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XX,女,28岁
主诉:胃胀痛反复发作1年,加重伴反酸1周
现病史:多在进食或夜间10点左右出现剑突下胀痛,每次持续约半小时。间断服用抑酸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后症状可改善。近1周持续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但症状仍反复发作。2018年9月27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HP(—)
平素怕冷,喜热食。入睡困难,一般凌晨1点入眠,睡眠5-6小时,二便正常。脉弦细短,舌质红、齿痕,苔白腻。治以寒热平调,消痞散结,方以半夏泻心汤和半夏秫米汤加减
黄连6g法半夏15g瓜蒌30g干姜12g炙甘草10g煅瓦楞子60g生鸡内金15g生薏米30g太子参10g
二诊2019年10月20日
患者诉服用上方第五天时,即觉胃痛、失眠症状有缓解,无反酸,口干不苦。进食不节时有轻度疼痛。服药后出现便秘,月经准时,色暗。舌质红,薄苔,脉弦细。
上方去生薏米、煅瓦楞。加生白术30g,木贼草15g,海螵蛸30g,茜草10g
患者服用14付汤药后腹胀及反酸症状明显缓解,进食后已再无疼痛发作。
按: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的内容物反流入进食管中,造成食管炎性病变,导致食管黏膜出现破损疾病,反流性食管炎会造成食管糜烂和食管溃疡等症状。
慢性糜烂性胃炎作为慢性胃炎的一种,其发病可以说是相当的普遍,而且该病反复难愈,属于中医学“胃痛”、“痞满”等范畴。临床多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灼热、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经胃镜检查多表现为胃部黏膜发生糜烂性改变。其发病则多有精神抑郁、压力过大等情志影响,饮食结构改变如多食辛辣生冷,饮食节律变化如不能按时进食等。
该案患者年轻女性,身体偏瘦弱,平素工作压力较大,经常熬夜加班,进食时间不规律,很容易造成脾胃虚弱。平素怕冷,喜热食,舌质红、齿痕,苔白腻,中气虚弱,寒热互结,遂成痞证。
《金匮要略》说:“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伤寒论》说:“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凡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升降失常,而致脾胃不和者,多用本方治疗。以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为辨治要点。现代动物实验还证明半夏泻心汤具有保护胃粘膜作用,调节胃肠动力,抑制HP活性的作用。
(顾焕整理)
|
|