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查看: 2833|回复: 0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32)

[复制链接]

1658

主题

2696

帖子

884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45
发表于 2017-1-22 19: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论治巧配(四)实证45则应用
  下午介绍实证,实证有45则。内经呢讲了实则泻之,治疗实证总的原则要泻。内经上有个泄法呢,规定成六法汗、下、和、温、清、消。一共六法,六法呢又具体分为45则。
  (一)汗法。
  1,辛温解表。
  汗法里面呢,第一个方就辛温解表,用于风寒表证。风寒风热的鉴别呀,昨天已经讲了,它主方是荆防败毒散。原来辛温解表的主方是麻黄汤,由于麻黄的副作用,发汗力大,而且麻黄呢升高血压,抑制心脏,所以呢现在麻黄不用了,改成荆防败毒散。
  方子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方子出自外科理例。
  它主要的药就是荆芥穗,这发汗力量大,解表力量好。用荆芥穗、防风,里面一定要加羌活、川芎、桔梗和柴胡,风寒就用这荆防败毒散,辛温解表。
  2,辛凉解表法。
  辛凉解表法用于风热表证,这个方子还用银翘散。
  方子组成:金银花、连翘、豆豉、牛蒡子、薄荷、荆芥穗、桔梗、甘草、鲜芦根、竹叶。方子出自温病条辨。
  银翘散里面除了用金银花、芦根、薄荷这三个主药,然后加菊花和牛蒡子,这是汗法里面的第二法辛凉解表。
  3,滋阴解表法。
  用于阴虚表征。主要特点就是口渴和咳嗽、咽干,要用滋阴解表法。它的主方就是加减葳蕤汤。
  方子组成:生葳蕤、生葱白、桔梗、东白薇、淡豆豉、苏薄荷、炙甘草、红枣。方子出自通俗伤寒论。
  治疗就是玉竹来养阴解表。主要的药就是玉竹、芦根、白薇当然要加薄荷。
  4,益气解表发。
  用于气虚表征。由表证以外加气短。主方参苏饮。
  方子组成:紫苏叶、干葛、半夏、前胡、人参、茯苓、枳壳、桔梗、陈皮、木香、甘草。方子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方特点:即用党参又用苏叶,还要加葛根、前胡。这个补方给我们启发很大,治疗外感病一定要扶正祛邪。尤其是反复的发烧,或中老年人外感,你不加扶正的药,这感冒治不了,效果不好,所以古人用党参,还可以换成生芪又扶正又固表。
  5,祛痰解表法。
  用于痰凝表证。主要特点就是身重、肢困。用的方剂就是小青龙汤。
  方子组成:麻黄、桂枝、芍药、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甘草。方子出自伤寒论。
  它里面主要的药就是桂枝和白芍、细辛,麻黄呢还是由荆芥穗来代替。这是祛痰解表。
  6,清热解表法。
  外有风寒,内有肺热,也就我们俗话说得“寒包火”。既要清热,又要解表,方子就是麻杏石甘汤。
  方子组成:麻黄、石膏、杏仁、甘草。方子出自伤寒论。
  当然一定要加桑白皮和葶苈子。麻杏石甘汤中麻黄不用,麻黄可改成荆芥穗来代,甘草不用,但一定要加葶苈子和桑白皮。
  7,通下解表法。
  用于风热里实,外有风热,里面有里实。用的方子就是防风通圣散。
  方子组成:防风、荆芥、麻黄、连翘、薄荷、当归、川芎、白芍、白术、山栀子、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方子出自皇帝素问宣明论方。
  即用防风和荆芥穗,又用石膏和生栀子,当然一定要加草决明和全瓜蒌。
  8,祛暑解表法。
  用于暑湿表证。用的名方就是藿香正气散。
  

  方子组成:藿香、紫苏、白芷、桔梗、白术、厚朴、半夏曲、大腹皮、茯苓、橘皮、甘草、生姜、大枣。方子出自和剂局方。
  用藿香和二陈汤为主,当然一定要加青蒿、生薏苡仁。藿香是好药,清暑的好药,但是藿香呢,一般应用有季节性,平常不用藿香,也就暑天7、8、9三个月,暑天和长夏,长夏有暑有湿就可以用藿香。当然这里面,一定要加青蒿,青蒿清暑退热,而且和三仁汤同用。昨天和今天都讲了,上焦的杏仁,中焦的砂仁或寇仁,下焦的生薏苡仁。这是汗法里面一共有8个熄风法,这是第一大法汗法。
  (二)下法。泻法一共细分7个。
  9,泻火攻下法。
  用于阳明腑实证。用的大承气汤。方子出自伤寒论。
  方子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当然这个大黄呢,我昨天讲了,不用生大黄,也不要后下,就用熟大黄,制军。不让它来通腹,让它来泻热。当然还要加全瓜蒌、大腹皮,全瓜蒌一定要用到30g。
  10,温通攻下法。
  用于寒痰积滞。方子就是温脾汤。
  方子组成:附子、人参、大黄、甘草、干姜。方子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主药就是人参和干姜,血糖不高的也可换成党参和干姜。但常用的是附片,也可代用,用仙灵脾和补骨脂代附片。但里面一定要加菊花和当归,加强通便,攻下要加强。
  11,润肠缓下法。
  用于肠燥便秘。主方就五仁丸。
  方子组成: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橘皮。方子出自世医得效方。
  里面的主药就是桃仁、柏子仁和火麻仁,但这里一定要加草决明。
  12,峻下逐水法。
  用于阳水实证。它的主方是舟车丸。
  方子组成:甘遂、芫花、大戟、大黄、黑丑、木香、青皮、陈皮、轻粉、槟榔。方子出自景岳全书。
  里面主药就是黑丑、白丑。当然一定要加大黄、青皮、泽兰,加强利水。当然峻下逐水法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一吃药水就哗哗的流了,它流的是大便,吃它这个方子以后,小便并不增多,大便如注,大便就水泻,不断的流,这就是它的副作用。大便水流多了以后,必然伤正,所以这个法则我必定要介绍给你,因为这是传统的常法。但是呢利用它来逐水,逐不了水。我们要看到西医的长处,比如脑血管病,有一个颅内压增高,颅压增高以后,因为整个头盖骨是密闭的,颅底有个孔叫枕骨大孔,就这个孔,颅压增高了以后,别的地方出不来,就都挤在了枕骨大孔,枕骨大孔呢是人类的生命中枢,里面的延髓,所有的生命中枢都在这个部位,一挤一压迫就成了脑疝,病人马上死亡。西医有办法,用脱水呀,用甘露醇,半个小时一瓶,快速滴;半个小时高渗糖,静脉推。这么交替进行,脱水。水一脱,颅压降低了,就不会有脑疝了,这很大的抢救力,你不用这个办法,死亡率很高。中医必须向它学,你不能固执己见,是不是?你一定死守峻下逐水法。西医的脱水,连细胞内的水,都脱出来了,明显的效果,所以一般交替一两次,颅压就降低了,生命就保住了。你不信看哪,不用西医的降颅压,你光是峻下逐水,折腾了半天,整的是大便,出水量很少,达不到脱水的目的,还没弄到脑疝的程度,病人马上死亡,所以这一条你老老实实取人家之长,不影响;二一个,他脑疝解决以后,保住生命以后,别的问题解决不了了,脑出血也好,脑梗也好,它解决不了了,这个时候你再用中药,救死扶伤保生命,一定要发挥中医的优势,在这中西医配合对病可有利,我们中医,也不能违背西医,西医好多办法不用。你比如喝敌敌畏,那么中药甘草汤、银花汤灌,你还没灌,一个小时没灌病人死了。我在广安门急诊科的时候,一共65个喝敌敌畏的,没有死的,怎么弄的?先把西医的办法洗胃,护士都训练出来了,因为敌敌畏很像茅台酒,说茅台酒造假,就一般的酒里面放几滴敌敌畏,也死不了,一闻就茅台酒,你喝多了,那病人死了,假酒呀。所以广安门医院急诊室原来是地下室,只要病人一推进来,护士一闻到敌敌畏味,赶紧把胃管插上,洗胃呀,一阵出来,一般10000ml洗进去了。第二就输液,开个通道,阿托品化,这两个弄完以后,你用中药辩证,闭证脱证,中药病人昏迷了就灌肠,60多个病人没一个死亡。不要否定西医,你牛乳、甘草、银花你灌了老半天,病人死了。就吸收西医的长处,洗胃很快呀,所以中医也想到西医也有长处,不要委屈西医,所以逐水法就这么讲了,你用的时候要比较谨慎,并不会那么灵,水不是走小便的,走的是大便。当然这里面要加一个腹水,腹水的病人,肝硬化腹水,很难治呀。腹水怎么治呢?除了适可而止用逐水法之外,还可用外敷法。外敷法什么药呢?就用反药。这个用甘遂和甘草的反药,生甘遂,生甘草2:1,甘遂2份,甘草一份,再加上蝼蛄,没有蝼蛄就用蟋蟀,加10个磨成粉。假如过敏的你就用浓茶水调,不过敏的你用陈醋调,调成糊状,你就给他摊在小布上,上面敷神阙,下面敷两个涌泉,晚上敷,清晨取下来,配合中药,它有明显的排水作用,它这个水是从小便排的。腹水重了,也可用西医的办法抽腹水,一抽要注意了,最多5000ml,再不能多,最后很多就抽的多了,病人马上就肝昏迷了。什么样的病人昏迷了?所以一定要掌握它,抽到5000ml之内。当然抽完水必须要给他补血浆,胶体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减少腹水的生成。
  13,破血逐瘀法。
  这是临床上很有效的一个方法,用于淤血和癥瘕。癥瘕就是积块,包括我讲的肝硬化,妇女的子宫肌瘤,都属于这个范围。但一定要看舌苔,舌质是紫的或者有紫斑的,他有淤血。不是子宫肌瘤,肝硬化都有淤血不一定。方子就桃核承气汤。
  方子组成:桃核、大黄、甘草、桂枝、芒硝。方子出自伤寒论。
  主要药物;
  用桃仁、桂枝、制军。当然一定要加苏木和莱菔子、丹参,破瘀就要想到祛痰,所以用莱菔子。

  14,降火逐痰法。
  用于实热、实火或顽痰。它用的方子就是礞石滚痰丸。
  方子组成:清礞石、沉香、大黄、黄芩,朴硝。方子出自养生方论。
  这是有成药的礞石滚痰丸,一次吃3g,一天两次。可以拿天竺黄、生栀子和全瓜蒌30g煎水冲服礞石滚痰丸。
  15,泻下驱虫法。
  用于虫积证。用于肥儿丸。
  方子组成:莲米、砂仁、白术、人参、山楂、芍药、光皮、茯苓、黄连、薏苡仁、神曲、炙草。方子出自幼幼集成。
  里面有使君子、槟榔。一定要加木香和焦三仙、连翘。虫积也是易化热。
  (三)和法。
  16,和解表里法。
  这个就用少阳证,半表半里。出名的方子就小柴胡汤。
  方子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方子出自伤寒论。
  小柴胡汤,里面三个主药,一个就是参,或者党参或者人身;第二个就柴胡;第三个就黄芩。这三个药是小柴胡汤的主药。里面应加上抗病毒的药板蓝根。这个方子对昨天我介绍的经期发热或不明原因的发烧或外感发烧,月经期的发热就伤寒论上面讲的热入血室,热到了血室了,用小柴胡汤效果非常明。
  17,调和营卫法。
  用于营卫不和。它主要的表现有两个。第一个后背冒风,觉得有冷风吹着后背,后背发凉啊;第二个是汗出,出汗的比较多,叫营卫不和。用的方子就桂枝汤。
  方子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方子出自伤寒论。
  桂枝汤里面一共5个药。取它的桂枝、白芍,姜、枣、草不用,没用。但是要加葛根和生黄芪,伤寒论讲,后背有问题,僵呀,后背发紧呀,用葛根汤。其实里面就一个主药就是葛根。
  18,疏肝理气法。
  这个法则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也很常用,用于气滞证,肝气郁结证。它主要用四逆散。
  方子组成:柴胡、炙甘草、枳实、芍药。方子出自伤寒论。
  方子里主药就是用柴胡、枳壳和白芍。里面一定要加郁金,就是气和血的关系,气行则血行;其次加一个和血的药,有利于疏肝理血,郁金最好,它既能理气又能和血;还要加丹参,进一步加强和血活血,这临床非常常用的。四逆散和逍遥散怎么区别?四逆散是单纯的气滞,逍遥散是引起了气滞,引起了克土了,除了气滞外还有胃肠道的症状,胃不和的症状,这个时候你非但理气还要加上和胃,这个时候用逍遥散。没有胃的症状,没有克土,单纯的气滞,那你加四逆散。这两个方子有区别的。
  19,疏肝和胃法。
  用于肝胃不和,这里肝气郁结和胃不和,这个方子就是用左金丸,
  方子组成:黄连、吴茱萸。方子出自丹溪心法。
  但里面一定要加三个药,就是生牡蛎30g、川楝子和生栀子。牡蛎除了软坚外,也是和胃的药,尤其左金丸用的时候,病人有个反应就是吞酸呀,用牡蛎最适合,中和胃酸又可以和胃。川楝子加强了疏肝,生栀子加强了清肝。
  20,抑木扶土法。
  用于肝胃不调,肝脾不调。肝就是郁结,肝气郁结;脾就是不健运,这也是虚实夹杂。这个时候就用逍遥散。
  方子组成:柴胡、当归、茯苓、芍药、白术、甘草、生姜、薄荷。方子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此方既能疏肝又能扶土。
  21,和胃降气法。
  用于胃气上逆。昨天讲辨证,气逆有三个,其中就是胃气上逆。它用的方子就是半夏泻心汤。
  方子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方子出自伤寒论。
  半夏一定不能生用,毒性很大,一定要用姜半夏。就是半夏用生姜制了以后,即加强了半夏和胃,生姜又能降气。另外就是干姜,用了姜半夏,你不用干姜,因为生姜比干姜降逆的作用更强。当然一定要用黄芩,降逆黄芩。但是一定要加代赭石,昨天讲了,降逆用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的效果都不如这个半夏泻心汤,不如用赭石。
  22,降气定喘法。
  用于肺气上逆。当然这个肺气上逆必然有痰,喉鸣,痰多,这个时候才能降气平喘。它的主方就是苏子降气汤。
  方子组成:紫苏子、半夏、川当归、甘草、前胡、厚朴、肉桂、生姜、大枣。方子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里面的主药就是苏子、莱菔子、葶苈子,这是个变法的三子养亲汤。加紫苑、厚朴、川贝母、川牛膝和桔梗。所以我们以后讲,桔梗和牛膝就升降理论。好多高血压的病人,你用了升降理论,血压降下来了。这个喘的病人也用升降理论。
  23,降逆止呕法。
  它用在什么呢?胃逆和肺逆一起见,既有胃逆,胃气上逆,又有肺气上逆,两个都具有,这个时候你才用旋覆代赭汤。
  方子组成:旋复花、代赭石、人参、生姜、甘草、半夏、大枣。方子出自伤寒论。
  旋复花一定要包,它里面有小毛,你不包的话,没法喝,旋复花、代赭石。但里面一定要加两个药,一个是公英,和胃健胃加公英;一个就加扶正的药,用参和生黄芪都可以。
Q0lNRzEyMTcuSlBH.jpg

智慧人生 造象生活
微信:A870430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含象堂大健康丨含自然·汇万象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7431号  沪ICP备16043211号-1

GMT+8, 2024-6-1 21:02 , Processed in 0.159946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含象堂

© 2001-2019 含象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