌酒,多饮开水,少吃高嘌呤饮食物。
按:祖国医学之痛风是广义之历节痛。而现代医学之痛风,则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续发症。痛风系浊毒瘀滞血中,不得泄利所致,故全国名老中医朱良春教授以“浊瘀痹”命名之,并提出泄浊化瘀为此病治疗之大法。对于此病,应嘱患者忌烟酒,不进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酒、豆制品、菠菜等,多饮开水,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
清热生津汤.放射性口咽反应
南沙参15g,生地10g,麦冬10g,天花粉15g,淡竹叶10g,山豆根6g,射干10g,生石膏15g,金银花10g,生甘草6g,赤芍10g,川芎5g,丹参15g,炙元胡15g。
根据中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原理,放疗所致的口咽粘膜反应“红肿热痛”等热毒之象,可以归属于中医“热毒”范畴,病在“气分”、“营血分”,中医学认为,放射线是一种具有“火热邪毒”为特点的病邪,损伤口腔、咽喉粘膜及唾液腺,相当于中医所谓热邪入侵,作用于人体导致热毒炽盛,熏炽口腔、咽喉,腐蚀肌膜,灼伤津液 ,临床多表现为口干咽燥,口舌咽喉红肿、糜烂、溃疡、疼痛,舌红干苔少或无,脉弦细或细数等一派热毒炽盛、阴津受损之象。阴虚与热毒是头颈部肿瘤放疗最常见的副反应 ,同时鉴于放射野内的微血管的管壁发生肿胀痉挛、管壁变窄或堵塞使受损伤部位供血不良机制,血瘀也是放射性口腔炎的重要病机。虚、火、瘀三者互为因果,常常同时存在,形成恶性循环且贯穿始终,构成了放射性口腔炎病因病机的显著特点。病位在口咽部,病机为阴虚、血瘀、热毒,故治疗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凉血活血为法。故本课题选用南沙参、生地、玄参、麦冬、天花粉以滋阴生津润燥,淡竹叶、生石膏、银花、生甘草、射干、山豆根以清热解毒降火;赤芍、川芎、炙元胡、丹参活血化瘀;赤芍、生地尚有凉血作用;射干、山豆根、玄参、甘草尚有利咽作用,炙元胡止痛对症处理,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滋阴生津,凉血活血,利咽止痛之功。中药药理研究认为,上述清热解毒利咽药具有抗菌、抑制炎症反应、止痛作用,上述活血化瘀药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另据文献报道,头颈部放疗中辅以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中药可以有效保护唾液腺的功能,明显改善放疗中口干疼痛的副反应,提高组织器官的抗辐射能力,并有放射治疗增效作用 ,可见从西医角度而言本方通过抗菌、消炎、止痛、抗辐射、保护唾液腺功能的药理机制对本病粘膜炎症和唾液腺受损具有防治作用。
疏肝和胃.慢性胃炎
柴胡10g,枳壳15g、栀子10g、白芍15g、黄连6g、吴茱萸10g、太子参10g,郁金15g,三七6g,延胡索12g,丹参10g,神曲10g,甘草6g。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病证范畴。我们在传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将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纳入中医辨证体系。认为反复持续的外邪侵袭是主要病因,胃黏膜屏障功能下降是本病的病理机转。柴胡入肝经,为条达肝气之要药,并解气郁化热之证;枳壳、郁金理气宽中,行滞消胀;栀子清热泻火;黄连配吴茱萸,善清胃降逆、制酸止呕;延胡索、三七、丹参活血行气止痛;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柔肝和胃止痛;太子参取其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全方清补同施,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中药具有副作用小,对病变本身有治疗作用,可保护和提高黏膜防御能力,中药联用很少产生耐药性。在改善症状,减轻炎症,促进胃黏膜修复,逆转其萎缩、肠化与增生,根除等方面,与对照药物比较有明显优势。
疑难病案二则
  1 结节病案
  患者,女,31岁,1992年暑期初诊。主诉:干咳一月余,以频繁“清嗓”为临床特征。业经日本东京某医院诊断为结节病,因本人拒绝激素疗法而回国寻求中医药治疗。来诊前曾到过黑龙江省某著名西医院,专家会诊结论一致。
  中医临床所见:干咳无痰,咽喉不利,胸闷气短,倦怠乏力,面色少华,纳谷不香,月经量少,舌质微红,舌苔薄,脉弦细。从自带的东京某医院所作的X线片及胸部CT片清晰可见,两侧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呈2cm的结节状,对称地分布于两侧。血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辨证要点:(1)因肺阴虚,虚火灼津,津燥失润,故干咳无痰,咽喉不利;又虚火化燥,炼液成痰,凝结于肺经循行部位,形成积聚结节。因其阻遏气道不利,故胸闷气短,不得侧卧。(2)由于思虑和劳倦导致脾胃气虚,化源不足,因而倦怠乏力,面色少华,纳谷不香,月经量少,同时加重了肺燥的病情。(3)观其脉证为肺胃之气阴两虚,燥邪郁结证候。治法:益气养阴,化痰散结,解毒消肿。方药:麦门冬汤合消瘰丸加减方:麦冬20g,半夏15g,太子参20g,沙参15g,甘草1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黄芪30g,白术20g,当归15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服方7剂,诸症同前。尤以咽喉不利,不能侧卧为重,遂将《外科真诠》消瘰丸加入方中,玄参20g生牡蛎40g,浙贝母25g,夏枯草20g,改黄芪50g,加黄药子15g,以增强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之力。三诊,该患笑容可掬。主诉:“清嗓”症状明显减轻,已有两夜醒来时发现自己可以侧卧。因其假期临近,故提出带药请求。为了证实其临床疗效,便于把握病情,辨识证候,确定处方,令该患立即到我校附属第一医院复查胸部X线片。结果显示:两侧肺门和纵膈淋巴结已缩小至1cm,边界呈模糊状,其它无著变。为携带药品方便起见,建议制作冲剂。但因时间仓促不及,只好按原方投药30剂(1月量),如法水煎分装后,高压灭菌处理,并装箱空运至东京。服用20余剂时,告知:其病情进一步好转,嘱其继服中药汤剂。为巩固疗效,在原方基础上随症加减,先后两次邮寄4个月的水煎药液,未曾使用其它中西药物,治疗期间日本某医院一直进行免费的病情跟踪,最终证实获愈,胸部检查完全恢复正常。
  讨论
  结节病可视为中医之“痰核”、“瘰疠”、“肉瘿”等范畴。其病因病机目前尚无确切的认识,有因忧思郁怒,痰湿凝结所致;而本病例乃由思虑、劳倦导致脾胃气虚,日久伤阴化燥,燥火郁结,炼液成痰,形成积聚结节。治宜润燥化痰散结,解毒消肿法。《外科真诠》消瘰丸主治阴虚火旺之瘰疠,以夏枯草、玄参泄肝火散郁结;生牡蛎、浙贝母化痰软坚以散结。此外,黄药子入心、肝经,化痰散结消瘰效佳。然该药对肝功能有损害,当慎用。因方中有当归配伍,可起到减毒增效作用。临证时合麦门冬汤润肺清燥,益气养阴,紧扣病机,因而奏效。
  麦门冬汤堪称是养阴润燥的鼻祖之方,原方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主治虚热肺痿、虚火咳喘及胃阴虚证。
  方中麦冬与半夏的用量之比为7∶1,意在重用麦冬以养阴润肺清虚热为主,半夏下气化痰,虽性味辛燥,但有“去性取用”之妙。况且,有人参、甘草、粳米、大枣一派益气养阴之品,能助化源,使津液得生,以去燥性伤阴之弊,而存其化痰降逆之功。笔者经验体会,临床凡见与肺胃生理、病理相关或与肺、胃经循行分布有关的属气阴两虚的病证,麦门冬汤为基础方取效满意。该患所用加减方无粳米、大枣,加黄芪、白术补益脾肺之气;当归与黄芪相伍,补气生血;为增强养阴润肺之功,又添沙参一药;为加速解毒消肿之效,选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
  2 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案
  患者,女,58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主诉:颈部疼痛近2周。现病史:病仍2周前因感冒而出现颈部疼痛,经哈尔滨著名西医院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给予醋酸泼尼松10mg,日3次口服,病人自行决定服用半量;3d后减为5mg,日2次口服;4d后减为日1次口服,已用2d。这期间曾服用中药汤剂7付(外院处方,药物组成不明),自觉局部肿痛稍有减轻。但因情志刺激,致使颈部肿痛明显,触碰及吞咽时症重,饮食尚可,大便3~4日一行,偏干,小便正常。望诊:舌尖、舌质暗红,根部苔薄黄微腻。切诊:脉弦滑微数。
  超声诊断报告提示:甲状腺左侧叶多个低回声结节,大者7×9mm,边欠清,内回声均匀。甲状腺右侧叶增大,内见片状低回声区,大小为24×34mm,边欠清回声欠均。双颈部扫见多个低回声结节,大者为12×6mm,边清。超声诊断:甲状腺左侧叶多发结节性占位,右侧叶大片状低回声区(炎性病变)。临床医生建议抗炎治疗后复查。血清FT3和FT4测定结果:FT3∶30.2pmol/L(6.9~11.4pmol/L)FT4∶50.8pmol/L(32.5±6.5pmol/L)。血常规:WBC8.7×109/L(3.6~9.6),LYMN2.47×109/L。
  辨证要点:该患者年近花甲,因劳累并感受风邪,入里化热,结于颈部。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最易化热伤血,血滞成瘀,津凝生痰,以致颈部肿痛为主症,伴触痛及吞咽时疼重。结合该患舌脉及大便偏干等临床表现,符合痰热互结之瘿肿的证候特征。中医诊断:瘿肿。治法:清热解毒消瘀,化痰软坚散结。方药:(1)汤剂:海藻玉壶汤合消瘰丸加减方;(2)中成药:西黄丸。方投:酒炒黄药子20g,海藻25g,昆布25g,海浮石20g,夏枯草20g,玄参25g,浙贝母25g,光慈菇20g,马勃15g(包),双花30g,连翘20g,生牡蛎30g,酒大黄7.5g,三棱15g,白术20g,7剂水煎服,日2次温服。西黄丸3盒,1管,日2次口服。二诊,主诉:药后颈痛减轻,吞咽无痛感,可侧卧位;饮食可,口干;大便不干,仍3~4d一行;右偏头痛1次。今日起泼尼松减为2.5mg/日。望诊:舌质微暗,苔薄;切诊:右甲状腺结节缩小约半,质软,局部压痛(±),脉弦滑。调方:上方改酒军为10g,7剂,煎服法同前。西黄丸2盒,服法同前。三诊,主诉:颈部痛感明显减轻,吞咽时不疼,口不干,头不痛,大便正常,但恶热。望诊:舌尖深红,质微紫,苔薄。切诊:脉弦滑;甲状腺峡部可触及一个约杏核大的结节,质较硬,压痛(+)。处方:(1)西黄丸减半量,日2次口服;(2)上方去酒军,汤药7剂;(3)泼尼松用量同前;(4)建议复查T3、T4。四诊,主诉:诸症进一步减轻。恶热已轻。2007年11月12日于省红十字医院复查超声示:甲状腺双侧叶弥漫性增大,实质回声弥漫增强欠均匀,未见明确结节团块,血流显示不丰富。超声诊断:甲状腺弥漫性轻度增大,血流不丰富,本次未见明确结节团块。望诊:舌尖微红,苔薄白。切诊:脉小弦;峡部压痛(±),肿块变小,质地变软。处方:(1)西黄丸用量减半,日2次口服;(2)上方7付汤剂,煎服法同前。经检测T3、T4均在正常范围,随访至今,甲状腺功能正常。
  讨论
  本病例隶属中医“瘿肿”范畴。病因病机乃由风邪入里化热,与血相结于颈部,而成瘿肿。治宜清热解毒消瘀软坚散结法。“方从法出”。消瘰丸方药分析同上;酒炒黄药子减轻其毒性;海藻、昆布、海浮石、光慈菇等,共奏化痰软坚散结之效。马勃、双花、连翘等用以清解热邪。少量酒军清下热邪。三棱、文术合西黄丸(人工牛黄、麝香、乳香、没药)以加强解毒消痈散结止痛之功。因而激素用量较少,未产生任何毒副作用,且症状迅速缓解,病程缩短,病愈后甲状腺功能未见明显损伤。
  以上验案两则,可谓异病同治之实例。以经方与时方,或时方与时方相合,均体现抓主症、辨病机、识证候、立经方为先的思维模式,应在临床辨治疑难杂病时加以运用。
       痹病是由正气不足,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临床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位主要在肌肉、关节;病变脏腑主要与肝脾肾有关。病变初期以邪实为主,重在区分风寒湿热偏甚的不同,治疗以祛邪通络为主,分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进行辨治;后期以虚实夹杂或本虚为主,治疗当扶正与祛邪兼顾,扶正重在补养气血,滋养肝肾,祛邪多用化痰散结,活血通络,可分尪痹及气血亏虚、肝肾亏虚等证辨治。

风湿出自《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主要是指感受风寒湿邪而致的痹病。

痹出自《素问·痹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痹,闭也,即阻闭不通之意,突出了痹病病机是邪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痹病又称痹证,指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由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而致;基本病机是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

历节属于痹病。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后世又称白虎历节、历节风等。以肝肾亏虚为本,由风寒湿邪侵袭流注关节而致。周身关节疼痛如掣,不可屈伸,甚则诸肢节疼痛肿大,昼轻夜重;邪郁化热,则关节红肿热痛。

痛风即痹病,金元医家多称痛风。《张氏医通·痛风》指出:“多因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

行痹出自《素问·痹论》。由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因风气偏胜,风性善行数变而导致的痹病;以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多病及上肢关节为特征。

痛痹出自《素问·痹论》,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因寒气偏胜,寒性凝滞收引而导致的痹病;以肢体关节疼痛剧烈,部位固定为特征。

着痹出自《素问·痹论》,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因湿气偏胜,湿性粘滞重着而导致的痹病;以肢体关节酸痛重着,或关节肿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手足沉重为特征。

热痹即风湿热痹的简称。出自于《中藏经·论痹》。是感受风湿热邪,以热邪偏胜,痹阻经络所致的痹病;以关节红肿热痛,全身症状明显,病变易于内舍脏腑为特征。

尪痹痹病之一。《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指出:“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近代依此而称尪痹。痹病日久,血行不畅,邪伤正气,痰瘀互阻,肝肾精血不足,出现以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皮下结节,肌肉萎缩,甚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为特征。

脏腑痹五体痹病日久,复感于邪,内合于相关脏腑而形成脏腑痹,如五脏痹、六腑痹等,其中尤以心痹多见。

心痹出自《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而成心痹。“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临床以痹病而兼有心悸,短气、动则尤甚,面色少华,脉结代等症为特征。

膝眼风又名鹤膝风,因病后关节肿大,关节腔积液,股胫变细,形如鹤膝故名。可伴有痨嗽,痰中带血,潮热盗汗,形体消瘦等症。

1 .对痹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痹病的病因有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外因主要是感受风寒湿或风湿热邪;内因主要是劳逸不当,素体虚弱,以致正气不足。外因是致病的条件,内因是发病的基础,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外邪乘虚侵犯人体形成痹病。

痹病的病机是经络闭塞,气血不通。早期多以邪实为主,由于邪气偏甚不同导致不同的痹病。感受风寒湿邪,若风气胜者,因风性善行数变,故痹痛游走不定,形成行痹;寒气胜者,因寒性凝滞收引,气血凝滞不通较重,使痹痛固定而剧烈,形成痛痹;湿气胜者,因湿性粘滞重着,关节、肌肤麻木重着或肿胀,痛有定处,形成着痹。感受风湿热邪,以热壅血瘀,关节红肿热痛,形成热痹,热性急迫,故发病较急,全身症状较重,且邪气极易内舍,以致病情多变。后期以虚为主,或虚实挟杂,常见三种病理演变。一是邪伤正气,形成气血亏虚或肝肾不足;二是湿聚成痰,经络闭阻而瘀,形成痰瘀互阻,导致尪痹;三是痹病日久,复感于邪,由经络内舍脏腑,形成脏腑痹,尤以心痹为常见。

2.痹病与痿病的鉴别。

痹病与痿病均属经络肢体病证,病位均在经络、肢体、肌肉;痹病日久不愈,亦可见肢体痿软消瘦,故应注意二者的鉴别。鉴别要点有:痹病四肢均易罹患;痿病多见于下肢,故又称痿躄。痹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肌肉、筋骨、关节疼痛,肢体活动正常或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变形;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肢体痿弱不用,不能随意运动,甚至瘫软不起。痹病一般无肌肉瘦削,但后期因长期疼痛而不活动亦可出现;痿病后期大多有肌肉痿削,但肢体关节一般不痛。

3.痹病治法的运用。

《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外邪乘袭致痹常多邪兼夹,又有偏胜的不同,故治痹祛邪时既要分清主次,又要兼顾他邪,且应将祛邪与活血通络紧密结合。治疗行痹以祛风通络为主,佐以散寒除湿之品;治痛痹以散寒通络为主,佐以祛风除湿之品;治着痹者以除湿通络为主,佐以祛风散寒之品;治热痹者以清热通络为主,佐以祛风除湿之品。同时祛邪不忘扶正,更不应因用药不当而伤正。治行痹常参以补血之品,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痛痹参以助阳之品,使阳气充足,则血活寒散;治着痹参以健脾益气之品,使脾旺而能胜湿,气足则无顽麻;治热痹参以养阴之品,因热盛常易伤阴。祛邪之法不可过用,应中病即止,如散风太过,易耗气、伤阴、燥血;清热太过,则苦寒伤阳,湿滞难化。

4.治痹重视依据病位、病性选用祛邪通络之品。

痹病病位不同,受邪主次有异,应重视依据病位病性选择不同的祛邪通络药物。如以肩背上肢关节游走疼痛为主者风邪偏胜,多选用羌活、桑枝、桂枝、白芷、威灵仙、片姜黄、川芎等以祛风通络止痛。以膝踝下肢关节重着麻木疼痛为主者湿邪偏胜,多选用牛膝、独活、木瓜、蚕砂、防已、萆薢、苡仁等以祛湿通络止痛。若腰背关节酸痛,遇劳加重者,为肾气不足,多用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续断、菟丝子、狗脊等以温补肾气。以肢体关节冷痛剧烈,固定不移者,为寒邪偏甚,多选用麻黄、桂枝、干姜、细辛、附子、川乌等以散寒通络止痛;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为主者,为热邪偏胜,多选用忍冬藤、连翘、栀子、黄柏、虎杖、石膏、知母等以清热通络止痛。若见关节肿大、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者,为痰瘀互阻,多选用伸筋草、豨莶草、乳香、没药、片姜黄、蜂房、乌蛇、土鳖虫、螳螂、制南星、白芥子以活血化痰,通络止痛。另外,骨质变形严重者,加透骨草、寻骨风、自然铜;脊柱僵硬变形者,加金毛狗脊、鹿角胶、羌活、僵蚕;瘀血重者,加血竭、乳香、没药、皂刺等。

5.治疗风寒湿痹应正确使用乌头、附子。

风寒湿痹疼痛较剧者,常应用附子、川乌、草乌等散寒除湿、温经止痛作用较强的药物,但其具有毒性,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予慎重。注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摸索对个体的适应剂量,以起到最好的治疗作用;应久煎或与甘草同煎,减其毒性;服药后应注意观察有无毒副反应,若唇舌发麻,手足麻木,恶心、心悸,脉迟或结代时,应减量或立即停药,急救处理。临床上用大量的阿托品抢救乌头中毒,可以减轻症状,使心电图恢复正常。煎服干姜、甘草、金银花、绿豆亦可解毒。

6.治疗痹病重视虫类药物的应用。

对于痹病病程较久,抽掣疼痛,肢体拘挛者,常可配伍全蝎、蜈蚣、白花蛇、乌稍蛇、露蜂房、九香虫、土鳖虫、地龙、僵蚕等通络止痛或兼祛风除湿作用的虫类药物。这些药物作用较猛,且有一定的毒性;应用时用量不可过大,不宜久服,中病即止;研末冲服,可以节约用量,亦可减少病人的疑惧心理和经济负担。

应用虫类药物要注意根据虫类药物本身的功用特点,并结合配伍其他非虫类药物。如寒湿盛者常用蕲蛇、蚕砂,并配以川草乌、细辛、干姜等;热盛者常用地龙、僵蚕,并配以忍冬藤、石膏、知母等;夹痰者常用僵蚕、穿山甲,并配以制南星、白芥子等;夹瘀者常用地鳖虫、水蛭,并配以桃仁、红花、川芎;关节疼痛甚者常用全蝎、蜈蚣,并配以元胡索;关节僵肿变形者,常用蜂房、僵蚕,并配以泽兰、透骨风;背部痹痛剧烈者用九香虫,并配以葛根、羌活、秦艽;病变在腰脊者,用蜂房、地鳖虫,并配以川断、狗脊、补骨脂、淫羊藿等。

7.怎样辨治尪痹?

尪痹是痹病后期的严重证候,以其病情顽固,缠绵难愈,疼痛遍及全身多个关节,故又称“顽痹”。基本临床特征是关节僵直、变形、肿大,出现结节,活动受限,身体羸瘦,甚或脊以代头,尻以代踵而成废人;其病机是由风寒湿热等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湿聚成痰,血滞为瘀,痰瘀互阻经络关节;同时由于邪伤正气,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痰瘀阻痹与正气亏虚并存。临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应注意分清标本虚实的主次予以兼治。

痰瘀互阻者当化痰祛瘀,化痰常用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等;祛瘀常用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姜黄、川芎、归尾;痰瘀痼结深伏,应配用虫类药物以搜剔祛邪,通络止痛,常用穿山甲、土鳖虫、水蛭、全蝎、蜈蚣、乌梢蛇、白花蛇、僵蚕、地龙、露峰房等品。

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者当扶正补虚。气血不足者,益气补血,常用黄芪、当归、白芍、熟地、白术、甘草等;肝肾不足者,又当分清阴虚或阳虚,阴虚者多用知母、熟地、龟板、白芍等以滋阴;阳虚者多用附片、肉桂、干姜、鹿角胶、锁阳、仙灵脾等以温阳。现举《周仲瑛临床经验辑要 · 尪 痹辨治心法 》医案说明之。

顾某,女, 42 岁,教师。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多年,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每小时 34mm ,大小关节疼痛均剧,痛处怕冷,两膝尤著,行走不利,手指骨节明显变形,僵硬不和,难以屈伸,筋脉拘急,两肩酸重,肌肤时发痒疹,下肢微有浮肿,口干或有烘热,舌淡红,苔薄腻,脉细濡。风寒湿三气杂合为痹,湿盛气虚,寒凝热郁,痰瘀互结,肝肾亏损,当治标顾本,温经散寒,宣痹通络,药用制川草乌各 6g ,细辛 3g ,制南星 6g ,雷公藤 10g ,炒苍术 10g ,黄柏 6g ,防风、防已各 10g ,黄芪 15g ,乌梢蛇 10g ,大熟地 10g , 炮山甲 10g ,炙全蝎 3g ,威灵仙 10g ,日服 1 剂, 1 周见效,此后随症略事增损,或配桂芍以和营卫,或配青风藤,海风藤祛风通络,或加露蜂房、广地龙入络祛风,或配仙灵脾、大生地补益阴阳,或加知母、白薇以清郁热。连服 40 余剂,痛势显减,先后调治近年,疼痛缓解稳定,转觉口干欲饮,夜卧烦热,或有汗出,肌肤时发痒疹,舌淡红,苔黄腻,脉细。转从寒湿久郁化热,痰瘀互结,肝肾亏虚治疗。处方:秦艽 10g ,功劳叶 10g ,青风藤 15g ,雷公藤 6g ,制南星 6g ,炒苍术 10g ,黄柏 6g ,生地 10g ,白薇 12g ,木防已 10g ,炮山甲 6g ,广地龙 10g ,乌梢蛇 10g ,露蜂房 10g ,随症加减,继则酌配益肾补虚之品,行走活动便利,恢复全日工作,先后随诊 3 年,未见复发。

该病案寒热相兼,虚实错杂,但起始以寒湿痰瘀为主,故温中兼清,祛邪扶正取效,后见化热,久痹正虚,转以疏风化湿清热,酌配益肾补虚而得以巩固。

8.治疗痹病为什么重视扶正补虚,如何运用?

《灵枢 ·五变》篇说:“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痹病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其主要的矛盾是正邪的交争转化。在发病之初,外因是致病的条件,内因是发病的基础,外邪常因体虚乘袭而致病。在发病后期,邪伤正气,逐渐出现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的病理变化。治疗痹病应重视扶正补虚,扶正补虚可以未病先防,已病可阻止病机演变,通过扶正补虚有助于祛除风寒湿热、痰浊、瘀血等病邪,达到治愈痹病的目的。

扶正补虚治疗痹病时,应注意分清病情缓急及邪正虚实的主次,痹病初期,分别表现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时,重在祛邪,佐以扶正。如治疗行痹用宣痹达经汤,方中用威灵仙、羌防风、秦艽、土鳖虫等祛邪通络,用当归养血活血,扶正补虚,临床若出现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脉弱者应加党参、黄芪、白术、鸡血藤加强补益气血之功。治疗痛痹用乌头汤,既用川乌、生麻黄温经散寒,除湿止痛,配用黄芪益气固表,升阳通痹,若阳虚明显者可加干姜、淫羊藿等品温阳散寒,扶正祛邪。治疗着痹用薏苡仁汤,方中薏苡仁、苍术、羌独活、川乌、桂枝、川芎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苍术又可健脾,当归养血活血以扶正,若脾虚湿盛者,加白术等健脾化湿以扶正。治疗热痹用白虎桂枝汤,方中粳米、甘草养胃扶正,日久热盛伤阴,又当加玄参、生地、麦冬等养阴生津以扶正。痹病日久出现痰瘀互阻的尪痹或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之证,治疗又应滋养肝肾、补益气血为主,佐以化痰软坚,活血通络。用补肾祛寒治尪汤治疗尪痹即体现了这一原则,方中续断,骨碎补补肾壮筋骨,熟地、补骨脂、淫阳藿滋阴补阳;白芍养血缓急舒筋;制附片补肾除寒通经。若正虚明显,又当用气血并补荣筋汤、独活寄生汤等益气养血,滋养肝肾。

一.痹病述要
   痹病范围甚广,涉及病种繁多,这里系指外以风、寒、湿、燥、火之邪,乘虚侵袭人体肌表、经脉,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肢体、关节、肌肉等部位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屈伸不利和关节肿胀、变形等症状,故统称为痹病。痹病的定义,正如张景岳所说:“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
《素问。痹论》所论痹病范围甚广,归类较为清晰,是一篇具有总结性的专著,故我们现在依然将它作为分类的依据。论中分行、痛、着、热痹之外,还分为肌、脉、骨、筋、皮之五体痹。如久而不愈,舍于五脏六腑之所合,而成为肝、心、脾、肺、肾之五脏痹和六腑之肠痹、胞痹。前人对久治不愈者,则称为久痹或顽痹。
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痹证学组,一致认为痹证内容极为丰富,是中医特定疾病,应改为痹病较为切合实际,痹证学组也随之改为痹病学组。
   痹病的发生,内因是气血不足,营卫不固,外因与气候、居处、生
写环境密切相关。由于人之体质强弱不同,禀赋各异,故感受风寒湿之邪亦各有偏盛,风胜痹,寒胜为痛痹,湿胜为着痹,如患者素体阳盛之躯,在感受外邪之后,则易热化,而成为热痹。从临床实际看,单纯者少,以风湿痹、寒湿痹、湿热痹相兼者较多见。在病因上,过去一般强调风、寒、湿、热四邪为多,而对燥邪、气血津液不足、
又寒湿之毒、痰阻、瘀血致痹等因素,强调得不够,而在临床上,由于气血不足,津枯液涸,不能濡润筋脉,或久病人络,瘀血阻痹,或痰瘀互结,湿热充斥者,并不少见,故王清任提出了痹病有“瘀血”说值得重视,痹病应重视燥痰毒瘀。对于五脏痹,前人认为是由外
邪逐渐深入而来,通过临床验证,心痹、肺痹、肝痹等曾遇到,足证古人观察之深入细致,但有的是本脏自病,以内因为主,而非外邪入侵所致。
二.证治
   1.风痹
初起多兼发热、恶寒等表证。治疗以祛风解表为主,佐以散寒祛湿,方用河间之防风汤。但宜微汗不宜大汗,对卫气虚自汗出者,更宜轻宣散’以免过汗伤阳;营卫不和者佐人桂枝汤调和之;往来寒热者,加小柴胡汤和解之。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风药的同时,宜加适当血分药,以风药多辛燥,易伤津燥血,亦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程钟龄之蠲痹汤亦可选用,虽说通洽三痹,而临床上对行痹效果较好,尤其是其加减法,符合临床实际,如寒气胜加附片,湿胜加防己,痛甚者加荆芥去独活,有化热征象去桂加黄柏,不无随证加减之妙。
2.寒痹
治疗应以宣散、温通为大法。方如仲景之甘草附子汤、附子汤及《千金》小续命汤。兼瘀者加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鸡血藤;兼痰凝者加白芥子、胆南星、半夏等。治痹不宜过用川乌、草乌等大热剧毒之品,量大、久服易于中毒。即使暂用,也当从小剂量开始,以知为度,中病即止。如出现舌麻、头晕、心悸、脉迟或歇止等中毒反应,则应立即停服,采取解毒措施。
3.湿痹
湿痹的治疗,当有内、外之分。外湿胜者,治应祛风胜湿,散寒通络。方用羌活胜湿汤,或除湿羌活汤(《杂病源流犀烛》方)。风湿在表者加白芷、桑枝;寒邪偏重者加桂枝、细辛;有化热趋势者,去独活加萆蘚、二妙散。内实盛者,又有虚实之别,脾湿素盛,又感外邪者,治以健脾化湿,祛风散寒,方用薏苡仁汤。但祛湿须分三焦,上焦湿郁者,加藿苏梗、杷叶、杏仁;中焦湿阻者,加苍术、厚朴、半夏;下焦湿蕴者,加泽泻、猪苓、车前子;脾胃虚弱者,加太子参、白术、莲肉、山药、白扁豆、茯苓等。治湿痹之要诀在于行气,行气则必先宣肺,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药如杏仁、桔梗、牛蒡子、藿梗、苏梗、荷梗等,次如佛手、木香、厚朴等流动之品,亦是行气除湿常用之药。治疗湿痹,不能操之过急,贵在守方,以湿邪重浊黏腻,难以速去故也。还应在守方的基础上灵活化裁,随证加减,以“湿为土气,兼挟最多”故也。
4.热痹
热痹有湿热与热毒之别。湿热痹多由暑湿浸淫,或素体湿热较盛,或寒湿不解,郁久化热,湿热交蒸,阻于筋脉关节而成。其特点:多发于下肢,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有沉重感,且麻木痿软。兼见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苔黄腻,脉濡数。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方用当归拈痛汤,或宣痹汤(《温病条辨.中焦篇》方)。兼风者加秦艽、忍冬藤;热势较重者加黄柏、生石膏、知母;寒热夹杂者,当寒热并用,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热毒痹(又称白虎历节、痛风),乃感受疫疠之气,或湿热之邪失于表散清解,热蕴成毒而成。其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关节掀红灼热,漫肿憋胀,疼痛剧烈,状如虎啮,昼轻夜重,并有发热、不恶寒、喜冷畏热、口渴欲饮、心烦、脉数、舌红苔黄等症。毒在气分者,治疗以大清气热、解毒通络为法,方如清瘟败毒饮或A虎汤加银花藤、栀子、连翘、蒲公英;如热盛伤阴者坝0佐人增液汤;如热毒人营,深入筋髓者,可合人犀角汤;如挟痰挟瘀,关节肿硬者,用上中下通用痛风汤。
5.燥痹
     燥痹的主要病机是阴血亏虚,津枯液涸。其表现为:肢体关节隐隐作痛,不红不肿,伸屈不利,口舌干燥,肌肤干涩,燥渴欲饮。成因有三:①气运太过,燥气横逆;②寒湿痹过用大热辛燥之品,耗伤津液,使筋脉失濡;③素体肝肾亏虚,阴津不足,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不荣而痛”也。
     外燥致痹多兼风热之邪,其治当滋阴润燥,养血祛风,方用滋燥养荣汤加减;内燥血枯,酌用活血润燥生津散(当归、芍药、熟地、麦门冬、天门冬、瓜蒌、桃仁、红花)加减。因误治而成者,既有津血亏耗,阴虚内热,又多兼湿邪未净之证。其治较为棘手,滋阴则助湿,祛湿则伤津。故应以甘凉平润之品为主,佐以芳香化浊、祛湿通络。方用玉女煎去熟地,加生地、玄参、藿香、茵陈、地龙、秦艽等。
     素体阴亏者,当滋补肝肾,健脾益气,以“肾主五液”、“肝主筋”、“脾胃为气血
生化之源”故也。方用一贯煎加减,何首乌、肉苁蓉、鸡血藤、怀牛膝、山药、白扁
豆等药可随证加入。
     要之,燥痹以阴血亏虚、津枯液涸、筋脉关节失濡为主要病机,治疗当以滋阴润燥为急,既有兼夹之邪,也应在滋阴润燥的基础上佐以祛邪,不可喧宾夺主。正如《六因条辨》所说:燥邪一解,湿开热透,经络畅通,痹痛乃除也。
6.虚痹
痹病有虚实之分,以往论痹多注重于实。虚痹乃指正气不足,筋脉失养所致的痹病,以及实痹久治不愈,过服温燥、苦寒、攻逐之品,损伤正气而形成的虚实兼夹痹。其特点是病程长,反复发作,在肢体关节疼痛麻木、僵硬变形的同时,又有一派气血阴阳亏虚的表现。治虚痹不能与治实痹同日而语,虚痹正气损伤是其主要方面,决定病变转归,只有正气强盛,人体才能在药物的协同下驱逐病邪。如果一味逐邪,不但邪不能祛,反而更伤正气,邪踞更深。     如表现阳虚为主,除虚痹的共同特点外,症兼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尿多便溏,脉沉细迟弱者,主以济生肾气丸加鸡血藤、伸筋草、威灵仙;如以阴虚内热为主,症兼午后低热,五心烦热,夜热盗汗者,方用秦艽鳖甲汤,去乌梅、柴胡,加银柴胡、桑枝、海风藤、首乌藤;如以气虚湿盛为主,症兼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纳呆食少,肢体沉重者,以升阳益胃汤加秦艽、鸡血藤、豬莶草;如表现为气血双亏,症兼面色少华,周身乏力,头晕短气,心悸失眠者,则用仲景之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太子参、茯苓、桑枝、威灵仙、夜交藤;如以肝肾亏虚为表现,症兼腰膝酸软,耳鸣头晕,视物不清者,以独活寄生汤加木瓜、松节、枸杞等主之。
7.顽痹(久痹)
顽痹是虚痹的进一步发展,证见脏腑功能日下,正气损伤日剧,邪气盘踞日深,经脉闭阻日甚。血滞生痰,湿凝为痰,痰瘀胶结,由经人络,由筋入骨。其特点是:面色黧暗,神疲乏力,肌肉瘦削,关节肿大僵硬,甚则骨质破坏,关节畸形,痛如针刺,固定不移,局部可见痰核、瘀斑,肌肤干燥无泽,舌紫暗,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顽痹的治疗,历来意见不一,有的主张涤痰搜风,活血通络,方用桃红饮、活
络效灵丹、大活络丹等;有的主张滋补肝肾,填精益髓,活血蠲痹,方如焦树德教授之补肾祛寒汤和朱良春主任医师之益肾蠲痹丸等,经多年临床观察、研究,均获得较好疗效。我对此症,多从补气血、滋肝肾、健脾胃、利关节人手,方如补血汤、独活寄生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均可化裁运用,酌加白花蛇、乌梢蛇、露蜂房、山甲珠、地龙、蜣螂等虫类药,以及活血止痛之乳香、没药、鸡血藤等,亦恒多收效。特别是产后之“鸡爪风”,更宜大补气血,峻补真阴,濡润筋脉,通利关节,不宜过用刚药。但须一定时日,不宜急于求功,否则事与愿违。脾胃虚弱者,用虫类药须慎重,或佐健脾和胃之品为宜。
三.治痹病应注意的问题
1.治痹病不可单用风药
     在治痹方中,祛风药是不可缺少的,不仅行痹用之,寒、湿、热痹中亦常佐人。它不仅能祛风疏表,还有胜湿、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当热邪内郁时,亦当用风药以宣散、发越之。所以,人们在治痹方中常大量使用。但祛风药,其性温热、刚燥,能灼津耗液,用之过度,不仅耗泄正气,还可使风变为火,寒化为热,由实而虚,加重病情。所以,风药不能单独、过多地使用,要根据病情适当配伍些血分药、阴分药,一方面可节制其刚燥之性,另一方面亦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2。注重痰、瘀、燥、毒
  治疗痹病,人们往往只注意风、寒、湿、热诸邪,对痰、瘀、燥、毒易于忽视,致使疗效不佳,病症时作时止。余通过多年实践认识到:在痰、瘀、燥、毒存在的情况下,必须佐人祛痰、活血、润燥、解毒之品,方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痰与湿同出一源,但表现不同,湿未成痰时,关节多见漫肿,按之柔软。湿凝成痰者,按之较硬,关节局部可有痰核出现。瘀血内阻者,关节亦可肿硬,但局部皮肤黧暗,并可出现瘀斑,舌质紫暗。燥邪偏盛时,除见关节隐痛、屈伸不利等症外,并有口干咽燥、涎液减少、两目干涩等一派“燥胜则干”的症状。痹病之兼毒热者,关节多掀红、灼热、漫肿憋胀、疼痛剧烈,并有发热FI渴、喜冷心烦等症。临床上,当运用一般疗法,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时,应考虑到痰、瘀、燥、毒的存在,当详审细辨,随证施治,不可一味祛风散寒、清热除湿。
     3。痹病用药的加减
     痹病的辨治虽论述于前,但同一痹病,所病的部位不一,用药当有加减,因为中药除了性味功能以外,尚有归经的特点,每一药物都有其善走的经脉与部位。
     (1)手臂疼痛者加片姜黄、桑枝、秦艽、威灵仙、山甲珠、桂枝。
     (2)下肢疼痛者加松节、木瓜、牛膝(风寒者用川牛膝,肾虚者用怀牛膝),属
风湿证者加防己、木通、黄柏、晚蚕砂。
     (3)颈背部疼痛加羌活、独活、葛根、蔓荆子、防风。
     (4)腰部疼痛加独活、麻黄、狗脊、杜仲、寄生。
     (5)小关节疼痛郁久化热者,加丝瓜络、忍冬藤、鸡血藤、天仙藤。
     (6)有痰阻者加白芥子、僵蚕、胆星、黄芩。
     (7)有瘀血者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片姜黄、赤芍、泽兰。
     (8)骨质破坏、关节变形者,加骨碎补、自然铜、生牡蛎、补骨脂等。
     (9)番木鳖,味苦性寒,有大毒,人肝、脾经,功能祛风活络止痛、散瘀消肿,:强筋起痿。但含有番木鳖碱等剧毒成分,对急、慢痹病有一定效果,用量宜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一般l一1.5g为宜,最好是复方。孕妇体虚者忌服。
   4。治痹病应重视脾胃
   脾胃功能的强弱与痹病的疗效、转归、愈后有密切关系。不论实痹、虚痹、顽痹,只要脾胃健旺,则疗效明显,愈后较好,这是因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脾为后天之本”之故。而且“脾主肌肉四肢”,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水湿,无湿则无痰;无痰则少瘀。脾胃强健则五脏六腑俱旺,气血充盈则筋脉关节得以濡润,四肢肌肉有所禀受也。
   5。注意综合疗法
   治疗痹病除上述诸法外,还应采取综合疗法。包括针灸、推拿、理疗、熏洗、外敷、擦痹、药浴、食疗等措施。下面介绍本人常用的几种疗法。
     (1)热敷法:①陈醋1500ml,煎三四沸,再人葱白250g,煎一沸,滤去。纱布数层,蘸药汁热熨之。②芫花30g,椒目30g,桂心30g,桑皮30g,防风、防己各30g,米糠或麦麸60g(后下)。先炒前六味,热后加米糠或麦麸,炒热加醋500g,拌匀,分作两份,以布裹熨之。
     (2)外贴法:牛皮胶30g,水溶成膏,云薹子、安息香、川椒、附子各15g为细末,拌人膏液中,摊于布上,贴于患处。
     (3)熏洗法:透骨草、马鞭草、追地风、络石藤各30g,红花15g,加水2000ml煎沸5—8分钟,先熏后洗。
     (4)擦痹法:麝香3g,研烂贮好勿泄气,蓖麻子90g去油,活地龙7条去土,甘草、甘遂各30g,俱为末,生葱、鲜姜各30g,捣烂,包患处。次用姜汁化此药,醺药如鸡子黄大,擦半时许。
     (5)针灸法:除按针灸书上的辨治方法外,再介绍一种治关节变形的针刺法:在肿大变形的关节两侧进针,针尖斜向关节,中等刺激,留针15—20分钟,并在肢体远端的趾、指甲两侧,点刺放血,隔日1次。如在熏洗或局部热敷后施针,疗效更佳。
                                                  路志正教授从湿论治疾病经验研究——湿病证治十二法
       对湿之论述,始于《内经》、《难经》,湿病之名可追溯到《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湿证最早见于《景岳全书·湿证》,专论有薛雪著述《湿热病篇》,路志正教授发煌古旨,博学诸家,主张不独南方有之,北方亦多湿邪,辨病多从内外分证、三焦辨治,笔者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所级课题《路志正教授从湿论治疾病经验研究》,整理路老内科常用辨治方药十二法如下:
湿蕴胃腑
症状:胃脘痞闷不适,食后胀满,恶心欲吐,纳呆食少,呃逆时作,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滑或濡。
治则:芳香化浊,和胃降逆
处方:姜半夏10克,枇杷叶10克,藿香12克,苏梗6克,白蔻仁(后下)6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杏仁6克,生姜3克。
加减:苔白厚腻者,加草果6克;苔薄黄腻者,加竹茹12克,芦根15克;苔黄厚腻,口黏苦者,去苏梗,加黄芩6克,黄连3克;呕苦、嘈杂者,加吴萸3克,黄连6克。呃逆、呕吐甚者,加刀豆12克,旋覆花(包)10克。
湿困脾土
症状:脘痞腹胀,周身倦怠,肢体沉重,纳谷不馨,厌油腻,口黏,吐白痰涎沫,大便黏滞不爽或溏泄,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治则:芳香醒脾,燥湿行气。
处方:佩兰10克,藿香12克,苍术9克,砂仁(后下)3克,厚朴9克,白芷6克,大腹皮9克,陈皮9克,茯苓12克,泽泻6克,六一散(包)12克,桔梗6克。
加减:头昏蒙不清者,加蔓荆子6克;带下清稀者,加炒荆芥穗9克,炒薏苡仁20克。肢体沉重较甚者,加防风、防己各6克,去肌表经络之湿。
湿热蕴结
症状:胸膈不适,脘腹胀满,肢体沉重,口干苦而黏,大便黏滞不爽或便秘,小便黄浊或短赤,午后身热,心中烦热,舌淡红或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祛湿,调中行气。
处方:黄连6克,栀子3克,豆豉6克,厚朴10克,藿梗10克,半夏9克,茵陈12克,白蔻仁(后入)6克,杏仁10克,滑石(包)15克,通草6克。
加减:湿重于热者,去栀子,减黄连为3克,加草蔻10克,热重于湿者,加黄芩9克,连翘6克。大便黏滞不爽者,加败酱草12克,枳实10克;大便秘者,加槟榔片6克,生大黄(后下)1.5克。
寒湿中阻
症状:脘腹胀满,隐隐作痛、遇寒则甚,得热痛缓,泻下清稀,纳呆食少,口淡不渴,周身沉重,肢体酸楚,舌淡苔白滑腻,脉沉迟。
治则:温中散寒,燥湿行气。
处方:厚朴9克,干姜6克,草蔻仁(后入)6克,苍术12克,陈皮9克,茯苓12克,泽泻6克,广木香(后下)6克。
加减:兼寒湿外侵,身冷恶寒,肢体酸痛者,加苏叶9克(后入),羌活9克。兼肝经虚寒,出现胸胁不适,痛连少腹,妇人经来腹痛者,去砂仁、泽泻,加乌药9克,醋元胡10克,当归12克。
脾虚湿困
症状:脘痞腹胀,食后为甚,头重昏蒙,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懒于动作,口淡纳呆,大便溏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腻,脉细弱。
治则:益气健脾,化浊祛湿。
处方:太子参12克,茯苓12克,苍术10克,半夏9克,陈皮9克,砂仁(后入)4克,扁豆10克,藿香6克,佩兰10克,生姜3片。
加减:气虚下陷,脘腹重坠者,去扁豆、藿香、佩兰,加黄芪15克,炒枳实9克,升麻6克。头蒙较甚者,乃清阳不升,加荷叶6克,葛根10克。有食滞者,加焦三仙30克,香橼皮9克。
湿邪弥漫,中上同病
症状: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头昏沉重,厌食纳呆,口中黏腻,渴不欲饮,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治则:宣肺理气,健脾祛湿。
处方:藿荷梗(各)12克,杏仁(去皮尖)9克,豆豉9克,佩兰12克,白蔻仁(后下)6克,半夏9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竹叶6克,枇杷叶10克。
加减:胸膈痞闷较甚者,去豆豉、竹叶,加枳实9克,香橼皮9克。肺气上逆,咳嗽有痰者,去豆豉、佩兰、竹叶,加前胡10克,陈皮10克。胃气上逆而呕者,加旋覆花(包)10克,生姜6克。湿邪化热者,加黄芩6~9克。
湿邪中阻,肝脾不和
症状:胁肋胀满,脘腹痞闷,隐痛不适,痛甚则泻,泻后痛减,复如故。体倦乏力,纳呆呕逆,舌淡苔白腻,脉虚弦,重取无力。
治则:疏肝缓急,燥湿运脾。
处方:柴胡12克,枳壳10克,青陈皮(各)9克,苍白术(各)10克,薏苡仁15克,防风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加减:脾气虚者,加太子参12克,茯苓12克。中阳虚寒者,加干姜3克,草果6克。如出现嘈杂泛酸,呕吐苦水,舌边红,口干黏苦者,则为湿热内蕴,胆胃不和,宜合黄连温胆汤加减。
湿阻肝胆,蕴热发黄
症状:胸胁满闷,两肋痛胀,身目发黄,脘痞腹胀。口干黏苦,恶心呕吐,纳呆,四肢困重,小便黄浊,大便不调,舌淡苔薄黄腻,脉沉弦滑。
治则:疏肝利胆,清热祛湿。
处方:柴胡12克,茵陈15克,枳壳15克,赤芍12克,川朴10克,川楝子6克,郁金9克,茯苓12克,泽泻6克,苍术6克,甘草6克。
加减:如湿郁化热,热重于湿者,去川朴、苍术、川楝子,加黄芩10克,龙胆草6克,车前子(包)12克。如胁痛较著者,去泽泻,加元胡9克。如为寒湿下注,少腹拘急,睾丸坠胀者,上方去茵陈、泽泻,加干姜6克,乌药10克,盐茴香12克,以暖肝散寒,行气化湿。
湿邪蕴阻,脾肾阳虚
症状:脘腹痞闷不适,时发凝痛,得热则缓,纳呆运迟,面色白光白,神疲懒言,周身困重,肢冷畏寒,大便溏泻,腰背酸楚沉重,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腻,脉沉迟尺弱。
治则:补益脾肾,温阳化湿。
处方:附子(先煎)9克,炮姜6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党参10克,厚朴6克,广木香(后入)6克,炙甘草4克。
加减:如泻利次数较多,清稀如水者,加猪苓12克,泽泻10克,增加利水渗湿之力,利小便而实大便。如以腰背酸楚疼痛症状明显者,加桑寄生15克,山药12克。
湿热阻滞肠道
症状:下痢赤白脓血,肛门灼热,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身热心烦,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处方:黄连9克,黄芩10克,大黄(后下)3克,赤白芍各12克,当归12克,广木香(后下)9克,槟榔6克,葛根12克,甘草6克。
加减:如湿邪偏重,下脓多于下血,身热不甚,脘痞呕恶,苔白腻者,上方去大黄,加藿香12克,苍术6克。如热毒较盛,下血多于下脓,血色鲜红,壮热烦渴,舌红苔燥者,宜加白头翁12克,败酱草15克,银花15克,赤芍改丹皮。兼食滞者,嗳腐吞酸,呕吐呃逆,糟粕与脓血杂下者,加枳实12克,炒莱菔子9克,谷麦芽各15克。如下痢赤白黏冻,白多赤少,伴腹痛畏寒,里急后重,脘痞纳差,头身困重,舌淡苔白腻,脉濡缓者,为寒湿之邪内蕴肠道。治应温中散寒,行气燥湿,方用胃苓汤加当归、炮姜、广木香。
湿阻胞宫,带脉不利
症状:带下量多,或色白清稀,如涕如涎,或带下黄浊,腥臭。腰膝困重酸软,少腹坠胀,肢体倦怠,苔腻,脉缓滑。
治法:白带,健脾燥湿止带;黄带,清热燥湿止带。
处方:白带方:苍白术各12克,陈皮12克,薏苡仁15克,车前子(包)12克,山药15克,炒荆芥穗9克,生龙牡(另包,先煎)20克,柴胡12克,茯苓15克,泽泻9克,甘草6克。
加减:有头昏沉重,或头蒙不清者,去泽泻,加川芎6克,天麻6克。少腹胀痛较著,遇寒痛甚者,上方去车前子,加炮姜6克,乌药10克。如伴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舌淡胖有齿痕者,乃脾气虚弱,上方加太子参12克,甘草改为炙草。
黄带方:黄柏10克,芡实15克,车前子(包)15克,椿根皮12克,薏苡仁15克,泽泻9克,川楝子10克,山药18克。
加减:带下色赤者,加鸡冠花15克,丹皮12克,以清热凉血。外阴搔痒,或有外阴湿疹、溃疡者,加用自拟“带下外洗方”:苦参30克,马鞭草30克,车前草20克,黄柏15克,蛇床子15克,白矾10克。煮沸20分钟,先薰后洗,1日2~3次。
湿蕴膀胱
症状:小腹胀满,小便频数,淋沥赤涩,尿道疼痛或点滴不通,口黏口苦,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祛湿,通利膀胱。
处方:瞿麦12克,萹蓄12克,木通10克,滑石(包)15克,车前子15克,竹叶9克,栀子9克,甘草梢6克。
加减:如尿中带血者,为热伤血络,迫血妄行,加小蓟15克,蒲黄(包)12克,生地15克。如小便黄赤混浊,或如米泔水样者,加萆薢12克,黄柏9克。如排尿突然中断,尿道刺痛窘迫,或尿中有砂石者,为湿热蕴结,煎熬尿液,结为砂石,阻闭尿道,加海金沙(布包)15克,金钱草20克,鸡内金粉3克(分2次冲服),琥珀粉3克(分2次冲服)。经治症减,余邪未净者,不可专事清利,以免伤阴耗液,当用清心莲子饮加减,以扶正清除余邪。
       路志正,男,生于1921年12月,河北荣城县人。幼继家学,从伯父路益修学中医,继拜盐山孟正已先生为师,长而在(1934年-1939年)河北中医专科学校学习。 毕业于北京中医进修学校 ,博士后研究生导师,主修中医内科。
  研究方向:调理脾胃治疗胸痹心痛及慢性疑难病症作为长期研究方向。
  精通中医典籍,崇尚脾胃学说和温病学说。临床上博采众长,医技精湛。行医60年,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等亦很精。对于中医疑难病证,主张综合治疗,常内外同治,圆机活法,因证而施,并特别重视食疗。对于眩晕、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萎缩性胃炎、胆石症、甲亢和甲状腺瘤、白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等,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屡起沉疴。
  路志正 - 简历
  1939年8月考取中医师资格,在家乡执行中医业务至1950年。
  1951-1952年7月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学习。
  1952年8月,在国家卫生部医政局医政处中医科工作。
  1954年11月,国家卫生部中医司技术指导科工作。
  1973年12月-1999年,归队至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先后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内科研究室副主任、教授等职。
  路志正 - 学术兼职
  1953年,曾任中华医学会中西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至1956年
  1953年-1965年先后任《北京中医》、《中医杂志》编辑。
  1989年-1999年10月全国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内科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科痹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3年-1988年5月,先后任北京中医学会理事、1989-1999年任北京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1999年6月任顾问。
  1987年10月-1999年10月,北京老年康复医学研究会副会长。
  1990年至1999年,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理事。
  1986年9月-1999年,先后任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客座教授。
  1996年4月-1999年,马来西亚马中厦大中医学院名誉院长。
  1998年12月-1999年,伦敦中医学院名誉教授。
  1999年9月,长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
  1998年2月-1999年,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99年1月至今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顾问。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华中医药杂志、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主编、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顾问。
  路志正 - 科研成果
  主编《中医内科急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其中出版的《实用中医风湿病学》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三等奖,“路志正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心痛经验的继承整理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曾参加组建和领导中国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工作。
  著作
  《中医临床资料汇编》、《中国针灸概要》、 《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医论医话荟要》、《中国名老 中医经验集萃》、《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主编:《中医内科急症》、《路志正医林集腋》、《痹病论诒学》等书。在《中医杂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路志正先生——学术贡献:


  1、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吸虫病晚期肝硬化腹水的方案,为血防做出了贡献。
  2、在流行性感冒世界性大流行时,总结了中医治疗流感的经验。
  3、在中医界率先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指导,治疗钢水大面积灼伤。
  4、推广中医针灸疗法,参加编写《中国针灸学概要》,为针灸走向世界做了前期准备。
  5、早期开展中医急症工作,主编《中医内科急症》,为继承和发展中医急诊医学做出了贡献。
  6、“路志正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经验的继承整理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
  7、任全国中医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带领全国中医风湿病学会开展中医风湿病研究,主编《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路志正 - 学术思想
  崇尚脾胃学说和温病学说
  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的枢纽,人以胃气为本,故治病注重调理脾胃。他还深入研究了现代常见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痛风等疾病的发病机理,认为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脾胃损伤常见气虚、血少、湿蕴、痰阻、瘀血、气机紊乱等病症,辨证要着眼于发病的根源,调理脾胃是其治本之道,即“调中央以通达四旁”。他调理脾胃重在升降相宜,而顾其润燥,升脾阳,降胃气。
  临床重视湿邪
  认为湿邪不独南方多见,北方亦多湿邪。湿邪的来源,有天地人之分。天地之湿伤人,诚为外湿,而饮食所伤,多为内湿。湿邪伤人极易困遏脾阳,而见湿困脾土。他治湿注意宣通三焦气机,湿邪的转化以及甘淡渗湿,清热利湿等,即所谓的“通化渗三法”。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来,路志正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外科等亦很有造诣。此外,他对眩晕、胆结石、风湿病、萎缩性胃炎、甲亢和甲状腺病、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胸痹、不寐、嗜睡、糖尿病以及不孕症等,均有自己的见解。
  强调用药轻灵活泼
  所谓轻灵,即药量不宜过大,药味不可过多过杂。因为量大药杂味厚气雄,难以运化,脾胃不伤于病而伤于药。所谓活泼,即药物要选辛散芳香流动之品,不可壅滞滋腻,壅滞则涩敛气机。他认为药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在能中病,贵在恰中病机。
  提倡疑难病综合治疗
  他认为疑难病的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所在,他倡导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内外合用,针药并施,食药配合,身心同治。他注重协调医患关系,取得病家合作,明之以理,授之以法,从而形成全方位的整体治疗。
  路志正 - 人物轶事
  从医70年开7服药只需50多元
  给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相过面,为莫桑比克总统夫人把过脉,几服药让被钢水烫得体无完肤的工人18天痊愈。
  北京一食品厂工人朱先生,一家四代都找路志正看病。父亲患膝关节积水,母亲是高血压,本人患心脏病,经路老看后,3人的病情大有好转。
  朱先生的女婿患有男性病,结婚几年没孩子。经检查是精子成活率低,看了多位医生都未好转。吃了路老开的一服药,症状就有所改变,连吃几服,精子成活率逐渐正常。不久,妻子怀孕生一女孩。以后,孩子有个头痛发热的,找路老一看就好。
  凡来找路志正求医者,路老总是和蔼微笑,一视同仁。新华社有位姓何的退休职工对见路老第一面印象尤深。何女士的体重在几个月内从110斤降到70斤,却查不到病因,一度怀疑自己到了癌症晚期,慕名找路老求医。一见面,路老就和蔼地冲她点点头,示意她坐下,然后诊脉看舌苔,没让病人开口说一句话,然后对她说:“你这病是由于辛劳过度,造成脾胃虚弱,肝气旺盛,别着急,我很快让你好起来。”几服药下去,何女士的体重很快就恢复到了96斤。
  学生们用“轻灵活泼”四个字形容路老开药的特点。路老开的药,药量不大,药味不杂,药性却是活泼流动的,因此不伤身又效果好。每遇到生活拮据者,老人都尽量少用贵重药,免得给病人添负担。有记者曾看到老人开的药单子中7服药只花了53.1元。


智慧人生 造象生活
微信:A870430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5-31 22:27 , Processed in 0.14644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